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应国,张励,万文员[1](2014)在《经尿道等离子切除联合5-Fu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13例治疗体会》文中指出2010年12月2013年6月,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尿道尖锐湿疣患者13例,入院后经术前准备,腰麻后经电切镜下应用等离子对患者进行治疗,术中直接切除尿道尖锐湿疣病灶,电凝病灶周围0.5cm黏膜,术后行5-氟尿嘧啶尿道内灌注治疗,定期复查膀胱镜。13例尖锐湿疣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出血、无穿孔。术后定期行膀胱镜尿道检查,4例患者3个月内复发,再次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无复发,疗效满意。尿道尖锐湿疣是尖锐湿疣中一种少见的类型,以往治疗主要采用开放手术,术后易出现尿道穿孔、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易复发,相比下,经尿道等离子切除联合术后5-氟尿嘧啶尿道内灌注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钱冲,刘成倍,王祥林,庞桂建[2](2012)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尿道尖锐湿疣男性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17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汽化疣体,对照组33例采用尿道膀胱镜下电切(15例)及匙刮(18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及尿道狭窄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尿道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相对于传统方法,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是一种治疗尿道尖锐湿疣安全、有效的方法。
潘永军,吴天平,龚晋迁,黄捷,王刚[3](2003)在《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总结尿道直视下电切联合白介素 2 (IL 2 )静脉滴注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 (MUCA)的疗效。方法 尿道直视下电切尖锐湿疣 (CA) ,术后用IL 2静脉滴注治疗 ,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1 8例MUCA患者术后随访 1年 ,全部治愈 ,无复发。结论 尿道直视下电切联合IL 2治疗MUCA疗效满意
胡恩平,胡雅玉[4](2015)在《钬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16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钬激光切除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经输尿管镜用钬激光汽化切除尿道内的尖锐湿疣,1周后行光动力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术后第4、8、12和24周复查尿道镜,随访6个月。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 min,术后1周均行光动力治疗3次,每周1次,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有效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张力,郭全喜,郑涛,葛永超[5](2010)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14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钬激光切除加5氟尿嘧啶(5 Fu)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经输尿管镜用钬激光切除尿道内的尖锐湿疣并用2.5%5 Fu定期尿道内灌注。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6 min,术后均行2.5%5 Fu溶液尿道内灌注,每周2次,共8次。6个月内2例复发,复发率14.3%。无并发症产生。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切除加尿道内药物灌注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安全有效的方法,如何进一步降低复发率仍然需要探讨。
黄健[6](2009)在《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肿瘤和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体会》文中指出目的:评价泌尿外科通过钬激光来治疗表浅膀胱肿瘤和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手术操作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临床上54例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膀胱移形细胞癌的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2例,46例为初发肿瘤,8例为复发肿瘤,所有膀胱肿瘤临床分期均为Tl~T2期,病理分级为GI~GⅡ级。手术过程中采取硬膜外麻醉47例,局麻7例,激光功率10—30W,所以患者均采用截石位,小的膀胱肿瘤可直接汽化(直径<1.0cm,窄蒂),而大的膀胱肿瘤则由根部切除肿瘤(直径>1.0cm,宽蒂)。并且同期使用钬激光对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病灶清除术,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结果:所有54例患者均使用钬激光顺利一次性去除肿瘤,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及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无一例病人术中术后需要输血,手术时间为10—70min,平均30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1—5d,平均3d,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d。4例患者在术后1年内复发。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病灶均被清除。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表浅膀胱肿瘤和腺性膀胱炎疗效确切、手术方式简单、安全性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临床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李建新[7](2009)在《电灼术中联合5-Fu注射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电灼术局麻中加用5-Fu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在利多卡因中加用5-氟尿嘧啶局部麻醉后电灼去除尿道口尖锐湿疣;对照组26例单纯使用利多卡因局麻后电灼治疗。结果:53例全部完成治疗并6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2.6%和65.4%,复发率分别为7.4%和34.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灼术中加用5-Fu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可明显减少复发,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二、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尿道等离子切除联合5-Fu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13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3讨论 |
(2)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3)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4)钬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1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材料及仪器 |
1.3治疗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6)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肿瘤和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五、致谢 |
六、综述 |
七、论文 |
(7)电灼术中联合5-Fu注射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四、致谢 |
四、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尿道等离子切除联合5-Fu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13例治疗体会[J]. 杨应国,张励,万文员.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03)
- [2]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应用价值[J]. 钱冲,刘成倍,王祥林,庞桂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05)
- [3]尿道直视下电切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18例分析[J]. 潘永军,吴天平,龚晋迁,黄捷,王刚. 重庆医学, 2003(12)
- [4]钬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16例报告[J]. 胡恩平,胡雅玉. 中国内镜杂志, 2015(04)
- [5]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14例分析[J]. 张力,郭全喜,郑涛,葛永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0(06)
- [6]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肿瘤和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体会[D]. 黄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09(07)
- [7]电灼术中联合5-Fu注射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D]. 李建新.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