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爽[1](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何欢[2](2015)在《再议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基于公司担保法律规则的体系化解读》文中研究表明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对公司担保法律规则进行体系化解读。越权对外担保的上位概念是越权代表,对其效力的分析应以处理越权代表的一般规则为基础。越权代表所涉及的根本问题是代表行为是否归属于公司,《合同法》第50条中的"代表行为有效"应解释为"代表行为归属于公司",而非"合同有效"。只有在确定代表行为归属于公司之后,才能认定合同成立,进而对合同有效无效予以讨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判断中,越权对外担保具有与一般越权代表区别对待的正当性及必要性。2005年《公司法》第16条就是为此制定的区别对待立法,其着力点在于改变公司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判断中的不利地位。该规定以法律形式限制了代表人对外担保的决议权,因此第三人对公司对外担保是否得到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批准应负有形式审查义务。
陈晨[3](2015)在《村镇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村镇建设已经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各项事业都在飞速向前发展。而建材产业是一个庞大松散的行业,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是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保障。针对村镇企业来说,重要工作之一是通过科技攻关开发具有经济、节能、环保、健康和舒适的村镇绿色建筑材料。由于我国建材认证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村镇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目前村镇居民所使用的建材质量低劣并且污染严重;村镇建材市场秩序混乱,不能适应我国绿色建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然而仅仅通过技术开发新材料还远远不够,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工作还必须得做,刻不容缓,那就是加强村镇绿色建材的软环境建设。但是目前村镇第三方认证制度还不够完善,认证制度仍然停留在认证机构对企业的操作,不能为政府、企业、认证机构、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所以应该从政府的角度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提高第三方认证制度的实效性。政府对此应该出台适当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打开村镇认证市场,这样才可以使村镇建筑材料市场不断规范。本文以绿色建材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的国内外认证制度,综合运用调研成果,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为依托,为我国村镇建材企业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建立起第三方认证制度。首先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为第三方认证制度在村镇建材市场进行了定位,诠释了村镇企业是否应该选择属实认证;其次通过最优化经济策略选择分析对企业产品的认证选择做出判断,即企业应该选择何种策略进行认证,可以在获得产品认证的同时获得利润最大化;最后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村镇建材企业的特征,从政府监管、激励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行业自律的角度出发,制定了针对于企业、第三方认证机构、社会利益相关群体的认证制度,全面的规范了村镇建材认证市场。通过对大河瓦业的案例分析,将第三方认证制度应用于规划企业未来的运营以及产品的生产施工当中。分别从安全性、功能性、节能性、成本四个维度诠释第三方认证制度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所以第三方认证制度是规划村镇建材市场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村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有助于引导更多的村镇企业获得认证,有助于更多的经济、节能、环保、健康与舒适的绿色建材走进村镇。
姜霞[4](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提出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钱海平[5](2011)在《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1927-1937年的十年间更是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制度、从业者构成以及材料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以1927-1937年的十年间代表中国建筑界主流声音的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资料源,通过对《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刊载的部分论文的系统梳理和研究,从微观层面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从人(建筑从业群体)与物(技术和材料)的视角,在“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与“建筑技术体系和建材工业的现代转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论文简要回顾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在已确定的资料源的范畴内,确定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整体结构。