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

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

一、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任大路[1](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陆雨[2](2021)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奉献、合作、助人等行为及趋向,实施这一行为有利于促进行为双方心理健康,甚至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个体的成长就是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大学阶段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压力环境,培养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加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个体人际交往,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个体逐步习得与培养出符合社会规范与他人期待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因此,体育参与可能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资本是个体心理状态的反映,对行为变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为个体积极社会行为获得持续动力,体育参与能够有效提高个体心理资本含量。所以,在考虑体育参与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时,值得将心理资本作为重要个体差异变量引入进来。梳理以往体育参与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发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在竞技体育领域,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相对较少,以心理资本为中介探究三者之间关系的成果相对空白。因此,了解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丰富体育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互关系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心理资本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体育参与中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的应用与作用范围,为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健康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1)体育参与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均具有正向显着影响。(2)体育参与与心理资本之间也成显着相关,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对心理资本均具有正向显着影响。(3)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显着影响,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乐观均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4)心理资本在体育参与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中有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薄潇男[3](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生活化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激发运动动机,强化课内外体育活动,最终养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应充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带动全民体质的稳步增长。鼓励大学生走出静态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更好的发挥体育活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六所高校普通大学生通过问卷形式展开调查,以了解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状况。对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做出阐述,并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系统分析,构建西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明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指标,最终建立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线,家庭、社会协同培养的路线,从而构建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目的性、多样性、稳定性、规律性、长期性等特征。以大学生活构成、体育动机、参与主体人数为划分标准,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呈现多种表现形式。(2)西安市大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了解不足,对健康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半数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体育动机中选择增强体质、健美塑形、保持健康的人数较多。多数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下,且每周参加2次以下锻炼,大多数学生运动强度都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大学生参加跑步、健步走、篮球的人数比较多,每学期体育消费中运动服装所占比例最大。(3)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要素由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身体、心理、能力、时间等方面构成个体要素,而与大学生相关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学校要素,家庭要素包括家庭经济和代际传递,社会要素包括赛事举办、同伴效应、自然环境。影响要素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进而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4)以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目的,明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指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培养路径。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线,家庭与社会作为补充,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并提出革新学校教育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方法、改善课程评价标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园体育环境、改进家庭教育观念、加强社会组织引导等培养对策。

张程程[4](2021)在《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影响着学生体育基本常识的认知、体育态度、体育价值的认知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丰富着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还局限在各大环境因素、各类APP对体育认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认知以及体育基本常识认知三个维度探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以及云南农业大学三所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大一、大二的132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体育认知的三个维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部分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可选项目设置过少。31.4%的学生反映出所选课程并非意向课程,体育项目的缺少成为阻碍他们体育认知的主要因素之一。(2)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较为缺乏是造成学生体育基本常识较差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71.6%的学生反映他们并没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在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方面总体认知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扭伤后的处理办法、运动后保暖以及体育锻炼后洗澡几个方面。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中,目标态度和行为认知呈现基本肯定的态度,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以及情感体验呈现出不确定态度。在体育价值认知当中,认知较好,大都呈现出基本肯定状态。(3)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受个体差异性影响。表现在体育态度、体育价值、体育基本常识认知中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男生认知较女生认知好,大二同学较大一认知好。(4)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意识薄弱。96.6%的学生都会参与体育锻炼,但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仅有13.2%。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还有待加强。通过对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来分析,低运动量参与人数最多,其中大约有一半人的运动量没有达标,且不同群体各有差异。(5)学生体育认知情况影响锻炼行为参与。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认知以及体育基本常识认知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运动量以及参与度。(6)学业紧张成为制约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的首要因素。其次理论课的缺乏、课程项目的稀缺、场地器材的不足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也是影响学生体育认知与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不容忽视。

王纲[5](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张鑫[6](2021)在《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10月26日,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情况,要求各高校根据《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的质量。体育教师的质量要想提高,归根结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体育教育专业首先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次又要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但这两个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异同,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两个标准,为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周全。基于此,本论文以《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吉林省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北华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标准》与《专业认证》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时间方面存在共性,在基本目标、目标定位、目标评价、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存在个性。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20版,倾向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师教育课程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符合《专业认证》;白城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开设课程不符合《国家标准》“7+3”课程要求。3.北华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16版或2018版,倾向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吉林体育学院未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北华大学教育实践时间不符合两个标准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教师实践时间不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7+3”课程。

