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器在电梯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桐桐[1](2020)在《常规抽油系统变频调速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常规抽油系统有机械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油田开采上广泛使用,但是普遍存在抽汲效率低,电机能耗大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随着油田供液能力的下降,上述常规抽油机缺点凸显,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对抽油机进行节能改造,调节抽油机频次,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抽油机上下冲程速度,使抽油系统运行在最佳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常规抽油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运动学分析,运用MATLAB软件建模仿真;在运动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抽油系统动力学分析。将抽油系统简化成一个等效的力学模型,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变频器工作原理,建立抽油系统变频调速仿真模型。将变频器及电动机简化成传递函数,并选用PID算法对此抽油系统变频调速控制仿真,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通过对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变压变频控制和转差率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并分析其仿真结果。根据四种变频调速控制方法,零负载时对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电机转速曲线和扭矩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四种变频调速控制方法下对电机输入符合抽油系统运动的周期性交变负载,对比分析四种控制方法下电机转速和电磁转矩的仿真曲线。
付东方[2](2019)在《发电厂热网系统工程技术改造效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要支柱,“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能源发展已经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国家提出能源结构调整,加快绿色低碳化发展,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讲求能源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将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的战略计划,提高能源产业竞争力已迫在眉睫。火电厂作为能源的生产工厂,资源浪费尤其严重,对火电厂的提高其节能效益对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绥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机组现阶段循环水泵入口旋转滤网、热网循环泵、凝汽器机组现阶段存在设备老化,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提出了对应的改造方案,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对循环水泵入口滤网海洋生物侵袭、设备老化严重缺陷等,通过国内外调研,结合原海水流道设计,提出了两种改造方案采用新的滤网全框架结构,可提高滤网拦截和清污效率,保证旋转滤网长期稳定运行,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针对热网循环水泵电机直连振动和噪音过大问题,同时实现其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工况调节对水道管网的压力或流量的自动调速功能,加入了永磁调速器,降低电机全调速范围的运行功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后理论计算验证了改造的节能效果。针对凝汽器机组的铜管管口腐蚀以及水侧结垢等导致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下降问题,提出两种对主机、小机凝汽机的改造方案,同时改造循环水泵,保证了凝汽器循环水流量,优化主凝汽器管束布置方式,重新设计了主凝汽器水室,优化水室流场。旋转滤网、热网循环泵、凝汽器机组整个热网系统现阶段的改造对有效提升机组整体经济运行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水资源作为投入的一种重要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其消耗量在工程上占有很大部分的比重,所以在工程上对于体现水的使用进行计算统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对电厂供暖工程进行体现水的核算,给企业提出了用水建议,对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杰[3](2019)在《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方向为依据,首先阐述影响电梯舒适度的因素,其次分析电梯的各个体系与具有鲜明特点的变频调速系统,最后依据变频调速技术的优点从应用完善变频调速体系和应用在电梯编程控制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