其后,从办刊宗旨、内容导向、文献内容与类别、作者构成等方面全面分析和综合论述建筑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在对比分析《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论述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在从业群体、建筑观念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与特征;详细论述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这两个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最重要的新型建筑同业团体的发展状况,包括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的缘起、组织体系发展、对内及对外的公共职能,以及在业内外的影响等;详细论述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作为新型建筑同业团体,对于当时建筑从业群体职业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内容涉及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在推动从业者职业规范的建构、普及建筑专业知识,推行职业教育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对于此时期建筑从业群体(特别是建筑师群体)职业化发展状况的研究。以基础资料源所记载的近代中国建筑活动现象为基础,从建筑技术理论的引入及其成果应用、国内主要建材、设备制造及安装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体系和主要建材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于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最后,在前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结语的形式简要概述研究成果,包括20世纪20、30年代新型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建筑从业群体的职业化发展、以及建筑技术体系和建材工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成丽[6](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黄淑芹,李光哲[7](2019)在《易格斯中国20年》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易格斯公司发展史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予以期许。
俞灵灵[8](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胡查平[9](2014)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世纪,组织外部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为适应外部生存环境变化的需要,环境中的组织必须或者应当实施与外部环境保持相对适应的组织变革,以期来博得与市场环境各力量的均衡,从而实现为自身存续和发展构建合适的宏微观环境条件。鉴于此,为削弱或改善外部环境力量对组织自身的生存压力,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以有形产品制造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其组织制造模式的转型或新型制造模式的创新是势在必行。基于过往大量管理文献研究观点,认为身处当今竞争环境中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欲改变当前的竞争态势或者构建与低成本经济企业相抗衡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商业竞争模式,以实现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构建或回归。而从世界经济的实践显示来看,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从纯产品制造提供者到产品—服务相融合的“混合”产品提供者身份的转变,向顾客提供增值服务能够为深陷竞争困境当中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绩效改良、重构竞争优势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但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的选择或采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绩效的改良或提升,即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成功转型究竟是受到哪些关键性因素的影响或制约?这一直是困扰从事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研究学者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为探究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及其服务化战略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文通过选择五个案例均来源于我国本土服务化战略转型相当成功的典型制造业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条件、企业特征在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选择过程中发挥着杠杆作用。在探讨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过程中,我们拟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以制造业企业服务提供类型与企业特定情境能力之间保持相对适应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对制造业企业绩效构成影响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珠三角(深圳龙华新区制造业企业)、长三角(苏州、温州、南通)、华中地区(武汉、长沙)三个经济区200家不同行业的典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其中30家制造业企业的深入访谈,二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之深入探查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绩效的生成逻辑。