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加快青海海东地区农业产业化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江琴[1](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魏振[2](2017)在《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省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区土地流转和小城镇发展的联系愈发紧密。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可以集中耕地,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物质基础。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大型农机、育种、农产品交易、农村金融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大量需求,同时,也带动了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最合适的落脚点就是作为农村地区服务中心的小城镇。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大的空间,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动力将更加强劲,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使其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从而增加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这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工作。所以,统筹好土地流转与农业区小城镇发展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关于土地流转视角下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论文首先对青海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以“规模集聚效应”、“增长极”、“农业型小城镇”等理论为指导,以地方统计年鉴和政府网站发布的数据为主要资料,对二者发展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以乐都区与化隆县两地区的小城镇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海东市土地流转与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二者关联度和互动性不够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的制度缺陷对海东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阻力,从而导致了海东市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海东市农业区土地流转推进工作不断深化,小城镇没能做好与之配套衔接工作,城镇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地方政府职能缺失、资金投入有限等一些因素困扰着海东市农业区土地流转的推进工作。通过向国内外发展农业型小城镇的经验进行借鉴,论文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土地产权制度、城镇发展机制、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在充分考虑到海东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后,论文提出了通过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继而带动农业区小城镇的相关对策:海东市应从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改进小城镇发展方式、农业区小城镇做好与农业现代化的配套衔接工作、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强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这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从而为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推进工作与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张立群[3](2016)在《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利于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治青理政战略的落实。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区域性、民族性、滞后性的问题,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不足、农民增收有限、农村基础薄弱。实现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发展农业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条件;提高回族农民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安蕾[4](2015)在《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空间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中凸显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及资源配置低效、生态安全局部失衡等空间问题表明,如何实现高效协调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已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又成为了当前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空间研究交叉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区域城乡空间模式演进与区域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内在联系,空间模式及其状态特征也综合的反映了空间整体运行,并对区域空间构成的具体城乡及其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绩效的测度,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空间模式之间的空间绩效类比,进而对既有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实施反馈,寻求优化。将对深入认识不同区域城乡空间变化特征、空间发展绩效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科学指导区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及空间规划实践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借鉴。研究以城乡关系为源起,立足城乡规划学空间视角,探寻城乡关系处于城乡一体化特征时,城乡空间关系(外在的表现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效率(内在的反映为城乡空间绩效)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并通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简称为“空间的形”)发展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发展绩效(简称为“空间的质”)进行测度,从而评判出不同空间模式下空间绩效的优劣,进而给出空间优化准则建议,对其模式予以调整完善。简言之:基于一个关系: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对象:城乡一体化空间;总结一个模式: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引入一个认识:城乡空间的“形”与“质”;构建一个方法: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给出一个建议: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准则。研究具有3方面意义:首先,系统梳理了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空间理论,提出了城乡空间模式、城乡空间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城乡空间系统研究的认知体系,这对于区域城乡空间(模式、绩效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其次,形成了对陕西关中、宁夏平原、青海海东三个西北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模式及城乡空间发展状况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特征性认识,这对于认识和引导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三,基于三个典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作用下的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分析反馈,可以给出其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优化建议,为制定完善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与田野调查法、归纳演绎法与历史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DEA、GIS)与空间计量分析、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等。论文创新性概括为3点:①理论完善创新:探索性构建了关于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的研究体系。提出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是由不同层级城乡空间、多类型空间联系通道、点线面交错、空间引力作用下构建的“自下至上层级式集束状城乡网络与城乡复合圈层空间体”;②学科知识融合创新:融合天文物理学、几何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于空间的认识,首次提出“基于城乡空间引力模型的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想;③方法移植引入创新:引入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的绩效评价模型。
