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度质量演替及其对土壤磷类型的影响

土壤酸度质量演替及其对土壤磷类型的影响

一、Succession of Soil Acidity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Soil Phosphorus Types(论文文献综述)

刘娇娴,崔骏,刘洪宝,潘琦,何小松[1](2022)在《土壤改良剂改良酸化土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推进酸化土壤改良,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实现作物提质增收和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任务。土壤改良剂具有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养分、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微环境等作用,在修复酸化土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从离子迁移转化角度阐明土壤酸化成因,总结酸性改良剂分类、作用机理、改良效果及其对作物长势的影响;指明现有改良剂在酸化土壤改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土壤改良剂研发方向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对改良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土壤改良剂的研发和制备提供借鉴。

孟和那仁[2](2021)在《撂荒地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及牧草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为明确自然演替过程对退化草甸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养分特征的影响,于2017-2020年在内蒙古扎鲁特旗设置了过度放牧(F)、苜蓿撂荒地(M)、燕麦撂荒地(Y)、苜蓿燕麦混播撂荒地(H)和封育(G)共5个自然演替样地,研究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特征以及对牧草多样性与品质的影响。通过干筛、湿筛法分别调查土壤稳定性特征;样方法调查研究区牧草特征,分析自然演替过程对撂荒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分布、团聚体稳定性以及各粒径团聚体不同养分含量;牧草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牧草营养元素、牧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团聚体分布:自然演替过程能够显着提升浅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着粒径的减小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表现。同一样地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封育与撂荒地自然演替样地土壤以>0.25 mm团聚体为主要粒径,<0.053 mm粒径团聚体含量较其他粒径团聚体最少。受耕作等人为因素的扰动,土地利用方式影响>2 mm与0.053-0.25 mm粒径团聚体为主。由于封育措施对土壤扰动较小,不同土层封育样地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均为最高,随土层不断深入>2 mm团聚体含量显着降低。(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自然演替过程,土壤小粒径团聚体有向大粒径团聚体转变的趋势,其中封育样地土壤稳定性最高。封育样地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显着高于撂荒地自然演替样地与过度放牧样地,自然演替前的耕作对深层土壤有较强的扰动,土壤深层次的团聚体的稳定性被降低。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保护作用,其中封育措施为最优措施。随土层的深入,土壤团聚体MWD和GMD有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自然演替首先作用于表土层微团聚体向大团具体转变。(3)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自然演替过程具有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作用,封育措施提升土壤有机碳、氮幅度最大。各自然演替样地间全磷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各土层M样地全钾含量最低。通过自然演替过程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随土层的深入速效钾含量有显着降低的趋势,封育样地速效钾含量最高,Y样地速效钾含量最高。(4)牧草多样性指数:自然演替过程能够有效提升牧草多样性指数。封育样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8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03,显着大于其他自然演替样地(P<0.05);封育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1.48,且显着大于自然演替撂荒地与过度放牧样地(P<0.05);封育样地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最高0.89,并且各自然演替样地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5)牧草营养元素: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N、P、K含量有所影响。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K含量影响显着(P<0.05),其中H样地K含量最高,与其他自然演替样地牧草K含量显着差异(P<0.05),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P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N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6)牧草品质:自然演替过程能够有效提升牧草营养品质与饲用价值。各自然演替样地牧草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H样地牧草粗脂肪含量最高0.99%;牧草粗蛋白含量显着差异(P<0.05),M样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最高12.6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差异(P<0.05),Y样地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60.06%;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差异(P<0.05),F样地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34.06%;不同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随着人畜的影响样地牧草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封育样地牧草产量显着高于其他自然演替样地(P<0.05);不同自然演替过程对牧草灰分的影响显着差异(P<0.05),灰分含量最高的是封育样地。

覃纤纤[3](2021)在《不同热解温度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炭(biochar)在土壤改良、肥料创新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研究。改性后的生物炭其结构和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对土壤肥力有不同程度的改良作用。为了探明不同热解温度的镁改性生物炭的理化结构和性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本文以水稻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镁改性生物炭,研究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600℃)对水稻和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1%(w/w)添加量水平将镁改性生物炭与土壤充分混匀进行室内模拟土壤试验,分别在培养第60天、120天和180天测定土壤化学性质,并在第180天测定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探究不同热解温度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废弃农林资源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为其在土壤中的应用和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水稻和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具有较高p H值、C(%)含量、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对酸性土壤改良具有一定优势。随着热解温度升高,镁改性生物炭的p H值、灰分、比表面积、孔容积和C(%)含量增加,而得率、H(%)、N(%)、O(%)含量和-OH、C=O、-COOH、-CHO等官能团含量降低,芳香性和疏水性增强而极性减弱。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镁改性生物炭具有较多的-OH和-COOH官能团。通过氯化镁改性后生物炭主要以裂隙孔为主,且较高热解温度有利于水稻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形成微孔和较小中孔,但不利于形成中孔和大孔,而对于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较高热解温度可促进微孔、中孔和大孔的发育。同时,热解温度的升高可促进镁改性秸秆生物炭表面和内部形成不同类型的矿物盐。(2)室内模拟土壤试验表明,添加镁改性生物炭能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肥力。与对照组相比,镁改性生物炭处理显着增加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全磷、有机碳和交换性钙镁含量,有效提高全氮含量。对比两种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水稻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处理对提高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全磷和交换性镁含量效果更优,而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对提高土壤有机碳、交换性钙含量效果更好。(3)随着热解温度从300~600℃变化,水稻和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处理的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全磷含量和p H值呈增大趋势,而碱解氮、交换性钙镁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呈减小趋势。