经统计研究发现:企业能力对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生成具有显着的调节影响作用。尤其是当制造业企业服务提供类型与企业特定情境能力之间保持相对的适应性关系时,企业能力更可能对制造业企业绩效带来积极影响。即与制造业服务提供类型(顾客业务需求)性质之间保持相对适应的企业特定情境能力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影响作用。从而进一步确证了企业能力在企业战略成功转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实证了制造业企业不同增值服务类型的提供,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得需要不同的企业能力类型来做支撑的重要研究假设。本文共分为绪论、文献综述与理论发展、实证研究三大部分共计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文献回顾即理论发展部分主要包括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主要是对现有制造业服务化文献和企业能力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扎实研究模型,第三章主要是利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调查,以及二手数据的收集,明确具体的研究变量,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前两章进行的文献梳理和定性研究,提出本文研究框架,并就研究框架进行理论演绎,明确具体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主要包括第五、六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提出研究结论,以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李琳[10](2014)在《当代建筑表皮多样性表现研究》文中指出当代建筑表皮由于技术与观念的发展,出现了更新和更多样的表现趋势。建筑表皮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表层,而是被看作整个建筑有机的一部分来对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被现代主义时期所确立的“形式追随功能”、“少就是多”的评判标准所束缚着,我们曾一再强调建筑的理性却忽视了个性的重要,使得建筑表皮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但从近些年的众多建筑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来固有的思想正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百花齐放的建筑表皮形式。各式各样的建筑表皮形式挑战着人们的视觉,但是却不像现代主义那样有一种主流的观点或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这些现象。又由于建筑表皮本身的属性和所处地位,在人们追求建筑表皮的表现形式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刻意模仿、粗制滥造等现象,这样便可能让建筑表皮陷入一种无秩序的、平面化的形式主义,而脱离了与建筑的本质联系。本文的写作并不是为了确立某种标准和法则,只是希望在纷繁复杂的建筑表皮形式中能总结和提炼出一定的内在规律和共性,能对多样的无序的表皮形式做到一些有序的认识和理解,对各种性质的表皮的操作过程有一定掌握,在今后的设计中避免盲从和拙劣的模仿。具体而言,文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是提出问题部分的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方面提出当代建筑表皮多样性的现状,并指出本文写作目的。第二章是分析问题的部分,是对研究对象的认知的过程,包括对建筑表皮的概念的阐述、建筑表皮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促使建筑表皮多样性的原因。第三章至第六章是解决问题的部分,分别从视觉性表皮、结构性表皮、空间性表皮和生态性表皮几方面对当代多样性的建筑表皮进行归类研究,并列举大量实例来支撑文章的论点,并有针对性的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建筑表皮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合理的归纳,使读者不仅能从文章中阅读大量的案例与分析,更能够获得构建不同特征表皮的具体可操作方法。第七章是针对建筑表皮多样性而进行的反思,旨在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认清不同建筑表皮形式产生的创作思维上的差别,虽然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表皮进行了研究与方法的总结,但并不是想因此而局限了建筑表皮设计,对其分类是为了更理性的研究,而建筑表皮的设计是融合了多种因素和条件的设计成果的一种表现,绝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待。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探讨了建筑表皮未来发展的优势与危机,以期建筑师在今后的建筑创作中能合理地进行表皮设计,发挥建筑表皮的优势,避免走向肤浅的形式主义。
二、《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理论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博物馆 |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叙事学 |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 |
2.2.4 环境行为学 |
2.2.5 园林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
3.1 环境基底 |
3.1.1 遗迹原址 |
3.1.2 风景区 |
3.1.3 城市广场 |
3.1.4 城市近郊 |
3.1.5 商铺、办公建筑 |
3.2 布局类型 |
3.2.1 建筑中心式 |
