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海洋冷适应菌的胞外酶活性及温度和盐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极地海洋冷适应菌的胞外酶活性及温度和盐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一、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cold-adapted bacteria from polar oceans and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cell growth(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超[1](2021)在《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褐藻是我国主要的水产经济藻类。褐藻类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褐藻多糖成分即褐藻胶,因其天然理化性质已被应用于众多领域。褐藻胶寡糖是褐藻胶水解后的产生的聚合度为20 DP以下的寡糖产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衰老、促进生长等生物活性,已在食品、药品、日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褐藻胶主要由化学、物理和生物法降解,其中生物降解法相比于前两种方法具有降解反应过程可控、天然产物活性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可降解褐藻胶的专门发酵工程菌及褐藻胶裂解酶。主要原因是所筛选大部分可发酵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多数存在产酶量低,酶活力不稳定,易失活等问题,还达不到工业生产要求。因此开发具有高酶活力褐藻胶降解菌株一直是重点研究方向,对于海洋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别在仿刺参肠道、口虾蛄肠道、栉孔扇贝内脏、九孔鲍内脏和虾酱中取样,以海藻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配制培养基,以透明圈法定性初筛,DNS法复筛,从海洋生物中筛选得到一株高酶活性褐藻胶降解菌株B12,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实验、电镜观察,确定该菌为弧菌(Vibrio sp.)属。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影响菌株生长和产酶条件的5个因素:发酵初始p H值、发酵温度、Na Cl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装液量进行优化。获得了该菌株最优产酶条件为:p H6.52,28.20℃,Na Cl质量浓度为2.01%,接种量为2.10%,装液量为59.50 m L。在最优产酶条件下,B12菌株产酶活力可高达91.68 U/m 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38.50%。菌株开始产酶时间提前了6 h,且于4℃冷藏保存酶活力稳定性较好。(2)对仿刺参进行实验室驯化培养、诱导仿刺参肠道菌群,采用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配制培养基,利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DNS法和紫外法复筛,从已驯化仿刺参肠道中筛选得到四株高酶活性褐藻胶降解菌株S1、S2、S10和S11,经16S r DNA序列分析、电镜观察,确定四株菌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弧菌属(Vibrio sp.)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对该四株菌分别进行混合培养,获得S2与S11最佳配比组合,通过高通量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分析混合菌株生长过程中菌群丰度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影响混合菌株产酶条件的4个因素:发酵初始p H值、Na Cl质量浓度、装液量和菌株混合培养温度进行优化。获得混合菌株发酵降解褐藻胶最优产酶条件为:混合发酵培养基初始p H为8.02,Na Cl质量浓度为40.71 g/L,装液量为79.73 m L,培养温度为27.96℃。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混合菌株酶活力可达94.78 U/m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43.90%。

刘海超,张健,王共明,赵云苹,李振铎,刘芳,韩爽[2](2020)在《褐藻胶的降解方法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褐藻胶是褐藻中含有的酸性多糖,由β-D-甘露糖醛酸及其C5差向异构体α-L-古罗糖醛酸两种单体组成。经降解后的小分子寡糖具有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生长作用、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褐藻胶寡糖制备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降解法。本文概述了褐藻胶结构、褐藻胶降解方法以及褐藻胶寡糖生理活性研究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生物降解的方法,并对褐藻胶裂解酶及其降解产物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徐宇峰[3](2014)在《低氧活性污泥法除污及污泥减量研究》文中提出活性污泥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占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90%以上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50%左右。但在运行过程中还有着种种的弊端:其一是污泥膨胀问题,这是活性污泥工艺中最常见、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其二是能源消耗问题,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消耗的电费约占常规运行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三是剩余污泥问题,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增殖,活性污泥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对这部分污泥的处理费用更是高达常规运行成本的50%以上。针对活性污泥工艺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三种弊端,众多学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基于低溶解氧(DO)污泥丝状菌微膨胀工艺,其核心是人为地控制活性污泥系统在低DO状态下运行,引发一定程度的污泥膨胀,其膨胀程度受控而不会导致严重的污泥流失;同时低溶解氧浓度,降低了曝气电耗。研究发现在低氧浓度条件下,污泥产率的下降,剩余污泥产量也将有所减少。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发挥低溶解氧污泥工艺的应用潜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对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稳定性和减量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数学模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分析了低氧活性污泥的污染物去除、参数影响和低氧污泥的减量效果及机制,从微观角度分析低氧活性污泥的种群及胞外酶的分布特征,并建立数学模型探讨了低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与参照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存在的最大弊端在于稳定性不强,易发膨胀。研究通过低氧适应性培养使反应器处于一种稳定的微膨胀状态,首次依据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状态存在的稳定性。实验观察证实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曝气能耗降低50%,且可稳定有效去除进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具备短程硝化特性。其COD的去除率为95%,氨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亚硝化率达到80%以上,总氮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PO43--P去除率达到95%以上,总体效果强于参照活性污泥工艺;研究发现低温条件会抑制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染物去除,低溶解氧会进一步加剧低温对活性污泥工艺的不利影响;SRT在10d-20d范围内变化时,不会对低氧反应器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造成明显影响。2)与参照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泥产率下降了13.3%。为对这一现象的本质进行研究,根据对污泥表观产率影响的差异,将引起污泥减量的因素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其一为间接因素,其二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如污泥活性、污泥粒径及EPS等,可通过直接因素影响污泥的表观产率。直接因素如污泥真实产率、污泥衰减率及水解性能等,可以直接对污泥的表观产率造成影响。通过以上两方面,对污泥的减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在低氧条件下驯化活性污泥,导致其真实产率变低,污泥水解衰减率变低。结合Lawrence-Mccarty模型,可知低氧污泥减量效果为13.3%,其中低污泥真实产率贡献占16%,污泥衰减量贡献占84%。3)在低溶解氧浓度下长期驯化,将诱导活性污泥微生物发生改变,并表现出一些显着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特殊性质所构成的功能表现。