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

一、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书蕊,强万敏,杨婷,沈傲梅,赵子韩,郭凤丽,刘焕[1](2021)在《以夫妻为中心进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以夫妻为中心进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CINAHL、Cochrane Library、JB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以夫妻为中心进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 由2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 共8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以夫妻为中心进行心理干预可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 改善焦虑(SMD=1.54, 95%CI 0.22~2.86, P=0.02)、抑郁情绪(SMD=1.22, 95%CI 0.12~2.33, P=0.03)。结论对夫妻双方进行心理干预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得到改善, 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由于心理干预的方式、频率、评价指标不一致, 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效果。

陈杰杰[2](2021)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心理资本干预方案(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PCI)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况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陕西省某两所三甲医院的乳腺癌患者共216例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明确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为PCI对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干预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CI,每次约60-90分钟,间隔周期为一个化疗周期(约21天),共四次。以心理资本为结局指标,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在干预前、每一次干预结束后一个化疗周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使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进行统计推断。结果:研究结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况研究本部分研究共发放问卷216份,有效问卷20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91%。1.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得分为(125.45±18.50)分,由于各维度条目数不同,按照条目均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乐观维度条目均分最高(5.40±0.95)分,韧性维度最低(3.93±1.02)分;2.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F=4.57,P<0.01)、职业状态(F=4.08,P=0.02)、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F=3.69,P=0.03)、兴趣爱好(t=-3.05,P<0.01)以及每天从事兴趣爱好的时间(F=2.61,P=0.0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每天从事兴趣爱好的时间是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独立影响因素。第二部分PCI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干预效果本部分研究共纳入乳腺癌患者8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38例,因失访因素影响,干预结束后乳腺癌患者共77例,干预组39例,对照组38例。1.干预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水平在第三次干预后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1);干预组的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得分在第四次干预后持续升高,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5);2.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提升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P>0.05);干预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提升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9.71,P<0.05);3.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的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01,P<0.01);除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外,两组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乐观、希望维度及总得分组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12,P<0.05);两组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时间与干预方式的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6,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2.文化程度、职业状态、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兴趣爱好以及每天从事兴趣爱好的时间是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和每天从事兴趣爱好的时间是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独立影响因素;3.PCI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水平。

唐媛[3](2021)在《理性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调适中的应用研究 ——以个案C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但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往往能够在较早时期发现乳腺癌。在这一时期,手术会成为绝大部分患者的选择。因此,乳腺癌术后患者群体愈加庞大。疾病的痛苦、术后哺乳器官的缺失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等都会使得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因此关注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问题,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调适具有必要性。本研究以江西省Z医院肿瘤科室二病区C女士为服务对象,在访谈和量表测试的基础上诊断了案主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和缺乏人际交流等问题,并基于以上结论尝试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案主出现的负面情绪问题进行调适。研究基于案主的问题以及需求来设计个案服务计划,在具体服务过程中通过帮助案主发现非理性信念,与案主的非理性信念相辩驳,建立新的理性信念、重新建构人际交往网络对案主的负面情绪进行调适。通过8次个案访谈以及一次小组活动的介入,使用前后测量表、案主本人等的多项评估,发现癌症的负面情绪得以改善,达到预期目标。本研究详细呈现了个案服务的整个过程,并基于个案服务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景文娜[4](2021)在《赋能理论视角下新确诊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研究 ——基于J省肿瘤医院小组工作实践》文中提出乳腺癌已居于威胁女性群体身体健康的癌症榜单首位。乳腺不仅是女性的性别、性器官标志,更是女性践行哺育功能,履行社会角色的基础。