可见,高热解温度的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的速效钾、速效磷和全氮含量促进效果更好,而低热解温度的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钙镁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促进效果更优。随着室内模拟土壤培养时间增加,水稻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而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有机碳和交换性镁含量呈降低趋势;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全磷和交换性镁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4)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大,部分处理能提高脲酶活性,其中MCBC-500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提高效果最佳。而秸秆镁改性生物炭施用整体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但MCBC-600处理和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强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6.7%,MCBC-400和MCBC-600处理分别显着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11.2%和7.1%。(5)水稻和玉米秸秆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效果不同。镁改性生物炭的添加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降幅为1.8%~50.9%,但对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有一定增加作用,MRBC-300和MCBC-400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256.2%和161.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脲酶活性均呈显着相关,土壤全氮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显着相关,土壤有机碳与脲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呈显着相关性。

常月,丁咸庆,侯红波,项文化,彭佩钦[4](2021)在《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酶活性特征》文中提出森林演替中的土壤氮素转化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探讨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酶活性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及植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1 hm2长期观测样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SON和葡糖胺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和木糖苷酶酶活性,分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森林土壤SON和酶活性特征,探讨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土壤SON表现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且针叶林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总氮(TN)均低于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P<0.05);阔叶林土壤葡糖胺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和木糖苷酶明显高于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土壤与三种酶底物的亲和力最强,而落叶阔叶林土壤酶活性最高;冗余分析显示SON与三种酶活性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葡糖胺糖苷酶活性和亲和力与土壤TN、NH4+-N和MBN呈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SON和酶活性差异明显;SON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加,SON转化相关的酶活性亦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强。亚热带森林植被正向演替伴随着土壤氮素养分快速循环过程。

薄夫京[5](2020)在《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关帝林区华北落叶松养分利用与分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关帝山林区低中高3个海拔梯度(1750m、2050m、2350m)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起源10-90a林龄的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立地类型,林分特征,林下凋落物及土壤入手,分析碳氮磷元素的分配格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华北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植物-凋落叶-土壤连续体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间的耦合关系;各组分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及器官养分重吸收率之间的互作关系;旨在阐释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和林龄格局变化的响应,养分在不同组分之间的循环运移规律,华北落叶松养分重吸收规律及生长限制状况,揭示华北落叶松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因子变化和养分限制的生态策略;以期为华北落叶松林营养调控、抚育优化、管理经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林分起源、海拔及林龄对华北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磷元素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理化性质、林分径向生长以及养分重吸收率呈现不同的海拔和林龄格局,两种林分起源间也存在差异。这一系列的变化能够较好的指示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状况及对环境因子改变的响应。(2)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C N 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总体表现为:C N P含量水平偏低,尤其土壤磷,人工林和天然林又有所差异,人工林碳氮磷含量均高于天然林。土壤理化指标在0-30cm土层呈现典型的垂直分布模式,符合一般性结论。土壤速效养分呈现多样性的海拔及林龄格局,其中速效氮对海拔变化响应不敏感,对林龄变化响应较敏感。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TOC、TN、C:P、N:P均随海拔增加而增加,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相对天然林,人工林土壤随海拔梯度变化更为显着;土壤TOC、TN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土壤TP随林龄增加在两种起源林分中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不同的是,人工林土壤在30-40年林龄而天然林在40-50年林龄出现TP最小值,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起源华北落叶松速生期存在差异,人工林较早,一般从幼龄林开始,在30-40年林龄达到峰值,而天然林相对滞后,峰值出现在40-50年林龄。(3)华北落叶松器官及凋落叶C N 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整体表现为:天然林和人工林针叶C N P含量随海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人工林变动幅度显着高于天然林,对海拔变化的响应较敏感,天然林显示较高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稳定性。枝元素含量及计量特征随海拔和林龄相比针叶和细根变异性要弱;天然林和人工林细根C:N和N:P随林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天然林细根TP含量和C:N值比人工林高,而细根TN含量、C:P以及N:P比人工林低,人工林细根元素含量对海拔变化的响应同样显示较高的敏感度。凋落叶与针叶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工林凋落叶TOC含量和TN含量低于天然林,且TP随海拔变化幅度比天然林更大。总体上看,随着海拔和林龄的变化,天然林针叶TP含量高于人工林,而天然林针叶TN含量、C:P以及N:P低于人工林,人工林和天然林针叶N:P分别在30-40年和40-50年林龄处于最低值,与土壤TP养分表征林分生长状况一致,印证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生长对养分需求最旺盛的树龄分别在30-40年和40-50年区间。(4)华北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针叶-凋落叶-土壤连续体各组分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凋落叶养分来自成熟叶,针叶与凋落叶之间元素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部分来自凋落叶的归还,针叶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针叶元素化学计量特征能反馈土壤养分状况,这种地上地下各组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依存关系是养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循环运移的主要驱动机制。(5)天然林和人工林年均径向生长量(DBHi)随海拔和林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人工林显着高于天然林,其中,人工林年均DBHi在中海拔表现为最高,所以中海拔为该区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适生长海拔。华北落叶松养分重吸收率总体排序为:磷重吸收率(PRE)>氮重吸收率(NRE)>碳流失率(C-loss)。天然林和人工林C-loss、NRE和PRE随海拔升高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随林龄增加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趋势,除人工林C-loss随林龄增加而减小和天然林NRE随林龄先增后减小之外,其余对林龄变化响应不显着,人工林PRE平均值高于天然林,C-loss和NRE低于天然林。相对林龄因素来说,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和人工林C-loss、NRE和PRE对海拔梯度变化更敏感。华北落叶松年均DBHi与C-loss和PRE之间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RE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年均DBHi与针叶C N含量及C:N无显着相关关系,而与叶P显着正相关,与C:P、N:P呈负相关;年均DBHi与细根N含量及C:N、C:P相关性不显着,但与细根P元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C及N:P显着负相关。(6)华北落叶松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养分重吸收率及林分径向生长随海拔及林龄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重点对两种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人工林由于受土壤P限制而趋向于增加P重吸收率的保守型养分利用策略,天然林则通过对土壤调控以增加土壤养分可利用效率,趋向积极型养分利用策略。

