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角类RAPD条件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男[1](2020)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长江口是中纬度太平洋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口区域,得益于地表径流带来的大量营养盐,季风气候和多样化的盐度梯度,生活在其中的浮游动物具有群落组成复杂,种类繁多,优势种变化频繁等特点。其中关于长江口近海海域的浮游动物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上,揭示了河口生境变化下群落结构的相关变化规律。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对浮游动物在物质循环与能量运输中的作用的理解,同时反应出在河口和沿海水域的浮游动物面临着高度动态变化的环境的特点。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引起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季节性和空间波动,生物数量时常快速增加,或者快速减少甚至消失,并会在几个月后再次出现。休眠卵是浮游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度过不良环境,维持种群长期稳定的生存策略之一,休眠卵的产生可能由高温或低温,光周期或者可利用食物的减少等因素诱导。对于长江口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研究,将有助我们更加全面理解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本文主要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是探究长江口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有何特点,是否存在时间尺度下的季节变化,休眠卵的分布是否与水体环境与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存在相关性,盐度梯度下的休眠卵的孵化是否存在差异,除此之外,还分析了特定物种休眠卵的遗传结构,探讨剧烈环境变化是否在长江口海域形成了种群差异结构。围绕着以上科学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首先为获得休眠卵的种类信息,本研究采用基于单卵DNA条形码分类方法,获取休眠卵的种类信息并记录发现的物种,建立关于长江口浮游动物休眠卵图鉴数据。在鉴定物种之后,对水平样和垂直柱样中的沉积物中休眠卵进行种类鉴别和计数,获取研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共鉴别19种休眠卵,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季节之间不存在差异,休眠卵种类与密度随离岸距离增加而递减,随沉积深度增加而递减,特定物种呈现区域化分布特征,冬季休眠卵密度最高,丰度从夏季-秋季-冬季的转变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特点,圆唇角水蚤为优势休眠卵,密度最高达到1.68 ind.g-1。其次为探究休眠卵的分布与孵化是否与水体环境与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存在相关性,将研究水域划分为河口区与外海区,从垂直与水平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休眠卵分布特征受一系列环境参数以及剧烈的水流变化共同作用,不同季节下影响休眠卵的分布的显着环境因子略有差异,其中水体叶绿素α含量、溶氧含量、沉积物叶绿素α含量等环境因子均有显着指示作用,环境参数的总解释度在36.5%-95.2%之间,而盐度变化作为河口生态系统下最明显变化的环境因子并不影响休眠卵的分布特征,可能是区域内的休眠卵均有宽范围的盐度适应区间,能适应不同盐度梯度。孵化实验同时表明,休眠卵的孵化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并不显着,孵化率高的样点聚集在淡盐水交汇的122.5°E,水深10-30m,具有明显水层温度差异位置。最后为分析长江口海域休眠卵是否形成了遗传结构差异,利用获得的COI序列对圆唇角水蚤休眠卵进行生物地理学分析,探讨河口的独特生态环境是否在小生境下造成了浮游动物种群内的分化。结果显示虽然圆唇角水蚤没有存在环境因子或地理距离造成的种群间的差异,但是种群内却存在高单倍体多样性和高核酸多样性,单倍体网络图和系谱地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圆唇角水蚤没有任何明显的地理种群分布结构,预测在长江口拥有数量较大的单倍体差异个体。AMOVA显示在三种种群结合模式下均没有种群分化现象,种群间值差异普遍较小。中性检测显示种群处于一个快速扩张状态,种群间基因流交流频繁。圆唇角水蚤的COI多样性可能由于两个理论原因引起:休眠卵的储藏效应与物种个体差异。本文从休眠卵的分布,孵化及内在遗传结构三个方面为长江口及其领近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提供了基础数据,并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环境因素的影响差异。其中有关柱状沉积物中的休眠卵与遗传结构内容不仅补充了长江口休眠卵的研究的不足,还为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新的思路。
胡蓓娟[2](2019)在《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水质和养殖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水质与水面大小、气候、环境生态、海拔、地理位置、养殖条件等因素都存在密切关系,而这些因素都对鱼类生长、抗病、体内肠道微生物分布及丰度、营养成分以及代谢过程均有明显的影响。目前,不同养殖环境对鱼类肠道微生物与其品质和代谢调控的关联分析的系统研究报道鲜见。本研究以重要的滤水性鱼类鳙鱼为对象,在普通养殖池塘(NC)、鄱阳湖湖泊(PYL)和高山冷水性水库(XHK)三种典型的养殖水体开展研究,以期了解不同养殖环境下鱼类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内容物代谢组与鳙鱼品质的关联性。首先,调查三种不同养殖环境水域水质及浮游生物的时空格局对鳙鱼养殖的影响,发现三种养殖环境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次,比较分析三种养殖环境鳙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SFA,PUFA、MUFA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影响鳙鱼品质的机制,本研究结合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运用多组学联合分析对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产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几种候选微生物(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cardioides,Fluviicola),这几种微生物与脂肪酸、脂质代谢途径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为揭示鳙鱼品质的变化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提升我国淡水养殖鳙鱼品质和经济附加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养殖水域的水质监测及浮游生物的时空格局本实验主要监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DO)、pH、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透明度。总体来说,温度、pH、硝态氮的变化均呈现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但NC养殖水域的溶解氧含量波动较大且普遍高于PYL养殖水域和XHK养殖水域,其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也均高于PYL和XHK鳙鱼养殖水域。其中XHK养殖水域的年平均水温值在三种鳙鱼养殖水域中最低。浮游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NC养殖水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着高于PYL和XHK的生物量,但在物种数量上次于PYL水域,高于XHK水域。XHK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三个养殖水域中最小,物种数量也最低。NMDS分析发现,三种鳙鱼养殖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在春夏季差异较显着,秋季次之,冬季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RDA结果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与水温、pH及蓝藻门生物量极显着正相关。浮游动物研究发现PYL水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最好,NC水域其次,XHK水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最低,这可能与XHK水域独特的水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三种不同养殖环境下鳙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类型水体对鳙鱼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XHK水域较NC、PYL水域鳙鱼肌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更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更低。XHK水域鳙鱼营养评价优于NC和PYL水域的鳙鱼,其DHA和EPA的含量达到18.96%。从三组鳙鱼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8种,其中带有蘑菇味、泥土味的壬醛、辛醛、1-辛烯-3-醇,带有甜香、果香味的丁香酚等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XHK水域的鳙鱼腥味物质含量低于NC和PYL水域,鲜香味物质含量高于NC和PYL。组织学结构分析表明XHK组的鳙鱼肉质更细,同时具有更好的持水力,其次是PYL组鳙鱼,口感均会感觉细嫩,NC组的鳙鱼肌肉较为紧密,口感则较硬。3.鳙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本研究从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34个样品中,共提取到clean tags1,030,903条序列,每个样品的平均clean tags为30,320条,平均长度分布在420.76~435.66 bp。三种养殖环境中鳙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彼此明显区分,Group_XHK样本具有最高的微生物多样性(Kruskal-Wallis,p<0.05),而NC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Kruskal-Wallis,p<0.05)。