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农业高校体育课实施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1)在《初中体育教师领导行为与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郑小凤[2](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龙子祥[3](2020)在《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新媒体凭借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势,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出现死亡情况且传播速度快。我国大多数省份发布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所有学校相继延迟开学时间,并出台“停课不停学”政策,开启全面网络教学。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已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这进一步推进了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中的应用。高校公共体育作为培养人才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那么,新媒体在运用于高校公共体育的过程中会面临什么问题,学生又是如何看待新媒体在运用以及有什么措施解决新媒体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呢?文章为调查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中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并结合疫情背景,挖掘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在疫情面前所遇到的一些难题,然后结合新媒体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以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8所高校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与建议如下:(1)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评价以传统评价方式为主,对体育成绩给予重视,对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关注,需要引起重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男女比例失调;课时压力大。(2)当前,各高校均开展了以制作和使用PPT为主的新媒体培训活动,创建有官方媒体平台,部分学校还组建有新媒体中心、新媒体工作室,提升对新媒体应用能力。(3)疫情下,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要求下,各高校都应用新媒体开展了线上教学,形式包括QQ群、云课堂、钉钉、慕课、腾讯会议等平台,最为广泛的是钉钉。整体上而言,学生对疫情期间体育线上教学比较认可。(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公共体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体育教学对新媒体应用较少;新媒体应用于体育宣传相对落后;新媒体应用停留在初级阶段;新媒体应用缺乏系统策划。建议:(1)各个学校鼓励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积极使用新媒体创新公共体育工作方式,包括为其提供额外课时量、经费支持、精神鼓励、成果宣传,选择一些成功的影音视频案例、网络授课案例、微课程教学案例,作为学习、借鉴对象。(2)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必须形成常态化的新媒体应用机制,有规律、有节奏、有计划地应用新媒体。每一项宣传工作均要准确把握宣传对象特征,设定明确的宣传主题,围绕着这一主题,整合选择和使用新媒体手段,制定宣传计划,实现不同媒介优势互补。(3)学校需要以“课程”和“工作内容”为导向,为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新媒体培训活动,制定详细的新媒体培训计划,设置一些前沿性、高水平的培训内容,安排实践性、操作性环节。(4)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活动将表现出新媒体成为支撑公共体育工作核心力量、新媒体将会被整合应用于公共体育活动、新媒体培训和应用将被制度性加以规范三方面趋势。
钟敏[4](2020)在《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自2016年以来,全民健身成为了我国重要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五年全民健身计划,同时学校体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定向运动作为智力与体力完美结合的一项运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野外生存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川省在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四川省部分高校开展了定向运动课程,为了推动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的建设,提高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选取了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医科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六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现状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与探寻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讨论结果提出改善建议。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经过十余年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满足基本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了完整的教学大纲且教学内容计划的实施情况较好。2.部分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当中增加定向运动,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且丰富了体育课程,但课程的普及和深度有待提高。3.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体育专业必修课和体育专业选修课程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分配不合理,过于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教学。4.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培训较少,缺乏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5.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效果较好,且教师和学生对定向运动课程呈积极状态,可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6.影响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是教学场地的限制、定向地图不足、缺乏教学器材和学生安全问题。最后根据以上讨论结果,本文提出以下五个建议:1.在公共体育课程定向运动教学中提高深度,拓宽学生的学习场地,如学校附近公园或者山丘。2.增加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定期举行省级定向运动教师的培训和制图培训。3.补充定向运动电子器材和安全监控器材(实时GPS),满足定向运动课程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求。4.增强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模式。5.积极推动定向运动社团建设,营造校园定向运动氛围。分别从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学校定期组织定向运动比赛、打造校园定向运动文化名片三个方面进行。
