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闹”

不要“闹”

一、不要“惹事生非”(论文文献综述)

嘉行[1](2020)在《常用成语读写辨误(七)》文中研究说明不要惹"事"生非成语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的。了解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对于我们正确运用成语和不写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成语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单讲联合式,联合式就是成语前两个字组成的词组和后两个字组成的词组是并列关系。如"人高马大""铜墙铁壁""惹是生非"等。这里的"人高"和"马大"、"铜墙"和"铁壁"、

刘煜晖[2](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武安市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儿童作为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最近这些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对儿童的言行以及身心健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如今,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事件屡屡发生,每一条都令人触目惊心。小学时期作为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培养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启蒙性的意义。攻击性行为是在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较常发生的行为问题,在攻击性行为萌芽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很容易出现性格偏激、社交困难等问题,将会妨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运用社会工作视角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从理论上升到实务,付诸实践,在当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基于此背景,本文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支持下,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对武安市H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20名儿童,运用攻击性行为量表,发放调查问卷,根据结果归纳总结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依据结果,筛选出3位攻击性行为水平较高的儿童,选取为服务对象,使用个案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制定个别化介入方案进行行为矫正,帮助服务对象改善自身行为问题,提升自我建设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介入后发现,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案主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治,改善了儿童的自身行为,也对其塑造健康人格具有正面作用。本文在撰写时首先介绍了此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讲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紧接着阐述了研究中所运用到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武安市H小学五六年级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时,归纳总结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产生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个案工作的计划方案,针对案主的选择及具体的介入计划进行了描述,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三位案主提供个案实务。最后结合实务过程提出总结、建议与反思。

丁文[3](2020)在《班级中的“捣蛋鬼” ——对小学一位“问题学生”的叙事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问题学生”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学习、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偏离学校规范要求或人们期待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界定以及对待这类学生的态度与方式,通常反映着人们不同的儿童观和价值立场。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类教育政策及教育理论提倡给予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以空间,但学校生活的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一些个性强的儿童常常被视为异类或有问题的,并因此受到歧视甚至是欺凌;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校或班级会出现集体无意识地误判或不公正地对待此类儿童的现象,这严重地伤害了此类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研究以那些被认为是“捣蛋鬼”型的“问题学生”为对象,研究了此类儿童的现实生活处境,教育关系人对此类儿童的态度,此类儿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教育者必须做出的反思。为此,本研究以H市碧玉小学(化名)四年级某班的一位被称为是“捣蛋鬼”的男学生——轩轩(化名)为个案对象,以叙事探究为主要方法论,采用观察法、“以视频为线索的多主体”访谈法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等方法,开展了对轩轩在四年级和六年级时的跟踪研究。研究过程经历了文献的搜集与阅读、制定研究计划、观看研究团队已收集的视频,进行观察和资料收集,资料深度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等几个阶段。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综述,并界定了“捣蛋鬼”、“问题学生”以及“形象”三个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陈述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者的角色,本研究所采用的叙事探究方法论,观察法、“以视频为线索的多主体”访谈法和资料分析工具。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主要呈现了四年级时的轩轩在学校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中的总体成长状态和具体的“捣蛋鬼”形象,以及轩轩本人对自我的认知。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六年级时轩轩的成长变化,以及他人眼中的形象变化。第五章讨论和分析了轩轩“捣蛋鬼”这种问题形象的成因。第六章以反思性视角,分析了学校教育在问题形成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改进方面。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第一,现实生活中的轩轩是一个乐于助人、上课积极参与、思维独特、活泼好动、有些调皮、不愿意受规则约束、表达能力有点欠缺,在班里不太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孩子。但从四年级到六年级,轩轩的成长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他的规则意识有所提高。然而老师、同学、家长等人眼中的轩轩形象非但没有变化,反而更加不可理喻了。他们基本一致认为,轩轩除了善良,头脑灵活,仍然是个调皮捣蛋、不守规则、说话啰嗦、做事拖拉不主动、自控力不足、情商不高、屡教不改的孩子。而且,在几年的时间里轩轩的问题一直存在,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对待轩轩的态度更冷漠了,轩轩所生存的环境并不友好!第二,轩轩的“问题形象”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首因。童年早期以隔代教育为主的家庭教育对轩轩习惯的养成等社会性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了他后来的发展;而且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与方式的不一致进一步造成轩轩在成长中的价值混乱。再者,学校教育方面,教师过度强调规则至上,把惩罚当成教育,缺乏友爱的同伴关系,以及管理主义的治校理念等等,日益把轩轩的“捣蛋鬼”形象予以刻板化。此外,家校教育冲突也对轩轩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感觉统合失调理论说明,轩轩的一些问题行为或许是一种病理现象。最后,文章认为各类教育主体应具备发展的眼光,关注“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并有意识地为这类儿童营建充满善意、温暖和信任的成长环境。

