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心肌梗死犬单相动作电位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培[1](2021)在《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心脏电交替现象指在恒定心率下的心电图波形、振幅等呈周期性地交替变化,它是心脏机械功能障碍和电活动不稳定性的重要表现。心脏电交替与临床上某些心脏疾病关系密切,能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生风险,尤其在广泛的病理条件下,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更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SCD的发生主要源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心脏电交替是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已知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有大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证明心脏电交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SCD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心脏电交替产生的具体机制到目前为止仍尚无定论。现在普遍认为,心脏电交替现象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先兆,在心律失常底物的产生中起主要作用,并促进折返现象,最终导致持续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细胞水平上,心脏交替指在恒定的刺激频率下,心肌收缩力、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和细胞内钙离子释放的周期性、间歇性的交替变化。因此,了解细胞水平上心脏电交替的发生机制对阐明心脏电交替诱发心律失常的机理意义重大。T波交替(T-wave alternans,TWA)指心室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其是心脏电交替的一种常见的特殊形式,与室性心律失常及SCD易感性增加有关。TWA可在多种临床情况下观察到,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和缺血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等。在不同临床和实验条件下发现TWA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发展,增加SCD的发生概率。这一现象提示TWA可能普遍存在SC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表明心脏电交替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虽然现有数据表明,致心律失常性的TWA是临床风险的重要标志,但TWA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且TWA引发SCD的潜在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因此,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机制对识别高危患者和开发新的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大量模拟和观察性实验研究发现心脏电交替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和钙循环的不稳定性有关,由于这两个参数之间存在许多反馈途径,因此心脏电交替确切的细胞机制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细胞钙循环调节的不稳定性逐渐成为心脏电交替促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热点。除了多种细胞膜离子流(如L-型钙电流、钠钙交换电流、钙依赖型离子流等)参与胞内钙循环调节外,调节肌浆网钙释放和回收相关的蛋白在胞内钙稳态维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提示心脏电交替的形成涉及多个离子通道和相关调节蛋白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把抗交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和治疗主要集中在单一离子通道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仍需要更多的机制研究来帮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更好地设计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钙依赖型PKC(protein kisase C,PKC)参与心脏多种离子通道活动的调控,包括心肌细胞钙稳态的调节,同时其本身也受到钙的反馈调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钙超载可增强和促进PKC的激活,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钙依赖型PKC对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电交替活动的作用未见报道,因此对PKC、心脏交替、室性心律失常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高钙诱导心脏交替的病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心脏交替致心律失常的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1.高钙诱导中层心室肌细胞交替的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胞内高钙干预成功诱导出心肌细胞交替方法:急性酶解法获取单个的中层左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的电流钳模式记录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通过双重激发荧光光电倍增系统测量心肌细胞内钙瞬变的变化;通过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持续记录中层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的情况。结果:在单个中层心室肌细胞中,通过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成功地诱导出了动作电位时程交替(APD-ALT)。高钙诱导的APD-ALT不仅表现出了钙浓度依赖性,还具有频率依赖性,且细胞内高钙可以降低频率诱导APD-ALT发生的阈值。此外,在高钙(7.2 m M)灌流的心室肌细胞中,成功观察到胞内钙瞬变交替(Ca T-ALT)和肌小节收缩幅度的交替。结论:成功建立了高钙诱导心室肌细胞交替的模型,表明高钙干扰胞内钙稳态调节导致了心脏交替的发生。2.高钙诱导心肌细胞交替与L-型钙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s,ICaL)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目的:确定胞内高钙的条件下诱导的心肌细胞交替与ICaL与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电流钳和电压钳模式下记录高钙的条件下细胞动作电位变化和L-型钙电流变化,并观察给药前后高钙诱导的APD-ALT变化。结果: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APD-ALT)在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最明显,同时发现ICaL阻滞剂硝苯地平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APD-ALT。但是,在高钙干预前后并没有发现ICaL的交替变化,表明高钙的条件下APD-ALT的发生并不是由于高钙诱导ICaL交替变化所导致的。透膜的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也对高钙诱导的APD-ALT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结果显示硝苯地平和BAPTA-AM还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钙瞬变交替和肌小节幅度交替。结论:高钙条件下不会发生ICaL交替,此时发生的心肌细胞电交替是由于心肌细胞钙循环障碍所致。通过使用硝苯地平抑制ICaL内流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直接降低胞内钙浓度均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心肌细胞交替现象,表明高钙条件下ICaL和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变化与心肌细胞交替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3.调节PKC活性对高钙诱导的心脏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目的:证明PKC传导通路参与高钙诱导的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交替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电流钳记录细胞动作电位;应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细胞测定胞内钙瞬态(Ca T)动态变化。另外,采用生物心电图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观察灌流的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变化。此外,蛋白印迹法检测了离体心脏灌流后左心室肌组织PKC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钙诱导的APD-ALT不仅可以被PKC抑制剂BIM完全消除,同时应用PKC另一种选择性抑制剂G?6976表现出了类似的抑制作用。此外,PKC激活剂PMA在正常钙浓度水平可以诱导出APD-ALT现象。另外,BIM有效地预防高钙灌流液灌流的单个中层心室肌细胞中的Ca T-ALT发生,并且显着降低高钙导致的胞内钙瞬变紊乱的发生率。在离体心脏灌流中,BIM不仅预防高钙诱发的心电图上T波交替的出现,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和室速的发生率。此外,BIM降低了经高钙预处理的离体心脏组织中的PKCα蛋白水平。结论:PKC的过度活化可以促进心肌细胞交替的发生,药理学抑制PKC的活性可以降低心脏交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表明药源性地抑制PKC的激活可能成为抗心律失常研究和治疗的新靶点。研究意义: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高钙诱导心脏交替的病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交替的机制。结果发现通过药理性调节钙依赖性PKC的活性可以预防和控制与致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的发生,证明了钙依赖性PKC信号传导通路对致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发生的过程中钙稳态的维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一认识不仅为心脏交替形成的分子学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也为预防与钙循环调节障碍相关的促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的发生奠定了药理基础。
