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平构件的CT重建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甜甜[1](2021)在《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文中指出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基体(SiCf/SiC)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结构设计性强、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耐高温、抗氧化性好和层间性能优异等特征,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高温部件理想的候选结构材料。其中,2.5D结构是三维机织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通过层层角联形成的呈现整体网络的结构。然而,受限于SiCf的特殊性及Si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目前对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以二代碳化硅纤维(SiCf)增强2.5D织物为骨架,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备SiCf/SiC复合材料,利用Micro-CT三维扫描技术分别扫描获取2.5D机织SiC纤维预制体和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断层图像,进而统计分析纤维束形态及孔隙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生成孔隙的随机算法,通过Solidworks以及ABAQUS软件构建了不含孔隙缺陷的理想化几何模型(I-model)、含均匀孔隙分布的均匀化几何模型(U-model)以及含真实孔隙分布的非均匀几何模型(N-model)。结果表明,建立的含真实孔隙分布的非均匀几何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束形态及孔隙分布特征,为后续高保真数值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2)围绕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利用万能试验机开展材料在不同方向(经向和纬向)上的拉伸和弯曲力学行为研究,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获取损伤图像及相关数据,进而研究了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经向和纬向在单轴拉伸和弯曲载荷下的损伤模式,讨论了试样在不同方向上的拉伸和弯曲失效机理。结果表明:经向、纬向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以及三点弯曲载荷下的损伤存在差异。试样的拉伸破坏为拉伸应力、剪切应力耦合作用的结果。经向拉伸主要沿着纤维与界面发生脱粘和滑移,纤维拔出明显,且纤维拔出长度较长,从而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纬向试样端口特征为明显的台阶状,纤维束和纤维单丝拔出比例少,是以纤维束脆性断裂为主。在弯曲载荷下,经向主要沿着经纱与纬纱结合点出发生裂纹扩展,导致损伤破坏产生,纱线此时起到增韧作用;而纬向主要沿纬纱束之间发生裂纹,纱束断裂产生的弯曲破坏,纱线此时起到增强作用。(3)在精细化细观模型基础上,构建了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开展了拉伸和弯曲数值模拟。其中,基于细观尺度建立了含不同孔隙分布的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即不含孔隙缺陷的理想化模型(I-model)、含均匀孔隙分布的均匀化模型(U-model)以及含不同孔隙分布的非均匀模型(N-model)。将建立模型与拉伸试验进行比对,从而对提出的非均匀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的拉伸载荷下的材料的应力集中主要围绕在巨型孔隙附近,最终导致材料的损伤,与试验中最终损伤沿着巨型孔隙的机制一致,数值模拟的拉伸材料刚度以及宏观损伤形态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由N-model,U-model和I-model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为44354.58MPa,42932.23MPa和40477.25MPa,而实验结果的弹性模量为41659.85MPa。进一步地,提出的含非均匀孔隙的模型(N-model)能够较好地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模拟精度可达95%,而不含孔隙分布的理想模型(I-model)和含小孔隙均匀分布的模型(U-model)的误差分别为22%和15%。因此,所提出的N-model能够准确预测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全场应力分布和损伤。为了进一步验证提出的含不同孔隙分布的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全尺寸方法建立含孔隙分布的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经向试样三点弯曲加载过程,分析了损伤破坏机理,并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三点弯曲宏观损伤形态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随机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有效预测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
刘璠[2](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指出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麦嘉雯[3](2020)在《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饰纹样是广府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工匠智慧和审美意识的共同作用和融通关系。前人研究有的侧重于建筑学的角度,阐释装饰图像的象征表达作用,增强建筑意义的表达;有的侧重于工艺美术的角度,介绍工艺和图案,缺乏建筑学空间与构造的视角。作为微观的图像,纹样在传统建筑研究居于边缘地位。相比基于古典建筑线脚和叶饰的西方纹样对欧洲建筑装饰的影响,它们对于广府传统建筑装饰同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展开。研究地域范畴以广府文化核心区珠江三角洲为主;时间范畴为明清时期,部分案例涉及民国时期。由于不少传统建筑存在重修、翻新的情况,前期的装饰构件大多被更替,所以不少装饰纹样的年代以清代为主。尽管纹样与装饰的讨论边界存在模糊性,但是可以将边界适当外延至装饰形式、图案及艺术类的绘画等,从而把握纹样在整个建筑装饰体系的位置与作用。广府建筑装饰部位可分为台基、屋面、构架、墙体、木装修和壁画,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构件或部件作为讨论对象,研究装饰纹样在其中的分布与应用。其中,台基部分以石雕为主,包括塾台、柱础、滚墩石和门臼。以塾台为例,红砂岩或粗面岩材质的塾台多为明至清初时期,其装饰面常刻有瓣状开光和竹节立柱。这类瓣状开光还出现在明至清初的门枕石、栏板等处,据此推断它是一种流行于明至清初的装饰纹样。屋面部分以颜色鲜艳、造型生动的装饰表现为主,选取灰塑屋脊、陶塑屋脊、搏风带和山墙顶部进行讨论。以博古脊为例,探讨脊耳纹样及其与“博古脊”名称的关系。构架部分以木构和石构为主,包括广府常见的五类梁架、檐枋搁架、梁底雕花和挑头。早期石构作为木构替代品出现,在造型上对木构进行模仿,后面逐步转向自身特色表达。檐枋搁架经历了由木梁木驼墩斗拱到石梁石驼墩斗拱,再到石梁石金花驼墩、石梁石金花狮子的变化过程。墙体部分包含砖雕、灰塑、陶塑、石雕等装饰构件,并从中选取墀头、窗花、门楣窗楣、门框对联、青云巷门匾、门官和天官赐福进行探讨。由于砖雕构件颜色单一,因此工匠通过组织丰富的画面层次和精细雕刻来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在木装修部分,选取封檐板、门栊、脚门顶饰、隔扇、蚝壳窗、满洲窗和挂落进行探讨,总体展现着生活化、世俗化的装饰氛围,给人以通透、精细的心理感知。