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与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剑[1](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闫宁娜[2](2019)在《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工程造价行业跨学科跨专业、全面综合性的特点愈加显着。而业内从业人员知识背景单一,面对众多知识又不知从何入手,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能力提升不明显。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造价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为从业人员提高学习知识的方向,快速提升其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造价工程师人才成为业内一大难题。知识是促进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才能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升为个人能力,而不同的知识会对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知识组合也会由于知识的类型或者个体经验等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影响能力的产生。因此,在解决从业人员所需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解决知识组合学习方式,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快速提升能力。本文以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为研究对象,在知识与能力间建立联系,分析不同知识组合对能力转换产生的效果,寻找最优的知识组合路径。考虑到国内外造价工程师可能存在差异,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美国、英国、香港地区、亚太地区、加拿大和中国内地的造价工程师知识与能力得到一般性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管理办法、本科教育指导规范等识别造价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因素,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进行补充和验证,分别构建知识与能力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此设计问卷,调查行业实践中对造价工程师知识与能力的诉求,共得到126份有效问卷,根据问卷数据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构建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然后,基于知识转化理论和黑箱理论在知识与能力间建立“黑箱模型”,将知识作为投入,能力作为产出,利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不同知识投入下向能力的转换效率,通过对比效率变化的效果优化知识组合路径。研究发现不同知识按以下路径组合转化效率增加效果最好:(1)经济财务知识→造价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2)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3)工程技术知识→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项目管理知识;(4)项目管理知识→造价专业知识→经济财务知识→工程技术知识。最后,进一步分情景讨论优化的知识组合路径形成的原因,并为不同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提供科学化的学习建议。本文构建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探析知识组合优化路径,为造价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方向和路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能力提升,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工程师,为从业人员提高自身能力提供借鉴。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3](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梦婷[4](2019)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文中认为近四十年发展历程中,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企业档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使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得到爆炸指数的增长,诞生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着作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文献,丰富了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积累。在实践领域,出现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以及各类国有企业、档案局(馆)、高等院校等专业性研究机构,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视角。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等多种文献数据库的日益更新完善,使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角度,跟踪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知识网络的发展状态与历史演进成为现实,为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完备的数据基础。为了进行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探究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主体合作关系和内容主题演变规律,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文献计量分析工具BibExcel,和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Gephi、Ucinet及其组件Netdraw,针对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读秀学术搜索引擎收录的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相关文献,从年代分布、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引用关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文献量变化、学科分布特征、基金支持情况、研究主体演变、热点主题内容、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作者、期刊、文献的共被引关系,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总结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思考建议,为今后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科研意义,参考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进程及知识图谱技术应用现状,系统介绍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表达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通过介绍可视化软件的产生及发展,对本文的样本收集、数据来源、选文标准进行解释说明,为后文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为企业档案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对近四十年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学术专着等不同文献类别分析介绍了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详细探讨期刊论文的来源及核心期刊的载文特点。并从学科分类、基金支持等不同角度对企业档案管理论文数量的演变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主体包括作者和机构两个方面,通过统计研究主体的发文数量、第一作者数量、核心期刊载文数量等属性,总结出我国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的发文特点及分布规律。从研究主体的机构类型、地理分布、首次发文时间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章为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分析。通过SPSS、BibExcel软件中的文献计量功能统计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高中心性关键词,依据关键词的主题内容进行知识聚类。结合不同时代特征分析历年发文量和关键词的演变,分别讨论各研究阶段的发展特点与热点主题,并总结归纳近十年企业档案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第六章为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包括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三个方面。