高士杰[6](2020)在《模拟氮沉降对北京西山人工林土壤碳氮动态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续大气氮沉降显着增加了土壤可利用氮素水平,极大地干预了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全球增温潜势。前期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形态氮添加短期的影响。鉴于此,开展长期野外多形态多水平模拟氮沉降对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以北京西山人工辽东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2011~2019年期间开展多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和混合态氮)多水平(0、50、150 kg N ha-1 yr-1)的增氮控制实验。研究氮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特征、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探明氮添加对碳氮转化主要过程相关微生物机制。结果如下:氮添加显着提高了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并且导致土壤p H平均下降0.85个单位,酸化明显。氮添加对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影响既受氮形态和水平的控制,也具有多阶段性。氮添加对土壤CO2和N2O通量有显着促进作用,且这种效应分别第2年和第3年达到峰值,然后逐年降低,CO2排放在2019年出现抑制现象。氮添加对土壤CH4年吸收量的影响有显着滞后现象。氮添加形态和水平对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影响是:高水平>低水平,铵态氮>硝态氮。氮添加使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量更大、芳香性更强,且芳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取代程度更高。可见氮添加使土壤DOM更复杂,长期氮添加可能会促进土壤碳的积累,达到“氮促碳汇”的效果。温带辽东栎林是一个重要的碳库。氮施加显着提高了生物量碳储量(17.5%~48.6%),改变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单位氮添加的固碳效率是7.1~33.5kg C/kg N,NH4+-N而非NO3--N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增加中起主导作用。在施氮条件下,真菌、细菌和古菌基因拷贝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微生物群落丰富度的增加,和碳转化有关的酶的活性的增加,可以用来解释土壤氮添加诱导的CO2排放量的增加。氮添加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改变,真菌数量显着增加,和碳转化有关的酶活性促进效应逐渐降低,相对稳定的重组有机碳比例增加,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和碳汇效应。氮添加对硝化反应的功能基因(AOBamo A基因)的影响大于反硝化的功能基因,可以推测土壤N2O排放的增加量主要来自于硝化过程。氮添加促进了富含氮的磷酸酶活性,促进土壤磷的释放来缓解磷限制,从而调节氮磷营养平衡。总之,氮添加对土壤碳氮的转化依赖氮添加的形态和剂量,我们强调长期野外生态监测的重要性。该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减少CO2排放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乔阳[7](2020)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是土壤碳氮磷耦合循环的重要指征指标,对提高土壤碳储存能力、维持土壤质量状况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以往关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研究多关注于单一或少数因子的影响,缺乏对于生物、地形、土壤等综合因子影响作用的分析探讨,同时也忽视了土壤深度这一重要因子对区域乃至全球尺度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用。此外,当今环境的剧烈变化(如氮沉降、气温增加)也加剧了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不确定性。首先,本研究通过对亚热带多站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关系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亚热带区域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其次,本研究在单站点(天童亚热带常绿林区)分析了多种因子(生物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共同作用下,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关系空间变异的驱动因子。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氮磷添加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本研究构建了全球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数据库,并对这一重要的土壤碳影响因子与土壤碳氮含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关系现状,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个森林站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长,土壤有机碳(C)、总氮(N)、总磷(P)的含量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土壤碳氮比(C:N比)、氮磷比(N:P比)和碳磷比(C:P比)呈降低趋势,但是降低趋势并不显着。土壤碳氮磷元素及其化学计量比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年均温、年降雨、生物量(NPP)等因子与表层(0-30 cm)和中层(30-60cm)土壤碳氮磷元素及其化学计量比相关性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海拔、年均温、年降雨、生物量(NPP)等因子与土壤碳氮磷元素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逐渐减弱,尤其对于土壤碳而言。(2)为了更好地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子(尤其是对深层土壤而言),本研究以位于我国亚热带东北部的天童森林长期野外监测样地为研究区域,探究了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多种因子(生物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垂直空间变异趋势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土壤碳氮磷元素及其化学计量比均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的趋势。土壤碳氮、氮磷、碳磷元素在各土层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并且土壤碳氮、氮磷、碳磷元素的相关性均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土壤pH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总氮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土壤总磷则受到地形因子(凹凸度和坡度)、生物因子(凋落物N:P比)和土壤因子(土壤pH)的共同影响。(3)为了揭示氮磷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文对氮磷添加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元素及其比例的变化状况、土壤碳氮磷元素相关性、引起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磷添加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用最为显着,磷添加同时促进了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的增加。此外,磷添加处理促进了土壤碳氮相关性的增强,尤其对于深层土壤而言。磷添加促进了土壤中蔗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增加,也促进了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含量的同时增加。这种磷添加处理下糖类分解酶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了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自身生长,促进了微生物碳氮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了土壤碳氮相关性的增强。(4)此外,本研究还基于构建的全球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数据库,对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与土壤碳氮含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所构建的全球数据库,对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频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主要结果如下: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显着影响土壤碳和土壤氮含量,土壤碳氮含量均随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增加而显着增加。全球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频率分布较为离散(0.01-0.99)。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受到环境温度、底物类型、底物还原度的共同影响。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用因底物类型的不同而改变。

