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脂肪肝冲剂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庭树[1](2020)在《鸡骨草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体外初步探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溶剂从广西鸡骨草中分离出的提取物对SGC-7901胃癌细胞、BEL-7404肝癌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筛选出体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鸡骨草提取物。在体内对鸡骨草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建立SGC-7901、BEL-7404、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鸡骨草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结合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从而筛选出鸡骨草体内外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提取物,为进一步分离鸡骨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以SGC-7901、BEL-7404、MCF-7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及观察细胞的形态来检测鸡骨草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3)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鸡骨草提取物的体内安全性进行评价;(4)建立SGC-7901、BEL-7404、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鸡骨草提取物对SGC-7901、BEL-7404、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效果,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1)CCK-8法的结果表明鸡骨草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对SGC-7901、BEL-7404、MCF-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成剂量依赖性。除石油醚提取物外,另三种溶剂的提取物在药物浓度为0.7 mg/m L左右时,细胞抑制率均达50%以上,其中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最强;(2)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BEL-7404细胞24 h后能有效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BEL-7404细胞24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表现为G0/G1期细胞比例显着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其中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各浓度组的G0/G1期、S期、G2/M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无任何中毒症状、无死亡情况,解剖后小鼠主要脏器的外形颜色,大小比例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改变,鸡骨草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分别大于16080、27600、35360 mg/kg,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表数值可判定CAE、NBE、WE无毒,表明鸡骨草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4)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鸡骨草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均表现出抗肿瘤效果,随着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抑瘤效果越明显。其中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内抑瘤效果最强,对SGC-7901、BEL-7404、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瘤率分别为43.64%、47.35%、29.53%;HE染色结果显示,3种肿瘤细胞的模型组肿瘤组织中癌细胞排列紧密,生长旺盛,细胞核大;鸡骨草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各给药组的肿瘤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坏死、核溶解、消失、肿瘤细胞大小不一,胞间疏松,细胞核较小,胞浆部分破裂,不完整,肿瘤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以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肿瘤组织坏死最明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Bax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模型组,Bcl-2积分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中Bax、Bcl-2积分光密度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鸡骨草提取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2)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的作用;(3)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鸡骨草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4)鸡骨草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对SGC-7901、BEL-7404、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并且能诱导细胞凋亡。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能上调Bax蛋白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
袁旭江[2](2013)在《鸡骨草有效成分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鸡骨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的虚拟筛选、活性、黄酮类成分含量和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挖掘出新化学成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最具活性潜力的有效成分,开展其相关活性试验,以期阐明鸡骨草的有效物质基础,进一步建立专属、稳定、可行的有效物质质量评价技术,并评价其质量,为提高我省道地药材鸡骨草的药用价值、质量评价以及品质优选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依据以及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结合柱层析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富集、分离和纯化,运用理化性质测定结合UV、MS、TLC、HPLC和NMR等波谱技术分析并鉴定其结构;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分子对接技术,对鸡骨草的化学成分与相关疾病活性受体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并分析各类化学成分的活性潜力;通过DPPH法、磷钼络合物法测定鸡骨草