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颈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乐[1](2020)在《宫颈与宫体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超分期检测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或亚甲蓝示踪剂宫颈注射对宫颈与宫体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的可行性及其分布状态的影响;分析SLN检出结果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评估SLN超分期检测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用浓度为1.25mg/ml的ICG或1%的亚甲蓝溶液作为示踪剂,分别于筛选出的90例宫颈与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宫颈3点和9点注射共2ml或4ml示踪剂后,在腹腔镜系统或肉眼下识别并记录SLN显影时间、分布部位,所有病例均完成广泛全子宫/全子宫+系统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再根据术后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病理结果统计切除淋巴结数目、SLN数目和SLN检出率,并分析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49例SLN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病例进行病理超分期检测,包括连续切片、H&E染色及以CK、Ki-67和p16作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查。结果:SLN平均显影时间约5.2±0.9min。淋巴结清扫平均检出24.9±7.3枚淋巴结,SLN检出数平均为3.7±2.4枚。ICG组(4.6±2.3枚)平均SLN检出数目较亚甲蓝组(3.0±2.3枚)多,p<0.01,离散程度相近;2ml组(2.6±1.5枚)平均SLN检出数目较4ml组(4.8±2.7枚)少,p<0.01,但后者离散程度较大。宫颈恶性肿瘤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3.6%(6/44),子宫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4.3%(2/46)。总SLN检出率为82.9%(149/180),双侧检出率为72.2%(65/90),单侧检出率为93.3%(84/90),灵敏性为100%(8/8),特异性为92.7%(76/82),准确性为100%(82/82),假阴性率为0%(0/0),阴性预测值为100%(76/76),阳性预测值为100%(8/8)。在所有的SLN检出部位中,最常到达的区域是髂外57.0%(85/149)、闭孔20.8%(31/149)和髂内16.8%(25/149),少数到达髂总6.7%(10/149)、腹主1.3%(2/149)及骶前0.7%(1/149)。包括手术时期、手术途径、病种、高危病理因素、宫颈病例的术前宫颈操作和肿瘤直径大小在内的相关因素均不影响SLN检出结果,所有p>0.05。对49例常规H&E病理检查阴性的SLN行超分期检测结果均提示IHC染色阴性,均未发现有微转移或孤立肿瘤细胞,其检出率为0%。结论:(1)SLN活检在宫颈与宫体恶性肿瘤中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ICG荧光检测法比亚甲蓝染色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宫颈注射2ml示踪剂获取SLN的效率优于4ml,提示合适的示踪剂剂量可以控制显影剂向下一站淋巴弥散。(2)常规病理阴性SLN行超分期检测不能提高微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的检出率。(3)SLN的分布最常到达的区域是髂外、闭孔和髂内淋巴结。(4)SLN检出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龚海波[2](2020)在《卡波西肉瘤病毒编码的miR-K12-3p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目前认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病毒(KSHV)是导致卡波西肉瘤等肿瘤发生的关键病原体。KSHV在卡波西肉瘤等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我们发现,各个类型的卡波西肉瘤患者发病情况都是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其背后的机制不明。由于对于卡波西肉瘤来讲,目前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细胞株可供研究,卡波西肉瘤目前认为是内皮细胞来源的肿瘤,研究KSHV致瘤作用可以用的模型是感染KSHV的内皮细胞。KSHV基因组编码25个成熟miRNA,这些miRNA的具体作用不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以下几个问题:(1)在感染KSHV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偏好,即男性相较于女性在感染KSHV方面是否是个危险因素(2)内皮细胞感染KSHV后,会产生哪些差异表达基因(3)kshv-miR-k12-12-3p有多少可能的靶基因。(4)kshv-miR-k12-12-3p会对内皮细胞有什么样的生物学作用。(5)kshv-miR-k12-12-3p改变生物学表型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什么。方法:(1)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并纳入全世界所有KSHV血清流行病学的文献,时间跨度从1994年1月到2019年11月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男性和女性在发病中的合并优势比(ORs)和95%置信区间(95%CI)。(2)从GEO数据库下载相关数据集,采用在线的工具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富集分析,关键基因模块分析。(3)采用2个在线的分析软件Target Scan Human Custom、miRDB预测kshv-miR-k12-12-3p靶基因,并对结果进行取交集获取共同的靶基因,并进一步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关键基因模块的获取。(4)采用细胞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将kshv-miR-k12-12-3p转染进入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其对内皮细胞的生物学作用。(5)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稳定转染kshv-miR-k12-12-3p的内皮细胞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改变。结果:(1)对全人群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女性的KSHV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男vs.女,OR=1.07,95%CI:0.99-1.17,P=0.10);对纳入的成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病情况较女性高(男vs.女,OR=1.11,95%CI:1.03-1.19,P=0.004);纳入的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儿童相较于女性儿童没有统计学差异(男vs.女,OR=0.87,95%CI:0.77-0.99,P=0.03)。(2)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得到11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1个最关键基因。(3)生物信息学预测共得到kshvmiR-k12-12-3p的78个靶基因,其中有4个最关键基因。(4)划痕实验和血管生成实验可以观察到kshv-miR-k12-12-3p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5)RT-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可以检测到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改变。结论:(1)在KSHV感染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偏好,但尚不足以解释卡波西肉瘤发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的现象。(2)KSHV感染可以使内皮细胞产生差异表达的基因。(3)生物信息学预测可得到kshv-miR-k12-12-3p最可能的靶基因。(4)kshv-miR-k12-12-3p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5)kshv-miR-k12-12-3p可以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对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改变。
