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浏阳市馆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20)在《信息民主: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习近平提出要加强县级融媒体建设。这种重大举措背后蕴涵着两种话语逻辑:一是在中国现有的媒体结构中,县级媒体一直处于边缘、落后或无力的状态;二是在媒体融合语境下,县级媒体要走融合化道路,并由此发挥县级媒体的独特功用。县级融媒体的理想设计是通过弥补县级媒体的布局缺陷和内容失衡,强化县级媒体话语权,以信息告知、舆论引导和控制、群众鼓动和社会动员等手段“打通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信息民主与社会民主的互动。从“信息民主”的角度来看,县级融媒体建设力图提高本地信息的有效供给,通过坚持新闻本位和用户本位思维,提升县级新闻的地方性和有效性。此外,县级融媒体在“新闻+政务”“新闻+服务”等原则指导下,保障了用户的获知信息权和使用信息权,并在用户主体间性的身份建构后,进一步与其协商生产本地信息,充分体现了用户的参与信息权,推进了基层信息民主的建设。但是县级融媒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在信息民主实践路径中不免出现用户差序格局中的信息分发失衡和城乡二元对立中的媒介内容失焦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信息民主与社会民主进程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社会民主进程在县级融媒体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
郭梦晨[2](2020)在《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对上访的影响 ——基于多案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人是为祖国作出特殊贡献的群体,退役军人安置政策是维护这一群体利益的特殊福利政策,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退伍后的生活,也能够实现队伍的新老交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开始着手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总趋势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安置政策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国家开始成立专门机构、完善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政策变迁的理想效果是供给与需求同步、价值分配平衡、过程连续稳定,通过对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和退役军人上访事件的分析,发现之前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过程中有进步和优化之处,但也存在着路径依赖和供给不足造成的滞后性问题、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分配不平衡问题、政策转轨和落实不力导致的不连续性问题,本文将侧重于后者,研究这些问题对退役军人上访的影响,包括上访表象即上访量的增长和上访实质即上访形式的合理化两个方面,希望对之后的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的完善有所裨益。为了实现退役军人安置政策更加平稳有效运行,退役军人权益得到保护,政府必须保持持续主动的政策学习状态、用综合性的社会契约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在适度创新中保持政策平衡状态。但单靠政府一方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政府起引领全局的作用,要推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制定科学性的战略决策、协调地方间的关系;社会起辅助监督作用,发挥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成立相关社会组织、培育军队社会工作者、并协助政府完成退役军人再就业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让他们更好地适应退役后的生活。
闵桃[3](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任恒[4](2019)在《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公共事物的治理难题,自古以来既已困扰着人类社会。传统集体行动理论预言,除非借助政府管制或产权私有的解决方案,否则理性个体将由于无法改变相应的制度安排,致使集体合作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之中。有鉴于上述政策方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灵问题,美国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基于扎实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以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专注于考察不同制度安排将如何增进或阻碍个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并从中发现人类社群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奥斯特罗姆还针对制度安排影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绩效的内在机制予以细致阐述,将影响个体选择的内外部变量纳入综合分析范畴,继而扬弃了政府管制与产权私有的传统解决方案,并另辟蹊径地提出资源占用者自主治理的“第三条道路”,构建出一套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为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超越集体行动困境开辟出全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奥斯特罗姆有关资源占用者们可借助自主组织开展自主治理活动的理论主张,凝练为自主组织的自主治理思想。概言之,本文以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界有关公共事物治理、集体行动问题与社会制度分析的系列成果,对所涉人物观点进行综合梳理与对比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依据奥斯特罗姆逾五十载的学术生涯中有关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探索历程,对她关于人类社群能够借助自主组织进行自主治理的丰富思想予以细致研究,旨在完整地呈现奥氏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内容、结构要素及其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本文遵循生成背景、应用场域、构建逻辑、分析特色与价值审视的研究进路,尝试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剖析工作,力图把握奥氏该项研究的衍生脉络、逻辑结构与理论贡献等关键内容,以积累个体之间展开自主合作与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公共资源的治理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借鉴。
