一、搞好沙棘开发 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奇[1](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赵东晓[3](2019)在《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成效与展望》文中指出近年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在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方面,初步建立了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体系;在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初步建立了一些示范点;围绕调研、示范和试验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关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的阶段性成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主要聚集为"提内涵、重示范、抓培训、强监管"4个方面,以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平台效应,力争成为新时代打造绿水青山的排头兵。
何淑勤[4](2019)在《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干扰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原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在我国生态脆弱区以植被建设为主的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背景下,适宜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本研究针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水土保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动态、水源涵养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筛选适合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脆弱带的植被恢复模式,以期为山地森林-干旱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量均在7月最高,4月最低;土壤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荒草地模式以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79.97%、72.96%和70.64%;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以砂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46.53%和27.7%;刺槐林和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以砂粒和粗粉粒为主,分别占75.33%和70.7%。除荒草地和刺槐林模式外,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满足不均匀系数(Cu)>5,且曲率系数(Cs)在1-3范围的条件,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47.53 g kg-1、4.94 g kg-1和8.19 mg kg-1,其次是天然次生林模式;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速效钾最高,而刺槐林、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均以>2 mm粒径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为主,约占团聚体数量的60%。天然次生林模式以>2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其他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以<0.25 mm粒径为主,且不同土层平均含量均超过50%。天然次生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最高;刺槐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也最低。(2)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密度、总有机碳密度、非活性有机碳含量、非活性有机碳密度均最高,而刺槐林和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与0-10 cm土层相比较,活性有机碳含量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31.40%和32.08%,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了29.89%和45.31%,总有机碳密度却分别增加了71.34%和195.29%。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和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我国各森林类型(44-264t C hm-2)的平均水平,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低于这一数值,研究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汇潜力较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荒草地>岷江柏幼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总体水平偏低(平均为0.2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介于48.31-251.56间,总体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在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下较高,刺槐林模式较低,各组分均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状况。(3)不同降雨条件下穿透雨量和透流率均表现为: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茎干流总体表现为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茎干流较高,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以乔木为主的植被干流量的较灌木和混交林更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降雨截留量变化范围1.331-3.824 mm,截留量占总降雨的25.49%-26.62%。天然次生林模式截留率均最大,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分别为50.32%、37.31%和25.49%,岷江柏幼林截留率均最小,分别为26.61%、17.51%和10.3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枯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是天然次生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荒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且均大于未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其中岷江柏幼林最高(79.89%),天然次生林最低(60.66%)。刺槐林和天然次生林模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分别为53.25 t hm-2和53.22 t hm-2,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间呈对数、幂函数、线性和指数函数等关系;而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效贮水力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入渗性能较强,考斯加可夫公式可较好拟合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入渗过程。(4)采用熵权法,从无机粉粘粒类、有机胶体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土壤有机物类角度,基于<0.05 mm土壤颗粒含量、<0.002 mm土壤颗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状况、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等11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生态交错带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三种模式总体抗蚀性较好,且天然次生林的抗蚀性分别为刺槐林和荒草地的1.48倍和1.39倍。