在门的水平,三种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98%),梭杆菌门(Fusobacteria,22.8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6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4.56%)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6.00%)五个门;在属水平,弧菌属(Vibrio,6.46%),屠场杆状菌属(Macellibacteroides,3.74%),气单胞菌属(Aeromonas,2.54%),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25%),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1.31%)是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属。在属水平上做统计分析显示在Group_XHK组鳙鱼肠道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分别是Ambiguous_taxa,Gemmatimonas和Nocardioides(Kruskal-Wallis,p<0.01)。在Group_PYL组鳙鱼肠道中Aeromonas和Vivrio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养殖环境(Kruskal-Wallis,p<0.01)。结果表明:鳙鱼肠道微生物Candidatus_Solibacter和Sphingomonas等32个属组成强烈的正相关模块,而Macellibacteroides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等7个属为负相关模块。4.多组学联合分析本研究采用GC-MS和LC-MS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肠道内容物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共筛选达到568种差异显着的代谢产物。LC-MS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甘油酯代谢、亚油酸代谢、mTOR信号通路,α-亚油酸和β-亚麻酸代谢;GC-MS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的通路为谷胱甘肽代谢、ABCtransporters、甘油磷脂代谢、β-丙氨酸代谢,很好解释了不同养殖环境下鳙鱼代谢的分子差异机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物的关联分析,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最显着的环境因子为水温(WT)和溶氧(DO)(p<0.05),不同水质的三个养殖环境塑造了显着性差异的微生物结构(p<0.05),从差异微生物与差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cardioides和uncultured_Acidimicrobineae_bacterium与脂类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几种代谢产物显着性相关(|R|>0.86,p<0.01),提示三种不同养殖养殖环境通过肠道微生物调节脂类代谢来影响鳙鱼品质。深入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文波[3](2019)在《城市湖泊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浮游动物面临温度剧变、食物缺乏以及种群密度急剧增大等胁迫时,会产生一种体表被膜的休眠胚胎,即休眠卵。产生休眠卵是浮游动物重要的生活史策略。表层沉积物中休眠卵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以补充到自然种群中,从而调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维持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多样性,保持浮游动物自然种群的稳定。通过了解沉积物中休眠卵的种类多样性,可以反映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真实的物种多样性及环境因子变化对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了解城市湖泊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的组成,选取常德柳叶湖、武汉东湖、雄安白洋淀为研究地点,基于CO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表层沉积物中的休眠卵种类,从而获取沉积物中休眠卵群落结构信息,分析环境因子与水体浮游动物种类对表层沉积物中休眠卵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水体浮游动物种群与沉积物中休眠卵的耦合关系。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休眠卵54种,包括2种桡足类、38种枝角类、14种轮虫。柳叶湖、东湖和白洋淀沉积物休眠卵的优势种为臂尾轮虫和裸腹溞等污染指示种。(2)三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丰度介于0.2-4.5×106eggs/m3。(3)休眠卵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柳叶湖中轮虫休眠卵密度与化学需氧量(CODM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东湖中香农威纳指数与溶解氧(DO)浓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辛普森指数与总氮浓度(TN)呈显着负相关(P<0.01);白洋淀中休眠卵总丰度与叶绿素浓度(Chla)呈显着正相关(P<0.05),枝角类休眠卵密度与p H呈显着负相关(P<0.05)。环境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而影响沉积物中休眠卵的种类与丰度。DNA条形码技术可快速准确鉴定湖泊沉积物中的休眠卵种类,从而获得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群落结构信息。目前,DNA数据库中浮游动物信息不完善,阻碍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信随着浮游动物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DNA条形码技术必将在浮游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胡锦婷[4](2019)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微型裸腹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因子的多样性会影响物种的遗传结构,水体富营养化、气候变化以及地理格局的变迁,都是影响浮游动物种群进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隶属裸腹溞科(Moinidae)裸腹溞属(Moina)。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广布种,微型裸腹溞常被作为生态学、生理学以及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缺少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微型裸腹溞适应环境内在遗传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COI和16S rDNA联合基因标记的方法,通过DNAStar、DNAspV5、Mega 7、Network 5.0、Arlequin 3.5以及SPSS 20.0等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分析微型裸腹溞现生种群和休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期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湖泊地理格局和水体营养盐变化对微型裸腹溞微进化的影响,为后期研究微型裸腹溞适应于富营养化湖泊的分子机制,以及全球范围内不同地理微型裸腹溞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总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获得长江中下游9个湖泊的微型裸腹溞COI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各360条。基于COI和16S rDNA联合基因标记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长江中下游9个湖泊中微型裸腹溞种群进化出两个大的分支,武汉南湖种群单独聚为一支,在另一分支中,南京三个种群则与上海种群亲缘关系较近。(2)Circos分析得到的甚因流图显示,除武汉南湖外的其余8个地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较为密切。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微型裸腹溞种群经历过一次扩张过程。武汉南湖种群与其余种群距离最远,遗传分化指数也最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微型裸腹溞遗传分化符合距离隔离模型(r=0.499,P<0.001)。(3)安徽南漪湖、江西军山湖以及武汉南湖沉积物中微型裸腹溞各休眠亚种群的遗传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南漪湖亚种群2比较活跃,军山湖的亚种群2占优势地位,武汉南湖的亚种群2和4较为活跃。三个湖泊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在近几十年内都发生了微进化,武汉南湖休眠种群在近三十年间进化程度最高。碱基错配分布图和中性检验均显示,武汉南湖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主要受亚种群1和3影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南漪湖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的核苷酸多样性(π)与沉积层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r=-0.712,P=0.048;r=-0.716.P=0.046);军山湖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与沉积层中总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523,P=0.045);武汉南湖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与沉积层中总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518,P=0.019)。综上所述,地理格局的改变以及湖泊富营养化都会影响微型裸腹溞种群的遗传分化进程,并且休眠种群的基因流动也对微型裸腹溞遗传多样性产生了影响。本研究通过将种群的空间谱系地理结构和种群时间尺度上的遗传分化结合起来,较为全面的地探讨了微型裸腹溞的遗传分化和种群进化的历史进程。
