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战时保障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硕扬,于子冉[1](2021)在《基于供应链的新型国民经济动员模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文中认为国民经济动员正在从注重对最终产品进行动员向对供应链进行动员转变。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国家在保障战争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需要依托一定的动员机制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动员中能够配置的资源不但取决于存量,还取决于存量之外能挖掘到多少可用于动员的增量。以供应链盟主为核心,以供应链建设为主线进行动员,可以减小动员主体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依托契约更好地挖掘增量,实施有效动员。我国在应急动员实践中已探索出通过打造动员联盟来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供应链的模式,美军在战争中也采取了供应链与承包商保障后勤的新型动员模式。这些实践启示我们,要把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纳入各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之中,构建基于供应链的灵活动员体制并合理防范风险。
郭亚军,史方舟,魏耀聪[2](2018)在《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为搞好战时动员,有效扩大物流保障资源,满足作战物资保障需求,在分析未来联合作战条件下地方物流资源动员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建立高效运行的动员组织体系、健全配套完善的动员法规体系、建立军民兼容的动员信息网络、加强平战一体的动员训练演练等4个方面提出加强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的对策。
杜刚[3](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宋纯利,宋纯武,宋政[4](2017)在《大力推进后勤军民融合发展——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后勤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后勤军民融合,强调指出:"要着力推进后勤军民融合,依托国家主渠道、借力地方政府、融合社会力量,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把国家实力转化为强大的保障力"。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找准我军后勤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实现后勤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军[5](2013)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能打仗、打胜仗”。我国西部高原寒区(西藏、青海、新疆地区)人口稀少,幅员广阔,边防线长,道路崎岖,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反“蚕食”、对内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是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方向。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寒区作战有发起突然、时间急促、部队集结量大、保障范围广、保障难点多等特点,加之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地方病、环境相关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突出,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军定点布局、对口保障、分级负责的卫勤保障模式,在作战中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医疗保障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威胁。同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发生战役级及以上规模的高技术战争时,军队建制保障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其他战区支援保障的医疗机构,面临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遂行保障、难以有效诊治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特殊地域作战的卫勤保障体系,加强地方医院的平时储备和战时动员,将作战方向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内的地方医院纳入战时卫勤保障的后备力量,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创新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战役卫勤保障能力,取得高原寒区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军队卫生勤务学、国防卫生动员、模块化理论及系统评估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聚焦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问题,采用文献荟萃、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分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某区域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应急响应需求、卫生资源储备与战备训练等潜力情况,获得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实卫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建模、模块化等方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模型,优化应急响应体系与流程,探讨应急响应机制;解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结构,建立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体系,阐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模块化机制;编制各类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形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提供平战转换的理论与方法支持。进一步通过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提供工具,从而提升地方医院参与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能力。本课题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分析了高原寒区的概况及对机体的影响,阐明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回答“意义性”的问题;第24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有无需求开展研究,回答“虽有意义,是否必要”的问题;第56章主要围绕高原寒区地方医院有无基础而开展潜力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地方医院是否具备平转战能力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回答“既然必要,有无可能”的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体系构建,回答“既然可能,如何实践”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现况研究结果:(1)国内外国防卫生动员和地方医院平转战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的地方医院平转战,是指战时由地方抽组的医疗救护分队预编地方各级医院中,从接到动员命令后,完成抽组或整体转换并到指定区域集结待命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主要存在潜力调查管理不足、平转战机制建设不健全、平转战预案体系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地方医院资源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卫生动员潜力巨大,高效的国防卫生动员是实现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补充。(3)高原寒区作战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严重,伤病员救治与后送困难,地方医院的快速平战转换成为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4)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入手,研究前后密切衔接、军地密切融合、任务密切协同的“军地一体保障体系”,是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的新路子。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研究结果:(1)高原寒区作战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卫生防病任务重、伤病员后送困难、地方卫生资源缺乏、高原特需药材保障难度大,卫勤保障的需求突出。(2)高原寒区作战减员率高,卫生人员的需求大,肢体伤、多部位伤、轻度脑损伤发生率高,救治难度很高,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冻伤和非战斗外伤发生率高,救治任务的艰巨。