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高馨宜[1](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策略》文中研究表明

来萌萌[2](2021)在《基于STSE教育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社会对于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各国将人才培养的目光逐渐投放在项目式学习的发展之上,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本研究梳理了项目式学习和STSE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线化学教师的项目式学习认知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较少。STSE教育理念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研究我们选择基于高中化学STSE实践教育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使项目式学习实现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本研究通过分析项目式学习的基本要素,创建了项目式学习的理论框架,同时梳理了高中化学课本中关于STSE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为项目主题开发了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三个项目任务:“电池绘图”“调研报告”和“工艺流程”。为了拓展课外资源,笔者制作了锂离子电池科学知识的相关科普类微课。教学设计以真实情境中的项目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最后,邀请5位专家分别对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笔者基于专家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使之更加符合项目式学习的要求。

秦宇欣[3](2021)在《高中化学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今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信息迅速传播,文化呈现多元化态势,青年一代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在我国应试考试的大背景下,学校、教师、家长一味地追求成绩,忽略学生情感、道德、志向等方面的需求,使得学生学习功利化,一心只想考入好大学,进而导致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加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生活中缺乏长远的目标。因此,重视励志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人生方向的引导,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为主线,结合心理学、成功学以及统计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高中化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励志教育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励志教育的相关概念。同时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找出提高励志教育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利用问卷“高中化学教学中励志教育现状调查”对哈尔滨地区16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22.0等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效度分析、信度分析、差异性分析,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其次,提出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原则,列举部分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励志教育的素材,基于理论基础和数据调查结果,从教师自身、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化学实验四个方面提出高中化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策略。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做出总结,反思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对未来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做出展望。

赵星悦[4](2021)在《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学内容呈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新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STSE教育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知识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认识学科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因此该理念可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认识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以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基于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本研究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STSE内容的呈现方式、特点及其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对2016~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的15套试题中STSE试题的内容情境素材进行整理分类并对其内容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教师应充分分析新教材中STSE内容,对其进行维度划分,并设置相应的活动和任务,使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环环相扣、形成合力、发挥价值,同时应注重对高考STSE试题中情境素材的整理归类,使其在教学中拓展应用,以此来强化STSE教育理念的渗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内蒙古乌海市某高级中学的部分学生和化学教师进行了“关于STSE教育理念的态度及教学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中学生对于化学教材中的STSE内容比较关注和感兴趣,教师也认为STSE教育理念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次数相对较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氯及其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两部分内容设计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教学案例,设计时注重新教材和高考试题中STSE情境素材的应用与融合,将教学案例用于实践,组织参与教学实践的老师和同学进行关于教学效果访谈并分析了访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化学新教材和高考化学试题中STSE内容丰富、新颖、广泛且与生产生活联系尤为紧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该理念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支持和喜爱,具有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启发与灵感,值得参考和借鉴。因此,STSE教育理念可以作为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参考方法和途径。

艾宁[5](202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落实,生态文明教育有必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落实,初中化学教学也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对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二章是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包括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调查,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进行问卷设计,对初中生及初中化学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及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结构不完整、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浅层次、化学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时缺乏评价的问题,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有教师教育理念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不足、学校忽视生态文明教育。为了解决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第四章探索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策略,主要概括为:深挖教材,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教师设置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四部分内容。