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唐诗学》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郝青霄[1](2017)在《2014年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文中研究说明*本索引所收录的是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索引,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条目在前,摘要附后,大致按年代顺序排列。*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作者:《题目》(某某),院校
黎家延[2](2015)在《《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一种,无论创作数量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唐诗研究也成为后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唐宋诗歌前后相继,宋人对于唐诗的研究鞭辟入里,达到了很高成就,诗话中的唐诗观层出不穷。魏庆之生活于南宋末年,其代表作《诗人玉屑》历来被视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之作,因在宋末辑录方辑录成册,故对于前人观点及诗评的借鉴和和吸收都比较多。其十四、十五、十六三卷集中辑录了唐代众位诗人的相关评述。其中李杜单列一卷,李杜之后的诸位诗人辑成两卷。《诗人玉屑》主要条目皆源自前人诗话,自身诗评相对较少。但这种辑录方式不能掩盖该着作中体现的唐诗观念。作者在卷帙浩繁的诗评中有选择性地辑录,将不同作品和作者的诗歌评述按照特定的内涵编排在一起,正好能集中体现《诗人玉屑》的诗学观念,而第十四至第十六卷集中体现了其唐诗观念,盛唐为尊、崇杜抑李、肯定中晚唐诸家等观念都在这部分得以展示。当然,前十二章关于师法部分和散见于其他部分的诗评,亦有不少论述唐人,这些共同构成了《诗人玉屑》的唐诗观。《诗人玉屑》的唐诗观产生既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又与诗人自身的思想有极大关联,诗歌的发展流变、宋代诗学的兴盛、魏庆之所受教育及当时的社会氛围,都影响者该着作唐诗观念的形成。而着作中的唐诗观念,又对后代的唐诗学产生了不小影响,无论唐诗分期还是后代唐诗学研究,或多或少都受《诗人玉屑》影响。当然,在论述其影响时,对于《诗人玉屑》作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着作,其不足之处也不应该回避。
张艳辉[3](2014)在《宋代闽地唐诗学研究》文中指出宋代以前,福建地区的文化仅为萌发和准备阶段,对于当时的诗学来说,也是如此。到了元、明时期,福建地区的诗学特盛,并形成了自身的地域特点。因此,元明之后的福建诗学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处于中间状态的宋代,对于闽地唐诗学,学界缺少更为深广的文化意义上的发掘。在宋代之前,福建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而到了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闽地人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诗人、散文家的数量激增,整个宋代文化重心由北向南转移,闽地即当时的文化中心之一。这种现象具有典型性,这也是本文的选题依据。本文即从六个方面探讨宋代闽地唐诗学。第一章为绪论。第一节为研究现状综述。第二节论述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三节论及宋代闽地的行政区划、文化背景。第四节是论述文学背景,重在挖掘五代闽国的唐诗学对宋代闽地唐诗学接受的启发意义。第二章为宋代闽地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唐诗的接受。第一节为闽地文人群体在诗歌创作上对唐诗的模仿。主要分析了宋代闽地文人对以李杜为代表的盛唐诗风的规摹,以及“西昆体”、“白体诗”、“晚唐体”在闽地的流行,并且分析了“一代宗工”刘克庄的唐诗之路。第二节闽地理学家诗歌创作中的唐音、宋调。北宋时期,闽地理学家无论是从诗学理论上还是诗歌创作上,都没有表现出诗风独立的意识,也没有明显区分唐音、宋调的意识。两宋之交理学家诗人在创作上大多形成了宋诗风格,基于此,对杜诗及韩愈诗亦特别关注。南宋时期,朱熹对韦应物、陈子昂及李白等人的评价较其他理学家有了新变性。南宋中后期以真德秀为代表的“击壤派”理学家将诗教观极致化,并以此为标准对唐诗进行取舍,与以刘克庄为代表的文人群体的唐诗观产生分歧。第三章是宋代闽地诗话、笔记中的唐诗学观。