陈曦[2](2020)在《益气活血方基于钙稳态调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心肌梗死后,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钙超载,是造成心梗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胞钙超载使心肌细胞的过度收缩,细胞骨架成分变形超过正常收缩时的缩短程度,形成不可逆损伤,并使相邻心肌细胞相互破坏及坏死范围扩大,从而导致心肌梗死后多种病理改变,包括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因此,需要探究心肌梗死后细胞内钙稳态的调控机制,阐明益气活血方调节心梗后心肌细胞钙稳态作用机理以及中药作用靶点,可能对防治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损伤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心肌梗死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病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因此也是心肌梗死后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关注点。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组织和亚细胞结构、心肌细胞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等的变化情况,阐明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进而说明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后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动物实验和急性心肌细胞分离实验动物实验:健康雄性SD大鼠,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结扎术复制大鼠急性心梗模型。按照术后24小时心电图情况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M),益气活血方组(YQHX,Y),美托洛尔组(Metoprolol,MT),以及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Sham,S)。4周后进行心动超声、HE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检测,Elisa检测血清BN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梗死边缘区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此外,使用在体心脏电刺激检测各组心律失常易感性。急性心肌细胞分离实验:在28天时,急性分离各组大鼠心脏梗死边缘区细胞,研究持续搏动状态下各组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情况、钙瞬变、肌浆网钙泄漏情况,分析各组心肌细胞舒缩功能、钙瞬变幅度等的变化。结果1.大鼠心功能变化的评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受损严重,使用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干预后,心功能改善明显。2.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心肌细胞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纤维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的胶原纤维,细胞连接处未见破坏;模型组梗死边缘区有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隙较大,边界不规则,心肌细胞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显着的胶原纤维增生;益气活血组和美托洛尔组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发现部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形状趋向规则,有部分纤维及胶原组织增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平均直径、周长、横截面积均显着性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两用药组各参数降低,改变趋势向假手术组接近。心肌组织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呈红染,大小正常,排列整齐,结构清晰,间质呈蓝染,可见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心肌细胞结构紊乱且间隙变宽,梗死区组织广泛胶原纤维蓝染,弥漫性分布,间质大量纤维束将心肌细胞分隔呈条形或小岛状,大血管周围可见较多胶原纤维染色;两用药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梗死区蓝染面积较模型组减小。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方面,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有完整的肌小节,Z线、M线清晰可辨,线粒体排列在肌原纤维中间,分布均匀,线粒体嵴结构清晰,基质颗粒分布均匀;模型组动物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结构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肌丝断裂,Z线、M线不清晰,线粒体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失去原有结构,线粒体嵴模糊不清,部分线粒体空泡化,但部分已有修复倾向;益气活血方组心肌细胞内部结构较为完好,断裂的肌丝趋向线性排列,线粒体与肌丝之间仍有间隙,并可见在断裂的肌丝附近有线粒体填充,线粒体总体排列较为规则,内部结构较为清晰,基质颗粒分布较为均匀。3.心梗大鼠心肌室颤阈值的变化情况。心肌梗死28天后,与假手术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室颤阈值显着降低,益气活血方组和美托洛尔组心梗大鼠的室颤阈值升高,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降低。4.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收缩和钙瞬变的变化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舒缩功能降低,以舒张功能的变化明显(p<0.01),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均能够改善心梗后心肌细胞舒缩功能损伤,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能够显着提高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最大收缩速率、最大舒张速率、50%收缩时间、50%舒张时间(p<0.01),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p<0.01),减少心肌细胞收缩达峰时间(p<0.01),美托洛尔对心肌细胞舒缩功能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增强心肌细胞舒张功能(p<0.01)、增加舒张期肌小节长度(p<0.01)和缩短细胞收缩达峰时间(p<0.01)。钙瞬变相关指标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和钙离子消除时间常数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用药组钙瞬变幅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益气活血方组钙离子消除时间常数明显下降(p<0.01),美托洛尔组显示出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5.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泄漏的变化及梗死边缘区组织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肌浆网钙泄漏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泄漏更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组和美托洛尔组心肌细胞钙泄漏下降明显(p<0.05)。Westerm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RYR2、SERCA2α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干预后RYR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位于线粒体上的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MICU1的表达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ICU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益气活血方组较模型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美托洛尔组MICU1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6.大鼠心肌细胞梗死边缘区缝隙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组织Cx43表达显着下降(p<0.05),经过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治疗后,Cx4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组织Cx43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p<0.01),经过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治疗后,Cx43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1.益气活血方可以显着改善心肌组织由于缺血缺氧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伤。2.益气活血方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室颤发生的易感性。3.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的舒缩能力有显着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影响心肌细胞钙瞬变产生。4.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肌浆网和线粒体重要的Ca2+调节蛋白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与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和心功能改善表现相一致。5.益气活血方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后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这种作用可能是其改善整体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原因之一。
