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全球定位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邓师源[1](2020)在《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频繁发生的火灾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城市化的发展和行驶环境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加剧了救火的难度。消防车辆是发生火灾后救援行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全面灭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消防车辆在调度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包括车辆驾驶的实时监督不够有力、车辆调度的指挥过程不够及时、车辆档案的数据记录不够准确等,都说明现有的车辆监控系统难以满足对消防车辆高效管理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对消防车辆的位置和运行信息进行监控,从而协助管理人员更加合理地调度管理消防车辆,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基于GPS、GIS、GPRS等技术原理,阐述了更为高效的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本文首先概述了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GPS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等技术,同时对市面上成熟车载设备的产品结构及功能进行了介绍。然后,本文分析了开发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系统的技术架构,探讨了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并分析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根据对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总体需求的分析,本文接着设计了对应的系统基本模块,包括车辆实时监控信息管理模块、车辆调度管理模块、车辆档案和经济管理模块、系统的信息接口模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库,并运用Dijks tra算法实现了系统的最短路线规划。之后,在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本文完成了对系统各个模块的开发工作,并对系统的工作环境效果图做了展示。最后,通过测试定位精度和延迟时间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以及系统各个模块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状态,本文验证了所设计的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能够满足设计之初提出的各项需求。本文设计的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防部门提高对消防车辆的管理效率,增加应对紧急情况的业务能力,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进程中,为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和设计思路。
宋泽波[2](2020)在《基于位置差分的卫星定位误差校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定位方式可供选择,为准确的位置服务和利用位置信息挖掘其他相关信息提供了基础。但由于多种误差对定位的影响,一般5-10(米)级定位精度难以满足用户对定位精度更高的要求。使用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可以到到米级、厘米级的高定位精度,但是使用成本高,计算复杂,无法开展普及。从定位模块、数据传输、误差校证准确性、使用成本出发,系统分析位置误差的来源、误差与定位精度的相关性、校正误差的方法。最后通过位置差分校正卫星定位误差,达到利用差分定位提供(1-1.5)米级定位精度,为实现低成本、双模单频定位模块达到米级定位精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当前主要的GPS/BD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进行阐述,GPS、BDS定位精度受到多种误差的影响,对上述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总结,所有的误差主要由差分定位校正,以实验数据说明差分定位下的三种不同差分定位的定位精度。经综合比较后,选择位置差分作为研究基础相对其他两种的差分的实用性与准确性。2)通过单点定位、位置差分定位实验数据分析有无位置差分的定位精度,进一步证明位置差分在定位上的进步性。以位置差分为基础实现定位,对影响位置差分定位具体因子进行分析。主要影响位置差分校正误差的是两者之间的距离因子R和接收机本身的测量值,采用DOP加权的卡尔曼滤波提高接收机测量值、多基站选择算法为移动站选择就近基站误差进行校正,两种因子相结合,更准确地校正移动站的定位精度。3)设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硬件采用低成本双模单频接收机、单片机、GPRS模块搭建了基站和移动站。软件以远程服务器PHP编程的后台系统、C语言编程的移动站系统,组建了一个基站+移动站+服务器系统。实现了实时定位、实时校正误差的系统功能,并针对应用提供了应用接口供用户使用,最后集成为一个完整的卫星定位误差校正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位置差分校正卫星定位误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张敏[3](2020)在《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地籍测绘在国家或地区土地管理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相关土地规划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于数据精度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利用在了地籍测绘之中,其中包括GPS技术。文章针对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常慧[4](2020)在《基于惯性导航的室内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准确获得位置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大。