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耆晚期绘画与民间美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杰[1](2021)在《李青萍的当代“重生” ——李青萍1987-2020的创作及评论研究》文中认为李青萍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始终传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油画艺术的特殊案例。20世纪40年代,李青萍活跃于艺术界,热心革命和教育事业,绘画艺术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徐悲鸿十分称赞这位女画家,这表现在给其写序并出版画集等方面,对之高度赞扬。刘海粟将李青萍这位“新派女画家”引为知己,称之为中国近代西方油画的“引进西画之先驱”。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风波中,受到政治冲击的李青萍被迫回到荆州老家,蛰居于此近30年。20世纪80年代,在沉寂了近30年的李青萍,以她极具中国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创作震惊了艺术界。李青萍绘画艺术不仅是艺术史中未被完全发掘的珍贵案列,也是女性文化史上一个至精至诚、献身艺术的重要代表。本文旨在对李青萍平反以来的艺术创作以及学界对于李青萍的重新重视与再次解读做出文献评述。自1987年《荆州师专学报》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李青萍的论文《女画家李青萍》以来,至2020年共计有57篇论文和学术资料。不同作者从李青萍生平经历、作品解读、风格类型、思想表达、女性视角等多方面展开研究。笔者以李青萍的研究时间进行划分,展现当代对李青萍的研究过程。第一章《李青萍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概述李青萍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对其历史身份的解读,她的遭遇如何将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现出来。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下,当今学术界对这位被历史淹没的女性艺术家的发掘是什么状况。第二章《李青萍的当代重生:从作品到评论综述》论述文献中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表达。分析归纳李青萍研究,其中包括对于李青萍传奇经历的重读赘述、作品思想的浅层次解读、作品碎片化和笼统化概述、研究视角的单一性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李青萍的创作与人们对她评论侧重点、升华点与不足点做出论述。第三章《现当代历史语境中的李青萍》在现当代历史的语境下,阐述李青萍的历史地位。分析李青萍身为“女画家”这一身份在历史语境中所造成的影响和获得的成就。对艺术矢志不渝地追求贯穿了李青萍的一生,她独特的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在历史中形成的原因与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以及她的特殊遭遇所带来的思考,仍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第四章《自我的解放:李青萍绘画中女性意识》分析李青萍绘画中女性意识的成因与绘画中女性意识的表达特点。李青萍这一生经历传奇,“画无女儿气”是她最准确的注脚,不以受苦难者的弱者视角去刻意地表达困难,不以脆弱、私密、唯美与病态的方式去展现艺术,不以隐秘化的内容去强调者自身,而是表现纯粹的生存经验,以最包容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答光明[2](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指出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闫谊[3](2019)在《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青萍,中国第一代从事现代绘画艺术探索并长期坚持的艺术家。早年接受西方艺术教育,并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艺术界,热心革命和教育事业。20世纪50年代,因政治、社会原因从中国美术史上“消失”,之后一直蛰居于家乡湖北荆州,生活艰辛。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自由后,消失了近30年的李青萍绽放了其第二次艺术生命。其晚期的作品以早年接受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为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荆楚地域文化、民间艺术,结合自己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李青萍的艺术创造,不仅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而且成为整个女性文化史上的一个个性鲜明、极具典范意义的艺术个案。纵观20世纪中国艺术史,时代和认识的局限,遮蔽了一代与李青萍人生、艺术经历类似的艺术家,也遮蔽了他们的艺术史地位。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对李青萍及其绘画艺术的专题探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探寻,有助于充分展示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演进轨迹。本文在对李青萍的艺术生涯与艺术观念梳理、勾勒和开掘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李青萍的绘画艺术。