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胰脂肪酶活力测定法体外检测鸡骨草黄酮类成分的降血脂效果;构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黄酮类的体内降脂保肝效果;采用MTT法研究鸡骨草黄酮苷部位及其苷元芹菜素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通过小鼠灌胃初步探索酰胺化合物鸡骨草甲素的体内吸收分布情况,并采用MTT法研究鸡骨草甲素和乙素对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活性;利用HPLC建立并测定酰胺类成分鸡骨草甲素含量;运用UV技术结合不同显色方法探索不同构型黄酮成分的显色原理并建立芹菜素黄酮类成分专属性含量测定方法——三乙胺(TEA)显色法;采用正交法研究鸡骨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运用HPLC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建立鸡骨草黄酮成分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运用HPLC构建鸡骨草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分析评价技术。结果:从鸡骨草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鉴定出12个,分别为β-谷甾醇(1)、肌醇甲醚(3)、脯氨酸(4)、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5)、相思子碱(6)、下箴刺桐碱(7)、芹菜素-6-C-葡萄糖-8-C-葡萄糖苷(8)、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9)、芹菜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10)、N-(4-羟基桂皮酰)酪氨酸(11)、鸡骨草乙素(12)和鸡骨草甲素(13)。ADMET预测和分子对接结果提示,鸡骨草保肝降脂成分活性大小为酰胺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生物碱和其他类>皂苷类,最具活性潜力成分为:鸡骨草甲素、鸡骨草乙素、N-(4-羟基桂皮酰)酪氨酸、相思子碱、芹菜素和木犀草素及其糖苷、查尔酮、原儿茶酸、异落叶松树脂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以酰胺类成分得分最高,高于阳性药物阿德福韦酯,不与CYP2D6和血浆蛋白结合,提示以游离状态进入血液发挥药效作用,酰胺类和黄酮类成分在降脂方面的活性潜力也优于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鸡骨草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116 5(芹菜素-6,8-C-二葡糖苷)、0.120 3(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0.125 4(芹菜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0.465 6(总黄酮),但均弱于Vc(0.009 1),但随着浓度增大,黄酮类成分的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活性而增强。黄酮类成分能增强脂肪酶活性,且随浓度增大而增强,提示具有一定体外促进作用。小鼠灌胃给药14天后,结果显示模型组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中上述各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特别是在降低TG方面,鸡骨草总黄酮(ZHT)组要稍优于血脂康组。肝脏病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脂肪肝均具改善效果,以ZHT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最佳。鸡骨草黄酮类成分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抑制结果显示,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和DMSO溶媒对照组均无抑制作用;总黄酮浓度在200 μmol/L体现出26%的抑制率;芹菜素在12.5 μmol/L时抑制率约为17%,在25 μmol/L时抑制率约为47%,在50μmol/L时抑制率约为90%,随着浓度的提高对B16的抑制率明显增强,根据抑制浓度曲线推测出芹菜素抑制B16细胞的IC50约为28 μmol/L。与总黄酮相比,芹菜素在25μmol/L和50μmol/L处的抑制活性明显均强于总黄酮(P<0.01),结果表明,芹菜素与其二糖碳苷类成分对B16细胞抑制活性上具有明显差异。鸡骨草甲素通过口服后以原型进入血液和各个组织部位,血液中药物浓度最大,其他依次为肝、胰腺和肾。鸡骨草甲素和鸡骨草乙素浓度在50、100、200和400 μg/mL处对L-02细胞具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P<0.01),且随浓度的升高不断增强。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其显现出一定的毒性,在800 μg/mL时,其细胞存活率约为86%,初步预测其IC50分别为1 078 μg/mL和1 068 μg/mL,表明肝细胞毒性很小。CC14致L-02细胞损伤模型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鸡骨草甲素和乙素高(500 μg/mL)、中(250μg/mL)、低(125μg/mL)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CC14损伤组,与模型组相比,其差异存在极其显着性或显着性意义(P<0.01,P<0.01,P<0.05),且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稍高于阳性药物联苯双酯组,结果表明鸡骨草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保肝护肝活性。酰胺类成分鸡骨草甲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鸡骨草叶中鸡骨草甲素含量在0.038%~0.146%之间,毛鸡骨草叶中鸡骨草甲素含量在0.08~0.12%之间。黄酮类构型与显色方法关系研究显示,不同显色方法对不同黄酮类结构的吸收光谱变化具有显着影响,黄酮类结构中4位羰基、羟基的位置和数量、羟基是否有取代基团等与吸收光谱的变化相关,与是否为邻二酚羟基无关。TEA显色法可使芹菜素黄酮类成分在400 nm处具有特征吸收,其中水的存在和浓度对芹菜素黄酮类成分的TEA显色法具有显着影响,当水达到一定浓度后,其影响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状况。鸡骨草中芹菜素黄酮类的UV含量测定可采用TEA显色法,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溶剂均采用50%乙醇提取或定容,以芹菜素类为指标时其配制溶剂用50%乙醇,以芦丁为指标时其配制溶剂采用95%乙醇,并于波长400 nm处测定显色前后吸收差值(4显色后-A显色前)进行评价。以芹菜素-6,8-C-二葡糖苷、芹菜素和芦丁均可用于鸡骨草总黄酮含量评价,三者具一定的换算关系,当测定吸收差值较低时,用芹菜素和芦丁换算得到的含量值偏大;当吸收差值达0.50以上,三者换算含量值较为接近。经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鸡骨草各部位总黄酮含量大小为叶部位>茎部位>根部位,叶中含量在1.0~5.0%之间,最高达4.80%;茎中含量在0.1~1.0%之间,根中含量在0.01~0.1%之间;不同鸡骨草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该差异可能受产地或药用部位含量不同所影响。鸡骨草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筛选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评价结果与3个主黄酮成分含量和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超声时间(C)因素的影响最大,具有显着性(P<0.05),料液比(B)因素的影响最小,经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3D2,即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超声时间45 min,提取次数2次。