现如今定位方式大致分为室外定位和室内定位,目前室外定位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BDS(北斗定位系统)之类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们能大致满足人们的室外定位需求。但是在空间更加狭小,情况更加复杂的室内,GPS信号由于建筑物的遮挡,信号极弱,无法实现定位功能。但是人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活动在室内,例如在大型购物广场,机场,医院,停车场等场所,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室内导航定位的需求不可避免的增加。现如今室内定位方式大多采用一些新技术,比如蓝牙,无线射频识别,和行人航迹推算等等,但是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的技术有着或多或少的制约。本文应用了一种改进型惯性定位算法,基于使用行人航迹推算PDR(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 algorithm)算法时,手机自带传感器定位精度低,性能差,稳定性低等缺陷,做出一系列改进。首先通过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对移动终端内置的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可靠的数据,但该方法取决于传感器性能,性能差的手机定位效果差。所以,如何利用本地技术来确定人员或物体的位置信息便成了一项挑战。接下来通过地图匹配辅助的A-star算法对行走路径进行预测,解决路径多拐点与搜索时间过长等问题,使其获得最优路线。其次在传统PDR算法三部分(步数检测、步长检测、方向判断)求解的基础上。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与动态阈值判断法相结合去判断行走步频,之后提出一种基于拍照测量步长并且将步长值传入导航界面动态判断行走步长,并且提出对方向数据进行梯度化处理,解决方向不稳定的问题。再次利用区域划分法,对行进中的轨迹误差进行调整,解决粒子穿墙问题,使航迹更加圆滑,精度更加准确。最后编写手机APP界面,使室内惯性导航功能在手机平台上实时运行成为可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型算法消除了误差过大造成的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增强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且路线轨迹更加平滑,使得惯性定位成为一种可行的定位方式。
马帅[5](2020)在《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在越来越多的恶劣环境情况下需要得到移动的人或者物体的位置信息,从而在必要时搜寻上述人员。比如野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登山队员、铁路巡检员等。他们所处的环境往往十分恶劣,同时由于缺少GSM和GPRS移动网络信号,容易发生迷失风险,这时得到他们的位置信息并搜寻他们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GPS/北斗双模定位与LoRa无线通信的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等。该系统对监测并在必要时搜寻野外工作人员的具体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基于GPS/北斗双模定位技术和LoRa无线通信技术,制订了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目标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本文采用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通过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LoRa无线通信模块、天线模块以及其他的外围电路模块,共同实现了手持终端的硬件设计。在uVision5IDE集成开发环境中使用嵌入式C语言对手持终端进行软件编程设计,实现了主控芯片对定位信息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解析提取,以及通过触摸液晶屏向上位机监控端发送文字信息,通过WM8978芯片进行语音录制成数据文件,并打包给LoRa发射模块向上位机监控端发送数据信息。最后配置LoRa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参数配置实现对解析提取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功能。上位机监控端采用Qt软件进行开发,并通过C++语言来设计接收数据信息的界面。使用HBuilder软件实现了经纬度转换的功能。同时使用Java语言实现了将百度坐标系下的经纬度转换为地图上具体位置的功能,完成了各模块间的数据交互设计。实现了接收人员经纬度信息和显示人员位置等功能。最后对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上位机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上位机显示界面运行良好,能可靠地接收到工作人员发来的数据信息并可以在百度地图上显示人员位置。在系统通信质量测试、系统定位精度测试以及手持终端功耗测试中,测试结果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结果表明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具有支持语音文字播报信息、通信距离远、百度地图显示位置精确和定位精度较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监测野外作业人员的位置等需求,为在必要时搜寻上述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王树森[6](2020)在《基于ARM的低成本MEMS-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SINS/GPS组合导航能够发挥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ter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得到精度高、可靠性好的导航信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是目前组合导航技术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对基于ARM的低成本MEMS-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组合导航系统常用的坐标系及相关转换关系;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定位原理和误差分析;描述了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方程,包括力学编排和姿态、速度、位置更新算法,以及捷联惯导初始对准;分析了SINS/GPS组合导航的三种组合模式。