重点对其晚期作品的题材、绘画主题、绘画语言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全方位展示李青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风格,着重从社会时代、历史文化、荆楚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女性意识、师承以及学养、个人独特的性格等方面,阐释李青萍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同时力图在多维的视野中,将李青萍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同时代的抽象艺术家以及女性艺术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开掘李青萍极其富于个性特征的绘画艺术风格,凸显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国20世纪的现代艺术史坎坷曲折,在具体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李青萍是一条潜藏的暗线,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历史缩影,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案例,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人物,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以中国时代、社会变迁和美术史发展为历史背景,将李青萍艺术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展现和归纳李青萍的生平、李青萍绘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状况,以及李青萍的艺术观念。第二章从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等几个方面系统阐释李青萍晚期抽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从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宇宙生命意识的绘画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取向等方面展现其艺术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第三章主要分析李青萍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从社会时代、历史文化、荆楚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女性意识与女性艺术、师承和教育、个人因素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李青萍晚期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形成的原因。李青萍独具特色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的绘画风格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种暗流,是顺应历史时代发展的,是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顺势融合及发展。第四章立足于多维比较视野,探究和归结李青萍绘画艺术的个性特质,在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同时代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同时代的女性艺术家的比较分析中,进一步呈现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第五章全面论析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从中国现代艺术和女性艺术两个维度对李青萍及其艺术做出基本的历史定位。从社会文化意义、中国油画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西融合的艺术创造以及女性艺术等多方面阐释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意义。基于对“李青萍现象”的关注,深入剖析李青萍绘画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李青萍绘画艺术与人生追求引发了我们对主体性概念等人类文化价值的深切思考:面对生命的变幻无常,李青萍以无比纯真的赤子之情,在弥漫着政治变动、战乱纷争、人情淡薄的人世生活中谱写出了旖旎、激愤而极富于个性特质的审美乐章。她怀抱对人世的怆痛和思考,于纯粹的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可以倚持、相信的审美理想。如此一来,艺术从主流规范的限制中解放了出来,艺术的色彩、线条、题材、构图,都从“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自由随性的翱翔发展。李青萍的艺术,不是矫情的装饰,而是从生命内里呼叫出的痛彻心肝的情感迸发。作为一位经历丰富而特殊的画家,李青萍的一生,不仅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中国现代艺术,特别是油画语言的探索和开拓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应该有李青萍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李青萍在一种相当复杂的极端环境下,执着地追求精神和艺术的世界,她超越物质、超越功利的艺术精神给我们这个充满物欲社会的艺术工作者做出了典范。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李青萍的艺术创造和人生经历正契合了中国20世纪女性解放的社会潮流,她的经历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女性艺术家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如何确立当代女性艺术家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这,实际上也正是本课题有待开掘的研究领域。