芹菜素-6,8-C-二葡糖苷(1)、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2)和芹菜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3)的外标法(ESM)与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结果表明叶部位中含量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茎部位中含量误差大部分在8%以内,个别超过8%;根部位中含量误差最大;提取过程中含量误差能得到良好控制,均在7%以内。鸡骨草含量结果显示:茎中1含量为0.005 0~0.095%,2含量为0~0.083%,3含量为0.010~0.14%;根中1含量变化为0.002 0~0.006 3%,2含量为0.006 0~0.013%,.3含量为0.003 9~0.014%,叶中1含量为0.013~0.54%,2含量为0.031~0.85%,3含量为0.019~0.88%。毛鸡骨草含量结果显示:茎中1含量变化为0.006 5~0.033%,2含量为0.015~0.033%,3含量为0.014~0.033%;叶中1含量为0.34~1.95%,2含量为 0.59~0.31%,3 含量为 0.51~1.22%。鸡骨草黄酮类HPLC指纹图谱评价结果显示,鸡骨草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的化学成分色谱峰明显存在差异,叶部位色谱峰特征性强且稳定,信息多,基线平整;茎部位色谱峰类似叶部位,但峰较低,基线不平整;提示叶部位用于指纹图谱分析最佳。通过分析比较15批鸡骨草叶HPLC色谱图,标记出10个特征性较强的黄酮类成分共有峰,其峰面积总和占所有峰总面积95%以上,已知黄酮成分峰面积和占所有黄酮类成分总峰面积均在45%以上;1号峰为芹菜素-6-C-葡萄糖-8-C-葡萄糖苷,记为参照峰(S);各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峰面积存在差异。通过计算机软件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鸡骨草,产地较为邻近,其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为接近,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第二类为鸡骨草,产地距离第一类相对较远,图谱相似度较低,相关系数在0.30~0.88之间;第三类为毛鸡骨草,产地接近第一类,图谱相似度次之,相关系数在0.83~0.98之间。通过应用于20批鸡骨草饮片相似度评价,表明鸡骨草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受产地影响,产地越接近,相似度越高。结论:共鉴定出12个化合物;其中脯氨酸、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和N-(4-羟基桂皮酰)酪氨酸为首次分得;2个为新化合物:鸡骨草乙素和鸡骨草甲素。ADMET和分子对接预测表明鸡骨草降脂保肝的最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酰胺类、黄酮类成分。活性实验研究表明鸡骨草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促进脂肪酶活力和降脂保肝作用,提示黄酮类成分为鸡骨草降脂保肝有效部位;且鸡骨草黄酮类成分对B16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芹菜素及其碳苷具有构效关系,芹菜素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碳苷类;以上实验结果与计算机分子对接模拟结果一致。细胞活性研究和ADMET预测均表明鸡骨草甲素以原型进入体内发挥药物疗效,鸡骨草甲素和乙素对肝细胞毒性小且增殖作用,对CC14致L-02肝细胞损伤具有显着保护作用,提示鸡骨草酰胺类成分为鸡骨草新的保肝护肝部位,具有药物开发潜力。建立了鸡骨草叶酰胺成分鸡骨草甲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可行。不同显色方法与黄酮结构类型的吸收光谱变化具有相关性,TEA-UV法对芹菜素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具有专属性和稳定性,适合鸡骨草芹菜素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TEA和水是影响芹菜素类成分显色后呈现特征吸收波长的关键因素。鸡骨草总黄酮含量可用芹菜素苷、芹菜素和芦丁为指标进行测定评价,以芹菜素苷为指标评价含量较准确真实,以芹菜素为指标只能评价苷元含量,以芦丁为指标可用于初步间接评价。鸡骨草总黄酮最佳工艺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适合鸡骨草总黄酮提取研究。QAMS具有良好的校正因子,方法学考察稳定可行,与ESM测定值之间误差在合理范围。ESM和QAMS均适合于鸡骨草药材的黄酮类多成分质量评价。HPLC评价结果与TEA-UV总黄酮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药用部位和产地对鸡骨草和毛鸡骨草的总黄酮和3个黄酮苷成分含量均有显着影响,以叶部位最高,茎次之,根最小,毛鸡骨草黄酮类含量稍高于鸡骨草;提示鸡骨草入药应根、茎和叶齐全为佳。产地和部位对鸡骨草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具有影响,产地越接近,图谱越相似,越可能聚为同一类。鸡骨草叶具有良好的相似度,多数相关系数达到0.90以上,鸡骨草饮片相似度较差,相关系数均低于0.90,提示开展鸡骨草的指纹图谱分析选择叶部位最佳。该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行,适合于鸡骨草叶黄酮类成分的分析评价。综上所述,鸡骨草为我省道地药材,其叶部位有新类保肝活性部位,应加强其开发利用,以提高鸡骨草的药用价值和科技含量。
单纯,江振洲,王涛,汪豪,张陆勇[3](2011)在《中药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中药鸡骨草(Abrus cantoniens Hance)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亦是我国出口中草药品种之一。我国对这一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已进行多年。根据文献报道,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药鸡骨草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作用机制以及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梁琳[4](2011)在《青葙总皂苷的保肝、降血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青葙子(Celosiae Semen)来源于苋科青葙属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收录于2010版药典。其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效。研究背景:我国传统医学中,对于青葙子清肝明目的应用已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青葙子水提物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肝细胞保护作用;印度民间用其乙醇提取物用于治疗糖尿病。为了深入开发利用青葙子资源,本课题组在青葙子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首次从青葙子中分得到9个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本论文作为延续性工作,着重对青葙总皂苷进行保肝、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学研究,旨在为青葙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青葙总皂苷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研究目的:通过对青葙总皂苷保肝、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学研究,明确其药理活性,并对其药效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为青葙子的开发利用以及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研究方法与结果:1.青葙总皂苷(CAS)的保肝作用研究:通过建立不同的肝损伤动物模型进行青葙总皂苷的保肝作用研究;(1)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腹腔注射0.1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设置CAS三个给药剂量组:0.6mg/kg、2.5mg/kg、10.0mg/kg,结果发现,预防性给药7天,与模型组相比,CAS在2.5mg/kg-10.