壁画部分探讨画心、隔水、挡水板壁画、民居壁画和灯影花。由于民居壁画少人问津,因此对它的常见题材和墀头搭配进行讨论。以上的研究工作基本建立起纹样在广府建筑装饰的构架体系。再结合广府常见纹样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装饰地位与作用,将其分为主题纹样和辅助纹样。主题纹样包括茛苕纹、忍冬纹、卷草纹、如意纹、龙纹、夔龙纹、博古纹、西番莲纹、十字花纹等。其中以夔龙纹和卷草纹的应用最为广泛。辅助纹样则有莲瓣纹、联珠纹、锯齿纹、凸字纹、方齿纹、瓣状开光等。另外,常见有两种母题重复间隔排布形成的边框纹样,推断它与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同类构图形式的纹样相关联。由于图案是广府装饰母题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纹样相辅相成,因此也对图案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四艺雅集、佛八宝、暗八仙这三类图案在建筑装饰上的混合使用,反映了广府地区多教信仰的文化。通过归纳广府建筑常见的纹样与图案类型,构建初步的装饰母题库。最后,对装饰纹样进行专题讨论,并且归纳其文化特征和潜在能力。从中探讨砖砌花叶纹叠涩的构造原型与纹样类型、广府传统建筑与清代广式家具纹样对比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尝试发掘广府装饰纹样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阐明纹样跨越平面和立体、跨越材料、跨越装饰和构件,甚至跨越品类的通用性,体现其潜在能力。通过上述的研究工作,实现对建筑史料学的知识补充,有利于深化对广府传统建筑的理解与品味,并为建筑鉴定、修缮提供一定依据。
韩冬辰[4](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薛晓辉[5](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王博文[6](2019)在《一种新型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的研发及其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是脊柱稳定、矫形的核心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治疗脊柱畸形、脊柱骨折以及脊柱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椎弓根螺钉锁紧设计包括顶部垂直锁紧或侧方锁紧,均需要采用一枚螺塞将固定棒旋转加压锁紧。尽管该设计能够有效锁死固定棒,完成钉棒稳定结构,但存在一些缺陷,如:1.术中操作步骤繁杂,需预紧、锁死、断帽等多个步骤,操作时间长;2.安装螺塞过程中存在错丝、滑丝等现象,可导致固定棒松动,固定失败;3.螺塞必须有足够的高度才能锁定固定棒,因此螺钉尾部切迹增高,增加软组织占位,尤其对于儿童脊柱患者,术后异物感明显,局部疼痛。针对上述螺塞锁紧设计的缺陷,设计一套无螺塞、零切迹,快速锁紧的新型椎弓根螺钉,从而消除普通螺钉的缺陷,简化术中操作步骤,提高医师工效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目的设计并制造一种无螺塞、零切迹、自锁式椎弓根螺钉,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实验验证该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1.设计制造:新型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的设计。具体包括一体式滑动锁止及钉棒结合部两部分。1)一体式滑动锁止设计:包括紧固座及螺钉座两个结构,紧固座滑动锁止及解锁由其与螺钉座口径大小差和金属适度弹性形变实现。2)钉棒结合部:螺钉座内壁与棒采用槽缝结合,以期达到钉棒锁死后无相对活动。与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按设计要求制造样品。2.有限元分析:建立L3-S1的有限元模型,赋予模型各部分的材料属性,计算机模拟腰4/5单节段切除,仿真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3D运算后,计算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伸、旋转4种状态下的生物力学数据,分析压力云图,并得出零切迹无螺塞螺钉各部分在各种压力状态下的受力大小及螺钉在测试中应力集中部位等情况。3.生物力学测试:以特制夹具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实验模块为载体,分别对新型无螺塞椎弓根螺钉及普通螺钉行生物力学轴向拔出实验、静态压缩弯曲屈服实验及周期抗屈实验,比较两种螺钉的轴向拔出力、静态压缩弯曲屈服载荷、压弯刚度、周期抗屈最大负荷及位移等指标,综合评估新型无螺塞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结果1.设计并制造出一种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特点为:1)顶部零切迹,2)一体式提拉滑动锁止,3)钉棒采用内嵌式槽缝结合,钉棒结合后在金属弹性作用力下,两者结合后无相对运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CN107157564A。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制造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螺钉样品进行测试。2.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前屈、侧弯、后伸、旋转四种测试工况下,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钉棒结构和椎间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值分别如下,前屈:29.15±0.992×106N/m2;后伸:29.87±1.054×106N/m2;侧弯:31.73±2.290×106N/m2;旋转:28.80±1.862×106N/m2;普通螺钉钉棒结构和椎间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前屈:29.92±1.537×106N/m2;后伸:29.03±1.282×106N/m2;侧弯:32.53±1.994×106N/m2;旋转:29.47±2.431×106N/m2。四种工况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载时内固定系统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的尾部和钉棒交界处。3.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新型无螺塞椎弓根钉棒结合体最大轴向拔出力为1387.45±96.84 N,普通椎弓根钉棒结合体最大轴向拔出力为1477.75±75.28 N;新型椎弓根螺钉压弯屈服载荷为957.69±58.79 N,压弯刚度73.91±7.454 N/mm;普通椎弓根螺钉压弯屈服载荷为1008.34±40.93 N,压弯刚度84.58±4.051N/mm;周期抗屈实验中,800次周期,最大负荷200 N内,新型椎弓根螺钉测试垂直位移为1.593±0.134mm,普通螺钉组垂直位移为1.603±0.126mm。两种螺钉的轴向拔出实验、静态压缩弯曲屈服实验及周期抗屈实验测试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新型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具有一体化,零切迹,快速锁止等特点,避免了普通螺塞高切迹占位及螺塞滑丝等弊端,简化置钉后的操作步骤,为缩短手术时间提供了新型的结构基础。2.有限元分析及生物力学测试表明:使用新型无螺塞椎弓根螺钉能提供与普通椎弓根螺钉相当的稳定性及固定强度。