由454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发现,低溶解氧和参照系统污泥样品微生物群落中细菌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共检测到18门、368属的细菌序列,低溶解氧反应器中菌门多为Acidobacteria、 BD1-5、 Bacteroidetes、 CandidatedivisionSR1、CandidatedivisionTM7、Chlorobi、Firmicutes等专性或兼性厌氧菌或氧亲和系数较低的菌门,而参照反应器中的菌门多为Chloroflexi、Nitrospirae、Proteobacteria等好氧异氧型菌门,但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各占低溶解氧和参照系统污泥样品细菌总序列的50.86%及68.55%,其中低溶解氧污泥微生物群落优势菌属为发硫菌,即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细菌;低溶解和参照系统污泥样品微生物群落中均含有多种脱氮功能细菌,但优势脱氮功能菌属有较大差异,优势AOB菌属为uncultured Nitrosomonadaceae属及Nitrosomonas属,在低溶解氧污泥样品中分别占0.14%及0%,在参照污泥样品中分别占0%及0.16%;优势NOB菌属为NitrospiraceaeNitrospira属,在低溶解氧污泥样品中占0.47%,在参照污泥样品中占0.93%;优势反硝化细菌属为Flexibacter、 Nitrosomonas、 unculturedComamonadeceae及Thauera,在低溶解氧污泥样品中占1.063%、0.06%、0.41%及1.85%、在参照污泥样品中占2.02%,0.16%、0.35%及2.55%;优势聚磷菌属菌属为Acinetobacter及具有反硝化功能Arcobacter,在低溶解氧污泥样品中占0.19%及1.75%在参照污泥样品中占0.1%及0.89%。4)分析发现,低氧污泥水解菌属更多,与实验中低氧污泥水解率较低的结论相左,其可能受No Rank序列或EPS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污泥中的胞外酶含量,采用LCMS法测序活性污泥胞外蛋白质,在污泥胞外蛋白组中,发现低氧污泥及参照污泥胞外蛋白组中与水解类相关的蛋白个数分别为8及14个,属于生物合成的种类,分别为12及38个,属于能量产生和转换相关蛋白的种类分别为15及22个,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EPS是来源于破碎的污泥细胞,同时可见低氧污泥胞外蛋白数目大大低于参照污泥,因此低氧污泥的自身水解性略差。5)在目前ASM3模型构架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平衡、体积平衡及物料平衡方法,通过对低氧工艺下低氧污泥独特的生物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研究,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低氧/参照SBR-ASM3-SMP模型。并且以污泥SRT为变量,初步模拟和探讨了SRT变动、污泥真实产率及污泥衰减率等对污泥增长、出水水质、污泥活性、污泥惰性颗粒积累等的影响,发现污泥衰减率、曝气时长、污泥龄、真实产率均会对污泥的出水及污泥性质带来较大影响,同等条件下,其会导致15%的出水水质差异,12%的污泥表观产率差异,6%的污泥活性差异,低氧污泥的优势在于较低的bH及较长的TRO,使其可以在保持甚至提高污染物降解率的同时,降低污泥产率。

邵莎苑[4](2012)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川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各种气溶胶和粉尘颗粒,大气中的微生物随大气环流通过干湿沉降到冰川生态系统。因此,冰川微生物和其它环境因子(微粒含量、主要离子浓度等)受相似的气候环境因素(如:大气环流、温度、湿度、风速、干湿沉降等)影响。目前对冰雪微生物的研究多集中于细菌群落结构及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冰雪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的研究较少。对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类型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的对比性研究更少。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不同空间八个冰川雪坑样品为材料,采用传统恢复培养的方法以及26S rRNA基因Dl/D2区和部分ITS1、ITS2分子鉴定的方法,对八个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及其多样性差异。结果如下:一、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变化:不同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在1-463CFU ml-1之间,最高值均在雪坑的粗粒雪夹冰层或冰层附近。天山1号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最高,为79±170CFU ml-1;玉龙雪山白水一号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最低,为1±1CFU m1-1。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变化与雪坑中Ca2+浓度、Mg2+浓度以及微粒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北高南低。二、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变化:1、八个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共得到1916株可培养酵母菌株,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些菌株划分为16个属49种不同的酵母菌。分别为Basidiomycota spp., Bensingtomia spp., Cryptococcus spp., Dioszegia spp., Filobasidium spp., Leucosporidium spp., Mrakia spp., Mrakiella spp., Rhodotorula spp., Sporobolomyces spp., Aureobasidium spp., Candida spp., Collophora spp., Conizyma spp., Lecythophora spp., Phaeococcomyces spp等属。与其他低温环境中结果一致,Basidiomycota门酵母菌占绝对优势(95%),远高于Ascomycota门。其中,Cryptococcus spp为优势属,占54%;Rhodotorula spp.、 Dioszegia spp次之,分别占17%、12.0%。其他可培养酵母菌数量较低,在所有菌株中所占比例均低于10%。2、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呈现北高南低,并且可培养酵母菌的优势种属有较大差异。北方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种多样性高于中部冰川雪坑,中部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高于南部冰川雪坑。北部、中部、南部冰川雪坑中优势酵母菌明显不同。木斯岛冰川、天山1号冰川雪坑、老虎沟12号冰川及慕士塔格四个冰川雪坑中优势种为:Rhodotorula sp.1, Cryptococcus tephrensis, Basidiomycota sp.1,Dioszegia hungarica, Dioszegia fristingensis, Rhodotorula psychrophenolica;果曲冰川及扎当冰川两个雪坑中优势种分别为:Cryptococcus albidosimilis,Mrakiella sp.1,Cryptococcus victoriae;而德木拉冰川及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两个雪坑中优势种一样,为Cryptococcus victoriae o北部雪坑中特有的可培养酵母菌种属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南部。尽管各雪坑中常见酵母菌属一样,均为Cryptococcus spp., Rhodotorula spp., Dioszegia spp.属不同种酵母菌,但不同优势的酵母菌属在北部、中部、南部雪坑样品中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北部四个雪坑中Rhodotorula spp.属可培养酵母菌数量最多,而中部和南部冰川雪坑中Cryptococcus spp属占优势。可培养酵母菌最适生长温度分析显示,不同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最适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规律,总体上为北部冰川雪坑中耐冷的可培养酵母菌明显多于中部和南部。三、温度对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1、对扎当冰川两个不同雪坑温度样品分析结果显示,ZD-1可培养酵母菌数量介于1-463CFU ml-1之间,均值为85±41CFU ml-1,比ZD-2雪坑中的高一个数量级(5±10CFU ml-1),由于ZD-1冰川雪坑原位温度高于0℃,从而造成了酵母菌繁殖。结果表明,冰川雪坑中原位温度是影响可培养酵母菌数量的主要因素。2、ZD-1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高于ZD-2,实验结果显示,ZD-1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种水平和属水平多样性均高于ZD-2。ZD-1雪坑分离出的8种可培养酵母菌分别隶属于4种不同的属,而ZD-2雪坑中分离出的4种可培养酵母菌均属于同一个属,即Cryptococcus spp.。两个雪坑共有种仅有2种,即Cryptococcus adeliensis和Cryptococcus victoriae,这两种共有种在ZD-1雪坑中的数量均比ZD-2中高两个数量级。结果表明,冰川雪坑中原位温度是影响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和多样性均呈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同时数量变化与粉尘含量替代指标Ca2+浓度、Mg2+浓度和微粒含量均值的变化趋势相同,主要原因为局地气候条件和大气环流对微生物源区及传输途径的影响。