刘琪[5](2019)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溞的遗传多样性和微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富营养化湖泊分布的主要区域,不同湖泊水环境的差异可能导致水体中枝角类的遗传多样性发生变化。盔形溞(Daphnia galeata)作为溞属枝角类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广泛,常被用作模式生物。本文以盔形溞(D.galeata)为研究对象,以16S rDNA和CO 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将两种基因序列拼接,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7个湖泊中盔形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以巢湖为例,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湖泊不同沉积层(A:1-3 cm,B:4-6 cm,C:7-9 cm,D:≥10 cm)中盔形溞遗传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16S rDNA和CO I基因序列拼接后,在7个盔形溞种群的152个个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54个,单倍型33个。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指数分别为0.69和0.37%。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的变异范围分别是0.340.84和0.05%0.55%。7个盔形溞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5。中性检验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溞种群在历史上经历了瓶颈效应。AMOVA分析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溞种群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94.99%)。7个盔形溞种群按照地理分布被聚为长江中游湖泊(LG、WC、PH和JS种群)、长江下游湖泊(DS、TH种群),CH种群位于长江中下游湖泊种群的交界处。但Mantel检验却显示,7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地理距离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8)。结果暗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溞种群的遗传分化主要由地理隔离造成。2.基于16S rDNA、CO I基因和两个基因组合序列,巢湖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6S rDNA基因序列中,碱基A+T(65%)的含量明显大于C+G(35%)的含量。通过K-2P双参数模型法(Kimura 2-parameter model)计算,巢湖不同沉积层盔形溞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2。在CO I基因序列中,碱基A+T(54.9%)的含量明显大于C+G(45.1%)的含量。通过K-2P双参数模型法(Kimura 2-parameter model)计算,巢湖不同沉积层盔形溞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5。在16S rDNA、CO I基因的组合序列中,碱基A+T(60%)的含量明显大于C+G(40%)的含量。通过K-2P双参数模型法(Kimura 2-parameter model)计算,巢湖不同沉积层盔形溞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8。基于16S rDNA和CO I基因组合序列的遗传距离构建的N-J聚类树显示,来自不同沉积层的4个盔形溞亚种群聚为两个分支,其中盔形溞亚种群A、B、C聚集在一个分支上,亚种群D单独聚集在另一个分支上。结果暗示,巢湖不同沉积层的盔形溞间存在遗传分化,且遗传分化程度与所处沉积层营养状况有关。总之,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盔形溞在空间(不同水体种群间)和时间(不同沉积层间)上,其遗传多样性均存在一定差异性。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水体盔形溞种群间的遗传差异主要由湖泊间的地理隔离造成,而单一水体盔形溞不同沉积年代的遗传差异可能由其它环境因子(如营养状况)的长期变化导致。
尹丽平[6](2018)在《青草沙水库及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市青草沙水库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崇明县长兴岛,毗邻长江口,是一种半自然半人工的水库,青草沙水库供应上海市绝大多数市民的日常饮用水,目前有很多报道显示,湖泊或水库水体污染情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青草沙水库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及水质良好尤为重要,而后生浮游动物作为水体中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特征与水体环境间相互作用,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能够反映水体环境状况。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研究了青草沙水库及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特征,结果如下:1、两年内在青草沙水库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110种,隶属于32科59属,其中2016年62种,2017年97种,分别占两年内总种类的56.36%和88.18%。2016年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总生物密度分别占后生浮游动物生物密度的95.97%、1.35%、1.72%,生物量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4.68%、18.95%、56.37%。2017年轮虫、枝角类与桡足类总生物密度分别占后生浮游动物总生物密度的97.97%、1.03%、0.99%,生物量所占比重分别为49.68%、11.67%、38.64%。2、轮虫60种,隶属于17科30属,其中污染指示种共40种,o-寡污性种有10种,2017年轮虫种类比2016年多19种。两年间轮虫种类为中等不相似(Sj=0.45),主要优势种有: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纤巧同尾轮虫(Diurella tenuior)、长足轮虫(Rotaria reptunia)等。2016年轮虫年均生物密度为(274.20±313.38)ind/L,年均生物量为(0.2081±0.2139)mg/L;2017年轮虫年均生物密度为(363.29±446.29)ind/L,年均生物量为(0.6478±0.9417)mg/L,总体上2017年轮虫的现存量高于2016年轮虫现存量。在季节变化上两年内轮虫平均生物密度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生物量变化不统一,2017年表现为春季最高,而2016年则是夏季最高。水平分布上,2017年轮虫现存量河流区最低,湖泊区最高,过渡区处于中间水平,2016年过渡区是轮虫现存量最高区域。轮虫的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无明显变化规律,总体趋于平稳。RDA分析显示,水温、pH、电导率及营养盐对轮虫生物密度的影响显着。3、枝角类24种,隶属于5科12属,2016年鉴定出枝角类13种,2017年比2016年多8种。在两年间枝角类的种类中等不相似(Sj=0.42)。主要优势种有: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僧帽溞(Daphnia cristata)、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宽尾网纹溞(Ceriodaphnia laticaudata)。2016年枝角类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6±4.1)ind/L和(0.1527±0.2456)mg/L,2017年水库内枝角类的平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为(3.7±5.4)ind/L、(0.1344±0.2008)mg/L。2017年枝角类现存量略减少,两年内枝角类的平均生物密度与生物量均是夏秋季高于冬春季,水平分布上,枝角类的现存量为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枝角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及物种均匀度指数未表现出明显规律。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水温、溶氧、总氮和pH是影响枝角类生物密度的主要水环境因子。4、桡足类26种,隶属于10科17属,2017年种类数(23)比2016年(15)多8种,两年间桡足类种类为中等不相似(Sj=0.46),两年间主要优势种有: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大尾真剑水蚤(Eucyclops macruroides)、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指状许水蚤(Schmackeria inopinus)、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2016年青草沙水库桡足类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08±5.02)ind/L和(0.4654±0.5581)mg/L,2017年桡足类的平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为(3.71±4.40)ind/L与(0.4542±0.5916)mg/L,2016桡足类的现存量变化趋势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2017年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是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在水平分布上与枝角类分布规律相同。桡足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在夏秋季达到峰值,秋冬季较低。对桡足类物种生物密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有水温、溶氧、水深与电导率。5、中央沙及长江口水域各检出后生浮游动物82种(29科47属)、53种(25科41属),轮虫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58.54%、50.94%。2016年,中央沙后生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密度为(139.17±286.70)ind/L,长江口的平均生物密度为(18.32±41.36)ind/L。2017年中央沙后生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密度为(411.29±809.46)ind/L,长江口后生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密度为(288.40±1682.11)ind/L。两年内水库中后生浮游动物与中央沙种类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52、0.62,与长江口种类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46、0.38,与中央沙种类越来越相似,而和长江口的种类有越来越不相似趋势。结合种类相似性指数与现存量变化,得出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自身演替略大于外来水对其影响。