其次,完成了SINS/GPS组合导航滤波器的设计,研究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对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量、量测量以及校正方式进行了分析与选取,对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SINS/GPS位置、速度松组合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然后,完成了基于ARM的低成本MEMS-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硬件实现,详细介绍了GPS功能模块、SINS功能模块与ARM系统处理器,搭建了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硬件系统。最后,完成了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软件设计并进行了测试实验和结果分析。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Qt Creator进行了组合导航算法的软件编写。进行了组合导航与纯捷联惯导的导航对比试验,验证了组合导航解决捷联惯导误差积累问题的有效性。然后利用自己搭建的组合导航系统与高精度基准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导航对比试验,验证了自主开发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
魏宏博[7](2020)在《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不断延伸与发展,导航定位技术已经成为军事和民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辅助功能,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导航定位在军事上的深入应用,“导航干扰战”已经成为电子对抗的重要分支。在民用方向,导航定位干扰系统的研制对保密单位避免泄密、驱逐无人机和导航信号接收机的性能测试等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导航定位及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之后,发现仅仅针对卫星导航信号干扰在某些设备上无法对其定位进行欺骗或者屏蔽。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对卫星导航信号和辅助定位两种定位方式结合进行干扰的方案策略,并针对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详细工作包括:(1)搭建了GPS欺骗式干扰系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后详细对GPS信号的组成和产生方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卫星导航定位原理设计搭建了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包括静态定位欺骗干扰、结合地图获取经纬度的动态欺骗和实时动态欺骗干扰,并在实时动态欺骗干扰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终端导航信号接收机模拟步行速度和汽车行驶速度的伪信号欺骗测试。除此之外,转发式欺骗干扰平台参考数字射频存储技术进行设计搭建并实现了对信号的接收与转发功能。(2)搭建了辅助定位干扰系统。本文先后对基站、Wi-Fi和蓝牙三种辅助定位方式的定位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辅助定位原理搭建了相应的干扰平台。伪基站干扰平台基于Blade RF硬件实现了对周围基站的探测功能并真正搭建了一个小型基站,该小型基站可以实现对基站身份信息的自由设置并完成了基站下的短信和通话功能测试;Wi-Fi定位干扰平台可以对网络连接进行攻击并模拟大量伪Wi-Fi信号;蓝牙定位干扰平台利用树莓派完成了对普通蓝牙和i Beacon定位设备的伪造克隆。辅助定位干扰系统是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针对卫星信号和辅助定位攻击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干扰成功率。(3)搭建了压制式干扰系统。压制式干扰系统包括信号电平检测、全频段压制式干扰、频谱分析和针对式压制干扰四种平台。信号电平检测平台可以快速完成对频段内某一频点某一距离信号强度的侦测功能;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地阻塞目标频段通信;频谱分析平台在USRP X310硬件的基础上实现200MS/s高采样率的信号探测;针对式压制干扰平台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通信频点,发射针对性梳状带压制干扰信号从而节省了功率损耗。经测试本文所搭建的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卫星信号和辅助定位的干扰工作。在现在反干扰手段逐步升级的情况下,单一的干扰方式可能不能完全阻碍导航定位的生效,本文所采用的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两种组合攻击方式为系统的成功干扰奠定了基础,并且该系统曾受陕西省公安厅邀请圆满完成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和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安保任务。
万新宇[8](2020)在《立体交通环境下车辆行驶路段的确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化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准确的路段定位技术是智能汽车宏观规划和导航的前提。当前,车载商用定位系统在高架桥、多岔口等复杂立体交通环境下,无法有效识别桥上、桥下等路况,不能直接应用于智能汽车。研发阶段的智能汽车大都采用高精度组合定位技术确定汽车位置,但价格昂贵,无法实现产业化。立体交通环境下,高精度、低成本汽车定位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分析发现,车载商用定位系统无法应用于上坡下坡、高架立交等立体交通环境是因为缺乏高程信息,且测量精度较低。本文探索采用高精度组合定位原理,利用车载CAN总线代替惯性测量单元获取车辆运动状态,结合低成本定位系统,确定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轨迹,综合地图信息,确定行驶路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现有高精度组合定位技术测量方法的原理,明确其技术原理及所需要的汽车运动状态变量;通过CAN总线获取现有车载传感器测量的汽车运动状态并分析其完备性,通过汽车运动状态实现道路纵向坡度估计,获取车辆高程信息;采用三维航迹推算技术,结合低成本GPS,进行组合定位,确定汽车行驶位置。其次,基于车辆一段时间内的空间运动轨迹,使用考虑权重的路段匹配方法与地图中的路段信息进行匹配,使用基于权重的路段匹配算法,综合利用了定位中的方向信息和距离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路段。最后对汽车行驶路段的确定方法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车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汽车行驶路段的定位方法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立体交通环境中能够定位车辆的行驶路段。