王敬雨[7](2017)在《CL系统几何参数标定与图像重建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d Laminography,CL)能够利用不同角度下射线倾斜照射物体后的投影信息对物体内部进行三维成像,因其对扁平物体如印刷电路板、太阳能帆板等的成像检测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材料分析等领域。然而CL成像也面临一些问题:旋转轴固有倾斜角的存在使得系统的几何参数标定更加困难,导致重建图像易带有几何伪影,从而影响图像质量;CL成像特性使得部分投影数据缺失,易造成重建图像存在层间混叠。因此对CL几何参数标定和图像重建算法进行研究对于提高CL系统成像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上述CL成像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CL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解析类图像重建算法和迭代类重建算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迭代的CL几何全参数标定方法。现有的CL几何参数标定方法仅能标定部分几何参数,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文考虑到CL与CT几何结构仅存在旋转轴倾斜角的差别,首先对CT几何全参数标定方法用于CL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其中直接影响CL几何参数标定精度的敏感参数并初步求解;其次,根据CL投影几何构建了CL实际系统与理想系统之间几何误差最小化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并以求解的敏感参数作为初值,进一步迭代求解敏感参数和其它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收敛速度较快、鲁棒性较好,能够一次有效标定CL系统所有几何参数,其中敏感参数以及受其影响的其它参数的标定精度均有明显提升。2.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变换的CL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CL旋转轴倾斜角较小、数据缺失较少时,FBP算法有较好的重建质量且计算速度快。然而现有CL FBP算法通过计算反投影位置,在没有考虑旋转轴倾斜角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滤波反投影,会影响重建图像质量。本文首先建立了虚拟探测器;接着推导了CL成像几何下正投影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投影变换将实际探测器上的投影重构成虚拟探测器上的投影,使得投影数据严格匹配FBP算法;最后对重构后投影利用FBP算法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CL FBP算法相比,本文算法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3.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代数重建(Simultaneous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ART)和总变分最小化(Total Variation Minimization,TVM)的CL重建算法——SART-TVM算法。CL旋转轴倾斜角较大、数据缺失更多时,重建图像层间混叠严重。本文建立了CL成像模型下的TV最小化目标函数,并以SART对成像模型所求的解作为目标函数求解时的初值,采用自适应最速下降法求解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不论与CL FBP算法还是和SART算法相比,本文算法重建图像层间混叠均有改善。
郑克洪[8](2016)在《基于X-Ray CT的煤矸颗粒细观结构及破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开采过程中会遇到众多地质层及多种岩石,且开采出来的煤与矸石颗粒是具有各向异性的非均质体,品种极多,性质各异,因此煤矸颗粒选择性破碎面对的是一庞大而复杂的集合体。根据煤与矸石颗粒的细观结构及宏观物理机械性质的差异,提出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煤与矸石颗粒内部细观结构及其破损特性进行研究,对提高煤矸破碎效率、降低破碎比能耗及实现煤矸高效分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煤与矸石的形态参数、细观结构参数、物理力学性能参数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和颗粒冲撞实验的方法对煤与矸石颗粒破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借助不同的X-Ray CT扫描技术实现不同粒径的煤与矸石颗粒CT扫描实验,并综合利用传统的阀值分割技术及基于特征提取的图像分割技术实现不同粒径颗粒内部各种品相矿物的含量、分布形态及空间位置的定量表征,为进行煤矸颗粒的破损特性数值实验提供基础数据。对不夹杂矿物的煤、不夹杂矿物的矸石、夹矸煤及具有高密度矿物结核的煤等四类煤与矸石颗粒CT值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煤与矸石颗粒CT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不同密度的煤与矸石颗粒进行CT扫描实验,证明煤与矸石颗粒体的密度ρ与CT值成线性关系;建立了煤与矸石颗粒物理密度与CT值的数学函数关系,实现了煤与矸石颗粒密度的无损测定。提出了利用体绘制及marching cube方法实现煤与矸石颗粒的三维重构,对不同粒径区间内的煤与矸石颗粒形态参数、细观结构参数、物理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定量表征及计算。分析研究表明:煤与矸石颗粒的长短度及Zingg指数两个参数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增加,颗粒的扁平度随着颗粒的粒径的增加而减小,颗粒形状不规则程度随着球形度系数的减小而增加;颗粒内部各横截面裂隙细观结构参数均不相同,煤与矸石颗粒内部不同部位受损程度不同;颗粒内部裂隙较多部位及颗粒内部不同品相矿物结核与煤或矸石基体胶结的部位强度较弱,较易发生破碎。该研究成果实现了煤与矸石颗粒形态参数及细观结构参数的定量表征及计算,为煤矸颗粒破损特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提出利用有限混合分布模型及复合材料混合率理论实现单颗粒煤与矸石颗粒物理力学参数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利用有限混合分布模型能够实现不夹杂其他矿物的煤、不夹杂其他矿物的矸石、夹杂单品相矿物的煤岩、夹杂多品相矿物的煤岩等四类煤岩的密度分布的定量计算。计算结果与传统排水法测定的煤与矸石颗粒密度值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有限混合分布方法测定单个煤与矸石颗粒的密度的可行性;利用复合材料混合率理论实现煤与矸石颗粒等效弹性模量及等效泊松比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每个煤与矸石颗粒的物理力学参数均不相同,验证了煤与矸石颗粒材料的非均质性。该研究成果为煤与矸石颗粒碰撞破碎仿真分析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采用离散单元法进行了单颗粒煤岩材料的冲击破碎行为仿真研究,建立了单颗粒煤岩材料冲击破碎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对非球形性煤岩颗粒破损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煤岩破碎形态除与冲击过程的时间有关外,还与煤岩颗粒的冲击速度有关,绝大部分的破碎碎片集中在墙体-颗粒碰撞区域附近,冲击速度越高,墙体力及破碎率也随之增加;非球形颗粒的碰撞破碎行为比球形颗粒复杂的多,在面冲击碰撞模式下,最大墙体力及破碎率值随着球形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而在线冲击及点冲击碰撞模式下,最大墙体力及破碎率值随着球形度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颗粒与被冲击墙体的接触面积对最大墙体力及破碎率有较大的影响,绝大多数非球形颗粒的最大墙体力及破碎率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逐渐减小,且绝大多数的非球形颗粒的最大墙体力及破碎率比球形颗粒的值大;具有较小球形度系数的煤岩颗粒受碰撞模式影响较大,球形度系数的细微变化会导致非球形颗粒碰撞结果的巨大差异。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有限元技术(DIP-FEM)构建了煤与矸石颗粒真实细观结构数值模型,基于因次分析理论建立冲击板—煤岩物料碰撞破碎有限元模型的无因次乘积组。对冲击板质量为无穷大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煤岩颗粒冲击力是无因次量E/V2ρ的函数。