常显波[5](2011)在《不同环境海洋放线菌多样性研究及2株放线菌新菌的分类鉴定》文中提出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不同方法的分离效果,以此为基础,通过纯培养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黄海冷水团、北极海区及青岛盐池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放线菌多样性研究,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及胞外酶活性筛选,取得以下结果:1.海洋放线菌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以青岛海区潮间带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稀释液种类、海水浓度、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5℃预处理样品6 min、纯海水配制培养基、1/4林格氏溶液稀释样品、在培养基M1、M6、M7和M8上可以分离到更多的放线菌。2.黄海冷水团沉积物中海洋放线菌的多样性研究:利用4种分离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从黄海冷水团沉积物中共分离到172株放线菌;选取51株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这些放线菌分别属于链霉菌属、拟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异壁放线菌属和一个新属;在172株放线菌中,有58株对病原菌有抑菌活性,有94株可同时产生三种胞外酶活性。3.北极海洋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分离培养与活性筛选:利用6种培养基从北极海洋沉积物中共分离出109株放线菌,选取34株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链霉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和拟诺卡氏菌属;在109株放线菌中,有39株对病原菌有抑菌活性。4.青岛泊子盐场放线菌分离培养:利用3种培养基从青岛即墨市田横镇泊子盐场盐池底泥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15株放线菌。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这15株放线菌分别属于链霉菌属、拟诺卡氏菌属和一个新属。在15株放线菌中,分别有12株、3株、2株和1株放线菌产淀粉酶、产酯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5.耐碱刺孢放线菌新属新种的分类鉴定:菌株CXB654T基内菌丝有分支,不断裂,气生菌丝分化成长孢子链,孢子呈椭圆形,孢子表面有刺突,生长需要NaCl,核糖和葡萄糖是细胞壁特征糖。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CXB654T与亲缘关系最近的标准菌株的的同源性分别为96.6%、96.5%和96.1%,并在N-J和M-L系统进化树上形成独立分支。综合该菌在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同源性和化学指标等方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确定CXB654T菌株是拟诺卡氏菌科中的一个新属,命名为耐碱刺孢放线菌属。6.青岛盐生放线菌新属新种的分类鉴定:菌株CXB832T基内菌丝由黄白色到深黄色,有分支,不断裂,丰富的白色气生菌丝分化成长孢子链,孢子呈杆状,孢子表面光滑,最适盐度范围为9~12% (w/v) NaCl,葡萄糖和木糖是细胞壁特征糖。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CXB832T与亲缘关系最近的标准菌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4%和94.9%,并在N-J和M-L系统进化树上形成独立分支。综合该菌在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同源性和化学指标等方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菌株CXB832T是拟诺卡氏菌科中的一个新属,命名为青岛盐生放线菌属。

宋春丽[6](2010)在《耐冷酵母Guehomyces pullulans17-1菌株乳糖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糖酶(β-D-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e-galactohydrolase, EC 3.2.1.23)为一种水解酶,可以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冷适应乳糖酶具有在低温下高活性的优点,应用在乳品加工和乳清引起的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有着中温和高温乳糖酶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同时南极地区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可能是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和先导化合物菌株的潜在种源地。我们实验室从采集自南极的海泥样品中筛选到33株酵母菌,本实验在15℃条件下,采用X-gal定性试验和ONPG定量试验从这33株酵母中筛选产乳糖酶的菌株,结果筛选到1株高产乳糖酶菌株17-1,经酵母菌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我们将其鉴定为一株普鲁兰久浩酵母(Guehomyces pullulans)。研究发现,G. pullulans 17-1菌株可同时产胞外和与细胞结合的(Cell-bound)乳糖酶,根据温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我们判定菌株17-1为一株耐冷型酵母。对耐冷酵母G. pullulans 17-1菌株产乳糖酶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培养基成分为(w/v):乳糖3.0%,酵母粉0.7%,蛋白胨0.3%,紫苏油0.02%, KH2PO4 0.28%, MgSO4·7HO20.06%, MnSO4·3HO2 0.00085%,培养基初始pH为4.5,蒸馏水配制;最佳培养条件为:15℃、170 rpm振荡培养132 h,此时耐冷酵母G. pullulans 17-1菌株乳糖酶总产量可达13.9 U/mL。对发酵罐高密度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探,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将该乳糖酶的总产量提高到25.3U/mL。用粗酶样品水解乳糖溶液,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水解牛奶可产生大量还原糖。G. pullulans 17-1菌株胞外乳糖酶经超滤法浓缩、SephadexTM G-200凝胶过滤、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纯化,比活力提高2.4倍。SDS-PAGE显示其单亚基分子量约为170.0 kDa,用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得该纯化酶的分子量约为335.0 kDa,因此推测G. pullulans 17-1菌株乳糖酶是一个同源二聚体。对该纯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4.0,受Ag+、Hg2+的强烈抑制(8.2%,8.4%),Li+离子对它有一定激活作用,对底物ONPG的Km值和Vmax分别为3.3 mM和9.2μmol/min。一级蛋白质谱分析表明,该乳糖酶的一个肽片ALEEYKK与其它已知酵母乳糖酶序列相匹配。将纯化的乳糖酶和4.6%乳糖溶液混合,50℃下孵育4 h后,测得乳糖溶液的水解率为43.5%,实验结果表明该乳糖酶在食品工业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周文礼[7](2008)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共栖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文中提出海水养殖过程中,由于过分注重生态系生物结构中的部分因子(养殖对象),削弱甚至排除了调节生态平衡的其它因子,简化了生态系统结构,切断了物质循环路线,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恶化.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如何改善整个养殖生态环境,优化养殖模式,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水产养殖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臭氧衰减而导致的UV-B(280nm-320nm)辐射增强是目前颇受关注的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UV-B辐射增强对浮游植物和浮游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本文以我国常见饵料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了微藻与共栖异养细菌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以期为阐明UV-B辐射增强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海水养殖的生态修复技术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和共栖异养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及建立小球藻无菌体系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小球藻无菌系的适宜抗生素为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通过涂平板挑取单克隆小球藻个体去除霉菌后,将小球藻培养液进行稀释过滤处理,依次加入法加入100IU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分别处理两次,获得了无菌的小球藻藻株。2小球藻除菌后,生长规律发生明显变化。除菌藻的阻滞期、对数期和稳定期都明显延长,最大细胞密度增加。UV-B辐射胁迫改变了自然带菌藻和除菌藻的生长规律。0.2 J/m2-0.8J/m2的UV-B辐射促进自然带菌藻和除菌小球藻的生长,相同剂量对自然带菌藻的促进作用更大;大于1.6J/m2的UV-B辐射剂量,抑制二者的生长,相同剂量对除菌藻的抑制作用较大。3利用微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不同生长时期共栖异养细菌的菌属组成和数量特征。结果如下:小球藻对异养细菌有明显的菌属选择性。小球藻的共栖异养细菌群落由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组成。