于佩[3](2019)在《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初诊现状及复发转移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一、对中国晚期乳腺癌的流行现状进行全面描述,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索。二、对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特征进行描述以期总结临床患者现状,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三、探索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风险,为临床制定随访方案提供依据。材料及方法:本研究为以医院为基础的多中心女性晚期乳腺癌病案回顾性调查研究。将中国大陆按传统地理区域划分的七个大区共21家三甲医院抽样收集该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该院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的患者病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病例摘录,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初次诊断及治疗信息、复发转移后诊断及治疗信息及患者无病生存期。探究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初诊特征、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特征差异及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一、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初诊高峰年龄为40-50岁,平均年龄小,年轻乳腺癌患者占15%。初诊期别较晚。年轻患者中初潮早、未生育、没有哺乳史的患者比例较高,在患者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程度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存在。二、HR+&HER2-型别患者是主要乳腺癌型别,其次为HR+&HER2+,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超过50%且此类患者初诊平均年龄小于其他类型患者。不同型别患者中生殖因素分布情况有差异,HR-&HER2+患者已绝经比例高,HER2+患者初产年龄小,HR-&HER2-患者活产个数多。HR+&HER2-患者发生近期复发转移的比例相对较少,不同分型患者转移部位有明显区别,HR+患者易发生骨转移,HER2+患者易发生肝转移,HR-患者易发生肺转移,HR+&HER2+发生脑转移风险小。三、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呈现双峰模式,在术后第三年及第七年复发转移风险高,HR阴性及HER2阳性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也呈现双峰模式,初诊年龄晚、初潮年龄早、初产年龄早及绝经年龄晚均是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中国晚期乳腺癌的初诊年龄小于其他国家,也略小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具有诊断年龄早、初诊分期晚的特征。在治疗中仍以乳房全切术为主,辅助化疗是最常见的方式,仍存在一部分治疗不规范的现象有待提高。不同分子分型患者复发转移模式不同,总体呈双峰模式,且第二高峰风险更高,提示术后随访不能仅局限于术后5年,应持续进行。初诊年龄大、HR阴性、HER2过表达患者复发转移风险高,初潮年龄早、初产年龄早及绝经年龄晚均是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胡晓峰[4](2018)在《NE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NET-1(C4.8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molecular markers which correlate with HPV-induced tumor progression、P503s、Tspan-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通过病例的短期随访,进一步证实NET-1是否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预后监测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以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ET-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入组患者NET-1表达水平与相对应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RT-PCR方法从人类结肠正常上皮细胞(NCM460)提取的RNA逆转录获得的cDNA中扩增NET-1的编码区片段,连入19T-simple Vector克隆载体,经过酶切测序验证后插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再次酶切测序验证,得到NET-1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转染HCT116及HT29结直肠癌细胞,并通过抗生素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NET-1细胞株及其阴性对照组。以细胞增殖实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NET-1过表达后HCT116及HT29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HCT116细胞过表达NET-1后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水平变化。利用shRNA干扰技术下调HCT116及HT29结直肠癌细胞中的NET-1表达,并检测下调NET-1后HCT116及HT29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HCT116细胞敲低NET-1后MMP-9蛋白水平变化。将入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NET-1阳性表达组及阴性表达组,并进行随访,收集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生存回归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NET-1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组织;Ki-67、MMP-9、VEGF三者的阳性表达与NET-1表达阳性具有一致性;NET-1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T-PCR:NET-1mRNA相对表达量在正常人肠粘膜上皮组织中低于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表达量低于癌组织。Western-blot:正常人群中NET-1蛋白表达量低于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蛋白的表达量在不同程度的肿瘤病理组织中表达量不一致,且随着病理程度的恶化呈上升趋势。细胞增殖活力检测: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过表达NET-1的HCT116细胞(HCT116-NET1)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MTT细胞增殖实验显示,HCT116-NET1细胞24小时及48小时吸光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此研究结果表明,NET-1能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细胞侵袭能力检测: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过表达NET1的HCT116细胞(HCT116-NET1)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过表达NET1的HCT116细胞侵袭数目为30.0±3.0,而对照组细胞的平均细胞侵袭数目为16.0±5.0。此研究结果表明,NET-1能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生存分析:经过随访后得到生存分析结果,在NET-1表达呈阳性组的生存时间与阴性组之间存在有差异(P<0.05),并且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的生存时间也不一致(P<0.05)。结论:1.NET-l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NET-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变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与Ki-67、MMP-9、VEGF亦具有明显相关性;3.结直肠癌中NET-l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相关,高表达NET-l患者预后较差。
马斌[5](2020)在《新疆不同民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相关的BACH1、ZBRK1基因突变分析及遗传易感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早发性乳腺癌中BACH1、ZBRK1基因位点的突变差异,根据筛选出的突变位点进一步分析上述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与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及在遗传背景下对不同民族乳腺癌致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直接测序法分别对维吾儿族、汉族女性早发性(年龄30-40岁)160例(两民族各80例)乳腺癌患者BACH1及ZBRK1基因外显子位点进行检测,筛选出高频且功能性位点,再对480例(两民族各240例)年纪匹配的年轻健康女性对在病例组中筛选出的位点用Snapshot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各位点基因型分布与维、汉族妇女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1)汉族、维族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不同,且不同民族的乳腺癌致病影响因素不同。维吾尔族患者中足月生产次数≥2次、原发肿瘤2-5cm、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10个、ER、PR阴性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汉族患者,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健康人群的对照中发现,汉族中,一级亲属乳腺癌家族史在病例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维吾尔族中,初潮年龄、初产年龄在病例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亲属患乳腺癌、初产年龄晚、初潮年龄早很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2)两民族间BACH1及ZBRK1基因突变的位点均不相同,维吾儿族和汉族共检出9个不同的BACH1基因突变位点,共同的突变位点rs4986764在不同民族中的突变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汉族患者中的发现的新发突变位点c.29902993del、c.29922995del属于缺失突变;SNP检测结果显示,汉族乳腺癌组中和健康人群对照,突变位点rs4986764的基因型频率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C型、显性模型TC+CC的改变均可以降低汉族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同时,突变位点rs4986764、rs4986765均为显性模型TC+CC和AG+GG间的交互作用对于汉族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可增加2.4倍左右。