黄琦[7](2018)在《热带亚热带四座典型大型深水水库盔型溞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时空异质性》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库大型枝角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时空异质性,以四座大型深水水库(新安江水库、流溪河水库、徐家河水库、柴石滩水库)的盔型溞(Daphnia galeata)为对象,利用微卫星DNA和线粒体COΙ标记,分析流溪河水库盔型溞种群间遗传结构的年际差异;针对四座水库,分析了种群遗传结构在单座水库内的空间异质性,以及遗传多样性受采样位置和生长季节的影响。对流溪河水库连续6年盔型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284-0.546;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季节变化为两种模式:(1)在生长季节初期,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2)种群数量达到生长最高峰时,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采用判别式主成分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DAPC)分析将6年的种群划分为3组:2012、2013、2014-2017;将2016-2017年9个时间种群划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种群,2016年生长季节末期(6月)的种群与2017年生长季节初期(1-3月)的种群聚为1组。说明流溪河水库盔型溞种群遗传结构由渡夏种群和休眠卵库共同决定。对新安江水库、徐家河水库、流溪河水库、柴石滩水库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安江、徐家河、流溪河盔型溞种群基于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He)和线粒体COΙ的单倍型多样性(Hd)相一致。新安江水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徐家河水库、流溪河水库,而柴石滩水库的期望杂合度较高(He=0.410),单倍型多样性较低(Hd=0.071)。基于线粒体COΙ的分析表明,单倍型多样性与库容大小呈正相关,4座水库盔型溞种群共有32个单倍型,其中只有一个单倍型分布于4座水库。4个水库盔型溞种群种群间遗传差异度在0.3%-2%之间,表明种群间未发生较大分化。就单座水库而言,盔型溞遗传多样性主要在过渡区或中心库区最高。DAPC分析表明,在生长季节初期,柴石滩水库的4个样点种群遗传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生长季节末期这种差异消失;流溪河水库库中种群在初期与其它3个样点种群差异较大,生长季节末期这种差异变小;新安江水库大坝和小金山种群结构在初期有较大的差异,末期4个样点种群划为明显的3组;在盔型溞的生长季节初期或者生长季节末期,徐家河水库的4个采样点种群间遗传结构差异都不大。除徐家河水库外,3座水库采样点间种群遗传结构存在空间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1)休眠卵的随机萌发,导致初期现生种群遗传结构差异;2)不同采样点间环境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选择压力,导致不同区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别。
杨江华[8](2017)在《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污染群落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完整性缺失甚至物种灭绝,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受损。淡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和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快速监测,以评估生态系统健康。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类群之一,处于水生食物链底端,在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生活周期短,对环境压力响应迅速,是重要的水生态健康的指示物种。然而传统形态学浮游动物监测效率低、耗时、耗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监测需求,导致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难以被纳入日常水生态健康评估体系。本论文采用分子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典型淡水生态系统太湖流域的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开发了基于环境DNA(eDNA)的宏条形码监测技术用于浮游动物群落的高通量快速监测,评估富营养化污染对浮游动物群落的生态效应,甄别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关键胁迫因子,并采用基于野外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的方法,建立太湖流域浮游动物关键胁迫因子的环境基准,为流域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土物种数据库是实现宏条形码监测的基础,由于我国缺乏本土化的浮游动物条形码数据库,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高通量测序构建了太湖流域本土浮游动物条形码数据库,优化宏条形码监测的引物选择和采样方法,初步实现生物监测标准化,并详细比较了传统形态学监测和宏条形码监测的异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高通量测序显着提高了构建浮游动物条形码数据库的效率。高通量测序为每个样本提供多条候选序列,避免了由DNA污染导致的建库失败。本研究共获得了 1034个太湖流域本土浮游动物的条形码序列,包含87个形态学种,涵盖了 91%的太湖流域常见浮游动物种类。太湖流域90%的常见种和50%的稀有种都能被本土数据库注释,极大的提高了宏条形码技术的监测效率。尽管NCBI公共数据库中COI条形码序列增长迅速,但多数序列来自昆虫,浮游动物序列依然比较匮乏。而且,浮游动物自身进化迅速,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条形码序列差异大,导致公共数据库对太湖宏条形码测序数据解释有限。2)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为最适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监测引物,在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三大类群中扩增均衡,具有较好的物种特异性。线粒体16S基因比较适合轮虫多样性研究,对桡足类和枝角类扩增能力较差。18S的V9高变区虽然能够覆盖更广的物种类群,但物种特异性较差,难以在物种水平研究生物多样性。“采水法”比较适合轮虫和原生动物多样性研究,最适采样体积为1L。“网富集法”更适合枝角、桡足类多样性监测,最适富集体积为 10-20L。3)宏条形码监测和传统形态学监测存在较强的一致性,样本中80%的形态学种能被宏条形码技术检出,形态学检出频率较高的物种宏条形码监测也发现其具有较高的检出频率,反之亦然。除检出频率外,mantel检验显示常见物种的流域分布也具有很强的一致性(R2 = 0.52,p = 0.0001)。两种监测方法检出物种数量也显着正相关(R2 = 0.41,p = 0.0004)。宏条形码监测能明确区分不同水体类型间浮游动物群落差异,并快速实现浮游动物的半定量监测。4)富营养化和营养盐是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胁迫因子,其中总氨氮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多样性下降,优势枝角类象鼻溞和优势桡足类汤匙华哲水蚤的丰度降低,而轮虫多样性增加。宏条形码监测发现13.4%的浮游动物OTUs对氨氮敏感,占了总序列的32.1%,大部分敏感物种为枝角类和桡足类,其中有超过40%的枝角类和桡足类OTUs对氨氮敏感。根据敏感OTUs和SSD模型推导出太湖流域的氨氮HC5和HC10分别为1.4和2.9mg/L。基于宏条形码监测和形态学监测数据推导的氨氮基准很接近,要比基于实验室毒性数据推导的氨氮基准更小。基于宏条形码监测OTUs推导环境基准,既结合了生态调查的高物种覆盖度,又结合了条形码技术准确物种鉴定的优势,适合建立特定污染物(例如氨氮)的地方性(流域化)环境基准。5)不同采样季节(4月份,8月份和11月份)间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差异显着。桡足类在11月份(平水期)占比最大,枝角类在4月份占比最大,轮虫则在8月份占比最大。浮游动物间的联系也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平水期物种间联系最密切且负相关联系较强,丰水期次之,枯水期浮游动物之间的联系最弱。通过监督机器学习能根据浮游动物群落对采样季节进行准确预测。基于宏条形码监测的浮游动物完整性指数与水质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001),对水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宏条形码监测和监督机器学习能够很好的对水体质量(WQI)进行评估,神经网络模型最适合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评估(R2 = 0.44),随机森林模型最适合水质质量评估(R2=0.59);根据不同季节构建的决策树能快速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
刘楠[9](2017)在《我国不同水域环境对几种常见低额溞系统进化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自2014-2017年对我国9个省份,1个直辖市及1个自治区的低额溞进行采集,共涉及我国南北不同水域的41个采集点,共采样本663个,用于本文研究的样本295个。本文应用传统形态鉴定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方法,鉴定出我国不同水域中的7种常见低额溞。利用基因标记技术,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部分序列和核糖体小亚基18SrDNA序列对所采集的部分低额溞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证明了低额溞属部分物种的系统进化结果与形态分类学基本一致。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和核糖体小亚基18S rDNA序列对老年低额溞的系统进化研究中,本文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构建不同系统进化树,认为在不计地理隔离的影响,低额溞水域环境的pH和温度(T)对系统进化产生的影响较大;在对西藏高海拔地区(4568.7m;4830m)生活的老年低额溞的水环境(pH;T)研究中发现,若老年低额溞生存的水环境中pH与温度(T)较高,在系统进化树中可独自形成一枝,与其他水环境中的老年低额溞亲缘关系较远,证明了水环境中较高pH与较高温度(T),可能会对系统进化产生一定影响,但高海拔是否也对系统进化产生了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西伯利亚低额溞的系统进化研究中发现,各采集地水域环境的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温度值曲线变化波动在15℃左右;pH变化幅度相对较大,pH数值变化范围在7-8。部分长期处于较高pH水域环境中的西伯利亚低额溞进化关系较为密切。而温度作为不稳定性因素,易受其它条件影响会随时发生变化,在不计温度与地理隔离的影响下,本文认为水域环境pH可能对低额溞在系统进化中起着一定作用。