林举华[4](2018)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电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电梯事故的发生,对电梯的性能、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中电梯的舒适度是直接影响人们乘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电梯舒适度的控制,是一种增强消费者体验,提升电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此,文章主要对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康莹[5](2017)在《怀安电厂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及节能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环境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节约一次能源也成为了我国的重要国策。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装机容量依然占主导地位,火电发电在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火电厂同时也是重要的电能消耗大户,其消耗包括煤耗和厂用电率两个部分。发电厂厂用电多由其辅机消耗,其中电动给水泵的耗电量约占发电厂厂用电率的2030%。因此,对电动机水泵进行节能改造对降低发电厂厂用电率以及煤耗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降低发电企业成本的重要措施。国电怀安热电有限公司的机组为2×330MW燃煤直接空冷供热机组,给水系统配置3台50%BMCR容量液力耦合器调速电动给水泵,正常运行方式为两运一备。由于给水泵的耗电量较大,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本文主要针对国电怀安热电厂,提出相应的给水泵变频节能改造策略,并进行了以下研究:1)从给水泵的基本特点入手,分析了给水泵调速技术的节能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电机调速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其基本原理、应用场合、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通过能量传递效率以及技术性能的比较发现,变频调速相比于其他调速方式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和技术经济优势。2)针对给水泵变频改造实际案例进行调研,以已完成变频改造的马莲台电厂为参考,从变频改造前后给水泵的耗电量、变频改造的可靠性、液力耦合器改造、控制系统等方面出发,对怀安热电厂变频改造的可行性分析。3)从国电怀安电厂电动给水泵的变频节能改造方案入手,分别对变频装置的选型、技术要求、参数配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怀安电厂#1和#2机组给水泵的实际情况,完成了变频设备选型、散热方案选择、电源及接地方案选择以及变频改造的实施,并测试了各个设备的功能指标完成情况。最后通过变频改造前后的试验数据对比,进行了节能效果分析。
石停停[6](2016)在《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电机多算法调速控制》文中认为不同于直流电机,异步电机模型具有变量多、阶次高、多变量、耦合度高的特点,因此对转矩的控制并不方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电力电子元器件、DSP芯片等器件相继出现,使得异步电机调速技术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基于交流变频技术的异步电机调速控制算法,设计了三套控制系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分别是:以SVPWM技术为驱动模块的转速开环变压变频(V/F)调速系统、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系统和矢量坐标变换调速系统。算法一:针对正弦脉宽调制(SPWM)方式未最大限度地运用电压逆变器的直流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式随之产生,该调制方式不但升高了直流电源的使用效率,还降低了谐波变化率,也减少了开关次数。根据开环变压变频(V/F)调速原理,结合电动车辆在行驶加减速过程中的用户满意度调查,设置了加速和减速曲线,从而使电机在加减速过程中不至于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算法二:针对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有限、存在精度误差、以及转速受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对电动车辆采用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方法。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在开环调速的基础之上增加测速环节,并与给定转速相比较,输出转差频率对应的输出值,经过转速环PI调节,输出转速,最终控制电机的转速。算法三:矢量变换控制的目标是通过仿照直流电机来控制异步电机。通过矢量坐标变换,使得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异步电机模型的磁通和转矩通过解耦之后,把电机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两个分量: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对此两个分量进行单独控制,就能像直流电机一样分别对磁链和转矩进行控制。本文对以上三种算法通过Simuink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实际硬件电路中以TMS3202812芯片为控制核心,通过电流和转速检测电路构成开环、闭环和矢量控制系统,对系统实时控制软件进行了DSP编程,最后验证了这三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控制能以一定的稳态误差跟踪给定曲线,但是不具有抗负载扰动的性能,仅能满足一般变频控制系统的要求。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系统不但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的性能,由此可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转速精度和稳定性,可在干扰信号下实现较为精确的变频调速,但是对于动静态性能要求很高的环境则有些逊色。而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具有无稳态误差、抗负载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动态性能也非常好,适用于一些对动静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要求很高的场合,也是未来应广泛采纳的调速系统。