邹佳良[5](2019)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背景下济南市高中体育课时计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合理构建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关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实施的依据。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部分课时计划中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重点无法突出,教学难点无法突破、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济南市几个地区的16所高中的体育课时计划进行研究。本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济南市16所高中体育课时计划的现状,以期发现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改革意见,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的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课时计划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也有部分教师不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2.教学重点难点大部分教师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且不能有效的进行解决;3.教学内容主要以球类运动为主,且学生对这些运动项目不感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游戏、新兴运动项目感兴趣,且男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衔接性方面表现出较差的一面;4.在教学计划密度和运动负荷的安排上,可以有效的掌握大纲对其的要求,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5.在教学方法上,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法。
刘旭明[6](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指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殷沐慧[7](2019)在《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范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惩戒权是教师这个职业身份所特有的一种权力,是依法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力,但我国法律并未明确地赋予教师这个权力,因此教师的惩戒行为会受到家长以及外界的质疑。而惩戒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与赏识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教师惩戒必须要适度,因此中小学教师惩戒权需要一个合理的范围。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调查方法。根据生理型惩戒、心理型惩戒、物质型惩戒以及活动型惩戒四个维度编制问卷,本研究共设计两个问卷:一是《中小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合理范围调查问卷》,以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为调查对象,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48份;二是《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以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7份有效问卷。在访谈法中,笔者访谈了3名教师,3名学生。中小学教师在惩戒过程中存在失当的表现,本文以四个维度为依据罗列出失当表现。首先,生理型维度中有:罚学生劳动,将劳动和惩戒划等号。将学生赶出课堂,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罚放学后留校,限制学生人身自由。其次,心理型维度中有:罚公开检讨或道歉,伤害学生自尊心。再次,在物质型维度中有:罚款,违反法律的规定。罚为班级购买生活用品,变相增加学生经济负担。最后,活动型维度中有:剥夺参加课间活动的资格,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剥夺参加体育课的资格,阻碍学生锻炼身体。接下来依据访谈内容探究出中小学教师惩戒失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社会层面:社会舆论的误导。二是政府层面:教师惩戒权相关法律的缺失。三是学校层面:学校规章制度的缺陷和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四是教师层面:教师对惩戒和体罚认知模糊、教师法律知识薄弱以及教师错误发挥劳动的作用。本研究对于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范围提出了以下对策:首先,社会要提供健康的舆论环境,宣传教师惩戒的正向作用。其次,政府要完善教师惩戒权相关法律,建立监督及救济机制。再次,学校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养,规范教师惩戒行为。最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
赵惠霞[8](2019)在《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大学体育是高校全面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气排球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具有球体轻、材质软、安全性高、娱乐性强的特点,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体育课程应开设技术难度低、社会流行的气排球运动项目。兰州市高校体育课程尚未普及气排球运动项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1、气排球球体轻,材质软,安全性高,有独具特色的技术动作,对学习者的身体条件及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很适合在兰州市高校开展和普及。2、兰州市高校体育课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排球类课程以硬式排球为主,但学生对硬式排球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选择排球课程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3、兰州市高校大多数学生对气排球运动项目的认识处于萌芽阶段,但感兴趣的学生较多,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从开设气排球课程的意愿来看,学校师生一致非常支持开设此课程。4、兰州市高校体育课课时和场地基本可以满足气排球教学需求。排球课时不变,改换教学器材;气排球场地在原有场地基础上简单布置,添加地面画线,降低球网高度。5、兰州市高校对引进新兴项目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对气排球运动项目的认识、专业气排球教师的缺乏以及课程体系的固化限制了气排球在高校的发展。根据上述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气排球运动的需要和现状,本文主要提出如下五点建议:1、就目前兰州市高校体育课而言,在开设气排球选项课之前,对气排球项目做一定的宣传,先宣传,再开设。2、壮大气排球师资队伍,对现有的排球教师和其他专项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气排球教师的数量和质量。3、进一步完善气排球场地设施,为气排球教学提供物质基础,为学生优化锻炼空间,改善教学环境。4、组织各种类型的气排球比赛,成立学校气排球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气排球,促进交流、相互学习。5、基于气排球规则的变化,加强对规则的培训、学习和交流,及时推广最新的运动准则。