通过对CSSCI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从发文作者、载文期刊等维度勾勒出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被引关系。通过分类统计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企业档案主题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第七章为针对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总结我国近四十年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徐晓丹[5](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柴雯[6](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韦耀阳[7](2017)在《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多种途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输入、存储、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应用、分享的过程,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包括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分享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五个方面。依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11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总分和分维度方面,男生在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得分高于女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能力上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上,性别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城乡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除了在知识存储能力上和知识创新能力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之外,在知识应用能力维度上年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总分上都达到非常显着水平。(4)不同学业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优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良好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得分最高;中等学生知识存储能力得分最低;较差学生主要是知识存储能力差和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弱。(5)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中>低。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中等程度和低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识存储上得分最低。社会认知理论以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项因子持续交互的影响关联来解释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通过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使得个人的行为受到情境所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与本身的情绪和特质。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个人及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构成影响其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部因素。对11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评价机制、班级结构、学校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显着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与大学生个人知识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组织气氛的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均达到显着水平,教学气氛、人际和谐气氛和学习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变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因变量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直接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训练前对被试进行前测,随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主题讲座、课堂讲授、改革评价方式、班级氛围的塑造、咨询谈话、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三个月后,对大学生进行后测,前后测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氛围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依据个人学习的先内化(由外而内),后外化(由内而外)的过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的如下策略:①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②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③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④主体行为自律,历练自觉管理的习惯;⑤网络信息发掘,纳入大数据知识平台;⑥系统持续更新,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
李仲明[8](2017)在《澳门高等院校机构典藏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构典藏是以系统方式整理及完善地保存机构的学术成果的系统平台,机构典藏系统能反映机构的学术成果及将学术成果曝光,提高学术影响力及机构知名度,是学术机构不可或决的学术资料保存平台。在世界各地区已经建置了 3千多个机构典藏,为学术传播作出贡献。澳门,一个30平方公里的小城,人口 65万,以娱乐博彩产业为主,拥有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目前有十所高等院校,为培养不同的人才作出贡献,每年各所高校产出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世界各国机构典藏蓬勃发展的今天,在澳门却只有澳门大学一间院校建设了机构典藏库。反观在澳门邻近地区,如大升、香港及台湾地区的高校,亦先后建置自己的机构典藏并汇集成区域性的机构典藏。为了解当中是什么原因令本地区在此方面的发展落后于人,本文以电话作问卷、及访谈方式对澳门高校在建置机构典藏系统的情况及意向作深入的了解及探讨,并以SWOT的研究工具作分析,尝试找出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向澳门10所高校图书馆作出电话问卷调查,有7间作出回复。随后对此7校的图书馆负责人亦进行了访谈,在一并综合问卷内容分析后,澳门高校的机构典藏现况为澳门大学在机构典藏上已跨出步伐,成为本地区第一间建置的高校。而其他有建置意向的高校,认为机构典藏对澳门高校及政府主导高等教育的机构而言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澳门图书馆暨信息管理协会曾在2012年出版的学刊中以”两岸三地机构知识库发展”为题,希望引起讨论,但以乎未得到关注。因此,目前澳门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上没有就机构典藏发展提供任何方向性建议或就此项目发展与各高校展开讨论。基于此,其他高校图书馆认为机构典藏建置虽然重要,但在没有校方或政府方面有足够发展共识前题下,由图书馆主动去推动建置,以乎会困难重重。加上建置是以永续经营、持续更新为理念,当中牵涉到额外的工作、技术人员及经费的投入。而额外的工作当中,释除作者对着作权的忧虑,鼓励及推广自我典藏,平衡开放取用与着作权的冲突等工作是需要长期及专业的人员协助;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这都是在建置机构典藏时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重要问题,亦是目前令他们却步不前的主要原因。虽然各高校图书馆对建置有各种的忧虑,但在综观前人的发展经验及目前澳门各高校图书馆的情况,我们仍是抱持发展希望的。因为在有回复的7所高校图书馆中,有5所高校图书馆都认同需要建置机构典藏,若政府以政策去推动建置,将会是他们进行建置的最好契机。在争取政府支持方面,澳门高等教育办公室与澳门高校图书馆联盟一直保有良好的沟通及合作关系,高教办作为澳门政府主理高等教育事宜的机构,其中让澳门的高校走向国际化,提高学校在国际学术的影响力,一直是其工作的重点,而机构典藏建置正是一个很好的方案达成此目标。若能够争取到高教办支持在高校建置机构典藏,使之成为一个政策项目去推动,就可扫平建置的前进道路。在他校的建置过程中,澳门大学图书馆的建置经验可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建置的借鉴,并可作为种子馆供其他馆复制其建置模式。此外,澳门高校图书馆联盟可为各校建置提供良好的沟通及经验分享平台,减少各馆在建置时的压力。在典藏库实际操作方面,对研究成果展示,建议以学者库的形式显示,将更能多角度展示学者的研究能力及过去的研究历程。