第五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分析,根据第四章提出的培养策略选取沪教版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与分析,并根据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第六章是结论与反思,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反思研究方面的不足。本研究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培养策略及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可以有效地促进一线教师在实际化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尹丹丹[6](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为例》文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程倡导教学应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课程改革应凸显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英文首字母缩写,STSE教育强调化学教学应从四者的关联性出发,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本研究主要围绕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实践中渗透STSE教育理念进行研究,研究目的是通过渗透STSE教育理念优化《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提高A中学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探究STSE教育开展范式并为一线教师开展STSE教学提供参考。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实验和访谈等相关研究方法,以实习学校为例调查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呈现出的问题主要有:STSE教学资源的开发不足、部分师生对STSE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缺乏对STSE素材的积累和挖掘、部分师生对《化学反应原理》与STSE教育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教学评价中缺乏对STSE教育理念的渗透等,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考试制度的要求、化学课时不充裕、教师自身因素的限制等等。基于此,对2019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2018-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中的STSE试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关教学设计策略。最后在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后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访谈,利用SPSS23.0软件对学生成绩进行数据分析,综合分析实践教学效果。在进行了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渗透STSE理念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化学成绩;(2)渗透STSE理念的教学能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升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古丽孜热·艾尔肯[7](202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并且在持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大量海外文化价值观的输入,对国人的思想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高中生群体而言,所遭受到的价值观冲击更大。从身心发育规律来看,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对外界事物接受兴趣高,但是心智不稳定,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目前,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课程思政完成,通过在课程思政上对学生进行专门而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证实,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非是灌输式教学,也不是短期的填鸭式教学,它需要长期、多角度多方面的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何充分挖掘和应用化学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备极大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开展课题研究,本课题主要分为如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在该课题上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相关理论阐述。主要对化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并且论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和方法;第三点,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缺陷调查。通过学生入学时对于化学学习情况的了解,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第四部分,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主要阐述以《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源》作为研究案例,设计《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源》的教案,从《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源》教案中阐述笔者是如何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本堂课的效果进行对比调查得出结论。第五部分,高中化学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教学建议。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单一,对于专业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德育课前五分钟,要在化学课中有机的将专业课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整合。

王淑婷[8](2021)在《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合STEAM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文中提出在国际教育多元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全面型综合人才,一种新的STEA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此教育理念掀起了世界诸多国家的研究热潮。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特点是跨学科性,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间的融合,其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注重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国教育部在2016年6月7日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自2006年STEAM教育理念被美国提出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纷纷开展与此相关的教育活动,并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与开发、创客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学科领域以及教材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较缓慢。化学学科是与科学和工程等学科紧密联系的,研究STEAM教育理念,将会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渗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不同于其他教学素材,是最能直接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载体,同时还是最能体现国家当前教育主流思想和观点的重要素材。中外教材比较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通过与国外优秀的教材比较分析,能不断为我国教材编写提供借鉴的方向。美国是STEAM教育的发源地,STEAM教育现在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研究体系,IB课程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同时非常强调让学生在全球背景的学习中,通过跨学科等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与STEAM教育理念相一致。本研究选取了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2019版)与美国IB课程中标准水平的化学教材(standard level chemistry,2014年版)进行了研究比较。论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提出从国内外教育背景、STEAM在学科教育中的发展、教师对于化学学科和教材中融入STEAM理念的需求分析等方面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界定相关定义,梳理研究现状。界定了STEAM教育、教材的核心定义,阐述了国内外对于STEAM教育,以及教材研究现况。进行了理论基础概述,主要涉及了情境认知理论、认知神经科学、学习金字塔理论、STEAM金字塔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制定评价维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部分,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融合STEAM理念比较模型的构建。