车将[5](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杨欢[6](2014)在《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空间作为一种实体媒介间接的表达和传递当今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的回归,城乡规划注重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城乡空间结构也更加注重城乡建设用地与城乡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统筹。城乡空间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各种要素、资源、流均可畅通无阻的在广阔的地域内通行、交流、循化和转换;城乡空间中各组成要素良性互动、高效运作、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呈现关联性、组合互动产生强大的能量。城乡空间是社会交往的实体媒介,需要提供居住、工作、游憩、交往、休闲、消费、娱乐、观光等各种功能空间,一体化导向下的城乡空间具有功能多元化、复合化的特点,纷乱复杂的空间结构中蕴含着不同群体间的现实矛盾,人们渴望在空间中实现自我价值、在空间中收获喜悦和成功、享受空间场所带来的自由和平等,城乡空间应该传递这样的信息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觉到幸福和满足。本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趋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导要素分析法对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海东六县在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城乡空间、城乡文化、城乡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短板。之后从多维空间、价值追求、复合功能、网络结构角度分析城乡空间新内涵,梳理海东地区城乡空间的功能要素和形态要素,整合以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带为核心的生产空间、以风景名胜区、生态开敞区为主的生态空间、以城镇成片居住区和乡村聚落为主的生活空间,最终采用“核心集聚”、“廊道串联”、“网络交织”构筑海东地区“一主、四心、一轴、两带”城乡空间结构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高显钧[7](2014)在《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营养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生态、健康的农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硒元素是目前已知的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营养、医药及其生命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食品补硒是人类补硒的主要途径,发展富硒农业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农业与农村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资源稀缺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特色农业理论为基础,以富硒农业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并以湖北恩施富硒产业为实证,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富硒农产品市场、恩施富硒产业集群和富硒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不仅为恩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促进全国富硒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论:第一,恩施州富硒资源丰富,富硒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恩施因其富硒土壤分布广而拥有全球最大的富硒生物圈,被誉为“世界硒都”,以富硒资源为基础,恩施州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基本形成了以富硒种植业、富硒畜牧业、富硒加工业、富硒旅游业为主导的富硒农业产业结构,开发了富硒茶、富硒蔬菜、富硒烟叶等10大富硒绿色产品,培育了“恩施玉露”、“圣峰”等一批富硒品牌。第二,富硒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水平亟待提档升级。恩施富硒农业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富硒农业产业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富硒龙头企业,培育了一些知名品牌,但也存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的价值尚未充分开发,亟待需要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发展高科技富硒农业,促进富硒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第三,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富硒农业产业环节多,可延展性高,产业价值链可开发潜力大,具有形成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的资源优势,但产业整体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突出表现为缺乏统一的国家质量标准和标识,富硒产品检测无据可循,富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富硒产品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和市场营销管理水平低;富硒龙头企业前期投入大,研发成本高,迫切需要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等。相关建议:以恩施州富硒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为例子,作者提出促进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强科普宣传和产品营销,提高富硒农产品认知度;二是完善富硒食品标准和标识,示范引领富硒农业发展;三是加快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富硒农业转型升级;四是实施天然富硒品牌发展战略,促进富硒农业可持续发展。
靳亦冰[8](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李莎莎[9](2013)在《海东地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互助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乡村支援城市;城乡独立发展;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即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进入了城乡关系的第二阶段。不断凸显的城乡矛盾使得我国开始反思传统的城乡关系政策,因此,城乡一体化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我们解决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家现阶段的战略重点。论文以海东地区的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研究主体,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互助县为具体研究对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阶段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全面审视互助县县域的城乡发展,辨识并梳理了县域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进理论,从生态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空间层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体系,并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其次,基于互助县的城乡现状发展基础和城乡一体化目标诉求导向,探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互助县的“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理论来源、相关概念、发展特征、演变路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对处于欠发达、高山、谷地、多民族文化交融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以互助县为代表的海东地区的县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了区际协作策略、生态空间管制策略、产城融合发展策略、绿色产业推进策略和关联通道建设的规划策略,以期指导互助县的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有序开展。