马拾前[9](2019)在《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日益更新完善,使得竞争形势更加激烈,每个人在这种发展环境中都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因此,个体必须针对实际需求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为核心,对广大学习者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强身健体的方法,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需要针对实际需求设计出一套科学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拓展训练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对于个体意志的磨练,完善人格与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技能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具体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针对甘肃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施与拓展训练推广在当前的主要现状、其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需求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与实施方案。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开展与推广,通过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等研究方面综合性的展开。1.拓展训练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快速的发展,但在普通高校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至今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拓展训练在各大高校中所实施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差异,通常开设的是场地、野外以及水上等项目。2.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学习者则是被动式的接收知识。但新课程理念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重关注广大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新的教育模式除了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们精神层面的升华;将个体的社会视角定位和个体的全面发展密切关联。需要针对时代发展中的需要进一步弥补与优化传统教育模式。3.拓展训练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全方位的满足,对于大学生自我管控、社交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拓展训练具有灵活的活动方式,且场地与器材是针对课程主题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的,结合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并有效的回归到实际生活中,这些教学目标也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未能够有效实现的。4.高校进行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实际上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发展需求相吻合,也充分的体现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真正需要,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完善。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开设相应的拓展训练课程,以此来带动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5.拓展训练作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一步的改革与优化,将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有效的完善,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相符合且能够深入的挖掘个体的潜能,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施与推广拓展训练是合理且必要的。6.欠缺一定的资金,缺少科学完善的专业培训场地,校级领导过度的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对于体育学科没有给予大力的支持,这门课程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且欠缺可行性的教育发展策略与专业师资体系,大部分学生普遍对体育专业知识与理论缺乏深入了解,以上种种都属于制约拓展训练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深入实施与推广的重要因素。7.进一步进行观念的更新与思想意识的解放,大力的扩展师资并形成优势互补的模式,明确具体的目标,对各个环节的细节高度重视,全方位的保障安全,将场地科学有效的利用,针对实际需求大力的开展专业性的拓展训练,将相关的资源合理的使用是促进拓展训练在甘肃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顺利开展和全面推广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
王自清[10](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认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普通农业高校体育课实施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农业高校体育课实施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普及推动新媒体应用市场的发展 |
1.1.2 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推动新媒体应用市场的发展 |
1.1.3 新媒体对高校体育有重要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有关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 |
1.3.3 有关新媒体的研究 |
1.3.4 有关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现状的研究 |
1.3.5 有关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应用存在问题的研究 |
1.3.6 有关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高校现阶段公共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
3.1.1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 |
3.1.2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师资调查 |
3.1.3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教学的态度调查 |
3.1.4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
3.2 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中的运用现状 |
3.2.1 新媒体在公共体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
3.2.2 新媒体在公共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 |
3.2.3 新媒体在课外体育训练中的运用现状 |
3.2.4 新媒体在公共体育宣传中的运用现状 |
3.2.5 新媒体在师资与设施建设中的运用现状 |
3.2.6 新媒体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3.3 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体育教学对新媒体应用比较少 |
3.3.2 新媒体应用于体育宣传相对落后 |