维族乳腺癌组和维族健康对照组中:突变位点rs4986765、rs4986764和MUTATION(c.587A>G)的基因型频率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突变位点rs4986764的CC、TC和显性模型TC+CC的改变均可以降低维族乳腺癌发病风险;突变位点rs4986765的GG型、显性模型AG+GG以及MUTATION(c.587A>G)的AG型、显性模型AG+GG均增加发病风险。突变位点rs4986764的显性模型TC+CC和rs4986765位点的显性模型AG+GG间的交互作用可降低约1.3%的维族发病风险。(3)两民族的病例组中共检出8个不同的ZBRK1基因突变位点,其中包括5个错义突变;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维族、汉族共有的突变位点rs4987241以及维族突变位点rs2278415可能是有害突变。SNP结果显示,汉族乳腺癌组中和健康人群对照,突变位点rs4987241的基因型频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乳腺癌患者各突变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在ER、PR、Her-2表达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乳腺癌患者各突变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在ER、PR、Her-2表达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78415位点野生型Ⅲ级占比例显着低于突变型(P<0.05),其余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在Ⅰ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均不相同,相较汉族而言,维吾尔族患者表现为临床分期更晚,预后不佳的临床特点。不同民族乳腺癌患者中BACH1及ZBRK1基因突变位点不同,且突变位点的SNP变化可能导致乳腺癌致病风险的不同。BACHl基因rs4986764位点的SNP变化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中均能显着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新发现的突变位点MUTATION(c.587A>G)及rs4986765的SNP变化均显着增加维吾尔族乳腺癌的发病风险。ZBRK1基因突变与维吾尔族乳腺癌存在一定关联,其突变位点rs2278415可能是维吾尔族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位点。
王贺[6](2017)在《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15年12月20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65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术前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表格对病例资料进行初步统计,对宫颈腺癌患者的年龄、期别、病理分型、就诊主诉、术前检查、治疗方案、病理结果、生存情况等因素进行初步统计。应用SPSS 19.0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取α=0.05,p<0.05认为有显着性的差异。结果:宫颈腺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50岁,不同年代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年轻化趋势。术前TCT检出率约为65.6%,HPV-DNA检出率约为64.4%,而TCT联合HPV-DNA检测的阳性率可高达85.11%。宫颈腺癌患者总体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65.5%,平均生存时间为118.858±7.122月,总体3年无进展生存期、5年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3.4%、47.7%,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87.905±6.308月。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及以上分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58.7%、33.8%、25%,不同期别生存率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生存期和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脉管内是否有癌栓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卵巢转移情况,其中特殊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1/2、脉管内有癌栓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及卵巢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5年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低。年龄、是否保留卵巢对宫颈腺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对生存期影响无明显区别,与同期别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病理类型、FIGO分期是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将所有手术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术后是否接受辅助性治疗和卵巢转移情况是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宫颈腺癌发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6-50岁年龄段,近20年患者发病年龄未见明显年轻化趋势;2、单独行TCT或HPV检测对宫颈腺癌的诊断阳性率比较低,但是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宫颈腺癌的检出率;3、对于早期年轻的女性患者可考虑保留其卵巢,以减轻激素缺乏症状;4、ⅠB2-ⅡA2期宫颈腺癌患者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组与同期别直接手术组相比,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没有明显差异,但NACT可以在术前缩小病灶体积、减轻宫旁浸润,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减少术后放化疗剂量;5、应加强对有高危因素的宫颈腺癌患者的管理,如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肌层浸润深度≥1/2、脉管内有癌栓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及卵巢转移等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体化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张蓉[7](2013)在《细胞外分泌蛋白CTHRC1在HPV16/18阳性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和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细胞外分泌蛋白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成分之一在肿瘤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临床筛查分析了研究人群的高危型HPV分布的特点,通过全基因组基因芯片分析HPV16/18阳性宫颈癌细胞中显着受E6/E7的转录调控的微环境相关的细胞外分泌蛋白,其中分泌蛋白CTHRC1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CTHRC1在HPV16/18阳性的宫颈组织的表达和宫颈癌细胞中的功能以探讨CTHRC1在HPV16/18阳性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以期CTHRC1成为一个新的宫颈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1)对1万名妇女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确定受检人群高危型HPV分布的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研究人群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高危型HPV分布特点。(2)利用RNA干扰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分析宫颈癌细胞中显着受HPV16/18E6/E7调控的细胞外分泌蛋白,并进一步在宫颈癌数据库网络中进行验证。(3)用RT-PCR法比较HPV16/18阳性的宫颈组织和HPV阴性的宫颈组织之间,HPV16/18阳性的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组织之间CTHRC1的表达差异;用免疫组化法分析CTHRC1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对照的差异,分析CTHRC1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4)构建过表达和稳转干扰慢病毒载体和纯化的CTHRC1蛋白,分别检测其对HPV16/18阳性的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化疗抵抗的影响,利用CTHRC1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对纯化蛋白处理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功能影响。