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房黏液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专家委员会[1](2022)在《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文中研究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成为助力软组织和骨肿瘤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年来, 随着肿瘤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已研发出软组织和骨肿瘤基因改变特征性蛋白产物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替代相应分子遗传学检测, 并对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同时也对肿瘤靶向治疗和生物学行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共识总结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以指导和规范其在此类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石慧娟,韩安家[2](2022)在《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和新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软组织肿瘤的新类型不断被报道, 用于这些肿瘤诊断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也相继出现, 为便于国内学者熟悉和了解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特别是新类型中的应用, 该文重点介绍其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新进展, 有助于病理医师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何运元,卓秀伟,郭爱萍,王院方,谢冰[3](2021)在《儿童心脏黏液瘤致急性偏瘫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性分析3例心脏黏液瘤临床资料。3例均以右侧偏瘫起病,与黏液瘤的部位及大小均有密切关系。儿童心脏黏液瘤引起脑梗死较少见,会累及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以左侧半球外侧部及深部核团受累为着,出现相应急性偏瘫、意识障碍、失语、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根治。
汪昊,郑梦晗,陈东,商建峰,董方,刘芮[4](2021)在《心房转移性甲状腺低分化癌一例》文中指出甲状腺癌很少转移至心脏。本文报道1例46岁女性甲状腺低分化癌转移至肺及心脏的病例, 总结患者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病理学特征, 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汪昊,陈东,董方[5](2021)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较为罕见, 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靶向药物的使用是一种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目前, 此类疾病的分子特征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常见的几种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谢建兰,滕孝静,郑媛媛,张燕林,周小鸽[6](2021)在《原发心脏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bcl-6基因转位及EB病毒检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心脏大B细胞淋巴瘤(large B cell lymphoma,LBCL)MYC、bcl-2、bcl-6基因特征和EB病毒感染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13年2月至2019年5月会诊的7例原发心脏LBCL,分析7例原发心脏LBCL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完善EB病毒检测和MYC、bcl-2、bcl-6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并应用2017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修正诊断。结果 7例原发心脏LBCL患者中,4例右心房病变以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伴小血管增生,缺乏EB病毒感染,均未见MYC和bcl-2基因断裂,2例出现bcl-6基因断裂,由最初弥漫LBCL(DLBCL)诊断修正为非特殊类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NOS)。1例累及右侧心房心室的CD5+ DLBCL和2例发生于左心房的纤维素相关DLBCL,均缺乏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但纤维素相关DLBCL的肿瘤细胞大量表达EB病毒编码的RNA和EBNA2。所有病例随访10~71个月。4例HGBL-NOS和1例CD5+ DLBCL行R-CHOP化疗伴/不伴自体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死亡,其余均存活;2例纤维素相关DLBCL患者未行放化疗长期无病生存。结论原发心脏LBCL也存在异质性,至少包括HGBL-NOS类型,好发于右心房,形态学类似于Burkitt淋巴瘤,缺乏MYC和bcl-2基因断裂,常出现bcl-6基因断裂。纤维素相关DLBCL预后良好,术后不一定要进行化疗。
刘伟,陆悦,张社卿,杨红[7](2021)在《左心房黏液瘤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左心房黏液瘤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15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心脏黏液瘤病人,从中遴选出并发脑卒中的病人2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相关诊疗情况。结果脑卒中均发生在左心房黏液瘤病人中(141例),发生率15.6%(22/141),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最小27岁,最大74岁。22例脑卒中病人均为脑栓塞,其中合并脑出血3例,合并颅内多发动脉瘤2例,无单纯脑出血病人。影像学检查显示发生在前循环供血区5例,发生在后循环5例,前后循环均受累12例;其中77.27%(17/22)的脑栓塞为多灶性;72.73%(16/22)病灶累及大脑皮层。其中2例病人在急性期行溶栓治疗,症状均有改善。2例合并动脉瘤的病人均行开颅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可见黏液瘤成分。结论伴左心房黏液瘤的脑卒中病人以脑栓塞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多为肢体无力、晕厥及失语等;影像学上可见病灶大部分呈多发性、累及皮层,部分病人可见出血转化,可出现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切除是治疗及预防再发的最佳方案。