前四节为整体性研究,第一节说明闽地诗话、笔记文献在对杜诗的接受过程中,逐渐将杜诗提升至经典地位。第二节就闽人李杜优劣论进行分析,对杜甫的接受大多基于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而对于李白的接受大多基于其艺术风格,到了南宋末年,以严羽为代表的闽地文人始将李杜共同作为诗学典范。第三节主要论述闽地文人对陈子昂及中晚唐诗人的接受概况。第四节主要总结闽地诗话对唐人诗歌技巧的探讨。第五节及第六节为个案分析,主要分析严羽《沧浪诗话》、蔡正孙《诗林广记》所体现出的唐诗学观念,其共同特点是推崇盛唐诗歌,也是明代闽中诗派形成的渊源。第七节为《吟窗杂录》及《杨氏笔苑句图》、《古今明贤警句》。《吟窗杂录》的形式较为特殊,是书裒集唐人诗格、句图,承担着指导闽地民间学诗的任务。第四章是宋代闽地的唐诗文献整理研究。第一节主要论述宋代闽地对唐人别集的刊刻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闽地诗学潮流的变化。第二节从对唐人别集的整理研究宋代闽地的唐诗文献学以及在整个宋代唐诗文献学上的地位。第三节为闽地文人所编唐诗选本研究,在唐诗学上,唐诗选本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对唐人绝句的重视;二是重古体而轻律诗。第四节则就李白诗学史上第一个评点本严羽评点《李太白诗集》论述严羽对李白诗歌的评价。第五节说明闽地文人所编类书体现的唐诗学观念。闽地文人所编类书大多对杜诗特别重视,但叶廷硅《海录碎事》却对杜诗无甚采录,而多取李白、李贺诗歌,表现出其独特的诗学观。第五章主要研究宋代闽地所遗留以及见诸着录的书法作品、碑刻对唐诗文献的保存以及接受。第一节为宋代闽地书法作品与唐诗。宋代闽地出现了不少着名的书法家,书法作品众多,同时,闽人又特别注重前代书法作品,并多有收藏。书法作品“载道”与“移人”的双重效能使其成为唐诗传播与接受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节为宋代闽地碑刻等对唐诗文献的保存。由于金石文字是重要的文献资料,因此金石资料在宋代尤为人所关注。第六章主要研究宋代闽地区私家藏书对唐诗文献的保存。第一节为宋代闽地藏书家考略,主要介绍私人藏书家及藏书概况。第二节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宋代闽地私家藏书对唐诗文献的保存成就。本论文从不同角度研究宋代闽地的唐诗学,并梳理出这一新兴诗歌创作区域对前代诗歌传统的继承情况以及其对元明、清代唐诗学的影响,这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所在。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地域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赵耀锋[4](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清河[5](2012)在《晚明江南诗学研究》文中提出晚明清初是中国诗学鼎盛的时期。本文以江南诗学为研究对象,对晚明诗学现象、诗学进程作尽可能深入的解读和阐述,以期将明清诗学还原为一个生命整体。明代文学发展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至晚明,江南文士完全成为文坛的主体。他们尽管不如王世贞才富学赡,不如袁宏道穷新极变,亦不如钟、谭矫异抉幽,但秉承世家“隐读”传统,以才艺相尚,客观上形成了金陵、杭嘉湖、苏松常三个较大的区域诗学群体,并在日常交往中,与“后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相游处而不失主见,相讨论而不瘟不激,相砥砺而清雅自况,以其独立的诗学品格,铺垫了一条从摹古通向融今、从格调通向神韵、从全面宗唐通向合理祧宋的稳健途径,为清诗的全面发展及理论成熟作出了巨大贡献。全文共分导论、七章主体部分与结语:导论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界定、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主体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回顾“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传统,通过回溯“江南”空间意象沿革的历史,说明晚明江南发展为以金陵、苏州、杭州为城市中心的三大区域具有必然性。通过梳理江南文学发展史,考察“江南文学”经过六朝、南唐、南宋、元末明初阶段持续沿“诗缘情”文学特征发展、最终才得以形成以“绮靡”为主流的诗学格局。第二章探讨晚明江南诗学背景。晚明政治、经济、科举、书籍行业以及家庭教育等都呈现出与明代前中期不同的面貌,构成了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促成了晚明诗学的高度繁荣。