土壤化学性质对研究区土壤抗蚀性影响较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随着冲刷时间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抗冲指数最大,为5.477,岷江柏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不仅与土壤颗粒特性有关,还与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表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大小均表现为荒草地最大,天然次生林地最小,且荒草地显着高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5)选择枯落物现存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枯落物分解强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稳定性指数、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风干团聚体分形维、土壤初渗速率、土壤稳渗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土壤抗冲指数、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非活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碳库指数等26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点决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相对近似度和贴近度获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结果,按照由优到劣依次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和荒草地。基于灵敏度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是适宜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模式。
卢顺光[5](2018)在《开启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新时代 支撑服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征程》文中研究表明沙棘中心成立20多年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用实效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全国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资源调查、信息库建设、开发研究、技术推广、咨询服务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植物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系统总结了沙棘中心在推进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与成效,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卢顺光,土小宁,高岩[6](2018)在《以植物措施推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水利部沙棘中心")负责全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研究和推广,对沙棘等植物的良种引进、选育和种苗繁育推广,指导全国沙棘等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产品研发,组织实施沙棘等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生态种植示范工程。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公报》,2011年全国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1%,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张恰咛[7](2017)在《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揭示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生境适生特征,通过调查陕西省吴起县沙棘人工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后的天然更新状况,以更新率、萌枝率、成林率等特征值作为更新恢复能力的衡量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拟合、种群静态生命表与生存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冗余约束性排序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特征、种群结构与动态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沙棘种群,株高、基径、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均有显着差异,零散型、中间型沙棘逐渐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时间后形成自然死亡;集中型在种群演替初期、后期均出现了死亡高峰期。中间型密度有利于沙棘存活生长,高密度不利于沙棘种群更新;(2)各坡向沙棘更新率差异显着(P<0.05),半阴坡更新密度大,存活率较高;坡度对更新率无显着影响,但更新率在阴坡缓坡、极陡坡范围内出现峰值,在阳坡条件下随坡度上升而减小;坡面微地形对衰退沙棘人工林更新具有显着影响(P<0.05),缓台微地形生境沙棘的无性繁殖潜力较好;(3)以更新率和更新密度作为指标划分不同更新程度沙棘种群,无更新沙棘人工林土壤含水量最大,其次为轻度与中度更新,强度更新最小,土壤养分指标中的有机质含量、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均表现为轻度更新沙棘人工林最优,其次为中度、强度更新,无更新最小,说明沙棘的更新发育消耗了土壤水分和养分,同时沙棘的更新也改良了土壤质量;(4)冗余排序图中第一、二轴的特征值之和占全部排序轴总特征的56.9%,第一轴代表了水热条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第二轴代表了空间格局与土壤因子对植被分布的综合作用;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坡向对植被分布有较高的解释量,海拔、坡度、微地形的解释量较小;(5)在半干旱黄土坡面的缓台微地形和阴坡、半阴坡原状坡面地形条件,衰退沙棘人工林有可能通过天然更新恢复为新的沙棘林;能天然更新成林的生境需求是较好的水分及养分条件。
王辉[8](2017)在《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柴达木盆地社会总用水量急剧增长,从而加剧了盆地内水资源利用危机。基于此,本研究在收集整理了盆地内气象、水文和森林等诸多背景资料后,通过本人在柴达木盆地野外实验研究所得的植物蒸腾模型和植物系数,采用定额法和经验公式估算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总量,随后采用生态用水系数Cu和生态用水模数Mu对盆地内生态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未来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资源供水态势表明:以1994年为序列年的第一年,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S)与序列年限(x)满足:S=0.0123x2-0.067x+5.4516(R2=0.73);地下水资源供水量(G)与序列年限(x)满足:G=0.4872x+0.5208(R2=0.82)。据此可以推断,盆地地表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12.36×108m3,2030年为19.48×108m3;盆地地下水资源供水量2020年为2.71×108m3,2030年为3.19×108m3。盆地供水量与用水量预测表明:柴达木盆地现状供水与用水基本持平,但到2020年以后开始亏缺,2020年亏缺0.87×108m3,2030 年亏缺 3.05×108m3。(2)采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柴达木盆地林木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并计算得到冠层蒸腾速率(Ec),结果表明:在众多环境要素中,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冠层蒸腾变化的主导要素,Ec对Rs和VPD的响应在上午和下午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且Ec与VPD)存在明显的类似“磁滞回线”(Hysteresis loop)的图形。去耦系数(Ω)的结果表明盆地内林木冠层蒸腾极大地受控于冠层导度(gc)。冠层导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很显着,但主要受VPD和Rs和温度T的影响,相关系数大小为VPD>Rs>T。(3)通过树干液流结合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和Jarvis-type模型,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内林木冠层的蒸腾日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Jarvis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无论青杨还是沙棘,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8以上,模型相对误差分别在25%以内(青杨)、12%以内(沙棘),模拟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考虑时滞后所有的误差系数变小,Jarvis模型的决定系数变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了 6%。