孙延青[5](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张劲松[6](2019)在《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宁州①位于江西西北部,系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山高林密,为江西西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以来,宁州战祸不断,其中既有所谓“土贼”窃发,也有明末李自成、清初“三藩”之乱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等战事,州城数次被破,破坏严重。战乱造成人口剧减、土地荒芜。为改变土旷人稀、赋役征收困难的局面,清初康熙年间地方将招徕移民开垦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闽粤及本省赣南等地的移民流寓宁州,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战乱记忆与逐渐形成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等使土着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敌外心理,客观上造成了土着集团与客籍移民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雍正三年(1725),清廷批准客籍棚民在宁州成立怀远都,编为四都八图八十甲,分插在六乡,使棚民在政策层面上成为宁州地方合法成员。移民群体在宁州存在的合法化及其发展要求与土着对此的反应,成为清代义宁州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宋至明代的宁州书院总体表现与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同频,北宋黄庭坚家族的樱桃芝台书院、明代山泉书院等反映了家族势力与官府等在书院建设中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在清代得到较好的承续,成为义宁州书院建设中一以贯之的传统。清代义宁州书院高速发展,新建书院数量超过宋元明时期,尤其在晚清时期集中爆发,呈现出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濂山书院的发展中得到官方的持续支持,书院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文化认同,位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较高社会地位与影响使这成为义宁州的中心书院。清代义宁州以濂山书院为代表的中心书院与遍布各乡都的乡村书院构建了“核心——外围”的格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书院群。清代义宁州书院在运行中表现出区域特色,在书院群内部存在普遍的文昌神崇拜是书院世俗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科举制度在书院中深刻影响的具体表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院群成员几乎都编纂了书院志,志书的体例、内容与传统教育书院有所不同,诗文、讲义等阙如,代之以公移、捐名、契据、章程等。书院志的实质是档案册簿的事实,反映了晚清时期义宁州书院的现实需要与务实风格。奎光书院、培元书院、梯云书院等数所书院由义宁州所特有的(文)会、(文)季等民间组织演变而成,不同于新建书院,建立在会、季基础上的书院高度重视并保留了会、季时期的考课、宾兴等功能,从而使书院的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无田即无院也”,教养相资的优良传统在义宁州书院中得到较好贯彻。为建设书院,在地方官员的支持和有效的社会动员下,义宁州书院获得了广泛的的社会捐助,其内容包括田地、银钱及各种物资等,从而保障了书院膏奖、宾兴花红等各类经费的支出。在捐资活动中,议叙政策、捐户进主、肄业资格与从众压力等成为绅民捐赀书院的动力所在。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丰富了我国书院祭祀活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规制”一词在传统书院语境中主要指书院建筑物的“规模”与“形制’,自1980年代以来,书院研究界创造性地将原主要指建筑物的“书院规制”转换为主要表征“书院功能”与“书院制度”的组成部分,并提出我国书院“教学、祭祀、藏书、学田”四大规制,从而实现了“书院规制”含义的重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从功能与章程所反映的史实来看,考课是清代义宁州书院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考课是书院的本质规定,清代义宁州书院几乎都是考课书院,祭祀、学田、藏书等活动均以考课为中心。因此,考课是清代义宁州和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基于对清代义宁州书院考课规制的认识,在书院研究中应形成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道光十九年(1839),客籍士子甘临吉参加濂山书院的甄别考试并被知州录取,嗣后土着以甘氏入籍在后、书院建设在先,要求州宪剥夺其肄业资格,由此引发持续五年之久的濂山书院案。案件经州控、府控、省控,最终在江西巡抚的判决下以甘临吉不准与考书院而告终。伴随着案件的审理与发展,土着集团与移民族群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案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刺激了义宁州书院建设,推动了地方人才培养,同时也加剧了土着与客籍移民之间的对立,书院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义宁州社会的发展,成为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杨文[7](2017)在《大数据环境下健全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全施政行为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既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的重要执政理念,也是人民群众要求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的普遍诉求,更是有力推进和践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湖南被媒体称赞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探路者”,是我国最早探索和推行施政行为公开实践的省份之一,措施有力,成就突出,具体表现为施政行为公开制度建设初显成效,平台建设更加夯实,涉及内容更加深入。