因此乳腺癌确诊是较大的负性事件,极易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个体产生功能弱化及失能问题。对此,本文从赋能理论挖掘、赋予个体潜能的视角出发,介入新确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问题。通过心理压力量表问卷的测量调查及医患沟通,最终7位新确诊乳腺癌患者被选为本次研究对象。实地与患者访谈调查后,社工发现新确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存在:(1)自身层面:恐惧死亡与形体残缺、质疑检查结果忧思疾病致因、自责自我价值感降低与风险规避不足、担忧治疗过程-效果的不确定性四种表征;(2)家庭层面:担忧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自责加大家属压力负荷两种表征;(3)社会支持层面:忧虑社会支持不足、担心交往关系受挫两种表征。导致患者上述压力的主要原因是:(1)患者自身应激能力与个性状况、(2)患者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度、(3)患者社会支持的主体与力度情况。由此可见患者的需求有:(1)自身层面存在普及病症知识、调适压力情绪需求;(2)家庭层面存在减轻家属照护压力、优化家庭沟通模式;(3)社会层面存在提升社会关注与支持需求。乳腺癌治愈周期较短,患者还存在非连续性住院治疗问题。因此,小组工作服务时期相对较短、受众范围较广的特性,比较适合对此类患者进行介入服务。针对患者多维向度的压力缓解需求,社工为其进行了自身方面的乳腺癌病症知识讲解、正念减压与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等知识与技巧赋能服务;家庭方面的良性家庭沟通等赋能活动;社会支持方面的抗癌人物历程、抗癌微电影及抗癌爱心厨房资料分享等赋能活动。期间,社工还为其穿插确诊压力分享、抗癌动力发掘、家人间心声吐露、自助减压尝试等环节,调动患者的自主意识,辅助不同赋能目标的实现。这些小组活动为患者带来了知识拓展、技能运用、资源支持方面的赋能服务。本研究发现,医务社会工作支持小组可以有效缓解新确诊乳腺癌患者群体的心理压力问题。心理疏导是纾解心理困境,构建个体心理调适机制的有效关怀模式。赋能服务可以帮助患者觉察自我潜能,形成自我帮助意识。

郑春娆[5](2020)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调查及书写表达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生存率会显着提高。但患者在乳房切除术后需要面对手术创伤、自我形象改变、患病后社会角色功能缺失、癌症复发转移等问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长期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患者为了减少自卑、维护自尊、维持正常工作生活状态,表现出情感或情绪压抑、不愿意或不善于表达自我情感,通过避免与他人交流,隐瞒生病经历,封闭内心世界,加重了自我隐瞒,产生明显病耻感。近年来,有学者采取团体心理治疗、叙事医学、同伴教育等多种方法对乳腺癌病耻感进行心理干预,但患者在进行面对面披露自身经历和感受时可能会有所回避,影响干预效果。书写表达作为一种通过书写行为来披露和表达与个人感受和想法的心理干预方法,强调以书写的方式将情感语言化,进而促进情绪的调节或社会分享,达到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目的。已应用于大学生、不孕症、肝癌等多种人群,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基于操作简便、保护隐私、克服语言障碍、成本低廉等特点,如能证实书写表达对病耻感的有效性,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本研究旨在调查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现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书写表达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调查对象选择标准的21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经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QLQ-BR23生存质量评价表和自我隐瞒量表进行调查,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现状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2.选取病耻感总分≥48分,且行乳房全切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91名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顺序,选取80例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干预组,每组各40例,每组病例数满40例后即终止入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加入书写表达干预,指导患者将患病以来所担心的问题、手术的感受、疾病对其工作或生活等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未来的美好畅想等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每次至少连续书写20分钟,每周至少书写1次,连续干预3-4周,总共完成4次写作,每次书写的内容可相同或不一致。干预完成,患者通过邮递或当面交给研究者。研究者若检查发现患者书写内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有危险倾向,向主管医生汇报或与患者沟通建议精神科就诊。分别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结束1个月、干预结束6个月和干预结束9个月的病耻感、生存质量、自我隐瞒水平变化,检验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的纵向变化趋势。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1.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完成病耻感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97.6%。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8.65±10.36)分。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术后时间、自我隐瞒和生存质量中未来看法领域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2.书写表达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效果完成干预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共77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39例,基线可比。重复测量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病耻感得分组间效应(F=6.624,P<0.001)、时间效应(F=19.697,P<0.001)、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F=38.987,P<0.001)有显着性意义,随时间变化两组病耻感得分不同,干预组病耻感得分随着时间变化而显着下降,对照组病耻感得分先下降后上升。自我隐瞒得分组间效应(F=3.101,P=0.002)、时间效应(F=6.726,P=0.011)、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F=3.230,P=0.029)均有显着性意义。干预组自我隐瞒得分随时间变化显着下降。生存质量未来看法组间效应(F=3.192,P=0.002)、时间效应(F=3.955,P=0.049)、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F=7.382,P=0.001)有显着性意义。未来看法得分随着时间变化显着上升。研究结论1.乳腺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方式、术后时间、自我隐瞒、生存质量未来看法对患者的病耻感产生影响。患者年龄越小,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采用乳房全切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时间越长,自我隐瞒水平越高,未来看法得分越低的患者,感知到的病耻感越强。2.书写表达干预,可以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和自我隐瞒水平,提高患者对未来的看法,有利于改善生存质量。