刘云[4](2018)在《沙耆油画色彩语言研究》文中指出沙耆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难得一见的大画家,被喻为“中国的梵高”。本文将沙耆油画作为研究对象,色彩问题是本论文的中心论点。通过分析沙耆油画艺术与其性情、精神疾患之间的联系,并结合沙耆的油画作品对所提观点加以详细论证。将他的色彩与印象派以及现代主义流派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色彩语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论述沙耆在吸收其他艺术流派精髓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油画艺术相融合,强调中国油画的艺术精神,进而总结出沙耆油画色彩语言所具有的表现性、意象化、表现性与写意性相融合等特点。艳丽夺目的色彩与自由洒脱的笔触表现,让我们感受到沙耆艺术创作中的激情与活力,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沙耆油画艺术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启示。笔者认为,沙耆的色彩魅力在于其所属的特殊的历史时期,独到的艺术精神和民族风格在创作中的完美呈现。沙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艺术和民族文化完美融合,取百家之所长,有选择的借鉴与吸收,成就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沙耆艺术研究告诉我们,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表现一种精神,一种内心世界的独白。
陈明园[5](2016)在《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为题,主要研究对象为20世纪20至40年代期间,留欧女性艺术家群体的西画创作实践。其同样可视作管窥20世纪前期本土西洋画活动的一个历史切口。女性西画家们顺应时代潮流,负笈西行,对西方传统写实主义与现代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进行研习与实践,并有机地撷取了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为实现中国现代美术“中西融汇”的重要命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案。与此同时,留欧女性西画群体作为中国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参与者与受惠者,她们的艺术创作兼具了特有的女性视点和感知经验,因而承载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乱等诸多原因,这批女性西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就此被历史所遮蔽,鲜少为当今的美术圈及普罗大众所认知,存在美术记忆的“失忆”问题。故此,有必要在当代重读此群体所携有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第一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之形成”,本章通过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中国本土西画东渐进程及表现的系统梳理,来回顾并剖析留欧女性西画家群落的生成原因;第二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之写实主义”,此章重点分析了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在国内及国外时期分别接受的写实主义绘画启蒙与教育,同时深入解读她们在西画实践中以写实主义手法作为主要创作语言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之表现主义”,对应前一章的“写实主义形式语言”解读,本章首先关注了20世纪前期表现主义绘画语言在中国的共振效应,并着重剖析了留欧女性西画家们趋向于表现主义形式语言的创作实践;第四章为“留欧女性西画家之形式语言与中国语境”,本章开篇指明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无论是坚持古典的写实主义语言,还是拓展现代的表现主义方式,在各自的西画实践中,均自觉地吸取了中国本土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了她们在西画创作中注入中国语境的三大形式语言倾向;第五章为“民国女性西画艺术的当代思考”,重点引出相关拓展性问题的探讨。自20世纪前期起,西画本土化的实践便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议题。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西画本土化原有的自然发展步调开始失序。以表现外部民族危亡的本土现实主义题材升级为时代主流,而以展现内部个人经验的本土化语言探索则趋向边缘化。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以留欧女性西画家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群体,大多仍在创作中坚持表现其个人对于历史、文化的独特体察和理解,且含有女性意识中显着的“自述性”特征。因此,本文旨在将民国时期女性艺术家所普遍共有的“自述性”表达模式,与中国地缘性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语言探索,归纳为西画本土化的“女性路线”。并试图通过解析多位留欧女性艺术家对于西画本土化“女性路线”的具体实践,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当代女性架上绘画提供一些给养与启示,亦可使中国近现代以油画为主的西画文脉研究得到多维度的补充与完善。
李婷[6](2015)在《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绘画研究”为题,主要研究对象为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立体主义的传播与实践,其同样伴随着20世纪前期本土洋画运动的开展而演变和发展。相关实践者希冀通过西方现代主义的方案的借鉴和运用,以更好地振兴中国艺术。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绘画,呈现其架上绘画及其他相关视觉艺术形态的丰富性。范围涉及油画、水彩、版画、漫画、插图等,由于相关画家的文化身份的多重性,使得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实验形成“合力”作用。中国立体主义不是流派,而是一种语言倾向,体现为中国20世纪早期艺术家,不同程度地进行着立体主义倾向的的语言探索,呈现切面表现、几何分解和空间构成等方面特征,成为20世纪中国油画在写实、表现之外的重要艺术语言经验。