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胡碧琦[1](2021)在《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S市三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英语阅读一直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多是灌输式的、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世界和阅读材料的联系与结合。而情境教学的引入,则为英语阅读教学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情境教学运用于整个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的研究较多,分学段的研究较少;在分学段的相关研究中,情境教学用于低学段和高学段英语阅读的研究较多,在中学段英语阅读中运用的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从情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以S市三所小学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寻找出情境教学在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分析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最后从全局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本研究首先在梳理和分析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 S市三所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访谈和课堂观察这三种研究方法,针对教师对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意义的理解、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资源的开发情况、情境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实施情况、新情境的生成情况、情境教学评价方式和效果这六个方面进行了有关情境教学在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现状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情境教学认识不足;教师过度关注教材内容外的资源;教师缺乏对多种情境方式的有效组合;教师对情境生成缺乏敏感性;情境教学评价仅关注通过阅读掌握知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不足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情境教学的使用效果。针对这些问题主要改进策略有:提高教师在阅读中运用情境教学的能力、高效整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资源、根据小学英语阅读要求综合使用多种情境创设方式、注重情境预设与生成的结合和提倡知情统一的整体性评价这五点对策。
杨婧婧[2](2020)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点教学目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升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不可或缺部分。因此,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通过创新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应该是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本文以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出发点,探究如何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范丽萍[3](2020)在《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是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当今时代获取知识和掌握前沿科学技术新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英语课堂重应试能力、轻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只关注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等。以上问题造成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与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从而难以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笔者试图把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需根据教学任务提前设计好“导学案”,将学生科学分组并进行相应培训,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步骤与要求通过与教师、组员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则作为学习的辅助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点与监控并给予适当的反馈,整个过程都需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来完成。本文拟采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研究三个主要研究问题:(1)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什么影响?(2)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对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成绩的影响有何差异?(3)应用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后,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态度有何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验班的阅读理解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其中学困生提升更为显着。(2)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效果优于传统英语阅读课堂,并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3)学生对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表示了认可,通过此模式的运用,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提高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田梦斐[4](2020)在《隐性分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地将学生分入水平不同的层级,进行目标分层、授课分层、评价分层,以此调动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各个层级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显性分层主要有分层走班、班内分层编组等形式,学生的层级是公开的。相对于显性分层教学,隐性分层教学在保留班级教学建制的前提下,采用不经公开的区分标准,在课堂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根据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对学生兴趣、潜力的了解将他们分入高、中、低三个层级展开教学,只有学生本人和教师知道该学生层级,所有层级标准和名单仅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不公布,不对学生作显性分层编组。本研究以隐性分层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尝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的方法。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隐性分层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兴趣有何影响?2.隐性分层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水平有何影响?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某校高一两个平行班级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班展开为期16周的隐性分层阅读教学,在对照班则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运用问卷调查、访谈、阅读试题前后测等实验方法收集数据,并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隐性分层教学能够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对课内阅读兴趣的影响较大,但是由于分层教学主要在课上进行,对课外阅读兴趣影响较小。(2)隐性分层教学对高中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低层级的学生帮助最大。