蒋平[9](2016)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当时是受到了网络市场利润的驱使,还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推动,又或是面临传统课程发展的制度瓶颈,但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艰辛。直到最近几年,MOOC的兴起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期。学术界和舆论媒体同时以铺天盖地广告营销的方式,对网络课程引发的高等教育数字化革命进行广泛宣传,重点介绍网络课程如何激发了在线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赢得了怎样的良好社会声誉,甚至提出网络课程构筑的虚拟大学将会主宰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传统实体大学正在走向衰亡。中美两国政府积极响应MOOC带来的影响力,不仅大规模地发展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开发搭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合作平台,而且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如果继续按照惯常的技术逻辑去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那么注定在研究思路上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到网络课程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可以无限时空,“随心所欲”。从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知识共享”的理念,提出“公开线上课程”计划,到M0OC平台仍然继续坚守“免费”、“开放”与“共享”原则,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好像不曾改变,但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却越发复杂而多元。其中,“知识转型”理论无可厚非地成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刻动力。以知识转型为研究视角来分析比较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既源自于教育改革本身与知识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由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基本特征反映了知识转型的内在要求。但是,要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寻求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有力证据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不仅要从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中系统性、分类化的概括归纳,找寻出知识转型与网络课程相互作用的初步证据,而且还要辩证地分析技术力量与知识转型哪个要素对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更大。按照“研究基础→事实呈现→理论探索”的研究思路,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既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及技术影响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又对知识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建构出新的知识转型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分析得出技术逻辑用于解释和指导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具有不适合性,经过一番“理论探索”,最终寻求到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充分证据。以“事实呈现”的方式描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概况不仅是要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如何走向融合,成为“竞相争艳”的对手和伙伴,而且更是为后续知识转型理论的实践推进提供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进行具体化比较研究呢?依据“实践考察→问题反思→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中考察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趋同性特征中出现了由计算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知识生产数字化明显:推行“项目驱动”式发展路径,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发生着“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无形学院”的团队合作十分普遍。这种趋同性特征符合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要求。差异性特征中受到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影响,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政策导向、基本路径、运行机制和价值立场上存在显着区别。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趋同存异”现象及其制度逻辑也同样发生在中美两国较为典型和颇具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过程中。以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为个案,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发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差异性”。知识转型理论在实践推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交替,还是“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都一致地表明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在转型过渡时期,同时共存于同一社会,到底选择以哪种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为标准可能难以抉择,必然引起知识世界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建构的社会不可能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逐渐确立的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表示接受和改变,更有可能遭到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抵制和反抗,从而试图夺回知识控制的主导权,由此导致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只有当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完全取代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并为人们所接受时,这种知识王国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才会自然消失。为此,知识转型的“共存现象”与“相互作用”造成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必然渗入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导致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不佳,知识市场化引发学术危机,教师难以做出选择以及学分互认和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那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应对知识转型的变革引发的挑战呢?注重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方利益共赢,培养知识、能力与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化教师和试点推行SPOC课程平台及教学模式将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申楠[10](2016)在《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制造业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仍主要以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不良态势。