本论文第一章为“国际化的视觉语言革命”,重点为浓缩概要地陈述立体主义从西方到亚洲乃至中国的东渐过程及学术史脉络;第二章为“架上主流——中国近现代油画的相关‘变形’实践”,重点分析相关艺术语言在相关学院和社团主流方面的显现;第三章为“传媒潜流——中国近现代视觉传播的相关‘变形’实践”,重点分析相关艺术语言在相关社会传媒潜流方面的显现;第四章为“学术合流——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的语言解读”,重点进行相关艺术语言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第五章为“中国立体主义的当代思考”,重点引出相关实验性问题的内容。中国本土立体主义倾向的艺术语言呈现共时性显现的特点,与早先30年左右的西方立体主义历时性发展,形成了关于西方现代主义移植和借鉴的独特对话方式。作为中国油画的“第三种世纪经验”,通过其相关构成性和时间性问题思考,探讨现代主义艺术本土化探索新方向。作为学院派架上艺术实验,需要有经典性和资源性的学科发展方面的前瞻性战略思考。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的创作经验,形成所谓架上艺术中的“越界对话”,与中国当代架上艺术实验性,通过其经典传承、知识服务和文化创意,具有艺术资源方面的联系,使得相关艺术语言遗产,通过艺术资源管理和社会践行,转化有效的文化资本,融入当代文化创意,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何小勋[7](2014)在《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以来,中国油画在引进、学习西方油画样式的基础上,融入本土文化主题和审美传统,在作品审美观念和语言层面都产生了有别于西方本源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在历史生成基础上的总体特征分析是审美形态学考察的主要目标。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是百年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生态系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中国油画审美形态发展进程中体现的西方传统与本土变奏。二、中国油画审美形态多元并进的、复杂的类型化格局。三、中国油画的历史成就与思考。在审美形态学的研究框架下,文化的历史和当下情态是构成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的基本背景。历史演变的描述可视作中国油画在既往时间中的传统及变化,它是一个纵向的动态过程和情态描述。通过对中国油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文化形态下的观念、语言的演变进行归纳,在百年以来在不断的对西方油画进行学习、模仿、变异和创新的过程中,见到中国油画在审美观念和语言层面的自主选择。这一部分的内容着重典型画家及其作品分析,同时也为论文后续内容提供概念和逻辑分析的史料基础。这是对中国油画审美形态这一文化概念的历时性描述。在历史描述的基础上,第二方面侧重于横向的风格类型分析,即百年以来中国油画在历史选择中形成的传统写实、意象与表现两种主要审美形态类型的作品表现和基本概念。对其主要风格类型的观念、语言和基本特征进行论述。并指出其在基本要素和总体特征层面与西方本源的差异。两种类型的划分是以文化价值观原则下的“大风格”为标准进行的,由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也造就了当代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类型多样并存的复杂面貌。此为中国油画审美形态在共时性层面表现情态的总体归纳。第三部分是在前两方面的演变生成研究和类型化的观念和语言分析基础上,对中国油画在历史中形成主要成就和不足进行分析与思考。中国油画在向西方学习和在本土文化情境中演变中,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价值观特征的审美形态,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生活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规模和水准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就现状来思考,与西方油画相比,由于历史客观和社会文化影响的双方面原因,中国油画在精神表达和形式语言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以“本土性、当代性、个性”这一大原则为出发点,可以对中国油画的现状有启发意义。通过对上述三方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中国油画在百年以来的历史流变中,形成了源自西方、但又深受中国历史传统和20世纪以来的现代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影响的审美观念和语言形式特征。多元并存的复杂化风格类型格局和一直以来的本土化主题是其主要的表现。在历史演变中,中国油画取得了很大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但在本体性的形式语言和精神表现层面与西方油画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有待深入思考。
王冠亚[8](2013)在《中国现当AI写作意性油画中的抽象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油画并非起源于中国。油画自传入中国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与国内本土写意艺术观念发生一系列的碰撞、融汇和转化,逐渐形成了能够体现中国人真实的精神状态,并蕴含着画家的社会本土责任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写意性油画。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中国写意性油画的具体创造上时,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与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抽象因素两者之间交叉、重合的关系就格外地突显。如何以理性的头脑融汇中西,使观者能够在理解中西差异的基础上坚守民族优良传统,发扬写意精神,笔者认为这仍是中国当代油画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然而在艺术发展的趋势从现代艺术的发展自具象转向抽象,再到当代艺术朝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虽然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写意性油画作品表现出对抽象因素不同程度的运用,但一直以来我国对抽象理论的归纳、总结还不够完善。