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是境界——读金庸《骄傲的江湖》

骄傲是境界——读金庸《骄傲的江湖》

一、笑傲是一种境界——读金庸《笑傲江湖》(论文文献综述)

丁毛毛[1](2021)在《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文中研究说明

赵海涛[2](2019)在《侠文化研究中的强制阐释问题——以余境熹对《连城诀》的解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最近三四十年来,尤其是随着外国诸种思想理论的大量涌入,不少学者在研究中"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强我之足纳彼之履,在"强制阐释"的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强制阐释"在侠文化研究中也逐渐泛滥。余境熹对《连城诀》的解读可作为侠文化研究中"强制阐释"的一个案例,通过具体分析和论证,发现这种阐释是失败的。为对抗"强制阐释",应重申陈寅恪先生所提出的"了解之同情"的研究思路。

王萍[3](2014)在《论中国电影里的酒神精神》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酒神精神,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表露。酒神精神不仅体现在戏剧、小说、诗歌等领域,就连电影创作中也常常闪现着酒神之力。中国电影的酒神意向主要以激情、疯癫、狂欢、沉醉、悲剧等为表征,呈现为性情、气韵、形态、境界以及力量这几个层面。酒神精神附着于影像之上,将会拓展艺术审美的范畴,使酒神文化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不断深入。

晋彪[4](2013)在《论金庸笔下的世外桃源及其归隐思想》文中研究说明金庸武侠小说刻画了多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具有丰富的自然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归隐是对恩怨情仇、儿女情长的逃避。主人公这种归隐趋向于逃离自我遭遇所带来的麻烦和无法释怀的情感,归隐世外桃源是把空间和时间留给自己思考和参悟生活;而历朝各代人士的归隐则更侧重于社会责任方面,归隐是对当朝政治不满无声的反抗,也是对自己人生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无奈。