戴允泽[8](2020)在《亚热带不同林龄常绿阔叶林土壤碳稳定机制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和CO2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及区域性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陆地土壤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具十分重要作用,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大气CO2浓度巨大波动。已有不同研究往往忽视了氮沉降下,林龄带来的土壤理化及养分及其立地差异对土壤碳库对氮富集响应的影响。不同林龄植被土壤固碳对氮沉降的响应仍不清晰。本研究探讨了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在不同林龄间变化和其对氮沉降的响应,进一步细化了解氮沉降带来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林龄增加,土壤容重、砂粒、粉粒含量、含水率表现为显着增加,p H显着降低(P<0.05),而土壤养分(NH4+-N、NO3--N、TP)表现为“凹”型分布。N处理导致土壤酸化。土壤中有效氮主要是NO3--N。N处理使中龄林和成熟林NH4+-N升高,而老龄林降低;N+P处理不同林龄NH4+-N均降低。养分添加中龄林NO3--N显着提高(P<0.05)。N处理中龄林TP提高,而成熟林和老龄林TP降低;而N+P处理不同林分TP增加,其中老龄林差异显着(P<0.05)。2、土壤有机碳(SOC)受林龄影响显着变化(P<0.05),其含量在35.64~58.12 g·kg-1之间,随林龄升高,呈“凹”型分布,中龄林显着高于成熟林和老龄林(P<0.05);土壤碳密度表现为老龄林(2.74 kg·m-2)高于成熟林(1.61 kg·m-2)和中龄林(2.42 kg·m-2)。N处理增加了不同林龄SOC,增幅为10.30%–40.69%,均未达显着水平(P>0.05);N+P处理仅老龄林SOC有所提高。土壤碳氮比(C/N)随林龄升高显着下降,而N和N+P处理中龄林土壤C/N降低,成熟林和老龄林土壤C/N增加。3、不同林龄林分DOC含量随林龄升高呈“凸”型分布,在170.15~333.22 mg·kg-1。不同处理,成熟林和老龄林DOC含量均显着高于中龄林(P<0.05)。DON含量随林龄升高而显着升高(P<0.05)。N处理增加不同林龄DOC和DON,老龄林达显着水平(P<0.05)。DOC/SOC在成熟林(0.97%)和老龄林(0.73%)显着高于中龄林(0.31%)。N和N+P处理增加中龄林和成熟林DOC/SOC,对老龄林无显着影响。土壤MBC、MBN随林龄升高而显着升高(P<0.05),N处理增加不同林龄林分MBC,而降低MBN。4、不同林分易氧化碳(ROC)在6.12~7.22 g·kg-1之间,随林龄升高呈“凹”型分布。ROC/SOC随林龄升高表现为成熟林(17.49%)>老龄林(14.86%)>中龄林(12.62%),表明林龄改变土壤碳活性,成熟林土壤碳组分稳定性较低。高活ROC随林龄增加显着增加,老龄林显着高于其它两林分(P<0.05);中活ROC在中龄林最高,其次为老龄林;低活ROC随林龄升高下降。N处理中龄林和老龄林高活ROC增加,而成熟林降低。5、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重组组分中。随林龄升高,不同林分轻组含量、轻组重组含量比和轻组碳氮含量呈“凸”型分布。N处理增加不同林分轻组含量和轻组碳氮含量,在老龄林达显着水平(P<0.05);降低不同林分重组含量,而轻组重组含量比增加,其中老龄林达显着水平(P<0.05)。N和N+P处理增加了不同林分轻组比重,其中老龄林达显着水平(P<0.05)。N和N+P处理下,不同林分轻组C/N均表现为降低,不同处理及不同林分间无显着差异。N处理中龄林和成熟林重组C/N降低,而老龄林升高。6、土壤以大团聚体为主,在78~84%之间,随林龄升高而增加;成熟林和老龄林微团聚体显着低于中龄林(P<0.0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MGD)随林龄升高而升高(P<0.05)。CK林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碳含量随林龄升高呈“凹”型分布。N处理有助于中龄林土壤有机碳的物理保护,而整体上降低成熟林和老龄林土壤碳的稳定性。不同林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C/N随林龄升高而降低,而粉粘粒C/N表现为升高,随林龄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对有机质的物理保护和抑制分解的能力增强。氮沉降增加成熟林和老龄林团聚体有机质的分解程度,而低C/N新鲜有机质在中龄林团聚体中富集。7、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δ13C增加。N处理增加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δ13C丰度,降低老龄林土壤δ13C丰度。土壤δ15N丰度在不同林分布规律与δ13C相反,随林龄升高显着降低。N和N+P处理增加了中龄林和老龄林δ15N丰度,降低成熟林δ15N丰度。不同林龄土壤δ13C丰度均表现为全土>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大团聚体和粉粘粒δ13C丰度均表现为成熟林最高,老龄林最低;微团聚体表现为成熟林最高,中龄林最低。N和N+P处理增加老龄林和成熟林大团聚体δ13C丰度,中龄林则降低;成熟林微团聚体δ13C丰度增加,中龄林和老龄林粉粘粒δ13C丰度降低。N处理增加不同林龄微团聚体和中龄林大团聚体δ15N丰度,成熟林和老龄林降低。8、不同林分土壤细菌丰度表现为46 a>200 a>78 a,但不同林龄细菌α多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N处理后,46 a林分土壤细菌丰度降低,78 a林分增加,200 a林分变化不明显;细菌多样性和优势菌门均增加,且随林龄增加而增幅减小。N处理不同林龄土壤真菌丰富度无明显差异,与细菌相比,真菌更具生态位优势,真菌/细菌在不同林龄分布存在差异,成熟林高于其他林分,与老龄林差异较小。不同林分中,木质素分解基因丰度最高,其次为半纤维素和淀粉。碳分解基因丰度与SOC在不同林龄林分中分布一致,表现为中龄林>老龄林>成熟林,其中成熟林显着小于中龄林和老龄林(P<0.05);中龄林和成熟林固碳基因丰度显着高于老龄林(P<0.05),成熟林最高;不同林龄碳分解基因丰度与细菌丰度变化一致。N处理老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较稳定,其碳分解基因丰度显着降低(P<0.05)。整合分析表明,不同林龄序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长期N沉降可能诱导其活性碳组分增加,而降低土壤碳稳定性;土壤养分特征主导不同林龄间SOC分布,而土壤理化特性影响SOC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基于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及碳循环基因变化,未来不同林分碳稳定性变化可能存在差异。

李致博[9](2020)在《土壤酸化对养分淋失、微生物多样性及柑橘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柑橘是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果树,适宜生长在弱酸或酸性土壤中,近年来受环境问题和农业措施的影响,柑橘园土壤酸化问题日趋严重,制约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福建省典型柑橘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室内模拟淋洗和盆栽试验,探究柑橘园土壤酸化对养分淋失、微生物多样性和柑橘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并通过分层土柱试验,初探不同土层酸度改良对柑橘生长的影响及不同改良剂对不同土层酸度的改良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和县319个蜜柚园中,p H<4.5的强酸性果园占67.71%,且亚表土层和底土层的酸化问题较表土层更为突出。永春县32个芦柑园土壤p H变幅为3.14-5.4,p H平均值为4.26,其中p H<4.5的强酸性果园占68.75%。土壤p H值与土壤盐基饱和度及交换性钙、镁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则相反。随种植年限、土壤碱解氮含量、氮肥施用量和有效硫含量的增加,土壤酸化程度加剧。这说明酸化会降低土壤的保肥能力,导致土壤钙、镁缺乏,而种植年限延长,土壤氮和硫含量增加会加剧土壤酸化。2.土壤酸化提高铵态氮的淋失,降低硝态氮的淋失,但未显着影响氮的淋失总量。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最大吸磷量(Qm),并且增加了土壤易解吸磷量(RDP)和解吸率,增加了磷的释放风险;同时,增加了土壤不稳定态磷(H2O-P、Na HCO3-P)的比例,降低土壤稳定磷(HCl-P、Residual-P)比例,导致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有机磷淋失量极显着增加。此外,土壤酸化也增加钾、镁的淋失。3.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土壤酸化使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下降,其中有害细菌丰度增加,戴氏菌属、产黄杆菌属、链霉菌属等有益细菌的丰度降低;青霉菌属和毛壳菌属丰度降低,镰刀菌属丰度差异减缓。4.土壤酸化使柑橘叶片中CO2同化率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说明CO2同化减少可能是非气孔因素造成。酸化引起光合作用下降可能与叶绿素含量和光能利用效率降低、PSⅡ电子传递受阻以及活性氧类物质增加引起代谢紊乱有关。5.对不同土层酸度改良结果表明,0-20 cm土层的酸度改良对改善根系生长有重要作用,0-40 cm土层的酸改良能更有效地促进柑橘整体生长。不同改良剂均可显着提高表层土壤的p H,使用碳酸钾型复合肥不仅能改善0-15 cm层土壤的p H,对15-40 cm土层也有明显作用,且连年施用改良效果显着提升。综上所述,柑橘主产区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土壤养分淋失量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柑橘生长受阻;对0-20 cm和0-40 cm土层的酸度改良均能有效地改善柑橘的生长状况,而各种改良剂中碳酸钾型复合肥的整体改良效果最佳。