刘成鸿[9](2020)在《基于GPS/INS组合的自动投喂船定位及其航向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鱼、虾等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水产养殖行业中存在投饵效率不高、投饵密度不均匀、投饵方式不科学等突出问题,进而导致水产品产量低下,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致力于研究高效、均匀的智能化投喂装备是目前水产养殖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投喂船沿规划路径对养殖水域进行均匀投喂的方法,该投饵方法对提高养殖户水产品产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围绕着大面积养殖水域下自动投喂船在水中的定位和航向控制问题展开,提出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惯导系统(INS)组合对自动投喂船精准定位、神经网络的模糊PID对其航向控制的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第一,分析了在具有风、浪等外界复杂环境因素下,自动投喂船采用单一的定位传感器GPS或INS定位精度不高的原因,定义了自动投喂船的相关坐标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了自动投喂船惯性导航捷联解算,建立了自动投喂船惯导误差模型。第二,为了弥补自动投喂船在水中单一定位传感器定位精度的不足,提出了GPS/INS组合的定位方案。分析了组合定位的模式,确立了自动投喂船系统的状态变量,构建了自动投喂船系统动态特性的状态方程和量程方程,研究了以卡尔曼滤波为基础的组合导航定位数据融合算法,设计了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定位传感器GPS或INS,GPS/INS组合定位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第三,基于GPS/INS组合定位得出自动投喂船的位置信息,与规划路径还是存在一定的偏离值,要对其进行纠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PID航向控制算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航向控制算法具有更佳的控制性能,系统的响应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稳定性更强。第四,完成了自动投喂船的系统搭建,设计了定位精度和饵料投喂实验,通过定位精度实验和投饵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GPS/INS组合定位具有较高定位精度,在复杂多变的水中具有更好的自主在线航向调整能力,投饵效率更加高效,饵料密度分布的各项参数均优于传统投饵方式,对智能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张玺[10](2020)在《基于北斗的定时定位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前沿的高科技应用发展领域之一,其在军事、民用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我国高度重视对卫星导航的研究与建设,自2000年起,研究人员开始逐步创建我们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对其卫星导航技术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顺利应用于工程勘测、汽车导航和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其在公共安全及经济利益方面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现阶段,随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北斗的定时定位精度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低功耗、易操作、精度高的便携式北斗定时定位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北斗模块及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送至MCU端进行解析处理,最终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出便于读取的定时定位数据信息。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北斗定时定位的特点,在系统中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北斗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而提高了系统的定时定位测量精度。在硬件设计方面,北斗定时定位系统主要由微控制器STM32、北斗接收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及显示模块等部分构成。该系统以STM32F103为主控MCU,北斗模块采用UM220-III N模块采集北斗数据信息,传感器模块选用iNEMOTM系列惯性传感器内置的气压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为系统提供环境变量数据。MCU通过IC接口访问LPS001DL气压传感器,以此来获取传感器所测的气压值、温度值及补偿参数数据。系统的显示模块采用SPI底板走线方式与主控核心相连,并通过构建字模库的形式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显示。在软件设计方面,为提升北斗信号接收机的授时定位速度,在二维平面定位时,配置BDS/GPS双模授时定位信号追踪模块,对接收到的定时定位数据信息进行解析,提取所需要的经纬度信息。之后,将卫星数据进行解算,得到相对准确的时间和日期数据,以实现授时功能。基于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负相关特性,系统运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将大气压强数据换算成物理高度。在实现经纬度二维定位的基础上,增加海拔高度数据,实现北斗系统的三维定位。最后,本文所研制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对北斗定时定位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及显示等功能。同时,将粒子群算法运用到对系统数据的处理部分,以此获得更为准确的定时定位信息。随后,将仿真结果与参考的定时定位信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较好地修正系统的定时定位误差,改进后的北斗定时定位系统测量更为精准。