(5)构建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检测CTHRC1对宫颈癌Wnt经典通路和非经典通路的影响,并利用磷酸化信号通路芯片检测CTHRC1对Wnt经典通路和非经典通路下游基因的影响。(6)用ELISA法检测CTHRC1在HPV16/18阳性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分析血清CTHRC1浓度评估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1万名妇女中宫颈高危型HPV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HPV52、16、58、18和33,其中CIN及宫颈癌患者的HPV类型也主要是HPV16,52和18。(2)HPV16/18阳性的宫颈癌细胞中显着受E6/E7的转录调控的微环境相关的细胞外分泌蛋白前五位依次是GTF2I, INSL6, BIRC3, PTN, CTHRC1,其中CTHRC1与多种肿瘤的发展相关,我们进一步验证了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确定其为研究的目的基因。(3)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显示,CTHRC1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0.49%和68.96%,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鳞状上皮3.33%,腺上皮6.67%)及CIN组织21.0%的高表达率(P<0.0001,P<0.0001,0.018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CTHRC1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p=0.0021)、肿瘤细胞的级别(p=0.0186),淋巴结转移(p=0.0075),淋巴脉管浸润(p=0.0010),肿瘤的直径(P<0.0001)和宫颈基质的浸润深度(p=0.0001)均显着相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肿瘤级别的升高,有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脉管的浸润,肿瘤直径>4cm和宫颈基质浸润深度>1/2者,CTHRC1的高表达率显着增加。(4)划痕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THRC1过表达细胞(HeLa和SiHa)及CTHRC1蛋白直接处理细胞均能明显促进细胞迁移,CTHRC1稳转干扰细胞均能明显抑制细胞迁移,差异均有显着性(p值均<0.01)。空穿和胶穿实验显示,CTHRC1过表达细胞穿出transwell小室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值均<0.001), CTHRC1稳转干扰细胞穿出transwell小室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值均<0.001)。空穿实验还显示,CTHRC1蛋白处理后细胞穿出transwell小室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值均<0.001)。(5)抗CTHRC1单克隆抗体预处理SiHa细胞2min后,20nMCTHRCl重组蛋白再处理SiHa细胞并行空穿实验,结果显示穿出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提示抗CTHRC1单克隆抗体能够逆转CTHRC1重组蛋白对宫颈癌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6)MT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THRC1过表达HeLa细胞和稳转干扰MS751对顺铂和紫杉醇的IC50值和细胞生存活力均无明显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THRC1过表达细胞(HeLa和SiHa)及CTHRC1稳转干扰细胞的增殖活性虽有变化,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裸鼠移植瘤实验显示,过表达CTHRC1 HeLa组肿瘤平均体积及肿瘤重量大小分别为0.634±0.327(g),0.340±0.21(cm3),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及肿瘤重量大小分别为0.226±0.160(g),0.13±0.08(cm3),两组瘤体大小及重量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4和0.028。(7)在Wnt经典通路报告系统中,与对照组比较,10nM,20nM CTHRC1蛋白处理Hela细胞组的TOP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值分别为0.023和0.0057),1 0nM,20nM蛋白处理SiHa细胞组TOP活性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值分别为0.035和0.0068);在Wnt非经典通路报告系统中,与对照组比较,10nM,20nM CTHRC1蛋白处理Hela细胞组的ATF2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值分别为0.0083和0.0062),10nM,20nM蛋白处理SiHa细胞组ATF2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值分别为0.0095和0.0056)CTHRC1蛋白处理SiHa细胞,与对照组比较,30,120和720min时JNK磷酸化表达量均增加,GSK3a/p磷酸化均减少,差异均有显着性(p值均<0.05)。(8)不同人群的血清CTHRC1经ELISA检测发现健康人群组的血清CTHRC1平均浓度为3.21±1.70ng/ml (1.42到7.31ng/ml),CIN组的CTHRC1平均浓度为4.70±3.12ng/ml(1.26到14.15ng/ml),宫颈癌患者的CTHRC1平均浓度为7.32±3.51ng/ml (2.97-16.44ng/ml)。健康人及CIN组与宫颈癌组比较,P值分别为p<0.0001和0.00053,差异具有显着性。10对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清CTHRC1平均浓度为10.36±2.70ng/ml这些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CTHRC1平均浓度为4.21±1.78,两组数据比较P值为P<0.0001,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根据血清CTHRC1浓度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THRC1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890±0.048,参考约登指数法(Youden’s index)确定诊断临界值为4.20ng/ml,此时CTHRC1诊断高危GIST的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80%。结论(1)宫颈高危型HPV16和18型阳性的人群是本地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2)CTHRC1是宫颈癌微环境中受HPVE6/E7调控的重要细胞外分泌蛋白。(3)CTHRC1与HPV16/18阳性宫颈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肿瘤级别,宫颈基质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是较好的评估宫颈癌预后和预测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4)CTHRC1在宫颈癌中能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5)抑制经典的Wnt通路,促进非经典的Wnt通路可能是CTHRC1在宫颈癌发生中的重要调控机制。(6)CTHRC1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陈锐[8](2012)在《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及有效病情监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首先检测并筛选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相关的特异性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亚型;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不同宫颈病变中特异性表达AQPs亚型的表达差异,通过分析AQPs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寻找特异性AQPs亚型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变、肿瘤周围间质浸润和远处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收集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预后相关的婚产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和AQPs表达因素资料,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寻找对宫颈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探讨AQPs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预后随访中的意义。