姜钰[10](2016)在《几种淡水枝角类的系统进化及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三年时间里分别在我国的云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山东、四川、西藏以及黑龙江等9个省份,涉及30个采样地的常见淡水枝角类进行了样品采集,共采得样品38份。所采样本共涉及淡水枝角类中常见种类中的4属11种,分别为: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西伯利亚低额溞(Simocephalus sibiricus)、锯顶低额溞(Simocephalus serrulatus)、黑龙江低额溞(Simocephalus heilongjiangensis)、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 microdus)、北安低额溞(Simocephalus beianensis)、晶莹仙达溞(Sida crystallina)、隆线溞(Daphniacarinata)、短钝溞(Daphnia obtusa)、蚤状溞(Daphniapulex)及美丽 网纹溞(Ceriodaphnia pulchella)。利用传统方法对所获样品分别进行了初步的形态学及分类学简述并显微照相记录。因前人对枝角类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报道相对匮乏,相关资料及数据较少,其涉及枝角类系统进化关系的研究报道也较为少见,本文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小亚基18SrDNA基因部分保守片段对所涉及的物种进行初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时运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演的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枝角类部分物种进行分子系统分析,研究各种类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淡水枝角类各种间的进化关系提供依据。根据所采集的物种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规律的统计数据结果,在不同地理及气候环境下采集的物种多为低额搔属中的老年低额溞、西伯利亚低额溞、锯顶低额溞和喜马拉雅低额溞,甚至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4830米的高原沼泽极端恶劣环境中仍可采集到喜马拉雅低额溞。因此,本文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该部分种类低额溞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处于同一或相似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物种,其种内进化关系更为密切;而部分长期处于极端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物种,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和进化,不同近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则更为密切。
二、枝角类RAPD条件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枝角类RAPD条件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浮游动物休眠的生物现象 |
1.2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研究意义 |
1.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研究进展 |
1.4 浮游动物休眠卵研究不足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章 长江口外海区域浮游生物休眠卵的时空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站位设置及样品采集 |
2.2.2 休眠卵分离与扩增 |
2.2.3 环境参数测量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长江口外海海域不同季节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与分布 |
2.3.2 长江口外海海域沉积物参数水平分布结果 |
2.3.3 长江口外海海域水体环境参数水平分布 |
2.3.4 长江口外海海域休眠卵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浮游动物休眠卵分布的空间变化 |
2.4.2 浮游动物休眠卵分布的季节变化 |
2.4.3 环境因子对休眠卵分布的影响 |
第3章 长江口河口区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的时空分布与孵化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与孵化方法 |
3.2.2 休眠卵孵化方法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长江口河口区域水体环境因子剖面及沉积物参数分布 |
3.3.2 长江口河口区域休眠卵分布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3 长江口河口区域休眠卵孵化结果 |
3.3.4 休眠卵孵化结果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柱浮游动物休眠卵垂直分布结构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样点设置与柱状沉积物的采集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沉积年限 |
4.3.2 种类组成 |
4.3.3 休眠卵分子鉴定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利用浮游动物休眠卵探讨物种的地理遗传差别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及采样地点 |
5.2.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COI分子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
5.3.2 单倍体网络结构 |
5.3.3 单倍体稀疏曲线 |
5.3.4 种群遗传结构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水域环境与养殖研究进展 |
1.1.1 水域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
1.1.2 养殖水域浮游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
1.2.1 鱼类肌肉营养评价指标 |
1.2.2 鱼肉风味的评价方法 |
1.2.3 影响质构品质的因素 |
1.3 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1 肠道菌群的功能 |
1.3.2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三种养殖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水质的理化性质 |
2.3.2 三种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3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物种组成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4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优势种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5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优势种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6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7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
2.3.8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 |
2.3.9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 |
2.3.10 环境因子对三种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
2.3.11 环境因子对三种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分析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体型指标 |
3.3.2 鱼肉基本营养成分比较 |
3.3.3 鱼肉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
3.3.4 肌肉品质的评价 |
3.3.5 三种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
3.3.6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3.7 组织学特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采样地点 |
4.2.2 肠道微生物样品采集 |
4.2.3 肠道微生物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微生物的整体组成 |
4.3.2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对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3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共有微生物 |
4.3.4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差异微生物类群 |
4.3.5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网络分析 |
4.3.6 水质与微生物关联性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分析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 |
5.2.2 LC-MS方法 |
5.2.3 GC-MS方法 |
5.2.4 质量控制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 |
5.4.1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分析 |
5.4.2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 |