二、GPS全球定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全球定位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 |
2.1 GPS定位系统 |
2.2 GIS地理信息系统 |
2.3 GPRS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
2.3.1 GPRS概述 |
2.3.2 GPRS的功能及特点 |
2.4 车载设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3.2.1 系统的技术架构分析 |
3.2.2 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3.2.3 系统的社会效益分析 |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的总体需求 |
3.3.2 车辆的实时信息管理 |
3.3.3 车辆的调度管理 |
3.3.4 车辆的档案及经济管理 |
3.4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1 系统的信息接口需求 |
3.4.2 系统的性能需求 |
3.4.3 系统的安全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
4.2 车辆实时信息管理的模块设计 |
4.2.1 GIS地图匹配系统的结构设计 |
4.2.2 GIS地图匹配的实现方法 |
4.2.3 GIS地图匹配系统的功能 |
4.3 车辆调度管理的模块设计 |
4.3.1 指挥中心系统的结构设计 |
4.3.2 指挥中心系统的组成部分 |
4.3.3 指挥中心系统的路线规划方法 |
4.4 车辆档案及经济管理的模块设计 |
4.4.1 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
4.4.2 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4.5 系统信息接口的模块设计 |
4.5.1 GPS模块的接口设计 |
4.5.2 GPRS模块的接口设计 |
4.5.3 GIS网络数据库的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界面 |
5.1.1 系统登录界面 |
5.1.2 系统主界面 |
5.2 车辆实时信息管理的模块实现 |
5.3 车辆调度管理的模块实现 |
5.4 车辆档案及经济管理的模块实现 |
5.5 系统工作环境效果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用例 |
6.2.1 系统通用功能测试 |
6.2.2 车辆实时信息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6.2.3 车辆调度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6.2.4 车辆档案及经济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3.1 定位精度测试 |
6.3.2 延迟时间测试 |
6.3.3 通用性能测试 |
6.4 系统安全性测试 |
6.5 测试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位置差分的卫星定位误差校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研究重点 |
第二章 卫星定位及误差校正 |
2.1 卫星定位 |
2.2 卫星定位误差及来源 |
2.3 差分校正误差方法 |
第三章 位置差分误差校正算法 |
3.1 单点定位与位置差分试验 |
3.2 位置差分误差与距离相关性试验 |
3.3 选择基站误差算法 |
3.4 精确测量值算法 |
3.4.1 位置平均法 |
3.4.2 DOP加权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
3.5 因子结合校正方法 |
第四章 位置差分误差校正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4.3.1 卫星定位数据提取 |
4.3.2 误差储存与播发 |
4.3.3 实时数据传输 |
4.3.4 移动站的校正方式与接口 |
4.4 实验及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后期应用拓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GPS技术概述 |
2 在地籍测绘工作中应用GPS定位技术的主要优点 |
2.1 应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能够提高测绘效率 |
2.2 应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的适应性更加广泛 |
2.3 应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能够提高测绘精度 |
3 GPS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
3.1 GPS技木在地籍控制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
3.2 GPS技木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监测的应用 |
3.3 GPS在地籍细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
4 结束语 |
(4)基于惯性导航的室内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定位方法综述 |
2.1 基于卫星的定位方法 |
2.1.1 GPS系统组成与定位原理 |
2.1.2 GPS系统特点分析 |
2.2 基于基站或WI-FI的定位方法 |
2.2.1 基于基站或WI-FI定位原理 |
2.2.2 基于基站或WI-FI定位特点分析 |
2.3 基于传感器辅助的行人航迹推测方法 |
2.3.1 行人航迹推测算法 |
2.3.2 基于传感器辅助定位原理 |
2.3.3 基于传感器辅助定位特点分析 |
2.4 常用的路径预测算法 |
2.4.1 BFS算法 |
2.4.2 DIJKSTRA算法 |
2.4.3 A-STAR寻路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惯性导航定位系统设计 |
3.1 室内惯性导航系统结构 |
