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纯疱疹病毒1型功能性基因在角膜内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牛江婷[1](2021)在《猫疱疹病毒1型调控IFI16炎症小体介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eline viral rhinotracheitis,FVR)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1,FHV-1)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猫科动物上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宠物临床中重点关注的猫病毒性传染病之一。目前,FHV-1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宠物猫以及老虎、猎豹、狮子等圈养或野生猫科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FHV-1急性感染期主要引起上呼吸道与眼部炎症,表现为鼻眼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间质性肺炎、结膜炎、角膜炎、眼周及鼻周皮肤溃疡等临床症状,提示机体的炎症应答与FHV-1致病过程密切相关。炎症小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胞浆内多聚蛋白复合物,被激活后活化Caspase-1,诱导IL-1β、IL-18的成熟与分泌,进而诱导炎症反应发生。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小体参与了多种病毒调控机体炎症应答的过程,并在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FHV-1感染是否可以通过活化炎症小体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具体调控机制如何?目前尚无详尽报道。本研究以“FHV-1—炎症小体—炎症反应”为主线,通过在感染动物与体外巨噬细胞模型上明确FHV-1激活的炎症小体种类,深入探讨FHV-1调控炎症小体的分子机制,明确炎症小体激活在FHV-1感染中的作用,为FHV-1致病机制及宿主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可为FHV-1的防治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首先,从疑似FVR患病猫眼分泌物中成功分离到1株FHV-1,命名为CH-B株。通过人工感染与同居感染实验证明FHV-1 CH-B株感染猫引起以眼鼻出现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咳嗽、眼周皮肤溃疡、扁桃体与肺脏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上呼吸道与眼部疾病,病程约10 d。病毒组织嗜性以及炎症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急性感染期,FHV-1对鼻甲骨、气管、结膜、角膜以及神经节具有偏嗜性,可以诱导组织及外周血IL-1β、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分泌,上调急性反应蛋白A。上述结果表明,FHV-1急性感染期可以诱导机体强烈的炎症反应。其次,为明确FHV-1感染激活的炎症小体种类,在猫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上成功建立了FHV-1感染细胞模型。通过检测FHV-1感染动物不同组织以及FHV-1感染猫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模型中不同种类炎症小体相关蛋白mRNA表达情况,发现FHV-1感染可以诱导IFI16、NLRP3、ASC与Caspase-1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其中IFI16基因变化最为显着。此外,通过原核表达成功获得了猫源IFI16、ASC与Caspase-1蛋白,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可用于鉴定猫源IFI16炎症小体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FHV-1调控IFI16炎症小体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再次,利用FHV-1感染猫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模型,通过检测FHV-1感染或炎症小体抑制剂处理后细胞IL-1β、Caspase-1、IFI16蛋白的表达,探讨了FHV-1感染与IFI16炎症小体的关联及调控机制。FHV-1感染猫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后,可以诱导IL-1β分泌与Caspase-1活化,分泌量及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通过Caspase-1、Caspase-3以及泛Caspase酶抑制试验发现,FHV-1诱导IL-1β成熟与分泌依赖Caspase-1酶活性。然后,我们分析了FHV-1感染对IFI16炎症小体的影响。FHV-1感染早期(hpi<8h)可以诱导细胞内IFI16蛋白的表达,并诱导IFI16蛋白由胞核转运到胞浆内,但感染后期(hpi>12 h)抑制了细胞内IFI16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FHV-1感染诱导了“IFI16-ASC-prop-Caspase-1”炎症小体的组装。通过IFI16抑制剂试验,进一步证明FHV-1诱导Caspase-1活化与IL-1β分泌依赖IFI16蛋白的表达及IFI16炎症小体的组装。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了FHV-1活化IFI16炎症小体的机制。通过KCl、ROS抑制剂、溶酶体酸化抑制剂试验发现,FHV-1活化IFI16炎症小体诱导IL-1β分泌依赖细胞K+外流及ROS产生,与溶酶体酸化无关。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炎症小体活化与IL-1β分泌在FHV-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炎症小体抑制剂或IL-1β抗体处理细胞后感染FHV-1,检测病毒基因组拷贝数与IL-6、TNF-α分泌量。结果发现,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或中和IL-1β对不同感染时间FHV-1的病毒拷贝数无显着影响,但显着降低了上清中IL-6与TNF-α分泌量,提示炎症小体活化与IL-1β分泌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应答。最后,通过在293T与F81细胞上重建IFI16炎症小体,探讨了FHV-1立即早期蛋白对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将表达FHV-1立即早期蛋白的质粒转染到重建IFI16炎症小体的细胞中,通过检测发现,FHV-1立即早期蛋白ICP0与ICP22显着降低了细胞上清中IL-1β分泌量与Caspase-1酶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ICP0、ICP22蛋白与IFI16蛋白在细胞内共定位,并可以降解IFI16蛋白。综上所述,FHV-1通过诱导IFI16炎症小体活化与组装,介导Caspase-1活化,并促进IL-1β的成熟与分泌。IFI16炎症小体活化及IL-1β分泌不影响病毒复制,但可以促进细胞释放IL-6与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诱导炎症反应。FHV-1立即早期蛋白ICP0与ICP22可以通过降解IFI16蛋白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本研究不仅从新的角度揭示了FHV-1的致病机制与宿主免疫应答机制,也为FHV-1炎症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李燕玲,苏旺铭,何小辉[2](2020)在《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诱因多样,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目前无统一分类,辅助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环媒恒温扩增法、各种PCR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在临床上还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来诊断,其治疗临床上主要以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耐药病毒株越来越多,复发率高,迫切需要研究新药及新的治疗方法,基因工程药物比如疫苗、解旋-引物酶抑制剂、趋化因子受体等实验研究为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治疗带来希望。