李小芳[7](2020)在《“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新时代政治思想教育新的理念,在大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人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根据自愿的原则主动参加体育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补充高校体育课程的不足,通过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当中,实现理念与实践同步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人生的形成。因此,本文以“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攀岩社团、棒球社团、跳绳社团为个案进行分析,将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研究表明:1、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且受学校领导组织机制、社团服务支持体系、教师的教育理念等多方面的影响。2、社团自主性、自愿性的特点与“三生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相契合,社团的实践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宣传手段都为“三生教育”理念的融入创造良好的条件。3、运用启发式、领会式、情景式、体验式、讲授式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生探索有利生存手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达到尊重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目标。4、运用生命教育手段、生存教育手段、生活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大学生具备快速识别危险并自救的能力,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5、“三生教育”理念的实现,需要以身体为载体,以社团项目中的极限运动“攀岩”、时尚运动“棒球”、传统运动“跳绳”为例,运用具体运动项目与“三生教育”理念相结合,是“三生教育”理念实现的最优路径。

李婷钰[8](2020)在《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树立大健康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强健的体魄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由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学阶段体育教育是高中生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养成健康体育行为习惯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要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呢?培养高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道德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全面调查分析,长沙市高中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部分正处于核心素养的基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结论:1、长沙市高中生运动能力主要表现为:掌握运动技能的项数不够,身体体能需加强;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参与及组织体育活动以及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2、长沙市高中生健康行为主要表现为:高中生能合理安排时间,还能帮助同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体育锻炼的意识差,体育健康知识的缺乏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在体育运动中自我价值感缺乏,自我调控情绪能力差。3、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品德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体育品格表现良好,但也存在问题:缺乏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服从裁判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较差,不能正确对待比赛胜负观,在体育运动中的情绪体验较差。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培养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建议:优化体育教学设计,应针对性的设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实施和评价等相关要素,并严格执行;学校与家庭联合促进学生体育终身化,学校树立体育健康教育新观念,家庭主动支持、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认识:“强身健体”走向“健行自强”,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

李梦[9](2020)在《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环境,具有传播迅速、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发布快的优势,全媒体时代的产生使当代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种所需信息,但也使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同时也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以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研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发现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多,全媒体体育信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为更好促进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认知和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本研究在调研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分析全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利用全媒体发展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策略。研究表明:一、信阳市普通高校一半以上大学生接触全媒体体育信息保持在每周3-4次,70%以上大学生每次接触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10%以上的大学生达到1个小时以上。大部分大学生接触全媒体体育信息的主要动机是娱乐放松和获取学习信息,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对全媒体体育信息的利用现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全媒体体育信息对90%以上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态度、体育兴趣、体育价值观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态度积极、体育兴趣浓厚并且具有正确的体育认知和科学的价值观。三、信阳市普通高校大部分大学生通过手机app参与体育锻炼,运动参与动机以锻炼身体为主。且能够达到中等以上体育锻炼强度,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可以保持每周3-4次的体育锻炼频率,但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会因为接触全媒体体育信息增多。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主要以网购为主,一半以上消费于购买运动装备。四、为更好的培养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首先,信阳市各高校应制定具体的网络管理制度并加大媒体监管力度;其次,各高校和政府部门应正确引导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全媒体体育信息阅读习惯;第三、各高校应将全媒体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构建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第四、各高校要把控好全媒体的宣传力度,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牛金榜[10](2020)在《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SWOT研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中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的快速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受众群体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学生,成为主要的用户群体。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不仅体现在社交、娱乐方面,也出现了关注运动健康方面的运动类APP。运动APP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产物,促使“互联网+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在“互联网+体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国家的发展,国民体质却在下降,特别是学生的体质状态更是令人堪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表明,很多指标与5年前差别不大,部分指标很不乐观,特别是大学生身体素质在继续下降,在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同样显示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3%,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看,高校体育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变提出了严峻挑战。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到高校要切实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让高校课程改革搭上信息化的列车。目前咸阳师范学院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找到新的突破点,把运动APP引入高校体育活动中,促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通过此次研究,为以后运动APP引入高校提供帮助,为以后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实际性的参考实例。本研究以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SWOT研究为研究对象,以咸阳师范学院大二学生和体育学院老师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及SWOT分析法对咸阳师范学院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应用运动APP的基本情况以及应用运动APP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效果,然后对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应用运动APP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层面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对体育锻炼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长期锻炼习惯;提高大学生运动参与兴趣;改变体育锻炼行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2)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存在开展实施不足。主要体现在锻炼不方便;任务设置不合理;监督机制不严格;使用不规范。(3)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体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改带来的机遇;体质监测的需求(4)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学校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师资力量及经验不足;体育建设经费紧张。