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P?0.01),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指标测定发现,与模型组相比,CAS在0.6mg/kg-10.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1),肝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CAS各预防给药组肝细胞受损伤程度减轻;(2)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每周两次给予大鼠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持续7周,可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实验设置CAS三个给药剂量组:0.5mg/kg、2.0mg/kg、8 .0mg/kg,造模的同时,每天灌胃给药一次,结果发现,给药7周,与模型组相比,CAS在2.0mg/kg-8.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P?0.05),且CAS 8.0mg/kg剂量给药可显着性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和升高白球蛋白比(A/G)(P?0.05),肝脏病理切片同样显示出CAS良好的保肝作用;(3)刀豆蛋白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 20mg/kg,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设置CAS三个给药剂量组:12.5mg/kg、25.0mg/kg、50.0mg/kg,结果发现,预防性给药11天,与模型组相比,CAS在25mg/kg-50.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P?0.05)。2. CAS的降血脂作用研究:通过建立不同的高血脂动物模型来进行青葙总皂苷的降血脂作用研究;(1)给予大鼠腹腔注射Triton WR 1339生理盐水溶液,建立大鼠急性高血脂模型,实验设置CAS三个给药剂量组:10.0mg/kg、20.0mg/kg、40 .0mg/kg,结果发现,预防性给药30天,与模型组相比,CAS在20.0mg/kg-40.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血清TC(P ?0.05),提示CAS有降血脂作用。(2)给予大鼠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实验设置CAS三个给药剂量组:10.0mg/kg、20.0mg/kg、40 .0mg/kg,结果发现给药四周后,与模型组相比,CAS在10.0mg/kg-40.0c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P?0.01),同时AST活性亦显着性降低(P?0.01),CAS 40mg/kg剂量还可以显着性降低大鼠冠心病危险指数(CRI)(P?0.01),对大鼠肝组织匀浆指标测定发现,CAS在10mg/kg-40mg/kg剂量范围内,可显着性降低大鼠肝组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1),同时亦显着性降低MDA含量(P?0.01);(3)给予兔高脂饲料10天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实验设置CAS两个给药剂量组:6.0mg/kg、24.0mg/kg,给药10天、20天、30天分别取血,观察青葙总皂苷对家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CAS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其降血脂的作用并未减弱,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CAS在24.0mg/kg剂量,给药10天、20天、30天时均可显着性降低兔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P?0.01),CAS 6mg/kg剂量给药20天、30天时可显着性降低兔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P?0.05),其降血脂作用呈一定量效关系;给药30天后,CAS 24.0mg/kg剂量可显着性降低兔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以及CR(IP?0.01),CAS 24.0mg/kg剂量可显着性降低兔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5);CAS 6.0mg/kg可显着性降低兔肝脏中TC含量(P?0.05),CAS 24.0mg/kg可显着性降低兔肝脏中TC含量(P?0.01),TG含量(P?0.05),MDA含量(P?0.05),以及升高LPS活性(P?0.05)。3. CAS初步急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灌胃给药,CAS的无毒剂量为672mg/kg,半数致死量LD50值为713.4mg/kg。结论:青葙总皂苷可有效防治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可显着性降低造模组大鼠及家兔的血清TC含量,降低兔AI其机制可能均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中药青葙子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严哲琳[5](2011)在《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并研究肝脏和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和AMPK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探讨三种中药提取物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雄性3周龄Wistar大鼠8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予标准饲料喂养,其余70只高脂喂养16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STZ (35mg·kg-1·bw-1)诱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Wista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共63只),随机选出56只分为8组,即苦瓜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翻白草翻白草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地骨皮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7只,余下造模成功大鼠7只设为模型组。另取从正常饮食组随机取7只作为对照。以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4.05mg·kg-1·bw-1)作为西药对照、苦瓜、翻白草、地骨皮提取物高剂量组(400mg·kg-1·bw-1)和低剂量组(200mg·kg-1·bw-1),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按10ml·kg-1·bw-1灌服无菌水。药物干预4周后,进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评价三种中药对IR的干预效果,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口服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 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 ISI)、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MPK、Akt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检测肝脏组织AMPKα1-mRNA、AMPKα2-mRNA基因转录水平。2.采用雄性6周龄BKS.Cg-m +/+ Leprdb/J (db/db)小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苦瓜、翻白草、地骨皮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6只。