5.5 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
5.5.1 LC-MS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
5.5.2 GC-MS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城市湖泊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前言 |
1.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生态学研究 |
1.1 休眠卵的概念与类型 |
1.2 休眠卵的形态特征 |
1.3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地理分布 |
1.4 休眠卵形成的影响因素 |
1.5 休眠卵存在的生态学意义 |
2.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鉴定 |
2.1 基于传统形态学鉴定 |
2.2 基于休眠卵萌发的鉴定 |
2.3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分子鉴定 |
3.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意义 |
4.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浮游动物休眠卵DNA条形码技术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采样方法 |
2.2.2 休眠卵分离方法 |
2.2.3 休眠卵形态信息采集方法 |
2.2.4 休眠卵DNA条形码鉴定方法 |
2.2.5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
2.2.6 序列拼接及序列比对 |
2.2.7 系统发育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
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3.3 鉴定结果 |
4.讨论 |
4.1 使用DNA条形码技术的可行性 |
4.2 鉴定中的问题与改进 |
5.小结 |
第三章 常德柳叶湖表层沉积物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与样品采集方法 |
2.2 实验器材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质理化指标测定 |
2.3.2 浮游动物休眠卵鉴定及群落结构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水体理化因子 |
3.2 柳叶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3.3 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 |
3.3.1 柳叶湖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 |
3.3.2 浮游动物休眠卵丰度的时空变化 |
3.3.3 浮游动物休眠卵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
3.4 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
4.讨论 |
4.1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种类组成 |
4.2 浮游动物休眠卵丰度的时空分布 |
4.3 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小结 |
第四章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与样品采集方法 |
2.2 实验器材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水体理化因子 |
3.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3.3 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 |
3.4 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组成与优势种 |
3.5 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讨论 |
4.1 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 |
4.2 浮游动物休眠卵密度 |
4.3 休眠卵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小结 |
第五章 雄安新区白洋淀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与样品采集方法 |
2.2 主要实验器材 |
2.3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水体理化因子 |
3.2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3.3 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 |
3.4 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组成与优势种 |
3.5 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讨论 |
4.1 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 |
4.2 浮游动物休眠卵的丰度及优势种群 |
4.3 休眠卵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长江中下游地区微型裸腹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枝角类的形态和生活史特征 |
2 枝角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2.1 传统分类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2.2 分子技术在枝角类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
2.3 环境变化对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3 研究区域概况 |
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水体中微型裸腹溞种群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1.2 DNA提取和PCR扩增 |
1.3 测序及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基于COI和16S rDNA联合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 |
2.2 线粒体DNA多态性 |
2.3 单倍型的地理分布 |
2.4 种群动态分析 |
3 讨论 |
3.1 微型裸腹溞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 |
3.2 地理隔离对微型裸腹溞谱系地理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深度沉积层中微型裸腹溞休眠卵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方法 |
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1.2 沉积物营养盐及年代的测定 |
1.3 DNA提取及PCR扩增 |
1.4 测序及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南漪湖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微进化 |
2.2 军山湖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微进化 |
2.3 武汉南湖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微进化 |
3 讨论 |
3.1 休眠卵库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3.2 营养盐含量变化对微型裸腹溞休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3.3 水环境变化对微型裸腹溞种群微进化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溞的遗传多样性和微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溞属枝角类的生物学 |
1.1.1 溞属枝角类的生活史特征 |
1.1.2 溞属枝角类的分布 |
1.1.3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的环境特征及盔形溞的生态分布 |
1.2 溞属枝角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
1.2.1 遗传多样性 |
1.2.2 溞属枝角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3 影响溞属枝角类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因素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盔形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的采集和培养 |
2.1.2 DNA提取和PCR扩增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基于16S rDNA和COⅠ基因序列的盔形溞序列特征 |
2.2.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盔形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2.2.3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盔形溞种群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 |
2.2.4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盔形溞种群的基因流动 |
2.3 讨论 |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的遗传多样性:以巢湖为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2 DNA提取和PCR扩增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巢湖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16S rDNA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3.2.2 巢湖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COⅠ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3.2.3 巢湖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16Sr DNA和COI基因序列组合的差异性分析 |