赵晓旭[7](2016)在《WJ-DE6000电气节能软件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建筑行业GDP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市场发展迅猛,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在建筑中,电气能源消耗比例占全部资源损耗的70%左右,因此建筑电气节能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建筑节能领域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其次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①对于供配电的核心部件变压器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其电能的损耗进行数学分析,最后从电气节能及使用经济合理的角度对变压器选型使用。②对新型铝合金电缆的物理特性经行分析,对其在建筑领域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③对于电气设备节能提出了使用高效变频器,介绍了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对建筑中大量耗能的动力设备如:风机、水泵、电梯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④照明技术在满足于国家现有照度标准的情况,采用新型照明灯具,同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屋顶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被动式采光系统,节约电能。随着新能源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光伏发电技术,阐述了光伏发电的理论和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情况。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情况,为了监测工程用电,同时解决不合理用电现象,利用flex开发软件,开发了实时监测建筑电能使用情况的建筑电气节能分析软件,对建筑电气节能提出合理整改措施。
石停停,叶桦,冒建亮[8](2015)在《电动车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系统的实现》文中指出针对转速开环变压变频(VVVF)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有限、精度受负载影响的问题,对电动车辆采用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方法。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在开环调速的基础之上增加测速环节,并与给定转速相比较,输出转差频率对应的输出值,经过比例积分(PI)控制调节,输出转速,最终控制电机的转速。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在干扰信号作用下转速迅速调节并最终保持不变,由此可知该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抗扰动的性能,进而在实际电动车辆控制器DSP中进行了实现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具有较高的转速精度和稳定性,可在干扰信号下实现较为精确的变频调速。
王文军[9](2014)在《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影响电梯乘客舒适度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各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系统——电梯的调速系统进行了介绍。结合变频调速这一先进的调速理念,介绍了变频调速在电梯中的应用,探讨了运用变频器作为调速系统对电梯进行舒适度改造的可行性及效果。
陈中,胡国文[10](2012)在《转差频率控制的转速闭环调速系统的改进方法》文中认为文章对转差频率控制的调速系统固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改进方法的工作原理;并运用Matlab的Simulink和Power System工具箱、面向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实现了改进的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介绍了调速系统的建模,给出了改进的转差频率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对于开环和改进的转差频率的仿真结果作了对比,说明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良性。
二、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器在电梯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器在电梯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常规抽油系统变频调速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油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抽油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变频调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4 抽油系统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规抽油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2.1 常规抽油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游梁式抽油机运动学分析 |
2.2.1 抽油机四连杆机构几何关系 |
2.2.2 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
2.2.3 抽油系统运动学 |
2.3 抽油系统动力学分析 |
2.3.1 悬点载荷计算 |
2.3.2 悬点动载荷 |
2.3.3 摩擦载荷 |
2.3.4 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 |
2.4 抽油机平衡、扭矩及功率分析 |