周小伟[5](2020)在《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英语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高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足,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应该多样化,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参与积极性和英语阅读水平。交互阅读模式强调了阅读前师生之间的交互、阅读中学生与文本的交互以及阅读后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交互阅读模式不仅确保了阅读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阅读水平。因此,本研究将交互阅读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交互阅读模式在哪些方面提高了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参与度?2)交互阅读模式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者对贵阳市第九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研究。本研究共有84名参与者,其中实验班42名,控制班42名。这两个班都是由作者教学。不同之处在于这两个班的教学方法不同。实验班采用交互阅读模式,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工具包括问卷调查、测试、访谈和课堂观察。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两个班学生的实验前后的阅读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实验班,作者在读前阶段,通过呈现与阅读材料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短视频、图片、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学习期待。学生能够大胆而积极地预测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在阅读过程中,作者根据阅读材料,设计由易到难的阅读任务。学生根据相应的阅读技巧阅读材料,然后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见解,获得正确答案,这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语言技能,当他们互相讨论时,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观点,互相启发,这就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经过互相讨论之后,学生仍然不理解阅读材料,然后老师再来向他们解释,这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新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积累学生的语言技能。在阅读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关键词总结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讨论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话题,这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阅读能力。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交互阅读模式提高了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参与度,其体现在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积极回答问题;2)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交互阅读模式通过背景知识与语言技能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赵雯雪[6](2019)在《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天津英语高考中,阅读总分值占据了整张试卷的60%。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而言,提高阅读能力也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然而,在笔者任教的学校,班级规模大,班内学生的个体英语水平差异非常大,这种情况也是天津市高中的普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全班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教学对象的特点存在冲突,教学效果无法最大化。针对此现象,笔者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改革设想。国内外有很多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不知为何,在天津市很少有教师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笔者想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该教学模式在天津教学环境中的可行性。笔者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前人研究为参考,选取笔者任教的两个教学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实验。在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法,以前测成绩为主要依据,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能力作为参考因素,将班内学生分为A、B、C、D四个层次;在控制班依然采用班级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束后,以期末考试中的阅读成绩为后测结果,对比两个班的整体阅读水平情况、以及实验班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的进步情况。此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班学生对于阅读课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在实验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分层教学的一些看法。通过本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与全班一体化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2)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阅读成绩;(3)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对阅读课的兴趣以及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自信心。
赵志敏[7](2016)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鹤岗一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和商业的全球化趋势,社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的进步,使得英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与此同时,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与之相适应。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它要求通过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也是摆在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课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研究,“导学案”又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由此运用到各地市的教学实践中。该模式有其优点,但在各地市的具体教学实践的实验中也存在不足,鹤岗一中的英语教研组在以往学案导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鹤岗一中学生、教师、教材、教法、英语学习社会环境、英语学习家庭因素等维度的特点,建构了高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鹤岗一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学案包括课前导学案,课中导学案和课后导学案,在课前导学案中,教师根据教学和学习目标,为具有不同英语阅读能力水平的学生设置了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也考虑了不同阅读能力水平的学生,使得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学案导学的任务,为教师的课上阅读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点拨,学生在课上也能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和讨论,鹤岗一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模式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设计了课后学案导学,学生在课后学案导学中,对自己在课上的阅读技能技巧的运用效果,做了及时的反馈,无论是对于学生自己,还是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都是很好的调整学习和教学策略的依据。鹤岗一中的实验班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大部分的学生都比对比班的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上获得了更大的进步,而且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提升。
钱淑华[8](2014)在《职业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高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词汇量少,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这也导致了职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的问题较为普遍。然而,阅读是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李正敏[9](2012)在《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文中认为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进行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一个人听、说、写方面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学的主要要求和目标。本文围绕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多角度地提出教学策略,以为高中英语阅读课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左广明[10](2005)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视角,以读者理论、阅读的本质理论、图式理论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了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内容和原则,并据此设计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建构了跨文化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证明了目标、内容和原则的合理性,验证了跨文化教学方法和跨文化阅读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了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S市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英语阅读一直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 |