3.2.4 巢湖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亚种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3.2.5 基于不同沉积层中盔形溞16S rDNA、COⅠ基因及其基因组合序列的分子位点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青草沙水库及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水库概述 |
2 后生浮游动物介绍 |
2.1 轮虫 |
2.2 枝角类 |
2.3 桡足类 |
3 影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因素 |
3.1 生物因素 |
3.2 非生物因素 |
4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
5 青草沙水库简介 |
6 研究目的、意义与操作方法 |
第一章 青草沙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采样时间及站点设置 |
1.1.2 实验方法 |
1.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1.2 结果 |
1.2.1 理化数据指标 |
1.2.2 轮虫种类组成及污染指示种 |
1.2.3 青草沙水库内轮虫现存量的周年变化 |
1.2.4 青草沙水库内轮虫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1.2.5 青草沙水库轮虫优势种及多样性指数 |
1.2.6 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 |
1.3 讨论 |
1.3.1 青草沙水库内轮虫种类组成特征 |
1.3.2 轮虫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青草沙水库内枝角类群落结构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时间及站点设置 |
2.1.2 采集及鉴定方法 |
2.2 结果 |
2.2.1 青草沙水库内枝角类种类组成 |
2.2.2 青草沙水库内枝角类现存量的周年变化 |
2.2.3 青草沙水库内枝角类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2.2.4 青草沙水库内枝角类优势种及多样性指数 |
2.2.5 环境因子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青草沙水库内枝角类种类组成特征 |
2.3.2 影响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 |
第三章 青草沙水库桡足类群落结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时间及站点设置 |
3.1.2 采集及鉴定方法 |
3.2 结果 |
3.2.1 青草沙水库桡足类种类组成 |
3.2.2 青草沙水库桡足类现存量的周年变化 |
3.2.3 青草沙水库桡足类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3.2.4 青草沙水库桡足类的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指数 |
3.2.5 环境因子对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青草沙水库桡足类种类组成特征 |
3.3.2 影响桡足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 |
第四章 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与库外的对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时间 |
4.1.2 采集及鉴定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2 青草沙水库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4.2.1 长江口及中央沙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4.2.2 与青草沙水库种类组成的对比 |
4.3 青草沙水库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生物密度变化 |
4.3.1 长江口及中央沙后生浮游动物生物密度变化 |
4.3.2 与青草沙水库现存量的对比 |
总结 |
1 青草沙水库两年间后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比较 |
2 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两年间现存量比较 |
3 青草沙水库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
4 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会议及项目 |
致谢 |
(7)热带亚热带四座典型大型深水水库盔型溞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时空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盔型溞的生态、分布及生活史特点 |
1.2 影响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过程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种群遗传多样性 |
2.3.2 F-statistics分析和分子方差 |
2.3.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2.3.4 种群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结构 |
2.4 讨论 |
2.4.1 遗传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2.4.2 遗传多样性的年际变化 |
2.4.3 Hardy-Weinberg平衡 |
第三章 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空间差异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数据处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于微卫星DNA的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 |
3.3.1.1 种群遗传多样性 |
3.3.1.2 F-statistics统计分析和Hardy-Weinberg平衡 |
3.3.1.3 种群遗传距离和遗传结构 |
3.3.2 基于线粒体COI的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 |
3.3.2.1 COI的序列分歧度和单倍型 |
3.3.2.2 水库之间的基因流 |
3.3.2.3 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3.4 讨论 |
3.4.1 盔型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空间异质性 |
3.4.2 种群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
3.4.3 遗传多样性在生长季节与水库不同水域的变化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2-2017年28个种群的Hardy-Weinberg检验 |
附录2 2012-2017年间28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 |
附录3 4座水库中单个样点盔型溞现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中性检验 |
附录4 32个盔型溞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 |
附录5 4个水库32个种群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附录6 每个水库4个样点间的盔型溞种群遗传距离 |
在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污染群落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环境污染现状 |
1.1.2 水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
1.1.3 环境污染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
1.1.4 水生态健康研究的挑战 |
1.1.5 宏条形码监测技术与环境监测 |
1.2. 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
1.2.1 宏条形码技术监测浮游动物群落存在的问题 |
1.2.2 环境基准推导存在的问题 |
1.2.3 生态完整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湖流域本土浮游动物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
2.1. 引言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3.1 NCBI在线公共COI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
2.3.2 浮游动物采样方法 |
2.3.3 浮游动物DNA提取和PCR扩增 |
2.3.4 Ion Torrent PGM高通量测序 |
2.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6 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 |
2.4. 结果 |
2.4.1.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条形码数据库构建流程 |
2.4.2. 本土物种样本清单 |
2.4.3. 本土数据库浮游动物物内和种间多样性 |
2.4.4. 在线公共条形码数据库组成 |
2.4.5. 本土数据库和在线公共条形码数据库的比较 |
2.4.6. 本土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对宏条形码数据的注释情况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浮游动物宏条形码快速监测技术的建立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实验方法 |
3.3.1 浮游动物样品采集 |
3.3.2 浮游动物16S宏条形码引物设计 |
3.3.3 浮游动物DNA提取 |
3.3.4 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3.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采样方法对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监测的影响 |
3.4.2 通用浮游动物宏条形码16S引物 |
3.4.3 不同宏条形码测序引物对OTUs多样性的影响 |
3.4.4 不同引物检测到的浮游动物种类的比较 |
3.4.5 不同引物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3.4.6 不同引物在浮游动物结构表征上的差异 |
3.5. 讨论 |
3.5.1. 采样体积对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的影响 |
3.5.2. 不同引物对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的影响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宏条形码监测技术的验证与太湖流域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目的 |