C57BL/KsJ(+/-)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以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1.2g.kg-1.bw-1)作为西药对照、苦瓜、翻白草、地骨皮提取物高剂量组(4g.kg-1.bw-1)和低剂量组(2g.kg-1.bw-1),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按1ml·kg-1·bw-1灌服无菌水。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动物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OGTT)、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骨骼肌组织中AMPK、Akt、AS160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检测骨骼肌组织中GLUT4-mRNA基因转录水平。结果1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IR大鼠的干预作用1.1大鼠糖钳实验的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苦瓜、翻白草、地骨皮提取物高剂量组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有升高趋势,说明各组大鼠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1.2大鼠血生化指标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苦瓜、翻白草、地骨皮提取物干预4周后,显着改善大鼠OGTT、降低FBG、升高FINS,显着降低TC、TG、LDL-C并升高HDL-C水平(P<0.05)。1.3大鼠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可见轻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光镜下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沿中央静脉呈向心性分布,胞浆内周边可见许多小的脂滴空泡,细胞核位置无明显改变,肝小叶结构完整。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干预4周后肝细胞脂肪变形明显减轻,个别可见到局灶性的肝细胞胞浆周边细小的脂滴空泡,细胞核位置无明显改变,肝小叶结构完整。1.4大鼠肝脏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都能上调大鼠的肝脏组织中P-AMPK、P-Akt (Ser 473)、P-AS160蛋白的表达(P<0.05),三种中药的上述功效与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组相比,无显着差异。1.5大鼠肝脏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都能上调肝脏组织中AMPKα1-mRNA和AMPKα2-mRNA的表达含量(P<0.05)。2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对BKS.Cg-m +/+ Leprdb/J (db/db)小鼠的干预作用2.1小鼠血生化指标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苦瓜、翻白草、地骨皮提取物干预4周后,都能显着改善大鼠OGTT、降低FBG、升高FINS,显着降低TC、TG、LDL-C并升高HDL-C水平(P<0.05)。2.2小鼠骨骼肌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都能上调小鼠骨骼肌组织中P-AMPK、P-Akt (Ser 473)、P-AS160蛋白的表达(P<0.05),三种中药的上述功效与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3小鼠骨骼肌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都能上调骨骼肌组织中GLUT 4-mRNA的表达含量(P<0.05)。结论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可以改善长期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IR大鼠模型以及IR小鼠模型BKS.Cg-m +/+ Leprdb/J(db/db)小鼠的胰岛素抵抗。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改善IR的机制是激活AMPK,活化的AMPK促进GLUT4转位,加快葡萄糖利用。同时,三味中药激活PI3k/Akt途径,活化的Akt进一步激活AS160,加强GLUT4转运,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孙琪[6](2010)在《中医复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发病率甚高,现代医学尚无疗效确切的保肝药物,运用中医复方对本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探讨中医复方在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方面的辨治规律,阐明常用方剂的主要配伍思路和方法,为中医临床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医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进行了研究。首先为理论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古今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研究成果,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主要证候、病因病机、常用治法和组方用药规律。结果表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以纳差、肝区不适或疼痛、乏力、恶心呕吐、黄疸、腹胀、舌质紫暗、苔腻、脉细或弦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痨病在先、正气虚弱、药毒伤肝为主要病因,湿热、气郁、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肝、脾为主要病变脏腑;常用治法有补气健脾、利湿清热、疏肝理气、行血活血等。组方配伍注重肝脾同治,邪正兼顾,用药平和,避免峻攻峻补。补气侧重健脾助运,常用甘草、白术、山药;利湿兼顾清热,常用茯苓、茵陈、栀子;行气侧重疏利肝气,兼以调理脾气,常用柴胡、枳壳、陈皮;补血柔肝而不滋腻,常用当归、白芍;行血活血而不破血,常用丹参、郁金;少用滋补阴液,与肺痨治法有别。其次为实验研究。采用小鼠CCl4和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了保肝抗痨汤高、低剂量组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变化以及肝指数的影响。并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保肝抗痨汤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CCl4和抗结核药物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LT、AST含量以及肝指数。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为225g生药/(kg·d),为人临床用量的155倍。提示保肝抗痨汤高、低剂量组对CCl4和抗结核药物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毒性小,临床用药安全可靠。最后举病案一例加以验证说明。