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健康成长、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创新驱动、强化绿色制造技术,对今后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动建立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的绿色系统,实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无论对于破解当前难题或是惠及长远发展,都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绿色创新系统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包含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理念创新和生态体制创新的系统。绿色创新系统的运行被更多理解为有关清洁生产、循环制造、末端处理等新知识在系统内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的过程。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果共享是社会进步的本质要求,因此推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工艺、绿色标准等新型知识在绿色创新系统中的应用,并运用机制的力量,促进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进而合力提升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提高制造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为研究内容,通过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剖析了知识溢出中的产生机制、传导机制和吸收机制,研究了知识共享中的发生机制、竞合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保障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高绿色制造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第一,分析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了知识管理与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关系,提出基于知识管理进行绿色创新系统的必要性;剖析了绿色创新主体子系统、知识溢出子系统、知识共享子系统和绿色创新环境子系统,阐明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与功能。第二,基于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研究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因素,并分别分析了两种因素对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为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机制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研究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机制、传导机制和吸收机制,其中产生机制探讨了知识溢出的产生根源、产生主体源以及产生动力;传导机制探讨了知识溢出的传导方向、传导路径和传导阶段;吸收机制中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和吸收特征;通过选取知识溢出效应中的绿色专利产出效应和绿色产品生产效应为被解释变量,高校及科研院所知识供给为解释变量,知识势差、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和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为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进行测度。第四,研究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竞合机制和激励机制,其中发生机制探讨了知识共享的发生动机、知识共享发生的三维空间;竞合机制探讨了知识共享中的竞合机制、基于两种竞合关系的竞合模型,并分析了不同竞合关系下的知识共享博弈过程;激励机制探讨了知识共享的激励目标和激励方式,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第五,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进行了仿真研究。具体包括:提出基本假设和确定系统边界,绘制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因果关系图以及SD流图,设置基本方程;以黑龙江省作为绿色创新系统研究单元进行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模拟并预测2000年—2050年在改变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投入、高校及科研院所绿色创新投入以及政府绿色创新投入三种情况下绿色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变化情况;分析相关变量的仿真结果。第六,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对策以及系统中知识溢出、知识共享的对策,其中绿色创新系统的对策包括优化绿色创新资源配置、提高绿色创新系统的主体协同效应;知识溢出对策包括增加知识溢出源的绿色创新投入、提高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对策包括构建适应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培育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文化、拓宽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方式。
二、知识经济与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2)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造价工程师能力研究 |
1.2.2 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研究 |
1.2.3 知识与能力关系研究 |
1.2.4 知识转化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造价工程师定义 |
2.1.2 造价工程师能力定义 |
2.1.3 造价工程师知识定义 |
2.2 知识与能力内涵 |
2.2.1 知识分类 |
2.2.2 胜任力与职业能力 |
2.2.3 知识管理与知识转移 |
2.2.4 知识组合对能力的影响 |
2.3 理论基础概述 |
2.3.1 知识转化理论 |
2.3.2 胜任力理论 |
2.3.3 黑箱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因素识别 |
3.1 识别能力与知识因素的方法 |
3.2 造价工程师能力的一般性要求研究 |
3.2.1 美国造价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
3.2.2 英国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3 香港地区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4 亚太地区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5 加拿大工料测量师的能力要求 |
3.2.6 中国内地造价工程师的能力要求 |
3.2.7 造价工程师能力的一般性要求 |
3.3 造价工程师知识的一般性要求研究 |
3.3.1 美国造价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
3.3.2 英国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3 香港地区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4 加拿大工料测量师的知识要求 |
3.3.5 中国内地造价工程师的知识要求 |
3.3.6 造价工程师知识的一般性要求 |
3.4 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因素识别 |
3.4.1 造价工程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造价工程师知识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构建 |
4.1 构建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方法 |
4.2 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3 信度分析 |
4.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构建 |
4.3.1 模型构建—因子分析 |
4.3.2 造价工程师能力体系的构建 |
4.3.3 造价工程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造价工程师知识向能力转换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假设 |
5.2 造价工程师知识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2.1 数据处理 |
5.2.2 投入产出转换效率计算——DEA模型构建 |
5.2.3 知识组合向能力转换效果的计算依据 |
5.3 造价工程师知识向能力转换效率的效果 |
5.3.1 知识与能力投入产出转换效率 |
5.3.2 不同知识投入对转换效率的效果 |