煤岩颗粒所需的冲击力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煤与矸石颗粒的冲击破碎力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大;由于煤与矸石硬度差异,矸石所需的冲击力比煤颗粒所需的冲击破碎力要大。该研究成果为煤矸破碎机冲击力选择提供基础依据。利用正交试验法及支持向量机对影响井下煤与矸石分选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确定煤与矸石破碎的最佳的工艺方案;利用X-Ray CT扫描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破碎条件下的煤与矸石颗粒体裂隙率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了不同破碎条件下的煤矸的破损特性,为煤矸破碎分选设备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高磊[9](2016)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及抗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以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适当添加水泥、新料等,采用就地冷再生机组设备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再生利用的一项技术。根据目前的长期跟踪观测,针对我国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干线公路的中下面层,路面使用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工程和环境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延缓反射裂缝。随着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工程在我国逐步大规模地使用,应充分认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冷料”的材料性质,有必要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及抗裂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为研究对象,根据初始压实阶段和设计压实阶段的压实曲线特征,提出初始压实能量指标PCEI和设计压实能量指标SCEI,用于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压实特性。考虑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压实温度、乳化沥青含量、含水率、再生混合料级配以及初始养生时间对压实参数的敏感性,获得设计压实次数Ndes与显着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提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压实次数Ndes确定的新方法。根据PCEI最大时对应的含水量和SCEI最小时对应的含水量,提出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的新方法。其次,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细观结构。采用改进的OTSU法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割成粗集料、空隙、砂浆三部分。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体积参数与分布特征。采用集料分布均匀性指数、平均长轴倾角、长轴倾角集中度、扁平比、棱角性指数以及表面纹理指数分析粗集料特征;根据空隙的数量、等效直径以及空隙“级配”分析空隙特征;通过沥青砂浆的厚度与分布形态分析沥青砂浆特征。然后,采用Arcan断裂试验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复合型抗裂性能,获取断裂强度、开裂角度和断裂能等关键参数。同时,结合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捕捉Arcan断裂试验过程,计算断裂区域的位移场、应变场,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复合型开裂行为。结果发现:Arcan试验的断裂能作为更加全面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不受试验温度条件的影响,更能体现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抗裂性能。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裂缝发展包括起裂、稳定扩展以及失稳扩展三个阶段。开裂路径是动态选择的过程。在断裂过程中,裂缝的发展始终朝向产生断裂昕需能耗最小的方向进行,主要集中在粗集料与乳化沥青砂浆的界面处,从而形成最终的开裂路径。接着,根据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在PFC3D软件中构建三维数字试件,改进传统的位移软化模型,确定合理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Arcan虚拟试验。通过离散元模型中细观结构与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机理。结果发现:相比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大破坏应变与较小的失效应力,有利于抗裂性能的提高。最后,采用间接拉伸IDT疲劳试验与半圆弯曲SCB疲劳试验,同时结合DIC技术,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开裂行为。结果发现: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较低应力比条件下比热拌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更好的抗疲劳性能。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沥青混合料的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有利于理解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行为,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张峰[10](2015)在《基于工业CT的扁平物体局部成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CT(Computed Tomography)能够在非接触、不破坏的条件下利用待成像物体的投影反求其内部结构信息,是最佳的无损检测手段之一。受探测器面积等因素限制,实际CT系统的成像视野总是有限的,成像物体超出视野将导致投影数据产生截断,从而出现局部成像问题。对于截断的投影数据,基于传统图像重建算法的CT图像会产生截断伪影,表现为均值漂移和成像视野边缘处的高亮环状伪影,给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带来挑战。与传统重建算法不同,局部重建算法从数学原理上研究重建问题,为局部成像提供高质量的重建图像。由于CT局部重建不仅需要准确的空间几何参数来抑制几何伪影,而且还需要快速的计算速度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所以几何校正技术、局部图像重建技术和局部重建的快速计算技术构成了工业CT局部成像的三项关键技术。现代电子装备中包含大量扁平状零部件(如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等),其在学术上称为扁平物体。工业CT是扁平物体无损检测的重要手段,但局部成像问题会影响检测效率。由于扁平物体具有面积厚度比大的特点,其局部成像也表现出一定特殊性,但目前还缺少相应的研究成果。因此,研究扁平物体的局部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扩展CT局部成像理论的适用性,而且能够促进工业CT在扁平物体无损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针对工业CT最实用的圆轨迹、半覆盖和螺旋轨迹,本课题分别研究了每种成像轨迹中扁平物体局部成像的几何校正算法、局部重建算法和局部重建的快速计算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圆轨迹CT的几何校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局部成像几何自校正算法。