中国人民银行海东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曹建勋,乔蕊[10](2012)在《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建设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城市、城市群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应选择什么样的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又以什么来支撑这种新型城市群体空间组织使其得以良性发展,是研究当前西部落后地区发展道路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加快青海海东地区农业产业化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加快青海海东地区农业产业化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1.4.1 基本结论 |
1.4.2 研究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西部民族地区 |
2.1.2 传统农业 |
2.1.3 传统农业改造 |
2.2 基础理论 |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经济贡献 |
3.2.2 农业产业结构 |
3.2.3 农业生产水平 |
3.2.4 农业创新能力 |
3.2.5 农业现代理念 |
3.2.6 农业管理水平 |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
3.4.1 区域性 |
3.4.2 民族性 |
3.4.3 传统性 |
3.4.4 封闭性 |
3.4.5 低效性 |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
4.1 区位困境 |
4.1.1 地质地貌 |
4.1.2 自然灾害 |
4.1.3 区位条件 |
4.2 制度困境 |
4.2.1 土地制度 |
4.2.2 户籍制度 |
4.2.3 宗教文化制约 |
4.3 产业困境 |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
4.4 人力资本困境 |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
4.5 资金投入困境 |
4.5.1 财政支农不足 |
4.5.2 金融支撑不力 |
4.5.3 社会援助不够 |
4.5.4 内生能力缺乏 |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
5.1 战略背景 |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5.1.2 “一带一路”倡议 |
5.1.3 脱贫攻坚战略 |
5.1.4 乡村振兴战略 |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
5.2 战略意义 |
5.2.1 调整农业结构 |
5.2.2 发展现代农业 |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
5.2.4 推动乡村振兴 |
5.2.5 维护社会稳定 |
5.3 战略目标 |
5.3.1 产业目标 |
5.3.2 人才目标 |
5.3.3 文化目标 |
5.3.4 生态目标 |
5.3.5 组织目标 |
5.4 战略模式 |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省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小城镇发展战略 |
1.1.2 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土地流转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相关理论概述 |
1.6.1 增长极理论 |
1.6.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1.6.3 辐射理论 |
1.6.4 集聚效应 |
1.6.5 农业城镇发展理论 |
2.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 |
2.1 土地流转与农业小城镇的概念 |
2.1.1 农村土地流转 |
2.1.2 农业区小城镇 |
2.2 农业区土地流转和小城镇的关系 |
2.2.1 农业区土地流转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分析 |
2.2.2 农业区小城镇建设对土地流转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 |
3.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关系分析 |
3.1 海东市农业区土地流转现状 |
3.2 青海省海东市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
3.3 青海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 |
3.3.1 土地流转对青海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分析 |
3.3.2 青海海东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进程的作用分析 |
3.4 案例分析—以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化隆县群科镇为例 |
3.5 结论 |
4.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遇到的问题 |
4.1 土地流转的制度缺陷对海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
4.1.1 农地产权问题 |
4.1.2 缺乏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 |
4.1.3 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问题 |
4.1.4 户籍制度问题 |
4.1.5 土地市场机制的缺陷 |
4.2 农业区小城镇与土地流转的配套衔接工作不足 |
4.2.1 资金问题 |
4.2.2 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 |
4.2.3 地方乡镇政府职能的缺失 |
5.国内外经验对青海海东农业区发展小城镇的启示 |
5.1 国外发展小城镇的经验与启示 |
5.1.1 美国小城镇 |
5.1.2 日本小城镇 |
5.1.3 法国小城镇 |
5.2 国内发展小城镇的经验与启示 |
5.2.1 四川成都地区小城镇 |
5.2.2 贵州遵义地区小城镇 |
5.2.3 陕西高陵县小城镇 |
5.3 启示与借鉴 |
6.通过土地流转促进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
6.1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6.1.1 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 |
6.1.2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与流转程序 |
6.1.3 推进颁布确权登记工作 |
6.1.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体系 |
6.1.5 严格落实户籍与社保改革 |
6.2 改进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方式 |
6.2.1 树立现代生态农业服务型小城镇发展观 |
6.3 农业区小城镇要做好与农业现代化的配套衔接工作 |
6.3.1 增加对海东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力度 |
6.3.2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3.3 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
6.3.4 加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6.4 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
6.4.1 培育和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 |
6.4.2 逐步发展“4+0”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6.4.3 促进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
6.5 加强农业区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 |