5.4 造价工程师不同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1 经济财务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2 造价专业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3 工程技术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4.4 项目管理类知识组合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多情景知识组合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经济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2 造价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3 工程技术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4 项目管理知识背景人员知识组合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造价工程师能力与知识问卷调查设计 |
C受访者对提取公共因子的认知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工具 |
2.2.1 统计分析工具 |
2.2.2 文献计量分析工具 |
2.2.3 知识图谱软件 |
第三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
3.1 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
3.2 论文学科领域分布 |
3.3 核心期刊载文统计 |
3.4 学术着作出版分析 |
3.5 基金项目资助分析 |
第四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体分析 |
4.1 研究者合作关系 |
4.1.1 研究者共现分析 |
4.1.2 核心作者发文统计 |
4.1.3 近十年作者演进分析 |
4.2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
4.2.1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
4.2.2 核心机构发文统计 |
4.2.3 近十年研究机构演进分析 |
第五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
5.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热点 |
5.1.1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
5.1.2 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 |
5.1.3 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 |
5.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
5.2.1 基础理论及应用理论领域 |
5.2.2 应用技术领域 |
5.2.3 工作实践领域 |
5.3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趋势的历时分析 |
5.3.1 式微型研究主题 |
5.3.2 渐强型研究主题 |
5.3.3 稳健型研究主题 |
第六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共被引分析 |
6.1 作者共被引关系 |
6.2 期刊共被引关系 |
6.3 高被引文献统计分析 |
6.3.1 高被引期刊论文 |
6.3.2 高被引学位论文 |
第七章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
7.1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取得的成就 |
7.1.1 研究成果增长迅速 |
7.1.2 研究领域分布广泛 |
7.1.3 核心力量发展稳定 |
7.1.4 研究主题与时俱进 |
7.2 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7.2.1 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 |
7.2.2 研究领域的比重失衡 |
7.2.3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匀 |
7.2.4 研究内容存在局限性 |
7.3 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研究发展的建议 |
7.3.1 国家层面 |
7.3.2 机构层面 |
7.3.3 个人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咨政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
一、协同 |
二、协同创新 |
三、利益配置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已有研究评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演进 |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一、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0.4 研究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高等院校 |
1.1.2 知识与创新 |
1.1.3 模式与机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知识转化理论 |
1.2.2 知识流理论 |
1.2.3 高校职能理论 |
1.2.4 知识创新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
2.1.1 组织知识 |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
2.1.4 高校知识活动 |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3.2.1 自我学习 |
3.2.2 师生交流 |
3.2.3 教师群体互动 |
3.2.4 学生-其他互动 |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4.2.1 科学研究范式 |
4.2.2 科学知识交流 |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5.3.1 产学合作 |
5.3.2 大学科技园 |
5.3.3 校办企业 |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
6.1 运行策略 |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
6.2 保障措施 |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6.2.2 信息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因子 |
1.1.2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是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的迫切要求 |
1.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情况 |
1.3.2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研究情况 |
1.3.3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专题研究情况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个人知识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个人知识管理 |
2.2 知识管理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2.1 知识管理能力 |
2.2.2 SECI知识管理能力 |
2.2.3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
2.4.1 信息加工理论 |
2.4.2 社会认知理论 |
2.4.3 对两种理论的再认识与拓展 |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要素 |
3.1.1 知识获取能力 |
3.1.2 知识储存能力 |
3.1.3 知识分享能力 |
3.1.4 知识应用能力 |
3.1.5 知识创新能力 |
3.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2.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
3.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 |
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 |
4.1.1 问卷编制方案与过程 |
4.1.2 问卷维度与条目的确定 |
4.1.3 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的适用性讨论 |
4.2 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4.2.2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讨论 |
5 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5.1 个人因素分析 |
5.1.1 个人因素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因素访谈分析 |
5.1.3 关于个人因素查证 |
5.2 行为因素分析 |
5.2.1 行为因素理论分析 |
5.2.2 行为因素访谈分析 |
5.2.3 关于行为因素的查证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3.1 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
5.3.2 环境因素访谈分析 |
5.3.3 环境因素查证 |
5.4 核心因素综合分析 |
5.4.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5.4.2 调查结果 |
5.4.3 中介变量讨论 |
6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干预训练 |
6.1 干预训练方案 |
6.1.1 被试选择 |
6.1.2 研究工具 |
6.2 干预训练程序 |
6.2.1 第一阶段:干预训练前测验 |