(3)深入分析某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卫生资源的现状发现,某区域医院在卫生机构总数、卫生床位、卫生人力及卫生设备等方面资源充足,说明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卫生资源的潜力储备充足。(4)地方医院建立了国防卫生动员与应急响应体系,但存在应急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处置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应急响应体系主要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主,与战时卫勤保障的应急响应存在差距,现有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求。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研究结果:(1)在高原寒区战略后方支援区域某城市地方医院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2)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标准,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经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各项权重判断无逻辑错误,具有满意一致性,指标体系构建合理,能够较好评估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构建研究结果:(1)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快速“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地方医院应急响应程序,构建出平战转换模型,阐明了保障潜力向保障实力转化的机制。(2)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高效“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模块化机制研究,明确了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化步骤和模块化测算方法,提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可作为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中心型”野战医院、途中医疗站、基地医院、专科手术队、前沿手术队等模式实施保障,解析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三级模块化体系,以野战医疗队为例,研究建立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配置的标准化模块,明确了卫勤保障模块化的机制。(3)提出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依据军队卫勤保障预案研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案例,为地方医院平转战提供范例。下一步将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大规模调研、地方医疗分队模块化建设实战化、平转战能力评估体系现场验证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为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李小华[6](2012)在《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形势下,后勤保障工作必须立足现实,抓好长远建设,坚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市场中寻找“保障有力”的新途径,增强后勤保障和服务能力。近年,,随着我国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增强,武警部队频繁地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后勤保障任务越来越复杂、艰巨。认真研究探讨如何就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武警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确保行动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于武警部队执行任务和效能保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武警后勤保障工作始终贯彻“面向基层,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效益,服务中心”的基本思路,始终遵循“把保中心、保生活作为保障重点,把基层作为保障重点”的指导原则,始终把握“加强三项建设、抓好五个四落实”的工作重点。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武警部队建设形势的发展,武警后勤建设将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走复合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武警后勤保障能力,后勤保障可视化、实时化、精确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武警后勤保障工作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武警后勤保障工作的若干举措。针对武警后勤保障能力评价的主观性问题探讨了后勤保障理论分析,在武警后勤保障能力中的应用。采用综合后勤保障能力。同时将分析理论应用于武警后勤保障能力的问题研究,构建了相对有效性。从创新后勤保障的理念、后勤保障的特征、武警后勤保障的现状、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经验启示、对进一步完善武警后勤保障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以及后勤管理科学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诺贝[7](2010)在《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为适应军事战略和建军方针的调整,建设适应21世纪作战需要的后勤,外军对后勤保障的组织体系、保障理论、手段模式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试图通过后勤领域的变革在新一轮军事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本文以美、俄、日三国军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检索、问题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一是回顾概述军队后勤保障在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和信息化四个时代的基本情况,包括: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规模与构成、专业化与分工以及模式与制度。二是分别对美、俄、日三国军队后勤保障及其特点进行了剖析与归纳,认为美军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后勤保障上呈现出以高科技为依托、战略投送为基础、民间支持为辅助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特征;俄军在现有条件下为适应国家军事战略转型的需要,其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为一体化联勤、信息化驱动、“模块化”编组和“常态化”战备;日军为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依据其国土地形和兵员状况的现实特点对后勤保障体制和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造,三军一体、全方位机动和军民结合是其鲜明特色。三是在总结与论述了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一些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战争后勤保障实例,辨证的指出了外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得出外军后勤保障对我军后勤建设发展的重要启示。四是结合实际,对如何借鉴和参考外军后勤保障有益做法和经验以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周涛[8](2010)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交织进行,应战与应急的双重需求,特别是应急需求的频繁性、复杂性、急促性,我国经济动员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经济动员的总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战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难以满足“应战”(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应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发展的双向需求,种种迹象表明现行的经济动员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急需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经济动员模式来服务于经济动员工作。因此,论文从经济动员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以战略学、谋略学、经济学、军事学、战争动员学、国防经济学、项目管理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创新观点。