陈中亮[5](2012)在《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 ——以梁羽生、金庸、古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得益于90年代的武侠小说研究热,20世纪武侠小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和文学史联系不紧密的缺憾。本文立足于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的互动来打通武侠小说和文学史的内在逻辑关系,希望将研究向前推进一步。20世纪武侠小说能够从清末的地摊小说发展成为今天具有一定文化品格、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学,主要受益于它对精英文学的借鉴和吸收。同时,它在娱乐性和审美现代性上对精英文学具有启发意义。如何规避清代以来侠客们致力于功名利禄、颇失自由的精神低谷,提升其文化内涵,跟上时代的要求,对20世纪武侠小说作家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选择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位最有影响的作家作为论述的重点,兼及其他作家。点面结合,将文化研究和审美研究结合起来,兼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研究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力图阐明20世纪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征。结合着中国杂色现代性理论,本文考察了20世纪武侠小说的精神构建、形象书写以及艺术特色。全文分绪论,正文三章以及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中国现代性的杂色文化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于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以及武侠小说的规约。梳理武侠小说研究概况,挖掘研究现状的不足并提出研究新思路。第一章主要论述20世纪武侠小说现代性的发展模式及其阶段。雅俗融合、古今对接,是武侠小说文化内涵的主要内容,也是难点所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武侠小说作家们紧跟潮流,将革命话语、启蒙话语、现代主义话语先后引入了创作。其中,梁羽生对左翼文学的借鉴、金庸对启蒙文学的征用、古龙融合现代主义文学成为20世纪武侠小说现代性的三种主要模式。港台特殊的经济、政治和市民文化背景也深刻影响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市民文化制约着武侠小说的发展。第二章集中谈20世纪武侠小说的精神构建。主要聚焦于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人文化精神的现代性特征。梁羽生小说文化内涵主要是传统文化与左翼思潮的对接;金庸小说主要是传统文化与启蒙思潮的融合;古龙小说主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思潮的碰撞。深入文本,从文化主题、武功描写、情感模式等方面论述他们的文化内涵。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武侠小说作家们用现代文化思想突破传统文化对个性的束缚,又用传统文化的群体思维来约束现代文化的个性。第三章主要考察20世纪武侠小说的侠客形象。受到精英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20世纪武侠小说不再安于讲故事的传统,普遍重视深度人性的摹写。从情感和理性激荡的角度来描写真实的、动态的人性,成为人物刻画的主流。梁羽生虽然继承了讲故事的传统,但是在一些优秀作品中已经写出了深刻的人性。金庸深入侠客们的情感世界,挖掘人性变化的深层内涵,写出了动态的人性,突破了传统武侠的良暴二元对立模式。古龙更是深入人的潜意识,摹写病态人格。他笔下的部分侠客情感与理性失衡,沉于情欲而不能自拔,由此表现出生命的紊乱无明、人性的荒谬、社会的荒诞。他们三人形成了人性刻画的三个阶段。第四章主要讨论了20世纪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武侠小说所表现的是想象的超验世界,在虚拟的江湖中,寄托着中国人“入世”之建功立业和“出世”之超凡脱俗的两种人生理想。良暴二元模式是武侠小说道德叙事的基本框架,20世纪武侠小说在传承这一模式的同时,又有了新的突破。武技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内容,20世纪武侠小说武技的浪漫化、精神化、狂欢性等特征尤为明显。本章通过古今对比,力图阐明20世纪武侠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结语部分大致分析了“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发展状况,温瑞安、黄易、大陆新武侠的众多作家都为武侠小说发展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呈现了新的面貌,其探索有得有失。文章最后对武侠小说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肖显惠[6](2011)在《传媒视阈下的“大陆新武侠” ——以《今古传奇·武侠版》和《武侠故事》为例》文中提出论文以2001年至2010年的《今古传奇·武侠版》和《武侠故事》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与文学分析方法,适当结合传播学和经济学理论,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入手,以探析新世纪武侠文学期刊的产业化及其对文学的塑造与影响等问题。“大陆新武侠”小说以期刊为载体,在十年间形成了以大陆作家为主,兼含港台及海外武侠作者的创作新格局。在新作者群中,出现了小椴、凤歌、王晴川、时未寒、方白羽等具有宗师气象与可能的作者,也出现了众多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的作者。同时,“女子武侠”这一武侠文学新事物,也得以形成,她们以《今古传奇·武侠版》为主要聚集地,与男性作者一竞风流。此外,港台作者,如孙晓、九把刀等,也与大陆作者共襄武侠新世纪。海外华人身处异乡,武侠文学无疑让他们找到了通往母体文化的皈依之路。“大陆新武侠”呈现出了如此新特征:一、在创作潮流中,出现了包含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因素的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又呈现出阶段性流行与阶段性循环的特点;二、具有了武侠类型文学的诸多新特性,从侠客形象到侠义精神,从江湖图景到女子武侠都体现出这种新特性。武侠小说期刊以媒介的特定方式,创造了新武侠文学。这从期刊的企划、编辑方针到栏目设置都有明显体现。因为刊物的不同,它所塑造的武侠文学也有所不同。期刊的特质,影响着武侠文学的存在基础与文学本质,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方式。武侠文学文本从外在呈现,到内在叙事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期刊以文化产业的生产、运营以及传播,直接作用于武侠文学。作为文化产业链中的期刊,它本身还要受到行业大背景与经济运行方式的直接影响。文化产业进程、城市化进程、科学技术的提速发展,都成为了武侠文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武侠文学也是文化领导权竟获的产物。武侠文学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多种创新来突破其困境。深入研究21世纪初十年的新武侠文学,具有如下意义:第一,突破民国旧派武侠与港台新武侠研究的领域局限性;第二,突破期刊传播学研究的学科单一性;第三,突破武侠研究的文学与文化思维局限性。这种研究,结合经济发展环境与文化产业大背景,深入分析了武侠小说的文学性、期刊的传播性、文学的产业化等多种问题。这对于探索武侠文学的产业化经验,传媒对文学的引导与推介,以及如何提升大众文化品格等,具有积极意义。

王玉辉[7](2010)在《金庸武侠小说审美范式探析》文中提出金庸的出现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支奇葩。他武侠小说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成为了其他作家很难逾越的巅峰。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他小说创作的“俗文雅作”,儒佛道兵、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入,使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在当今消费文化语境下,金庸的作品又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超越精神,即作品中具有了一些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元素。金庸的小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现代人的审美视角相融合统一,形成了新武侠小说的两重性,即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与互补,达到了雅俗共赏,他的小说对于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的构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部分文本,写出了他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挖掘出了作品中包含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解读出他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审美取向对于大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张宏生[8](2008)在《舍与得:境界的呈现与价值的多元——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面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金庸的作品中,舍与得是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他在刻画人生境界时,经常突出这一哲理的重要性,而落实到具体情境之中,故事的展开又有无心之舍和有心之舍的不同,前者体现在故事发展的自然流程中,后者则带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然而,舍与得也有其复杂的多元性,因而金庸在小说中界定为人性之正、人性之常。金庸以小说来表现佛理,作者不是刻意谈理,因而也就体现出形象与理念的完美结合。

李慧[9](2003)在《笑傲是一种境界——读金庸《笑傲江湖》》文中研究表明 多年以前,在我的学生时代,同学们被郭靖和黄蓉们迷得颠三倒四。我记得一件十分有趣的往事:文科班的八名男生,有一天相约一齐穿了捉襟见肘的破衣裳,自称丐帮,哗众取宠,出尽了风头。我却不以为然,既不看武侠小说也不看电视里的武侠片,觉得文学是神圣的殿堂,金庸不过是旁门左道。