3.2.2 建筑围合式 |
3.2.3 建筑轴线式 |
3.2.4 建筑散点式 |
3.3 空间构成要素 |
3.3.1 边界 |
3.3.2 入口 |
3.3.3 广场与庭院 |
3.3.4 通道 |
3.4 空间序列 |
3.4.1 叙事结构 |
3.4.2 叙事顺序 |
3.5 游览路线 |
3.5.1 单线游览 |
3.5.2 双线游览 |
3.5.3 多线游览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
4.1 文化内涵 |
4.1.1 地域文化 |
4.1.2 历史文化 |
4.1.3 产业文化 |
4.1.4 思想文化 |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
4.2.1 主体建筑 |
4.2.2 景观建构筑物 |
4.2.3 水景 |
4.2.4 植物 |
4.2.5 铺装 |
4.2.6 服务设施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协调统一 |
5.1.2 服务大众 |
5.1.3 深入阐释 |
5.1.4 突出特质 |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
5.2.1 发挥资源优势 |
5.2.2 柔和内外边界 |
5.2.3 营造场所精神 |
5.2.4 强化叙事逻辑 |
5.2.5 畅通参观流线 |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
5.3.1 符号提炼 |
5.3.2 情景再现 |
5.3.3 乡土材料应用 |
5.3.4 题词命名 |
5.3.5 植物造景 |
5.3.6 细节强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
6.3.1 综合类博物馆 |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
6.5.1 经验启示 |
6.5.2 现存问题 |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作者简历 |
(2)再议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基于公司担保法律规则的体系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一、引言 |
二、越权对外担保的上位概念:越权代表还是公司越权 |
(一)ultra vires、公司越权及越权代表的关系 |
(二)越权代表与公司权利能力的关系 |
1.公司有相应能力,代表人亦有相应权限。 |
2.公司有相应能力,但代表人无相应权限。 |
3.公司无相应能力,代表人亦无相应的法律权限。 |
4.公司无相应能力,代表人有相应(事实)权限。 |
三、越权代表的司法处理的一般规则 |
(一)越权代表的根本问题:行为后果的归属 |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判断 |
1.法律对代表人权限的限制 |
2.公司章程对代表人权限的限制 |
四、对越权对外担保区别对待的正当性及必要性 |
(一)对越权对外担保区别对待的正当性:欠缺合理对价的“痼疾” |
(二)对越权对外担保区别对待的必要性:公司对外担保能力的立法模式 |
1.台湾地区的“否认+例外”模式 |
2.大陆地区的“肯定+例外”模式 |
五、越权对外担保的区别对待立法:2005年《公司法》第16条 |
(一)对2005年《公司法》第16条的解读 |
(二)越权对外担保效力判断的思维导图及现行学说的普适性缺陷 |
六、结语 |
(3)村镇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分析 |
2.1 国外绿色建材认证制度 |
2.1.1 法国认证现状 |
2.1.2 美国认证现状 |
2.1.3 德国认证现状 |
2.1.4 欧盟认证现状 |
2.1.5 评述 |
2.2 国内绿色建材认证制度 |
2.2.1 国内认证机构的发展历程 |
2.2.2 国内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制度 |
2.2.3 国内绿色建材认证流程 |
2.3 评述 |
第三章 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策略选择博弈分析 |
3.1 策略选择博弈分析 |
3.1.1 垄断认证市场认证策略选择博弈 |
3.1.2 竞争认证市场认证策略选择博弈 |
3.2 企业宣传选择博弈分析 |
3.2.1 垄断认证市场宣传博弈 |
3.2.2 竞争认证市场宣传博弈 |
3.3 认证策略选择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经济分析 |
4.1 绿色产品认证必要性与经济分析 |
4.1.1 村镇建材企业绿色产品认证必要性分析 |
4.1.2 经济分析概述 |
4.2 绿色产品认证经济最优化模型建立 |
4.2.1 企业属实认证经济最优化模型 |
4.2.2 企业非属实认证经济优化模型 |
4.3 企业认证制度经济最优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村镇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制度的构建 |
5.1 村镇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框架 |
5.2 监管制度建立 |
5.3 激励制度建立 |
5.4 行业自律制度建立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大河瓦业第三方认证案例分析 |
6.1 大河瓦业基本概况 |
6.2 大河瓦业参与认证原因分析 |
6.3 大河瓦业第三方认证效果分析 |
6.3.1 企业经济效益 |
6.3.2 企业知名度 |
6.3.3 产品质量 |
6.4 企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6.4.1 存在问题 |
6.4.2 解决方案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资料源的确定 |
1.1.3 研究命题及意义 |
1.2 有相关研究述要 |
1.2.1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期刊 |
1.2.2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从业群体 |
1.2.3 关于近代中国建筑技术和材料 |
1.3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概况 |
2.1 近代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兴盛 |
2.2 《中国建筑》(1932.11-1937.4) |
2.2.1 《中国建筑》办刊宗旨及文献着录特征 |
2.2.2 《中国建筑》文献内容分析 |
2.3 《建筑月刊》(1932.11-1937.4) |