宋伯翰[10](2020)在《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和土壤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公路建设为二郎山亚高山地区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公路经过地区山体原有植被造成了破坏,裸露边坡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难以自然恢复。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植被人工恢复能有效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但因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需要分类研究其固有特点才能因地制宜制定恢复方案。因此研究亚高山公路边坡植被及土壤变化特点对其生态修复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二郎山海拔1960—2430 m之间区域公路边坡布设样点,在不同生长季节开展边坡植被区系特征、植物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研究区植物群落在科水平上以世界分布科及温带分布科为主,在属水平上以温带分布属占据绝对优势,研究区内植物区系成分简单,物种丰富度较低。草本优势种根系扫描结果反映出所有优势种均以0-0.1mm细根占据绝对优势,且根系总长、总表面积在6月显着高于3月(p<0.05,下同),在10月则相比6月有所减少。(2)边坡土壤理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全磷、有机质在各生长季节间差异显着。与3月相比,各样点在6月时硝态氮积累明显,10月结果发现铵态氮积累明显。各样点内土壤全磷含量均小于0.8g/kg,显示各样点土壤供磷能力不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土壤硝态氮、有机质及全磷对边坡土壤理化性质起主要影响。边坡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受季节影响显着,6月、10月的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及OTU数目显着高于3月,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酸杆菌门及放线菌门为门分类水平下的优势菌群,马赛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及黄杆菌属为属水平下的优势菌群。(3)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区内土壤全氮、全磷含量的增加能够对草本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起促进作用,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的增加有助于草本植物侧根数量的增加,提高土壤全钾的含量则能够促进植物根系表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内马赛菌属细菌及寡养单胞菌属细菌能够通过反硝化作用及氨化作用促进土壤铵态氮含量的积累,鞘脂单胞菌科细菌丰富度的增加能够促进土壤硝态氮及有机氮含量的积累。结合上述结果,在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配施肥料中氮素营养和磷素营养的含量的合理配比,这样做既能促进草本植物侧根生长,也能够改善区域内的土壤质量状况。

二、Succession of Soil Acidity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Soil Phosphorus Typ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ccession of Soil Acidity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Soil Phosphorus Types(论文提纲范文)

(2)撂荒地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及牧草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撂荒地自然演替研究现状
        1.2.2 撂荒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撂荒地土壤团聚体养分研究现状
        1.2.4 撂荒地植被演替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
        2.3.1 土壤团聚体评价参数
        2.3.2 植被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的影响
        3.1.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3.1.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1.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及土壤团聚体养分的影响
        3.2.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的影响
        3.2.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养分含量的关系
    3.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的影响
        3.3.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多样性的影响
        3.3.2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牧草多样性的关系
        3.3.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营养元素的影响
        3.3.4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与牧草营养元素的关系
        3.3.5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3.6 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与牧草品质的关系
4 讨论
    4.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的影响
        4.1.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4.1.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的影响
        4.2.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4.2.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土壤团聚体养分特征的影响
    4.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的影响
        4.3.1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多样性的影响
        4.3.2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营养元素的影响
        4.3.3 撂荒地自然演替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不同热解温度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炭概述
        1.1.1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
        1.1.2 改性生物炭
    1.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3 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改性生物炭制备
    2.3 改性生物炭得率测定
    2.4 改性生物炭理化性质表征
        2.4.1 pH值测定
        2.4.2 灰分测定
        2.4.3 元素组成测定
        2.4.4 化学官能团测定
        2.4.5 表面形貌测定
        2.4.6 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分布测定
        2.4.7 晶体结构测定
    2.5 室内模拟土壤试验
        2.5.1 土壤取样
        2.5.2 试验内容
        2.5.3 测定内容及方法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镁改性生物炭理化结构的表征
    3.1 得率
    3.2 pH值
    3.3 灰分
    3.4 表面形貌
    3.5 孔隙结构
        3.5.1 比表面积
        3.5.2 孔容积
        3.5.3 氮气吸脱附曲线
        3.5.4 平均孔径与孔径分布
    3.6 化学结构
        3.6.1 官能团分析
        3.6.2 元素分析
    3.7 晶体结构
    3.8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1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2 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3 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4.4 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4.5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4.6 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4.7 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8 对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的影响
    4.9 对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影响
    4.10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4.11 讨论
    4.12 小结
第五章 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碳氮的影响
    5.1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 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5.3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酶活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森林类型土壤SON分析
    2.2 三种森林类型土壤酶活性分析
    2.3 土壤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2.4 土壤酶活性变化的RDA分析
3 讨论
    3.1 森林类型对土壤SON的影响
    3.2 不同森林土壤酶活性差异及其与SON的联系
4 结论

(5)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关帝林区华北落叶松养分利用与分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基本理论