围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个问题,论文首先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再次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作了阐述;第四是在分析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趋向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得出了基本具备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条件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出了五条途径。论文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新命题的研究,将为在经济动员领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精神提供依据,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确立新的经济动员模式也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导论)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从五个方面就为什么要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作了阐述,然后对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介绍。第二章:研究现状综述。本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重点从战略环境、经济状况、经济动员三个角度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依据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将1949年建国到2007年十七大召开这段时间共划分为四个阶段,概括总结出四种基本模式,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争模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民参军模式、改革开放后的军转民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结合模式,并根据现实与未来的需要提出了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五阶段的初始期,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观点。同时,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外国近一个时期具有军民融合特点与趋向的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类型、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是整个论文体系的理论支撑部分,也是论文的立论部分。首先,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理论入手,简述了需求与供给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其次,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经济动员学理论入手,对经济动员的内涵作了详细归纳,并对经济动员的特征、地位与作用作了认真分析。第三,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关键入手,对军民融合的内涵作了分析,并对军民融合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对军民融合的功能作了分析。第四,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并作了详细阐述,以奠定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本章在对现行军民结合经济动员模式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济动员政策法规保障滞后、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等。在每一节的小结中对每个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我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想。本章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和趋向四个方面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描述,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明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它包括哪些内容,其目标是什么等。本章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第六章: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我们认为,一种新模式的提出与建立必须给予充分的论证,以确保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可信性。本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体制基础;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第七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新模式提出后,如何建立实现是最关键的。本章从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入手,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既而从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入手,提出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措施。为确保这种模式的健全完善,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和夯实经济动员物质根基。最后,点明主题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提出当前急需做好的四项工作: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加快国防工业转型,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合作领域。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作为一种新模式,从选题来讲就是一种创新,从内容来讲有着诸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总结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思考、方法与途径等,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次从经济动员的角度将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经济动员模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军民融合是做好经济动员工作的最优路径,融合是核心,是在军民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并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相关概念给予新的界定,提出了军民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新观点,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利益与发展,服务于“应战”与“应急”双重需要的良好模式等一些新认识。2、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及支撑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经济动员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什么是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从目标、结构、内容、趋向四个方面作了描述,基本勾画出了其轮廓,并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较为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基础、长期以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的经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实践探索,得出了目前已经具备建设的基础和到了有利时机的结论。3、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五个方面的战略性分析探索。一是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解决运行问题。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解决保障问题。四是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解决基础问题。五是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解决路径问题。
石亚东[9](2009)在《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及其转化机制分析》文中提出战时财政动员潜力是国民经济中可以转化为战争保障力的潜在力量,也是筹措战争经费、保障战争需要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财政收入、公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的构成,并对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和其转化机制进行了评价,最后从发展经济以培养财政动员潜力和完善战时财政动员潜力转化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万伟锋[10](2007)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新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确立一体筹划的思路,体现“精、细、准”的要求,强化信息主导的理念,提高动员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坚持依法动员的原则,构建军地联合动员模式。