几何自校正算法具有节约硬件成本的优点,但难点在于高亮截断伪影会影响几何伪影的度量。本文将引起几何伪影的两个关键参数分开校正,基于区间划分的校正过程是:首先设定几何参数的初始搜索区间并将其等分,然后选择两个端点对应的重建图像相似度最大的区间再次等分,直到区间长度小于终止条件。在校正过程中,本文采用DHB(Derivation Hilbert Back-projection)算法抑制高亮截断伪影。为加快校正速度,每次图像重建仅计算二维切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局部重建图像中的几何伪影,且具有校正速度快的优点。2.针对圆轨迹CT中扁平物体的局部重建,本文根据扁平物体的特点提出一种LRPOC(Local Reconstruction of Planar Object in Circular CT)方法。LRPOC方法依据扁平物体的厚度d与成像视野半径r和空间分辨率δ的关系,将扁平物体的局部重建分为两种情况:当d<2*sqrt[r2-(r-δ)2]时,通过扁平物体的纵向PI线的两个端点均在物体外部,因此可以采用BPF算法实现精确重建;当d≥2*sqrt[r2-(r-δ)2]时,首先采用BPF算法重建两个端点均位于物体外部的纵向PI线,然后以此为先验信息,通过POCS算法迭代重建覆盖扁平物体的横向PI线来实现精确重建。实验结果表明:LRPOC方法能显着降低扁平物体局部重建图像中的截断伪影,提高局部重建图像质量。3.针对半覆盖ct的几何校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椭圆参数的几何校正算法。半覆盖ct通过横向视野扩展来提高局部成像的效率,但几何校正模体中标记物的投影轨迹只有半个椭圆,导致现有的离线几何校正方法失效。本文以两个小球作为标记物,首先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分别对标记物的投影质心进行椭圆拟合得到两组椭圆参数;然后基于这两组椭圆参数计算探测器的旋转角;接下来,对去除探测器旋转角影响的质心坐标再次进行椭圆拟合,并以此椭圆参数计算剩余的几何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计算的几何参数精度非常高,能够较好地抑制半覆盖ct重建图像中的几何伪影,改善成像质量。4.针对半覆盖ct中扁平物体的局部重建,本文根据扁平物体的特点提出一种fhc-bpf(fasthalf-coveredback-projectionfiltration)算法。基于pi线的hc-bpf算法可以实现半覆盖ct的精确局部重建,但不足是pi线的积分区间不一致导致算法的通信和计算消耗非常大。fhc-bpf算法根据扁平物体厚度d与ct扫描半径r和投影角度采样数np的关系,首先证明当d<2rsin(2π/np)时,所有pi线积分区间的一端均相同;然后对积分区间的另一端进行放大,使得通过扁平物体的所有pi线的积分区间完全一致,从而降低了算法的通信和计算消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hc-bpf算法和hc-bpf算法的重建图像质量相当,但fhc-bpf算法的计算效率更高。5.针对螺旋ct的几何校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升降轴分段与参数内插的几何校正算法。螺旋ct通过纵向成像视野扩展来提高局部成像的效率,但几何校正的难点在于需要计算每个投影的几何参数。本文首先分析了沿升降轴分段的合理性,给出了分段长度的确定方法;然后以两个小球作为标记物,在每个子段的两个端点处分别基于双椭圆参数法计算得到两组几何参数;最后,通过这两组几何参数内插子段内部每个投影对应的几何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螺旋ct的几何校正,显着降低重建图像中的几何伪影。6.针对螺旋ct中扁平物体的局部重建,本文提出一种h-dhb(helicalderivationhilbertback-projection)近似重建算法。基于pi线的螺旋ct精确局部重建算法复杂度非常高,因此近似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受欢迎。dhb算法采用一阶导数和hilbert变换替换fdk算法中的斜坡滤波函数,不仅可以抑制高亮截断伪影,而且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点。本文借鉴h-fdk算法原理,将dhb算法推广到螺旋ct局部重建,推导得到h-dhb算法公式。仿真和实际数据实验结果表明:h-dhb算法与h-fdk算法具有相当的计算效率,但基于h-dhb算法的局部重建图像质量更高;与螺旋ct近似局部重建的lora算法相比,h-dhb算法的计算速度更快。7.针对上述三种成像轨迹中扁平物体局部重建的计算问题,本文通过最小化重建数据量和并行计算来提高计算速度。为最小化重建数据量,本文提出一种简便的最小重建区域计算方法。反投影是重建算法中最耗时的环节,针对其并行计算的最优配置参数需要人工调节的不足,本文建立以配置参数为变量、以反投影时间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来计算最优的配置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显着减少扁平物体的重建数据量,且可以较少的迭代次数自适应地搜索反投影并行计算的最优配置参数,经RabbitCT平台测试的反投影时间小于1秒。
二、扁平构件的CT重建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扁平构件的CT重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SiC纤维及预制体介绍 |
1.2.1 SiC纤维 |
1.2.2 预制体概述 |
1.3 SiC_f/SiC纺织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1 SiC_f/SiC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 |
1.3.2 SiC_f/SiC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表征 |
1.3.3 SiC_f/SiC纺织复合材料宏细观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2 本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制备及细观结构重构 |
2.1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1 2.5D机织SiC纤维预制体的制备 |
2.1.2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 Micro-CT扫描观测纤维束及孔隙形态 |
2.3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纤维束的重构 |
2.3.1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纤维束提取 |
2.3.2 纤维束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及重构 |
2.4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孔隙的重构 |
2.4.1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中的孔隙特征 |
2.4.2 孔隙统计分析及随机孔隙模型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拉伸力学行为及失效机理 |
3.1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
3.1.1 拉伸试验 |
3.1.2 拉伸力学行为 |
3.1.3 宏细观破坏模式及拉伸失效机理分析 |
3.2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拉伸数值模拟 |
3.2.1 单胞细观模型建立 |
3.2.2 单胞材料模型 |
3.2.3 单胞有限元模型周期性边界条件 |
3.2.4 单胞刚度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弯曲力学行为及失效机理 |
4.1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弯曲试验研究 |
4.1.1 弯曲试验 |
4.1.2 弯曲力学行为 |
4.1.3 细观破坏模式及弯曲失效机理分析 |
4.1.4 微观破坏模式及弯曲失效机理分析 |
4.2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弯曲有限元模拟 |