        1.1.1 生态化学计量学概念的发展
        1.1.2 生态化学计量学基本理论和假说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成因
    1.3 研究领域
        1.3.1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3 植物-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4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养分限制性的判断
        1.3.5 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态与物种生态策略
    1.4 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前景展望
        1.4.1 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凋落物-土壤的耦联研究
        1.4.2 生态系统的养分限制性判定
        1.4.3 多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4.4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化学计量学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质和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
        2.2.3 样品采集
        2.2.4 样品分析测定
        2.2.5 林木径向生长指标测定
        2.2.6 土壤理化特征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和林龄格局
    3.1 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森林类型分异
    3.2 土壤理化性质随海拔梯度和林龄的变化
        3.2.1 土壤理化性质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3.2.2 土壤理化性质随林龄的变化
    3.3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梯度和林龄的变化
        3.3.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3.3.2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
    3.4 讨论
        3.4.1 土壤理化性质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格局及其成因
        3.4.2 土壤理化性质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林龄格局及其成因
    3.5 小结
第四章 碳氮磷在华北落叶松叶枝根和凋落叶中分配的海拔及林龄格局
    4.1 叶枝根和凋落叶碳氮磷化学计量差异及其森林起源分异
    4.2 叶枝根和凋落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格局
        4.2.1 针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格局
        4.2.2 枝条C N P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4.2.3 细根C N P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4.2.4 凋落叶C N P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4.3 叶枝根和凋落叶C N P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
        4.3.1 针叶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
        4.3.2 枝条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
        4.3.3 细根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
        4.3.4 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的变化
    4.4 讨论
        4.4.1 叶枝根和凋落叶C N P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格局
        4.4.2 林龄对叶枝根和凋落叶C N 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华北落叶松林针叶-凋落叶-土壤连续体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互作关系
    5.1 针叶-凋落叶-土壤连续体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5.2 针叶与凋落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5.3 凋落叶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5.4 针叶与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5.5 讨论
        5.5.1 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针叶-凋落叶-土壤”连续体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5.5.2 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针叶-凋落叶-土壤”连续体碳氮磷化学计量特性内在关联
    5.6 小结
第六章 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的海拔和林龄格局及其营养动力学
    6.1 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氮磷重吸收率的整体特征
    6.2 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量和碳氮磷重吸收的海拔及林龄格局
        6.2.1 径向生长随海拔及林龄变化趋势
        6.2.2 养分重吸收随海拔及林龄变化趋势
    6.3 不同起源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养分重吸收率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6.3.1 径向生长与养分重吸收之间的相关关系
        6.3.2 径向生长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6.3.3 径向生长与不同器官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6.3.4 径向生长与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6.4 讨论
        6.4.1 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起源、海拔、林龄变化的响应
        6.4.2 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营养动力学
        6.4.3 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养分重吸收率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讨论
    7.2 主要结论
    7.3 主要创新点
    7.4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模拟氮沉降对北京西山人工林土壤碳氮动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氮沉降概况
        1.2.2 氮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3 氮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4 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1.2.5 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6 氮添加对土壤酶活性(EEA)的影响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概况和实验设计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地设置
        2.1.3 氮沉降模拟控制实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方法
        2.2.1 气体样品采集方法
        2.2.2 土壤样品采集、前处理方法
        2.2.3 凋落物分解实验及样品采集
        2.2.4 生物量调查
    2.3 样品测试方法
        2.3.1 气体样品测试与分析方法
        2.3.2 土壤pH、容重和温湿度测试方法
        2.3.3 土壤全碳的测试方法
        2.3.4 土壤无机氮测试方法
        2.3.5 土壤有机质轻组和重组组分分离方法
        2.3.6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测定
        2.3.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试方法
        2.3.8 土壤酶活性测试方法
        2.3.9 生态系统净生产力估算
    2.4 统计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3 氮添加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氮添加对土壤PH的影响
    3.2 氮添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 氮添加对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影响
    3.4 氮添加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5 氮添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6 讨论
    3.7 小结
4 氮添加对土壤主要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影响
    4.1 氮添加对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
        4.1.1 不同水平氮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2 不同形态氮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3 氮添加下土壤CO_2累积通量的年际变化
        4.1.4 土壤CO_2通量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4.2 氮添加对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