二、把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战时保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战时保障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供应链的新型国民经济动员模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逻辑 |
二、中国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 |
三、美军的探索 |
四、实践启示 |
(2)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 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
3 加强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的对策 |
4 结语 |
(3)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5)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防动员和国防卫生动员理论 |
2.3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研究 |
2.4 讨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
3.1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
3.2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实践及其借鉴 |
3.3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我国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
4.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储备现况 |
4.2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分析 |
4.3 我国高原寒区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必要性 |
第五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潜力调查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5.2 调查内容与分析 |
5.3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6.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6.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3 指标体系构建 |
6.4 讨论 |
第七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与预案体系构建研究 |
7.1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 |
7.2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模块化及机制研究 |
7.3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构建 |
7.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
致谢 |
(6)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结构与方法安排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武警后勤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及后勤保障基本涵义 |
2.1.2 武警后勤保障的涵义与特征 |
2.2 武警后勤保障的理论基础 |
2.2.1 权变管理理论 |
2.2.2 军队管理理论 |
2.2.3 后勤管理理论 |
2.3 新时期加强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重大意义 |
2.3.1 是全面推进武警现代后勤建设的本质要求 |
2.3.2 是保障部队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迫切需要 |
2.3.3 是着力破解后勤建设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
第3章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现状分析 |
3.1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取得的成就 |
3.1.1 提高了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
3.1.2 加强了应急力量体系建设 |
3.1.3 突出了后勤训练体系建设 |
3.1.4 促进了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
3.1.5 丰富了后勤装备体系建设 |
3.2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后勤工作整体推进不快 |
3.2.2 武警后勤保障体制难以适应一体化联合跨区保障的需要 |
3.2.3 武警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推进难度变大 |
3.2.4 武警后勤保障信息化作用不明显 |
3.2.5 武警后勤保障科学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 当前我国武警部队后勤保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3.3.1 思想认识程度不高 |
3.3.2 后勤队伍整体素质不强 |
3.3.3 后勤制度落实不严 |
3.3.4 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
第4章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经验 |
4.1.1 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 |
4.1.2 俄罗斯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 |
4.1.3 日本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做法 |
4.2 国外军队后勤保障的经验对我国武警部队的启示 |
4.2.1 发展理念科学先进 |
4.2.2 后勤体制编制精干高效 |
4.2.3 后勤动员机制灵敏快捷 |
第5章 完善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
5.1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武警后勤保障意识 |
5.2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联勤保障机制 |
5.3 必须促进警民融合,以社会化的保障方式加速转变 |
5.4 以后勤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优化保障手段 |
5.5 完善武警后勤保障管理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
5.6 健全机制,强化监管,确保武警后勤后勤保障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军队后勤与军队后勤保障 |
二、联合后勤保障和一体化后勤保障 |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与全球化后勤保障 |
第二节 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原则 |
一、确保全局原则 |
二、预有准备原则 |
三、突出重点原则 |
四、整体保障原则 |
五、灵活应变原则 |
六、讲求效益原则 |
第三节 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理论 |
一、后勤平等理论 |
二、联合后勤保障理论 |
三、一体化后勤保障理论 |
四、后勤集约化理论 |
五、后勤核心能力理论 |
六、军事供应链管理理论 |
七、军事后勤交易费用理论 |
第二章 军队后勤保障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二节 热兵器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三节 机械化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四节 信息化时代的军队后勤保障 |
一、后勤保障的地位与作用 |
二、后勤保障的规模与构成 |
三、后勤保障的专业化分工 |
四、后勤保障的模式 |
第三章 当代美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的美军后勤保障 |
二、冷战时期的美军后勤保障 |
三、冷战后美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美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美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美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主动直达式后勤保障 |
二、远程分离式后勤保障 |
三、立体全维式后勤保障 |
四、民力参与式后勤保障 |
五、全球化后勤保障 |
第四节 美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坚持以配送为基础的后勤理念 |
二、建立紧密衔接的无缝隙后勤系统 |
三、实现后勤全资产可视性 |
四、强调企业管理方法在后勤中的运用 |
五、广泛利用民力实施后勤保障 |
六、积极拓展全球化后勤领域 |
第四章 当代俄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原苏军后勤保障 |
二、冷战时期原苏军后勤保障 |