3.1.1 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 |
3.1.2 惯性导航中的传感器及其功能 |
3.2 行人航迹推算算法优化 |
3.2.1 步频检测 |
3.2.2 动态步长测量 |
3.2.3 方向判断 |
3.3 A-STAR算法优化 |
3.3.1 A-STAR算法详述 |
3.3.2 A-STAR算法搜索时间优化 |
3.3.3 A-STAR多拐点问题的解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安卓平台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定位系统的平台及开发环境介绍 |
4.1.1 ANDROID开发平台介绍 |
4.1.2 ANDROID开发环境 |
4.2 系统框架与定位导航流程 |
4.2.1 系统整体架构 |
4.2.2 导航定位流程 |
4.3 地图匹配在导航中的应用 |
4.3.1 室内地图的设计 |
4.3.2 地图匹配原理 |
4.4 ANDROID客户端的设计 |
4.4.1 导航定位界面设计 |
4.4.2 测试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系统模块测试 |
5.2.2 PDR系统整体测试 |
5.2.3 APP实测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LoRa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内容与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 |
2.1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概述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2.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2.3 系统工作原理 |
2.3 系统的关键技术 |
2.3.1 GPS/北斗双模接收机定位模型分析 |
2.3.2 嵌入式技术 |
2.3.3 LoRa技术 |
2.3.4 天线技术 |
2.3.5 QT软件应用技术 |
2.3.6 百度地图API应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 单片机STM32F407 |
3.3 单片机系统设计 |
3.4 双模定位模块设计 |
3.5 LoRa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3.6 触摸液晶屏模块设计 |
3.7 语音模块设计 |
3.8 Flash存储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中手持终端软件开发环境 |
4.2 定位信息的处理 |
4.3 触摸液晶屏模块软件设计 |
4.4 语音模块软件设计 |
4.5 LoRa无线通信模块配置参数设计 |
4.5.1 LoRa发射模块设计 |
4.5.2 LoRa接收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上位机监控端的设计与实现 |
5.1 上位机监控端的开发内容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1 Qt简介 |
5.2.2 界面设计 |
5.3 经纬度的转换 |
5.4 百度地图API与 QT交互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总体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硬件的安装 |
6.2 系统总体测试 |
6.2.1 上位机功能测试 |
6.2.2 系统通信质量测试 |
6.2.3 手持终端定位精度和功耗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及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ARM的低成本MEMS-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导航的发展现状 |
1.2.2 惯性导航的发展现状 |
1.2.3 SINS/GPS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架构 |
2.SINS/GPS组合导航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组合导航系统使用的坐标系及相关转换关系 |
2.1.1 组合导航系统常用的坐标系 |
2.1.2 各个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
2.2 卫星导航系统 |
2.2.1 GPS的组成概况 |
2.2.2 GPS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 |
2.2.3 GPS系统误差分析 |
2.3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
2.3.1 基本原理 |
2.3.2 捷联惯导系统基本方程 |
2.3.3 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 |
2.4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组合模式 |
2.5 小结 |
3.SINS/GPS组合导航滤波器设计 |
3.1 卡尔曼滤波原理 |
3.2 SINS/GPS组合导系统状态量和量测量的选取 |
3.3 SINS/GPS组合导系统校正方式的选取 |
3.4 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分析 |
3.5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 |
3.6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量测方程 |
3.7 小结 |
4.基于ARM的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硬件实现 |
4.1 基于ARM的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总体方案 |
4.2 基于ARM的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4.3 器件介绍及硬件系统搭建 |
4.3.1 GPS接收机 |
4.3.2 惯性传感器功能模块 |
4.3.3 ARM处理器模块 |
4.3.4 电源模块 |
4.3.5 硬件系统实物图 |
4.4 小结 |
5.基于ARM的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软件设计与试验结果分析 |
5.1 基于ARM的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 嵌入式Linux系统 |
5.2.1 交叉编译原理 |
5.2.2 BootLoader |
5.2.3 Linux内核裁剪与编译 |
5.3 SINS/GPS组合导航用户软件设计 |
5.3.1 SINS解算子程序的设计 |
5.3.2 卡尔曼滤波KF子程序的设计 |