李文静[6](2020)在《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心身症状的影响 ——一项混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正念癌症康复训练方案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症状、躯体症状、创伤后成长水平和正念水平的影响,探索患者参与练习的感受和体验,以期为乳腺癌化疗期的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腺体病区符合纳排标准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于首次化疗前一周开始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癌症康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三个时间点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安德森症状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五因素正念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第二部分:在8周干预结束后,根据患者意愿对试验组的10例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同步录音记录,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1.实验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3)两组的安德森症状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4)两组的创伤后成长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5)两组的五因素正念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2.现象学研究结果经过分析归纳,患者正念练习体验共提炼出以下3个主题: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培养患者觉察力、正念癌症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心理调适、正念癌症康复训练使患者学会理智应对。结论:正念癌症康复训练方案可明显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和恶心疲乏等躯体症状,能够有效提高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和正念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临床实践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乳腺癌化疗期辅助治疗的有效方法。

曾颖鑫[7](2020)在《积极心理干预在首次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首次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为改善脑梗死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达到最佳康复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2019年2月-2019年10月符合纳入和排出标准的首次脑梗死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对照组进行脑病科常规护理,包括活动指导、饮食指导、安全护理、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与6次不同主题的活动,活动形式是“一对一干预”结合团体干预,干预内容是基于积极心理干预进行的发泄疗法、回忆疗法、希望疗法等,出院后2次随访,于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收集相关评价指标,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创伤后成长水平(CPTGI)、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幸福度(Ryff心理幸福量表)的改善情况。结果:(1)干预结束后,共收集53例患者的全部研究数据资料,其中对照组流失4例,试验组流失3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样本流失率有无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样本流失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后即刻,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C-PTGI得分和Ryff心理幸福感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I得分提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C-PTGI得分、BI得分、Ryff心理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对照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C-PTGI得分、BI得分、Ryff心理幸福感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试验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C-PTGI得分、BI得分、Ryff心理幸福感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时间效应。(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PTGI和Ryff心理幸福感得分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首次脑梗死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提升患者的心理幸福感和日常生活能力。积极心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杨明[8](2020)在《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中年乳腺癌化疗期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中年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问题和生活质量水平;2.通过对中年乳腺癌化疗期患者进行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探究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中年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分组本研究属于类实验研究,通过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的102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2.干预方法对照组:主要通过采取口头宣教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重点介绍化疗相关注意事项、上肢功能锻炼方法,和指导患者预防并能及时辨别淋巴水肿的发生。干预组:在日常宣教的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持续时间为12周,每2周1次。干预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患者不合理认知的识别,并初步引导其正向思维。第二阶段,为患者合理认知的重建和行为干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学会正向思考。第三阶段,首先复习每一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使其逐渐学会正向思考。耳穴贴压贯穿在三个阶段中。3.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在干预开始前和干预结束后一周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予以评价。4.数据处理 收集到的数据录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中,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02例研究对象,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51例。干预过程中,干预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干预组年龄为(50.08±4.48)岁,对照组年龄为(50.50±4.80)岁。纳入分析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婚姻、收入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SAS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AS得分分别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0,P>0.0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干预组S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得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AS得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9,P>0.0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干预组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DS得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DS得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干预组(92.98±8.40)和对照组(91.76±8.57)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策略可以改善中年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该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可在化疗期癌症患者中推广。