2.4.1 抽油机平衡分析 |
2.4.2 抽油机扭矩分析 |
2.4.3 电动机功率分析 |
2.5 仿真结果 |
2.5.1 运动学实例分析 |
2.5.2 动力学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抽油系统变频调速方法 |
3.1 三相异步电动机 |
3.1.1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
3.1.2 异步电动机三相动态的数学模型 |
3.1.3 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
3.2 变频调速 |
3.2.1 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
3.2.2 变频调速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
3.2.3 变频调速对曲柄轴等效驱动力矩的影响 |
3.3 抽油系统变频控制仿真模型 |
3.3.1 抽油系统等效模型建立 |
3.3.2 变频调速环节仿真模型建立 |
3.3.3 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3.3.4 变频器仿真 |
3.4 抽油系统变频控制条件 |
3.4.1 抽油系统闭环控制原理 |
3.4.2 抽油系统边界条件 |
3.5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
3.5.1 电机节能存在问题 |
3.5.2 变频调速技术节能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频调速仿真 |
4.1 电机变频调速仿真 |
4.1.1 矢量控制 |
4.1.2 直接转矩控制 |
4.1.3 变压变频控制 |
4.1.4 转差率控制 |
4.2 PID控制原理 |
4.2.1 模糊控制 |
4.2.2 模糊PID控制 |
4.2.3 PID控制 |
4.2.4 抽油机变频控制系统仿真 |
4.3 冲次对抽油机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规抽油系统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分析 |
5.1 异步电机启动仿真 |
5.1.1 异步电机零负载启动 |
5.1.2 异步电机带负载启动 |
5.2 变频调速仿真结果 |
5.2.1 矢量控制仿真结果 |
5.2.2 直接转矩仿控制真结果 |
5.2.3 变压变频控制仿真结果 |
5.2.4 转差率控制仿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开展的工作 |
6.2 结论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发电厂热网系统工程技术改造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11号循环水泵入口旋转滤网改造 |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改造的必要性 |
2.1.1 设备简介 |
2.1.2 现场环境 |
2.1.3 设备缺陷 |
2.2 国内外调研报告 |
2.3 可行性方案与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网循环泵的调速改造 |
3.1 热网循环泵的改造的目的 |
3.2 热网循环泵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
3.2.1 热网循环泵的设计 |
3.2.2 热网循环泵的设计和运行条件 |
3.3 技术要求 |
3.3.1 永磁调速器的性能参数和功能要求 |
3.3.2 永磁调速器的材质要求 |
3.4 调速器的选用 |
3.4.1 磁屏蔽套筒永磁调速器的结构特点 |
3.4.2 磁屏蔽套筒永磁调速器的技术优势分析 |
3.4.3 永磁调速部分的基本结构 |
3.5 离合器的选用和调速控制原理 |
3.5.1 离合器的选用 |
3.5.2 调速控制原理 |
3.6 导体转子的冷却 |
3.7 控制系统与改造过程的实施 |
3.7.1 控制系统 |
3.7.2 改造过程的实施 |
3.8 永磁调速改造节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机凝汽器与小机凝汽器的改造 |
4.1 凝汽器的现状概述 |
4.1.1 主机凝汽器概述 |
4.1.2 小机凝汽器概述 |
4.1.3 海水循环水泵概述 |
4.2 凝汽器存在的问题 |
4.2.1 主机凝汽器运行状况 |
4.2.2 小机凝汽器运行状况 |
4.2.3 循环水供水能力 |
4.2.4 凝汽器存在主要问题小节 |
4.3 凝汽器改造方案 |
4.3.1 主凝汽器与小机凝汽器单独改造方案 |
4.3.2 小机排汽接入主凝汽器,去除小机凝汽器方案 |
4.3.3 凝汽器改造方案汇总对比 |
4.3.4 凝汽器改造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 |
4.3.5 凝汽器改造带来的设计更改 |
4.3.6 凝汽器改造预期效果 |
4.3.7 凝汽器改造的效益分析 |
4.4 凝汽器加装清洗装置 |
4.4.1 改造方案对比 |
4.4.2 “水蜘蛛”在线冲洗技术 |
4.4.3 在线冲洗改造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现水核算 |
5.1 背景 |
5.2 方法 |
5.2.1 体现水多尺度投入产出法 |
5.2.2 工程系统核算方法 |
5.3 核算结果 |
5.3.1 热力系统 |
5.3.2 电气系统 |
5.3.3 热工控制系统 |
5.3.4 其他及服务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电梯舒适度的因素 |
2 电梯的各个体系 |
3 变频调速系统 |
4 变频调速技术的优点 |
5 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 |
5.1 应用完善变频调速体系 |
5.2 应用在电梯编程控制 |
6 结语 |
(4)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电梯舒适程度的原因 |
1.1 噪音以及振动的影响 |
1.2 钢丝绳松紧状况直接影响电梯舒适度 |
1.3 人机交互直接影响电梯舒适度 |
2 变频调速系统概述 |
3 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 |
3.1 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现状 |
3.2 变频调整技术在控制电梯舒适度的应用 |
4 结语 |
(5)怀安电厂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及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1 变频调速研究现状 |