本文旨在对目前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柳蕾[3](2020)在《HSV-2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我们已发现了与人类疾病相关的8种疱疹病毒,其中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作为α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是引起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其可沿神经轴突逆行至骶背根神经节建立潜伏感染,在体内环境出现特定变化时,该潜伏感染病毒可出现重激活。HSV-2能够编码多种蛋白,这些蛋白在病毒的原发性感染、潜伏感染以及复发感染中都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其中,ICP34.5蛋白是由HSV-2的RL1基因编码的重要功能性分子,可通过其神经毒力特点和抑制细胞诱导的应激性翻译阻滞功能参与病毒的病理过程。病毒的LAT基因与其潜伏相关,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的能力,对HSV-2在神经组织中潜伏感染的形成、维持以及重激活起到了关键作用。而LAT基因的miRNA对应RL1基因的反义链,可调控RL1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对以上两种嗜神经性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相关报道。本论文的工作围绕HSV-2病毒对神经细胞的感染能力以及病毒感染过程中相关的调控机制进行,首先我们选择“神经毒力因子”RL1基因,构建缺失突变株RL1-HSV-2,并对该突变株的增殖动力学及其在动物模型上的临床病理表现、诱导的细胞应激反应、增殖特性以及RL1基因参与病毒相关基因的调控过程做了相应的探索研究。在缺失RL1的基础上,我们又构建同时缺失LAT基因的RL1-LAT-HSV-2,并基于缺失LAT基因的LAT-HSV-2的生物学特征,对RL1-LAT-HSV-2在细胞和动物水平的增殖能力,在小鼠模型的急性感染、潜伏感染及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做了分析。在第一部分工作中,与野毒株HSV-2感染相比,缺失RL1基因的HSV-2突变株RL1-HSV-2感染小鼠导致更严重的临床病理表现,表现为类恶病质样综合征。但是,这种病理特征不是由于组织中的病毒增殖所致,RL1-HSV-2在小鼠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远低于野毒株感染组。我们的实验观察提示,ICP34.5蛋白的缺失很可能导致了宿主过度的应激反应,该应激反应使得某些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趋化因子水平上调,从而导致感染动物的全身衰竭。此外,ICP34.5蛋白的缺失使得病毒按照α、β、γ基因的陆续下调的事实表明,ICP34.5对病毒稳定增殖所必需的转录调控起重要作用。这些实验结果对ICP34.5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认识。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观察到HSV-2突变株LAT-HSV-2和RL1-LAT-HSV-2表现了不同的生物学特性。RL1-LAT-HSV-2在神经细胞中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且在Vero细胞中形成的蚀斑小于LAT-HSV-2突变株和野毒株。对两个突变株以及野毒株感染小鼠的临床观察比较表明,与野生型毒株相比,突变株RL1-LAT-HSV-2具有减毒表型,其在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中均具有较低的致病性,并可诱导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然而在感染LAT基因缺失的LAT-HSV-2突变株的小鼠中未发现明显的减毒作用。进一步的观察提示RL1和LAT基因的同时缺失并不能完全限制病毒在神经细胞中的增殖,说明HSV-2病毒中存在其它基因参与病毒在神经细胞中的复制和感染。以上结果表明,HSV-2的RL1基因和LAT基因在病毒的感染增殖过程均具有涉及病毒致病机制的生物学特性,二者可能存在着某种相互制衡的关系,在相互调控的过程中亦在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了特定的病理学意义,使病毒与宿主之间呈现出共平衡的生存状态。这也是在HSV-2的嗜神经特性感染机制研究中对RL1和LAT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首次发现和探索。
王熠[4](2020)在《SHIP-1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SHIP-1(含SH2肌醇5磷酸酶1,SH2-containing inositol 5’-phosphatase 1)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免疫炎症的调控作用,探讨SHIP-1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6~8周龄的雄性近交系C57BL/6小鼠,通过角膜划痕接种法(角膜上划#字划痕再滴入病毒液)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感染模型,观察小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模型不同时间的临床表现。在角膜单疱病毒感染造模后第14天给予SHIP-1拮抗剂或SHIP-1激动剂干预,拮抗剂干预是予以结膜下注射5微升SHIP-1拮抗剂3α-Aminocholestane(氨基胆甾烷),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溶剂小鼠结膜下注射。激动剂干预是予以结膜下注射5微升SHIP-1激动剂Rosiptor(罗西普托),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溶剂对小鼠结膜下注射。拮抗剂和激动剂干预后第1、3、7、14天进行随访,并根据角膜溃疡面积、深度、溃疡形态及角膜新生血管进行临床评分。干预后第14天,小鼠采取脊髓脱臼法致死,取角膜进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角膜中CD4+细胞、SHIP-1,取角膜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取脾脏、淋巴结、三叉神经节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细胞和CD8+细胞。结果:1.小鼠角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第1天,角膜表面粗糙,透明,虹膜纹理清楚,瞳孔可见;感染后第3天,角膜表面粗糙,部分角膜混浊,虹膜可见,瞳孔窥不清;感染后第7天,角膜表面粗糙,大部分角膜混浊,并且密度增大,呈灰白色的浑浊,角膜缘可见新生血管,虹膜部分可见,瞳孔窥不清;感染后第14天,角膜中央溃疡灶白色致密,覆盖整个瞳孔区,虹膜不见,新生血管长至瞳孔区,可有前房积血或前房积脓。2.小鼠SHIP-1拮抗剂处理后第14天,小鼠角膜HE染色可见实验组角膜上皮仍不光滑完整,角膜基质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对照组角膜上皮较光滑完整,角膜基质轻度水肿,少量炎症浸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CD4+细胞浸润增加,SHIP-1于角膜上皮下和基质表达少。特异性拮抗了SHIP-1之后可加重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反应。处理后第14天,两组间临床评分(8.67±1.03 vs.6.33±0.52,t=5.534,p=0.003)和角膜新生血管评分(7.83±0.41 vs.5.33±1.63,t=3.478,p=0.018)的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显着性。小鼠颈部淋巴结和脾脏流式细胞计数发现实验组中CD4+和CD8+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峰值1.6K vs.675,峰值1.7K vs.550;峰值24K vs.4K,峰值9.5K vs.1.5K)。3.小鼠SHIP-1激动剂处理后第14天,HE染色可见实验组角膜上皮光滑完整,角膜基轻度水肿,炎症细胞少量浸润;对照组角膜上皮较光滑完整,角膜基质轻度水肿,大量炎症浸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CD4+细胞浸润少,SHIP-1于角膜上皮下和基质表达多。特异性激动了SHIP-1之后可减轻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反应。处理后第14天,两组间临床评分(4.50±0.55 vs.6.50±0.55,t=-5.477,p=0.003)和角膜新生血管评分(2.17±1.72 vs.3.38±0.41,t=-2.712,p=0.042)的结果显示出显着性统计学差异。通过对小鼠颈部淋巴结进行流式细胞计数,发现实验组中CD4+和CD8+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峰值55 vs.140,峰值45 vs.110);通过对小鼠脾脏进行流式细胞计数,发现实验组中CD4+细胞数稍高于对照组(峰值275 vs.210),CD8+细胞数稍高于对照组(峰值160 vs.125)。结论:1.通过对SHIP-1的调控可以干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炎症发展过程。2.SHIP-1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CD4+T细胞的调控完成的。