        4.2.1 不同水平氮添加对土壤CH_4吸收的影响
        4.2.2 不同形态氮添加对土壤CH_4吸收的影响
        4.2.3 氮添加下土壤CH_4累积吸收量的年际变化
        4.2.4 土壤CH_4通量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4.3 氮添加对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
        4.3.1 不同水平氮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3.2 不同形态氮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3.3 土壤N_2O累积通量的年际变化对氮添加的响应
        4.3.4 土壤N_2O通量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氮添加对CO_2通量的影响
        4.4.2 氮添加对CH_4通量的影响
        4.4.3 氮添加对N_2O通量的影响
    4.5 小结
5 氮添加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
    5.1 氮添加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2 氮添加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5.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5.2.2 DOM相关吸收指数解析
        5.2.3 DOM三维荧光光谱图分析
        5.2.4 DOM相关荧光指数分析
        5.2.5 PARAFAC分析结果
        5.2.6 DOM红外光谱图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氮添加对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影响
    6.1 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碳储量的影响
    6.2 氮添加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6.3 氮添加对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7 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对氮添加的响应
    7.1 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2 固氮微生物和硝化功能基因对氮添加的响应
    7.3 反硝化功能基因对氮添加的响应
    7.4 讨论
    7.5 小结
8 氮添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8.1 氮添加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8.2 氮添加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
    8.3 氮添加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
    8.4 氮添加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
    8.5 氮添加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
    8.6 氮添加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
    8.7 讨论
    8.8 小结
9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研究进展
    1.3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3.1 土壤碳氮磷比值特征
        1.3.2 土壤碳氮磷比的指示作用
    1.4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素
        1.4.1 植物因子
        1.4.2 地形因子
        1.4.3 土壤因子
        1.4.4 微生物因子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亚热带区域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站点信息
        2.2.2 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随演替的变化趋势
        2.3.2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随深度的变化趋势
        2.3.3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素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及样地概况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定
        3.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
        3.3.2 土壤碳氮磷元素相关关系
        3.3.3 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因子
        3.3.4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因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及样地概况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定
        4.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氮磷添加对土壤碳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4.3.2 氮磷添加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4.3.3 土壤、微生物、细根对氮磷添加的化学计量关系响应
        4.3.4 微生物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土壤碳氮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搜集
        5.2.2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计算公式
        5.2.3 利用贝叶斯反演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温度公式进行参数约束
        5.2.4 底物还原度(γs)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
        5.3.2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频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3.3 氮添加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状况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独特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附录 文中所用部分代码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亚热带不同林龄常绿阔叶林土壤碳稳定机制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森林土壤碳汇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森林土壤碳库
        1.2 森林土壤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机制
        1.3 土壤微生物对森林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
    2 大气氮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氮沉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2.2 氮沉降对土壤团聚体机制的影响
        2.3 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 林龄对土壤固碳潜力影响研究综述
        3.1 林龄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3.2 林龄对团聚体物理保护机制的影响
        3.3 林龄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 研究目的和内容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氮沉降对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区域概况
        1.1.2 实验设计
        1.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1.4 数据分析
    1.2 结果与分析
        1.2.1 氮处理对不同林分土壤性状的影响
        1.2.2 氮处理对不同林分土壤含水率和pH的影响
        1.2.3 氮处理对不同林分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1.2.4 氮处理对不同林分土壤全磷的影响
        1.2.5 林龄和氮添加对土壤性状及其养分方差分析
        1.2.6 环境因素相关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不同林分土壤碳组分变化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实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林分土壤碳库对氮处理的响应
        2.2.2 不同林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对氮沉降的响应
        2.2.3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布对氮沉降的响应
        2.2.4 不同林分土壤易氧化碳分布对氮沉降的响应
        2.2.5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质密度分组对氮沉降响应
        2.2.6 林龄和氮添加对土壤碳含量及其组分影响方差分析
        2.2.7 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及其组分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林分土壤碳团聚体物理保护机制变化及其对氮沉降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实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对氮沉降的响应