革兰氏阴性菌占据绝对优势,约为91.9%;小球藻的阻滞期、稳定期和衰退期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为小球藻对数期优势菌;总菌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衰退期>稳定期>阻滞期>对数期。4研究了小球藻不同生长时期共栖异养细菌的群落特征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所有处理组3.2J/m2和小球藻对数期1.6J/m2的UV-B处理可以完全灭杀小球藻培养液中的气单胞菌;随UV-B辐射增强,小球藻阻滞期优势菌属由假单胞菌属逐渐被芽孢杆菌属代替。稳定期和衰退期则为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随UV-B辐射增强,各生长期总菌数逐渐下降,以对数期下降最为明显。5运用生态毒理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与共栖异养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同时存在于共培养体系中。小球藻与共栖异养总菌数的相对增长率的变化总是对立的;随小球藻起始密度的增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低密度的细菌对小球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大于10×106cell/ml时,抑制小球藻的生长。小球藻与不同的共栖异养单株菌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小球藻通过干扰性竞争抑制H1菌株的生长;对H2菌株的作用为资源性竞争;H1和H2菌株对小球藻的作用则分别为资源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6 UV-B辐射改变了小球藻与共栖异养细菌间的相互作用。低于0.8J/m2的UV-B辐射剂量处理有利于小球藻的生长而对异养细菌有抑制作用,且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这种促进和抑制效应愈加明显。UV-B辐射处理影响小球藻与共栖异养单株菌的作用机制。小球藻滤液经UV-B辐射处理后,对H1菌株的抑制作用减轻,对H2菌株生长没有影响;H1,H2菌株滤液经UV-B辐射处理后,培养的小球藻生长规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7生态毒理学方法和交叉培养法研究了菌株H2的密度效应响应机制以及影响密度效应的因素。结果显示:H2菌株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实现自我行为调节和对小球藻的抑制效应,细菌的密度和分泌到培养液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是能否启动调节机制的必要条件。8小球藻的初始接种密度、H1菌株的胁迫以及UV-B辐射增强均影响H2菌株的密度效应。3者影响H2菌株密度效应的机制不同。小球藻主要是通过资源竞争抑制H2菌株的增加;H1菌株主要是通过利用H2分泌到培养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的浓度降低H2菌株密度效应;UV-B辐射主要是抑制H2菌株的细胞分裂速度控制H2菌株的生长。

郑洲[8](2006)在《南极嗜冷菌Marinomonas sp. NJ522的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生境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极端微生物在极端环境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性质。对它们的研究不仅对了解生命的极限、进化与分类等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对环境污染、生态、微生物新功能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年来南极微生物的低温催化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酶,是抗氧化酶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酶。它是唯一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为底物的酶,可以催化超氧阴离子的歧化反应产生分子氧和过氧化氢,在南极细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南极低温酶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对南极微生物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南极细菌中筛选产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菌株Marinomonas sp. NJ522,并研究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产量的因素、进一步优化产酶条件,对南极细菌Marinomonas sp. NJ522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均一产品,详细阐明该酶的性质。并以Marinomonas sp. NJ522为材料从生化组成(脂肪酸和蛋白质)及抗氧化酶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南极细菌的环境适应机制(包括低温、高盐和重金属),以期为获得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新来源,并且进一步探明南极细菌对胁迫的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1)参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生物量两个指标,从421株南极细菌中筛选出高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南极细菌NJ62、NJ379、NJ522和NJ548。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0~15℃之间,在0℃均能生长,都属于嗜冷菌。它们所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属于低温酶。4株南极嗜冷菌均含有一种类型的SOD同工酶。NJ6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为Mn-SOD;而NJ379,NJ522和NJ548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为Fe-SOD。(2)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对4株产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南极

俞勇,李会荣,陈波,曾胤新,何剑锋[9](2005)在《海冰细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球两极海洋上覆盖的海冰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极端的生存环境。微生物在这环境中生存需要生理和代谢上的复杂适应机制。现有的研究表明,细菌在海冰中旺盛地生长繁殖,并在极区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海冰细菌也已成为生命现象多样性等基础研究领域和生物工程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海冰细菌系统发育组成、生态生理学、生态作用和环境适应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并初步探讨了今后海冰细菌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cold-adapted bacteria from polar oceans and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cell growt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cold-adapted bacteria from polar oceans and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cell growth(论文提纲范文)

(1)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褐藻胶的降解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 褐藻胶
        1.1.1 褐藻胶的结构和性质
        1.1.2 褐藻胶的降解方法
    1.2 褐藻胶生物降解法研究现状
        1.2.1 培养基法褐藻胶降解菌株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现状
        1.2.2 重组酶褐藻胶降解菌株来源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现状
    1.3 褐藻胶寡糖
        1.3.1 褐藻胶寡糖的结构
        1.3.2 褐藻胶寡糖的生物活性
    1.4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培养基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处理和菌种筛选
        2.2.2 酶活力的测定
        2.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2.2.4 菌株生物量及其生长曲线测定
        2.2.5 菌种鉴定
        2.2.6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及电镜试验
        2.2.7 产酶条件研究
        2.2.8 酶活力稳定性的研究
        2.2.9 响应面法优化产酶条件研究
        2.2.10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2.3.2 产酶菌株筛选
        2.3.3 菌株16S rDNA鉴定结果分析
        2.3.4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2.3.5 菌株B12 单因素试验
        2.3.6 菌株B12 酶活力稳定性情况
        2.3.7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2.3.8 优化前后菌株B12 生长及产酶曲线
    2.4 小结
第3章 仿刺参肠道褐藻胶降解混合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来源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培养基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