黄涯[3](2020)在《基于内质网应激调控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稳心颗粒循证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缺血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损失。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离子通道阻滞剂为主,在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预后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这促使临床防治心律失常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改善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在新的治疗策略中,中医药特色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稳心颗粒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尚未达成广泛共识,尽管基础研究众多,但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各异,需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值得关注的是,稳心颗粒的作用似乎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有关。干预心肌缝隙连接重构是改善心律失常发生基质的重要研究方向,心肌中主要表达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参与了 Cx43表达的调控。因此,本研究首先总结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机制的效应特点和证据质量,系统评价稳心颗粒对心肌缺血后心脏电生理重构的影响,参考其中与Cx43有关的证据,以指导后续开展细胞实验,进而从离体细胞水平验证稳心颗粒能否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途径干预Cx43的表达,旨在为深入认识稳心颗粒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循证和实验研究证据。目的1.通过循证研究全面分析稳心颗粒基础研究的效应特点和证据质量,系统评价稳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脏电生理重构的影响,为深入认识稳心颗粒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循证依据。2.在循证证据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从离体细胞水平研究稳心颗粒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干预H9C2细胞Cx43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1.稳心颗粒基础研究的系统评价1.1以“稳心”的中英文检索式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B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期刊学术论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分析稳心颗粒基础研究的效应特点及证据质量。1.2系统评价稳心颗粒对心肌缺血后心肌电生理重构的影响,运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SYRCLE’s risk of bias tool for animal studie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结局指标。2.构建H9C2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并观察Cx43表达的变化2.1体外培养H9C2细胞,模拟生长曲线,建立稳定的研究载体。2.2 cck-8法摸索出TG的有效刺激浓度范围和最佳造模条件(浓度-时间)。2.3 Western Blot(WB)、流式细胞术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及细胞凋亡率,验证H9C2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是否成功构建。2.4光镜下观察造模后H9C2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使用免疫荧光染色初步观察Cx43的表达变化。3.稳心颗粒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H9C2细胞Cx43表达的影响3.1 cck-8法筛选出稳心颗粒浸出液的无毒性浓度范围和最佳效应浓度。3.2cck-8法摸索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降解路径特异性阻断剂MG-132、Chloroquine、Salubrinal的无毒性浓度范围以及对TG毒性的影响。3.3根据3.2的结果选择阻断剂以及其阻断的途径,实验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质网应激模型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降解路径阻断组、稳心颗粒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WB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标志性分子及Cx43表达的变化,分析稳心颗粒的作用机制。结果1.稳心颗粒基础研究的系统评价1.1稳心颗粒效应特点及证据质量:共纳入49篇稳心颗粒基础研究,其中18篇主要采用膜片钳技术直接检测心肌电生理,另31篇则是与心肌缺血、心衰、心脏毒性有关的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体内外实验方式验证稳心颗粒的干预作用,总体上稳心颗粒主要干预缺血性心肌损伤,然而其给药途径、给药浓度及作用周期各异,各研究的结局指标也差异较大。1.2稳心颗粒对心肌缺血后心肌电生理重构影响的评价结果:共纳入7篇有效动物实验研究,评估后认为质量均较低。主要结局指标是心电图、缝隙连接结构、缝隙连接蛋白、相关MicroRNAs(miRNAs)以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参数等,由于纳入研究中结局指标均缺少具体数值,无法量化,故使用描述性系统评价对结局指标进行总结性评价,总体上各个指标都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稳心颗粒的干预作用,其中,稳心颗粒对缝隙连接干预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2.构建H9C2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并观察Cx43表达的变化2.1 TG对H9C2细胞活性的影响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有效刺激浓度范围为大于0.1μmol/L,TG溶液在0.1、0.5μmol/L浓度时处理H9C2细胞24小时,细胞生长活力达到半数抑制率。2.2选择TG溶液0.1μmol/L浓度刺激H9C2细胞24小时为造模条件,WB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内质网应激标记分子GRP78、CHOP表达显着增加,流式细胞术则提示模型组细胞大量出现早期凋亡,证明细胞模型成功构建。2.3光镜下观察模型组细胞呈现明显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模型组Cx43表达减少。3.稳心颗粒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H9C2细胞Cx43表达的影响3.1 cck-8比色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浸出液无毒性浓度范围为小于20g/L,最佳效应浓度为10g/L。3.2 cck-8比色分析结果显示,小于或等于30μmol/L为MG-132的无毒性浓度范围,小于或等于40μmol/L为Chloroquine和Salubrinal的无毒性浓度范围。在以上浓度范围下,MG-132未能降低TG的细胞毒性,Chloroquine对TG毒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Salubrinal对TG毒性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的后续实验选择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阻断剂Salubrinal作为阳性对照。3.3根据3.2结果确定实验方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质网应激模型组、Salubrinal凋亡抑制组、稳心颗粒干预组。光镜下观察模型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与之相比,Salubrinal和稳心颗粒都明显地改善了细胞形态。3.4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的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与内质网应激模型组比较,Salubrinal凋亡抑制组及稳心颗粒干预组的细胞凋亡率都明显下降。3.5 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内质网应激模型组内质网应激感受蛋白GRP78、凋亡信号分子CHOP及胱天蛋白酶水解途径标志分子Caspase12表达显着增高,而Cx43蛋白的表达量显着减少,与内质网应激模型组比较,Salubrinal凋亡抑制组和稳心颗粒干预组的CHOP、Caspase12表达明显下降,Cx43则明显增加,Salubrinal凋亡抑制组GRP78表达无显着差异,而稳心颗粒干预组的GRP78则显着上调。3.6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内质网应激模型组凋亡细胞周围Cx43的表达明显减少,且有向核膜聚集的趋势,而Salubrinal凋亡抑制组和稳心颗粒干预组的细胞Cx43表达明显增加,且在胞浆中分布更均匀,更靠近细胞膜边缘。结论1.稳心颗粒在心肌缺血、心衰、心脏毒性等疾病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具体效应体现在心肌病理、心肌电生理、血流动力学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以及心室重构相关基因、蛋白的调节。虽然目前稳心颗粒基础研究的差异较大,研究质量偏低,方法学设计也有待完善,但是稳心颗粒能够通过干预缝隙连接改善大鼠缺血心肌电生理重构的作用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2.在离体细胞水平上,TG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会影响Cx43的表达,稳心颗粒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改善H9C2细胞Cx43的表达。