其模拟精度明显高于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所模拟得蒸腾日变化过程。(4)根据上述理论及方法,得出柴达木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111.14×108m3,其中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是盆地生态用水总量的主体(63.21%)。从水资源消耗情况来看,盆地内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107.97×108m3,其中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70.25×108m3,径流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7.72×108m3,而非消耗性生态用水量为3.17×108m3。(5)从生态用水状况的空间分布来看,一个地区的生态用水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森林植被与河川分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生态用水量(67.95×108m3)明显高于盆地西部(43.19×108m3),且盆地西部生态用水模数明显低于东部,说明盆地东部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盆地西部地广人稀、植被覆盖率低,还有很大的生态建设空间。从行政分区来看,整个盆地格尔木生态用水模数较小,生态用水系数最大,说明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但用于植物生长的水分较少;都兰县和乌兰县的生态用水模数和系数均较大,说明这些地区植被分布面积较大,生态的建设走在了前列;而位于盆地西北部的海西地区,其生态用水系数和模数均为盆地最低,说明该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生态建设发展还有很大空间。(6)以2020年为例,从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三个不同角度对预测年生态需水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水资源平衡关系,从而对柴达木盆地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进行标准量化,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这三个不同年份盆地内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量分别为41.56×108m3、17.50×108m3和11.11×108m3,即最低也要保证盆地内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为11.11×108m3。
李蓉,殷丽强,梁月,杨松,王丹[9](2013)在《阿勒泰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阿勒泰地区目前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建设沙棘经济型种植园、沙棘生态经济型种植园和沙棘综合经营型种植园;同时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开发服务体系。
王青杵[10](2013)在《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遥感影像资料提取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信息,分析计算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情况和土壤侵蚀各等级强度的面积,并与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收集项目区的2004年、2008年1:30万植被分布地形图,借助MapGis平台,研究近5年内项目区植被种类、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还通过定点监测,分析了植被建设对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还采用实地调查结合GIS技术,分析计算了不同植被的蒸散耗水和对土壤储水量的要求及植被系数,研究了植被生态需水定额、生态需水量,并进行了生态需水的盈亏分析和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协调性分析。本研究取得的结论有:1.研究区植被建设情况:到2008年底,流域内共增加植被面积961.87km2,增加20.1%,乔、灌、草地面积分别为2326.74km2、3103.07km2和327.34km2,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加100.65km2、790.28km2和70.93km2,增加4.5%、34.2%和27.7%;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情况:<30%的面积为8474.23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3.11%;30-45%的面积为3247.60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6.52%;45-60%的面积为4900.0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4.93%;60-75%的面积为1904.75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69%;>75%的面积为1130.14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75%;研究区优势树种及面积:2008年流域乔木树种仍以杨树、油松、落叶松面积最大,三种树种的面积占乔木总面积的63.5%。灌木树种中,柠条的面积进一步增加,增加为2182.22km2,占灌木总面积的70.3%。2.通过遥感影像资料提取植被、土壤侵蚀信息,分析计算项目区土壤侵蚀各等级强度的面积,结果如下: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为6980.73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5.51%。各等级土壤侵蚀强度面积分别为微度侵蚀面积12676.04km2,轻度侵蚀面积3477.40km2,中度侵蚀面积3282.2km2,强烈侵蚀面积221.12km2。各侵蚀类型面积分别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4.49%、17.69%、16.70%、1.12%。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9年,项目区内土壤侵蚀面积已减少1604.58km2,减少了18.69%。土壤侵蚀强度较20世纪90年代末明显减轻。3.植被建设对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论:(1)监测期内,柠条、沙棘、油松均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蓄水能力为84.8%~95.9%,保土能力为.95.2%~99.7%;荒坡区和苜蓿区,前2年蓄水保土能力较差,第3年和第4年蓄水保土能力急剧增强,第4年蓄水能力分别达82.8%和91.2%,保土能力分别达97.0%和98.0%。(2)4—9月土壤水分波动油松区最大,其次为沙棘、苜蓿、柠条区,荒坡区和裸坡区波动较小;0—100cm土壤水分亏缺率柠条>苜蓿>油松>沙棘>荒坡>裸坡,植被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和水分亏缺率,使土壤处于高变低水状态。(3)8°小区荒坡区土壤容重为1.21g/cm3,裸坡区为1.26g/cm3,其它植被区土壤容重均在1.26-1.36g/cm3之间。12°小区植被区土壤容重为1.21-1.24g/cm3之间,裸坡区为1.28g/cm3之间,荒坡区则达到1.44g/cmm3之间,表现为荒坡区土壤容重明显大于植被小区;8°小区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为48.4%-54.0%,其中荒坡区略大于裸坡区,裸坡区大于其它植被小区。12°小区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为45.7%-54.2%,表现为植被覆盖小区明显低于裸坡区和荒坡区。8°坡土壤养分高于120坡,其中尤以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差异较大。4.植被建设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结论:荒坡区土壤侵蚀模数变幅为7.28t/km2~275.02t/km2,年均侵蚀模数为100.25t/km2;紫花苜蓿区、油松区、杜松区、柠条区和桧柏区各年份土壤侵蚀模数均低于荒坡区。5.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需水总量最多的五个县为阳高、浑源、天镇、大同、左云,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10.21×106、169.19×106、158.83×106、138.53x106、128.13×106m3,占流域生态需水总量的12.9%、10.4%、9.8%、8.5%、7.9%。与生态需水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生态需水盈余总量较大的几个县(区)分别为阳高、朔城区、浑源、天镇、左云,最小生态盈余水量分别为110.17×106、73.39×106、72.52×106、69.53×106、45.46x106m3,占流域生态缺水总量的16.9%、11.2%、11.1%、10.6%、7.0%。流域生态需水量的时间分布:从4-10月的生态需水来看,5-8月份需水相对较多,四个月需水量占生长期总需水的65.2%;其次是4月份和9月,占生长期总需水的24.9%;10月份最少,占9.9%。