6.2.2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过程 |
6.2.3 第三阶段:干预训练后测 |
6.3 干预训练结果 |
6.3.1 干预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学校组织气氛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 |
6.3.2 干预训练前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
6.4 干预训练结果讨论 |
7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 |
7.1 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 |
7.1.1 强化硬件,营造氛围 |
7.1.2 普及常识,塑造榜样 |
7.2 数据平台创建: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度 |
7.2.1 共同协商,建立保障机制 |
7.2.2 多方合作,创建大数据中心 |
7.3 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 |
7.3.1 教师引导,增强效能 |
7.3.2 课程整合,提升能力 |
7.3.3 学生主导,分类培养 |
7.4 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 |
7.4.1 以目标定位为中心,快速获取知识 |
7.4.2 以信息编码为核心,准确存储知识 |
7.4.3 以人际交流为手段,专注分享知识 |
7.4.4 以问题解决为关键,全面应用知识 |
7.4.5 以想象能力为抓手,灵活创新知识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其知识认知内化与外化的能力集群 |
8.1.2 反映知识认知过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
8.1.3 现实中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合理,存在诸多缺陷,有待发展 |
8.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受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
8.1.5 干预训练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8.1.6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可通过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9.1 着作类 |
9.2 期刊论文类 |
9.3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类 |
9.4 外文文献类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 |
附录四: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五: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澳门高等院校机构典藏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难点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名词解释 |
2.1.1 机构典藏 |
2.1.2 机构典藏政策 |
2.2 知识管理 |
2.3 开放取用运动 |
2.4 机构典藏 |
2.4.1 机构典藏的源起 |
2.4.2 机构典藏的定义 |
2.5 机构典藏系统 |
2.5.1 Digital Commons |
2.5.2 Dspace |
2.5.3 EPrints |
2.5.4 Fedora |
2.5.5 Islandora |
3 机构典藏发展概况 |
3.1 国外机构典藏概况 |
3.1.1 全球机构典藏概况 |
3.1.2 日本机构典藏概况 |
3.2 中国机构典藏发展概况 |
3.2.1 大陆机构典藏概况 |
3.2.2 台湾地区机构典藏概况 |
3.2.3 香港机构典藏概况 |
4 澳门高校机构典藏问卷调查及访谈 |
4.1 研究对象 |
4.2 各高校情况 |
4.2.1 澳门大学机构典藏情况概述 |
4.2.2 澳门科技大学 |
4.2.3 澳门理工学院 |
4.2.4 澳门旅游学院 |
4.2.5 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 |
4.2.6 澳门城市大学 |
4.2.7 圣若瑟大学 |
4.2.8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
4.2.9 澳门管理学院 |
4.2.10 中西创新学院 |
5 澳门高校机构典藏的发展现状分析 |
5.1 优势(S) |
5.2 弱项(W) |
5.3 机遇(O) |
5.4 挑战T |
6 从澳门大学建置机构典藏的经验对本地区机构典藏发展的展望 |
6.1 澳门大学机构典藏的发展建议 |
6.2 本地区机构典藏发展的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澳门高校机构典藏库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9)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知识转型中的演变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MOOC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三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知识转型理论支撑 |
第一节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变迁 |
一、“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二、“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三、“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型 |
第二节 知识转型理论界说: 时代背景抑或是思想基础 |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内在逻辑理路分析 |
二、“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演变历程 |
三、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现代教育领域严重危机 |
四、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对教育改革的促进功能 |
第三节 知识转型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知识转型”理论关系之辩 |
二、“知识转型”时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 |
三、“知识转型”理论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内在关系 |
第五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存异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 知识转型内在制度指引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虚拟的知识形态存在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基础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无形学院为合作平台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 知识转型外在制度设计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政策导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基本路径: 局部探索与全面实施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运行机制: 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立场: 知识霸权与本土开发 |
第三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案例比较: 知识转型的制度化存在 |
一、美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
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考察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 |
第六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 |
一、令人堪忧的通过率: 学习效果不佳背后的“证据” |
二、当课程成为一种商品: 知识市场化引发的学术危机 |
三、积极的参与者或懈怠的旁观者: 教师如何选择 |
四、学分互认与质量评价: 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 |
一、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课程平台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
二、知识市场化的矛盾化解: 三重螺旋模式中的利益共谋 |
三、数字化大学教师: 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 |
四、MOOC发展中对SPOC的探索: 为提升质量的一种尝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在知识转型中走向融合 |
二、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构成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
三、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制约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创新系统 |