李小贾[4](2020)在《电针心经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DA、5-HT表达的时程效应比较》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电针心经时程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血清和心肌组织中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浓度变化及心肌组织中DRD1 mRNA和5-H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心经保护AMI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时程效应。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取8只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复制AMI模型,将复制成功的AM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即刻组、电针1d组、电针2d组、电针3d组、电针5d组、电针7d组、电针8d组,每组12只,除模型组外,各组AMI大鼠模型给予不同时程治疗,于每日下午15:00开始,选择手少阴心经“神门穴”予以1m A、2Hz的电针治疗15min。各组末次电针治疗后,随机选取8只,采集并记录各组AMI大鼠ECG,剪取心肌组织,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 immunoassay,Elisa)测定血清、心肌组织中DA与5-HT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心肌组织DRD1 mRNA和5-HT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ST段的变化:与AMI复制前比较,各组AMI复制后ST段抬高,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AMI复制后比较,模型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即刻、1d组ST段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2d、3d、5d、7d、8d组ST段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T波的变化:与AMI复制前比较,模型组及电针1d、3d、8d组T波高耸,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AMI复制后比较,电针1d、2d、3d、5d、7d、8d组T波降低,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RR间期的变化:与AMI复制前比较,各组大鼠RR间期具有一定的变化,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I复制后比较,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后RR间期具有一定的变化,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的变化:与AMI复制前比较,各组在AMI复制后的QRS波长有所改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I复制后比较,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后QRS波长具有一定的变化,仅电针8d组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HR的变化:与AMI复制前比较,各组在AMI复制后HR变化不一,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I复制后比较,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后HR存在一定的变化,仅电针2d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DA浓度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DA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即刻、1d、2d、3d、5d、7d及8d血清中DA增多,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2d组比较,电针8d组血清中DA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中DA浓度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DA下降,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即刻组、1d、2d、3d、5d、7d、8d组心肌组织DA增加,具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P<0.01)。心肌组织中DRD1 mRNA相对含量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DRD1 mRNA下降,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即刻、1d、2d、3d、5d、7d、8d组心肌组织中DRD1 mRNA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中5-HT浓度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即刻组、1d、2d、3d、5d、7d组血清中5-HT下降,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即刻组比较,电针5d、7d、8d组血清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1d组比较,电针7d、8d组血清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2d组比较,电针8d组血清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3d组比较,电针5d、7d、8d组血清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5d组比较,电针7d、8d组血清中5-HT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中5-HT浓度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5-HT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即刻组、1d、2d、3d、5d、7d、8d组心肌组织中5-HT下降,但仅电针即刻组、1d、2d、3d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即刻组比较,电针5d、7d组心肌组织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1d组比较,电针7d组心肌组织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3d组比较,电针7d组心肌组织中5-HT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组织中5-HT 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5-HT mRNA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即刻、1d、2d、3d、5d、7d、8d组心肌组织中5-HT mRNA下降,但仅电针即刻、1d、2d、3d、5d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1d组比较,电针7d组心肌组织中5-HT mRNA增加,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电针3d组比较,电针7d组心肌组织中5-HT mRNA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时程电针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AMI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以及T波波幅明显的高耸,对心电图中HR、QRS波以及RR间期存在一定的影响;2)DA与5-HT均参与了AMI导致的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电针心经有助于改善外周血清及心肌组织DA与5-HT的表达,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3)不同时程电针心经对DA与5-HT的表达影响较为明显。
班努·库肯[5](2020)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内外研究发现遗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发生相关。本文拟探讨分析SCN5A、CETP、Cx40、AGT、eNOS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为明确房颤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心内科收治的新疆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实验组)及非房颤患者(对照组)各10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SCN5A基因多态性位点H558R、CETP基因多态性位点TaqIB、Cx40基因多态性位点(-44G/A及+71A/G)、AGT基因多态性位点M235-T、G-6A、T174M、eNOS基因多态性位点T-786C、G-894T进行多态性检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进行比较,对突变位点定位,明确房颤易感基因多态位点与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56.22±7.81(岁)vs52.98±9.03(岁),P=0.007);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患者中总胆固醇(4.14±1.02(mmol/L)vs3.69±1.16(mmol/L),P=0.004)及LDL-C(2.878±0.516(mmol/L)vs2.472±0.793(mmol/L),P=0.009)、尿酸(347.68±130.51(umol/L)vs 292.62±102.63(umol/L),P=0.0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患者和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38.96±8.07(mm)vs34.12±4.66(mm),P<0.001)、右心房内径(35.6±6.07(mm)vs33.14±3.15(mm),P<0.001)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N5A基因:基因测序SCN5A基因H558R位点以AA基因型为主,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与非房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一个易感基因(OR=2.189,95%CI:1.360-3.523,P=0.001)。CETP基因:CETPTaqIB基因位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374;x2=6.91,P=0.0085)。Cx40基因:Cx40基因--44G/A及+71A/G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发生相关联。连锁不平衡分析提示两个多态位点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D,=1,r,=1)。房颤组-44A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模型基因型分析,Cx-44G/A显性模型(GGvs GA+AA)中A基因携带者可能增加房颤的患病风险(OR=2.357,95%CI:1.293-4.29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Cx40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T基因:AGTM235T基因位点在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发生与AGTG-6A、AGTM235T、AGTT174M位点均有关联性。eNOS基因:eNOSG-894T基因型分布在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等位基因频率在房颤组(0.150)与对照组(0.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增加维吾尔族非瓣膜型房颤的遗传易感性。房颤组T-786C基因TT、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6)。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发生与SCN5A基因H558R、CETPTaq IB、Cx40基因--44G/A及+71A/G、AGTG-6A、AGTM235T、AGTT174M及eNOSG-894T位点基因多态性有相关性。SCN5A基因G等位基因是维吾尔族患者发生非瓣膜型房颤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eNOST-786C基因多态性和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非瓣膜型心房颤动的发生不具有相关性。