首先阐述教材比较模型的构建依据,初步确定教材评价模型及水平模型,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进行了2轮专家效度调查,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得到本研究的教材评价模型,一级维度分别为知识维度、思想与文化维度、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三个一级维度所对应的二级维度分别为学科融合度和知识难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情境激活、内容加工和习题巩固;并在此二级维度上分别划分了4个不同水平。第四部分,教材文本内容的分析及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教材文本研究分析,我国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美国IB高中化学教材中都在知识维度、思想与文化维度、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融入了STEAM教育理念。接下来在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教材案例编写及调查学生对于此教材案例应用后的自评。首先编写融合STEAM理念的教材案例,同时制定了学生对于应用融合STEAM理念教材案例的自评量表,并运用SPSS和Rasch模型分析此量表的信效度以及质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知识维度方面,两本化学教材中都涵盖了这五门学科,体现了STEAM教育的跨学科内容,学科融合度水平可以达到3,即涉及STEAM学科表主学科科学(S)以外的其他的多个主学科,但是各学科没有较好的融合度;难度方面,其中IBC教材的总体难度相比较于我国人教版教材较难一些,但我国教材整体上体现STEAM理念的难度更大一些。(2)在思想与文化维度,科学精神方面,IBC教材在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内容都在水平2,人教版在有机化学的科学精神可以达到水平3,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上为水平2;人文精神方面,除IBC教材在氧化还原反应内容中的水平为1外,两本教材在其他内容的水平均为2,可以看出,两国教材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都可以采用具体的方式引发学生关于科学和人文内容的分析问题和讨论交流。(3)在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其中只有人教版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情境为水平2,两国教材基本都能够设计较高的情境水平3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即都能设计体现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体现STEAM学习方式时,虽然都有水平3和4的内容,但是相对较少,整体上处于水平1和2;在习题巩固方面,人教版在两部分内容中整体上体现的是水平2,即习题的设计在题干上体现了社会生活背景的渗入较多,探究型和实践型习题相对较少。(4)从学生对于应用融合STEAM理念教材案例的自评量表选项可以看出,学生选择选项“一般符合”居多,结合教师的访谈可知,教师表示学生对于应用教材中融合STEAM教育理念持积极态度,而且STEAM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会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普遍学生会认为学习任务难度较高,同时教师也担心学习课时的分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在教材跨学科、难度、情境、学习活动设计以及习题方面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并进行了研究反思与展望。

韩培宇[9](2021)在《STSE视野下的中美小学3-4年级科学教科书比较分析及教学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颁布,STSE目标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之一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在STSE视野下,以STSE内容体系为指导,对201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4年级《科学》教科书(以下简称【冀人版】)和2009年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科学启蒙》系列丛书3-4年级教科书(以下简称【麦克版】)中STSE相关的知识内容、编排体例及呈现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在“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等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结合中美教科书STSE相关内容比较结论提出的教学建议、2017版小学科学课标的要求,对【冀人版】三年级上册“塑料”一课进行创新教学案例开发设计及教学实践研究,实现2017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使用与教学研究的同步推进。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自21世纪以来的相关文献,论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确定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并形成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界定“STSE教育内涵”、“STSE教育目标”、“STSE教育内容”等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分析“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及“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拟开发教学案例的指导作用,以此为依据设计形成对案例课程的指导模式。(框架模式于案例开发相关章节进行具体呈现)在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结合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中美两国3-4年级小学科学教科书中STSE相关的知识内容、编排体例与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知识内容方面:内容维度的契合程度上,【冀人版】在专题与内容方面与STSE内容体系契合度更高。知识内容的领域分布上,【冀人版】中的STSE内容的分布更广,【冀人版】在2017版课标的指导下所选STSE内容分布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知识领域,【麦克版】在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下所选STSE内容仅分布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个知识领域。知识内容的组织逻辑上,【麦克版】STSE内容组织逻辑更清晰。(2)编排体例方面:STSE内容的栏目设置上,【麦克版】的栏目设置更丰富,更能体现教科书在STSE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编排特色。STSE内容的编排结构上,【冀人版】的结构更符合我国3-4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达成。(3)呈现方式方面:语言表达上,【冀人版】多采用第一人称表达,符合STSE教育目标要求,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插图设置上,【麦克版】利用大篇幅的颜色鲜艳的实物插图进行呈现,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两版教科书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因此,在进行教科书编写及教学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及学生学情分析,取长补短,在借鉴美国教科书长处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设计。基于2017版小学科学课标、理论基础及中美教科书STSE内容比较结果及教学建议的指导,对【冀人版】三年级“塑料”一课进行创新教学案例开发,使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1)创设真实情境,利用“河北省颁布限塑令”的真实社会情境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问题解决意识;(2)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强调合作探究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探究”、“实验探究”、“角色扮演”等合作探究方式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创设问题链,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表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正确的科学态度。选取三年级学情相近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实践,实验班使用创新教学案例,对照班使用原编排体系教学案例。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结果发现:实验班在科学态度及STSE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均优于对照班,且实验班学生对“塑料”一课的整体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班。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教学实施策略:(1)创设生活情境倡导合作探究,落实STSE教育目标;(2)结合本国社会发展相关问题,渗透社会责任教育;(3)突出科技与生态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环保意识;(4)创新课堂教学技术及其应用,感悟科技发展魅力。