二、情境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方法 |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研究 |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研究 |
四、评价与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英语阅读教学 |
二、情境 |
三、情境教学 |
第二节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
一、有助于培养小学中学段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阅读兴趣 |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中学段学生对阅读教材的理解能力 |
三、有助于增强小学中学段学生的阅读体验 |
四、有助于提高小学中学段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
第三节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
一、情境认知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章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以S市三所小学为例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意义的理解 |
二、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资源的开发情况 |
三、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实施情况 |
四、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的生成情况 |
五、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评价方式 |
六、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效果 |
第三章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师对情境教学认识不足 |
二、过度关注教材内容外的资源 |
三、缺乏对多种情境方式的有效组合 |
四、教师对情境生成缺乏敏感性 |
五、情境教学评价仅关注通过阅读掌握知识 |
第二节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育资源不足 |
二、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情境教学的使用效果 |
第四章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提高教师在阅读中运用情境教学的能力 |
一、在实践教学中反思 |
二、分析中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 |
第二节 高效整合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资源 |
一、深入开发教材情境资源 |
二、科学选择多媒体网络情境资源 |
三、有效引入生活情境资源 |
第三节 根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综合使用多种情境创设方式 |
一、关注阅读情境的整体性 |
二、注重情境创设方式的多样性 |
第四节 注重情境预设与生成的结合 |
一、在预设中生成新情境 |
二、提高情境生成的敏感性 |
第五节 提倡知情统一的整体性评价 |
一、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 |
二、在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具体评价 |
三、多主体参与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存在的问题 |
1.1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词汇重视程度不够深 |
1.2英语阅读教学中缺少阅读对话的场景 |
二、“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
2.1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教学 |
2.2词汇讲解与语法讲解并重开展教学 |
2.3以“讲”促“读”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
(3)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导学案的定义 |
2.1.2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合作学习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时间 |
3.4 研究方法 |
3.4.1 问卷调查法 |
3.4.2 访谈法 |
3.4.3 定量分析法 |
3.5 实验研究过程 |
3.5.1 实验准备阶段 |
3.5.2 实验实施阶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学生问题解决情况统计 |
4.2 学生的后测成绩T检验 |
4.3 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及分析(实验后) |
4.4 访谈调查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3 研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生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试验前和实验后) |
附录3 :导学案举例 |
致谢 |
(4)隐性分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分层教学界定 |
2.1.1 显性分层教学 |
2.1.2 隐性分层教学 |
2.1.3 显性分层与隐性分层的对比 |
2.2 分层教学的实践 |
2.2.1 分层教学在各学段与课程中的应用 |
2.2.2 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
2.3 分层教学的效度研究 |
2.3.1 积极影响 |
2.3.2 消极影响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掌握学习”理论 |
3.2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4章 实验方法 |
4.1 实验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工具 |
4.2 实验过程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分析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隐性分层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影响 |
5.1.1 前测问卷课内外阅读兴趣分析 |
5.1.2 后测问卷课内外阅读兴趣分析 |
5.2 隐性分层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影响 |
5.2.1 阅读测试前测成绩分析 |
5.2.2 阅读测试后测成绩分析 |
5.2.3 实验班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
5.2.4 对照班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
5.2.5 隐性分层阅读教学对各层级的影响分析 |
5.3 访谈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英语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2 阅读测试卷(节选自2017年青岛学业水平测试题) |
附录3 实验班学生访谈转录 |
附录4 隐性分层阅读教学教案 |
致谢 |
(5)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in English |
Abstract in Chinese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s |
2.1.1 Reading |
2.1.2 Interaction |
2.2 Reading Teaching Modes |
2.2.1 Bottom-up Reading Mode |
2.2.2 Top-down Reading Mode |
2.2.3 Interactive Reading Mode |
2.3 Procedures of Interactive Reading Mode |
2.4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4.1 Schema Theory |
2.4.2 Constructivism Theory |
2.4.3 Input Hypothesis |
2.5 Relevant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 |
2.5.1 Relevant Studies Abroad |
2.5.2 Relevant Studies at Home |
Chapter3 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Participan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Questionnaires |
3.3.2Tests |
3.3.3 Interviews |
3.3.4 Class Observation |
3.4 Teaching Procedures |
3.4.1 Pre-reading Interaction |
3.4.2 While-reading Interaction |
3.4.3 Post-reading Interaction |
3.5 A Teaching Sample |
Chapter4 Results and Analysis |
4.1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
4.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ests |
4.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Interviews |
4.3.1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eachers’Interviews |
4.3.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Interviews |
4.4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Class Observation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for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