为临床建立以AQPs为标准的分子指标进行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2例早期子宫颈癌、2例晚期子宫颈癌(实验组)和2例宫颈炎组织(对照组),TRIzol一步法提取组织中的总DNA,鉴定总RNA的质量,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存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AQPs亚型(AQP1,AQP2,AQP3,AQP4,AQP5和AQP8),从基因转录水平筛选在宫颈癌中特异性表达的AQPs亚型;2)选取10例宫颈炎(对照组)和18例宫颈癌(实验组)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存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六种AQPs亚型,从蛋白表达水平筛选在宫颈癌中特异性表达的AQPs亚型;3)扩大样本量,选取10例宫颈炎,10例早期宫颈癌和10例晚期宫颈癌组织,应用RealtimeRT-PCR检测特异性AQPs亚型在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4)选取所有进行RealtimeRT-PCR检测标本,即12例宫颈炎,12例早期宫颈癌和12例晚期宫颈癌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AQPs亚型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5)选取维吾尔族宫颈炎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 neoplasiaCIN)I-Ⅱ级31例,CINⅢ级36例和子宫颈癌98例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特异性AQPs亚型的定位表达,收集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QPs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6)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患者196例,随访调查无瘤生存期,采用对数秩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婚产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及AQP1、AQP3和AQP8表达因素与宫颈癌生存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明确AQPs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结果:1)基因转录水平筛选结果显示AQP1,AQP2,AQP3,AQP5,AQP8mRNA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AQP4未表达。AQP1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1.005±0.0217,1.94±0.18和3.45±1.22;AQP2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丰度1.001±0.0049,1.136±0.0604和1.65±0.134;AQP3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1.047±0.17,1.82±0.0667和4.10±0.12;AQP5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为1.016±0.0662,0.899±0.169和1.82±0.815;AQP8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丰度为1.000±0.000312,2.33±1.32和5.29±5.04。AQP1,AQP2,AQP3和AQP8mRNA在宫颈炎和早期、晚期宫颈癌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5mRNA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低于宫颈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蛋白表达水平筛选结果显示AQP1,AQP3和AQP8蛋白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AQP2,AQP4和AQP5在宫颈炎和子宫颈癌组织中未表达。AQP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AQP1微血管密度测定值(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炎和宫颈癌为49.94±4.07和76.5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3表达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和宫颈癌肿瘤细胞的胞膜,AQP3在宫颈炎和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表达于宫颈癌肿瘤细胞的胞膜,AQP8在宫颈炎和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扩大样本检测AQP1,AQP3和AQP8mRNA在宫颈炎、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AQP1,AQP3和AQP8的表达丰度呈上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1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1.0067±0.01581,1.770±0.005518和3.954±0.2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3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1.008±0.01886,1.999±0.06361和3.721±0.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mRNA表达丰度分别为1.0106±0.02255,1.874±0.02854和3.5447±0.1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QP1,AQP3,AQP8蛋白在宫颈炎、早期、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存在差异,均呈上调趋势。AQP1蛋白表达浓度为0.9195±0.1351,1.460±0.2963和2.624±0.6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3蛋白表达浓度分别为0.0056±0.00293,0.6362±0.1452,0.9926±0.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蛋白表达浓度分别为1.113±0.2302,1.725±0.2362,2.607±0.6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QP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AQP1/MVD在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7.51±14.62,40.1±15.32,56.05±27.51,69.84±34.93,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进行性趋势。AQP1高表达于宫颈癌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淋巴结转移阳性和外生型肿瘤。AQP3表达于宫颈炎鳞状上皮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和宫颈鳞癌肿瘤细胞的细胞膜,AQP3在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67%,18.6%,27.78%和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8表达于宫颈炎鳞状上皮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和宫颈鳞癌肿瘤细胞的细胞膜,AQP8在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38%,41.93%,91.67%和5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AQP8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CINⅠ-Ⅱ级,但低于CINⅢ级中的表达。AQP8高表达于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肿瘤。6)影响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HPV感染、血清SCC-Ag、AQP1、AQP3和AQP8,其中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影响因素。AQP1,AQP3和AQP8表达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分析AQPs影响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造成肿瘤体积增大,侵入周围间质,侵袭周围淋巴管并破坏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造成远处转移,从而影响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影响疾病预后。结论:1)本研究通过筛查存在于女性生殖系统并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特异性AQPs亚型,发现AQP1,AQP3和AQP8可能在宫颈癌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2)AQP1,AQP3和AQP8在基因转录水平表达上调,导致转录、翻译的蛋白合成增加,导致子宫颈鳞状细胞恶变、浸润和远处转移。AQP1在子宫颈癌肿瘤间质内微、小血管内皮细胞的高表达可以引起肿瘤间质内新生血管生成增多,并通过促进新生微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和内皮细胞迁移,满足肿瘤细胞高生长代谢的需要;AQP3和AQP8在宫颈癌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能促进癌细胞快速增殖,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增强;三者的协同作用,使肿瘤体积增大,通过血管、淋巴管向周围间质浸润,浸润至淋巴结向远处转移。AQP1,AQP3和AQP8在维吾尔族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是癌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布、表达除了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潜在因素,并在肿瘤细胞向周围间质浸润,并侵犯淋巴结造成远处转移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并有望成为早期判定子宫颈癌和疾病监测的重要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3)AQP1,AQP3和AQP8阳性表达患者预后差,但非独立影响因素。