第三、四章,按照文学“四要素”的理论,概括介绍晚明江南诗学的世家主体论以及“尚博、崇艺、主情”的作品特征论;选择社会或文化“风气”作为考察视角,探讨晚明江南诗学的品评风气;这种热衷于品评的风气,也是江南诗学容易结成群体的重要原因。第五至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论证“金陵诗学群”、“杭嘉湖诗学群”、“苏松常诗学群”的群体诗学活动、诗学特征以及主要代表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以《金陵雅游集》的作者、三位魁元诗人为代表,分别探讨焦竑、顾起元、朱之蕃的诗学活动和诗学思想。焦竑主张博雅,在晚明多元的诗学格局中自成一家;顾起元主张神理,将变雅变声导入中和雅正之途;朱之蕃通过其诗学编辑活动,初步改变了“诗以初盛唐为宗”的格局,将中晚唐诗人纳入理论畛域。第六章探讨浙西杭嘉湖诗学具有更典型的世家结社、鉴藏、参禅、着述等群聚特性,形成了“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冯梦祯疏朗通脱的诗学观念、黄汝亨清妙醇雅的诗学理想、周履靖情景事意的诗学法则、李日华平淡恬雅的诗学风格、朱国桢清丽雍容的诗学品格以及董斯张而绮丽自成的“吴下体”诗学实践,扩大了江南诗学的影响。第七章从两个传统解释苏松常诗学群体的整体面貌,一个是“吴派”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一个是“东林复社”古典主义诗学传统,这两派成员其实同出一地,有交叉重叠处,但他们不同的生存形态决定了其诗学理论的整体性差异。“吴派”以王穉登、赵宦光、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为代表。游吟诗人王穉登,以“清嘉蕴藉”为宗尚;斋居诗人赵宦光,以“情性格调”为主张;董其昌追求真实平淡、“元神”丰融的艺术境界;冯时可重拾“后七子”风雅诗教学说;陈继儒反对后七子以“粗悍拗硬”之语压倒一世的作派,强调以真性情抒写“便娟轻俊”的“古今粹言”。“东林复社”以顾宪成、高攀龙、顾大章、魏大中、黄尊素、李应升、张溥、陈子龙等为代表。其中,顾宪成、高攀龙强调文以致用、学思结合;顾大章、魏大中强调自然化工、文道合一;黄尊素、李应升强调兴观以群、养气致静;张溥、陈子龙强调兴复古学,经世复雅。第八章为结论,晚明江南文士在北方诗学(“齐风”)与公安竟陵派诗学(“楚风”)的“裹挟”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清丽婉雅的诗学(“吴歈”)。晚明多元化的诗歌风气,使吴中士子先后笼罩在“后七子”、“公安竟陵”以及“云间派”的氛围中,其诗学是保持现状,还是寻求突变,种种矛盾困扰着他们。立场上“复古与创新”的矛盾、观念上“格调与神韵”的矛盾、对象上“宗唐与宗宋”的矛盾是三组主要矛盾。晚明江南文士主张各种“调和论”化解上述矛盾,他们以博学调和古今,以艺术调和韵调,以情致调和唐宋,在诗学互动、人才储备、思想酝酿等各个方面,为清初诗学的殿堂搭建了高水准的平台。
陈莉静[6](2012)在《论张戒的唐诗观》文中研究说明《岁寒堂诗话》具有明确的论诗主旨与自觉的诗歌审美意识,在思想内蕴方面,张戒以传统的儒家文艺思想为宗,倡导儒家诗教,重申“言志”与“思无邪”两个重要的诗学命题,并结合汉代《诗大序》的情志观,对诗歌之意旨进行规范;在诗歌审美方面,张戒从“韵”、“味”、“气”等美学范畴入手,并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韵味”、“气格”之说,从而构成了其唐诗审美特征论。《岁寒堂诗话》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该书写作之时,南宋王朝内忧外患,政治环境险恶,诗歌作品中本应呼唤的爱国主义热情,却因主和派的打压而逐渐淡化、消解。江西后学偏重诗法,有意淡化诗歌现实内容的创作倾向,更使得诗坛内部萎靡不振。为了匡正时弊,重振诗风,张戒一方面扛起儒家诗教思想的大旗,提倡诗歌的社会功用,另一方面确立杜甫的诗学典范地位,通过对杜甫人格精神的强调以及对杜诗经典地位的确立,对江西诗风的偏弊进行了猛烈抨击与强力反拨。张戒对汉魏、盛唐诗人总体评价较高,更将杜诗视为唐之典范而推崇备至,书中还流露出鲜明的崇唐抑宋倾向。张戒对宋诗的批判,主要集矢于苏轼、黄庭坚二人,并以唐之李、杜作为对照,结合其他盛唐诗人的作品,进而考察、辨析两代诗之间的差异,虽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实际上成为唐宋诗之争的滥觞,在宋以后的文学史、文论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新[7](2011)在《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宋时期,是杜诗学史上第一个研杜高潮期,有关杜甫与杜诗的“诗圣”说、“集大成”说,逐步确立并得以推广,有宋一代文坛上,“千家注杜”、人人宗杜,蔚然成风。在宋人的诗话、笔记、论诗诗文及杜诗注本等众多着作之中,对于杜诗的体裁、风格以及各种艺术表现手法,都有许多富有价值的艺术批评。