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湖南施政行为公开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是施政行为主体公开意识淡薄,公开不够规范,公开内容质量较低等。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权力主体施政公开理念落后,施政行为公开违法成本较低,施政行为公开创新拓展不够。从湖南省施政行为公开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环境下健全湖南省施政行为公开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结合当前湖南省情,亟需统筹数据规划,优化施政行为公开顶层设计;推进数据规范,提升施政行为公开机制效率;强化数据共享,激发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活力;优化数据应用,推动施政行为公开方式创新;加强数据保护,保障施政行为公开信息安全。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研阅,对湖南施政行为公开建设实效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湖南省探索和践行施政行为公开的历程和现今的发展状况;第二,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的影响,总结和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湖南施政行为公开建设的新常态;第三,立足于湖南省内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施政行为公开的实践,基于大数据视角,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健全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的对策建议,为健全具有湖南特色的施政行为公开建设提供方案,以切实提高湖南省政府的施政能力与水平,建设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保障全省稳定发展和维护人民合法利益。
孔放[8](2017)在《我国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奖励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自古有之。封建社会时期,"奖惩"一直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两大权柄,现代社会奖励更是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发展与创新,以及形成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手段。奖励制度作为界定、规范奖励行为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建立系统、完善的奖励制度是发挥奖励作用与价值的重要举措。授奖环节产生的文件、实物,从获奖客体角度而言,是真实记录获奖成果的荣誉档案,是获奖者、获奖机构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奖励及奖励制度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综合研究我国宏观奖励活动、奖励分类体系及奖励制度的理论和成果较少,针对荣誉档案的研究也较为宽泛。论文基于以往具体领域的奖励理论研究成果,将奖励、奖励制度与荣誉档案三者相联系,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具体奖项及奖励分类体系,从纵向角度提出以授奖主体为分类标准的奖励分类体系,并基于此分类体系分析我国荣誉档案的管理工作。论文共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出发,提出选题的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的文献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概括论文研究的三大主要对象——奖励、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一方面从奖励含义入手,重点介绍奖励的社会历史性、目的明确性和行为流程化的特点,以及奖励活动的四大阶段及其各阶段形成文件档案材料,随后分析了奖励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并分析奖励分类体系对奖励制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出荣誉档案的概念,介绍其特征和重要价值,并分析荣誉档案与奖励类档案的关系,为第四章和第五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古代法家和儒家的奖励思想出发,回顾了奖励制度、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历史,划分两者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先秦时期、封建时期和近现代时期,通过列举每一历史阶段典型的奖励制度、荣誉档案种类以及最常见的荣誉档案管理方式,为第四章奖励分类体系和第五章荣誉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背景信息和史料参考。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第四章主要介绍奖励分类体系,此体系是在现有奖励分类的基础上,以授奖主体为分类标准而形成的,并列举了每一类奖励的典型奖项,加深对该类型奖励的了解。此外,利用"中国智库索引(CTTI)"数据库中数千条"荣誉"、"奖励"的数据,分析了具体奖项分布的特点。第五章将第四章的奖励分类体系和我国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提出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对象既包括机构以整体名义获奖而形成的荣誉档案,又包括重要的个人荣誉档案;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下,重视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成套性、开放性和效益性原则;结合奖励分类体系,界定荣誉档案的收集范围和分类,综合利用多种方法鉴定荣誉档案的真伪和价值,并对荣誉档案保管和利用工作提出些许建议。第六章结语回顾全文,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要观点,并概括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汤华[9](2017)在《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银行正在积极思考和寻找转型发展的路径。