很多人对抽象并不理解,并没有感悟到抽象绘画体现出纯粹的抽象化的同时,还渗透着艺术家极大的感情和心智,展示出他们对诉求作品内在的精神和建构艺术本体的渴望。反而认为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表现出的是“最大限度的糊涂和混乱”,是糊弄艺术的幌子。即使如此,西方绘画从现代主义发展到后现代主义,从抽象艺术到观念艺术,抽象的魅力却始终未减。因为艺术的风格的发展变化不仅受制于社会、历史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总是被人内在的逻辑演化以及艺术内在的发展规律所影响。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内对抽象问题展开了不断深入地研究,我们发现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对抽象因素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运用,这对当下中国油画的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启示。所以本文试图站在更为全面的现当代角度,用图像学兼以文化学、社会学等方法,对不同时期内中国写意性油画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画家作品中所体现的抽象因素进行分析。且通过分析和研究构成艺术语言的抽象因素所蕴含的精神来帮助更多的人理解抽象油画与写意性油画的不同,打开艺术欣赏的窗口。并说明中国写意性油画注重通过使用油画艺术中的抽象因素,展示出中国特色的艺术抽象等观点,从而使我们通过对油画艺术中抽象因素的理解,得以体会艺术的文化内涵,同时激发表现作品主题内容的创造力。
潘越[9](2012)在《中国近代留学比利时研究(1903-1949)》文中指出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虽然在规模、影响上不能与留英、留美、留日等留学大国相提并论,但是留比教育的形成、发展与演绎的历史进程具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进行深入地探讨,希冀在还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作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兴起。19世纪初比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迅猛发展,亟须开拓海外市场,远东的中国成为比国海外扩张的既定战略目标。而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自鸦片战争以后日益发展的“实业救国”思想、早期留欧学生回国后带回的信息、加上外交官员回国后的笔记、报告,将比国推入了国人的视野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比双方抱着积极的态度促成了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开始。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晚清时期的留比教育,其实业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学习工科的留比学生占了总数的近八成,其中以习机电、采矿为主,他们回国后进入了铁路、厂矿等机构,成为了基层骨干。民国时期的留比教育受国内外战争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沿用延续晚清留学政策为主,中期和后期以勤工俭学运动和庚款留学运动为主。这一时期的特点,表现为留比学生逐步转为以自费生为主;学科上从工科一枝独秀发展为法政、文艺、机电、土木工程等多学科齐头并进;在学历上,硕士以上学历的学生集中在法政领域。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留比学生在政治和文化层面具有积极影响。在政治方面,留比学生较之于其他留欧美学生,更加关心中国近现代国内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从最初的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留比学生都表现了极高的爱国热忱,不仅在海外捐款捐物、宣传中国的政治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对华援助,而且还踊跃回国参加各种政治运动。在文化方面,留比学生回国后,大多数优秀人才得以进入高等学府,不仅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培养了大批的高级人才,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的发展与转型做出来重要的贡献。基于上述分析讨论,中国近现代留比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本文在探讨留比教育的同时,也期为当今的留学教育发展提供些许的借鉴。
武文[10](2010)在《沙耆晚期油画研究》文中指出沙耆晚期在自由开放的心境中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油画艺术作品,本论文通过对沙耆晚期油画的风格特点、审美价值以及艺术特点的形成原因与其乖蹇的个人际遇、深厚的艺术渊源作针对性的关联分析,尝试应用社会学、心理学、图像学和比较的方法,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对沙耆晚期油画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目的是希望这样的选题能够深化外界对沙耆这位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缺席者的了解和对沙耆晚期油画艺术价值的认同;并且,沙耆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艺术家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创造了不平凡的艺术成就,所构成的“沙耆现象”,以及在研究沙耆晚期作品嬗变过程中所获得的启迪对当今艺术发展具有珍贵的参照价值。
二、沙耆晚期绘画与民间美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耆晚期绘画与民间美术(论文提纲范文)
(1)李青萍的当代“重生” ——李青萍1987-2020的创作及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法 |