王磊[6](2019)在《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犬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犬交感神经活性及心脏电生理特性变化研究目的建立心肌梗死犬模型,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交感活性及心脏电生理特性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探讨神经纤维密度情况。研究方法成年杂种犬,共12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n=6)和心肌梗死组(MI组,n=6)。实验犬麻醉开胸暴露心脏后,结扎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建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同样行开胸手术,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开胸及结扎冠脉1h后检测冠状静脉内血儿茶酚胺浓度,测量左室有效不应期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计算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记录自发及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行免疫组织化学TH、GAP-43染色检查神经纤维情况。研究结果1.MI组犬结扎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后,心电图示Ⅰ、av L导联ST段明显抬高,局部心肌颜色变暗、变紫,室壁活动减弱,表示心梗建模成功。2.MI组血NE浓度与心梗前比较,明显升高(407.83±64.81ng/L vs 166.33±46.61ng/L,p<0.01),sham组无明显改变(177.00±28.23 ng/L vs 172.17±28.18ng/L,p>0.05)。心梗前后,两组犬E浓度相似,均无明显改变。3.心梗后,MI组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升高(169±4 bmp vs 152±5 bmp,p<0.01;158±9mm Hg vs 144±3mm Hg,p<0.05)。sham组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4.心梗后,MI组MAPD90明显缩短(梗死区192.7±8.1ms vs 215.5±4.2ms,p<0.01;非梗死区207.5±5.5ms vs 214.5±3.5ms,p<0.05),梗死区较非梗死区缩短更明显(192.7±8.1ms vs 207.5±5.5ms,p<0.01)。sham组相对应区域均无明显改变。5.MI组心梗后TDR均明显延长(梗死区57.3±5.2ms vs 23.5±4.1ms,p<0.01;非梗死区30.5±4.4ms vs 23.8±3.5ms,p<0.05),梗死区显着。Sham组相应部位无明显改变。6.MI组ERP与心梗前比较,明显缩短,尤以梗死区为着(LV M1 130.7±6.4ms vs 158.0±9.6ms,p<0.01),sham组无明显改变。左侧星状神经节刺激后,两组犬ERP值均明显缩短(LV M1 sham组:145.0±12.4ms vs 157.3±9.4ms,p<0.01;MI组:122.7±3.5ms vs 130.7±6.4ms,p<0.01),尤以MI组梗死区缩短最显着(MI组vs sham组:122.7±3.5ms vs 145.0±12.4ms,p<0.01)。7.室性心律失常评分,MI组高于sham组(3.0±2.4 vs 0.3±0.8,p<0.05),总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8.sham组心肌细胞无明显损伤,细胞核方向基本一致,MI组梗死区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局灶细胞核消失。MI组梗死区TH阳性神经纤维较sham组明显减少(MI组vs sham组:585.58±105.82μm2/mm2 vs 1644.80±113.03μm2/mm2,p<0.01),且空间分布紊乱,梗死周边区、左室游离壁与sha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GAP-43染色阳性神经纤维,两组均缺如或少见,呈点状分布。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心率增快,血压升高。2、心肌梗死后,梗死区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电不稳定,室性心律失常评分高。3、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交感神经纤维明显减少。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心肌梗死犬心脏电生理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犬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早期应用对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与安全性,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脏交感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研究方法成年杂种犬,共18只,随机分为三组,心肌梗死组(MI组,n=6)、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6)、美托洛尔组(Met组,n=6)。所有实验犬麻醉开胸后,建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组、右美托咪定组、美托洛尔组分别于结扎冠状动脉后即刻给予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静推10min,0.5μg/Kg/h静脉泵入维持30min)、美托洛尔注射液(10mg分两次静推)。检测血儿茶酚胺浓度变化,记录左室心外膜MAPD90,并计算TDR,行程控电刺激测量ERP,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后期行病理检查梗死区及周边区交感神经纤维情况。研究结果1.心梗后NE浓度均升高,以MI组NE浓度升高最显着。(MI组:439.00±65.02ng/L vs 142.83±16.18ng/L,p<0.01;Dex组:266.50±45.79ng/L vs 140.67±20.68 ng/L,p<0.01;Met组:300.83±58.29ng/L vs 146.17±20.82ng/L,p<0.01)。三组犬心梗前后E浓度无明显差异。2.心梗后,MI组心率明显增快(167±4 bmp vs 150±5 bmp,p<0.01),Dex组、Met组心率减慢(Dex组:129±5 bmp vs 151±6 bmp,p<0.01;Met组123±5 bmp vs 153±6bmp,p<0.01),Dex组、Met组无统计学差异。3.心梗后,MI组血压升高(158±8 mm Hg vs 143±4 mm Hg,p<0.01),Met组血压明显降低(123±5 mm Hg vs 143±3 mm Hg,p<0.01),Dex组血压无明显变化(139±4mm Hg vs 142±5 mm Hg,p>0.05)。4.左心室心外膜MAPD90测量,MI组MAPD90较心梗前明显缩短,梗死区较非梗死区缩短更明显(梗死区192.3±7.5ms vs 217.2±5.7ms,p<0.01;非梗死区208.0±4.1ms vs 216.5±4.4ms,p<0.05;梗死区vs非梗死区:192.3±7.5ms vs 208.0±4.1ms,p<0.01)。Dex、Met组MAPD90较心梗前延长,而梗死区、非梗死区无统计学差异。5.心梗后,MI组梗死区、非梗死区TDR均延长(梗死区56.0±5.7ms vs23.2±3.3ms,p<0.01;非梗死区28.5±3.7ms vs 22.8±3.8ms,p<0.05),以梗死区延长最明显。Dex组、Met组相应区域TDR也延长(Dex组:32.3±3.9ms vs 23.2±5.1ms,p<0.01;26.3±4.6ms vs 23.8±3.5ms,p<0.05;Met组:33.5±6.1ms vs 23.3±4.5ms,p<0.01;26.7±3.2ms vs 23.5±2.4ms,p<0.05)。6.心梗后TDR改变值(△TDR)的比较:MI组梗死区△TDR明显大于Dex组、Met组(32.8±7.0 ms vs 9.0±2.0 ms,p<0.01;32.8±7.0 ms vs 10.2±5.7 ms,p<0.01),亦明显大于非梗死区(32.8±7.0ms vs 5.7±4.8 ms,p<0.01)。7.心梗后,MI组ERP值明显缩短(心梗上区147.3±6.2ms vs 158.3±9.5ms,p<0.01;心梗区130.7±6.4 ms vs 160.8±8.9ms,p<0.01;心梗下148.0±7.4ms vs 160.3±8.5ms,p<0.01),尤以梗死区明显。8.心梗后,Dex组、Met组ERP值也缩短,梗死区明显。但梗死区ERP缩短值明显小于MI组(Dex组vs MI组:17.3±7.3ms vs 30.2±6.0ms,p<0.01;Met组vs MI组:18.7±6.9ms vs 30.2±6.0ms,p<0.01)。9.心律失常评分比较,MI组高于Dex组、Met组(MI组vs Dex组:3.8±1.9 vs1.2±2.0,p<0.05;MI组vs Met组:3.8±1.9 vs 1.2±2.0,p<0.05),Dex组、Met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I组83.3%;Dex组33.3%;Met组33.3%;p>0.05)。10.HE染色可见MI组心肌细胞肿胀、局部炎症浸润,细胞核紊乱。Dex组、Met组相对较轻。1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示三组TH阳性神经纤维在梗死周边区、左室游离壁无明显差异,梗死区密度均明显减少,但MI组减少较Dex组、Met组显着(MI组vs Dex组:579.83±103.19μm2/mm2 vs 881.67±113.31μm2/mm2,p<0.01;MI组vs Met组:579.83±103.19μm2/mm2 vs 923.33±108.93μm2/mm2,p<0.01)。三组GAP-43阳性神经纤维均少见或缺如。结论1、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能对抗交感神经活性,与静推美托洛尔相比,无明显降低血压,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心梗早期应用。2、与心肌梗死组相比,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组的跨壁复极离散度、有效不应期的变化值较小,室性心律失常评分较低。3、与心肌梗死组相比,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及美托洛尔组,其梗死区交感神经损害较轻。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心肌梗死恢复期犬心脏电生理特性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后对心梗恢复期犬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纤维及电生理的影响,探讨其对心梗恢复期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方法成年杂种犬,共18只,随机分为三组,心肌梗死组(MI组,n=6):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干预1组(Met组,n=6):建立心梗模型,术后12h喂食美托洛尔12.5mg,每天2次);心肌梗死干预2组(Dex+Met组,n=6):在心梗模型基础上早期静脉给予右美托咪,术后12h开始喂食美托洛尔12.5mg,每天2次)。一月后再次开胸,测量左室壁梗死灶周有效不应期、单相动作电位时程、跨壁复极离散度,刺激左侧星状神经节后立即测量同样位点,并测定室颤阈值。后期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GAP-43、TH染色及Western blot测定蛋白含量,进一步明确其神经重构情况。研究结果1.心肌梗死恢复期,MI组1犬死亡,其余所有存活犬行再次开胸手术。三组犬梗死周边区心外膜MAPD90值无明显差异。MI组TDR值最大,Dex+Met组TDR值最小(MI vs Met:34±3ms vs 25±4ms,p<0.05;MI vs Dex+Met:34±3ms vs 20±3ms,p<0.01;Met vs Dex+Met:25±4ms vs 20±3ms,p<0.05)。2.