5.3.3 基于Qt5.7的串口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
5.4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卫星导航定位和辅助定位系统基本理论 |
2.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2.2 GPS系统组成 |
2.2.1 GPS系统的基本情况 |
2.2.2 C/A码 |
2.2.3 导航电文 |
2.3 辅助定位系统组成 |
2.3.1 基站定位 |
2.3.2 Wi-Fi定位 |
2.3.3 蓝牙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欺骗式干扰系统设计 |
3.1 系统方案设计 |
3.2 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的搭建 |
3.2.1 卫星导航信号定位原理 |
3.2.2 卫星导航信号生成式欺骗原理 |
3.2.3 卫星导航信号生成式欺骗设计 |
3.3 转发式欺骗干扰平台的搭建 |
3.4 伪基站干扰平台的搭建 |
3.5 Wi-Fi定位干扰平台的搭建 |
3.6 蓝牙定位干扰平台的搭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制式干扰系统设计 |
4.1 系统方案设计 |
4.2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的搭建 |
4.2.1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分析 |
4.2.2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的设计 |
4.3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的搭建 |
4.3.1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分析 |
4.3.2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的设计 |
4.4 频谱分析平台的搭建 |
4.5 针对式压制干扰平台的搭建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实验测试 |
5.1 GPS生成式欺骗干扰平台测试 |
5.2 伪基站干扰平台测试 |
5.3 Wi-Fi定位干扰平台测试 |
5.4 蓝牙定位干扰平台测试 |
5.5 信号电平检测平台测试 |
5.6 全频段压制式干扰平台测试 |
5.7 频谱分析、转发式欺骗干扰、针对式压制干扰平台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立体交通环境下车辆行驶路段的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汽车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路面高程测量技术应用现状 |
1.2.3 道路纵向坡度估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4 路段匹配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GPS和IMU组合定位技术原理研究 |
2.1 卫星定位技术理论 |
2.1.1 卫星定位系统概况 |
2.1.2 卫星定位系统原理 |
2.1.3 卫星定位信号数据结构 |
2.1.4 卫星定位系统误差分析 |
2.2 航迹推算技术理论 |
2.2.1 常见坐标系定义 |
2.2.2 航迹推算构成 |
2.2.3 航迹推算方法计算原理 |
2.2.4 航迹推算误差分析 |
2.3 组合定位方法原理 |
2.3.1 组合定位方法计算架构 |
2.3.2 实现数据组合的卡尔曼滤波原理及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运动轨迹时间历程测量技术 |
3.1 车载运动状态信息分析 |
3.1.1 汽车运动状态完备性分析 |
3.1.2 坐标系的转换 |
3.2 道路纵倾角识别 |
3.2.1 道路纵向坡度识别方法 |
3.2.2 道路纵向坡度识别方法仿真验证 |
3.3 组合定位方法的应用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立体交通环境路段确定方法及实验验证 |
4.1 路段匹配方法分析 |
4.1.1 路段匹配原理 |
4.1.2 影响路段匹配的因素 |
4.1.3 路段匹配计算方法 |
4.1.4 路段匹配技术小结 |
4.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4.2.1 实车结构参数 |
4.2.2 硬件设备 |
4.2.3 供电系统 |
4.2.4 通信网络 |
4.3 实验方案验证 |
4.3.1 平缓良好路面工况 |
4.3.2 立体交通工况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GPS/INS组合的自动投喂船定位及其航向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投喂船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3 PID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自动投喂船导航定位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自动投喂船GPS导航定位技术 |
2.3 自动投喂船惯性导航定位技术 |
2.4 自动投喂船惯性导航相关坐标系的建立 |
2.5 自动投喂船惯性导航捷联解算 |
2.6 自动投喂船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模型分析 |
2.6.1 速度误差模型 |
2.6.2 位置误差模型 |
2.6.3 姿态误差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自动投喂船GPS/INS组合定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自动投喂船GPS/INS的组合模式分析 |
3.3 自动投喂船 GPS/INS 组合定位系统状态选择 |
3.4 自动投喂船惯性导航系统元件的误差估计分析 |
3.5 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系统的数学模型 |
3.5.1 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系统状态方程 |
3.5.2 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系统量测方程 |
3.6 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3.6.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3.6.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3.6.3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自动投喂船组合定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3.7 自动投喂船组合导航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糊PID自动投喂船航向控制 |