1.2.2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法 |
1.2.3 跨学科研究法 |
1.2.4 个案分析和整体归纳相结合法 |
2 李青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李青萍的国内研究概况 |
2.2 李青萍的国外研究概况 |
3 李青萍的当代重生:从作品到评论综述 |
3.1 惊叹与震惊:重新认识李青萍(1987-2004) |
3.2 理性与深入:李青萍艺术审美价值研究(2006-至今) |
4 现当代历史语境中的李青萍 |
4.1 洒脱不羁、“无儿女气”的女画家 |
4.2 政治洪流中坚持独立创作的女画家 |
5 自我的解放:李青萍绘画中女性意识 |
5.1 区别于男性视角的艺术表达 |
5.2 毕业设计的灵感与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框架 |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
(二)、创作理念分析 |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
第二节 西画东渐 |
第三节 抗战美术 |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
第三节 蔡亮素描 |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译着 |
二,专着 |
三,期刊文章 |
四,报纸文章 |
附录1 :蔡亮信件 |
附录2 :蔡亮手稿 |
附录3 :“文革”材料 |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
附录5 :蔡亮年表 |
致谢 |
(3)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不断超越,为美而生:李青萍的艺术人生与艺术观念 |
第一节 与苦争渡,托之丹青:李青萍的艺术人生 |
一、艺术起步期(1911——1941年) |
二、艺术发展期(1942——1952年) |
三、艺术沉寂期(1952——1978年) |
四、艺术恢复期(1979——1986年) |
五、艺术黄金期(1986——2004年) |
第二节 从“工具”到“表现”:李青萍的艺术观念 |
一、李青萍早期的革命英雄主义艺术观:“艺术是具有深刻社会性质的工具” |
二、李青萍晚期的艺术思想及其蜕变——“为艺术而生,为自由而死” |
第二章 大象无形,道通为一: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题材内容 |
一、记忆重组的风景、人物与花卉题材作品 |
二、亦虚亦实的纯抽象作品 |
第二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
一、宇宙轮回,生生不息:李青萍抽象主义绘画的主题 |
二、天人合一,主客融通:李青萍抽象主义绘画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 |
一、婉约松动,浑厚老辣的笔触 |
二、水墨氤氲,浪漫凝重的肌理 |
三、谲诡奇玮,异彩纷呈的色彩 |
四、浩瀚莫测,驰骋无边的构图 |
第四节 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整体风貌 |
第三章 兼收并蓄,同于大道: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风格的成因 |
第一节 知人论世,相生相成:社会时代的原因 |
一、西方艺术与艺术思想的传播 |
二、现代新美术教育的兴起 |
三、社会生活因素 |
第二节 融汇中西,法天象地:历史文化的原因 |
一、中西艺术文化的滋养 |
二、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 |
三、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 |
第三节 薪火相传,博采众长:师承和学养 |
一、早期的教育 |
二、师承授受 |
第四节 超越自我,艺术重生:个人因素 |
一、“深海体验”的精神状态 |
二、自身主体性的超越 |
第四章 特色独具,实现超越:多维比较视野中的李青萍绘画艺术 |
第一节 西方绘画语言的中国化: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比较 |
一、形成比较的根据 |
二、与杰克逊·波洛克之比较 |
第二节 苦难与创造:与同时代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之比较 |
一、与吴大羽之比较 |
二、与沙耆之比较 |
三、与赵无极、朱德群之比较 |
第三节 超越性别:与同时代中国女性艺术家之比较 |
一、绘画题材之比较 |
二、艺术风格之比较 |
三、审美观念之比较 |
第五章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苦心孤诣,卓然而立: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 |
一、中国抽象艺术之先驱 |
二、中国现代艺术之女性代表 |
第二节 画无定法,融合转换:李青萍绘画艺术的重要贡献 |
一、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 |
二、李青萍绘画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
三、融合中西的艺术创造 |
四、独具特色的女性艺术 |
第三节 自我超越,离形去知: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当代启示 |
一、关于“李青萍现象” |
二、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沙耆油画色彩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沙耆的性情与其色彩的关系 |
2.1 激进的思想 |
2.2 孤傲的性格 |
2.3 精神疾患与艺术语言纯化 |
3 西方油画对沙耆油画色彩形成的影响 |
3.1 梵高对沙耆的影响 |
3.2 马蒂斯对沙耆的影响 |
3.3 蒙克对沙耆的影响 |
4 沙耆油画色彩语言特征 |
4.1 色彩表现的意象化 |
4.2 “丑中美”的色彩感受 |
4.3 表现性与写意性相融合 |
4.4 色彩表现的不确定性 |
4.5 色彩表现的释放性 |
5 沙耆油画艺术带给我们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群体之形成 |
第一节“美育”的中国语境 |
第二节 民国西画的欧洲体系与日本体系 |
第三节 现代女子美术教育的兴起 |