国际大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流程银行建设实现了转型发展。国内银行已经逐步意识到流程银行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对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及文化理念等进行优化和再造,以获得在成本、质量、效率、风险、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反应能力等关键指标上质的突破,从而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本文以流程银行理论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流程银行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运用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理念,紧密结合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具体情况,为其设计出流程银行建设方案,并希望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流程银行建设有所启迪。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加以简要介绍,概述了流程银行理论渊源和流程银行建设的工作方法。第二部分指出了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银行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剖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银行发展前景、优势劣势以及未来要遇到的威胁和机遇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流程银行建设的目的和原则,总结梳理了国内外银行业流程银行建设的主要方法,设计出以优化业务流程、重塑组织架构和再建管理体系为核心的流程银行建设方案。业务流程方面,对网点服务、信贷业务和产品创新等重要流程进行优化或再造。组织架构方面,建立总行和事业部式组织架构,支行职能向纯业务经营转变,实行后台作业集中化,打造事业部为“利润中心”。管理体系方面,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管理精细化,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重建面向客户和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四部分指出了流程银行建设应采取的保障措施,并对流程银行建设的效果进行了预测。流程银行建设的稳步推进将促使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质效显着提高、内控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机构网点运作更加高效、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王婉桐[10](2016)在《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的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模型,明确档案馆形象构成要素,分析当前环境中档案馆形象塑造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档案馆形象塑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明晰该主题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第二、相关概念的界定。总结综合档案馆、形象、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概念,明确研究对象,提出网络媒体对综合档案馆形象塑造的影响,构建原则。第三、研究方法及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扎根理论,辅助工具Nvivo10,通过开放、关联式、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得出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初始模型。第四、档案馆形象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构建出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网络媒体中档案馆形象完整模型。第五、策略研究。提出网络媒体中档案馆形象塑造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期在公众面前塑造新形象。第六、研究的不足和展望。分析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扎根理论的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研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完善,希望能够对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二、浏阳市馆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浏阳市馆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民主: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提出语境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
一、县级媒体建设的布局缺陷 |
二、县级媒体内容生态的失衡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技术可能性 |
一、由端口互联到数据共享:打通数据生态链 |
二、从渠道失灵到路径重续:搭载社会关系链 |
第三节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信息论视角下的县级融媒体建设 |
二、信息民主: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
第二章 信息民主: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新思维:新闻本位叠加用户本位 |
一、媒介定位指导下的新闻话语改变 |
二、融媒体产品贴合新时代用户需求 |
第二节 获知信息权:政治信息沟通的日常化建设 |
一、政务信息从分散到聚合的常态化公布 |
二、群众问政从线下到线上的移动化 |
第三节 使用信息权:民生信息服务的平台化搭建 |
一、移动平台的适配:智慧城市强化便民服务 |
二、供销平台的搭建:产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第四节 参与信息权:用户主体间性的身份建构 |
一、县级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主体间性 |