        3.2.2 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碳氮浓度对氮沉降的响应
        3.2.3 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对氮沉降的响应
        3.2.4 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碳氮分配比例对氮沉降的响应
        3.2.5 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C/N对氮沉降的响应
        3.2.6 林龄和氮添加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组分影响方差分析
        3.2.7 环境因子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林分土壤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布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实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沉降对不同林分土壤总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布的影响
        4.2.2 氮沉降对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同位素分布的影响
        4.2.3 林龄和氮添加对土壤同位素影响方差分析
        4.2.4 环境因子对同位素分布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林龄增加和氮沉降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实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林龄林分土壤细菌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
        5.2.2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
        5.2.3 不同林分土壤真菌细菌比对氮沉降的响应
        5.2.4 不同林分土壤碳循环功能基因对氮沉降的响应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土壤碳及其组分对林龄及氮沉降响应机制
    6.1 SOC含量与土壤碳组分、团聚体、微生物关系
    6.2 土壤碳组分与团聚体、微生物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土壤酸化对养分淋失、微生物多样性及柑橘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 土壤酸化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1.1 酸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 酸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 土壤酸化对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2.1 植物生长
        2.2 养分吸收
        2.3 植物生理代谢
    3 土壤酸化的改良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柑橘园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柑橘园土壤的酸化状况
        2.2 蜜柚园土壤剖面的酸化特征
        2.3 蜜柚园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
        2.4 酸化对土壤盐基饱和度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土壤酸化对柑橘园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和方法
        1.2 样品分析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酸化对橘园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2.2 酸化对橘园土壤磷淋失的影响
        2.3 酸化对橘园土壤盐基离子淋失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及柑橘生理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盆栽试验
        1.2 测定内容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酸化对细菌的影响
        2.2 土壤酸化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2.3 土壤酸化对柑橘光合作用的影响
        2.4 土壤酸化对柑橘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 讨论
        3.1 土壤酸化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 土壤酸化抑制光合的可能原因
第五章 土壤酸化改良对柑橘生长影响以及不同改良剂的矫正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不同土层酸化改良试验
        1.2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酸化的矫治实验
        1.3 碳酸钾型复合肥对土壤酸化的矫治实验
        1.4 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酸化改良对柑橘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酸化矫治效果的比较
        2.3 不同用量下碳酸钾型复合肥对土壤酸化的矫治效果
    3 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和土壤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公路边坡植被特征研究进展
        1.1.2 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2.2 研究结果
        2.2.1 植物群落区系特征
        2.2.2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2.2.3 优势草本植物根系形态特征
    2.3 讨论
        2.3.1 植物群落区系特征
        2.3.2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2.3.3 草本优势种植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季节变化
    2.4 本章小结
3 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土壤理化性质的季节变化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氮素含量的变化
        3.2.2 土壤全磷、全钾、有机质、pH的变化
        3.2.3 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土壤氮素的季节变化
        3.3.2 土壤全磷、全钾、有机质及pH的季节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分析
        4.2.1 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
        4.2.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OTU数目分析
        4.2.3 土壤细菌各分类水平下细菌组成情况
        4.2.4 土壤细菌β多样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4.3.2 土壤细菌优势菌群及其季节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相关性分析
    5.1 分析方法
    5.2 分析结果
        5.2.1 土壤理化性质与草本植物群落α多样性系数的相关性
        5.2.2 土壤理化性质与草本植物优势种根系形态特征的相关性
        5.2.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土壤理化性质与草本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
        5.3.2 土壤理化性质与草本优势种根系形态的相关性
        5.3.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的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Succession of Soil Acidity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Soil Phosphorus Types(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改良剂改良酸化土壤的研究进展[J]. 刘娇娴,崔骏,刘洪宝,潘琦,何小松.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01)
  • [2]撂荒地自然演替过程对土壤团聚体及牧草特性的影响研究[D]. 孟和那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不同热解温度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 覃纤纤. 广西大学, 2021(02)
  • [4]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酶活性特征[J]. 常月,丁咸庆,侯红波,项文化,彭佩钦.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 [5]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关帝林区华北落叶松养分利用与分配机制研究[D]. 薄夫京. 山西农业大学, 2020
  • [6]模拟氮沉降对北京西山人工林土壤碳氮动态影响研究[D]. 高士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乔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亚热带不同林龄常绿阔叶林土壤碳稳定机制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D]. 戴允泽.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5)
  • [9]土壤酸化对养分淋失、微生物多样性及柑橘生长的影响[D]. 李致博.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10]二郎山亚高山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和土壤季节变化特征研究[D]. 宋伯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土壤酸度质量演替及其对土壤磷类型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