宋人对于杜诗体裁运用之批评,充分肯定了其体格无所不备、诸体兼擅的诗体运用才能,并依据其创作实际,总结出其各体诗作之所长,尤其是对杜诗中以“吴体”为代表的拗体律诗,从“变体”之创新角度予以肯定,作为诗学取法的范式。宋代诗坛诸家,对于杜诗谋篇、构句,以及炼字之法,颇为推重,从杜诗的布置严谨、工于起结、剪裁,前后呼应、一气连属等诸多方面,对其章法艺术加以总结;从多样化的句式结构、摇曳错综的倒装句法、涵蕴深厚的构句容量,及以拙为奇、化俗为雅的拙句运用等方面,对其句法艺术加以总结;从杜诗创作中锤炼实字、虚字、叠字、俗字等方面,对其“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本论文中所引杜诗,均依仇兆鳌《杜诗详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同)的苦吟精神有了深刻的体认,以“诗眼”、“响字”誉之,奉为诗学楷模。宋人择取杜诗中的多种特殊对仗形式,诸如“借对”、“当句对”、“扇对”、“流水对”等,加以艺术总结,并指出杜诗中“轻重对”、“偏枯对”的“词性不属”缺点,体现出其批评视野全面性。宋人基于“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举世重读书、尊士人之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重文字来历出处、崇尚才学的诗坛创作与诗歌批评倾向,对于杜诗中的用典艺术极为关注,既包括不厌其烦的钩稽事典、注释语典,也注重总结其多种用典手法。宋人对于杜诗的艺术风格,虽尚未普遍标举“沉郁顿挫”为其主体风格,但大多从其深沉、浑厚、壮阔之艺术境界,与抑扬、跌宕、逆折之艺术表现两方面,分别对杜诗的“沉郁”、“顿挫”两大艺术特征给以了总结,并关注到其多样化的风格呈现。宋人对于杜诗的艺术渊源,紧密联系其创作实际,进行了细致入微探究,上起《风》、《骚》、汉乐府,中有魏晋六朝,下及唐代诸贤,充分验证了其“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其六)的诗学继承精神,并促使杜诗艺术“集大成”说,在两宋诗坛最终定型并得到普遍认同。宋代诗人普遍尊杜、学杜,将杜诗奉为诗学楷模,纷纷通过化用语典,模学句法、对仗,以及效法诗体、风格,甚至创作集杜诗、填隐括词等诸多方式来学习杜诗艺术,虽多有循习陈言、缺乏创新之不足,但其学习热情是难以抹煞的。宋人不仅从伦理道德之“圣贤”层面,将杜甫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加以推崇,也从艺术表现层面,对于杜诗的艺术高度与成就倍加赞赏,诸如“诗人之冠”、“第一才”、“超今冠古”之赞誉层出不穷,这两方面的评述,共同构成了“诗圣”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至南宋杨万里,明确尊杜甫为“圣于诗者”(《江西宗派诗序》),代表了宋人对于杜诗艺术成就的最高定评。宋代杜诗艺术批评,在杜诗学史,乃至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批评史上,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贺伟[8](2006)在《傅璇琮“整体研究”述论 ——傅璇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述论之一》文中认为傅璇琮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倡导“整体研究”的学术研究模式,它的完成,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流程的,包括“整体研究”的准备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以前,即从傅先生考上清华大学中文系到进入中华书局做编辑。傅先生为这一模式作了资料的准备,思想的酝酿,学术的训练。“整体研究”的完成期: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世纪末,即从《唐代诗人丛考》的出版,历经《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唐代科举与文学》、《李德裕年谱》、《唐才子传校笺》等几部着作的刊印,一直到《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的付梓。这种研究模式,从研究思想、研究手段等方面,给整个中国学术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在“整体研究”模式的探索中,傅先生与其他学者合作,开创了集体研究的新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学者各展所长,通力合作,形成了团结、求实的学风。
李亮伟[9](2002)在《《宋代唐诗学》评介》文中指出