蔡雅雯[10](202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实践研究 ——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已经成为限制全球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有效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重新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初中阶段是人的思想意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知识可以在化学教材中许多地方体现。将环境教育融合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联系实际情况,应对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立环境保护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本研究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施途径。通过对厦门市翔安区的大嶝中学、刘五店中学、新店中学以及实验学校的部分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归纳了厦门市翔安区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选取厦门市大嶝中学2016级初三(3)班和(4)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班为实验班,4班为对照班。本文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经过为期半年的教学研究,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提升,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环境问题,初步形成环保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此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还提升了交流合作、实验探究和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本文归纳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反思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渗透环境教育的局限性和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可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STSE教育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核心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关键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3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3.3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4 化学教师对项目式学习认知程度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问卷设计
    4.4 调查结果
    4.5 调查结论
5 基于高中化学STSE教育实践活动的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与开发
    5.1 高中化学STSE教育
    5.2 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结构
    5.3 基于高中化学STSE教育实践活动的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
    5.4 专家评价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6.3 对项目式学习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高中化学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完善高中化学教学内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励志
        (二)励志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 高中化学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原则及励志教育切入点
    一、高中化学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二)连续性原则
        (三)适度性原则
        (四)多样性原则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关励志教育的内容
第四章 高中化学实施励志教育的现状调查和数据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四、问卷编制
    五、数据处理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
        (二)效度分析及维度划分
        (三)信度分析
        (四)差异性分析
    五、调查结论及分析
        (一)问题分析
        (二)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中化学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发挥励志主导作用
    二、设立合理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一)运用化学史创设情景,增强学生励志情绪体验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励志情感共鸣
        (三)利用网络工具,培养学生自觉励志意识
    四、重视化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坚韧意志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撰写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4)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新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的要求
        1.1.2 新教材内容与STSE理念联系紧密
        1.1.3 STSE情境素材在高考试题中占比持续增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情境认知理论
第3章 新教材及高考试题中STSE内容分析
    3.1 新教材中STSE内容分析
        3.1.1 新教材中STSE内容界定与维度划分
        3.1.2 新教材中STSE内容呈现方式分析
        3.1.3 新教材中STSE内容特点及其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分析
        3.1.4 教学启示
    3.2 高考试题中STSE内容分析
        3.2.1 STSE试题界定及分类
        3.2.2 2016~2020年高考化学STSE试题总体分析
        3.2.3 STSE试题特点及教学启示分析
第4章 中学化学教学中STSE教育理念应用现状调查
    4.1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4.2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5章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案例设计及实践研究
    5.1 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及策略
    5.2 教学案例1—氯及其化合物
    5.3 教学案例2—金属材料
    5.4 教学反思
    5.5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5.5.1 教学实践
        5.5.2 实践效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学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STSE 教育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教育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生态文明观
        (三)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研究工具的编制
        (四)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结构不完整
        (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停留在浅层次
        (三)化学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四)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
        (五)化学教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时缺乏评价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育理念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二)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不足
        (三)学校忽视生态文明教育
第四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深挖教材,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及内容
        (一)科学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精选初中化学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二、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关注生态文明教育
        (二)提高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能力
        (三)强化教师生态文明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教学方式
        (一)加强情境教学法
        (二)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三)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四、教师设置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