6.5.1 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土地流转的推进工作 |
6.5.2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
6.5.3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效率 |
7.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回族聚居区农村的主要特征 |
(一)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
(二)耕地面积十分有限 |
(三)农业人口普遍较多 |
(四)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
(五)农民增收明显不足 |
(六)种植业结构不够合理 |
(七)农民致富途径有限 |
二、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滞后性原因分析 |
(一)农业增长缓慢影响新农村建设 |
(二)农民收入有限影响新农村建设 |
(三)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 |
(四)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新农村建设 |
三、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重视发展农业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
(二)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发展条件 |
(四)提高回族农民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4)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城乡现实发展与空间问题 |
1.1.3 理论背景: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绩效评价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概念界定 |
1.5.1 城乡差别和城乡关系 |
1.5.2 城乡一体化 |
1.5.3 城乡空间、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 |
1.5.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 |
1.6 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1 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
2.1.1 经典着述中的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3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
2.2 城乡空间研究进展 |
2.2.1 文献分析 |
2.2.2 城乡空间研究内容 |
2.2.3 城乡空间研究评析 |
2.3 空间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及总结 |
3.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
3.1.1 早期经济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理论观点 |
3.1.2 马恩列斯唯物史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观点 |
3.1.3 近现代规划、经济、地理学界的理论观点 |
3.1.4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
3.2 区域(城乡)空间理论 |
3.2.1 区域(城乡)空间认识论 |
3.2.2 空间布局与空间组织理论 |
3.2.3 空间结构理论 |
3.2.4 空间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论 |
3.2.5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阶段划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检讨及体系构建 |
4.1 古代和近代中国城乡空间历史格局演变回顾 |
4.2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空间发展过程审视 |
4.3 国内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 |
4.4 区域城乡空间研究的若干转向 |
4.4.1 新空间价值观:凸显城乡空间发展的公平、效率、协调、可持续 |
4.4.2 思想认识层面:恢复城乡应有对等、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 |
4.4.3 理论方法层面:城乡一体论、区域空间论、城乡政策与规划方法的综合 |
4.4.4 研究对象层面:国土范围城乡空间(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 |
4.4.5 实践操作层面:区域空间研究从“分”到“统”、形质结合的范式 |
4.5 现代城乡空间系统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结构模式 |
4.5.1 区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 |
4.5.2 城乡空间系统的基本运行 |
4.5.3 区域城乡空间类型 |
4.5.4 区域城乡空间属性 |
4.5.5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诱因与影响机制 |
4.5.6 城乡空间层级划分设想 |
4.5.7 区域城乡空间结构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1 空间图形数据研究的时点选择 |
5.2 空间研究数据的来源构成及使用 |
5.2.1 空间图形数据来源构成 |
5.2.2 空间属性数据来源构成 |
5.2.3 数据处理方式 |
5.2.4 数据分析方法 |
5.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3.1 关中地区发展现状 |
5.3.2 关中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3.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4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4.1 宁夏平原地区发展现状 |
5.4.2 宁夏平原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4.3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5 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5.1 海东地区发展现状 |
5.5.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5.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6 三个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变化及模式比较分析 |
5.6.1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类比分析 |
5.6.2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类比分析 |
5.6.3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模式类比分析 |
5.6.4 三个典型区域区域空间发展水平类比分析 |
5.6.5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发展协调特征类比分析 |
5.6.6 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理念类比分析 |
5.7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提炼 |
5.8 本章小结 |
6.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6.1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定性分析 |
6.1.1 城乡空间引力模型与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建的缘起 |
6.1.2 区域城乡空间引力模型 |
6.1.3 城乡空间质心与“质心漂移说” |
6.1.4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分析 |
6.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城乡空间绩效定量评价 |
6.2.1 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
6.2.2 基于DEA区域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6.2.3 基于DEA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城乡空间的模式优化及其空间发展取向 |
7.1 城乡空间优化的目标及准则 |
7.2 多维空间类型下的空间优化模式 |
7.3 DEA模型评测下的城乡空间优化 |
7.4 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评测下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取向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创新之处 |