4.1 引言 |
4.2 自动投喂船PID航向控制研究 |
4.3 自动投喂船模糊PID航向控制研究 |
4.3.1 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2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自动投喂船控制器设计 |
4.4 BP神经网络的模糊PID自动投喂船航向控制研究 |
4.4.1 BP神经网络 |
4.4.2 BP神经网络模糊PID自动投喂船控制器设计 |
4.5 自动投喂船航向控制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自动投喂船系统搭建与户外投喂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自动投喂船实验系统搭建 |
5.3 自动投喂船投喂路径规划设定 |
5.4 自动投喂船定位精度测试实验 |
5.4.1 实验湖面环境 |
5.4.2 基准点定位精度实验结果分析 |
5.5 自动投喂船池塘饵料投喂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北斗的定时定位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全球卫星导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
1.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与现状 |
1.3 卫星导航与粒子群算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各章安排 |
第二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理论 |
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2.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 |
2.1.2 北斗信号的结构 |
2.1.3 北斗卫星接收机系统的组成 |
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原理 |
2.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 |
2.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原理 |
2.3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及授时误差分析 |
2.3.1 卫星相关误差 |
2.3.2 信号传输过程相关误差 |
2.3.3 卫星接收设备相关误差 |
2.3.4 Sganac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要求 |
3.2 系统硬件的总体结构设计 |
3.3 系统硬件各模块及接口电路的设计 |
3.3.1 主控模块 |
3.3.2 电源供电模块 |
3.3.3 北斗/GPS模块 |
3.3.4 屏幕显示模块 |
3.3.5 无线通信模块 |
3.3.6 传感器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斗定时定位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1 北斗定时定位系统采集数据预处理 |
4.1.1 北斗定时定位系统数据的预处理 |
4.1.2 气压传感器数据的采集 |
4.1.3 温度传感器数据的采集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北斗数据的处理 |
4.2.1 粒子群算法概述 |
4.2.2 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 |
4.2.3 粒子群算法在北斗定时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方案 |
4.2.4 粒子群算法对系统采集数据的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系统的软件整体流程 |
5.2 系统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5.3 北斗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5.3.1 北斗采集数据的预处理 |
5.3.2 北斗数据的处理 |
5.3.3 北斗数据的传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系统的硬件调试 |
6.2 调试中的问题及改进分析 |
6.3 数据的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GPS全球定位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消防车辆位置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邓师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2]基于位置差分的卫星定位误差校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宋泽波.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 张敏.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8)
- [4]基于惯性导航的室内定位研究[D]. 常慧.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野外作业人员搜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马帅. 中北大学, 2020(09)
- [6]基于ARM的低成本MEMS-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树森. 中北大学, 2020(11)
- [7]卫星导航信号干扰系统的研究[D]. 魏宏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立体交通环境下车辆行驶路段的确定方法研究[D]. 万新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GPS/INS组合的自动投喂船定位及其航向控制研究[D]. 刘成鸿. 浙江大学, 2020(06)
- [10]基于北斗的定时定位系统设计[D]. 张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gps论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定位精度论文; 手机gps软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