        (一)开展多样化评价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评
第五章 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
        (一) “金属的防护和废旧金属的回收”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二) “环境污染的防治”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二、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
        (一)教学实践的目的
        (二)教学实践对象
        (三)教学实践的计划
        (四)教学实践过程
        (五)教学实施效果
        (六)教学实施后的反思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

(6)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课程标准对渗透STSE教育理念的要求
        1.1.3 教学现状的启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情境认知理论
第3章 高中化学STSE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问卷设计
    3.3 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3.3.1 问卷信效度分析
        3.3.2 问卷结果与分析
    3.4 调查总结
第4章 渗透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
    4.1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STSE教学内容统计与分析
        4.1.1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STSE教学内容统计
        4.1.2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STSE教学内容分析
    4.2 高考试题中的STSE内容分析
    4.3 STSE教学设计策略
        4.3.1 注重新授课教学
        4.3.2 实验过程强化STSE教育理念
        4.3.3 开展STSE第二课堂
        4.3.4 习题中渗透STSE教育理念
第5章 渗透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实践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对象
    5.3 实验过程
    5.4 教学实践案例
    5.5 实验结果分析
        5.5.1 基于学生成绩的分析
        5.5.2 基于访谈结果的分析
    5.6 研究结论
第6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6.1 反思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STSE教育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渗透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2 STSE教育实践后访谈提纲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化学教育的概念
    2.2 爱国主义教育的定义
    2.3 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
        2.3.1 目标分解原则
        2.3.2 有机渗透原则
        2.3.3 简明通俗原则
        2.3.4 潜移默化原则
    2.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法
        2.4.1 榜样教育法
        2.4.2 讲授教育法
        2.4.3 情境教育法
        2.4.4 实践教育法
    2.5 高中化学特点
    2.6 相关理论依据
        2.6.1 建构主义理论
        2.6.2 文化教育学理论
        2.6.3 生活教育理论
第三章 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缺陷调查研究
    3.1 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3.2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调查分析
    3.3 学生对了解我国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兴趣调查
    3.4 化学课中有讲解爱国主义教育调查分析
    3.5 老师上课是否只讲授化学知识点
    3.6 讲解爱国主义教育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
    3.7 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讲授方式的调查
    3.8 学生是否了解化学课本中某些内容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3.9 讨论我国化学成就学生能否集中注意
    3.10 平时试题的内容是否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
    4.1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设计
    4.2 教学实践研究
        4.2.1 样本选择与实施
        4.2.2 试卷分析
        4.2.3 试卷数据具体分析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教学策略
    5.1 在德育工作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
    5.2 在教育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3 在习题设计中融合爱国主义思想
    5.4 在课堂评价中加入爱国主义思想
    5.5 在生活实践中突出爱国主义思想
    5.6 以人为本,关注内在爱国主义需要
    5.7 创设情境,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
    5.8 广开思路,挖掘多种爱国主义素材
        5.8.1 文学知识中的化学
        5.8.2 医学中的化学
        5.8.3 饮食中的化学
    5.9 积极上进,不断提升化学教师职业素养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1: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缺陷调查问卷
附件2 关于在学科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现状的试卷检测
附件3: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4
附件5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课题汇总表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合STEAM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际教育改革需要
        1.1.2 国内教育改革需要
        1.1.3 STEAM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
        1.1.4 教师对于化学学科和教材中融入STEAM理念的需求分析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STEAM教育
        2.1.2 教材
    2.2 研究现状
        2.2.1 STEAM教育研究现状
        2.2.2 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3 理论基础
    3.1 情境认知理论
    3.2 认知神经科学
    3.3 学习金字塔理论
    3.4 STEAM金字塔理论模型
4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融合STEAM理念比较模型的构建
    4.1 教材比较模型的构建依据
        4.1.1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比较的研究主题内容
        4.1.2 依据国内外对于教材的评价维度确定教材比较的一级维度
        4.1.3 依据STEAM教育理念的学科分布与特点确定教材比较的二级维度
        4.1.4 水平划分的依据
    4.2 教材比较模型的确立与分析
        4.2.1 初步确定教材评价维度及水平模型
        4.2.2 专家效度调查
        4.2.3 评价维度的确定
    4.3 教材评价的信度确立
        4.3.1 教材解读信度的保证
        4.3.2 教材评价内容信度的保证
5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融合STEAM理念的文本内容分析
    5.1 教材评价内容信度
    5.2 知识维度的分析
        5.2.1 学科融合度的分析
        5.2.2 知识难度的分析
    5.3 思想与文化维度的分析
        5.3.1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科学精神的分析
        5.3.2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人文精神的分析
    5.4 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维度的分析
        5.4.1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情境激活的分析
        5.4.2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内容加工的分析
        5.4.3 有机化学与氧化还原反应中习题巩固的分析
6 教材案例及应用研究
    6.1 教材案例编写
        6.1.1 STEAM化学教材编写原则
        6.1.2 教材案例设计流程
        6.1.3 STEAM 教材案例
    6.2 调查研究
        6.2.1 量表信效度及相关性研究
        6.2.2 基于Rasch模型量表质量分析
        6.2.3 学生对应用融合STEAM理念教材自评结果
        6.2.4 教师对于应用融合STEAM教材案例的访谈结果
7 研究总结及教材编写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教材编写建议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I STEAM教育现状调查