二、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1 “工匠”的定义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相关文献回顾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亲社会行为理论
        2.1.2 符号互动理论
        2.1.3 社会认知理论
    2.2 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2.2.1 亲社会行为概念界定与发展
        2.2.2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3 体育参与相关研究
        2.3.1 体育参与概念界定与发展
        2.3.2 体育参与文献回顾
    2.4 心理资本相关研究
        2.4.1 心理资本概念界定与发展
        2.4.2 心理资本的文献回顾
    2.5 体育参与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相关文献回顾
    2.6 体育参与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文献回顾
    2.7 心理资本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文献回顾
    2.8 文献小结
3.研究设计
    3.1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3.1.1 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
        3.1.2 体育参与量表
        3.1.3 心理资本量表
    3.2 研究假设
        3.2.1 体育参与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假设
        3.2.2 体育参与与心理资本的关系假设
        3.2.3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假设
        3.2.4 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关系假设
    3.3 变量测量
        3.3.1 体育参与的测量
        3.3.2 心理资本的测量
        3.3.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3.4 研究设计
    3.5 预调研
4.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调查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数理统计法
        4.2.4 访谈法
5.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5.1.2 观测指标描述性分析
    5.2 信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小结
    5.3 控制变量的T检验
    5.4 相关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5.5.2 体育参与对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5.5.3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5.6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5.7 结果分析与讨论
        5.7.1 各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7.2 结果讨论与分析
6.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对实践的启示
7.研究贡献、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贡献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健康中国政策导向
        1.1.2 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1.1.3 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体育生活方式亟待改进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生活方式
        2.1.2 体育生活方式构建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状况研究
        2.2.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系统分析法
        3.2.6 德尔菲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分析
        4.1.1 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1.2 满足多层次需要,构建新时代大学美好生活
        4.1.3 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助力三大国家健康战略
    4.2 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4.2.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
        4.2.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
    4.3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分析
        4.3.1 大学生基本信息与健康认知情况
        4.3.2 体育活动重要性
        4.3.3 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
        4.3.4 体育活动持续时间、频率、强度
        4.3.5 体育项目的选择
        4.3.6 体育活动的场地
        4.3.7 体育活动参与形式
        4.3.8 体育消费情况
        4.3.9 体育生活方式的整体满意度
    4.4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的系统分析
        4.4.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的系统构成
        4.4.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分析
        4.4.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分析
        4.4.4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分析
    4.5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分析
        4.5.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理论构建——演化基础
        4.5.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构建——着力点
        4.5.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构建——实施过程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1.1.2 为优化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1.1.3 是提升大学生体育认知的重要渠道
        1.1.4 是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课程教学理论
        2.1.2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2.1.3 计划行为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体育选项课
        2.2.2 体育认知
        2.2.3 体育锻炼行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国内文献综述
        2.3.2 国外文献综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框架
    3.2 假设模型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资料法
        3.4.2 问卷调查法
        3.4.3 访谈法
        3.4.4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昆明市三所高校样本情况统计
        4.1.1 体育选项课学生课程选择的意愿情况调查
        4.1.2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开设情况
    4.2 大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现状分析
        4.2.1 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分析
        4.2.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
    4.3 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4.3.1 基本常识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4.3.2 体育价值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4.3.3 体育态度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4.4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4.1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认知特征差异性分析
        4.4.2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性分析
    4.5 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4.5.2 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5.3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总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创新点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教师访谈纪要
附录 B 学生问卷
附录 C 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研究成果概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1.3 概念的厘清
        1.3.1 高校第二课堂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3 行为研究设计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5.1 案例数据概况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5.1.3 毕业去向
        5.1.4 职业发展状态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6.3.1 精准教育原则
        6.3.2 数据研究原则
        6.3.3 评价反馈原则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师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
        1.1.2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
        1.1.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2.2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2.2.1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2.2.2 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2.2.3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综述评价
    2.3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2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3 国外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4 我国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5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综述评价
    2.4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