葛程[5](2019)在《PEDF和VIP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1)感染引起的严重致盲性眼病,是当今世界患病率最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在美国每年约有59万新发病例,近年的发病率约为11.8/105;在我国人群中HSK的患病率约为11/104。HSK主要表现为角膜神经退行、新生血管、炎症反应等,可导致角膜瘢痕化甚至失明,最终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才能重获光明。目前HSK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例如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等,缺乏有效缓解角膜症状的药物。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具有神经营养作用,还具有很强的抑制血管形成作用,已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及糖尿病相关眼病等方面得到证实。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是神经元分泌的可与免疫系统双向沟通的内源宿主防御蛋白,能够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然而两者在HSK中的表达及作用尚无研究报道,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HSK模型,观察HSK初发感染中角膜神经退行与新生血管病理变化;分别检测PEDF和VIP在HSK病程中的表达变化,观察外源性PEDF和VIP对HSK临床症状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调控神经退行、新生血管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策略。方法:1、小鼠HSK模型的建立及病程观察本研究采用6-8周龄C57BL/6小鼠,使用25G针头划线法接种HSV-1病毒McKrae株,建立HSK模型。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3、7、15、45天小鼠角膜感染症状变化,并对角膜透明度及新生血管生长情况进行评分。利用β-Ⅲ tublin和CD31抗体角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客观评价HSK小鼠角膜神经和新生血管变化情况,并使用角膜敏感度测量仪测量角膜知觉变化。利用空斑试验对HSK病程中各时间点HSV-1病毒量进行检测。2、PEDF和VIP在小鼠HSK病程中的表达变化建立小鼠HSK模型,术后第0、3、7、15、45天取角膜,采用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角膜中PEDF和VIP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情况;RT-qPCR和ELISA方法检测各时间点PEDF和VIP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3、外源性PEDF及其衍生物和VIP对小鼠HSK的治疗作用建立小鼠HSK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建模当天和建模第3天分别结膜下注射PEDF、PEDF衍生物和VIP,对照组结膜下注射等体积PBS,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第3、7天HSK临床症状变化并进行临床评分;利用β-Ⅲ tublin和CD31抗体角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评价HSK小鼠角膜神经和新生血管变化情况,并使用角膜敏感度测量仪测量角膜知觉变化。4、PEDF和VIP对小鼠HSK病程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建立小鼠HSK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建模当天和建模第3天分别结膜下注射PEDF和VIP,对照组结膜下注射等体积PBS,于建模后第3、7天取角膜,分别用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角膜中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4+等细胞浸润情况;利用ELISA方法对各组角膜中各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情况进行检测。5、PEDF和VIP对HSV-1病毒复制的影响建立小鼠HSK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建模当天和建模第3天分别结膜下注射PEDF和VIP,对照组结膜下注射等体积PBS,于建模后第3、7天取各组角膜,利用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SV-1病毒在角膜中的分布情况;利用空斑试验检测第3天各组病毒载量;利用RT-qPCR检测各组角膜中病毒相关基因ICP0和UL41表达量;体外抗病毒实验以Vero细胞为载体,感染HSV-1后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收取细胞后利用RT-qPCR和空斑试验检测病毒含量。结果:1、小鼠HSK模型病程观察及PEDF和VIP的表达情况(1)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正常角膜透明无血管。病毒感染第3天时角膜轻度水肿,新生血管产生。感染第7天时表现为严重的角膜水肿混浊伴大量新生血管生成。第15天角膜水肿消退,新生血管退缩。第45天角膜恢复透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2)β-Ⅲ tublin抗体角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角膜的基底膜下神经和基质中神经分支密集。病毒感染后第3天角膜神经开始退行同时伴随角膜中央敏感度下降。病毒感染第7天角巩膜缘的大神经纤维、基底下神经丛和上皮内神经末梢几乎全部消退,角膜中央敏感度降至最低。病毒感染第15天部分神经开始恢复,角膜中心的中、后基质可观察到再生的神经纤维,但未见上皮/基质交界处神经丛修复,角膜中央敏感度仍很低。病毒感染第45天可见再生的神经在角膜基质内密集分支,但上皮下位置的细神经束均未恢复,角膜中央敏感度无法恢复到感染前水平。(3)CD31抗体角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角膜透明无血管。病毒感染第3天角膜缘新生血管芽生成。第7天大量新生血管生成,旺盛粗大,向角膜中央生长。第15天新生血管变细变短,开始萎缩消退。45天时可见新生血管基本退行至角膜缘,接近正常角膜无血管状态。(4)空斑试验结果显示,小鼠角膜感染HSV-1后第3天病毒载量最高,约为40 pfu/ml,第7、15、45天病毒量均显着下降。(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小鼠角膜中PEDF主要表达在角膜上皮和角膜内皮,HSV-1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PEDF表达量下降,第15天表达上升,45天又降至正常水平。PCR和ELISA结果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6)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小鼠角膜中VIP少量表达在角膜神经纤维中,HSV-1感染后在角膜基质炎症细胞中也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第3天VIP表达量升高,第7天表达量下降,第15天VIP表达量再次升高,第45天降至正常水平。