陈友冰[10](2000)在《五十年来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五十年来壅塞阻断 ,缺少沟通 ,由于政治和学术背景的不同 ,两岸的唐代文学研究形成了各自的优长和存在着不同的缺憾。由于来自同一个学术传统 ,因此又有许多相似和共通之处。比较一下两岸五十年来唐代文学研究历程中的共通、不足和各自的优长 ,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对两岸的唐代文学研究互取其长 ,互补其短 ,共同推进 ,纵深发展 ,在新的世纪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不无好处
二、《宋代唐诗学》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唐诗学》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2)《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人玉屑》概述 |
第一节 魏庆之生平、思想与创作 |
一、生平介绍 |
二、思想与创作 |
第二章 《诗人玉屑》中的唐诗观 |
第一节 盛唐为尊 |
一、尊崇杜诗 |
二、李杜比较—崇杜抑李 |
三、赞赏初唐 |
第二节 唐之晚年 |
一、肯定中唐诸家 |
二、重视晚唐诸家 |
第三节 唐宋诗优劣比较 |
第三章 《诗人玉屑》中唐诗观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
第一节 宋代诗话中唐诗观的发展状况 |
一、宋代诗话的起源与发展 |
二、宋代诗话中唐诗观的特点 |
第二节 《诗人玉屑》中唐诗观形成的原因 |
一、诗歌发展趋势 |
二、社会风气的影响 |
第三节 《诗人玉屑》唐诗观对后世的影响 |
一、唐诗分期的确立及认可 |
二、对后代诗学的影响 |
第四章 《诗人玉屑》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诗人玉屑》对诗学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诗人玉屑》与《沧浪诗话》 |
第三节 《诗人玉屑》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宋代闽地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三节 宋代闽地的行政区划及文化背景概述 |
第四节 文学背景概述:五代闽国的唐诗接受对宋代闽地唐诗学的启发 |
第二章 宋代闽地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唐诗的接受 |
第一节 从“拘于才力”到“唐摹晋帖”——闽地文人群体的诗歌创作 |
第二节 闽地理学家诗歌创作中的唐音、宋调 |
第三章 宋代闽地所编诗话、笔记中体现的唐诗观 |
第一节 宋代闽地所编诗话、笔记中的杜诗学 |
第二节 李杜优劣、李杜并称兼及李白接受 |
第三节 宋代闽地诗话、笔记中的陈子昂及中晚唐诗人 |
第四节 《诗人玉屑》及宋代闽地诗话对唐人诗歌创作技巧的探讨 |
第五节 严羽《沧浪诗话》与明代闽中诗派的形成 |
第六节 蔡正孙《诗林广记》及其所反映的唐诗观 |
第七节 《吟窗杂录》及《杨氏笔苑句图》、《古今名贤警句图》 |
第四章 宋代闽地的唐诗文献学研究 |
第一节 宋代闽地对唐人别集的刊刻 |
第二节 宋代闽地对唐人别集的整理 |
第三节 宋代闽地的唐诗选本 |
第四节 宋代闽地唐诗评点本:评点《李太白诗集》--兼论严羽的李白诗学批评 |
第五节 《海录碎事》及《方舆胜览》等类书所体现的文学审美观 |
第五章 宋代闽地书法、碑刻等对唐诗文献的保存 |
第一节 宋代闽地书法作品与唐诗 |
第二节 宋代闽地碑刻等对唐诗文献的保存 |
第六章 宋代闽地私家藏书对唐诗文献的保存 |
第一节 宋代闽地藏书家考略 |
第二节 宋代福建私家藏书与唐诗文献 |
结论 |
附录 |
宋代闽地所刻唐人诗集叙录 |
宋代闽地所编唐人别集叙录 |
宋代闽地所编唐诗选本叙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
第四章 唐诗史论 |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
第一节 诗体论 |
第二节 流派论 |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李白研究 |
第二节 杜甫研究 |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
第四节 李贺研究 |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
结语 |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晚明江南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何处是“江南” |