2.3.1 《建筑月刊》办刊宗旨及文献着录特征 |
2.3.2 《建筑月刊》文献内容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建筑从业群体的组织化发展:新型建筑同业团体 |
3.1 建筑从业群体的变化与发展 |
3.2 中国建筑师学会发展概况 |
3.2.1 学会的办会宗旨、章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
3.2.2 学会组织发展概况 |
3.3 海市建筑协会发展概况 |
3.3.1 协会的办会宗旨、章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
3.3.2 协会组织发展概况 |
3.4 建筑同业团体的公共职能 |
3.4.1 建筑同业团体的对外职能 |
3.4.2 建筑同业团体的对内职能 |
3.5 小结 |
第4章 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 |
4.1 职业规范的建构 |
4.1.1 职业化概述 |
4.1.2 建筑师职业的功能定位 |
4.1.3 建筑师执业行为的规范 |
4.2 职业技术标准的建立 |
4.2.1 建筑师业务文件的规范化 |
4.2.2 建筑设计流程及其内容的完善 |
4.2.3 营造厂业务文书的规范与建筑名辞的统一 |
4.3 建筑专业知识的宣传、普及 |
4.3.1 《中国建筑》的相关内容 |
4.3.2 《建筑月刊》的相关内容 |
4.4 建筑职业教育的推行 |
4.4.1 正基建筑工业补习学校 |
4.4.2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4.5 小结 |
第5章 建筑技术体系与建材工业的现代转型 |
5.1 建筑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5.1.1 结构技术的理论研究 |
5.1.2 结构技术的实践应用 |
5.2 建筑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发展 |
5.2.1 建筑材料的研究 |
5.2.2 建筑构造技术的发展 |
5.3 建筑物理 |
5.3.1 建筑声学的研究 |
5.3.2 建筑照明设计 |
5.3.3 建筑保温、隔热技术 |
5.4 建材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
5.4.1 民族水泥工业的发展机遇和困境 |
5.4.2 民族钢铁工业的蹒跚起步 |
5.4.3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的发展 |
5.4.4 建筑设备制造及安装行业 |
5.5 小结 |
结语 |
6.1 建筑同业团体的产生与从业群体的职业化发展 |
6.1.1 本土建筑师群体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
6.1.2 中国建筑师学会的产生与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 |
6.1.3 上海市建筑协会的产生与营造商群体的转型 |
6.2 建筑技术体系与建材工业的发展 |
6.2.1 建筑技术演进 |
6.2.2 内忧外患下建材工业的发展与掣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建筑师学会章程 |
附录2 中国建筑师学会公守诫约 |
附录3 建筑师业务规则 |
附录4 上海市建筑协会章程 |
附录5 1930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
附录6 1932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
附录7 1933年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9)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表目次 |
图目次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范围、对象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制造业服务化 |
2.1.1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及其内涵 |
2.1.2 制造业服务化特征 |
2.2 制造业服务化相关研究 |
2.2.1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驱动力 |
2.2.2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因素 |
2.2.3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
2.3 企业能力理论 |
2.3.1 企业能力理论 |
2.3.2 顾客服务操作能力 |
2.3.3 顾客知识获取能力 |
3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目标案例选择 |
3.2.3 目标案例背景介绍 |
3.2.4 资料收集方法 |
3.2.5 资料分析 |
3.2.6 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 |
3.3 研究变量构建 |
3.3.1 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 |
3.3.2 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 |
3.3.3 顾客服务操作能力 |
3.3.4 顾客知识获取能力 |
3.3.5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绩效 |
3.4 初始假设命题的提出 |
3.4.1 制造业企业服务提供类型与制造业企业绩效 |
3.4.2 顾客服务操作能力与支持顾客产品服务提供间的匹配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3.4.3 顾客知识获取能力与支持顾客行为服务提供间的匹配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 实证研究 |
4.1 研究理论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制造业企业服务提供类型与制造业企业绩效 |
4.2.2 顾客服务操作能力、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与制造业企业绩效 |
4.2.3 顾客知识获取能力、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与制造业企业绩效 |
5 研究设计 |
5.1 问卷方法与设计过程 |
5.1.1 问卷方法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2 变量定义、来源与测量 |