雨桦[4](2017)在《青春纪事》文中研究表明恨你并不开心终于逮到的一节自习课,聊天,听MP3,发微信,交头接耳……为所欲为,做为学习委员的郑绵绵不得不出面制止这种混乱局面,却收效甚微,每次警告也不过几分钟的事,然后,继续打闹,就在这时,所有眼球不约而同的被一个声音吸引过去。"喂!"那么大的声音,就像突然而来的大风吹破玻

龙懋勤[5](2017)在《北河拐弯的地方》文中认为一北河是发源于耳苍山的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从北向南流经这座城市,故称北河,城市也因河而得名北河市。这条河水量充沛,河道宽阔,碧水清波,悠悠长流。不过,北河也是一条充满野性的河流,每到夏秋两季,暴雨过后,山洪肆虐,河水陡涨,北河市的滨河路和低洼的河边街道,常常进水,几乎三年两遇,人们对北河又爱又恨,心情极为复杂。北河市是一个中等城市,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正在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北河弯弯曲曲,环抱新区旧城,不弃不离,喜新恋旧。

张鑫[6](2014)在《汉语异形成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列举了针对异形成语问题前人所进行研究的集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异形成语的界定方法,这是本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前提,并探讨了异形成语和同义成语、同源成语以及成语活用的差别,这是进行异形成语研究的基础。其次对异形成语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共选取了七部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包括两部语文词典和五部成语词典,并结合三个已经颁布或正在试行的规范词表展示了异形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存在状况。本文搜集到的异形成语均为词典中收录的四字格成语。再次,本文对收集到的异形成语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和分析,问题主要集中于产生原因和类型的分析。根据异形成语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由异体字造成的、由异形词造成的、由假借字造成的、由古今字造成的、由通用字造成的和由同音替换或附会理据造成的,共六个主要的类型,随后分析了其产生的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最后,本文在对比收录异形成语的词典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混乱和不足,结合语言事实和异形成语的使用现状,对如何进行异形成语规范以及词典如何收录和注释异形成语进行了说明,并对全文做了简短的总结。总之,深入了解异形成语,对语言规范、语文教学、词典编纂及词语、成语的本体研究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本文为今后异形成语的研究有所启发。

江锋[7](2013)在《就说来跳舞》文中研究指明1下馄饨的一副挑子走四方,但走哪都得讨水,这就有了打人家门口主意的理由。下馄饨的先是找上小街西头的杂货店,开店的是对城乡搭配型夫妻。刚开始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这种夫妻,女的百分之百漂亮,男的十之八九生得砢碜。下馄饨的找上门时只跟那女的说话,两人说话口音一样,三言两语就搭上了老乡。下馄饨的问那女的,你么时来这街上开的店。女的回道,刚才半把年。下馄饨的又问,这街上生意好做吗?女的