References |
Appendix1:Questionnaires |
Appendix2:Pre-test |
Appendix3:Post-test |
Appendix4:Interviews |
Appendix5:A Teaching Sample |
(6)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 论文结构框架 |
2.文献综述 |
2.1 分层教学 |
2.1.1 分层教学的定义 |
2.1.2 分层教学的模式 |
2.1.3 分层教学的分层标准 |
2.2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2.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高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教学 |
3.1 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
3.2 高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教学实践 |
3.2.1 学生分层 |
3.2.2 教学目标分层 |
3.2.3 教学过程层次化 |
3.2.4 课后作业分层 |
3.2.5 反馈评价分层 |
3.3 高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教学案例 |
4.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实验前、后测试卷 |
4.3.2 调查问卷 |
4.4 研究过程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实验前后测验数据对比 |
4.5.2 实验前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结论与启示 |
5.1 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
5.1.1 分层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5.1.2 分层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 |
5.1.3 分层教学可改善两极分化现象 |
5.2 分层教学中的“四个需要”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前问卷调查 |
附录2: 实验后问卷调查 |
致谢 |
(7)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鹤岗一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问题 |
0.4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发展 |
1.1.2 阅读的概念研究 |
1.1.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1.1.4 国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定义 |
1.2.2 英语学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1.2.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1.3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学案导学的理论基础 |
2.1.1 学案的定义 |
2.1.2 学案的内容 |
2.1.3 学案的基本运行机制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2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核心教学设计模式 |
第三章 高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 |
3.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定义 |
3.2 鹤岗一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
3.2.1 英语阅读学案课前导学 |
3.2.2 英语阅读学案课中导学 |
3.2.3 英语阅读学案课后导学 |
3.2.4 本学案模式的各个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
3.3 鹤岗一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3.3.1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研究过程 |
3.3.4 英语学案样本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问卷数据的分析 |
3.4.2 访谈收集的情况分析 |
3.4.3 试卷收集的数据分析 |
3.5 结果讨论 |
3.5.1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结果讨论 |
3.5.2 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果讨论 |
3.6 英语阅读课堂学案教学有效性的讨论 |
3.6.1 英语课堂教学主要角色的转换 |
3.6.2 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 |
第四章 结论 |
Bibliography |
附录一:实验前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实验后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前访谈提纲 |
附录四:实验后访谈提纲 |
附录五:英语阅读教学学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转变教学理念, 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
2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实施 |
(1) 通过跳读, 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
(2) 通过精读, 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
(3) 通过复读, 使学生巩固文章内容, 深化语言结构, 培养创新思维 |
(4) 通过复述, 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 促进其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
(5) 通过拓展训练,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
(3) 结语 |
(10)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前沿动态 |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
四、本研究的成果和最终结论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阅读理论 |
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理论 |
第三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文化 |
二、跨文化交际 |
三、文化意识 |
四、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 |
五、语构文化 |
第二章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
第一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 |
第二节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
第三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文化要素导入原则 |
三、文化差异对比导入原则 |
四、相关性和实用性原则 |
五、适合性原则 |
六、主流原则 |
第三章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及教学模式建构 |
第一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
一、同步传授法 |
二、课外活动法 |
三、专题讲座法 |
四、比较法 |
五、课外阅读法 |
六、直接阐释法 |
七、错误分析法 |
第二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建构 |
一、课前教学模块 |
二、课堂教学模块 |
三、课后教学模块 |
四、课外活动模块 |
第四章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实践述评 |
第一节 教学实践与实验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实验实施与步骤 |
五、数据收集 |
第二节 实验结果及分析 |
一、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二、结论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束语 |
附录一 实验前测试卷 |
附录二 实验后测试卷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情境教学在小学中学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S市三所小学为例[D]. 胡碧琦. 扬州大学, 2021(09)
- [2]“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究[A]. 杨婧婧. 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3]基于导学案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D]. 范丽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隐性分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田梦斐.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周小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雯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鹤岗一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D]. 赵志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
- [8]职业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 钱淑华. 科技视界, 2014(35)
- [9]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J]. 李正敏.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04)
- [10]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研究[D]. 左广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