4.2.1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弯曲有限元模型 |
4.2.2 2.5D机织SiC_f/SiC复合材料弯曲有限元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
1.3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
3.1.1 口盖 |
3.1.2 锥壳 |
3.1.3 附肢 |
3.1.4 软舌螺的分类 |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
3.2.1 摄食器官 |
3.2.2 肌肉系统 |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
5.2.1 黄铁矿化 |
5.2.2 管状立体保存 |
5.2.3 微生物膜型 |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
7.1.3 附肢的演化 |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
8.1 软舌螺的生态 |
8.1.1 生活模式 |
8.1.2 摄食方式 |
8.1.3 个体发育 |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
8.3.1 触手冠动物 |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范畴及研究对象 |
1.1.1 释题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地理范畴 |
1.1.4 时间范畴 |
1.2 文献综述 |
1.2.1 背景理论 |
1.2.2 与广府建筑相关的文献 |
1.2.3 与广府装饰相关的文献、图集资料 |
1.3 研究意义 |
1.3.1 对建筑史料学的知识补充 |
1.3.2 为建筑鉴定、修缮提供依据 |
1.3.3 为建筑创作提供多元的设计手段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台基和屋面的纹样 |
2.1 分布概述 |
2.2 台基 |
2.2.1 塾台 |
2.2.2 柱础 |
2.2.3 滚礅石 |
2.2.4 门臼 |
2.3 屋面 |
2.3.1 灰塑屋脊 |
2.3.2 陶塑屋脊 |
2.3.3 搏风带 |
2.3.4 山墙顶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架的纹样 |
3.1 五类梁架 |
3.1.1 瓜柱梁架 |
3.1.2 驼墩斗拱梁架 |
3.1.3 博古梁架 |
3.1.4 山花式梁架 |
3.1.5 异形梁架 |
3.2 檐枋搁架 |
3.2.1 木檐枋搁架 |
3.2.2 石檐枋搁架 |
3.3 梁底雕花 |
3.3.1 木梁底雕花 |
3.3.2 石梁底雕花 |
3.4 挑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墙体的纹样 |
4.1 墀头 |
4.1.1 墀头顶 |
4.1.2 墀头过渡层 |
4.1.3 墀头身 |
4.1.4 墀头座 |
4.2 窗花 |
4.2.1 砖制窗花 |
4.2.2 陶制窗花 |
4.3 门楣窗楣 |
4.3.1 砖雕门楣 |
4.3.2 灰塑门楣窗楣 |
4.4 门框对联 |
4.5 青云巷门匾 |
4.6 门官 |
4.7 天官赐福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装修的纹样 |
5.1 封檐板 |
5.1.1 板底纹样 |
5.1.2 边端纹样/图案 |
5.1.3 板面纹样/图案 |
5.2 门栊 |
5.3 脚门顶饰 |
5.4 隔扇 |
5.5 蚝壳窗 |
5.6 满洲窗 |
5.7 挂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壁画的纹样 |
6.1 画心 |
6.2 隔水 |
6.3 挡水板壁画 |
6.4 民居壁画 |
6.5 灯影花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府装饰纹样类型 |
7.1 茛苕纹 |
7.2 忍冬纹 |
7.3 卷草纹 |
7.4 如意纹 |
7.5 龙纹 |
7.6 夔龙纹 |
7.7 博古纹 |
7.8 西番莲纹 |
7.9 十字花纹 |
7.10 结纹 |
7.11 绶带纹 |
7.12 莲纹 |
7.13 联珠纹 |
7.14 锯齿纹 |
7.15 凸字纹 |
7.16 方齿纹 |
7.17 开光式构图(瓣状开光) |
7.18 常见图案 |
7.18.1 岭南瓜果 |
7.18.2 四艺雅集 |
7.18.3 佛八宝 |
7.18.4 暗八仙 |
7.18.5 故事人物 |
7.18.6 磬 |
7.18.7 花篮 |
7.18.8 花瓶 |
7.18.9 果盘 |
7.18.10 蝴蝶 |
7.18.11 蝙蝠 |
7.18.12 瑞兽 |
7.18.13 花鸟 |
7.18.14 文字图案 |
7.1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专题讨论 |
8.1 砖砌花叶纹叠涩 |
8.1.1 叠涩构造 |
8.1.2 花叶纹分析 |
8.2 广府建筑与清代广式家具的纹样对比 |
8.2.1 清代广式家具 |
8.2.2 装饰构件 |
8.2.3 装饰主题 |
8.3 纹样的文化特征 |
8.3.1 博采中西装饰 |
8.3.2 根植本土 |
8.4 纹样的潜在能力 |
8.4.1 变化组合 |
8.4.2 潜在影响 |
8.4.3 通用性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附录12 |
附录13 |
附录14 |
附录15 |
附录16 |
附录17 |
附录18 |
附录19 |
附录20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调研方案 |
2.2.1 调研范围 |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
2.3.3 渗漏水类型 |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
2.5.1 劣化表现形式 |
2.5.2 劣化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
3.4.1 模拟方案设计 |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4.3.2 CT试验设备 |
4.3.3 试验基本方案 |
4.3.4 试样制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
4.4.1 黏粒含量测试 |
4.4.2 Zeta电位测试 |
4.4.3 离子浓度测试 |
4.4.4 抗剪强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定理 |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
5.6.4 试验具体步骤 |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6.2.2 监测方案 |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
6.3.2 监测方案 |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
6.4.1 组网框架结构 |
6.4.2 数据传输原理 |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6.4.4 技术优势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监测系统布设 |
6.5.3 监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
7.2.1 围岩加固 |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
7.2.3 衬砌结构加固 |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制定处治方案 |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
7.3.4 处治效果评价 |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4.1 工程背景 |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一种新型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的研发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新型无螺塞自锁式螺钉的设计及制造 |