3.3.3 新媒体应用尚停留在初始阶段 |
3.3.4 学校对新媒体应用呈现碎片化 |
3.4 解决新媒体在高校公共体育运用的措施 |
3.4.1 增加新媒体教学和app的应用 |
3.4.2 明确新媒体宣传的主题 |
3.4.3 加强对新媒体使用行为的激励和引导 |
3.4.4 新媒体在训练和教学中应制定相应计划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运用调查问卷 |
附录B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价值 |
1.1.2 国家政策的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定向运动 |
2.1.2 课程 |
2.1.3 课程实施 |
2.1.4 体育课程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文献评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开展概况 |
4.1.1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的普及情况 |
4.1.2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情况 |
4.2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4.2.1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设置情况 |
4.2.2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目标 |
4.2.3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内容 |
4.2.4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
4.2.5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考核方式 |
4.2.6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资源 |
4.2.7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评价情况 |
4.2.8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竞赛情况 |
4.3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师资力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基本情况 |
4.3.2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分析 |
4.3.3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对定向运动课程开设态度 |
4.4 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学生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
4.4.1 学生对于定向运动的认知 |
4.4.2 学生参与定向运动的动机 |
4.4.3 定向运动课程受学生欢迎程度 |
4.4.4 学生对于定向运动课程的学习情况 |
4.5 影响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
4.5.1 定向运动教师认为影响定向运动课程实施因素 |
4.5.2 学生认为影响定向运动课程实施因素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5)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背景下济南市高中体育课时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中学体育教学相关研究 |
1.3.3 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1.3.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3.2 国内高中体育课相关研究 |
1.3.3.3 国外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3.1 问卷设计 |
2.2.3.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2.2.3.3 抽样方法 |
2.2.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实地考察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中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
3.1.1 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
3.1.1.1 体育教师教学目标基本情况 |
3.1.1.2 体育教师教学目标重视程度分析 |
3.1.2 教学计划的重点难点分析 |
3.1.2.1 教案中重点分析 |
3.1.2.2 教案中难点分析 |
3.1.3 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
3.1.3.1 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
3.1.3.2 教学内容选择依据情况调查表 |
3.1.4 教学计划密度与运动负荷设置情况 |
3.1.4.1 教学计划密度设置情况 |
3.1.4.2 体育课的负荷情况分析 |
3.1.5 教学计划方法与手段情况分析 |
3.1.5.1 教学方法选择情况分析 |
3.1.5.2 教学计划中教学手段选择情况 |
3.2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体育课时计划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学内容实用性问题 |
3.2.1.1 教学内容单调 |
3.2.1.2 体育教学内容散乱、缺乏系统性 |
3.2.1.3 体育教学内容缺少体育理论知识 |
3.2.2 教学内容的发展性问题 |
3.2.3 教学重点与难点不突出 |
3.3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制定高中体育课时计划的有效策略 |
3.3.1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3.3.2 课程内容设置趋向学生自主性 |
3.3.2.1 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 |
3.3.2.2 重视教学内容的有序衔接 |
3.3.2.3 教学内容多元化 |
3.3.3 把握体育教学的重难点 |
3.3.3.1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教材进行研读 |
3.3.3.2 确定教学重难点 |
3.3.3.3 深入浅出、精心设置课堂突破重难点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7)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范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二、教师惩戒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教师惩戒的教育价值 |
三、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范围 |
(一)生理型惩戒的合理范围 |
(二)心理型惩戒的合理范围 |
(三)物质型惩戒的合理范围 |
(四)活动型惩戒的合理范围 |
四、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失当的表现 |
(一)教师惩戒失当的总体表现 |
(二)生理型惩戒失当的表现 |
(三)心理型惩戒失当的表现 |
(四)物质型惩戒失当的表现 |
(五)活动型惩戒失当的表现 |
五、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失当的原因 |
(一)社会层面 |
(二)政府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四)教师层面 |
六、中小学教师合理使用惩戒权的对策 |
(一)社会要提供健康的舆论环境,宣传教师惩戒的正向作用 |
(二)政府要完善教师惩戒权相关法律,建立监督及救济机制 |
(三)学校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养,规范教师惩戒行为 |
(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8)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气排球运动项目理论研究 |