        3.2.2 样本采集处理
        3.2.3 细菌培养
        3.2.4 酶活力的测定
        3.2.5 标准曲线的制作
        3.2.6 菌种鉴定
        3.2.7 菌株电镜实验
        3.2.8 产酶条件研究
        3.2.9 响应面法优化产酶条件研究
        3.2.10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结果分析
        3.3.2 产酶菌种筛选
        3.3.3 菌株16S rDNA鉴定结果分析
        3.3.4 电镜扫描结果
        3.3.5 混合菌株单因素试验
        3.3.6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3.3.7 混合菌株生长曲线及各菌株丰度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褐藻胶的降解方法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褐藻胶的结构和性质
2 褐藻胶降解方法
    2.1 化学降解法
    2.2 物理降解法
    2.3 生物降解法
3 褐藻胶生物降解方法的研究现状
    3.1 培养基法褐藻胶降解菌株筛选及其酶特性研究现状
    3.2 基因工程法重组表达褐藻胶降解酶研究现状
4 褐藻胶寡糖的生物活性应用研究现状
    4.1 增强植物抗逆性
    4.2 促生长作用
    4.3 抗菌活性
    4.4 抗肿瘤活性
    4.5 抗炎活性
    4.6 抗氧化活性
5 结语

(3)低氧活性污泥法除污及污泥减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及应用
    1.2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不足
        1.2.1 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问题
        1.2.2 活性污泥法高能耗问题
        1.2.3 剩余污泥产量大的问题
    1.3 低溶解氧(DO)活性污泥工艺
        1.3.1 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除污特性
        1.3.2 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的稳定性
        1.3.3 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的节能性
        1.3.4 低溶解氧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特性
        1.3.5 低溶解氧环境条件下的污泥减量特性
        1.3.6 低溶解氧环境条件下污泥减量评价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低浓度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的除污效果及稳定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装置
        2.2.2 试验用水
        2.2.3 试验方案
        2.2.4 检测方法
    2.3 工艺参数的确定
        2.3.1 SBR 反应器曝气量的确定
        2.3.2 SBR 反应器 HRT 的确定
        2.3.3 反应器 HRT 的确定的依据
        2.3.4 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的驯化方案
        2.3.5 温度对反应器污染物去除影响的实验方案
    2.4 低溶解氧条件下活性污泥工艺的稳定性和污染物去除
        2.4.1 低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对 COD 去除影响
        2.4.2 低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对氮去除影响
        2.4.3 低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对氮转化影响
        2.4.4 低溶解氧条件下反应器对总磷去除影响
        2.4.5 低溶解氧条件下对污泥稳定性影响
    2.5 低氧条件下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2.5.1 低氧条件下温度对反应器去除 COD 影响
        2.5.2 低氧条件下温度对反应器除氮影响
        2.5.3 低氧条件下温度对反应器的氮转化影响
        2.5.4 低氧条件下温度对反应器除磷影响
    2.6 低氧低 F/M 比环境下污泥的稳定性模拟
        2.6.1 反应器的低氧低 F/M 比环境
        2.6.2 单限制条件下活性污泥内菌种的竞争
        2.6.3 多限制条件下活性污泥内菌种的竞争
        2.6.4 低氧低 F/M 比对污泥稳定性的影响
        2.6.5 低 DO、低 F/M 稳定性模型
        2.6.6 活性污泥内菌种竞争及稳定性分析
    2.7 小结
3 低氧条件下污泥性能及污泥产率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2.1 测试指标
    3.3 生物量平衡分析及 SRT 在污泥工艺中的作用
    3.4 低氧条件下 SRT 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污泥产率的影响
        3.4.1 低氧条件下 SRT 对反应器去除 COD 影响
        3.4.2 低氧条件下 SRT 对反应器除氮影响
        3.4.3 低氧条件下 SRT 对反应器氮转化影响
        3.4.4 低氧条件下 SRT 对反应器除磷影响
        3.4.5 低氧条件下 SRT 对反应器污泥产率影响
    3.5 低氧污泥减量机理研究
        3.5.1 污泥表观产率的研究
        3.5.2 污泥性状的研究
        3.5.3 污泥真实产率的研究
        3.5.4 污泥衰减率的研究
        3.5.5 污泥水解(溶胞)的研究
        3.5.6 低氧及参照条件下生物量的平衡分析
    3.6 小结
4 低氧条件下反应器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4.1 引言
    4.2 454 高通量测序方法
        4.2.1 系统分类学
    4.3 低氧及参照污泥样品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4.3.1 低氧及参照污泥样品细菌群落分析
        4.3.2 低氧及参照污泥样品细菌门类分析
    4.4 污泥减量相关细菌分析
        4.4.1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长性质
        4.4.2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衰亡
        4.4.3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水解
    4.5 脱氮类细菌分析
        4.5.1 AOB 细菌
        4.5.2 NOB 细菌
        4.5.3 反硝化细菌
        4.5.4 厌氧氨氧化类细菌
    4.6 除磷类细菌分析
    4.7 活性污泥胞外蛋白质的分离及鉴定
        4.7.1 活性污泥胞外蛋白质的提取及纯化方法
        4.7.2 SDSPAGE 电泳分析
        4.7.3 LCMS 法鉴定污泥胞外蛋白
    4.8 小结
5 反应器的数学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低溶解氧与参照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构建
        5.2.1 活性污泥法反应器数学模型分析
        5.2.2 SMP-ASM3 模型基质代谢途径
        5.2.3 SMP-ASM3 模型中组分及定义
        5.2.4 SMP-ASM3 模型涉及的反应过程
    5.3 SMP-ASM3 模型化学计量矩阵与组分矩阵
    5.4 SBR-SMP-ASM3 模型构建
        5.4.1 SBR-ASM3-SMP 模型物料衡算
        5.4.2 SBR-ASM3-SMP 模型
        5.4.3 SBR-ASM3-SMP 工艺模型模拟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表

(4)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冰雪微生物研究进展
        1.1.1 影响冰雪环境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
        1.1.2 冰雪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 低温环境中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1.2.1 冰雪环境中酵母菌数量
        1.2.2 冰雪环境中酵母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3 其他极端环境中酵母菌多样性特点
        1.2.4 嗜冷微生物的嗜冷机制
        1.2.5 极端环境中酵母菌的潜在应用价值
    1.3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阿尔泰山木斯岛冰川
        2.1.2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2.1.3 老虎沟12号冰川
        2.1.4 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冰川
        2.1.5 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峰果曲冰川
        2.1.6 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
        2.1.7 帕龙藏布德木拉冰川
        2.1.8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
    2.2 雪坑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2.2.1 雪坑样品采集
        2.2.2 雪样理化性质分析
    2.3 雪样中可培养酵母菌的恢复培养及鉴定
        2.3.1 雪样中可培养酵母菌的恢复培养及数量分析
        2.3.2 可培养酵母菌DNA的提取