一、新型无螺塞提拉自锁式螺钉的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二、新型低切迹滑动自锁式椎弓根钉的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三、新型螺钉制造及样品图 |
实验二 有限元力学分析 |
一、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二、有限元力学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三 生物力学测试 |
一、新型钉棒结合体的轴向拔出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二、单根无螺塞椎弓根钉棒的静态压缩弯曲屈服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三、无螺塞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周期抗屈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CL系统几何参数标定与图像重建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CL概述概述 |
1.2.1 CL系统结构及成像原理 |
1.2.2 CL几何参数标定的数学基础 |
1.2.3 CL图像重建的数学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CL几何校正现状 |
1.3.2 CL图像重建算法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迭代的CL几何全参数标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CL系统几何参数 |
2.3 关键几何参数分析 |
2.4 迭代的CL几何全参数标定方法 |
2.4.1 转轴偏转角及射线源焦点投影的计算 |
2.4.2 目标函数构建 |
2.4.3 几何参数迭代求解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投影变换的CL FBP重建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投影变换的CL FBP重建算法 |
3.2.1 CL虚拟探测器建立 |
3.2.2 CL成像几何下正投影生成方法 |
3.2.3 CL投影几何变换 |
3.2.4 对重构后投影数据进行FBP重建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Shepp Logan体模仿真实验 |
3.3.2 PCB体模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联合代数重建和总变分最小化的CL重建算法 |
4.1 引言 |
4.2 CL离散成像模型 |
4.3 SART-TVM重建算法 |
4.3.1 成像模型求解 |
4.3.2 SART-TVM重建算法流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三维Shepp Logan体模仿真实验 |
4.4.2 PCB体模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课题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基于X-Ray CT的煤矸颗粒细观结构及破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煤矸细观结构及破损特性分析技术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CT扫描实验的煤与矸石颗粒细观结构表征 |
2.1 CT技术基本原理 |
2.2 煤与矸石颗粒CT扫描实验图像评价 |
2.3 煤与矸石颗粒CT扫描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煤与矸石颗粒CT图像处理及分析 |
3.1 煤与矸石颗粒CT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
3.2 煤与矸石颗粒CT图像分割 |
3.3 煤与矸石颗粒CT值分布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4 煤与矸石颗粒形态参数、细观结构参数及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定量表征与计算 |
4.1 煤与矸石颗粒形态参数定量表征与计算.. |
4.2 煤与矸石颗粒细观结构参数定量表征与计算 |
4.3 煤与矸石颗粒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定量表征与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煤与矸石颗粒冲击破碎仿真研究 |
5.1 非球形煤与矸石颗粒冲击破碎离散元仿真分析 |
5.2 基于DIP-FEM的煤与矸石颗粒冲击破碎有限元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煤与矸石颗粒冲击破碎实验及破碎效果评价分析 |
6.1 煤与矸石颗粒冲击破碎实验研究 |
6.2 基于X-Ray CT扫描技术的煤与矸石颗粒群破碎效果评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及抗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
1.2.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裂性能研究 |
1.2.3 沥青混合料裂纹发展行为研究 |
1.2.4 工业CT扫描技术与离散元模拟应用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 |
1.4.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特性研究 |
1.4.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研究 |
1.4.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复合型开裂行为研究 |
1.4.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复合型开裂虚拟试验 |
1.4.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开裂研究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特性研究 |
2.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
2.1.1 原材料 |
2.1.2 级配组成 |
2.1.3 再生剂用量 |
2.1.4 再生混合料性能验证 |
2.1.5 成型方式 |
2.1.6 热拌沥青混合料比较 |
2.2 压实特性评价方法 |
2.2.1 压实机理 |
2.2.2 压实曲线 |
2.2.3 压实参数 |
2.3 压实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 压实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压实温度的影响 |
2.4.2 乳化沥青用量的影响 |
2.4.3 含水率与级配的影响 |
2.4.4 初始养生时间的影响 |
2.5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改进 |
2.5.1 设计压实次数的确定 |
2.5.2 最佳含水率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研究 |
3.1 工业CT扫描技术 |
3.1.1 X射线扫描原理 |
3.1.2 工业CT系统组成 |
3.1.3 工业CT技术应用 |
3.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3.2.1 数字图像获取 |
3.2.2 数字图像处理 |
3.2.3 数字图像分析 |
3.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体积组成分析 |
3.3.1 粗集料特征研究 |
3.3.2 空隙特征研究 |
3.3.3 乳化沥青砂浆特征研究 |
3.4 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对比分析 |
3.4.1 粗集料特征对比 |
3.4.2 空隙特征对比 |
3.4.3 沥青砂浆特征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复合型开裂行为研究 |
4.1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4.2 断裂力学的基本假定和应用范围 |