王妍[8](2013)在《清代乡里关系研究 ——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乡里关系是农村居民由于共同生产、生活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古代基层行政单位的州县为中心,对清代乡村社会基层百姓日常交往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细致地认识和勾勒乡村生活的面貌,这对深入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资料的匮乏,目前学界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乡里关系的研究较为薄弱。而清代保留下来的大量真实反映基层百姓人际交往的档案,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就主要利用存留于今的清代顺天府宝坻县档案,以及能够反映基层社会关系的刑科题本等档案史料,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乡土中国,地缘是一种岁月积淀下的情谊,将每个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乡里关系呈现出合作与冲突并存的特征。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既合作互助,彼此关照,又会为了鸡毛蒜皮的琐事,吵闹不休。但嫌隙并没有阻断乡邻间祖祖辈辈传承的乡情。传统道德与价值观成为二者之间的弥合剂,让这种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局面,达到了微妙的平衡,维持了乡里社会总体的稳定与和谐。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社会,主佃关系、主雇关系是最常见的生产关系。从人与人的交往出发对二者进行考察,改变了以经济制度、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进而剖析主佃、主雇之间日常相处、交往的真实状态。货币资金及其代用手段的融通,是一切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融通的过程中,借贷和买卖是最普遍的经济行为。就借贷关系而言,清代乡邻间的借贷,体现为互助性质低息或无息的友情借贷特征。而从大额交易之土地“活卖”和一般性小商品买卖两个角度的考察,则可以展现乡里生活中复杂、多样的买卖关系。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农村人际关系网中,青苗会为代表的乡村自治组织,通过集体性的看青活动,将乡民有效地整合起来。在青苗会的运行过程中,管理层与普通会众之间展开了丰富的人际交往,既有维护共同利益的齐心协力,也有个人利益驱使下的斤斤计较,在争较与礼让的过程中,共同维护着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平衡。两性话题,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迄今,人们对传统社会男女交往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男女大防”、“男女授受不亲”等概念化的层面,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州县档案和刑科题本中日常琐事的梳理,可以看到至少在清代广大的乡里社会,男女交往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般承受着严厉的约束和限制,而是表现出适度自由和宽松的特征,以适应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男女大防”的观念。两性交往环境的宽松又以贞节观念为尺度,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女性的清白与声誉。此外,为了维护男子汉的风度与体面,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男性会遵循尽量避免与女性发生正面冲突、遇事与女性的男性亲属沟通解决等规范,有助于两性的和谐相处和乡里秩序的稳定。在以宝坻县为中心的主体研究之余,当我们把视角扩展到位于我国不同方位的浙江、四川和广东,则会明显地看到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各个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的内容和纠纷焦点的差异较小,这种相近性反映了人们禀承着世代传承下来的习俗和传统道德范式。但由于各省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在日常生产关系、日常经济关系中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清代乡里关系的特征。

石泽彬[9](2012)在《体系建设 重在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构建档案事业"三个体系"的必由之路。思维新则思路活,思路活则出路宽;措施新则效果显,效果显则局面开。近几年,我们湘西自治州在解放思想,开放心灵,突破定势,勇于创新,大胆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资源建设上"惹事生非"档案资源建设体系强调"覆盖人民群众",关键词是"覆盖",必须敢于和善于"惹事生非",千方百计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领域。

曾哲[10](2011)在《玛纳斯和他的后人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时1008年——玛纳斯的诞生公元1008年4月29日儒略历金牛座农历猴年三月廿一儒略日2089348.583(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26年(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时: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

二、不要“惹事生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要“惹事生非”(论文提纲范文)

(1)常用成语读写辨误(七)(论文提纲范文)