        2.3.3 可培养酵母菌的分子鉴定
    2.4 温度对可培养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2.5 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第三章 结果
    3.1 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变化
    3.2 不同空间冰川雪坑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差异及特点
        3.2.1 不同空间冰川雪坑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
        3.2.2 不同空间(北部,中部,南部)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差异
        3.2.3 不同地理位置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种多样性差异
    3.3 温度对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3.3.1 温度对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3.3.2 温度对扎当冰川雪坑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的影响
    3.4 不同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温度适应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2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
        4.2.1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共性
        4.2.2 不同地理位置(北方,中部,南方)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4.3 温度对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4.4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与其他低温生物圈相同点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不同环境海洋放线菌多样性研究及2株放线菌新菌的分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放线菌
    1.2 海洋放线菌
        1.2.1 海洋放线菌多样性
        1.2.2 海洋“土着”放线菌
    1.3 海洋放线菌研究方法
        1.3.1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1.3.2 未培养(unculturable)的海洋放线菌的培养
        1.3.3 利用噬菌体分离稀有放线菌
    1.4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1.4.1 传统分类法
        1.4.2 化学分类法
        1.4.3 分子分类
        1.4.4 多相分类(polyphasic taxonomy)
        1.4.5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系统——Biolog 系统
    1.5 海洋放线菌的应用
        1.5.1 抗菌活性物质
        1.5.2 抗肿瘤活性物质
        1.5.3 酶的抑制剂
        1.5.4 工业酶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背景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洋放线菌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的材料和仪器
        2.2.1 样品采集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不同因素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
        2.3.1 样品预处理
        2.3.2 培养基中海水浓度
        2.3.3 样品稀释液
        2.3.4 培养基
    2.4 放线菌分离方法
    2.5 结果
        2.5.1 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对放线菌分离效果影响
        2.5.2 海水浓度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2.5.3 不同稀释液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2.5.4 不同培养基对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黄海冷水团沉积物中放线菌多样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放线菌菌株的分离
        3.3.2 DNA 的抽提及16S rDNA 的扩增
        3.3.3 放线菌的16S rDNA 的序列分析
        3.3.4 拮抗性筛选
        3.3.5 放线菌胞外酶筛选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北极海洋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活性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放线菌菌株的分离
        4.3.2 极地放线菌多样性
        4.3.3 拮抗性筛选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青岛泊子盐场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5.1 引言
    5.2 实验的材料和仪器
        5.2.1 样品采集
        5.2.2 试剂和仪器
        5.2.3 培养基
        5.2.4 分离方法
        5.2.5 16S rRNA 基因PCR 扩增和系统进化分析
        5.2.6 产酶菌株筛选
    5.3 结果
        5.3.1 培养基对盐环境放线菌分离的影响
        5.3.2 培养温度对盐环境放线菌分离的影响
        5.3.3 盐池中放线菌多样性
        5.3.4 盐池中放线菌产酶特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放线菌新属新种—耐碱刺孢放线菌属的分类鉴定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6.2.1 实验试剂
        6.2.2 培养基
        6.2.3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实验菌株及来源
        6.3.2 实验菌株16S rDNA 测序鉴定
        6.3.3 实验菌株表型特征鉴定
        6.3.4 化学指标
    6.4 结果
        6.4.1 形态培养特征
        6.4.2 CXB654~T 生理生化特征
        6.4.3 化学指标
    6.5 CXB654~T 分类地位
第七章 放线菌新属新种—青岛盐生放线菌属的分类鉴定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7.2.1 实验试剂
        7.2.2 培养基
        7.2.3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实验菌株及来源
        7.3.2 实验菌株16S rDNA 鉴定
        7.3.3 实验菌株表型特征鉴定
        7.3.4 化学指标
    7.4 结果
        7.4.1 形态培养特征
        7.4.2 CXB832~T 生理生化特征
        7.4.3 化学指标
    7.5 CXB832~T 分类地位
第八章 总结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和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耐冷酵母Guehomyces pullulans17-1菌株乳糖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极低温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1.1 适冷机制的研究
        1.1.2 产冷适应性酶的研究
    1.2 乳糖酶简介
        1.2.1 结构及催化机理
        1.2.2 活力测定方法
    1.3 乳糖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1 微生物来源
        1.3.2 发酵生产
        1.3.3 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1.3.4 分子生物学研究
    1.4 微生物乳糖酶的应用
        1.4.1 满足乳糖不耐症患者的需要
        1.4.2 在浓缩乳制品及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
        1.4.3 乳清糖浆和半乳果葡糖浆的制造及应用
        1.4.4 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1.4.5 生产低聚半乳糖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产乳糖酶南极酵母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D1/D2 26S rDNA的PCR扩增引物(Sugita et al.,2003)
    2.3 实验方法
        2.3.1 乳糖酶活力的测定
        2.3.2 产乳糖酶菌株的初筛
        2.3.3 种子液的制备
        2.3.4 产乳糖酶菌株的复筛
        2.3.5 酵母菌的常规方法鉴定
        2.3.6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2.3.7 细胞生长量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初筛结果
        2.4.2 复筛结果
        2.4.3 常规方法鉴定结果
        2.4.4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冷酵母G.pullulans 17-1菌株乳糖酶的生产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培养方法