崔蓉,卜一珊[7](2009)在《中草药降糖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梁启超[8](2009)在《双奇口服液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按照新药研究方面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双奇口服液临床前的研究,包括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评价,药理、毒理等各项研究。为双奇口服液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和药物成分的性质,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确定了制备工艺。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定了制剂中的黄酮及皂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口服液中总多糖的含量,确定了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该药的初步稳定性研究,其中包括性状、鉴别及含量测定。毒理学方面,通过急性、毒理性研究来评估其安全性;药效学试验,进行了免疫试验和抗衰老试验。双奇口服液作用于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检测了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延缓衰老的机制。结果:在质量标准的研究中:对黄酮、皂苷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斑点分离效果好,证明所选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767%,RSD=1.93%;3批样品所测得的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87、2.95、2.92 mg﹒ml-1;该药初步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对光、热有较好的稳定性;室温留样三个月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无明显变化,说明双奇口服液初步稳定性良好。急性毒理试验表明双奇口服液安全无毒副作用;双奇口服液能增加正常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双奇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中SOD(P<0.01)和GSH-PX活力(P<0.01),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1)。结论:综上所述双奇口服液通过临床前药学、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制备工艺可行,各项质量标准能控制药品的质量,经考察该药的稳定性良好。药理实验表明该药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包桂花[9](2009)在《蒙药甘露益肝胶囊的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药甘露益肝汤散(蒙古名音译为额力根阿尔仙,意译为肝之甘露)是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巴根那教授在传统方光明盐四味汤散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并应用于临床的经验方。由荜茇、干姜、诃子、光明盐4味药物组成。具有良好的保肝、醒酒功效。为满足临床需求,本课题将这一经验方研制成蒙药新药甘露益肝胶囊。首先对经验方甘露益肝汤散和传统方光明盐四味汤散进行大、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确定了甘露益肝胶囊的处方。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HPLC法测定评价指标胡椒碱的提取转移率、没食子酸的煎出转移率,同时考察总浸出物,研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荜茇、干姜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方案为A1B2C1,即用8倍量(B2)的90%乙醇(A1)、以1ml·min-1的速度(C1)缓缓渗漉,胡椒碱的转移率可达99%;诃子、光明盐、及荜茇和干姜药渣等群药的水煎提取最佳工艺方案为A3B3C3,即取药物最粗粉,加7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小时,没食子酸的煎出转移率可达65%。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荜茇、干姜、诃子进行了鉴别研究;应用HPLC法对处方君药荜茇的主要成分胡椒碱、佐药诃子主含的没食子酸,分别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薄层色谱中各味药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及重复性好。胡椒碱及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75%、98.72%,RSD为2.54%、1.93%(n=6)。对甘露益肝胶囊进行了水分测定,崩解时限测定,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砷盐、重金属检查。结果,全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有关规定。对甘露益肝胶囊的三批样品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研究,加速试验(40℃,RH75%)考察了6个月,长期试验常温留样观察18个月(仍在继续进行中)。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各月考察结果与0月结果相比较变化很小,提示本品质量24个月内稳定。对甘露益肝胶囊进行大、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及小鼠解酒等药效学实验研究,考察了该药的主要药效。结果表明,甘露益肝胶囊能够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致大、小鼠肝脾指数,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及肝脏组织内MDA的水平的提高;使酒精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等明显好转;明显缩短小鼠睡眠时间。提示,甘露益肝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有显着的解酒功效。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最大给药量为32.0g·kg-1·d(以胶囊剂计),该给药量为临床等效量的约700倍(体重按70kg计算),表明本品在常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李恒[10](2009)在《乐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乐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探讨本方的作用机理。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8月,门诊治疗的60例小儿厌食证患儿,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乐食冲剂,对照组采用口服健胃消食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药物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有效率及显效率的比较。结果:1、治疗组(乐食冲剂)对小儿厌食症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健胃消食片)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药物治疗后均能改善厌食的症状,在主症如食欲、食量的改善方面,两组药物治疗前后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次要症状方面,乐食冲剂也优于健胃消食片(P<0.05)。3、治疗后,微量元素Zn、Fe升高均比对照组明显。4、本次试验中未观察到药物对心、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有不良反应。结论:乐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肝郁乘脾型)疗效确切,显着提高了患儿的食欲,且无副作用。