二、搞好沙棘开发 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沙棘开发 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
3.4 土壤条件 |
3.5 植被条件 |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
4.1.1 降雨类型划分 |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
5.5 小结 |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6.4 小结 |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5 小结 |
8 讨论 |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成效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取得的初步成果 |
1.1 初步建立了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体系 |
1.2 在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初步建立了一些示范点 |
1.3 围绕调研、示范和试验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下一阶段的初步打算 |
3.1 提内涵 |
3.2 重示范 |
3.3 抓培训 |
3.4 强监管 |
(4)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交错带 |
1.2.2 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 |
1.2.3 植被恢复与土壤有机碳 |
1.2.4 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 |
1.2.5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样地及样方的确定 |
2.2.3 土壤理化性质 |
2.2.4 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碳储量 |
2.2.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源涵养功能 |
2.2.6 土壤保持功能 |
第三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
3.1.1 土壤水分动态 |
3.1.2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特征 |
3.1.3 土壤机械组成 |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3.2.1 土壤有机质 |
3.2.2 土壤氮、磷、钾 |
3.3 土壤团聚体特征 |
3.3.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
3.3.2 团聚体分形特征 |
3.3.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
3.4 讨论 |
3.4.1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
3.4.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响应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储量 |
4.1 土壤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 |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4.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
4.2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 |
4.2.1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 |
4.2.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4.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 |
4.3.1 轻组有机碳 |
4.3.2 重组有机碳 |
4.3.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
4.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
4.4 讨论 |
4.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响应 |
4.4.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响应 |
4.4.3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响应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冠层截留功能 |
5.1.1 冠层截留及降雨再分配 |
5.1.2 截留模型的构建 |
5.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
5.2.1 枯落物的现存量 |
5.2.2 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 |
5.2.3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 |
5.2.4 枯落物层的吸水过程 |
5.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
5.3.1 土壤蓄水性能 |
5.3.2 土壤渗透性能 |
5.3.3 土壤渗透模型拟合 |
5.4 讨论 |
5.4.1 冠层截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5.4.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5.4.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6.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蚀性 |
6.1.1 土壤抗蚀性指标体系 |
6.1.2 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
6.1.3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分析 |
6.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冲性 |
6.2.1 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
6.2.2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
6.2.3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分析 |
6.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坡面径流及侵蚀产沙特征 |
6.3.1 产流特征 |
6.3.2 产沙特征 |
6.4 讨论 |
6.4.1 土壤抗蚀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6.4.2 土壤抗冲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6.4.3 径流及侵蚀产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
7.1 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选择 |
7.1.1 构建原则 |
7.1.2 指标体系 |
7.2 评价方法 |
7.2.1 指标标准化方法 |
7.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7.3 评价与分析 |
7.3.1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
7.3.2 指标标准化 |
7.3.3 权重 |
7.3.4 功能评价与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全文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开启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新时代 支撑服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征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成效 |
1.1 全面推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有效服务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1.1.1 沙棘资源建设 |
1.1.2 沙棘良种选育 |
1.2 着力推进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示范, 推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1.2.1 南方坡耕地苎麻的种植和研发 |
1.2.2 石漠化区金银花、清风藤等的种植与开发 |
1.2.3 东北黑土区黄花菜、蓝莓、醋栗等植物的种植与开发 |
1.2.4 黄土高原区翅果油树、长柄扁桃的种植开发 |
1.3 编制沙棘等植物的标准规程, 进一步规范沙棘等植物资源建设行业管理 |
1.4 构建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库, 为水保植物资源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1.5 编制《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 为水保植物措施做好顶层设计 |