        3.2.4 胞外酶活力测定方法
        3.2.5 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3.2.6 发酵培养基优化
        3.2.7 薄层层析分析(TLC)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温度对产胞外乳糖酶及菌体生长的影响
        3.3.2 碳源优化结果
        3.3.3 氮源优化结果
        3.3.4 培养基初始pH的选择
        3.3.5 不同无机盐对产胞外酶及菌体生长的影响
        3.3.6 添加紫苏油对产酶的影响
        3.3.7 最适培养条件下的产酶及菌体生长曲线
        3.3.8 发酵罐高密度发酵产酶条件初探
        3.3.9 粗酶水解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冷酵母G.pullulans 17-1菌株胞外乳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粗酶液的制备
        4.2.4 乳糖酶活力测定
        4.2.5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4.2.6 胞外乳糖酶的分离纯化
        4.2.7 纯化乳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ephadex~(TM)G-200凝胶过滤
        4.3.2 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4.3.3 酶纯化过程参数和不连续SDS-PAGE电泳
        4.3.4 凝胶层析法测分子量结果
        4.3.5 最适作用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4.3.6 最适作用pH及其稳定性
        4.3.7 金属离子对纯化酶的影响
        4.3.8 蛋白抑制剂的影响
        4.3.9 纯化酶的动力学参数
        4.3.10 纯化酶一级蛋白质谱分析结果
        4.3.11 纯化酶的水解结果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创新点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共栖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 海洋微藻的研究
        1.1 微藻的应用研究
        1.1.1 微藻的营养价值
        1.1.2 微藻胞外产物的研究
        1.1.3 微藻的能源化利用研究
        1.1.4 利用微藻生产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的研究
        1.1.5 利用微藻富集微量元素的研究
        1.2 微藻无菌化的研究
        1.2.1 化学方法
        1.2.2 物理方法
        1.2.3 利用其他生理特性法
        1.2.4 藻株无菌检测
        1.3 小球藻的研究
        1.3.1 小球藻的培养技术研究
        1.3.2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小球藻天然产物的研究
        1.3.3 利用小球藻生产天然药物的研究
        1.3.4 利用生物技术将小球藻作为能源开发及治理环境污染的研究
    2 海洋浮游异养细菌的研究
        2.1 异养细菌研究方法
        2.1.1 异养菌的计数方法
        2.1.2 细菌分类学研究方法
        2.2 细菌胞外活性物质的研究
        2.3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2.4 细菌群感效应的研究
    3 微藻和异养细菌关系的研究
        3.1 藻菌相互促进的研究
        3.2 细菌溶藻的研究
        3.3 微藻抑菌的研究
    4 UV-B辐射增强的海洋生物学效应
        4.1 UV光谱效应和变化趋势
        4.2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的影响
        4.3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浮游异养细菌的影响
        4.4 UV-B辐射增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5 微藻和异养细菌对UV-B辐射的响应及保护机制
        4.5.1 逃避UV-B辐射
        4.5.2 屏障UV-B辐射
        4.5.3 补偿物质的合成
        4.5.4 ROS的清除
        4.6 DNA的修复
    5 立论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对UV-B辐射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球藻共栖异养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UV-B辐射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球藻与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球藻共栖异养细菌-H2菌株的密度效应及其对UV-B辐射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与下一步开展的工作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南极嗜冷菌Marinomonas sp. NJ522的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生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极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2 低温酶的研究进展
        1.2.1 酶对低温的适应
        1.2.2 低温酶的催化特征
        1.2.3 低温酶的分子特征
        1.2.4 低温酶的适冷机制
        1.2.5 低温酶的柔性、稳定性和活性
        1.2.6 南极微生物低温酶的新进展
        1.2.7 低温酶的应用前景
    1.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1.3.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种类与分布
        1.3.2 SOD 的分子结构
        1.3.3 SOD 的理化性质
        1.3.4 SOD 的分子生物学
        1.3.5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
    1.4 南极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意义
2 产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南极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培养条件
        2.1.4 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南极细菌的筛选
        2.1.5 4 株南极嗜冷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
        2.1.6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
        2.1.7 原位活性染色
        2.1.8 蛋白质的测定
    2.2 结果
        2.2.1 高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南极菌株的筛选结果
        2.2.2 4 株南极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
    2.3 讨论
        2.3.1 微生物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筛选结果
        2.3.2 南极嗜冷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
    2.4 结语
3 南极细菌产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菌株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细胞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3.1.3 165 rDNA 的 PCR 扩增及其克隆文库的构建
        3.1.4 165 rDNA 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关系的分析
    3.2 结果
        3.2.1 4 株嗜冷菌的培养特征和细胞形态
        3.2.2 单菌落直接 PCR 扩增法
        3.2.3 4 株嗜冷菌的165 rDNA 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2.4 4 株嗜冷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3.4 结语
4 南极嗜冷菌 Marinomonas sp. NJ522 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优化培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接种量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酶影响的结果
        4.2.2 通气量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酶影响的结果
        4.2.3 温度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酶影响的结果
        4.2.4 初始pH 值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酶影响的结果
        4.2.5 碳源和氮源对嗜冷菌 NJ522 的生长和产酶影响的结果
        4.2.6 金属离子对嗜冷菌 NJ522 产酶影响的结果
        4.2.7 嗜冷菌 NJ522 产超氧化物歧化酶条件优化的结果
        4.2.8 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超氧化物歧化酶曲线