AQP1,AQP3和AQP8可能通过促进肿瘤体积增长、间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预后,虽然并非独立影响因素,但是能为维吾尔族子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周瑜琪[9](2011)在《早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系统性切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播散的主要途径。虽然宫颈癌FIGO分期中并不包含淋巴结转移情况,但是淋巴结转移与否不仅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决定性影响,因而,准确的判断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宫颈癌临床治疗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对我院妇瘤科收治的千余例手术治疗为主的ⅠB-ⅡA期浸润性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部分生物分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明确早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及其系统性切除的临床意义,探索适当的手术切除指征,以及寻找有效地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记物。第一部分981例根治性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因素分析目的:总结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生存率,探讨影响这些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问,在我院妇瘤科完成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81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各种可能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生存率,Kaplan-Meier法比较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并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确立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229例(23.3%)患者术后病理证实有盆腔淋巴结转移,IA期、IB1期、IB2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2.7%、21.6%、26.8%和31.7%。FIGO分期晚(P=0.011)、治疗前贫血(P=0.007)、肿瘤最大径>4cm(P<0.001)、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 P< 0.001)和宫旁浸润(P<0.001)是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84%,IA期、IB1期、IB2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的5年OS分别为100%、92%、85%、81%和78%。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5年OS为89%,显着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64%,P<0.001);髂总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OS为49%,显着低于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68%,P=0.016);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OS显着低于单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P=0.023);盆腔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同对患者的OS造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与直接手术患者相比较,新辅助治疗并未提高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OS(P=0.58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放化疗与单独使用放疗或化疗相比,OS有显着提高(P=0.02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治疗前贫血(P=0.024)、非鳞癌(P<0.001)、LVSI(P<0.001)和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IA期宫颈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且预后良好。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应选择联合放化疗。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贫血不仅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早期宫颈癌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及其临床应用目的:了解早期宫颈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危险因素,总结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适应症和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78例IB 1-IIA期宫颈癌患者在常规行根治性子宫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性切除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至肠系膜下动脉(IMA)以上的水平。收集并整理这部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与第一部分研究中同期别宫颈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生存率比较。绘制ROC曲线(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肿瘤最大经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确定预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大小的最佳临界值。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寿命表法、Kaplan-Meier法和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378例患者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9.3%(35例),其中IB1、IB2和ⅡA期患者的转移率分别为4.1%、7.3%和12.9%。ROC曲线结果显示,以肿瘤最大径≥3cm为界是预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3%和44.6%。治疗前贫血、肿瘤最大径≥3cm、LVSI和髂总淋巴结转移是预测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5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都伴有盆腔淋巴结(不包括髂总淋巴结)转移,但12例(34.3%)并无髂总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2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4%和88%。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2年DFS为61%,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第一部分未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IB-ⅡA期患者相比,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患者的OS并无显着提高。然而,在肿瘤最大径≥3cm的患者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患者DFS显着高于未切除患者,并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影响这些患者DFS的独立因素之一(P=0.004)。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较为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对肿瘤最大径≥3cm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应当常规行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且术后可提高这部分患者的DFS。第三部分Galectin-3、Galectin-7、Cyclin B1和c-myc的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目的:探讨Galectin-3(Gal-3)、Galectin-7(Gal-7)、Cyclin B1和c-myc的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在第一部分宫颈癌患者中选择174例患者,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检测这些患者肿瘤组织中Gal-3、Gal-7、Cyclin B1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Gal-3、Gal-7、Cyclin B1和c-my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0%、52.3%、51.1%和56.3%。4种蛋白的阳性表达都与宫颈癌组织的深肌层浸润呈正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Gal-3、Gal-7和Cyclin B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Gal-3(P=0.015)和Cyclin B1 (P=0.038)蛋白表达阳性是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Gal-3和Cyclin B1蛋白联合检测,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可达92.3%(36/39)。