8.2 主要结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索引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转型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城乡矛盾凸显的现实需求 |
1.1.3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目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及实践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演变的动力因子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 |
2.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2.3 相关案例解读 |
2.3.1 韩国 |
2.3.2 成都 |
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评价 |
3.1 海东地区现状梳理 |
3.1.1 城乡经济 |
3.1.2 城乡社会 |
3.1.3 城乡空间 |
3.1.4 城乡文化 |
3.1.5 城乡生态 |
3.2 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综合评价模型 |
3.3.1 方法选择 |
3.3.2 数据处理 |
3.3.3 分析评价 |
3.4 小结 |
4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1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解析 |
4.1.1 多维空间 |
4.1.2 价值追求 |
4.1.3 复合功能 |
4.1.4 网络结构 |
4.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要素整合 |
4.2.1 空间要素 |
4.2.2 生产空间 |
4.2.3 生态空间 |
4.2.4 生活空间 |
4.3 城乡空间适宜模式构建 |
4.3.1 核心集聚 |
4.3.2 廊道串联 |
4.3.3 网络交织 |
4.4 小结 |
5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策略研究 |
5.1 生态规划策略 |
5.1.1 促进空间生态耦合 |
5.1.2 严格控制生态红线 |
5.1.3 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 |
5.2 产业规划策略 |
5.2.1 集聚化发展 |
5.2.2 特色化发展 |
5.2.3 生态化发展 |
5.3 空间规划策略 |
5.3.1 培育区域增长极核 |
5.3.2 增强廊道带动辐射 |
5.3.3 优化城乡空间体系 |
5.4 交通规划策略 |
5.4.1 构筑区域快速交通 |
5.4.2 对接地区交通网络 |
5.4.3 统筹城乡交通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附表 |
(7)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富硒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富硒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富硒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富硒农业产业化相关理论 |
2.1 稀缺经济学理论 |
2.1.1 硒资源具有经济价值 |
2.1.2 富硒市场需求弹性大 |
2.1.3 可持续开发硒资源 |
2.2 富硒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概念与产业集群概念 |
2.2.2 富硒农业产业化及产业集群 |
2.3 富硒特色农业理论 |
2.3.1 特色农业概念及其内涵 |
2.3.2 发展富硒特色农业的重要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硒农产品市场分析 |
3.1 硒资源分布及作用 |
3.1.1 富硒资源分布 |
3.1.2 硒对动植物和人体的作用 |
3.1.3 人体补硒的方式 |
3.2 富硒产品认可分析 |
3.3 富硒产品标准化分析 |
3.4 富硒产品价格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 |
4.1 我国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4.2 恩施富硒农业产业化基础 |
4.2.1 经济基础 |
4.2.2 富硒资源 |
4.3 恩施富硒农业产业化整体现状 |
4.3.1 富硒产品种类 |
4.3.2 富硒产品产值 |
4.3.3 富硒产业品牌 |
4.4 恩施富硒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4.4.1 富硒种植养殖业发展状况 |
4.4.2 富硒加工业发展状况 |
4.4.3 富硒高科技产业发展状况 |
4.4.4 富硒旅游业发展状况 |
4.4.5 富硒商贸业发展状况 |
4.4.6 富硒科研与技术推广 |
4.5 恩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评价 |
4.6 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
4.6.1 富硒农业产业链构建 |
4.6.2 富硒农业产业集群构建 |
4.6.3 政府在富硒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硒龙头企业发展分析 |
5.1 我国及恩施富硒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5.2 恩施富硒茶企业 |
5.2.1 企业简介 |
5.2.2 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
5.2.3 企业产品与效益分析 |
5.2.4 硒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
5.3 恩施富硒中药材企业 |
5.3.1 企业简介 |
5.3.2 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
5.3.3 企业产品与效益分析 |
5.3.4 硒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
5.4 恩施富硒保健品企业 |
5.4.1 企业简介 |
5.4.2 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
5.4.3 企业产品与效益分析 |
5.4.4 硒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
5.5 恩施富硒电商 |
5.5.1 企业简介 |
5.5.2 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
5.5.3 企业产品与效益分析 |
5.5.4 硒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
5.6 富硒龙头企业发展共性规律分析 |
5.6.1 市场难打开,需加强产品营销,发展电子商务 |
5.6.2 加强质量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 |
5.6.3 提高技术,引进资金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恩施州富硒资源丰富,富硒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
6.1.2 富硒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水平亟待提档升级 |
6.1.3 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 |
6.2 建议 |
6.2.1 明确富硒产品价值,加强科普宣传和产品营销 |
6.2.2 完善富硒食品标准和标识,示范引领富硒农业发展 |
6.2.3 加快培植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富硒农业转型升级 |
6.2.4 实施天然富硒品牌发展战略,促进富硒农业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9)海东地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互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乡一体化的内容及特征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梳理 |
2.1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
2.1.3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 |
2.1.4 索里马塔带型城市 |
2.1.5 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
2.1.6 增长极理论 |
2.1.7 Team 10 的簇群城市 |
2.1.8 产业集群 |
2.2 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演变 |
2.2.1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空间演变历程 |
2.2.2 中国城乡空间形态类型 |
2.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多视角审视 |
2.3.1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
2.3.2 系统规划思想 |
2.3.3 “反规划”途径 |
2.3.4 人地关系理论 |
2.3.5 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 |
2.4 对本文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共性特征及典型分析 |