二、自媒体成为地方信息生产的入局者 |
第三章 县级融媒体信息民主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
第一节 信息分发失衡与媒介内容失焦 |
一、用户差序格局中的信息分发失衡 |
二、城乡二元对立中的媒介内容失焦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破局之举 |
一、政府+媒介+受众:弥合城乡传播差序 |
二、联接用户思维:多点突破失焦问题 |
第三节 县级融媒体建设中信息民主与社会民主进程 |
一、处在政治经济两种合力因素中的社会民主进程 |
二、社会民主进程在县级融媒体建设中阶段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对上访的影响 ——基于多案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政策变迁的理想效果及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进程与影响 |
1.1 政策变迁的理想效果 |
1.1.1 政策变迁中供给与需求同步 |
1.1.2 政策变迁中价值分配平衡 |
1.1.3 政策变迁中过程连续稳定 |
1.2 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及对上访的影响 |
1.2.1 复员建设军人安置阶段(1950—1958 年) |
1.2.2 义务兵役制军人安置阶段(1959—1979 年) |
1.2.3 义务兵役制军人安置规范化阶段(1980—1992 年) |
1.2.4 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的优化阶段(1993 年—至今) |
1.2.5 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对上访的影响 |
第二章 政策变迁的滞后性对退役军人上访的影响 |
2.1 政策路径依赖导致的滞后性 |
2.1.1 旧的《兵役法》引起的维权型上访 |
2.1.2 安置标准未能与时俱进引起的“谋利型”上访 |
2.2 政策供给不足导致的滞后性 |
2.2.1 规章制度还未健全引起的常态性上访 |
2.2.2 政策缺乏引起的退役军人争取型上访 |
第三章 政策变迁中的不平衡性对退役军人上访的影响 |
3.1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趋平式”上访 |
3.1.1 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实行的区域差异 |
3.1.2 退役军人社会保障的区域差异 |
3.2 农村与城市的不平衡引起的“逐业式”上访 |
3.2.1 退役士兵安置的城乡差距 |
3.2.2 转业志愿兵安置的城乡差距 |
第四章 政策变迁的不连续性对退役军人上访的影响 |
4.1 政策转轨导致的不连续性 |
4.1.1 “双轨制”安置制度改革导致的转业军人“求业式”上访 |
4.1.2 “国家干部”身份的失去导致的“求同式”上访 |
4.2 政策落实不力导致的不连续性 |
4.2.1 “解困政策”的执行不到位导致的转业志愿兵“求助式”上访 |
4.2.2 安置就业的非可持续性导致的重复性上访 |
第五章 政府与社会要共同助力于退役军人安置工作 |
5.1 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缓解政策滞后性 |
5.1.1 政府要促进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化和安置工作的法制化 |
5.1.2 社会要提高对退役军人关注并鼓励其参与非政府组织 |
5.2 缩小区域间差距,减少政策不平衡性 |
5.2.1 政府要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并促进地方的联系与成长 |
5.2.2 社会要参与就业教育和培训且企业要有担当 |
5.3 打破政策的“时间差”,实现政策连续性 |
5.3.1 政府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并完善配套法律和措施 |
5.3.2 社会组织介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并培育军队社会工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概念解析 |
三、学术回顾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
一、发展历程 |
二、工程组织 |
三、工程任务 |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
一、整理研究 |
二、宣传展览 |
三、出版发行 |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
一、工程缺憾 |
二、工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考察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考察 |
(三)简要评析 |
三、论文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架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贡献与研究不足 |
(一)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生成背景 |
一、时代命题:奥斯特罗姆所处的社会环境 |
(一)倡导自发秩序: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
(二)回归公共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
(三)理性官僚制的正当性反思 |
二、理论积淀:集体行动问题的研究传统 |
(一)来自政治学视角的分析 |
(二)来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三)来自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
(四)小结 |
三、学术延承:自主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 |
(三)合作博弈理论 |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应用场域 |
一、运作对象:小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 |
(一)物品类型与公共池塘资源 |
(二)资源系统、资源单位及其占用者 |
二、预设前提:行为假设与制度多样性 |
(一)制度分析的行为假设: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的结合 |
(二)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一项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解 |
三、场域困境:集体行动中的机会主义 |
(一)资源治理的三大模型 |
(二)激励结构的四重缺陷 |
(三)制度供给的二阶困境 |
第三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构建逻辑 |
一、从质疑到开创:思想生成的演进路径 |
(一)质疑:非此即彼的政策方案 |
(二)开创:另辟蹊径的治理路径 |