生存分析显示,Gal-3 (P= 0.013)、Cyclin B1 (P= 0.006)和c-myc (P< 0.001)蛋白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密切相关,且c-myc蛋白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结论:Gal-3和Cyclin B1蛋白的阳性表达是预测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较高。c-myc蛋白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吕晓娟,陈鲁,张平[10](2010)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高危因素,且不同部位、不同数目的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有不同的影响。术前常用CT和MRI来评估淋巴结有无肿大,但其敏感度较低,PET-CT应用显着性提高了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识别率。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宫颈癌中的应用逐渐成熟,但其识别率仍达不到理想标准。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在盆腔淋巴结中检测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且影响患者的预后。
二、宫颈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宫颈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与宫体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超分期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Ⅹ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资料、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应用设备及材料 |
2.2.1 SLN术中使用器械及示踪剂 |
2.2.2 病理标本H&E染色及IHC制作实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设计与实施 |
2.3.1 分组 |
2.3.2 实验具体方案步骤 |
2.3.3 石蜡包埋与H&E染色操作流程 |
2.3.3.1 石蜡包埋制作步骤 |
2.3.3.2 H&E染色病理活检步骤 |
2.3.4 IHC制作与判读 |
2.3.4.1 IHC制作实验步骤 |
2.3.4.2 IHC结果的判读标准 |
2.3.5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纳入研究病例临床特征 |
3.2 淋巴结检出情况及不同分组间的比较 |
3.3 SLN分布情况统计 |
3.4 不同因素对SLN检出情况的影响 |
3.5 常规H&E染色病理和IHC检测超分期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SLN示踪剂的选择 |
4.2 SLN示踪剂剂量控制 |
4.3 超分期检测的临床价值 |
4.4 SLN活检其他影响因素 |
4.4.1 示踪剂注射方法与SLN分布规律 |
4.4.2 其他影响因素 |
4.5 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1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2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卡波西肉瘤病毒编码的miR-K12-3p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卡波西肉瘤病毒(KSHV)血清阳性率与性别因素的meta分析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纳入研究的筛选过程和基本情况 |
2.2 Meta分析的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KSHV感染内皮细胞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1.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1.4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和关键基因网络的获取 |
1.5 关键基因的注释和数据库信息挖掘 |
2.结果 |
2.1 KSHV感染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3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和关键基因的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kshv-miR-k12-12-3p靶基因预测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部分 kshv-miR-k12-12-3p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 |
1.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五部分 kshv-miR-k12-12-3p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探索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内容与方法 |
1.2 质量控制 |
1.3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3)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初诊现状及复发转移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目标 |
总体目标 |
阶段目标 |
第一部分 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初诊临床病例特征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选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病例信息收集 |
3.3 数据管理 |
3.4 相关定义 |
3.5 统计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研究人群人口学基本特征 |
4.2 人群生殖因素 |
4.3 人群初次诊断信息 |
4.4 治疗相关重要指标记录缺失情况 |
4.5 患者初次治疗信息 |
4.6 不同年龄组复发模式差异 |
5 讨论 |
6 优势与局限性 |
第二部分 不同分子分型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差异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人群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人群人口学及生殖因素基本特征 |
5.2 研究人群初次诊断信息 |
5.3 研究人群初次治疗信息 |
5.4 不同亚型患者复发转移模式分析 |
6 讨论 |
7 优势与局限性 |
第三部分 影响中国女性乳腺癌无病生存期的生理病理因素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人群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人群人口学及生殖因素基本特征 |
5.2 研究人群总体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3 不同年龄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4 不同HR状态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5 不同HER2状态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6 不同分型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7 生殖因素相关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7.1 不同初产年龄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7.2 不同初潮年龄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7.3 不同绝经年龄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8 不同肿瘤大小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9 不同淋巴结转移个数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 |
5.10 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临床病理因素 |
6 讨论 |
7 优势与局限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金资助 |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NE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NET-1在癌症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疆不同民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相关的BACH1、ZBRK1基因突变分析及遗传易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不同民族早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BACH1基因突变位点的对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步骤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民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 相关的ZBRK1 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步骤 |