2、外源性PEDF对小鼠HSK的治疗作用(1)与PBS对照组相比,PEDF给药组第3、7天,角膜水肿减轻,新生血管减少,临床评分下降,角膜神经密度增加,角膜中央敏感度提高(p<0.05)。(2)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7天,PEDF给药组角膜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显着减少(p<0.05),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无显着变化(p>0.05)。(3)ELISA和RT-qPCR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7天,PEDF给药组角膜中VEGF显着下调(p<0.05),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显着下调(p<0.05)。(4)角膜HSV-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3、7天PEDF给药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空斑试验结果显示,PEDF给药组病毒载量明显降低(p<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PEDF给药组病毒相关基因ICP0和UL41表达量下降(p<0.05)。体外抗病毒实验发现,PEDF浓度为25 ng/ml时能够最大程度抑制HSV-1复制。(5)PEDF衍生肽Mer44和Mer34分别结膜下注射给药后观察发现,病毒感染后第3天各组临床症状无显着差异,第7天各组间神经退行和新生血管具有显着差异(p<0.05)。Mer44和Mer34给药组角膜临床症状均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临床评分下降(p<0.05),角膜中央敏感度提升(p<0.05)。但Mer44给药组神经保护作用更为明显,Mer34给药组抑制新生血管作用更明显。3、外源性VIP对小鼠HSK的治疗作用(1)病毒感染后第3、7天,VIP给药组比PBS对照组角膜水肿减轻,新生血管减少,临床评分下降,角膜神经密度增加,角膜中央敏感度有所提高(p<0.05)。(2)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SV-1感染后第3、7天VIP给药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均较PBS组明显减少(p<0.05);第7天CD4+T细胞浸润也显着减少(p<0.05);ELISA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7天VIP给药组角膜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显着降低(p<0.05);(3)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3、7天,与对照组相比VIP给药组角膜中TGF-β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4)ELISA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VIP给药组角膜中IL-17、IL-17F表达下降(p<0.05),IL-6、IL-10、IL-12、IL-23、IL-28、IFN-γ表达上升(p<0.05);(5)角膜HSV-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第3、7天,VIP给药组和PBS对照组HSV-1荧光强度未见显着差异。空斑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后第3天两组病毒载量无显着差异(p>0.05)。RT-qPCR检测两组HSV-1病毒相关基因ICP0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HSK模型,观察了HSV-1初发感染过程中角膜症状及神经和新生血管的变化,发现感染后第7天角膜神经退行和新生血管变化最显着。2、PEDF在HSK病程中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相符;外源性PEDF在小鼠HSK模型中可起到保护神经、抑制新生血管、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VEGF和炎性因子表达,以及抑制HSV-1病毒复制密切相关。3、VIP在小鼠角膜中少量表达,外源性VIP在小鼠HSK模型中可起到保护神经、抑制新生血管、减轻角膜临床症状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与减少中性粒细胞和CD4+T等细胞浸润,下调MPO及IL-17等促炎因子表达,上调TGF-β及抗炎因子表达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蒋娄婧[6](2019)在《眼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静止期泪液、房水以及晶状体前囊膜的PCR检测结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比较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基质炎、内皮炎、葡萄膜炎炎症静止期眼部泪液、房水、囊膜中单纯疱疹病毒DNA的含量。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待眼部炎症消退、症状稳定后,因白内障而引起视力下降并准备行白内障手术的病毒性角膜基质炎静止期患者22人22眼、病毒性角膜内皮炎静止期患者18人18眼、病毒性葡萄膜炎静止期患者21人21眼。同时选取同期至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无眼部感染史的普通白内障患者60人60眼作为无病史控制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别、疾病种类及其眼部炎症静止的时长。每位患者于白内障术中取其泪液、房水、囊膜三种样本。使用PureLinkTM Viral RNA/DNA mini kit试剂盒提取样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行实时定量PCR。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眼别、不同静止期时长的HSVDNA 阳性率。用Kendall’s W检验分析三种不同的采样部位检测HSV DNA的一致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样本阳性率与采样部位、疾病种类、静止期时长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组样本的拷贝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泪液单纯疱疹病毒DNA 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在房水和囊膜样本中,内皮炎组(分别为33.3%和28.6%)和葡萄膜炎组(分别为38.9%和38.1%)的HSV DNA 阳性率显着高于基质炎组(分别为0%和3.3%)和无病史组(分别为4.5%和11.7%,P值分别为0.000和0.002)。眼部炎症静止时长>2月的患者眼部泪液、房水、囊膜的阳性率均低于眼部炎症静止时长≤月的患者,但此差异仅在房水样本中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和34.5%,P值=0.014).三种不同的采样部位样本对于HSV DNA检测的阳性率无显着一致性。囊膜组织中HSV DNA 阳性率较高。患者的病变侧眼各样本阳性率均高于对侧无病史眼,但此差异仅在房水样本中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1.7%和0%,P值=0.019)。病变眼的对侧无病史眼各样本的HSV DNA 阳性率与无病史组无差异。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眼病炎症静止期患者中,葡萄膜炎与内皮炎患者眼中HSV DNA检出率较高,相较于房水、泪液样本,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HSVDNA 阳性率较高。静止期时长较短的患者样本中HSVDNA检出率较高。