第二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分野之写实主义 |
第一节 写实主义的中国式启蒙 |
第二节 欧洲学院派写实主义的传习 |
第三节 融合印象派的写实主义画风 |
第三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形式语言分野之表现主义 |
第一节 表现主义的中国化共振 |
第二节 趋向后期印象派的表现主义画风 |
第三节 融合野兽派与抽象派的表现主义画风 |
第四章 留欧女性西画家之形式语言与中国语境 |
第一节 中国式形象符号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画线性笔墨的融入 |
第三节 东方平面化图式的构成倾向 |
第五章 民国留欧女性西画艺术的当代思考 |
第一节 民国西画本土化的“女性路线” |
第二节 本土拾遗:中国当代女性架上绘画新视点 |
结论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二、人名录 |
三、文献选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本选题的创新点和问题点 |
五,本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化的视觉语言革命 |
第一节 欧洲的“运动” |
第二节 亚洲的“对话” |
第三节 中国的“变形” |
第二章 架上主流——中国近现代油画的相关“变形”实践 |
第一节 融合之道:国立艺术院群体的相关倾向 |
第二节 变形之力:决澜社群体的相关倾向 |
第三节 独立之语:其他创作个体的相关倾向 |
第三章 传媒潜流——中国近现代视觉传播的相关“变形”实践 |
第一节 书面“几何感” |
第二节 木刻“硬边式” |
第三节 漫画“时代派” |
第四章 学术合流——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的语言解读 |
第一节 塞尚效应:切面的主观表现 |
第二节 两元模式:分析的几何分解和综合的空间构成 |
第三节 中国语境:综合的空间构成 |
第五章 中国立体主义的当代思考 |
第一节 历时性和共时性——中国油画本土化新视点 |
第二节 构成性和时间性——中国油画第三语系 |
第三节 经典性和资源性——当代学院实验前瞻 |
结论 |
附录 |
一,参考书目 |
二,人名录 |
三,文献选录 |
四,大事年表 |
后记 |
(7)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关于中国油画及其概念由来 |
二 审美形态概念的界定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三 比较视域与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 |
四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的演变 |
第一节 对西方样式的引进与变化 |
一 引进与传播 |
二 变化与转折 |
第二节 对西方样式的选择与强化 |
一 现实主义的强化和理想化 |
二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
第三节 浓缩的西方样式多元实验与演变 |
一 多元化的西方样式实验和应用 |
二 中国情境和问题下的演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的西方源流与本土变奏 |
第二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中国油画审美形态表达方式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
一 审美形态与“大风格” |
二 宏观视野下的风格流变 |
三 写实传统、意象与表现的概念范围 |
四 表达方式的复杂性与多元化趋向 |
第二节 写实传统 |
一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写实传统的历史生成 |
二 写实传统的风格类型 |
三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写实类型的特征 |
第三节 意象与表现 |
一 中国油画意象与表现风格 |
二 意象与表现的风格类型 |
三 比较视域下意象与表现的中国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多元并进的类型化格局 |
第三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的历史成就与思考 |
第一节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的历史成就 |
一 中国油画对西方传统比较全面的学习和应用 |
二 中国油画对本土生活和社会文化主流的深刻展现 |
三 中国油画的规模和社会文化影响力 |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下对中国油画的现状思考 |
一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历史和现状的不足之处 |
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对中国油画现状的思考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中国现当AI写作意性油画中的抽象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对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一节 关于写意与中国写意性油画 |
一、写意的含义 |
二、中国写意性油画所指 |
第二节 抽象与油画中的抽象因素 |
一、抽象的概念及在哲学、艺术范畴里的内涵 |
二、油画中的抽象因素 |
第二章 抽象因素在中国写意性油画不同发展时期的表现 |
第一节 中国写意性油画的萌芽时期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背景 |
二、对刘海粟、林风眠、潘玉良的作品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中国写意性油画的探索时期 |
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 |
二、对罗工柳、吴冠中、沙耆的作品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写意性油画的大发展时期 |
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时代背景 |