1.6 积极参与监督检查与宣传, 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业务支撑 |
1.7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技术咨询工作, 为沙棘中心业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
1.8加大沙棘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力“一带一路”, 推动沙棘走出国门 |
2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 |
3.1 积极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业务支撑 |
3.2 加强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建设 |
3.3 继续推进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建设 |
3.4 切实加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化建设 |
3.5 保障网络信息化安全, 为水土保持宣传提供良好的平台 |
3.6 进一步发挥国际沙棘协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作用 |
(6)以植物措施推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明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 |
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 |
1.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
2. 修编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标准和规范 |
3. 加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全方位监管 |
4. 推进沙棘开发管理各项工作 |
5. 加强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建设 |
6. 提升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化能力 |
四、加强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
(7)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棘人工林培育经营研究进展 |
1.2.2. 萌蘖更新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1.2.3. 坡面微地形植被分布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4 土壤植被特征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种群更新调查与种群动态分析方法 |
3.2.2. 种群更新标准 |
3.2.3. 坡面土壤水分与养分的调查与测定 |
3.2.4. 生境分类及分析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不同密度沙棘种群结构与动态 |
4.1. 种群数量特征 |
4.2. 沙棘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类型 |
4.3 沙棘种群生命表分析及生存分析 |
4.3.1. 沙棘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
4.3.2. 沙棘种群存活曲线绘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衰退沙棘林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形对沙棘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
5.1.1. 坡向对沙棘幼苗更新率的影响 |
5.1.2. 坡度对沙棘幼苗更新率的影响 |
5.2. 微地形对沙棘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
5.2.1. 微地形对沙棘种群更新特征的影响 |
5.2.2. 微地形对沙棘个体萌生特征的影响 |
5.3.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棘幼苗天然更新的影响 |
5.3.1. 不同更新程度沙棘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 |
5.3.2. 不同更新程度沙棘人工林土壤养分异质性 |
5.3.3. 幼苗生长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衰退沙棘林更新的环境影响机制 |
6.1. 聚类分析 |
6.2. 冗余分析 |
6.2.1 环境梯度分析 |
6.2.2 样地分布梯度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用水的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用水研究历程 |
1.2.2. 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划分 |
1.2.3. 生态用水理论基础研究 |
1.2.4. 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
1.2.5.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水系 |
2.2.4. 气候概况 |
2.2.5. 土壤 |
2.2.6. 植被类型及分布 |
2.2.7. 水文地质 |
2.2.8. 水土流失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
3.2. 水资源态势研究 |
3.2.1. 降水量的计算 |
3.2.2. 水资源态势分析 |
3.3. 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
3.3.1.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
3.3.2. 分区依据 |
3.4. 数据取样点布设 |
3.5. 生态用水计算 |
3.5.1. 林木蒸腾估算 |
3.5.2. 生态用水计算 |
3.6. 研究技术路线 |
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现状分析 |
4.1. 降水分析 |
4.1.1. 水汽来源 |
4.1.2. 降水量统计 |
4.1.3.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
4.1.4.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
4.2.1. 柴达木盆地水系河流基本情况 |
4.2.2. 地表水资源量 |
4.2.3. 地下水资源量 |
4.2.4. 水资源总量 |
4.2.5. 供水与用水状况统计与现状分析 |
4.3. 存在问题及生态用水的关系 |
4.3.1. 存在的问题 |
4.3.2. 水资源与生态用水的关系 |
4.4. 小结 |
5.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界定及生态分区 |
5.1.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
5.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
5.2.1. 生态分区及特征 |
6. 柴达木盆地林木蒸腾耗水和冠层蒸腾模拟 |
6.1.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 |
6.1.1. 液流动态(F_s) |
6.1.2. 冠层蒸腾(E_c) |
6.1.3. 冠层导度(g_c) |
6.2. 冠层蒸腾模拟及验证 |
6.2.1. 应用理论和模型——Penman-Monteith&Jarvis法 |
6.2.2. 交互验证和误差分析 |
6.2.3. 时滞效应和参数率定 |
6.3. 小结 |
7.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计算 |
7.1.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
7.1.1. 实际蒸散量 |
7.1.2. 潜在蒸散量和植物系数 |
7.2. 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计算 |
7.2.1. 各生态区潜在蒸发散计算 |
7.2.2. 林草植物需水系数K_c与耗水系数K的确定 |
7.2.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
7.3. 湖泊湿地生态用水量 |
7.4. 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
7.5. 盆地现状生态用水汇总及统计分析 |
7.6. 小结 |
8. 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现状及预测分析 |
8.1. 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
8.1.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
8.1.2. 降水平衡分析 |
8.1.3. 水资源平衡分析 |
8.2. 生态需水量的预测及分析 |
8.2.1.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量预测 |
8.2.2. 柴达木盆地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关系 |
8.3. 小结 |
9. 结语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阿勒泰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阿勒泰地区在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的可行性 |