二、从个体到系统:自主治理的分析脉络 |
(一)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综合变量 |
(二)集体行动情境自主治理的难题 |
(三)公共资源长期存续的设计原则 |
(四)集体行动制度层次的嵌套分析 |
三、从IAD到 SES:自主治理的研究框架 |
(一)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 |
(二)诊断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
(三)IAD与 SES框架的关联互动 |
四、从信任到互惠:自主治理的核心要素 |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关键特征 |
(二)奥斯特罗姆的借鉴及其超越 |
第四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特色 |
一、问题聚焦: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 |
(一)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分析方法 |
(二)发展与实证经验一致的理论 |
二、研究进路:制度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
(一)理性选择的制度分析途径 |
(二)田野调查与实验研究并重 |
三、分析视角:基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
(一)有关个体行为的决策分析 |
(二)有限重复博弈理论的运用 |
第五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价值审视 |
一、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学术史定位 |
(一)公共治理谱系中的自主治理思想 |
(二)自主治理:复合民主的微观基础 |
二、自主治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传统集体行动理论的变革 |
(二)当代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
(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完善 |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奠基石 |
三、自主治理思想的局限审视 |
(一)适用性层面的局限 |
(二)实操性层面的局限 |
结语 重视奥斯特罗姆的学术遗产 |
一、摈弃万能药:诊断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
二、警惕理论模型的隐喻化用法 |
三、治理话语中积极公民的塑造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生平及学术研究历程 |
附录二 美国布鲁明顿学派的思想精义:多中心治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书院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存在? |
(二) 为什么是义宁州?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区域书院研究 |
(二) 多学科交叉的书院研究 |
(三) 关于义宁州书院 |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思路与结构 |
(一) 论文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义宁州自然与社会 |
第一节 义宁州地理与人文 |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战乱 |
第三节 棚民的到来及其怀远都的成立 |
一、清廷的棚民政策 |
二、移民的到来和怀远都的设置 |
第二章 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演变 |
第一节 宋代宁州书院 |
第二节 元代宁州书院 |
第三节 明代宁州书院 |
一、明代宁州新建书院 |
二、濂山书院在明代的发展 |
三、明代宁州书院发展的特点 |
第三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建置与发展 |
第一节 清廷的书院政策 |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建设 |
一、清代义宁州新建书院概况 |
二、濂山书院的发展 |
第三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发展总趋势 |
一、新建书院在晚清时期集中涌现 |
二、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 |
三、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 |
第四节 义宁州区域中心书院的形成 |
一、中心书院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二、义宁州中心书院的形成及其特征 |
第四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运行 |
第一节 书院文昌崇拜的普遍化 |
一、清代书院祭祀的功利化:科举文运与文昌崇祀 |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文昌祭祀 |
第二节 档案册:义宁州的书院志 |
一、书院志简述 |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志的体例、取向、内容 |
三、档案册:义宁州书院志的性质与意义 |
第三节 从会、季到书院:晚清义宁州书院的演变及其意义 |
一、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发展模式 |
二、从会、季到书院 |
三、从会、季到书院发展模式的意义 |
第五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
第一节 书院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来源 |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
一、捐助流程 |
二、捐助类型 |
三、捐助内容 |
第三节 捐助书院原因分析 |
一、议叙政策的刺激 |
二、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 |
三、获得书院肄业资格及宾兴支持 |
四、心理压力 |
第四节 书院捐助存在的问题 |
一、捐助不实 |
二、以次充好 |
三、管理不善 |
第六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
第一节 书院规制:建筑规模与形制 |
一、“规制”释义 |
二、书院规制:从建筑规制到书院功能的创造性转换 |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
一、四大基本规制在中心书院中的稳定 |
二、考课成为书院的基本规制 |
第三节 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 |