不要惹“事”生非
谁说“鼓”能惑人心

(2)个案工作介入武安市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儿童攻击性行为
        2.1.2 个案工作介入儿童攻击性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强化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认知行为理论
3 武安市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现状
    3.1 H小学概况
    3.2 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现状调查
        3.2.2 结果分析
    3.3 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
        3.3.1 身体攻击行为
        3.3.2 言语攻击行为
        3.3.3 自我伤害行为
    3.4 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
        3.4.1 家庭因素
        3.4.2 学校因素
        3.4.3 社会因素
4 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方案设计
    4.1 案主的选择
        4.1.1 案主的来源
        4.1.2 案主的基本情况
    4.2 个案工作介入方案
        4.2.1 介入目标
        4.2.2 介入策略
        4.2.3 具体的介入行动
        4.2.4 评估方法
5 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个案工作介入实务
    5.1 案例一: 身体攻击行为个案实务
        5.1.1 接案与建立关系
        5.1.2 预估与问题判断
        5.1.3 制定介入计划
        5.1.4 介入过程的实施
        5.1.5 个案工作评估
    5.2 案例二: 言语攻击行为个案实务
        5.2.1 接案与建立关系
        5.2.2 预估与问题判断
        5.2.3 制定介入计划
        5.2.4 介入过程的实施
        5.2.5 个案工作评估
    5.3 案例三: 自我伤害行为个案实务
        5.3.1 接案与建立关系
        5.3.2 预估与问题判断
        5.3.3 制定介入计划
        5.3.4 介入过程的实施
        5.3.5 个案工作评估
6 总结、建议与反思
    6.1 总结
    6.2 建议
        6.2.1 家庭层面
        6.2.2 学校层面
        6.2.3 社会层面
    6.3 反思
        6.3.1 个案工作方法的应用
        6.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Buss-Perry攻击性行为量表
附录B 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班级中的“捣蛋鬼” ——对小学一位“问题学生”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综述
        (二)国外综述
    四、概念界定
        (一)“捣蛋鬼”
        (二)“问题学生”
        (三)形象
第二章 研究方法论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叙事探究方法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资料分析工具
    三、研究者的角色
    四、研究伦理
第三章 四年级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学校日常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学校一日生活中的轩轩形象
        (二)教师眼中的轩轩形象
        (三)同学眼中的轩轩形象
        (四)轩轩所在的班级形象
    二、家庭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家庭生活中的轩轩形象
        (二)家人眼中的轩轩形象
        (三)家人的学校归因
    三、社区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社区人眼中的轩轩形象
        (二)社区人的归因
    四、轩轩的自我认知
        (一)轩轩的自我评价
        (二)轩轩眼中的班级
    五、小结
第四章 六年级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学校日常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之变化
        (一)学校一日生活中的轩轩形象
        (二)教师眼中轩轩的形象变化
        (三)同学眼中轩轩的形象变化
        (四)老师对轩轩所采取的措施和当前的态度
        (五)校长眼中轩轩所在的班级形象和归因
    二、家庭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之变化
        (一)家人眼中轩轩的形象变化
        (二)轩轩的家庭成长环境
        (三)家人的归因
    三、轩轩的自我认知
        (一)轩轩的自我评价
        (二)轩轩眼中的家人形象
    四、对于未来和期望
        (一)老师的期待
        (二)家人的期待
        (三)同学的期待
    五、小结
第五章 轩轩“捣蛋鬼”形象的问题成因之探讨
    一、轩轩成长中的各类因素分析
        (一)轩轩成长中的家庭因素
        (二)学校教育对轩轩“捣蛋鬼”形象的刻板化
        (三)家校教育冲突对轩轩的影响
    二、病理学视角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理论的另一些启示
第六章 进一步的思考
    一、“转型社会中家庭教育的转型及专业帮助问题”
        (一)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二)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
    二、学校教育中的儿童立场之再思考
        (一)师生关系急需从“管理约束型”转向“民主对话型”
        (二)需要从共同体视角重构班级生活中的同伴关系
        (三)开展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汉语异形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异形成语研究综述
        1.1.1 异形成语的名称及界定