左侧星状神经节刺激后,三组犬心外膜MAPD90均明显缩短,MI组MAPD90值缩短最明显,Met组MAPD90短于Dex+Met组(MI vs Met:187±10 ms vs 197±5 ms,p<0.05;MI vs Dex:187±10 ms vs 206±7 ms,p<0.01;Met vs Dex+Met:197±5 ms vs206±7 ms,p<0.05)。3.左侧星状神经节刺激后,三组实验犬TDR均增加,刺激后MI组TDR最大,Dex+Met组最小(MI vs Met:59±7 ms vs 40±6 ms,p<0.01;MI vs Dex+Met:59±7 ms vs 32±5 ms,p<0.01;Met vs Dex+Met:40±6 ms vs 32±5 ms,p<0.05)。△TDR比较,MI组明显大于Met、Dex+Met组(MI vs Met:25±8 ms vs 15±6 ms,p<0.05;MI vs Dex+Met:25±8 ms vs 12±5 ms,p<0.01),但Dex+Met组与Met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12±5 ms vs 15±6 ms,p>0.05)。4.左侧星状神经节刺激前,三组梗死周边区ERP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刺激后,ERP均明显缩短,以MI组ERP最短,Det+Met组最长(MI vs Met:128.8±7.4ms vs 139.3±6.5ms,p<0.05;MI vs Dex+Met:128.8±7.4ms vs 145.0±9.5ms,p<0.01)。△ERP比较,MI组明显大于Met、Dex+Met组(MI vs Met:32.4±5.0ms vs 21.0±8.1ms,p<0.05;MI vs Dex+Met:32.4±5.0ms vs 15.0±8.2ms,p<0.01)。Met、Dex+Met组比较,尚无统计学差异(15.0±8.2ms vs 21.0±8.1ms,p>0.05)。5.室颤诱发阈值比较:MI组最低,Dex+Met组最高(MI vs Met:11.2±1.8V vs14.2±1.6V,p<0.05;MI vs Dex+Met:11.2±1.8V vs 16.5±1.2V,p<0.01;Dex+Met vs Met:16.5±1.2V vs 14.2±1.6V,p<0.05)。6.免疫组织化学可见TH染色阳性神经纤维、GAP-43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梗死周边区高,排列较紊乱,MI组可见粗大神经纤维,Met、Dex+Met组神经分布趋于正常化,尤以Dex+Met组明显。7.MI组梗死灶周和左室游离壁TH、GAP-4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Met、Dex+Met组,以Dex+Met组梗死灶周和左室游离壁TH、GAP-43蛋白表达下调最明显。结论1、心梗恢复期给予交感神经刺激,可引起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早期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及长期美托洛尔口服组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最小,改善心室的电不稳定性。2、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可改善交感神经重构,提高室颤诱发阈值。3、与单纯口服美托洛尔相比,早期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更为明显地改善交感神经重构,提高室颤诱发阈值。
布阿杰尔古丽·纳斯尔[7](2019)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率较高,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交感神经重构是心肌梗死后VA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然而刺激迷走神经可降低AMI模型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14只成年健康的比格犬行麻醉并给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2组:AB-VNS组(迷走神经耳支刺激组,n=7)和对照组(n=7)。AB-VNS组给予电刺激(刺激强度为阈值电压的80%,脉宽为1-ms),j具体的刺激部位为:左侧或右侧耳屏,隔天刺激一次,一次1小时,共刺激30天。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刺激强度为0)。实验过程中分别在AMI前的基础水平、心梗后30分钟、刺激4周后监测2组自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监测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段的有效不应期(ERP)及有效不应期的离散度(dERP),同时还监测两组的MAP90并计算MAP90恢复曲线斜率。整个电生理检查结束后,分离心肌及神经组织,并给予TH和Chat染色,以评估神经阳性表达情况;分离迷走神经(ABVN)纤维耳支,并给予HE染色,还通过超微结构等方面来评估神经组织结构及形态变化。除此之外,TTC染色评估心梗面积,RT-PCR评估自主神经受体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VNS组所有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发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迷走神经刺激4周后,AB-VNS组心内膜及心外膜ERP显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dE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MAP90无统计学差异,MAP90恢复曲线最大斜率:AB-VNS<对照组(1.27比1.78)。组织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B-VNS组LV中Chat阳性的神经纤维减少,然而迷走神经中的阳性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AB-VNS组LV及交感神经的TH阳性的神经纤维减少。超微结构:AB-VNS组在视觉下,神经元轴突内线粒体轻度肿胀。TTC染色显示:迷走神经刺激4周后,心梗面积显着降低。RT-PCR:迷走神经刺激后AB-VNs组CHRNA7的表达上升;AB-VNS组MI区beta1和beta3高于对照组;非梗死区AB-VNs组beta1和beta3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可降低心梗后心脏的电重构及神经重构。增加电稳定性,改善心梗后心脏的神经分布异常,减轻心脏结构重构,进一步防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对心梗心肌起到保护作用。因此,非侵入性刺激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朱浩[8](2018)在《辛温通阳法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及其基于微小RNA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动物心梗模型验证辛温通阳法的代表药物葱白提取物防治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初步阐明葱白提取物作用机制;利用芯片筛选可逆性差异性微小RNA并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靶蛋白,进一步明确葱白提取物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微小RNA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选用体重为250-300克,3-4月龄的健康纯种SD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A-L)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葱白组、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每组15只;治疗组分为急性组(1周)和慢性组(4周),每组又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葱白组、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每组15只。行腹腔注射麻醉,上呼吸机,开胸,暴露心脏,丝线围绕左前降支结扎,直至所在范围内的心肌明显肿胀、变暗、无收缩运动,心电监护示ST段抬高0.5mV,且30min内不回落,示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预防组大鼠麻醉后连接体表心电图,造模成功后,设置刺激电极,进行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分别于给药结束后,大鼠麻醉后连接体表心电图,开胸,设置刺激电极,进行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组连续给药1w后建立心梗模型;治疗组建立心梗模型后,从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急性组连续给药1w,慢性组连续给药4w。治疗结束后在体诱发心律失常,记录所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种类。比较各组之间心律失常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微小RNA芯片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共20只SD大鼠心肌细胞的miRs差异性表达,给予药物处理后恢复原来表达谱。列出可逆性差异miRs表达谱。设计相应引物,QRT-PCR进一步验证上述可逆性差异性表达的miRs。用TargetScan和PicTar工具,预测miRs靶蛋白,根据蛋白功能,建立葱白提取物-miRNA-mRNA蛋白通路,利用luciferase实验在HEK293细胞中验证miRs同靶蛋白的序列特异性,上调和/或下调相应miRs,在心肌细胞中检测其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1.预防给药实验中,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VP、VT及胺碘酮片组大鼠VT、VF的发生例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治疗组均可降低心梗后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P<0.01),葱白提取物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均可延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减少持续时间和发生率(P<0.01),胺碘酮片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ST段抬高程度及Mest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均可降低ST段抬高程度及Mest评分(P<0.05),葱白提取物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急性给药实验中,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及胺碘酮片组VT、VF的发生例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治疗组均可降低心梗后大鼠心律失常发生例数(P<0.01),葱白提取物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均可延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减少持续时间和发生率(P<0.01),葱白提取物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均可延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减少持续时间和发生率(P<0.01)。