蔡泽恒[7](2018)在《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制定缜密的检索式以及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和手动检索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相关文献,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年限为自建库至2018年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和Cochrance reviews Handhook 5.1.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有12篇,共纳入118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88例,对照组475例,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HSK患者,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其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性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结果相对稳定。所纳入的研究中仅2篇报道不良反应情况,因此对纳入的研究的安全性评价不充分。结论: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确切,均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且能够降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率。仍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和高质量的RCT来验证其疗效。
汤贝贝[8](2017)在《BALB/c小鼠在HSV1不同感染条件下的临床与病理及病原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能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引起口唇疱疹、角膜疱疹、疱疹性脑炎以及生殖器疱疹等疾病,该病毒在人群中的携带率可达50%以上。而且它能够在神经节(尤其三叉神经节)中形成潜伏感染,并在外界刺激后再激活启动新一轮增殖性感染,导致机体再次出现病理损伤,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HSV1感染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问题。因此,建立合适的HSV1感染模型并形成包含临床症状、病理学现象及病原增殖特点等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研究HSV17感染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动物模型有豚鼠、大鼠、小鼠、家兔等。其中,小鼠因其背景清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前期资料表明,BALB/c小鼠在HSV1的急性感染过程中具有感染率较高且病毒潜伏感染后不易复发的特点,常被用作建模动物。但众多关于HSV1感染小鼠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毒株和感染途径各异,小鼠种类也有差别,在相应的对比分析中常常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资料,着重探讨了 BALB/c小鼠模型在不同条件下感染HSV1后的临床表现、病理现象及组织器官中的病毒分布特性,对不同毒株在不同条件下的感染情况做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并因此得到了相应的系统化的数据,这些结果不但对理解HSV1感染后的临床、病理、病原学过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为形成一个应用该品系小鼠评价HSV1实验性疫苗的参考指标体系提供有应用意义的相关数据。一般意义上讲,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不同毒株和不同攻毒途径对小鼠产生的免疫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小鼠品系具有不同的MHC遗传背景,使得其对病毒的易感性也可能存在差异。在综合考虑毒株、感染途径、小鼠品系等因素的前提下,本研究利用HSV1 17+和McKrae毒株,经滴鼻和角膜途径感染不同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急性感染模式;经皮下和足垫途径感染不同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慢性感染模式。并比较分析各组动物感染后其临床症状、病理学现象和病原学分布情况的变化。为今后实验室中关于HSV1感染小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进行差异性比较的相关数据。实验小鼠的临床、病理学、病原学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虽然小鼠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倒毛、弓背,但在不同条件下感染不同毒株的动物其体重和死亡率指标存在差异;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证实神经组织(脑、脊髓、三叉)内病毒载量的增殖趋势不同;病理学检查提示急性感染组仅脑组织中出现明显病理损伤,慢性感染组仅三叉神经中表现病理损伤。而慢性感染组动物的三叉神经组织,虽未检测到具有指标意义的LAT转录本(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LAT),但是其组织块与Vero细胞共培养却可导致细胞出现感染性病变。本研究提示我们,HSV1不同毒株经不同攻毒途径感染小鼠后,小鼠在体重、死亡率、毒株在机体内的复制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基于不同感染模式的相关研究,其观察指标侧重点应该不同。
夏元[9](2017)在《姜黄素多靶点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验证姜黄素是否具有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同时检测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核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κB,NF-κ 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这一过程中是否有表达的下降或增加。方法:建立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在角膜潜伏感染的动物模型,6周后,选取病毒潜伏、角膜恢复透明的小鼠,经紫外线模拟自然界紫外线光照射诱导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复发。照射前1天起连续7天眼表分别点用(自制)姜黄素眼液和阿昔洛韦眼液,并设立各类对照组以去除其他原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记录裂隙灯观察角膜情况,并用角膜擦拭液进行细胞培养以验证是否有病毒复制。分别于紫外线照射后4、7、10、14、21d分批处死小鼠,取角膜组织进行COX-2、NF-κB和VEGF检测,并对角膜、三叉神经节进行常规病理观察。结果:经紫外线照射诱导HSK复发后,使用姜黄素和阿昔洛韦药物干预组的复发率较空白对照组显着降低,两组之间角膜组织的姜黄素组复发率较阿昔洛韦组低,但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而三叉神经节组织的姜黄素组复发率较阿昔洛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姜黄素和阿昔洛韦一样可有效抑制小鼠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复发,且在三叉神经节作用略强于阿昔洛韦,可能与其能较好的通过血脑屏障有关。同时COX-2、NF-κB和VEGF三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说明姜黄素对这三个靶点的抑制作用对抑制HSV-1的激活、复制起到重要作用。