        1.1.2 异形成语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1.1.3 异形成语规范的原则和方法
    1.2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3 本文的语料范围及研究方法
        1.3.1 语料范围
        1.3.2 研究方法
2.异形成语及其与同义成语、同源成语和成语活用的区别
    2.1 本文对异形成语的定义
    2.2 异形成语和同义成语的差别
        2.2.1 换用不同的词或语素的成语
        2.2.2 同素异序的成语
        2.2.3 增减语素类的成语
        2.2.4 改变说法类的成语
        2.2.5 综合变化类的成语
    2.3 异形成语和同源成语的差别
    2.4 异形成语和成语活用的差别
3.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异形成语的存在现状
    3.1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3.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3.3 《成语大词典》和《新华成语词典》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3.4 《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3.5 《通用·异体成语词典》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3.6 规范性词表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4.异形成语产生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4.1 异形成语的主要类型
    4.2 异形成语产生的原因
5.异形成语的规范及词典编纂
    5.1 异形成语的规范原则
    5.2 异形成语规范的具体操作方法
        5.2.1 由异体字造成的异形成语的规范
        5.2.2 由异形词造成的异形成语的规范
        5.2.3 由假借字造成的异形成语的规范
        5.2.4 由古今字造成的异形成语的规范
        5.2.5 由通用字造成的异形成语的规范
        5.2.6 由同音替换或附会理据造成的异形成语的规范
    5.3 异形成语与词典编纂
        5.3.1 词典对异形成语的收录
        5.3.2 同义成语和异形成语的注释方法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清代乡里关系研究 ——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
    四、资料说明
    五、学术回顾
    六、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清代顺天府宝坻县简介
第一章 日常生活关系
    第一节 合作与互助
        一、合伙经营
        二、乡人关系中的各种中保
        三、生产、生活物资的借用
        四、矛盾冲突中的救护
        五、婚丧嫁娶
        六、其他
    第二节 生活琐事与常见纠纷
        一、产权的划分与纠纷
        二、家畜、孩童引发的纠纷
        三、财物丢失与纠纷
        四、休闲生活与纠纷
        五、教育与纠纷
        六、其他
第二章 日常生产关系
    第一节 主佃关系
        一、清代租佃制度与主佃关系
        二、主佃间的日常交往
        三、小结
    第二节 主雇关系
        一、雇工的一般类型
        二、主雇交往与常见纠纷
第三章 日常经济关系
    第一节 借贷关系
        一、借贷关系的一般状况
        二、常见纠纷
    第二节 买卖关系
        一、大额交易——以土地“活卖”为例
        二、一般性小商品买卖
第四章 公共关系——以青苗会为例
    第一节 青苗会的组织结构
        一、正式结构
        二、非正式结构
    第二节 青苗会中的人际互动
        一、团结协作,和谐乡里
        二、公平原则,情理结合
        三、纠纷与冲突
        四、青苗会的村际交往
第五章 两性关系
    第一节 两性交往的范围和场所
        一、两性交往的范围
        二、两性交往的场所
    第二节 两性交往的尺度和规范
        一、两性交往的尺度
        二、两性交往的规范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乡里关系在中国的东部、西部和南部:以浙江、四川和广东为例
    第一节 日常生活关系
        一、日常合作与互助
        二、生活琐事与常见纠纷
    第二节 日常生产关系
        一、主佃关系
        二、主雇关系
    第三节 日常经济关系、两性关系
        一、借贷关系
        二、买卖关系
        三、两性交往——以四川女性为例
余论
    一、乡里关系的特征
    二、乡里矛盾激化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三、纠纷解决的方式——官方审判与民间息讼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体系建设 重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在资源建设上“惹事生非”
在资源利用上“节外生枝”
在档案安全上“小题大做”
在争取地位上“喧宾夺主”

四、不要“惹事生非”(论文参考文献)

  • [1]常用成语读写辨误(七)[J]. 嘉行.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2020(10)
  • [2]个案工作介入武安市H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D]. 刘煜晖.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班级中的“捣蛋鬼” ——对小学一位“问题学生”的叙事探究[D]. 丁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4]青春纪事[J]. 雨桦. 北极光, 2017(12)
  • [5]北河拐弯的地方[J]. 龙懋勤. 四川文学, 2017(01)
  • [6]汉语异形成语研究[D]. 张鑫.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7]就说来跳舞[J]. 江锋. 黄河文学, 2013(12)
  • [8]清代乡里关系研究 ——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中心[D]. 王妍. 南开大学, 2013(07)
  • [9]体系建设 重在创新[J]. 石泽彬. 档案时空, 2012(04)
  • [10]玛纳斯和他的后人们[J]. 曾哲. 红岩, 2011(05)

标签:;  

不要“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