1.3.2 气排球运动项目实践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的必要性 |
3.1.1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3.1.2 丰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
3.1.3 促进大学生“身心社”健康发展 |
3.1.4 气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 |
3.1.5 兰州市高校体育课教学的现实需求 |
3.2 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的可行性 |
3.2.1 教师对气排球运动项目的认知及课程开设意愿 |
3.2.2 学生对气排球运动项目的认知及课程参与意愿 |
3.2.3 学生学习气排球运动项目课程 |
3.2.4 开设气排球运动项目的课时分配 |
3.2.5 开设气排球运动项目场地设施条件 |
3.2.6 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
3.2.7 赛事的举办为高校开设气排球提供契机 |
3.3 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面临的问题 |
3.3.1 学校对引进新兴项目的重视程度不足 |
3.3.2 学生的认识限制了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开展 |
3.3.3 专业教师的缺乏限制了气排球课程的开设 |
3.3.4 课程体系的固化为气排球课程开设设置了障碍 |
3.4 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对策研究 |
3.4.1 加强学校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 |
3.4.2 加大气排球运动宣传,普及学生气排球知识 |
3.4.3 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专项技能 |
3.4.4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拓展训练的概述 |
2.2 拓展训练相关概念界定 |
2.3 拓展训练的特点与功能 |
2.3.1 拓展训练的特点 |
2.3.2 拓展训练的功能 |
2.4 国内外拓展训练的发展现状况及研究现状 |
2.4.1 国外拓展训练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2.4.2 国内拓展训练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2.5 国内外高校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2.5.1 国外高校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2.5.2 国内高校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2.6 拓展训练在国内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和推广的必要性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状况 |
4.1.1 甘肃省高校拓展训练课程设置情况 |
4.1.2 甘肃省高校拓展训练场地建设情况 |
4.1.3 高校学生及老师对拓展训练的认知情况 |
4.1.4 拓展训练对高校学生及老师的发展影响 |
4.1.5 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前后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对比 |
4.2 拓展训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的价值 |
4.2.1 改善高校师生关系 |
4.2.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2.3 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
4.3 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的必要性 |
4.3.1 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直观体现 |
4.3.2 拓展训练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方向 |
4.3.3 拓展训练是体育发展的创新尝试 |
4.4 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程的优势对比 |
4.4.1 管理方式不同 |
4.4.2 学生参与活动的角色不同 |
4.4.3 学生参与环境的特点不同 |
4.4.4 总结方式不同 |
4.5 甘肃省高校推广拓展训练的课程体系构建 |
4.5.1 拓展训练课程的指导思想 |
4.5.2 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设计 |
4.5.3 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 |
4.5.4 拓展训练课程的组织形式 |
4.5.5 拓展训练课程的评价方法 |
4.5.6 拓展训练课程的课时安排 |
4.6 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的制约因素 |
4.6.1 资金匮乏,完善的培训场地较少 |
4.6.2 安全因素,出于谨慎和怕担待责任 |
4.6.3 校级领导的支持力度不够,推广力度不够 |
4.6.4 缺少相应教育发展策略,相关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 |
4.7 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
4.7.1 加大拓展训练宣传力度 |
4.7.2 积极争取各级部门扶持 |
4.7.3 重视师资队伍引进建设 |
4.7.4 加速传统体育项目融合 |
4.7.5 整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德育 |
1.2.2 育德 |
1.2.3 体育育德 |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
1.2.5 学科融合 |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儒家思想 |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3.3 社会学习理论 |
1.3.4 角色承担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体育品德研究 |
2.1.2 体育精神研究 |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
5.1.1 行动研究目标 |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
5.1.3 行动研究流程 |
5.1.4 行动研究时间 |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计划汇总 |
5.2.5 教学实施要求 |
5.2.6 行动研究风险 |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普通农业高校体育课实施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体育教师领导行为与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张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新媒体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D]. 龙子祥. 河南大学, 2020(06)
- [4]四川省高校定向运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钟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背景下济南市高中体育课时计划研究[D]. 邹佳良. 山东体育学院, 2019(03)
- [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范围研究[D]. 殷沐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兰州市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 赵惠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拓展训练在甘肃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研究[D]. 马拾前.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