周洪伟[10](2016)在《P物质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反复复发可引起患者角膜瘢痕、新生血管以及角膜变薄等症状,病毒、机体和环境因素均参与调控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潜伏复发,研究其复发机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细胞、免疫细胞等分泌的神经肽,可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利用宿主蛋白抗病毒有独特的优势,P物质(SP, Substance P)、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等均是可调控炎症进程的宿主蛋白,其中SP主要通过与其受体NK1-R结合发挥作用,但是角膜中的各类神经肽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它们是否在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病程具有调控作用未完全阐明。本实验将利用小鼠HSK模型和体外三叉神经节细胞培养模型研究P物质的表达变化,研究其是否调控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病程并且阐述其可能的机制,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精准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1.利用Vero细胞制备的HSV-1 (Mckrae株)建立小鼠角膜基质HSK模型,并观察角膜症状。2.以ELISA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感染后7天、15天、45天,复发后2天角膜三叉神经节中P物质等神经肽的含量。使用双眼潜伏后角膜评分均为1分的模型为对照分别研究SP和L-733060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复发的影响,复发后第2天对小鼠角膜拍照并评分,HE染色观察。3.取12周龄C57BL/6小鼠三叉神经节,培养神经节细胞,以加阿昔洛韦后再加HSV-1的方法建立HSV-1潜伏感染三叉神经节体外模型。在培养液中添加P物质、L-733060和P13K抑制剂LY-294002,研究P物质对HSV-1潜伏复发的影响和机制。以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SV-1阳性细胞数,以荧光定量PCR检测VP16基因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测定p-Akt/Akt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模型不同时间点角膜三叉神经节中p-Akt的水平。结果:1.HSK基质注射法建模成功率在80%以上,角膜损伤小,基本不发生睑缘炎,角膜混浊在HSV-1接种后第7天和复发后第2天最重,HSV-1接种后第45天和复发后第7天最轻,新生血管最明显时间较之晚1-2天。2.P物质在角膜中感染后明显升高,复发后2天降低。对照组和SP组角膜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Wilcoxon W=17.5, P=0.0317)。经内对照实验研究发现L-733060组角膜症状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t=4.908,p=0.0001)。P物质在模型三叉神经节中也于感染后升高,潜伏期最高。3.P物质处理组诱导复发后HSV-1抗原阳性细胞比例最小,VP16基因表达也最少,而L-733060处理组比例最大,抑制P13K途径阻断了P物质的作用。结论:HSK基质注射法建模成功率和症状类似于划线法,但病毒用量少100倍左右,基本不发生睑缘炎,对角膜上皮机械性损伤也更小。SP在HSK模型角膜中表达升高,SP可减轻HSK复发第2天角膜症状评分,而L-733060加重其评分。SP抑制HSV-1在体外培养潜伏感染三叉神经节细胞中的激活,而促进其潜伏,拮抗P物质受体或阻断Akt信号通路可消除P物质的作用,SP和Akt磷酸化水平在HSK模型角膜和三叉神经节中表达变化趋势一致,提示HSV-1感染可诱导小鼠角膜和三叉神经节中的SP表达,并激活P1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HSV-1复制,抑制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的复发而促进潜伏。
二、单纯疱疹病毒1型功能性基因在角膜内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纯疱疹病毒1型功能性基因在角膜内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猫疱疹病毒1型调控IFI16炎症小体介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猫疱疹病毒1型概述 |
1.1 病原学 |
1.2 FHV-1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1.3 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
1.4 诊断与防治 |
第二章 炎症小体与病毒感染 |
2.1 炎症小体的结构 |
2.2 炎症小体的分类 |
2.3 炎症小体的活化机制 |
2.4 病毒感染调控炎症小体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四章 全文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猫疱疹病毒1型感染猫诱导炎症反应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参与识别FHV-1感染的炎症小体分子种类鉴定及猫源IFI16炎症小体研究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FHV-1感染猫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激活IFI16炎症小体的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FHV-1立即早期基因抑制IFI16炎症小体活化的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诱因和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诱因 |
1.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病因 |
1.3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发病机制 |
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
2.1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 |
2.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分类 |
3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辅助诊断技术 |
3.1病毒分离 |
3.2角膜内皮镜检查 |
3.3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
3.4环媒恒温扩增法 |
3.5间接免疫荧光法 |
3.6 PCR、RT-PCR、巢式PCR、多重PCR |
4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治疗 |
4.1临床主要治疗方法 |
4.2其他治疗方法及研究现状 |
4.2.1其他抗病毒药物 |
4.2.2前房和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 |
4.2.3 基因治疗 |
4.2.3.1疫苗 |
4.2.3.2抗体 |
4.2.3.3解旋-引物酶抑制剂 |
4.2.3.4趋化因子受体 |
4.2.3.5其它方法 |
5展望 |
(3)HSV-2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HSV-2概述 |
HSV-2的基因组及其病毒生活史 |
HS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以及免疫逃逸 |
“神经毒力因子”ICP34.5 |
ICP34.5介导宿主关闭蛋白合成的逆转 |
ICP34.5可抑制Ⅰ型干扰素的产生 |
ICP34.5抑制细胞自噬 |
潜伏相关转录因子—一LAT |
HSV感染细胞引起应激颗粒形成 |
HSV感染的动物模型 |
HSV感染动物引起类似恶病质的临床症状 |
实验思路 |
第一部分 HSV-2突变株RL1-HSV-2的构建及其引起的类恶病质临床症状和相关的转录调控功能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毒 |
1.1.2 细胞 |
1.1.3 实验动物 |
1.1.4 质粒与载体 |
1.1.5 抗体 |
1.1.6 溶液和商品化试剂 |
1.1.7 主要设备仪器 |
1.1.8 主要耗材 |
1.1.9 引物 |
1.1.10 主要溶液及配置 |
1.2 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1.1 细胞复苏 |
1.2.1.2 细胞传代 |
1.2.1.3 细胞计数 |
1.2.1.4 细胞冻存 |
1.2.2 病毒培养 |
1.2.2.1 病毒扩增及收获 |
1.2.2.2 病毒滴度测定 |
1.2.3 质粒构建 |
1.2.3.1 PX330质粒构建 |
1.2.3.2 pEGFP-RL1质粒的构建 |
1.2.3.3 pcDNA3.1(+)-RL1-/pcDNA3.1(+)-RL1质粒的构建 |
1.2.3.4 pGL-ICP0, pGL-ICP4, pGL-ICP22, pGL-US11质粒的构建 |
1.2.3.5 pGEM(?)-T-US4质粒的构建 |
1.2.3.6 感受态大肠杆菌转化 |
1.2.3.7 筛选目的单菌落 |
1.2.3.8 无内毒素质粒小量提取 |
1.2.3.9 质粒转染 |
1.2.4 HSV-2突变株RL1-HSV-2的构建和纯化 |