三、冷战后俄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俄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俄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俄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平战结合的区域式保障 |
二、快速机动的立体直达式保障 |
三、准确及时的优先式保障 |
四、"模块化"的伴随式保障 |
第四节 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推进一体化联勤,提升整体保障能力 |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精确保障能力 |
三、优化后勤力量编组,提升快反保障能力 |
四、强化后勤战备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
第五章 当代日军后勤保障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历史回顾 |
一、二战时期的日军后勤保障 |
二、二战结束后日军后勤保障 |
第二节 日军后勤保障体制与指挥体系 |
一、日军后勤保障体制 |
二、日军后勤指挥体系 |
第三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 |
一、三军一体式保障 |
二、全方位机动式保障 |
三、军民结合式保障 |
第四节 日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点 |
一、加强一元化领导,发挥保障整体效能 |
二、改革"烟囱式"后勤结构,强化三军联勤程度 |
三、注重战储物资管理,提升不间断保障能力 |
四、拓展利用民力范围,建立军民兼容保障体系 |
第六章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经验与不足 |
第一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特色比较 |
一、后勤保障体制比较 |
二、后勤指挥体系比较 |
三、后勤保障方式比较 |
第二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的先进经验 |
一、重视后勤理论研究 |
二、突出后勤信息能力的关键作用 |
三、大力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 |
四、加快发展战略投送能力 |
五、注重全球化后勤的运作 |
第三节 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一、美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以伊拉克战争为例 |
二、俄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以第二次车臣战争为例 |
三、日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七章 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 |
第一节 我军后勤保障的发展回顾 |
一、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后勤保障 |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后勤保障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的后勤保障 |
第二节 我军后勤保障改革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
一、我军后勤保障改革的主要成就 |
二、我军后勤保障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三、我军后勤保障改革未来的方向 |
第三节 当前我军后勤保障的优势与不足 |
一、我军后勤保障的优势 |
二、我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实现我军后勤保障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 |
二、逐步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保障体制 |
三、加强我军后勤信息化建设 |
四、加快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
五、重视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 |
六、适时启动全球化后勤战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指示精神的主观需要 |
1.1.2 适应世界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 |
1.1.3 经济动员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
1.1.4 适应现代战争的基本要求 |
1.1.5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需要 |
1.1.6 本节小结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主体框架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1.2.3 本节小结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2. 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古代经济动员模式研究发展情况 |
2.1.2 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回顾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融合模式 |
2.1.4 本节小结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古代经济动员模式 |
2.2.2 近代经济动员模式 |
2.2.3 冷战结束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发展情况 |
2.2.4 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 |
2.2.5 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 |
2.2.6 本节小结 |
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经济学理论 |
3.1.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3.1.2 帕累托最优理论 |
3.1.3 本节小结 |
3.2 经济动员理论 |
3.2.1 经济动员的内涵 |
3.2.2 经济动员的特征 |
3.2.3 经济动员的地位和功能 |
3.2.4 本节小结 |
3.3 军民融合理论 |
3.3.1 军民融合的内涵 |
3.3.2 军民融合的特征 |
3.3.3 军民融合的功能 |
3.3.4 本节小结 |
3.4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 |
3.4.1 对模式的理解 |
3.4.2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 |
3.4.3 建立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的 |
3.4.4 本节小结 |
4. 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 |
4.1 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4.1.1 缺乏成本效益理念 |
4.1.2 缺乏双向服务理念 |
4.1.3 缺乏综合管理理念 |
4.1.4 本节小结 |
4.2 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
4.2.1 经济动员体制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 |
4.2.2 管理体制军民分离 |
4.2.3 组织结构不合理 |
4.2.4 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合理 |
4.2.5 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4.2.6 融合不够,渠道不畅 |
4.2.7 本节小结 |
4.3 经济动员法规政策保障滞后 |
4.3.1 立法不足,造成无法可依 |
4.3.2 法规不配套,造成衔接困难 |
4.3.3 法规太原则,可操作性不强 |
4.3.4 本节小结 |
4.4 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 |
4.4.1 动员需求不够明确 |
4.4.2 动员供给体系比较分散 |
4.4.3 供需对接体制机制缺乏 |
4.4.4 本节小结 |
5. 我国经济动员模式走向军民融合构想 |
5.1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 |
5.1.1 将国防经济体系融入国民经济体系 |
5.1.2 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系统 |
5.1.3 建立融合式军地人才培养管理系统 |
5.1.4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与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 |
5.1.5 本节小结 |
5.2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结构 |
5.2.1 理论模型 |
5.2.2 供需模型 |
5.2.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下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 |
5.2.4 本节小结 |
5.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内容 |
5.3.1 基础设施建设上融合 |
5.3.2 战略物资储备上融合 |
5.3.3 科学技术研发上融合 |
5.3.4 人才育用上融合 |
5.3.5 本节小结 |
5.4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趋向 |
5.4.1 "战场"与"市场"兼顾 |
5.4.2 "应战"与"应急"一体 |
5.4.3 "军用"与"民用"融合 |
5.4.4 "需求"与"供给"平衡 |
5.4.5 本节小结 |
6. 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 |