颜涵[9](2020)在《基于PTG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描述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的现状,分析乳腺癌患者PTG的影响因素,探讨PTG、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路径关系。构建并实证评价基于PTG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在乳腺癌患者PTG、心理韧性、家庭韧性、反刍性沉思及自我表露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1.基于中介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为测评工具,以江苏省四家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或肿瘤科就诊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相关探讨PTG、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TG的影响因素。应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法探讨PTG、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三个变量间的关系并进行路径分析,使用Boop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2.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12名乳腺癌多学科团队的医护人员开展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乳腺癌患者PTG的心理干预策略。在现况调查、定性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框架;应用专家会议法,确定心理干预最终方案。3.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实证应用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诊治中心和江苏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为避免干预措施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污染,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在同一家医院就诊的受试者将会被统一分到试验组或对照组。两组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为44例、43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干预周期为6周。收集干预前、干预3周和干预6周三个时间点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在PTG、心理韧性、家庭韧性、反刍性沉思以及自我表露方面的差异。结果1.基于中介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1)本研究共调查180例乳腺癌患者,其PTGI总分为(62.52±17.5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维度均分最高为精神改变维度,维度均分最低为新的可能维度。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总分为(56.51±18.33)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5.15±9.29)分。相关分析显示,PTG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均呈正相关(P<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发现方式和治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其PTGI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疾病发现方式、治疗方案是乳腺癌患者PTG的影响因素。(3)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均对乳腺癌患者PTG有直接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493和0.302;同时心理韧性是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和PTG的中介变量,间接效应为0.080。2.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1)质性研究提炼出多学科视域下乳腺癌PTG心理干预策略相关的主题有4个,分别为促进情感表露、转化负性情绪、减轻疾病不确定感、发展新价值观。(2)基于影响因素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实证基础,结合文献回顾以及专家会议的结果,建立了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干预前准备:将进入试验组的乳腺癌患者按照住址、年龄、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等要素进行分组,每个小组7-8人。2)干预实施者:乳腺癌多学科团体心理干预研究团队,包括13名乳腺癌多学科医护团队成员和在读研究生2名。3)干预措施:围绕转化负性情绪、促进情感表露、调适自我压力、管理不确定感、提升心理韧性和发展新价值观6个主题开展主题会议,会议内容包括:(1)乳腺癌积极心理学相关主题的理论阐述;(2)认知-行为心理策略,帮助乳腺癌患者实现社会心理状况调整的相关目标;(3)主题会议的小组讨论。4)干预时间:持续6周,每周1次,每次90分钟。5)干预方式:以主题会议为主,微信群为辅。6)干预记录:研究者简要记录微信群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有关信息以及沟通记录定期反馈至多学科团体心理干预研究团队,必要时研究团队成员进行相关处理和指导。7)干预效果评价工具: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8)干预效果评价时间:干预前、干预3周、干预6周。3.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实证应用本研究共完成87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收集,其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基线资料除治疗方案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创伤后成长:两组PTG总分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改变,试验组和对照组PTG总分的变化趋势有差异,且试验组提高的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提高的分数。(2)心理韧性:两组心理韧性总分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后心理韧性水平在试验组间和对照组间差别不显着。(3)家庭韧性:两组家庭韧性总分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改变,试验组和对照组家庭韧性总分的变化趋势有差异,且试验组提高的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提高的分数。(4)反刍性沉思:两组反刍性沉思总分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后反刍性沉思水平在试验组间和对照组间差别不显着。(5)自我表露:两组自我表露总分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改变,试验组和对照组自我表露总分的变化趋势有差异,且试验组提高的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提高的分数。结论1.乳腺癌患者PTG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韧性、疾病发现方式、治疗方案是乳腺癌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2.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均对乳腺癌患者PTG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同时心理韧性是社会支持和PTG之间的中介变量。3.多学科视域下乳腺癌患者PTG心理干预策略的主题包括促进情感表露、转化负性情绪、减轻疾病不确定感和发展新价值观。4.基于PTG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显着提高乳腺癌患者的PTG、家庭韧性、自我表露,而对心理韧性、反刍性沉思改善作用不显着。