二、“诗学”定义说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论旨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 |
第一节 文学江南:水乡意象与城市中心 |
第二节 江南文学:六朝唐宋总关情 |
第二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政治环境的恶化 |
第二节 江南经济的质变 |
第三节 江南科举的发展 |
第四节 江南书院、书楼、书坊的兴盛 |
第五节 江南文学世家的繁衍 |
第三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主体特征论 |
第一节 江南诗学主体论 |
一、世家文士与群聚活动 |
二、金陵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
三、杭州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
四、苏松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
第二节 江南诗学特征论 |
一、北方诗学特征:求真、遵道、言志 |
二、江南诗学特征:尚博、崇艺、主情 |
第四章 晚明江南诗学与品评风气 |
第一节 品评风气之成因 |
第二节 清玩世风、清议士风与清言文风 |
一、“清玩”世风 |
二、“清议”士风 |
三、“清言”文风 |
第三节 从几个话题看品评风气 |
一、李杜优劣论 |
二、各体“压卷”说 |
三、唐无古诗、宋无诗说 |
第五章 金陵诗学群 |
第一节 概览 |
一、集团结伙:群体之原委 |
二、乡贤世家:群体之构成 |
三、群体活动:金陵雅集与乡贤题咏 |
四、金陵诗群之风格:以清雅为主流 |
第二节 焦竑 |
一、文学活动 |
二、文学思想及流派倾向 |
三、诗学成就:以《澹园集》为例 |
第三节 顾起元 |
一、文学活动 |
二、文学思想 |
三、从《懒真草堂集》看其诗学主张 |
第四节 朱之蕃 |
一、诗学活动 |
二、诗学编着 |
第六章 杭嘉湖诗学群 |
第一节 概览 |
一、失落的文明:杭嘉湖文学世家群体 |
二、湖上的诗社:诗学世家群体举隅 |
三、世家成员的其他群聚方式 |
四、“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 |
第二节 杭州诗学:以冯梦祯、黄汝亨为例 |
一、冯梦祯的文学活动 |
二、冯梦祯的诗学思想 |
三、黄汝亨及其《寓林集》 |
第三节 嘉兴诗学:以周履靖、李日华为例 |
一、周履靖的诗学活动及其思想 |
二、李日华的诗学活动 |
三、李日华的诗学思想 |
第四节 湖州诗学:以朱国桢、董斯张为例 |
一、朱国桢诗学活动及主张 |
二、董斯张生平及其诗论 |
第七章 苏松常诗学群 |
第一节 概览 |
一、吴门、松江诗人群 |
二、吴派“平淡”诗风——以“拟陶”为例 |
三、常州东林、苏州复社、松江几社诗人群 |
四、东林、复社与几社诗学思想 |
第二节 王穉登、赵宦光与吴门诗学 |
一、王穉登的诗学活动 |
二、王穉登的诗学思想 |
三、赵宦光的诗学活动 |
四、赵宦光的诗学思想 |
第三节 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与松江诗学 |
一、董其昌的诗学活动 |
二、董其昌的诗学思想 |
三、冯时可的交游 |
四、冯时可的诗论 |
五、陈继儒的文学活动 |
六、陈继儒的诗论 |
第四节 顾、高诸君子与东林诗学 |
一、“东林八子”的诗学: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例 |
二、东林六君子、七君子诗学 |
第五节 张溥、陈子龙与复社、几社诗学 |
一、张溥的诗学思想 |
二、陈子龙的诗论主张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矛盾 |
一、立场上:复古与创新 |
二、观念上:格调与神韵 |
三、对象上:宗唐与宗宋 |
第二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调和 |
一、以博学调和古今 |
二、以艺术调和韵调 |
三、以情致调和唐宋 |
第三节 余论 |
附录一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世家点将录(配论诗绝句) |
附录二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简明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论张戒的唐诗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张戒诗学的形成及其宗唐倾向 |
第一节 家国危难的人生经历 |
第二节 理学兴盛的文化背景 |
第三节 诗教思想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张戒的唐诗审美特征论 |
第一节 旨趣说 |
第二节 韵味说 |
第三节 气格论 |