3.1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性特征 |
3.1.1 自然生态格局 |
3.1.2 文化资源禀赋 |
3.1.3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
3.1.4 城乡空间分布特征 |
3.2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意义 |
3.3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3.1 县域城乡发展本底条件 |
3.3.2 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导向 |
4.1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 |
4.1.1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转移 |
4.1.2 西北地区进入城乡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
4.1.3 民族文化多元完整性传承 |
4.1.4 兰西经济区门户城市 |
4.1.5 东部城镇群重要节点 |
4.1.6 日渐良好的区位条件 |
4.2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
4.2.1 区域发展战略: 对接西宁、联动甘肃、助力海东、轴线集聚 |
4.2.2 生态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生态宜居 |
4.2.3 产业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经济、旅游发展先行 |
4.2.4 民族文化战略: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多元化发展 |
4.2.5 空间发展战略:壮大引擎元胞、簇群化发展 |
4.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导向 |
4.3.1 生态城乡 |
4.3.2 富裕城乡 |
4.3.3 和谐城乡 |
4.3.4 融合城乡 |
4.3.5 集约城乡 |
4.4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 |
4.5 本章小结 |
5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选择 |
5.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5.1.1 阶段化发展理念 |
5.1.2 动态化发展理念 |
5.1.3 地域化发展理念 |
5.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空间形成的自然屏障 |
5.2.2 空间形成的内生变量 |
5.2.3 空间形成的外部变量 |
5.2.4 空间演化形成的平台 |
5.3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选择 |
5.3.1 “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5.3.2 “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空间模式的主要特征 |
5.3.3 互助县域“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空间模式的构成要素 |
5.3.4 互助县域“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空间模式的演变路径 |
5.3.5 互助县域“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空间模式的发展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互助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6.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6.1.1 管制原则 |
6.1.2 管制目标 |
6.1.3 管制区划 |
6.1.4 管制措施 |
6.2 区际协作策略 |
6.2.1 与西宁城市群的对接 |
6.2.2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6.3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 |
6.3.1 产城融合发展内涵 |
6.3.2 引导产城融合发展 |
6.4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6.4.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6.4.2 文旅融合化推进 |
6.5 城乡关联通道建设 |
6.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5.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建设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及城市群体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
(一) 中心地理论。 |
(二)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三) 点轴网络系统理论。 |
二、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
(一) 经济困境:经济基础薄弱 |
1.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贫困压力大。 |
2. 工业自主性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 工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强。 |
(二) 结构困境:城镇体系结构失衡 |
1. 中心城市实力有限。 |
2. 职能分工趋同。 |
(三) 保障困境:财政保障能力依然较弱 |
三、海东地区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
(一) 政策优势 |
(二) 区位优势 |
(三) 发展优势 |
四、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模式 |
五、强化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的要素支撑 |
(一) 制度支撑 |
1.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
2. 改革农村保障制度。 |
(二) 产业支撑 |
1.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关联发展。 |
2. 发展特优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三) 环境支撑 |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
2.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
3. 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 财力支撑 |
1. 加大融资力度。 |
2.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服务机构多元化。 |
3. 创新渠道, 运用合力,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
四、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加快青海海东地区农业产业化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2]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省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魏振.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2)
- [3]青海回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问题研究[J]. 张立群.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4)
- [4]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D]. 安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5]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6]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杨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7]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D]. 高显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1)
- [8]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9]海东地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互助县为例[D]. 李莎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10]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建设的路径选择[J]. 中国人民银行海东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曹建勋,乔蕊. 青海金融,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