5.3 数据收集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5 实证结果检验与分析 |
5.5.1 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及企业能力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 |
5.5.2 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及企业能力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讨论 |
5.5.3 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及企业能力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 |
5.5.4 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及企业能力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讨论 |
5.6 实证研究发现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意义 |
6.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局限性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一 |
问卷二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当代建筑表皮多样性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现状 |
1.2.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结构 |
1.3.1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3.2 论文研究的结构 |
第二章 建筑表皮的整体认知 |
2.1 建筑表皮的相关要素解析 |
2.1.1 建筑表皮的含义 |
2.1.2 建筑表皮的多重属性 |
2.1.3 建筑表皮的自我表现 |
2.2 建筑表皮的历史角色演变 |
2.2.1 功能至上的原始建筑表皮 |
2.2.2 古典至现代主义的建筑表皮 |
2.2.3 技术革新下的现代主义表皮 |
2.2.4 据理批判的后现代主义表皮 |
2.2.5 百花齐放的当代建筑表皮 |
2.3 促进建筑表皮多样性的动因 |
2.3.1 工业技术的发展 |
2.3.2 人文需求的转变 |
2.3.3 信息化技术的推动 |
第三章 建筑表皮的视觉性表现 |
3.1 表皮性格的多元化塑造 |
3.1.1 模糊化的涵义 |
3.1.2 夸张化的形态 |
3.1.3 视觉化的效果 |
3.2 表皮材料的精细化选用 |
3.2.1 单种材料的个性彰显 |
3.2.2 多种材料的组合表达 |
3.2.3 非常规材料的突破性应用 |
3.3 表皮肌理的创造性组织 |
3.3.1 有机排列的线性肌理 |
3.3.2 扩散平铺的集结肌理 |
3.3.3 个性鲜明的变异肌理 |
3.3.4 夸张随意的自由肌理 |
3.4 表皮信息的媒体化传播 |
3.4.1 图文讯息植入建筑表皮 |
3.4.2 动态光影迎合视觉需求 |
3.4.3 实体符号转成虚拟映像 |
第四章 建筑表皮的结构性表现 |
4.1 结构表皮的生成方式 |
4.1.1 实体式生成 |
4.1.2 平面式生成 |
4.1.3 骨架式生成 |
4.1.4 膜式生成 |
4.2 作为结构体的表皮材料 |
4.2.1 砖石材料 |
4.2.2 金属材料 |
4.2.3 轻质材料 |
4.3 结构表皮的构成形态 |
4.3.1 几何形态 |
4.3.2 自由形态 |
4.3.3 仿生形态 |
4.4 结构性表皮的设计方法 |
4.4.1 选取整合设计要素 |
4.4.2 理性生成结构形式 |
4.4.3 多种思路调整验算 |
4.4.4 组合单元构造细分 |
第五章 建筑表皮的空间性表现 |
5.1 表皮与内部空间的关联 |
5.1.1 均化表皮与匀质空间 |
5.1.2 透明表皮与渗透空间 |
5.1.3 异形表皮与折叠空间 |
5.1.4 拓扑表皮与连续空间 |
5.2 表皮与外部空间的关联 |
5.2.1 形的关联 |
5.2.2 色的关联 |
5.2.3 质的关联 |
5.3 内外空间关联的建立 |
5.3.1 表皮界限的控制 |
5.3.2 表皮透明度的把握 |
5.4 空间性表皮的生成机制 |
5.4.1 创作思维的形成 |
5.4.2 操纵表皮的手法 |
第六章 建筑表皮的生态性表现 |
6.1 表皮对气候的适应 |
6.1.1 保温隔热的表皮 |
6.1.2 遮阳的表皮 |
6.1.3 可呼吸的表皮 |
6.2 表皮对能源的利用 |
6.2.1 提高能源效率 |
6.2.2 可循环建材的利用 |
6.3 表皮对环境的保护 |
6.3.1 减少碳排放 |
6.3.2 减少光污染 |
6.4 生态性表皮的处理方式 |
6.4.1 建筑外部形体处理 |
6.4.2 表皮本体构造复合 |
6.4.3 表皮外部元素附加 |
第七章 基于建筑表皮多样性的创作反思 |
7.1 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作为切入点 |
7.1.1 加入“非线性”思维 |
7.1.2 注重“连续性”思维 |
7.1.3 建立“时代性”思维 |
7.2 多元化的辅助条件作为设计手段 |
7.2.1 相关理论的支撑 |
7.2.2 计算机软件的辅助 |
7.2.3 与技术领域的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2]再议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基于公司担保法律规则的体系化解读[J]. 何欢. 交大法学, 2015(02)
- [3]村镇绿色建材第三方认证制度研究[D]. 陈晨.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5)
- [4]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5]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 钱海平. 浙江大学, 2011(07)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7]易格斯中国20年[J]. 黄淑芹,李光哲. 木材加工机械, 2019(06)
- [8]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9]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D]. 胡查平. 武汉大学, 2014(06)
- [10]当代建筑表皮多样性表现研究[D]. 李琳.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