4.2.1 裂缝开展的三种基本类型 |
4.2.2 复合型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4.2.3 复合型断裂的判断依据 |
4.3 沥青混合料复合型开裂试验研究 |
4.3.1 传统Ⅰ型开裂试验方法 |
4.3.2 复合型开裂试验原理 |
4.3.3 复合型开裂试验装置 |
4.3.4 复合型开裂试验关键参数 |
4.4 数字图像相关法 |
4.4.1 数字图像相关法基本原理 |
4.4.2 数字图像相关法算法实现 |
4.4.3 数字图像相关法技术应用 |
4.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复合型抗裂性能研究 |
4.5.1 复合型开裂试验方法 |
4.5.2 复合型开裂试验结果 |
4.5.3 复合型开裂行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复合型开裂虚拟实验 |
5.1 离散元方法概述 |
5.1.1 离散元的基本原理 |
5.1.2 离散元的颗粒模型与运动方程 |
5.1.3 离散元PFC软件简介 |
5.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三维数字试件生成 |
5.2.1 粗集料三维空间形状构建 |
5.2.2 粗集料级配特征模拟 |
5.2.3 空隙率分布特征模拟 |
5.2.4 混合料三维离散元模型建立 |
5.3 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力学参数确定 |
5.3.1 位移软化模型 |
5.3.2 细观力学参数与宏观性能参数的关系 |
5.3.3 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细观参数确定 |
5.4 复合型开裂试验离散元模拟 |
5.4.1 计算参数选取 |
5.4.2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5.4.3 离散元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5.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裂机理分析 |
5.5.1 空隙率大小影响 |
5.5.2 乳化沥青-水泥砂浆强度影响 |
5.5.3 热拌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开裂行为研究 |
6.1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理论 |
6.1.1 现象学理论 |
6.1.2 力学近似法 |
6.1.3 能量分析法 |
6.2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
6.2.1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6.2.2 半圆弯曲疲劳试验 |
6.2.3 疲劳试验条件 |
6.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6.3.1 疲劳曲线与疲劳方程 |
6.3.2 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3 疲劳开裂行为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基于工业CT的扁平物体局部成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扁平物体X射线成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L的扁平物体成像 |
1.2.2 基于CT的扁平物体成像 |
1.2.3 总结 |
1.3 CT局部成像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几何校正算法 |
1.3.2 局部重建算法 |
1.3.3 图像重建的快速计算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CT原理及基础知识 |
2.1 CT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
2.2 CT的物理基础 |
2.2.1 X射线的产生、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探测机制 |
2.2.2 X射线的衰减模型 |
2.3 CT局部成像的数学基础 |
2.3.1 几何校正的数学基础 |
2.3.2 局部重建算法的数学基础 |
2.4 CT的评价指标 |
2.4.1 MTF |
2.4.2 MSE/RMSE |
2.4.3 SNR |
2.4.4 PSNR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圆轨迹CT的几何校正与扁平物体局部重建 |
3.1 圆轨迹扫描与FDK重建算法 |
3.2 基于区间划分的圆轨迹CT几何自校正算法 |
3.2.1 算法引入 |
3.2.2 基于区间划分的自校正算法理论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扁平物体局部重建的LRPOC方法 |
3.3.1 方法引入 |
3.3.2 LRPOC方法理论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覆盖CT的几何校正与扁平物体局部重建 |
4.1 半覆盖扫描与HC-FDK重建算法 |
4.2 基于双椭圆参数的半覆盖CT几何校正算法 |
4.2.1 算法引入 |
4.2.2 基于双椭圆参数的几何校正算法理论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扁平物体局部重建的f HC-BPF算法 |
4.3.1 算法引入 |
4.3.2 f HC-BPF算法理论 |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旋CT的几何校正与扁平物体局部重建 |
5.1 螺旋轨迹扫描与H-FDK重建算法 |
5.2 基于升降轴分段与参数内插的螺旋CT几何校正算法 |
5.2.1 算法引入 |
5.2.2 基于升降轴分段与参数内插的几何校正算法理论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扁平物体局部重建的H-DHB算法 |
5.3.1 算法引入 |
5.3.2 H-DHB算法理论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扁平物体局部重建的快速计算 |
6.1 扁平物体最小重建数据量的计算方法 |
6.1.1 最小化重建数据量的方法原理 |
6.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反投影自适应计算方法 |
6.2.1 算法引入 |
6.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反投影自适应计算理论 |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扁平构件的CT重建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D]. 杨甜甜. 江南大学, 2021(01)
-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3]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D]. 麦嘉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5]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6]一种新型无螺塞自锁式椎弓根螺钉的研发及其生物力学研究[D]. 王博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CL系统几何参数标定与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 王敬雨.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06)
- [8]基于X-Ray CT的煤矸颗粒细观结构及破损特性研究[D]. 郑克洪.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9]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及抗裂机理研究[D]. 高磊. 东南大学, 2016(02)
- [10]基于工业CT的扁平物体局部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 张峰.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