二、笑傲是一种境界——读金庸《笑傲江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笑傲是一种境界——读金庸《笑傲江湖》(论文提纲范文)

(2)侠文化研究中的强制阐释问题——以余境熹对《连城诀》的解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侠文化研究掠影
二、余境熹对《连城诀》的解读
三、余境熹对《连城诀》的强制阐释分析
四、余论:重申“了解之同情”的学术研究

(3)论中国电影里的酒神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情之性
二疯癫之气
三狂欢之态
四沉醉之境
五悲剧之力

(5)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 ——以梁羽生、金庸、古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现代性进程中的20世纪武侠小说
    1.2 20世纪武侠小说研究现状
    1.3 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
2 百年武侠:文化与商业的纠葛
    2.1 立足传统文化的嬗变:20世纪武侠小说现代性的三种模式
    2.2 武侠小说:都市大众欲望的虚幻舞台
3 侠义主旨:中外文化的融合
    3.1 梁羽生小说:传统文化与左翼话语的对接
    3.2 金庸小说:传统文化与启蒙话语的融合
    3.3 古龙小说: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话语的纠缠
    3.4 20世纪武侠小说的政治文化主题
4 侠客形象:情感与理性的激荡
    4.1 从“神”到“人”:20世纪武侠小说侠客形象的变迁
    4.2 复杂的人性:情理两极的互动
    4.3 江湖儿女:从男性中心到男女平等
5 武侠叙事:时代嬗变下的审美构建
    5.1 想象虚拟的超验世界
    5.2 良暴二元模式的传承与突破
    5.3 武技的浪漫化、精神化和狂欢性
6 结语
    6.1 “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
    6.2 武侠小说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传媒视阈下的“大陆新武侠” ——以《今古传奇·武侠版》和《武侠故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武侠到"大陆新武侠"
    第二节 武侠与"大陆新武侠"研究
第一章 "大陆新武侠"作者群
    第一节 《今古传奇·武侠版》作者群
    第二节 《武侠故事》作者群
    第三节 女作者群与港台海外作者群
    小结 作者群:传媒的引导性与文学的自发性
第二章 "大陆新武侠"的新特征
    第一节 创作思潮的新风尚
    第二节 武侠文类的新特质
    小结 流行与循环:文学风尚的足印与轨迹
第三章 武侠期刊的文学塑造
    第一节 企划之道
    第二节 编辑方针
    第三节 栏目设置
    小结 媒体的力量与武侠文学的可塑性
第四章 媒介与武侠文学
    第一节 传媒生产的文学叙事
    第二节 传媒营销的文学生成
    小结 武侠媒介:从载体到文学本体的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金庸武侠小说审美范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金庸武侠小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1 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1.2 中国传统艺术与武侠小说的审美情趣
    1.3 金庸武侠小说中体现出的文化情结
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现代性审美趋向
    2.1 金庸武侠小说的现代意识
    2.2 金庸武侠小说的民族观
    2.3 金庸武侠小说的后现代性
三、金庸武侠小说对大众文化的建构
    3.1 大众文学中的"俗"
    3.2 金庸武侠中的"雅"
    3.3 雅俗对峙与金庸小说对大众文化的建构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舍与得:境界的呈现与价值的多元——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舍与得的理念
二、人生境界的阐发
三、多元的价值判断
四、形象与理念的结合

四、笑傲是一种境界——读金庸《笑傲江湖》(论文参考文献)

  • [1]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D]. 丁毛毛.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侠文化研究中的强制阐释问题——以余境熹对《连城诀》的解读为例[J]. 赵海涛.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论中国电影里的酒神精神[J]. 王萍. 当代文坛, 2014(03)
  • [4]论金庸笔下的世外桃源及其归隐思想[J]. 晋彪.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5]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 ——以梁羽生、金庸、古龙为中心[D]. 陈中亮. 浙江大学, 2012(05)
  • [6]传媒视阈下的“大陆新武侠” ——以《今古传奇·武侠版》和《武侠故事》为例[D]. 肖显惠. 兰州大学, 2011(09)
  • [7]金庸武侠小说审美范式探析[D]. 王玉辉. 内蒙古大学, 2010(02)
  • [8]舍与得:境界的呈现与价值的多元——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面向[J]. 张宏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9]笑傲是一种境界——读金庸《笑傲江湖》[J]. 李慧. 青年科学, 2003(01)

标签:;  ;  ;  ;  ;  

骄傲是境界——读金庸《骄傲的江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