胡鑫玲[10](2020)在《自助式正念干预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分析一般资料、睡眠、疲乏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探索自助式正念干预对该类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为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供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节省费用的方法,获得经济社会双效益。方法:第一部分:现况调查。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妇科癌症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癌因性疲乏量表。第二部分:临床干预。从现况调查的患者中筛选抑郁评分≥53分和/或焦虑评分≥50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助式正念干预。结果:第一部分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现况调查1.焦虑得分为(48.89±6.57)分,检出率49.5%;抑郁得分为(58.70±9.94)分,检出率74.5%,其中单纯焦虑99人,单纯抑郁149人,焦虑、抑郁同时具备77人。2.1849岁、无业、小学及以下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副反应≥4个及农村偏远地区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显着高于同组其它类别患者(P<0.01);睡眠、疲乏是焦虑、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其呈正相关(r=0.276,P<0.01;r=0.173,P<0.05),即睡眠质量越差,疲乏越严重,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第二部分自助式正念干预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睡眠和疲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1组内比较(1)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分别为(48.89±5.15)分和(43.17±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抑郁得分分别为(63.45±5.27)分和(56.04±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睡眠得分分别为(11.23±3.07)分和(8.38±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照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分别为(26.72±5.06)分和(23.81±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组间比较:(1)两组患者焦虑得分分别为(43.17±4.40)分和(47.79±4.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抑郁得分分别为(56.04±3.91)分和(58.64±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睡眠得分分别为(8.38±2.14)分和(9.57±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分别为(23.81±2.10)分和(25.57±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9.5%和74.5%,处于较高水平,受年龄、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副反应、睡眠和疲乏等影响,与睡眠、疲乏成正相关。2.自助式正念能有效减轻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2.文献回顾
    3.目的和意义
    4.关键词及定义
    5.理论框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况研究
        1.研究对象及样本量
        2.研究方法
        3.资料收集
        4.统计学方法
        5.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 PCI对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质量控制
        5.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第一部分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况研究
        1.问卷回收情况
        2.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3.PPQ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4.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状
        5.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PCI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
        1.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线比较
        2.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心理资本水平比较
        3.PCI干预方案的效果观察
第四章 讨论
    第一部分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
        1.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
        2.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状
        3.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PCI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的影响
        1.PCI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资本
        2.PCI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影响具有时间效应
第五章 结论
研究创新点、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理性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调适中的应用研究 ——以个案C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乳腺癌术后患者
        2.1.2 负面情绪
    2.2 理论基础
        2.2.1 ABC理论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乳腺癌患者常见的负面情绪表现方式研究
        2.3.2 乳腺癌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研究
        2.3.3 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2.3.4 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的干预方式研究
        2.3.5 社会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的研究
        2.3.6 理性情绪疗法的应用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个案工作介入的实务过程
    3.1 个案对象的选择
    3.2 个案基本情况
    3.3 建立专业关系
    3.4 资料收集
    3.5 问题诊断及需求分析
        3.5.1 案主的问题诊断
        3.5.2 案主的需求分析
    3.6 方案设计
        3.6.1 服务目标
        3.6.2 个案服务计划
    3.7 个案干预过程
        3.7.1 帮助案主理解理性情绪疗法
        3.7.2 分析负面情绪产生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3.7.3 辩驳案主的非理性信念
        3.7.4 巩固新的认知,建立理性信念
        3.7.5 重新建构人际交往网络
        3.7.6 结案阶段
第4章 介入方案评估
    4.1 过程评估
        4.1.1 服务阶段前期评估
        4.1.2 服务开展阶段评估
        4.1.3 结案阶段的评估
    4.2 结果评估
        4.2.1 量表评估