        2.4.1 各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2.4.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2.4.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述评价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本分析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归纳总结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比分析
    4.2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1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2 北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3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4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5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6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7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8 延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3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对比分析
        4.3.1 师范类院校对比
        4.3.2 综合类大学对比
        4.3.3 体育类院校分析
    4.4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出入及可能的原因
    4.5 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2.1.1 三生教育
        2.1.2 社团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三生教育”理念相关研究综述
        2.2.2 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综述
        2.3.1 “三生教育”理念相关研究综述
        2.3.2 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综述
        2.3.3 “三生教育”理念与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分析
        4.1.1 社团成员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
        4.1.2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体育社团遇到的问题
    4.2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关联分析
        4.2.1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内在共同点
        4.2.2 “三生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社团的互促意义
    4.3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探索
        4.3.1 树立社团管理者主导性的“三生教育”理念
        4.3.2 建立社团成员“三生教育”观念的五级管理体制
        4.3.3 整合优化“三生教育”理念的内容
        4.3.4 探索多元、有效的“三生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
        4.3.5 个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8)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1.3.1 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1.3.2 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1.3.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1.4.2 国内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1.4.3 国内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1.4.4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1.4.5 国外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运动能力层面
        3.1.2 健康行为层面
        3.1.3 体育品德层面
    3.2 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运动能力不足
        3.2.2 健康行为意识缺失
        3.2.3 体育品德欠规范
    3.3 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3.4.1 优化体育教学设计
        3.4.2 学校与家庭联合促进学生体育终身化
        3.4.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认识:“强身健体”走向“健行自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9)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媒体时代蓬勃发展
        1.1.2 新时代互联网与体育联系更加密切
        1.1.3 全媒体信息下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全媒体信息利用现状
        3.1.1 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业余活动内容情况
        3.1.2 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接触全媒体体育信息现状
    3.2 全媒体体育信息对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认知的影响
        3.2.1 全媒体体育信息对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
        3.2.2 全媒体体育信息对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3.2.3 全媒体信息对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3.3 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
        3.3.1 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研究
        3.3.2 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研究
        3.3.3 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
    3.4 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提升的研究策略
        3.4.1 制定高校网络管理制度,加大全媒体监管力度
        3.4.2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全媒体体育信息阅读习惯
        3.4.3 全媒体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构建新型体育课程体系
        3.4.4 把控全媒体的宣传力度,加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SWOT研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体育”时代背景下,运动APP的崛起
        1.1.2 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
        1.1.3 运动APP在高校体育改革中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运动APP
        1.3.2 SWOT分析法
        1.3.3 大学体育活动
    1.4 文献综述
        1.4.1 运动APP发展现状相关研究
        1.4.2 运动APP传播现状相关研究
        1.4.3 大学生应用运动APP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SWOT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咸阳师范学院使用运动APP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2 咸阳师范学院运动APP实施的基本情况
    3.2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前后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调查分析
        3.2.1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前后锻炼动机情况
        3.2.2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前后锻炼频率
        3.2.3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前后锻炼时间
        3.2.4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前后锻炼强度
    3.3 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优势(S)分析
        3.3.1 培养大学生长期锻炼习惯
        3.3.2 提高大学生运动参与兴趣
        3.3.3 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
        3.3.4 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3.3.5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
    3.4 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劣势(W)分析
        3.4.1 锻炼不方便
        3.4.2 任务设置不合理
        3.4.3 监督机制不严格
        3.4.4 使用不规范
    3.5 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机遇(O)分析
        3.5.1 “互联网+体育”的发展趋势
        3.5.2 高校体改带来的机遇
        3.5.3 体质监测的需求
    3.6 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挑战(T)分析
        3.6.1 学校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3.6.2 师资力量及经验不足
        3.6.3 体育建设经费紧张
    3.7 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SWOT矩阵分析
        3.7.1 SO组合策略:利用优势、抓住机遇
        3.7.2 ST组合策略:依靠优势、应对威胁
        3.7.3 WO组合策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3.7.4 WT组合策略:减少劣势、应对威胁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四、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D]. 陆雨.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3]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D]. 薄潇男.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4]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程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D]. 张鑫.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7]“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社团的路径研究[D]. 李小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8]长沙市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李婷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全媒体信息下信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研究[D]. 李梦.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10]运动APP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应用的SWOT研究 ——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D]. 牛金榜.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