4.3. 实验方法 |
4.3.1 采样点位分布 |
4.3.2 采样方法 |
4.3.3 浮游动物的形态学鉴定 |
4.3.4 DNA提取和PCR扩增 |
4.3.5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
4.3.6 统计分析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基于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监测推导太湖流域氨氮环境基准 |
5.1. 引言 |
5.2. 研究目的 |
5.3. 实验方法 |
5.3.1 研究区域和采样 |
5.3.2 水化学参数测定 |
5.3.3 宏条形码和形态学物种鉴定方法 |
5.3.4 实验室浮游动物氨氮毒性数据 |
5.3.5 统计分析 |
5.4. 结果 |
5.4.1 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
5.4.2 水体营养盐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4.3 氨氮与浮游动物群落的相关性 |
5.4.4 对氨氮敏感的浮游动物OTUs |
5.4.5 基于敏感浮游动物推导地方性氨氮基准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附图表 |
第6章 基于浮游动物宏条形码监测技术评估水生态健康状况 |
6.1 引言 |
6.2 研究目的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样品采集 |
6.3.2 宏条形码监测 |
6.3.3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6.3.4 水体质量指数计算 |
6.3.5 综合浮游动物指数(IZI)的计算 |
6.3.6 监督机器学习 |
6.4 实验结果 |
6.4.1 宏条形码序列组成 |
6.4.2 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差异 |
6.4.3 机器学习季节分类 |
6.4.4 不同生态功能区分水质差异 |
6.4.5 生物指数与水质相关性 |
6.4.6 浮游动物完整性指数IZI与水质相关性 |
6.4.7 机器学习评估水质分类 |
6.4.8 机器学习评估水体健康状况 |
6.5 讨论 |
6.5.1 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差异 |
6.5.2 浮游动物完整性指数对水质的指示意义 |
6.5.3 监督机器学习评估水生态健康 |
6.6 本章小节 |
附图表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9)我国不同水域环境对几种常见低额溞系统进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低额溞简述 |
1.1.1 低额溞的形态特征 |
1.1.2 低额溞传统与现代分子鉴定 |
1.1.3 低额溞的生殖方式及习性 |
1.1.4 低额溞的分布 |
1.1.5 低额溞的价值 |
1.2 低额溞的研究进展 |
1.3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
1.4 分子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形态鉴定及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采集样本处理及鉴定 |
2.4 鉴定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I)基因 |
3.1 七种常见低额溞基于COI基因分析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的处理 |
3.1.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 不同地理区域老年低额溞基于COI基因分析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试剂(同上一章) |
3.2.3 实验方法(同上一章)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5 不同采集位点老年低额溞系统发育分析 |
3.2.6 不同采集位点老年低额溞水体环境pH和温度(T) |
3.3 不同地理水域西伯利亚低额溞基于COI基因分析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仪器和试剂(同3.1) |
3.3.3 实验方法(同3.1)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5 10个采集位点西伯利亚低额溞系统发育分析 |
3.3.6 10个采集位点西伯利亚低额溞水体环境pH和温度(T) |
3.4 邻近区域采集位点老年低额溞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分析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仪器和试剂(同3.1) |
3.4.3 实验方法(同3.1) |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5 相邻采集位点老年低额溞系统发育分析 |
3.4.6 相邻采集位点老年低额溞水体环境pH和温度(T) |
4. 核糖体小亚基18S rDNA |
4.1 老年低额溞基于18S rDNA分析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同上一章)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5 老年低额溞系统发育分析 |
4.1.6 老年低额溞水体环境pH值和温度(T) |
4.2 西伯利亚低额溞基于18S rDNA基因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和试剂(同上一章) |
4.2.3 实验方法(同4.1)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5 西伯利亚低额溞系统发育分析 |
4.2.6 西伯利亚低额溞水体环境的pH和温度(T) |
5. 讨论 |
5.1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讨论 |
5.1.1 7种常见低额溞基于线粒体COI基因讨论 |
5.1.2 老年低额溞基于线粒体COI基因讨论 |
5.1.3 西伯利亚低额溞基于线粒体COI基因讨论 |
5.2 老年低额溞、西伯利亚低额溞基于核糖体18S rDNA基因讨论 |
5.3 对各采集点水体环境温度与pH值讨论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几种淡水枝角类的系统进化及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枝角类概述 |
1.1.1 枝角类的形态特征 |
1.1.2 枝角类的分布及生态学作用 |
1.2 枝角类的研究背景及概况 |
1.2.1 国外枝角类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枝角类的研究概况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的采集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样品的检测及处理 |
2.4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2 引物设计 |
2.4.3 COI基因序列的扩增、纯化及克隆 |
2.4.4 18S序列的扩增、纯化及克隆 |
2.4.5 COI基因与18S基因的测序 |
2.5 序列的处理 |
2.6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采集所得枝角类部分物种的形态描述 |
3.1.1 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 |
3.1.2 西伯利亚低额溞Simocephalus sibiricus |
3.1.3 锯顶低额溞Simocephalus serrulatus |
3.1.4 北安低额溞Simocephalus beianensis |
3.1.5 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 microdus |
3.1.6 黑龙江低额溞Simocephalus heilongjiangensis |
3.1.7 晶莹仙达溞Sida crystallina |
3.1.8 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 |
3.1.9 蚤状溞Daphnia pulex |
3.1.10 短钝溞Daphnia obtusa |
3.1.11 美丽网纹溞Ceriodaphnia pulchella |
3.2 枝角类系统进化的研究分析 |
3.2.1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分析 |
3.2.2 基于核糖体小亚基18SrDNA基因的分子系统分析 |
3.3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低额溞属部分物种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
4 讨论及小结 |
4.1 采集所得枝角类部分物种形态学描述和显微拍照记录 |
4.2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枝角类部分物种的分子系统分析 |
4.3 基于核糖体小亚基18SrDNA基因对枝角类部分物种的分子系统分析 |
4.4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低额溞属部分物种的地理分布分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枝角类RAPD条件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休眠卵群落结构研究[D]. 刘亚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D]. 胡蓓娟. 南昌大学, 2019(01)
- [3]城市湖泊浮游动物休眠卵种类组成研究[D]. 于文波. 暨南大学, 2019(04)
- [4]长江中下游地区微型裸腹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胡锦婷. 安徽大学, 2019(07)
- [5]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溞的遗传多样性和微进化研究[D]. 刘琪.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青草沙水库及周边水域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对比研究[D]. 尹丽平.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7]热带亚热带四座典型大型深水水库盔型溞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时空异质性[D]. 黄琦. 暨南大学, 2018(01)
- [8]太湖流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污染群落生态效应研究[D]. 杨江华. 南京大学, 2017(03)
- [9]我国不同水域环境对几种常见低额溞系统进化影响的研究[D]. 刘楠.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6)
- [10]几种淡水枝角类的系统进化及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D]. 姜钰.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