慢性给药实验中,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及胺碘酮片组VP、VF的发生例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治疗组均可降低心梗后大鼠心律失常发生例数(P<0.01),葱白提取物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均可延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减少持续时间和发生率(P<0.01),葱白提取物组效果最为显着(P<0.01)。与空白模型组比较,葱白组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葱白提取物组和胺碘酮片组均可延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减少持续时间和发生率(P<0.01)。2.运用miRNA芯片,我们列出了10对葱白提取物处理心梗后大鼠心肌细胞和无葱白提取物处理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miRNAs表达谱。散点图可被用于葱白提取物处理组和无葱白提取物处理组中的miRNAs不同表达的视觉评估。图中X轴和Y轴的值代表两组样本信号经标准化后的平均值(log2缩放),绿色直线为倍数变化线。图中央的绿线代表倍数变化(Fold Change)为1倍,表示两组样本之间无差异。位于最上方绿色直线以上和最下方绿色直线以下的miRNAs,表示其在两组样本之间的倍数变化大于1.5倍。散点图用于筛选出倍数变化在1.5倍以上的一般数据。火山图可被用于显示倍数变化和统计学意义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的显示了葱白提取物处理组和无葱白提取物处理组之间miRNAs表达的显着差异。两条垂直绿线分别表示上调或者下调1.5倍,水平绿线表示P值为0.05,红色标识表示差异在1.5倍以上,且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s。mi RNAs芯片筛选出葱白提取物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中可逆性恢复的67个具有显着表达差异的miRNAs(FC>1.5,P<0.05)。其中,分别有16个miRNAs表达上调,51个miRNAs表达下调。上调最明显的miR-21及下调最明显的miR-15b-5p作为后续验证对象。在qRT-PCR对15组样本的验证中,与未使用葱白提取物的对照组相比,葱白提取物组大鼠心肌细胞中miR-15b-5p表达均显着减少(p<0.05),miR-21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miR-15b-5p及miR-21的表达水平均与其在miRNAs芯片中的表达趋势相一致。3.基于TargetScan数据库(7.0版)找出了与心律失常相关的miR-15b-5p的靶基因WNT3A以及miR-21的靶基因TGFβR2(图3.1)。在HEK293细胞中,分别过表达miR-15b-5p及miR-21,检测它们对含靶基因3’UTR的报告基因抑制情况。其中,miR-15b-5p明显抑制含有野生型(WT)WNT3A基因的3’UTR的报告基因表达(P<0.01),而对突变型(Mut)WNT3A基因的3’UTR的报告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同样的,miR-21明显抑制含有野生型(WT)TGFβR2基因的3’UTR的报告基因表达(P<0.01),而对突变型(Mut)TGFβR2基因的3’UTR的报告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在大鼠心梗后心肌细胞中分别敲低miR-15b-5p及过表达mi R-21后,与对照组相比,miR-15b-5p敲低组靶蛋白WNT3A表达水平上升,miR-21过表达组靶蛋白TGFβR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1.辛温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可通过影响大鼠模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类型、发生及持续时间、发生率和ST段抬高程度进而改善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2.葱白提取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微小RNA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miR-15b-5p及mi R-21的表达有关,可能通过影响Wnt/β-catenin及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具体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张文慧[9](2018)在《肾去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着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逐渐显现。针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治疗,尤其是交感神经的出现。其中,肾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目的:我们旨在明确是否肾去交感神经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我们也试图从交感神经活性和交感神经重构角度探索肾去交感神经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潜在机制。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4),肾去交感神经组(n=10)和假手术组(n=10)。后两组予以结扎冠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肾去交感神经组(实验组)在心肌梗死后1小时予以外科+化学肾去交感神经治疗。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肾去交感神经组犬有效不应期有所延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降低,单相动作电位整复曲线趋于平缓,室颤阈值增加,自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对心率变异性、儿茶酚胺测定以及直接记录神经放电均提示肾去交感神经可以降低全身及局部组织的交感神经活性。另外,组织学分析提示肾去交感神经可以逆转心室肌(交界区)及双侧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重构。结论:外科及化学肾去交感神经可以降低全身及局部组织交感神经活性;逆转心脏和双侧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重构。从而改善心肌梗死交界区电生理特性,最终减少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罗涛,王永智,邓旭波,史成龙,史文举,浦奎[10](2017)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离体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离体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的67只Wistar大鼠被分为4组:Sham组、对照组、术后即刻给药组(E-G组)和延迟给药组(D-G组),利用离体心脏灌流吸附电极记录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记录有效不应期(ERP)、ERP和MAP90的离散度;常规电生理方法记录窦性心动周期(SCL)、最大动作电位幅度(APA)、零相上升最大速度(Vmax)、心室颤动阈值(VFT)及心室颤动时程(VFD)。结果心肌梗死后7 d,E-G组电生理参数(SCL、VFT、VFD、APA、ERP/MAP90、ERP和MAP90离散度)和D-G组电生理参数(SCL、ERP和MAP90离散度)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心肌梗死后3个月,E-G组上述电生理参数较对照组延续改善(P<0.05),但D-G组除了部分电生理参数(SCL、APA、Vmax和MAP90离散度)较对照组改善(P<0.05)外,其他电生理参数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ERP和MAP90甚至有恶化趋势。结论 G-CSF干预能够改善缺血心室肌电生理参数,即刻干预较延迟干预改善更明显,即刻干预电生理参数改善能够延续到缺血心室肌慢性恢复期,降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二、急性心肌梗死犬单相动作电位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犬单相动作电位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使用的溶液配方与试剂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溶液配方 |
2.2 伦理学批准 |
2.3 新西兰大白兔左心室中层心室肌细胞的急性分离与收集 |
2.4 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方法 |
2.4.1 动作电位的记录 |
2.4.2 L-型钙电流的记录 |
2.5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钙瞬变的记录方法 |
2.6 中层心室肌细胞肌小节收缩的测量 |
2.7 离体心脏器官水平生物电记录方法 |
2.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2.8.1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准备工作 |
2.8.2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总蛋白提取与蛋白定量 |
2.8.3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PKCα蛋白表达水平 |
2.9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钙循环失调与高钙诱导的左心室中层肌细胞交替的关系 |
3.1.1 0.1%Ethanol和 0.1%DMSO对 APD的影响作用 |
3.1.2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内高钙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 |
3.1.3 I_(CaL)抑制剂硝苯地平抑制胞内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 |
3.1.4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中胞内高钙对L-型钙电流变化的影响 |
3.1.5 钙螯合剂BAPTA-AM抑制胞内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 |
3.1.6 左心室肌中层细胞高钙可以诱导出胞内钙瞬变交替 |
3.1.7 高钙可以诱导出左心室中层肌细胞肌小节收缩幅度交替变化 |
3.2 调节PKC活性对与钙循环障碍相关的心脏交替的作用 |
3.2.1 PKC抑制剂对心室肌细胞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的影响 |
3.2.2 PKC激动剂PMA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 |
3.2.3 PKC抑制剂BIM对高钙诱导的胞内钙瞬变交替的作用 |
3.2.4 离体心脏水平BIM对高钙诱导T波交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
3.2.5 BIM降低高钙处理的离体心脏中左心室肌组织PKCα的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 心脏电交替及其诱发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益气活血方基于钙稳态调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钙离子调节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和组织形态学影响的评价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室颤阈值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舒缩功能和Ca~(2+)调节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p-Cx43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内质网应激调控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稳心颗粒循证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缝隙连接重构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心脏缝隙连接的一般特征 |