    附录 II专家效度调查
    附录 III学生对融入STEAM理念化学教材案例自评量表
致谢
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9)STSE视野下的中美小学3-4年级科学教科书比较分析及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顺应国际上STS向 STSE教育重要转变潮流
        1.1.2 应对发达国家STSE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挑战
        1.1.3 发挥STSE教育对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
        1.1.4 STSE内容中外比较是完善教材建设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课题与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STSE教育内涵
        2.1.2 STSE教育目标
        2.1.3 STSE教育内容
    2.2 理论基础
        2.2.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2.2.2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2.2.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3 STSE视野下中美小学3-4 年级科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3.1 中美3-4 年级科学教科书STSE知识内容的比较分析
        3.1.1 中美3-4 年级科学教科书STSE专题分布的对比分析
        3.1.2 中美3-4 年级科学教科书STSE内容分布的对比分析
        3.1.3 结论
        3.1.4 建议
    3.2 中美3-4 年级科学教科书编排体例的比较分析
        3.2.1 中美两版3-4 年级科学教科书编排体例分析
        3.2.2 结论
        3.2.3 建议
    3.3 中美3-4 年级科学教科书STSE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分析
        3.3.1 中美教科书STSE内容的语言表达的比较分析
        3.3.2 中美教科书STSE内容的插图设置的分析比较
        3.3.3 结论
        3.3.4 建议
4 以【冀人版】三年级“塑料”为例的教学案例开发
    4.1 教学案例开发的理性依据
        4.1.1 基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4.1.2 基于理论基础的指导
        4.1.3 基于中美科学教科书比较结论的教学建议
    4.2 以2017 版【冀人版】“塑料”一课为例的教学设计
        4.2.1 教学内容分析
        4.2.2 学情分析
        4.2.3 教学目标
        4.2.4 教学重难点
        4.2.5 教学手段和方法
        4.2.6 教学准备
        4.2.7 教学过程
        4.2.8 板书设计
        4.2.9 作业设计
        4.2.10 教学设计依据落实情况反思
5 以2017【冀人版】“塑料”一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5.1 实践研究目的
    5.2 实践研究框架
    5.3 实践研究过程
        5.3.1 实验对象选取
        5.3.2 教学实施安排
        5.3.3 教学结果分析
    5.4 本案例教学实施检测结论
    5.5 完善本案例教学实施策略
6 本课题阶段性成果与未来研究展望
    6.1 本课题阶段性成果
        6.1.1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应用框架
        6.1.2 中美3-4 年级科学教科书比较结论与建议
        6.1.3 创新教学案例的开发及教学实践研究结果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对照班“塑料”一课教学设计
附录2 对照班“塑料”一课学案
附录3 实验班“塑料”一课学案
附录4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实践研究 ——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
        1.2.2 国内环境教育的发展
    1.3 选题的依据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环境教育
        2.1.2 环境教育与教学活动
    2.2 基本理论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情境教学理论
    2.3 现行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
    2.4 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2.4.1 真实性原则
        2.4.2 教育性原则
        2.4.3 生活性原则
3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2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3.2.1 信度检验
        3.2.2 效度分析
        3.2.3 样本特征分析
        3.2.4 对环境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3.2.5 现行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方式分析
        3.2.6 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环境教育的教学情况
        3.2.7 开展环境教学所具备的条件分析
    3.3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应试压力与环境教育理念存在矛盾
        3.3.2 与实际生活结合不够,渗透浮于表面
        3.3.3 相关部门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各项资源支持
4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4.1 实践研究对象的选取
    4.2 初中化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
        4.2.1 教学案例1: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
        4.2.2 教学案例2: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4.2.3 教学案例3: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4.2.4 教学案例4:调查家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
    4.3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结果的调查与分析
        4.3.1 根据学生化学期末考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4.3.2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进行分析
    4.4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
5.教学实践反思
    5.1 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5.2 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建议及对策
    5.3 本研究的不足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融合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2: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融合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3: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表
    附录4: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作品节选
致谢

四、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策略[D]. 高馨宜. 延边大学, 2021
  • [2]基于STSE教育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 来萌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化学融入励志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 秦宇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例[D]. 赵星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艾宁.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6]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为例[D]. 尹丹丹. 喀什大学, 2021(11)
  • [7]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D]. 古丽孜热·艾尔肯.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8]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合STEAM理念的比较研究 ——以“有机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为例[D]. 王淑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9]STSE视野下的中美小学3-4年级科学教科书比较分析及教学案例研究[D]. 韩培宇.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实践研究 ——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D]. 蔡雅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环境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