1.2.4.1 病毒感染 |
1.2.4.2 病毒收获 |
1.2.4.3 病毒基因组提取 |
1.2.4.4 病毒基因组PCR鉴定 |
1.2.4.5 分离病毒克隆 |
1.2.5 RL1-HSV-2补偿病毒的构建 |
1.2.5.1 质粒转染 |
1.2.5.2 病毒感染 |
1.2.5.3 补偿病毒中RL1分子表达量的检测 |
1.2.6 突变株RL1-HSV-2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1.2.6.1 病毒增殖动力学检测 |
1.2.6.2 Vero、VK2细胞蚀斑形态分析 |
1.2.6.3 VK2细胞中细胞因子、应激反应因子以及RL1相关病毒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1.2.6.4 突变株RL1-HSV-2细胞凋亡检测 |
1.2.7 突变株RL1-HSV-2以及野毒株HSV-2编码的RL1蛋白对基因ICP0,ICP4,ICP22,US1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分析 |
1.2.8 突变株RL1-HSV-2在动物水平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1.2.8.1 突变毒株RL1-HSV-2的急性感染能力分析 |
1.2.9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HSV-2突变株RL1-HSV-2的构建和纯化 |
2.2 RL1-HSV-2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 |
2.2.1 RL1-HSV-2在细胞中的增殖动力学分析 |
2.2.2 RL1-HSV-2在VK2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蚀斑形态分析 |
2.3 RL1-HSV-2补偿病毒的构建及其RL1分子表达量的分析 |
2.4 RL1-HSV-2感染动物后的临床病理特征 |
2.4.1 RL1-HSV-2感染动物后的临床表现 |
2.4.2 RL1-HSV-2感染小鼠后的组织病理分析 |
2.4.3 RL1-HSV-2感染小鼠后阴道周围肌肉组织的电镜分析以及神经组织和主要器官的组织化学分析 |
2.5 RL1-HSV-2引起的类似恶病质反应 |
2.5.1 RL1-HSV-2可引起类似恶病质的临床症状 |
2.5.2 RL1-HSV-2引起的类似恶病质的炎性因子及血生化水平分析 |
2.6 RL1-HSV-2感染细胞后的应激反应 |
2.7 RL1- HSV-2感染小鼠后急性感染期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分析 |
2.8 ICP34.5参与病毒基因的转录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HSV-2突变株LAT-HSV-2和RL1-LAT-HSV-2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本部分所用病毒、细胞、实验动物、质粒与载体、细胞培养、细胞培养用溶液、商品化试剂与溶液、主要溶液、耗材和设备同第一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内容如下 |
1.1.2 病毒 |
1.1.3 抗体 |
1.1.4 试剂盒 |
1.1.5 引物及肽段 |
1.2 方法 |
1.2.1 本部分所用细胞培养、病毒培养、质粒构建、质粒转化及转染、突变株的构建、突变株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均同第一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内容如下 |
1.2.2 病毒突变株LAT基因组PCR鉴定 |
1.2.3 突变株RL1-LAT-HSV-2以及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1.2.3.1 突变株感染小鼠后的急性感染能力分析 |
1.2.3.2 突变株感染小鼠后的潜伏感染能力分析 |
1.2.4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 |
1.2.5 CD3+T细胞检测 |
1.2.6 IFN-γ Elispot检测 |
1.2.7 骶背根神经节离体重激活分析 |
2 结果 |
2.1 HSV-2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的构建 |
2.2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学特性 |
2.2.1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
2.2.2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Vero细胞的蚀斑形态分析 |
2.3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急性感染生物学特性 |
2.3.1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小鼠模型上的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 |
2.3.2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小鼠模型上的急性感染的组织病理分析 |
2.3.3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小鼠模型上感染部位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
2.3.4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小鼠模型上急性感染的组织载量分析 |
2.4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潜伏感染能力分析 |
2.4.1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潜伏感染期的组织载量分析 |
2.4.2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潜伏感染期的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
2.4.3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潜伏感染期的骶背根神经节重激活能力分析 |
2.5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在动物水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
2.5.1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感染小鼠后脾脏淋巴细胞中CD3+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
2.5.2 突变株LAT-HSV-2以及RL1-LAT-HSV-2感染小鼠后脾脏淋巴细胞中IFN-γ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单纯疱疹病毒2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中突变毒株的突变基因序列 |
缩略词表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4)SHIP-1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 |
3.2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形态学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表现 |
3.3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免疫学改变 |
3.4 拮抗 SHIP-1 可加重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反应 |
3.5 激动 SHIP-1 可减轻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反应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和角膜炎症反应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PEDF和VIP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HSK动物模型构建及病程观察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及模型建立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3.1 小鼠HSK模型观察及大体相记录 |
3.2 角膜神经和血管免疫荧光染色 |
3.3 角膜中央敏感度测量 |
3.4 角膜临床评分 |