1.2.2 变频调速技术在国内发电厂中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分析 |
2.1 调速技术的节能原理 |
2.2 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 |
2.2.1 变极调速 |
2.2.2 转差调速 |
2.2.3 变频调速 |
2.2.4 耦合调速 |
2.3 变频调速的优势 |
2.3.1 各种调速方式的传递效率比较 |
2.3.2 变频调速的优越性 |
2.4 国电怀安热电有限公司给水泵组介绍 |
2.4.1 给水泵主要参数 |
2.4.2 给水泵电动机参数 |
2.4.3 液力耦合器参数 |
2.4.4 前置给水泵参数 |
2.4.5 给水泵运行参数限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给水泵变频改造项目调研及可行性分析 |
3.1 怀安公司变频改造现状及调研目的 |
3.2 宁夏马莲台发电厂给水泵变频改造基本情况 |
3.3 调研结论及怀安公司变频改造可行性分析 |
3.3.1 耗电率分析 |
3.3.2 可靠性分析 |
3.3.3 液力耦合器改造方面 |
3.3.4 变频器室的土建和变频器的安装 |
3.3.5 控制系统策略的编制和组态的建设 |
3.3.6 运行方式和运行操作中注意事项 |
3.4 给水泵变频改造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 |
3.4.1 给水泵变频改造的安全性问题 |
3.4.2 给水泵变频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给水泵变频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 |
4.1 变频改造方案的确定 |
4.2 给水泵变频器选型及要求 |
4.2.1 变频装置保护的主要技术要求 |
4.2.2 变频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 |
4.2.3 真空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 |
4.2.4 变频装置控制系统 |
4.3 高压变频器散热方案选择 |
4.3.1 空-水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
4.3.2 空-水冷技术指标 |
4.3.3 空-水冷却系统安全性能评价 |
4.4 电源要求、接地要求 |
4.4.1 给水泵变频—6k V开关接线 |
4.4.2 变频器接地电路选择 |
4.5 变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 |
4.5.1 电气设备改造 |
4.5.2 热控设备改造 |
4.6 设备功能指标完成情况 |
4.6.1 变频器 |
4.6.2 热控试验 |
4.6.3 液耦 |
4.7 给水泵变频改造后启停及运行注意事项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给水泵变频改造后的节能分析 |
5.1 机组运行时给水泵数据采集(以#1 机组给水泵为例) |
5.2 公式计算电泵变频改造后耗电率 |
5.3 厂用MIS管理系统生产报表查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电机多算法调速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电子技术 |
1.2.2 微处理器和DSP技术 |
1.2.3 变频调速控制技术 |
1.2.4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VPWM原理 |
2.1 电压空间矢量 |
2.2 电压与磁链空间矢量 |
2.3 PWM逆变器基本输出电压矢量 |
2.4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 |
2.4.1 确定电压空间矢量的扇区 |
2.4.2 计算基本空间矢量作用时间 |
2.4.3 确定基本空间矢量作用顺序 |
2.4.4 确定扇区及基本空间矢量的总结 |
2.4.5 过调制处理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V/F变压变频开环调速控制 |
3.1 V/F变压变频技术原理 |
3.1.1 基频以下调速 |
3.1.2 基频以上调速 |
3.1.3 电压-频率协调控制 |
3.2 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3.2.1 异步电动机模型 |
3.2.2 SVPWM仿真模块 |
3.2.3 开环系统仿真模型 |
3.2.4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3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 |
3.3.1 DSP模块设置 |
3.3.2 电动车辆加减速控制 |
3.3.3 系统软件实现 |
3.3.4 实验验证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 |
4.1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基本思想 |
4.1.1 转差频率控制 |
4.1.2 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结构 |
4.2 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1 闭环系统仿真模型 |
4.2.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3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 |
4.3.1 DSP模块设置 |
4.3.2 系统软件实现 |
4.3.3 实验验证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矢量控制原理 |
5.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主要思想 |
5.2 矢量坐标变换 |
5.2.1 三相静止-两相静止(3s/2s)坐标转换 |
5.2.2 两相静止-两相旋转(2s/2r)坐标转换 |
5.3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5.3.1 三相交流电机数学模型 |
5.3.2 静止两相坐标系(α-β)中的电机模型 |
5.3.3 任何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中的电机模型 |
5.3.4 同步两相旋转坐标系(M-T)中的电机模型 |
5.4 矢量控制系统采用电机模型 |
5.4.1 按磁场定向的异步电动机模型 |
5.4.2 转子磁链定向问题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