二、抗脂肪肝冲剂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脂肪肝冲剂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鸡骨草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鸡骨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有效成分的提取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鸡骨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鸡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BEL-7404肝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鸡骨草提取物急性毒性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鸡骨草提取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鸡骨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2)鸡骨草有效成分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鸡骨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鸡骨草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
第二节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第三章 鸡骨草化学成分保肝活性分子对接筛选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鸡骨草主要化学成分活性研究 |
第一节 黄酮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二节 黄酮类成分保肝降脂作用研究 |
第三节 黄酮类成分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抑制影响 |
第四节 鸡骨草酰胺类成分保肝活性研究 |
第五章 鸡骨草酰胺类成分含量测定初步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方法和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鸡骨草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一节 黄酮类构型与显色方法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鸡骨草总黄酮测定对照品指标成分的筛选 |
第三节 鸡骨草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筛选 |
第四节 HPLC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比较研究 |
第七章 鸡骨草黄酮类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
4 鸡骨草指纹图谱的应用分析 |
结语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中药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药效及机制 |
2.1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2.2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
2.3 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
2.4 降脂作用 |
2.5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2.6 对肠平滑肌的影响 |
3 毒性 |
4 相关产品的临床应用和开发 |
5 结语 |
(4)青葙总皂苷的保肝、降血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青葙总皂苷的保肝作用研究 |
一、青葙总皂苷对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二、青葙总皂苷对四氯化碳导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三、青葙总皂苷对刀豆蛋白 A 导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四、青葙总皂苷保肝作用小结 |
第二章 青葙总皂苷降血脂作用研究 |
一、青葙总皂苷防治 Triton—wR1339 引起大鼠急性高血脂药效学研究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二、青葙总皂苷治疗大鼠高脂血症药效学研究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三、青葙总皂苷治疗兔高脂血症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药效学研究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四、青葙总皂苷降血脂作用小结 |
第三章 青葙总皂苷初步急性毒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二) 实验材料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第四章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5)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苦瓜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研究 |
2 临床研究 |
3 实验研究 |
4 结语 |
综述二 地骨皮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研究 |
2 临床研究 |
3 实验研究 |
4 结语 |
综述三 翻白草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综述 |
2 临床研究 |
3 实验研究 |
4 结语 |
综述四 中医药干预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
1 IR的病因 |
2 IR的病机 |
3 临床研究 |
4 实验研究 |
5 结语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对IR大鼠的降糖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苦瓜提取物、地骨皮提取物、翻白草提物对IR大鼠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干预db/db小鼠IR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医复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研究概况 |
1 现代医学有关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研究 |
1.1 发病机制 |
1.2 治疗方法 |
2 中医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认识 |
2.1 古代中医的相关记载 |
2.2 现代中医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证候及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性别 |
2.1.2 年龄 |
2.1.3 发病时间 |
2.2 诊疗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疗效标准 |
2.3 症状体征 |
2.4 舌脉 |
2.5 肝功能检验值 |
2.6 病机 |
2.7 治法 |
2.8 常用药物 |
2.9 疗效 |
2.9.1 中医复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总疗效 |
2.9.2 中医复方与肝泰乐的疗效比较 |
2.9.3 中医复方与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疗效比较 |
3 结果分析 |
3.1 本虚标实,以肝脾为主病脏腑,湿热、气郁、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 |
3.1.1 痨病在先,正气损伤 |
3.1.2 药毒伤肝 |
3.1.3 肝病传脾,脾失健运 |
3.1.4 湿邪内阻,蕴而生热 |
3.1.5 气机郁滞,血行不畅 |
3.2 注重肝脾同治,邪正兼顾,药宜平和 |
3.2.1 补气偏重健脾,常用甘草、白术、山药 |
3.2.2 利湿兼顾清热,常用茯苓、茵陈、栀子 |
3.2.3 行气以疏肝为主,兼顾理脾,常用柴胡、枳壳、陈皮 |
3.2.4 疏肝多配补血柔肝,常用白芍、当归 |
3.2.5 理气佐以行血活血,常用丹参、郁金 |
3.2.6 少用滋补阴液,与肺痨治法有别 |