        4.2.2 案主的自我评估
        4.2.3 医护人员与病友的评估
        4.2.4 案主女儿对服务的评估
        4.2.5 社会工作者自我评估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1.1 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较重,需要专业人员介入
        5.1.2 理性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效果明显
        5.1.3 个案工作方法利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
        5.1.4 人际交往利于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
    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附录三 《自卑感量表》
致谢

(4)赋能理论视角下新确诊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研究 ——基于J省肿瘤医院小组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概念界定
        1.3.1 心理压力
        1.3.2 赋能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现状与类型
        2.1.1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现状
        2.1.2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类型
    2.2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介入研究
        2.2.1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关联性研究
        2.2.2 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方法研究
        2.2.3 社会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研究
    2.3 赋能在癌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3.1 社会工作领域的赋能研究
        2.3.2 其它学科领域的赋能研究
    2.4 文献述评
3.服务对象心理压力现状
    3.1 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3.2 初步接触建立关系
    3.3 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3.4 服务对象心理压力表现
        3.4.1 自身层面:恐惧死亡与形体残缺
        3.4.2 自身层面:质疑检查结果、忧思疾病致因
        3.4.3 自身层面:自责自我价值降低与风险规避不足
        3.4.4 自身层面:担忧治疗过程-效果的不确定性
        3.4.5 家庭层面:担忧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3.4.6 家庭层面:自责加大家属压力负荷
        3.4.7 社会层面:忧虑社会支持不足
        3.4.8 社会层面:担心交往关系受挫
    3.5 服务对象心理压力致因
        3.5.1 自身应激能力与个性状况
        3.5.2 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度
        3.5.3 社会支持主体与力度情况
    3.6 服务对象心理压力缓解需求
        3.6.1 普及病症知识,调适压力情绪
        3.6.2 减轻家属照护压力,优化家庭沟通模式
        3.6.3 提升社会关注与支持
4.赋能理论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4.1 服务目标
        4.1.1 总目标
        4.1.2 分目标
    4.2 服务方案
        4.2.1 服务方案基本信息概况
        4.2.2 服务程序
        4.2.3 应急预案
    4.3 服务方案实施过程
        4.3.1 小组建立:缘来是你
        4.3.2 自身-知识赋能:乳腺癌课堂
        4.3.3 自身-技巧赋能:减压小技巧
        4.3.4 家庭赋能:家人我想对你说
        4.3.5 社会赋能:为你护航
        4.3.6 小组终结:阳光总在风雨后
    4.4 效果评估
        4.4.1 过程评估
        4.4.2 结果评估
5.总结、反思及经验
    5.1 总结
    5.2 反思
        5.2.1 活动组织
        5.2.2 活动设计
        5.2.3 社工自身综合素养
        5.2.4 宏观背景
    5.3 经验
        5.3.1 服务接触
        5.3.2 服务方向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3.博士论文类
    4.外文文献类
    5.文件与报告类
附录一:小组活动计划表
附录二:心理压力测试量表
附录三:心理压力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四:机构满意度调查表
附录五: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5)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调查及书写表达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书写表达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研究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心身症状的影响 ——一项混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伦理审查
    1.6 创新之处
    1.7 基本框架
2 正念癌症康复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应用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3 乳腺癌患者练习正念癌症康复训练的感受及体验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积极心理干预在首次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脑卒中流行病学
    2.脑卒中患者存在心理问题
    3.调动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3.1 积极心理体验的产生
        3.2 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
    4.积极心理干预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剔除标准
        1.1.4 样本量估算
        1.1.5 抽样分组方法
        1.2 干预方法
        1.2.1 成立干预小组
        1.2.2 制定干预方案
        1.2.3 干预内容
        1.2.3.1 对照组
        1.2.3.2 试验组
        (1)首次干预,干预形式“一对一”
        (2)第二次干预,干预形式“团体干预”
        (3)第三次干预,干预形式“一对一”
        (4)第四次干预,干预形式“一对一”
        (5)第五次干预,干预形式“一对一”
        (6)第六次干预,干预形式“一对一”
        1.3 研究工具
        1.4 资料收集方法
        1.5 结局指标及监测频率
        1.6 数据统计分析
        1.7 伦理原则
        1.8 质量控制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基线资料比较
        2.3 干预后两组效果评价
        2.3.1 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比较
        2.3.1.1 两组患者人生感悟维度得分比较
        2.3.1.2 两组患者个人力量维度得分比较
        2.3.1.3 两组患者新的可能性维度得分比较
        2.3.1.4 两组患者与他人关系维度得分比较
        2.3.1.5 两组患者自我转变维度得分比较
        2.3.2 两组患者BI得分比较
        2.3.3 两组患者Ryff心理幸福感得分比较
        2.3.3.1 两组患者自主性得分比较
        2.3.3.2 两组患者掌控环境得分比较
        2.3.3.3 两组患者个人成长得分比较
        2.3.3.4 两组患者与他人积极关系得分比较
        2.3.3.5 两组患者生活目标得分比较
        2.3.3.6 两组患者自我接纳得分比较
    3 讨论
        3.1 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3.2 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3.3 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心理幸福感