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基础 |
6.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制度基础 |
6.1.2 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员配置基础 |
6.1.3 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 |
6.1.4 本节小结 |
6.2 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
6.2.1 国民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直接基础 |
6.2.2 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社会基础 |
6.2.3 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实力基础 |
6.2.4 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物质基础 |
6.2.5 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创造了良好运作条件 |
6.2.6 本节小结 |
6.3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
6.3.1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 |
6.3.2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 |
6.3.3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针 |
6.3.4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大战略思想 |
6.3.5 本节小结 |
6.4 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 |
7.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 |
7.1 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 |
7.1.1 融入经济成本的动员理念 |
7.1.2 建立全方位服务的动员理念 |
7.1.3 牢固树立依法动员的理念 |
7.1.4 坚持协调发展的动员理念 |
7.1.5 本节小结 |
7.2 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 |
7.2.1 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 |
7.2.2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 |
7.2.3 围绕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加快形成激励相容的制度变迁机制 |
7.2.4 本节小结 |
7.3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 |
7.3.1 国家层面的基本政策 |
7.3.2 执行层面的行动政策 |
7.3.3 社会层面的调节政策 |
7.3.4 本节小结 |
7.4 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 |
7.4.1 军品生产动员基础 |
7.4.2 物资动员基础 |
7.4.3 经济动员中心建设 |
7.4.4 本节小结 |
7.5 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 |
7.5.1 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 |
7.5.2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 |
7.5.3 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 |
7.5.4 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领域 |
7.5.5 本节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及其转化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及其转化机制 |
(一) 战时财政动员潜力的构成 |
1.财政收入动员潜力。 |
2.公债收入动员潜力。 |
3.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动员潜力。 |
4.国内外援助动员潜力。 |
(二) 战时财政动员潜力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二、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和转化机制的评价 |
(一) 战时财政动员潜力的评价 |
1.财政收入动员潜力 |
(1)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2) 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3) 财政赤字率。 |
2.国家债务动员潜力 |
(1) 国内债务动员潜力。 |
(2) 国外债务动员潜力。 |
3.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动员潜力 |
(1) 经济建设费。 |
(2) 社会文教费。 |
(3) 行政费。 |
(4) 其他支出。 |
(二) 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转化机制评价 |
1.财政动员组织协调缺乏保障。 |
2.财政动员法制环境尚不优化。 |
3.财政动员预案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不足。 |
4.财政动员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5.财政动员信息系统不完善。 |
三、加强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 发展经济以培育战时财政动员潜力 |
1.增强税收收入动员潜力。 |
2.增强非税收入动员潜力。 |
3.增强公债收入动员潜力。 |
4.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动员潜力。 |
(二) 完善战时财政动员潜力的转化机制 |
1.优化财政动员法制环境。 |
2.加强财政动员机构及队伍建设。 |
3.完善财政动员预算调整制度和预案体系。 |
4.建立财政动员潜力调查工作机制。 |
5.加快推进财政动员的信息化建设。 |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员组织上, 确立一体筹划的思路, 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整体联动 |
1.经济建设与动员规划一体化。 |
2.经济动员工作运行规范化。 |
3.经济动员组织方式网络化。 |
二、动员准备上, 体现“精、细、准”的要求, 增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针对性 |
1.潜力调查精细化。 |
2.需求分析准确化。 |
3.适时调控科学化。 |
三、动员内容方法上, 强化信息主导的理念,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科技含量 |
1.坚持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并举。 |
2.坚持以信息引导的技术流与物资流并重。 |
3.坚持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兼容。 |
四、动员手段上, 坚持依法实施的原则,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健康发展 |
1.加快法规建设步伐。 |
2.加强国防动员教育。 |
3.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
五、动员体制上, 构建军地联合的模式, 走出有我军特色的“一体化大后勤”路子 |
1.构建军民一体化保障模式。 |
2.扩大经济动员保障范围。 |
3.综合使用多元保障力量。 |
四、把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战时保障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供应链的新型国民经济动员模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J]. 刘硕扬,于子冉. 学术研究, 2021(10)
- [2]战时地方物流资源动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郭亚军,史方舟,魏耀聪.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8(11)
- [3]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4]大力推进后勤军民融合发展——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后勤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J]. 宋纯利,宋纯武,宋政. 中国军转民, 2017(06)
- [5]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D].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6]武警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小华. 湖南大学, 2012(08)
- [7]当代外军后勤保障及其对我军的借鉴价值研究[D]. 王诺贝. 武汉大学, 2010(05)
- [8]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D]. 周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9]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及其转化机制分析[J]. 石亚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5)
-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新途径[J]. 万伟锋. 军事经济研究,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