一、考课是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
二、考课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
第七章 濂山书院案:书院与义宁州社会 |
第一节 濂山书院案始末 |
第二节 濂山书院案中的官员、土着与移民 |
第三节 濂山书院案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大数据环境下健全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数据与施政行为公开的理论分析 |
2.1 大数据与大数据环境 |
2.1.1 大数据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大数据的提出和发展 |
2.1.3 大数据的特征和价值 |
2.1.4 大数据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
2.2 施政行为公开的基本理论 |
2.2.1 施政行为公开的内涵 |
2.2.2 施政行为公开的理论依据 |
2.2.3 健全施政行为公开的现实基础 |
2.3 大数据环境下健全施政行为公开的现实需求 |
2.3.1 新时期推进大数据治国理政的有益尝试 |
2.3.2 提升政府数据服务能力和数据安全水平 |
2.3.3 解决新时期下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瓶颈 |
第3章 湖南施政行为公开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的建设实效 |
3.1.1 施政行为公开制度建设初显成效 |
3.1.2 施政行为公开平台建设更加夯实 |
3.1.3 施政行为公开涉及内容更加深入 |
3.2 湖南施政行为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施政行为主体公开意识淡薄 |
3.2.2 施政行为主体公开不够规范 |
3.2.3 施政行为公开内容质量较低 |
3.3 湖南施政行为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施政行为公开违法成本较低 |
3.3.2 权力主体施政公开理念落后 |
3.3.3 施政行为公开创新拓展不够 |
第4章 大数据环境下湖南施政行为公开面临的新常态 |
4.1 大数据环境促使施政行为公开功能更加全面 |
4.1.1 施政行为公开的覆盖区域更加广泛 |
4.1.2 施政行为公开的涵盖项目更加丰富 |
4.1.3 施政行为公开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
4.2 大数据环境带来施政行为公开信息日益多元 |
4.2.1 施政行为公开信息主体多元化 |
4.2.2 施政行为公开信息结构多元化 |
4.2.3 施政行为公开信息渠道多元化 |
4.3 大数据技术对施政行为公开建设提出新要求 |
4.3.1 施政行为公开的信息安全更受重视 |
4.3.2 施政行为公开的数据规范更为迫切 |
4.3.3 施政行为公开的基础建设亟待协调 |
第5章 大数据环境下健全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的对策 |
5.1 统筹数据规划,优化施政行为公开顶层设计 |
5.1.1 完善施政行为公开数据法制体系 |
5.1.2 整合施政行为公开数据管理职能 |
5.1.3 健全施政行为数据产权管理体系 |
5.2 推进数据规范,提升施政行为公开机制效率 |
5.2.1 推动施政行为公开数据规范统一 |
5.2.2 整合施政行为公开数据权责分配 |
5.2.3 明确施政行为公开的范围和期限 |
5.3 强化数据共享,激发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活力 |
5.3.1 破除施政行为公开信息壁垒 |
5.3.2 调节施政行为公开区域失衡 |
5.3.3 保障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得感 |
5.4 优化数据应用,推动施政行为公开方式创新 |
5.4.1 推动传统公开方式与新技术的融合 |
5.4.2 加强施政行为公开的数据增值服务 |
5.4.3 推进施政行为公开“一站式”服务 |
5.5 加强数据保护,保障施政行为公开信息安全 |
5.5.1 加强对施政信息和数据的应急备份 |
5.5.2 落实保护施政信息和数据安全责任 |
5.5.3 提升施政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总体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奖励、奖励制度及荣誉档案概述 |
2.1 奖励及其制度 |
2.1.1 奖励概念 |
2.1.2 奖励的特点 |
2.1.3 奖励流程和奖励类档案 |
2.1.4 奖励制度 |
2.2 荣誉档案 |
2.2.1 概念 |
2.2.2 特征及其价值 |
2.2.3 荣誉档案与奖励类档案的关系 |
2.3 奖励、奖励制度与荣誉档案的联系 |
3 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的历史沿革 |
3.1 古代典型的奖励思想 |
3.1.1 先秦法家的"信赏必罚"、"重刑厚赏"思想 |
3.1.2 先秦儒家的"明德慎罚"、"赏罚必信"思想 |
3.1.3 封建社会儒家的"阳赏阴刑"、"赏不逾时"思想 |
3.2 奖励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
3.2.1 先秦萌芽时期 |
3.2.2 封建发展成熟时期 |
3.2.3 民国重构时期 |
3.2.4 新中国新发展时期 |
3.3 荣誉档案及其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
3.3.1 先秦时期 |
3.3.2 封建社会时期 |
3.3.3 民国成立后至今 |
4 奖励分类体系研究 |
4.1 奖励分类的含义、标准与原则 |
4.2 我国奖励的具体分类 |
4.2.1 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奖励种类 |
4.2.2 奖励分类体系——按照授奖主体标准划分 |
4.2.3 具体奖项分布特点 |
5 荣誉档案管理工作——以奖励分类体系为基础 |
5.1 荣誉档案管理工作的对象与原则 |
5.1.1 对象 |
5.1.2 原则 |
5.2 荣誉档案的收集 |
5.3 荣誉档案的分类 |
5.3.1 奖励分类体系标准 |
5.3.2 载体形态标准 |
5.4 荣誉档案的鉴定方法 |
5.4.1 真伪鉴定 |
5.4.2 价值鉴定 |
5.5 荣誉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表 |
附录2 基于奖项分类体系的具体奖项分布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简介 |
致谢 |
(9)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理论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简介 |
2.2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
2.3.1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2.3.2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2.3.3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SWOT分析 |