第三部分 保肝抗痨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验案 |
1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药物与试剂 |
1.1.2 动物 |
1.1.3 CCl_4造模及分组、给药 |
1.1.4 抗结核药造模及分组、给药 |
1.1.5 急性毒性试验的给药及观察 |
1.1.6 数据统计 |
1.2 结果 |
1.2.1 保肝抗痨汤对CCl_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1.1 对CCl_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
1.2.1.2 对CCl_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指数的影响 |
1.2.2 保肝抗痨汤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2.1 对抗结核药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
1.2.2.2 对抗结核药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指数的影响 |
1.2.3 保肝抗痨汤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
1.3 讨论 |
1.3.1 CCl_4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1.3.2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1.3.3 保肝抗痨汤组成药物及配伍意义分析 |
2 验案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临床资料来源 |
综述 |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双奇口服液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材料与方法 |
六 实验结果 |
七 讨论 |
八 结论 |
九 参考文献 |
十 致谢 |
十一 英文缩写 |
(9)蒙药甘露益肝胶囊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酒精性肝病(ALD)的研究概况 |
1.1 ALD的病因 |
1.2 现代医学对ALD的研究 |
1.3 中医学对ALD的研究 |
1.4 蒙医学对ALD的认识 |
2.肝露益肝胶囊的研究概况 |
2.1 处方组成各味药材的基源及其蒙药学性、味、功能 |
2.2 化学成分 |
2.3 药理作用 |
2.4 传统方光明盐四味汤散的研究概况 |
2.5 存在问题与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甘露益肝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1.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动物 |
1.3 药品与试剂 |
2.处方确定 |
2.1 实验方法 |
2.2 结论 |
3.制备工艺研究 |
3.1 基本工艺路线的确定 |
3.2 乙醇渗漉提取的工艺条件筛选 |
3.3 煎煮工艺的条件筛选 |
3.4 分离除杂 |
3.5 浓缩与干燥 |
3.6 成型与包装 |
4.小结 |
第三章 甘露益肝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1.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检查项目的研究 |
2.1 性状考察 |
2.2 水分测定 |
2.3 崩解时限检查 |
2.4 装量差异检查 |
2.5 微生物限度检查 |
2.6 砷盐、重金属检查 |
3.鉴别研究 |
3.1 荜茇的鉴别 |
3.2 干姜的鉴别 |
3.3 诃子的鉴别 |
4.含量测定研究 |
4.1 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
4.2 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
5.小结 |
6.附录 |
第四章 甘露益肝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
1.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检测依据 |
3.考察项目 |
4.试验方法与结果 |
4.1 加速试验 |
4.2 长期试验 |
5.小结 |
第五章 甘露益肝胶囊的药效和急性毒性的初步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动物 |
1.3 药品与试剂 |
2.试验方法及结果 |
2.1 甘露益肝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
2.2 甘露益肝胶囊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
2.3 甘露益肝胶囊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解酒实验) |
2.4 甘露益肝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 |
3.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乐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一、 病名沿革 |
二、 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 |
(一)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关于中医施治的论述 |
(一) 古医籍对治疗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家对治疗的研究 |
四、 中医药的优势与展望 |
五、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
(二) 现代实验研究 |
(三)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六、 中西医结合研究 |
临床研究 |
一、 一般资料 |
二、 诊断标准 |
三、 临床研究方法 |
(一) 治疗方案 |
(二) 观察指标 |
(三) 评定标准 |
四、 结果与分析 |
1.治疗结果 |
2.症状观察结果 |
3.微量元素测定 |
讨论 |
一、 立法依据与组方原则 |
二、 组方分析 |
三、 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抗脂肪肝冲剂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鸡骨草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D]. 李庭树.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2]鸡骨草有效成分与质量评价研究[D]. 袁旭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05)
- [3]中药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近况[J]. 单纯,江振洲,王涛,汪豪,张陆勇. 药学进展, 2011(06)
- [4]青葙总皂苷的保肝、降血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效学研究[D]. 梁琳.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
- [5]中药苦瓜、地骨皮、翻白草提取物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 严哲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中医复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之研究[D]. 孙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
- [7]中草药降糖作用研究进展[J]. 崔蓉,卜一珊.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03)
- [8]双奇口服液的研制[D]. 梁启超. 佳木斯大学, 2009(06)
- [9]蒙药甘露益肝胶囊的药学研究[D]. 包桂花.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乐食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疗效观察[D]. 李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