郑宇,顾轶璐,彭伟,陈爱萍,李红霞[8](2021)在《左心房原发性骨肉瘤一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心脏原发性骨肉瘤,并进行文献分析。患者男,46岁,影像检查示左心房不规则占位性病变伴钙化、骨化密度影,术中见肿块局部向周围房间隔浸润,临床与心脏常见的黏液瘤及其他恶性肿瘤较难区分。病理形态与骨内同名肿瘤相似,镜下示高级别骨肉瘤,由均质粉染的骨样基质的骨母细胞型区域与梭形编织样排列的纤维母细胞型区域构成,散在破骨样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SATB2弥漫强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70%,荧光原位杂交示MDM2高拷贝数扩增,红色信号散在分布。心脏原发性骨肉瘤临床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确诊依赖于病理,鉴别须除外转移及其他肉瘤的异源性骨肉瘤分化或化生。
严金海,罗东兰,张芬,陈玉,骆新兰,许洁,李智,刘艳辉[9](2020)在《心房黏液瘤伴纤维素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六例临床病理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房黏液瘤伴纤维素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2019年诊断的6例心房黏液瘤伴纤维素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9岁,男女各3例,均因为左心房黏液瘤就诊。病理检查偶然发现在黏液瘤周边可见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散分布,可见核分裂象及凋亡细胞,少数坏死。免疫表型为B细胞性(CD20+,CD79α+)、高增殖指数(Ki-67阳性指数>85%)和潜伏Ⅲ型(LMP1、EBNA2、EBER均阳性)的EB病毒感染模式。肿物均行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且未做术后化疗。经随访5~120个月,所有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心房黏液瘤伴纤维素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炎性病变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惰性的临床病程。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术后密切随访,暂不行化疗以免过度治疗。
赵琦[10](2020)在《胃癌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目前脑梗死在胃癌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现对胃癌合并脑梗死(Gastric cancer-related str oke,GC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胃癌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126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以合并脑梗死的胃癌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以未合并脑梗死的胃癌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胃癌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时间在1个月以内的共24例(57.14%),1-3个月的共6例(14.29%),4-6个月的共8例(19.05%),6-12个月的共2例(4.76%),12个月后的共2例(4.76%)。2.单因素分析:GCS组患者既往病史中的高血压史(P=0.012)、糖尿病史(P=0.001)、高脂血症史(P=0.004)、陈旧性脑梗死史(P<0.001)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化验指标中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P=0.021)、国际标准化比值(P=0.022)、D-二聚体(P<0.001)、甲胎蛋白(P=0.031)及糖类抗原-199(P=0.045)较对照组升高,而血红蛋白(P=0.036)、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0.037)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史中的手术史(P=0.005)及化疗史(P<0.001)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分析:把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类抗原-199和陈旧性脑梗死史是G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胃癌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时间大部分在6个月以内,尤其以1个月内的发病率最高。2.胃癌患者糖类抗原-199升高时有可能会增加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二、心房黏液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房黏液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儿童心脏黏液瘤致急性偏瘫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7)左心房黏液瘤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及辅助检查 |
1.3 标本处理 |
2 结果 |
2.1 组织病理检查 |
2.2 主要临床特征 |
2.3 影像学改变 |
3 讨论 |
(10)胃癌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躯体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心房黏液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J]. 《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2(03)
- [2]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和新进展[J]. 石慧娟,韩安家.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2(03)
- [3]儿童心脏黏液瘤致急性偏瘫3例临床分析[J]. 何运元,卓秀伟,郭爱萍,王院方,谢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21)
- [4]心房转移性甲状腺低分化癌一例[J]. 汪昊,郑梦晗,陈东,商建峰,董方,刘芮.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11)
- [5]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J]. 汪昊,陈东,董方.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11)
- [6]原发心脏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bcl-6基因转位及EB病毒检测[J]. 谢建兰,滕孝静,郑媛媛,张燕林,周小鸽.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07)
- [7]左心房黏液瘤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 刘伟,陆悦,张社卿,杨红. 安徽医药, 2021(06)
- [8]左心房原发性骨肉瘤一例[J]. 郑宇,顾轶璐,彭伟,陈爱萍,李红霞.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05)
- [9]心房黏液瘤伴纤维素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六例临床病理学特征[J]. 严金海,罗东兰,张芬,陈玉,骆新兰,许洁,李智,刘艳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10)
- [10]胃癌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D]. 赵琦.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