1.2.2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
1.2.3 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构建 |
2.1 绿色创新系统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创新系统 |
2.1.2 知识溢出 |
2.1.3 知识共享 |
2.2 知识管理与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关系 |
2.2.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对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载体作用 |
2.2.2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 |
2.3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要素 |
2.3.1 制造业绿色创新主体子系统 |
2.3.2 制造业绿色创新知识溢出子系统 |
2.3.3 制造业绿色创新知识共享子系统 |
2.3.4 制造业绿色创新环境子系统 |
2.4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特征与功能 |
2.4.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 |
2.4.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功能 |
2.5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基本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
3.1.1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直接影响因素 |
3.1.2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间接影响因素 |
3.2 两类关键因素对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 |
3.2.1 知识溢出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2.2 知识溢出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2.3 两类因素的混合影响机理 |
3.3 两类关键因素对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 |
3.3.1 知识共享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3.2 知识共享间接因素的影响机理 |
3.3.3 两类因素的混合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机制与溢出效应 |
4.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机制 |
4.1.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根源 |
4.1.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主体源 |
4.1.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产生动力 |
4.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机制 |
4.2.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方向 |
4.2.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路径 |
4.2.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传导阶段 |
4.3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吸收机制 |
4.3.1 绿色创新系统主体的知识吸收能力 |
4.3.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的吸收过程 |
4.4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测度 |
4.4.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 |
4.4.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测度模型构建 |
4.4.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效应的测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机制 |
5.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发生机制 |
5.1.1 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共享发生动机 |
5.1.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发生的三维空间 |
5.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竞合机制 |
5.2.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中的竞合关系 |
5.2.2 基于两种竞合关系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 |
5.2.3 不同竞合关系下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博弈过程 |
5.3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
5.3.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激励目标 |
5.3.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的激励方式 |
5.3.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绿色创新系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仿真研究 |
6.1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模型 |
6.1.1 基本假设和边界确定 |
6.1.2 因果关系模型的构建 |
6.1.3 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流图 |
6.1.4 基本变量说明和方程设置 |
6.2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过程 |
6.2.1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2.2 模型灵敏度分析 |
6.2.3 仿真实证的模拟 |
6.3 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的SD仿真结果分析 |
6.3.1 绿色知识溢出仿真结果分析 |
6.3.2 绿色知识共享仿真结果分析 |
6.3.3 制造业绿色专利产出仿真结果分析 |
6.3.4 制造业绿色产品产值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
7.1 针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对策 |
7.1.1 优化绿色创新资源的配置 |
7.1.2 提高绿色创新系统的主体协同效应 |
7.2 针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溢出的对策 |
7.2.1 增加知识溢出源的绿色创新投入 |
7.2.2 提高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 |
7.2.3 发挥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溢出效应 |
7.3 针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知识共享的对策 |
7.3.1 构建适应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 |
7.3.2 培育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文化 |
7.3.3 拓宽绿色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方式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知识经济与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面向造价工程师能力的知识组合优化研究[D]. 闫宁娜. 重庆大学, 2019(01)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4]我国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共现分析与历时演进[D]. 李梦婷. 湖北大学, 2019(05)
- [5]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6]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7]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 韦耀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8]澳门高等院校机构典藏的发展研究[D]. 李仲明. 武汉大学, 2017(07)
- [9]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D].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 申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