2. 缝隙连接对心电传导的影响 |
3. 心脏疾病中缝隙连接重构与心律失常的联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缝隙连接及连接蛋白与内质网应激的联系 |
1. 缝隙连接及连接蛋白与内质网的联系 |
2. 内质网应激状态对缝隙连接及连接蛋白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稳心颗粒基础研究的系统评价 |
稳心颗粒干预心梗后心肌电生理重构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稳心颗粒的细胞实验研究 |
实验一 H9C2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及Cx43表达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稳心颗粒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H9C2细胞Cx43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电针心经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DA、5-HT表达的时程效应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试剂 |
3 仪器 |
4 实验用品 |
5 软件 |
方法 |
1 AMI模型复制方法 |
2 AMI复制成功的评价 |
3 AMI模型分组 |
4 干预措施 |
5 取材 |
5.1 ECG采集 |
5.2 血清采集 |
5.3 缺血区心肌组织取材 |
6 检测 |
6.1 血清和心肌组织中DA检测 |
6.2 血清和心肌组织中5-HT检测 |
6.3 心肌组织DRD1 mRNA检测 |
6.4 心肌组织5-HT mRNA检测 |
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1 各组AMI大鼠ECG心电图的变化 |
2 AMI模型复制前后及不同时程电针ECG指标分析 |
2.1 ST段的变化 |
2.2 T波的变化 |
2.3 RR间期的变化 |
2.4 QRS波的变化 |
2.5 HR的变化 |
3 血清中DA与5-HT浓度 |
3.1 血清中DA浓度 |
3.2 血清中5-HT浓度 |
4 心肌组织中DA、5-HT浓度 |
4.1 心肌组织中DA浓度 |
4.2 心肌组织中5-HT浓度 |
5 心肌组织中DRD1 mRNA、5-HT mRNA相对表达量 |
5.1 心肌组织中DRD1 mRNA相对表达量 |
5.2 心肌组织中5-HT mRNA相对表达量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于AMI的认识 |
1.1 心肌缺血的机制研究 |
1.2 心肌缺血的治疗进展 |
2 中医学对AMI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AMI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AMI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学对AMI的治疗 |
3 电针治疗急性心肌缺血 |
3.1 电针治疗优势 |
3.2 选穴依据 |
3.3 电针神门穴治疗心肌缺血 |
4 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
4.1 动物的选择 |
4.2 模型复制 |
4.2.1 冠状动脉结扎术 |
4.2.2 药物干预 |
5 AMI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 |
5.1 AMI与DA的关系 |
5.2 AMI与5-HT的关系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SCN5A基因、CETP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Cx40 基因、AGT基因及eNOS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房颤动患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犬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犬交感神经活性及心脏电生理特性变化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心肌梗死犬心脏电生理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心肌梗死恢复期犬心脏电生理特性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材料及仪器 |
2 内容与方法 |
2.1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建立 |
2.2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
2.3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自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2.4 心电图记录及心室刺激 |
2.5 单相动作电位 |
2.6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研究 |
2.7 RT-PCR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辛温通阳法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及其基于微小RNA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1.1 病名病状 |
1.2 病因病机 |
2 辛温通阳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 |
2.1 心阳宣通,心律正常 |
2.2 浊阴痞塞,心阳不通,发为本病 |
2.3 辛温通阳,流通气血,心律得复 |
3 葱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依据 |
3.1 历代医家对葱白的认识 |
3.2 葱白提取物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4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
4.1 复方制剂 |
4.2 中药单药及单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葱白提取物防治SD大鼠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葱白提取物处理心梗SD大鼠后微小RNA表达差异及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微小RNA在SD大鼠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调控通路的探索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肾去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心肌梗死后慢性期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及肾去交感神经方法学构建和验证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材料 |
1.2 内容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肾去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模型犬电生理特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材料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肾去交感神经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一)——对全身及局部组织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材料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肾去交感神经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二)——对梗死交界区及星状神经节交感神经重构影响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材料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离体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存活情况 |
1.2 动物MI模型的建立[4] |
1.3 试剂与溶液 |
1.4 电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MAP、ERP和ERP离散度比较情况 (图2) |
2.2 各组大鼠SCL、VFT和VFD情况比较 (图3) |
2.3 各组大鼠其它电生理参数 (APA、Vmax和ERP/MAP90) 比较 (表2~5) |
3 讨论 |
四、急性心肌梗死犬单相动作电位与缺血性心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培培.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益气活血方基于钙稳态调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D]. 陈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基于内质网应激调控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稳心颗粒循证和实验研究[D]. 黄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4]电针心经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DA、5-HT表达的时程效应比较[D]. 李小贾.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患者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研究[D]. 班努·库肯.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8)
- [6]右美托咪定早期应用对犬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D]. 王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7]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布阿杰尔古丽·纳斯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8]辛温通阳法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及其基于微小RNA的机制研究[D]. 朱浩.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2)
- [9]肾去交感神经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及机制研究[D]. 张文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2)
- [10]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离体实验研究[J]. 罗涛,王永智,邓旭波,史成龙,史文举,浦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