第3章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方案设计 |
3.1 设计目的与原则 |
3.1.1 流程银行建设设计的目的 |
3.1.2 流程银行建设设计的原则 |
3.2 流程银行建设的主要方法 |
3.2.1 组织架构扁平化改革 |
3.2.2 实施事业部制 |
3.2.3 分离前中后台实现运营集中 |
3.2.4 重建信息技术系统 |
3.2.5 用六西格玛方法进行流程质量管理 |
3.3 业务流程再造 |
3.3.1 网点服务流程再造 |
3.3.2 信贷业务流程再造 |
3.3.3 产品创新流程再造 |
3.4 组织架构重塑 |
3.4.1 机构扁平化 |
3.4.2 业务垂直化 |
3.4.3 实行后台作业集中化 |
3.5 管理体系再建 |
3.5.1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3.5.2 进一步推进管理精细化 |
3.5.3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
3.5.4 重建面向客户和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 |
第4章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 |
4.1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保障措施 |
4.1.1 营造成熟的流程银行文化 |
4.1.2 充实流程银行的人才梯队建设 |
4.1.3 建立并完善过程管理和评估机制 |
4.1.4 推动IT系统全面升级改造 |
4.2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的预期效果 |
4.2.1 服务质效将显着提高 |
4.2.2 内控管理能力得到强化 |
4.2.3 机构网点运作更加高效 |
4.2.4 产品创新能力将得到增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1.1 档案馆形象构成研究 |
1.3.1.2 档案馆形象塑造研究 |
1.3.1.3 档案馆形象描述研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2.1 企业形象设计 |
1.3.2.2 档案形象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思路、重点、难点、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重点和难点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2.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基本问题 |
2.1 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概念界定 |
2.1.1 综合档案馆 |
2.1.2 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 |
2.2 网络媒体对综合档案馆形象塑造的影响 |
2.2.1 便捷化 |
2.2.2 互动性 |
2.2.3 个性化 |
2.2.4 多元化 |
2.3 综合档案馆自身的形象定位 |
2.4 网络媒体中档案馆形象构建原则 |
2.4.1 客观性原则 |
2.4.2 科学性原则 |
2.4.3 系统性原则 |
2.4.4 适用性原则 |
2.4.5 可比性原则 |
2.4.6 专业性原则 |
3.研究方法及过程 |
3.1 研究方法、工具、过程 |
3.1.1 扎根理论法 |
3.1.2 研究工具 |
3.1.3 实施思路 |
3.2 样本概述及数据编码 |
3.2.1 样本概述 |
3.2.2 数据编码介绍 |
3.3 编码及分析 |
3.3.1 开放编码 |
3.3.2 关联式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基于编码的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初始模型 |
4.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分析 |
4.1 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的公众形象分析 |
4.1.1 职能形象 |
4.1.1.1 功能定位 |
4.1.1.2 职能工作 |
4.1.1.3 服务理念 |
4.1.1.4 工作理念 |
4.1.1.5 规章制度 |
4.1.2 建筑设施形象 |
4.1.2.1 设施设备 |
4.1.2.2 馆舍建筑 |
4.1.2.3 档案馆升级 |
4.1.3 馆员形象 |
4.1.3.1 馆员素质和精神 |
4.1.3.2 馆员业务能力 |
4.1.4 馆藏形象 |
5.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的改进策略 |
5.1 职能形象方面 |
5.1.1 优化馆藏,发挥其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 |
5.1.2 加强档案馆的科学研究水平,明确文化机构定位 |
5.1.3 促进档案馆的交流互访工作,完善档案工作 |
5.1.4 强化档案馆规章制度宣传,规范档案馆工作 |
5.1.5 维护信息平等,消除信息鸿沟的服务理念 |
5.2 建筑设施形象方面 |
5.2.1 大力推进档案新馆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宗旨 |
5.2.2 加强便民设备建设,提供贴心服务 |
5.2.3 继续加大数字档案馆建设,探索智慧档案馆建设新方向 |
5.3 馆员形象方面 |
5.3.1 信息时代加强馆员的业务能力 |
5.3.2 加强档案馆工作人员心理素质 |
5.4 馆藏形象方面 |
5.4.1 提高馆藏质量,丰富馆藏资源 |
6.结论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浏阳市馆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民主: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研究[D]. 王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变迁对上访的影响 ——基于多案例的研究[D]. 郭梦晨. 山西大学, 2020(02)
- [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D]. 任恒. 吉林大学, 2019(02)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6]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D]. 张劲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大数据环境下健全湖南施政行为公开研究[D]. 杨文. 湘潭大学, 2017(02)
- [8]我国奖励制度和荣誉档案管理研究[D]. 孔放. 南京大学, 2017(09)
- [9]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研究[D]. 汤华. 湖南大学, 2017(07)
- [10]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研究[D]. 王婉桐.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