1.1 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大果沙棘生长 |
1.2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种植已有一定基础 |
1.3 阿勒泰地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沙棘产业发展 |
2 阿勒泰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
2.1 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
2.2 阿勒泰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
2.3 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 阿勒泰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沙棘产业发展规模不够 |
3.2 沙棘资源供给不够 |
4 阿勒泰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的主要对策 |
4.1 沙棘资源建设 |
(1) 沙棘经济型种植园 |
(2) 沙棘生态经济型种植园建设 |
(3) 沙棘综合经营型种植园建设 |
4.2 沙棘产业开发 |
(10)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1.3.1 植被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2 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项目区概况 |
2.1 河流基本情况 |
2.2 项目区自然地理 |
2.3 项目区气候、水文、泥沙情况 |
2.3.1 气候 |
2.3.2 水文 |
2.3.3 泥沙 |
2.3.4 旱、涝、碱灾害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 |
3.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组成、结构变化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资料收集 |
3.2.1 影像资料收集 |
3.2.2 其他资料收集 |
3.3 资料处理和信息提取 |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3.2 野外调查 |
3.3.3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和矢量图生成 |
3.3.4 植被分布图的处理 |
3.4 结论 |
3.4.1 项目区总体植被覆盖度 |
3.4.2 项目区涉及各市植被覆盖度 |
3.4.3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组成、结构变化 |
3.4.4 山西永定河流域优势树种及面积 |
4.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 |
4.1 植被建设对永定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的影响研究 |
4.1.1 影像资料收集和预处理 |
4.1.2 信息提取和专题矢量图生成 |
4.1.3 成果与结论 |
4.1.4 分析与讨论 |
4.2 植被建设对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4.2.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结论 |
4.3 植被建设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
4.3.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5.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生态需水研究 |
5.1 流域气象及潜在蒸散量计算 |
5.1.1 研究方法 |
5.1.2 资料收集 |
5.1.3 结果分析 |
5.2 流域土壤质地及土壤水分系数的确定 |
5.2.1 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 |
5.2.2 土壤水分定额和土壤水分系数 |
5.2.3 山西永定河流域土壤质地及分析 |
5.3 流域植被系数的确定 |
5.3.1 试验设计与监测方法 |
5.3.2 植被系数计算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流域生态需(缺)水量研究 |
5.4.1 研究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6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协调性评价 |
6.1 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协调性涵义 |
6.2 评价依据和方法 |
6.2.1 生态需水协调度 |
6.2.2 生态需水度与分配的合理度 |
6.2.3 生态需水差异性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乔、灌、草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空间协调性 |
6.3.2 生育期内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分布的时间协调性 |
7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因素分析和建议 |
7.1 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 |
7.2 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
7.2.1 植被建设的生态缺水问题 |
7.2.2 植被建设的土壤干化问题 |
7.2.3 生态经济低效、生产力欠持续性 |
7.3 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的建议 |
7.3.1 主要任务 |
7.3.2 战略布局 |
7.3.3 植被空间配置 |
7.3.4 林草植被种类的选择 |
7.3.5 合理的森林覆盖率和合理的林分类型 |
7.3.6 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的广泛应用 |
7.3.7 水肥环境因子的协调技术 |
7.4 山西永定河流域生态用水方面的建议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 |
附表1 4-10月份草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
附表2 4-10月份灌木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
附表3 4-10月份乔木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
附表4 4-10月份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
附表5 4-10月份灌木林地适宜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
附表6 4-10月份乔木林地适宜生态需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
附表7 永定河流域4-10月份降雨分布 |
附表8 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
附表9 山西永定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
附表10 山西永定河流域两次遥感调查土壤侵蚀对比表 |
附图1 永定河重点治理区植被覆盖度图 |
附图2 永定河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图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搞好沙棘开发 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成效与展望[J]. 赵东晓. 中国水土保持, 2019(10)
- [4]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D]. 何淑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5]开启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新时代 支撑服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征程[J]. 卢顺光. 中国水土保持, 2018(12)
- [6]以植物措施推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卢顺光,土小宁,高岩. 中国水利, 2018(21)
- [7]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种群更新研究[D]. 张恰咛.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柴达木盆地生态用水研究[D]. 王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阿勒泰地区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现状及对策[J]. 李蓉,殷丽强,梁月,杨松,王丹.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3(03)
- [10]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D]. 王青杵.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