第三章 张戒的杜诗典范论 |
第一节 张戒“杜诗学”之渊源 |
第二节 杜诗意旨之正 |
第三节 杜诗技法之精 |
第四章 张戒的唐宋诗优劣论 |
第一节 张戒的唐宋诗体格之辨 |
第二节 张戒的唐宋诗诗法之别 |
第五章 张戒宗唐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
第一节 严羽诗学之先导 |
第二节 唐宋诗之争的滥觞 |
第三节 正变观念的维护与纠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宋人杜诗体裁艺术论 |
第一节 杜诗古体论 |
第二节 杜诗近体论 |
第三节 杜诗拗律论 |
第二章 宋人杜诗章法句法论 |
第一节 杜诗章法论 |
第二节 杜诗句法论 |
第三章 宋人杜诗炼字论 |
第一节 "诗眼"与"响字" |
第二节 杜诗实字、虚字论 |
第三节 杜诗叠字、俗字论 |
第四章 宋人杜诗对仗论 |
第一节 杜诗借对论 |
第二节 杜诗流水对、当句对、扇对论 |
第三节 杜诗轻重对、偏枯对论 |
第五章 宋人杜诗用典论 |
第一节 宋人重用典的时代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杜诗事典论 |
第三节 杜诗语典论 |
第四节 杜诗活用典故论 |
第五节 宋代杜诗用典悖论 |
第六章 宋人杜诗风格论 |
第一节 "沉郁顿挫"论 |
第二节 多样化风格论 |
第七章 宋人杜诗艺术渊源论 |
第一节 "集大成"说 |
第二节 宪章汉魏,取材六朝 |
第三节 贵古厚今,取法同代 |
第八章 宋人学杜论 |
第一节 宋人学杜概说 |
第二节 宋人学杜方式论 |
第三节 集句诗与隐括词 |
第九章 宋人杜诗艺术成就论 |
第一节 "诗圣"说 |
第二节 杜诗艺术成就比较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傅璇琮“整体研究”述论 ——傅璇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述论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整体研究”的准备期 |
第二章 “整体研究”的完成期 |
第一节 《唐代诗人丛考》里程碑似的开拓之功 |
第二节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的史料建设之功 |
第三节 《唐代科举与文学》对文学研究的整体把握 |
第四节 《李德裕年谱》在“整体研究”理论关照下的史料辨析 |
第五节 《唐才子传校笺》是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的一次综合整理 |
第六节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标志着“整体研究”模式完成 |
第三章“整体研究”实践中,开创了集体研究的新模式 |
附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宋代唐诗学》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2014年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J]. 郝青霄.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2)
- [2]《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D]. 黎家延.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5)
- [3]宋代闽地唐诗学研究[D]. 张艳辉. 西北大学, 2014(04)
- [4]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5]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 张清河. 武汉大学, 2012(06)
- [6]论张戒的唐诗观[D]. 陈莉静. 华侨大学, 2012(06)
- [7]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D]. 李新. 河北大学, 2011(12)
- [8]傅璇琮“整体研究”述论 ——傅璇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述论之一[D]. 贺伟. 郑州大学, 2006(05)
- [9]《宋代唐诗学》评介[J]. 李亮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4)
- [10]五十年来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比较[J]. 陈友冰. 文学评论,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