        4.2.9 嗜冷菌 NJ522 产蛋白酶稳定性
    4.3 讨论
        4.3.1 接种量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2 通气量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4.3.3 嗜冷菌 NJ522 生长和产超氧化物歧化酶条件的优化
    4.4 结语
5 南极嗜冷菌Marinomonas sp. NJ5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结果
        5.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电泳鉴定结果
        5.2.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子量
        5.2.4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质谱分析
    5.3 讨论
        5.3.1 分离纯化方法在超氧化物歧化酶纯化上的应用
        5.3.2 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子量的比较
    5.4 结语
6 南极嗜冷菌Marinomonas sp. NJ5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度检验及其类型鉴定
        6.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光谱分析
        6.2.3 不同pH 下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
        6.2.4 不同温度下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
        6.2.5 化合物和金属离子作用下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
    6.3 讨论
        6.3.1 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鉴定
        6.3.2 pH 对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6.3.3 温度对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6.3.4 化合物和金属离子作用下嗜冷菌 NJ522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6.4 结语
7 南极嗜冷菌 Marinomonas sp. NJ522 的生化组成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
        7.2.1 环境因子对嗜冷菌 NJ522 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7.2.2 环境因子对嗜冷菌 NJ522 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7.3 讨论
        7.3.1 嗜冷菌 NJ522 脂肪酸对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
        7.3.2 嗜冷菌 NJ522 蛋白质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7.4 结语
8 南极嗜冷菌Marinomonas sp. NJ522 的抗氧化酶系统及其与生境的适应性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
        8.2.1 不同环境因子下嗜冷菌 NJ522 的活性氧自由基含量
        8.2.2 不同环境因子下嗜冷菌 NJ522 丙二醛的含量
        8.2.3 不同环境因子下嗜冷菌 NJ5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8.2.4 不同环境因子下嗜冷菌 NJ522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8.2.5 不同环境因子下嗜冷菌 NJ522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8.3 讨论
        8.3.1 嗜冷菌 NJ522 中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同环境因子的关系
        8.3.2 环境因子变化对嗜冷菌 NJ522 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8.3.3 南极嗜冷菌 NJ522 中抗氧化酶类活性同其对环境适应性关系
    8.4 结语
9 汞对南极嗜冷菌 Marinomonas sp. NJ522 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与培养基
        9.1.2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生长的测定
        9.1.3 嗜冷菌 NJ522 对汞离子吸收富集的测定
        9.1.4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的培养方案
        9.1.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9.1.6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酶活力的测定
    9.2 结果
        9.2.1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的生长曲线
        9.2.2 嗜冷菌 NJ522 对汞离子的富集
        9.2.3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丙二醛的活性
        9.2.4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9.2.5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
        9.2.6 不同汞浓度下嗜冷菌 NJ522 汞还原酶的活性
    9.3 讨论
        9.3.1 不同汞浓度对嗜冷菌 NJ522 生长的影响
        9.3.2 时间和不同浓度对嗜冷菌 NJ522 富集汞离子的影响
        9.3.3 不同汞浓度对嗜冷菌 NJ522 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9.3.4 不同汞浓度对嗜冷菌 NJ52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9.3.5 不同汞浓度对嗜冷菌 NJ52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影响
        9.3.6 不同汞浓度对嗜冷菌 NJ522 汞还原酶的影响
    9.4 结语
10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习期间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

(9)海冰细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冰细菌的系统发育组成
2 海冰细菌的生态生理学
3 海冰细菌的生态作用
4 海冰细菌的环境适应
    4.1 海冰细菌对低温的适应
    4.2 海冰细菌对盐度的适应
    4.3 海冰细菌对温度-盐度双重作用的适应
    4.4 海冰细菌对生存环境的改造
    4.5 环境适应的分子机理
5 问题与展望
    5.1 海冰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5.2 加强南北极海冰细菌的比较研究
    5.3 海冰细菌在海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转化中的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的研究
    5.4 加强海冰细菌的应用基础研究
    5.5 需要新的技术方法
6 结论

四、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cold-adapted bacteria from polar oceans and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cell growth(论文参考文献)

  • [1]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D]. 刘海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褐藻胶的降解方法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刘海超,张健,王共明,赵云苹,李振铎,刘芳,韩爽.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3)
  • [3]低氧活性污泥法除污及污泥减量研究[D]. 徐宇峰. 重庆大学, 2014(12)
  • [4]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不同空间冰川雪坑中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研究[D]. 邵莎苑. 兰州大学, 2012(09)
  • [5]不同环境海洋放线菌多样性研究及2株放线菌新菌的分类鉴定[D]. 常显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6]耐冷酵母Guehomyces pullulans17-1菌株乳糖酶的研究[D]. 宋春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7]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共栖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D]. 周文礼.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8]南极嗜冷菌Marinomonas sp. NJ522的低温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生境适应性研究[D]. 郑洲.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9]海冰细菌研究进展[J]. 俞勇,李会荣,陈波,曾胤新,何剑锋. 极地研究, 2005(01)

标签:;  ;  ;  ;  ;  

极地海洋冷适应菌的胞外酶活性及温度和盐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