1.4 统计学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BACH1及ZBRK1 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民族早发性乳腺癌的关联分析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步骤 |
1.5 LD图 |
1.6 统计学方法 |
1.7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年龄分布情况 |
3.2 临床表现 |
3.3 病理类型 |
3.4 期别 |
3.5 术前TCT及HPV-DNA检测 |
3.6 治疗情况 |
3.7 宫颈腺癌的总体生存情况 |
3.8 宫颈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3.8.1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3.8.2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3.9 新辅助化疗与宫颈腺癌的预后 |
第4章 讨论 |
4.1 宫颈腺癌概述 |
4.2 宫颈腺癌的临床特点 |
4.3 宫颈腺癌病理类型 |
4.4 宫颈腺癌筛查面临的问题 |
4.5 宫颈腺癌治疗方案选择 |
4.5.1 宫颈原位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 |
4.5.2 宫颈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 |
4.6 预后影响因素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7)细胞外分泌蛋白CTHRC1在HPV16/18阳性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和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1万名妇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分布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宫颈癌细胞系中受HPV16/18致癌基因E6/E7影响的细胞外分泌蛋白的筛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CTHRC1在HPV16/18阳性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CTHRC1在HPV16和18阳性的宫颈癌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仪器设备 |
方法 |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第五部分 血清CTHRC1浓度对HPV16/18阳性的宫颈癌及CIN诊断的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筛选 |
引言 |
1.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材料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AQP1,AQP3,AQP8 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
引言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材料 |
1.3 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三部分 AQP1,AQP3,AQP8 表达与维吾尔族子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
引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随访情况 |
1.3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早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系统性切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981例根治性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因素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 |
1.3 治疗方式 |
1.4 随访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2.2 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 |
2.3 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因素分析 |
2.4 盆腔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 |
2.5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 |
3 讨论 |
3.1 影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的危险因素 |
3.2 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
3.3 辅助治疗对盆腔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
3.4 治疗前贫血与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早期宫颈癌系统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及其临床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患者入选标准 |
1.2 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治疗 |
1.3 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 |
1.4 随访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 |
2.2 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
2.3 盆腔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4 预后分析 |
2.5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患者与未切除患者的预后比较 |
3 讨论 |
3.1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 |
3.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 |
3.3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指征和范围 |
3.4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临床意义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Galectin-3、Galectin-7、Cyclin B1和c-myc的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病例及标本选择 |
1.2 组织芯片的制作 |
1.3 免疫组织化学试剂与染色 |
1.4 结果判断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Gal-3、Gal-7、Cyclin B1和c-myc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
2.2 Gal-3、Gal-7、Cyclin B1和c-myc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2.3 Gal-3、Gal-7、Cyclin B1和c-myc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危险因素 |
2 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 |
3 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
4 淋巴结HPV-DNA检测阳性与转移的关系 |
5 展望 |
四、宫颈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与宫体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超分期检测的临床价值[D]. 张永乐. 南华大学, 2020(01)
- [2]卡波西肉瘤病毒编码的miR-K12-3p生物学作用和机制研究[D]. 龚海波.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初诊现状及复发转移风险研究[D]. 于佩.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4]NE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胡晓峰.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2)
- [5]新疆不同民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相关的BACH1、ZBRK1基因突变分析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 马斌.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D]. 王贺. 吉林大学, 2017(09)
- [7]细胞外分泌蛋白CTHRC1在HPV16/18阳性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和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蓉. 复旦大学, 2013(01)
- [8]水通道蛋白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D]. 陈锐.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1)
- [9]早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系统性切除[D]. 周瑜琪. 复旦大学, 2011(08)
- [10]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J]. 吕晓娟,陈鲁,张平. 肿瘤学杂志,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