二、对王怀庆、洪凌、周春芽、王克举的作品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现当AI写作意性油画中抽象因素运用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节 体现出写意性是有着中国特色的本土抽象 |
第二节 表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审美 |
第三节 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启示 |
一、借鉴西方抽象艺术对抽象因素的运用 |
二、注重民族写意传统的当下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中国近代留学比利时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三、 论文思路 |
四、 资料说明及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清末留比教育的兴起 |
第一节 留比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 中比关系的发展 |
二、 比国高等教育 |
三、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留比学生的选派 |
一、 留比学生的选派政策 |
二、 留比学生的管理 |
三、 留比学生的任用 |
第三节 留比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一、 省籍分析 |
二、 留学学校分析 |
三、 所学专业分析 |
四、 回国后从事的职业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留比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留比教育概况 |
一、 稽勋留比学生的派遣 |
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比学生政策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比学生政策 |
四、 留比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庚款留比教育 |
一、 比国退款兴学的背景 |
二、 比国退款兴学的经过 |
三、 中比庚款留学生的选派 |
四、 庚款留比学生基本情况之分析 |
第三节 留比勤工俭学运动 |
一、 留法勤工俭学的兴起 |
二、 留比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三章 留比教育的社会影响 |
第一节 留比学生与辛亥革命 |
一、 早期赴比的湖北籍留学生 |
二、 留比学生与欧洲革命党的成立 |
三、 留比学生的革命活动 |
第二节 留比学生的海外救亡运动 |
一、 留比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前奏 |
二、 1931 年后的留比学生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美术史中的留比美术生 |
一、 二十世纪初的中西美术发展 |
二、 留比美术生群体 |
三、 留比美术生回国后的成就 |
第四节 留比学生与近代法政的发展 |
一、 近代法政留学的兴起 |
二、 留比法政学生群体 |
三、 留比法政生中的佼佼者 |
结语 |
一、 总论 |
二、 留比教育的特点 |
三、 研究尚待深入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 档案资料汇编 |
二、 方志 |
三、 近代以来的报刊 |
四、 年谱、传记、文集 |
五、 今人着作 |
六、 学术论文 |
七、 外文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沙耆晚期油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选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本文直接相关的研究情况 |
三、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沙耆晚期油画的风格特点 |
一、风格一 |
1.“内向”、“出世”:两种题材内容的不同情感表达 |
2. 原色对比与纯色的极致性发挥 |
3. 情理兼致的形式构架 |
二、风格二 |
1. 与同时代画家相比,体现为感性、精湛的油画艺术语言 |
2. 古典、浪漫与象征的综合应用 |
3. 表现风格与东方意韵 |
第二章 沙耆晚期油画的审美价值 |
一、对“真善美”的诉求 |
二、晚期油画创作的“非功利”状态 |
三、与早期相比,晚期油画语言实践的“得”与“失” |
第三章 沙耆晚期油画艺术特点的形成原因 |
一、原因一 |
1. 沙耆的个性气质 |
2. 沙耆的精神病患 |
3. 影响沙耆晚期绘画的心理情结 |
二、原因二 |
1. 东方传统文化的熏陶 |
2. 北欧画派的传承与扎实的学院功力 |
3. 二十世纪初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的影响 |
结论和余论:“沙耆现象”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沙耆晚期绘画与民间美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李青萍的当代“重生” ——李青萍1987-2020的创作及评论研究[D]. 李俊杰.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2]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3]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D]. 闫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沙耆油画色彩语言研究[D]. 刘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D]. 陈明园. 上海大学, 2016(02)
- [6]中国早期立体主义绘画研究[D]. 李婷. 上海大学, 2015(02)
- [7]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D]. 何小勋. 南京艺术学院, 2014(12)
- [8]中国现当AI写作意性油画中的抽象因素[D]. 王冠亚. 扬州大学, 2013(04)
- [9]中国近代留学比利时研究(1903-1949)[D]. 潘越. 暨南大学, 2012(10)
- [10]沙耆晚期油画研究[D]. 武文. 云南艺术学院,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