3.5 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3.6 实时定量PCR(RT-qPCR) |
3.6.1 总mRNA提取 |
3.6.2 RNA反转录反应 |
3.6.3 RT-qPCR反应 |
3.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4 统计学分析 |
第2章 结果 |
1 小鼠HSK模型建立及显微镜下观察 |
2 小鼠HSK模型角膜神经变化 |
3 小鼠HSK模型角膜新生血管变化 |
4 小鼠HSK模型中HSV-1 病毒量变化 |
5 小鼠HSK模型中PEDF的表达 |
6 小鼠HSK模型中VIP的表达 |
第3章 讨论 |
第二部分 PEDF在小鼠HSK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分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3.1 角膜神经和血管免疫荧光染色 |
3.2 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3.3 实时定量-PCR(RT-qPCR) |
3.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3.5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 assay) |
4 统计学分析 |
第2章 结果 |
1 外源性PEDF对小鼠HSK的治疗作用 |
2 PEDF调节小鼠HSK炎症转归 |
3 PEDF下调小鼠HSK角膜中VEGF表达 |
4 PEDF抑制HSV-1 病毒复制 |
5 PEDF衍生肽Mer44、Mer34 对小鼠HSK的治疗作用 |
第3章 讨论 |
第三部分 VIP在小鼠HSK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3.1 角膜神经和血管免疫荧光染色 |
3.2 角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3.3 实时定量-PCR(RT-qPCR) |
3.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4 统计学分析 |
第2章 结果 |
1 外源性VIP对小鼠HSK的治疗作用 |
2 VIP减少小鼠HSK角膜中炎性细胞浸润 |
3 VIP上调小鼠HSK角膜中TGF-β的表达 |
4 VIP调节小鼠HSK角膜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
5 VIP在小鼠体内对HSV-1 病毒的作用 |
第3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眼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静止期泪液、房水以及晶状体前囊膜的PCR检测结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器材与材料 |
2.3 样本及临床资料采集 |
2.4 提取样本中的HSV DNA |
2.5 实时定量PCR |
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病种与样本HSV DNA含量 |
3.3 静止期时长与样本HSV DNA含量 |
3.4 样本采样部位与HSV DNA含量及其一致性 |
3.5 影响HSV DNA含量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6 无病史组的HSV DNA含量观察分析 |
3.7 疾病组患者对侧的无病史眼的HSV DNA含量观察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BALB/c小鼠在HSV1不同感染条件下的临床与病理及病原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2 HSV病毒的基因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 |
3 HSV1病毒的临床特征 |
4 HSV1的致病表现 |
5 HSV1病毒的检查 |
6 HSV1病毒感染后的治疗 |
7 HSV1感染的动物模型 |
8 本课题的目的、基本策略和研究意义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HSV117+株和McKrae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2 HSV1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后的临床现象、体重变化及生存率情况 |
3 HSV1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的病理损伤 |
4 HSV1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CNS及TG组织中病毒的增殖趋势 |
5 HSV1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周龄BALB/c小鼠后TG中病毒的潜伏状态及再激活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缩略词表 |
附录2 主要溶液配制表 |
致谢 |
研究生简历 |
(9)姜黄素多靶点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 |
1.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
1.2.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率 |
2.2 复发性HSK角膜组织临床观察 |
2.3 角膜组织NF-κ B的表达 |
2.4 角膜组织COX-2和VEGF的表达 |
2.5 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 |
讨论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P物质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HSV-1病毒制备和基质注射法小鼠复发型HSK模型建立 |
1.1 前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模型角膜中主要神经状的表达和对角膜病变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SP体外实验促进HSV-1的潜伏抑制复发及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状P物质及其受体与病毒感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硏成果 |
致谢 |
四、单纯疱疹病毒1型功能性基因在角膜内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猫疱疹病毒1型调控IFI16炎症小体介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 牛江婷.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研究现状[J]. 李燕玲,苏旺铭,何小辉. 国际眼科杂志, 2020(12)
- [3]HSV-2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 柳蕾.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SHIP-1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炎症调控的研究[D]. 王熠. 浙江大学, 2020(02)
- [5]PEDF和VIP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葛程. 青岛大学, 2019(07)
- [6]眼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静止期泪液、房水以及晶状体前囊膜的PCR检测结果比较[D]. 蒋娄婧. 浙江大学, 2019(03)
- [7]玉屏风散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meta分析[D]. 蔡泽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8]BALB/c小鼠在HSV1不同感染条件下的临床与病理及病原差异分析[D]. 汤贝贝.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2)
- [9]姜黄素多靶点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作用研究[D]. 夏元.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8)
- [10]P物质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中的作用研究[D]. 周洪伟. 武汉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