        3.4 积极心理干预方案评价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三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国版)
    附录四 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C-PTGI)
    附录五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I)
    附录六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
缩略词表
综述 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中年乳腺癌化疗期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流行现状
    1.2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影响因素
    1.3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干预现状
    1.4 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
    1.5 耳穴贴压在患者负性情绪中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3.1 操作性定义
    3.2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干预方案的构建
        1.1 乳腺癌患者常规护理
        1.2 干预组干预方案
    2 干预方案的应用
        2.1 研究设计
        2.2 对象与方法
        2.3 资料收集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样本流失情况
        3.2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4 讨论
        4.1 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
        4.2 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中年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
1 研究主要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2.1 研究的创新性
    2.2 局限性
    2.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9)基于PTG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假设
    1.4 操作性定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中介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2.1 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3.1 多学科视域下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心理干预策略的质性研究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建立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TG模型的乳腺癌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方案的实证应用
    4.1 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之处
    5.4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作者简介

(10)自助式正念干预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正念减压疗法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的干预现状
        2.2 正念减压疗法对癌症患者的干预现状
    3 相关概念界定
        3.1 焦虑
        3.2 抑郁
        3.3 癌因性疲乏
        3.4 睡眠质量
        3.5 正念
    4 理论依据
        4.1 情绪ABC理论
        4.2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4.3 家庭系统理论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部分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确定
        1.3 研究工具
        1.4 资料收集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现状
        2.3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疲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现况
        3.2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3.3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
第二部分 自助式正念干预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干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过程
        1.3 干预方法
        1.4 效果评价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组内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组间比较
    3 讨论
        3.1 自助式正念对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
        3.2 自助式正念对患者抑郁的影响分析
        3.3 自助式正念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分析
        3.4 自助式正念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结论与创新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知情同意书
附录 B研究所用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夫妻为中心进行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 王书蕊,强万敏,杨婷,沈傲梅,赵子韩,郭凤丽,刘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33)
  • [2]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D]. 陈杰杰. 延安大学, 2021(09)
  • [3]理性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调适中的应用研究 ——以个案C为例[D]. 唐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赋能理论视角下新确诊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研究 ——基于J省肿瘤医院小组工作实践[D]. 景文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5]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调查及书写表达干预研究[D]. 郑春娆.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6]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心身症状的影响 ——一项混合研究[D]. 李文静.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7]积极心理干预在首次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研究[D]. 曾颖鑫.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耳穴贴压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中年乳腺癌化疗期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D]. 杨明. 郑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PTG模型的团体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颜涵. 东南大学, 2020(01)
  • [10]自助式正念干预对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D]. 胡鑫玲. 南昌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