6.1 矢量控制系统框图 |
6.2 系统仿真和分析 |
6.2.1 Clarke变换和Park变换模块 |
6.2.2 iPark逆变换模块 |
6.2.3 转子电流-磁链计算模块 |
6.2.4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6.2.5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6.3 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 |
6.3.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6.3.2 DSP模块设置 |
6.3.3 系统的软件实现 |
6.3.4 实验验证 |
6.4 实物图 |
6.5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一、完成的工作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 |
(7)WJ-DE6000电气节能软件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理论分析 |
2.1 建筑电气工程中变压器的技术分析 |
2.1.1 变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2.1.2 变压器的损耗 |
2.1.3 变压器的节能选择 |
2.2 建筑工程中电力电缆的使用分析 |
2.2.1 电力电缆导体材料的分析 |
2.2.2 电力电缆导体材料的分析 |
2.3 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技术分析 |
2.3.1 变频器的使用 |
2.3.2 风机、水泵的节能 |
2.3.3 电梯节能技术 |
2.4 建筑工程中照明节能分析 |
2.4.1 电气照明方案的选择 |
2.4.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2.4.3 天然光的利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电气新能源的研究 |
3.1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
3.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3.3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电气节能分析软件 |
4.1 软件功能和软件设计原则 |
4.2 节能软件系统设计 |
4.3 建筑电气节能分析软件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节能改造工程设计依据 |
5.3 产品选型 |
5.3.1 WJ-DE6000系列产品介绍 |
5.3.2 WJ-DE6000系统网络构成 |
5.3.3 WJ-DE6000系统组态管理软件 |
5.4 节能改造工程设计思路 |
5.4.1 节能改造工程设计概况 |
5.4.2 WJ-DE6000系统设置 |
5.4.3 节能改造工程设备清单 |
5.4.4 节能改造工程竖向系统 |
5.5 节能改造工程设计中节能产品的应用分析 |
5.5.1 供配电系统设备监控 |
5.5.2 照明监控系统 |
5.5.3 电梯监控系统 |
5.5.4 空调设备监控系统 |
5.5.5 风机盘管监控系统 |
5.5.6 新风机组监控系统 |
5.6 改造后工程节能效果分析 |
5.6.1 空调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
5.6.2 照明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
5.6.3 电梯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电动车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 |
1.1 转差频率控制 |
1.2 VVVF控制原理 |
1.3 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结构 |
1.4 系统软件实现 |
2 系统仿真 |
3 实验验证及结论 |
(9)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影响舒适度的因素 |
2 对电梯各个系统进行分析 |
3 变频调速系统 |
4 变频调速系统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 |
4.1 变频调速系统 |
4.2 电梯编程控制器的改造 |
5 结论 |
(10)转差频率控制的转速闭环调速系统的改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差频率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
2 转差频率交流异步电动机闭环控制改进 |
3 仿真试验 |
4 结束语 |
四、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器在电梯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常规抽油系统变频调速控制方法研究[D]. 郭桐桐.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发电厂热网系统工程技术改造效能分析[D]. 付东方. 燕山大学, 2019(03)
- [3]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J]. 李杰.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1)
- [4]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J]. 林举华. 中国设备工程, 2018(11)
- [5]怀安电厂电动给水泵变频改造及节能分析[D]. 康莹.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6]基于TMS320F2812的交流电机多算法调速控制[D]. 石停停. 东南大学, 2016(03)
- [7]WJ-DE6000电气节能软件设计与应用[D]. 赵晓旭. 东北大学, 2016(06)
- [8]电动车辆转速闭环转差频率调速控制系统的实现[J]. 石停停,叶桦,冒建亮. 电气传动, 2015(10)
- [9]探讨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梯舒适度改造中的应用[J]. 王文军. 电子制作, 2014(23)
- [10]转差频率控制的转速闭环调速系统的改进方法[J]. 陈中,胡国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