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专图书馆开发特色信息服务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章珞佳[1](2019)在《基于5W模式的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名人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做出重要贡献、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作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科技名人的科研成果、研究经验、科学精神对于推动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科技名人档案是指科技名人在成长历程、学习研究、科技工作、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等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的总和。随着“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推进,科技名人档案的发展情况愈发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实现科技名人档案信息的科研价值和科普作用,不仅需要采集、抢救和保护珍贵的科技名人档案,还需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广泛传播。然而,目前学界关于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相关研究不足,对于科技名人档案信息的传播现状缺少调查、对传播中的问题和对策缺少研究分析。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结合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运用经典的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科技名人档案信息的传播模式,并对我国科技名人档案信息的传播现状进行调查,从中分析成绩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章。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综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重要性。接着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释;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科技名人档案信息的传播模式。该部分从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出发,明确了以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5W模式为本文的模式分析基础,并运用5W模式对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五个要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第三章为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现状调查。首先根据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设计调查方案;其次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对专家访谈内容进行总结;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成绩与不足。第四章为基于5W模式的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对策。基于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五个不足,提出基于5W传播模式科技名人档案信息的五个具体对策。第五章为本文结语,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
杨新[2](2006)在《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与科研环境、用户需求与行为等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e-science、e-learninge、-business和e-government为代表的信息环境逐步形成。用户获取利用信息的途径、手段、方法以及对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馆如何抓住新环境带来的机遇,重新确立服务定位,开辟或拓展服务功能和形式,建立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服务模式,成为当今时代共同关心的问题。
邓锡君[3](2003)在《试论中专图书馆的品牌服务》文中研究指明新形势下中专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的经营运作方式 ,更新服务理念 ,树立品牌意识 ,拓展服务领域 ,提供品牌服务 ,使中专图书馆在信息化社会的服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杜穗[4](2001)在《中专图书馆如何主动适应网络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述了网络环境将给中专图书馆带来的深刻影响 ;目前 ,中专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性。为此提出中专图书馆在主动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中应更新观念 ,拓展信息服务功能 ,优化馆藏结构 ,加大经费投入并逐步增加各种必要设备 ,以及努力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度瑞[5](1999)在《论新时期中专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中专学校图书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分析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障碍, 提出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6](1989)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成果目录》文中指出 1989年5月23日是省图书馆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展示十年来会员的科研成果,学会办公室根据会员个人的填报材料,整理编辑了这个成果目录。目录主要收录了会员在出版社、刊物上正式出版发表的论着或在地市以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过的论文。凡属工作成果,如:书目索引、咨询课题、工作改革建议等均不予收入。目录中的款目以着者为标目,内容包括着者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年代、卷期。款目按作者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一作者下的成果按出版或发表时间排列。
苏日娜[7](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钱敏[8](2020)在《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从最早时期的藏书阁,到如今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伴随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并提供更广泛高效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大范围下都属于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能够同时为科研和公众提供服务,在转化创新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强化公众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强化学生素质、营造育人氛围、知识交流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愈发丰富和深入。但纵观前人的研究,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比较较少,大多是从单一主体出发或者单一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有着自身的发展要点,但都属于图书馆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不能把其割裂和对立起来研究,而应相互对应,用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至2018年图情领域的18个核心期刊上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论文数据,利用SATI、SPSS、Ucinet、Citespace和Excel软件,制出相关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出近10年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相异点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这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搭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二,通过各种工具将相关数据制成清晰的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这几个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又分为频率、主题路径、聚类和突现这多个角度,得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所分别具有的特征,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其三,根据前述的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发文量及趋势、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其中研究内容又分为了阅读推广、资源服务、读者服务和自身建设四个角度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得到研究相异点出现的原因。其四,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研究的差别,并提出对于后续研究的建议,主要包括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加强作者合作、开展有新意的阅读推广研究、加强技术运用研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为将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其研究结论能够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旭[9](2019)在《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构建及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步伐的推进,立足于自身资源提供智库型服务,满足用户的决策咨询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提高自身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服务升级、展示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从最初的图书保存借阅服务开始,由文献传递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向深层次的决策支持服务迈进,逐步从提供基础的文献服务向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转型。随着信息的海量增长,知识迷航现象普遍存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决策咨询需求,近年来我国各类型智库机构发展迅速,但远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产生的各类决策咨询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如何评价,以循证图书馆、能力成熟度模型等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进行研究,为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循证图书馆理论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要素,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并分析了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而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从信息生态视角,引入纯收益因素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所述。第一,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需求、服务过程及构成要素、服务的形成动力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生命周期视角、结合能力成熟度理论,从宏观行业视角和微观个体视角两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生命周期模型,并对微观层面的能力成熟度不同阶段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描述分析,为后续章节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二,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要素进行了研究,避免了图书馆领域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相脱节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要素的分析更具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首先,从循证图书馆理论出发进行研究过程设计,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从理论层面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层次结构要素框架进行分析,进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实践层面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实践层面的体系组成要素关系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人员与用户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并运用资源基础理论以及决策过程理论对相关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为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第三,基于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要素的分析,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模型,进而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主导型、协同合作型以及辅助参与型3种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而后,对体系运行的目标激励机制、价值增值机制等内外部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总体模型。本章是承上启下的章节,既是前面章节的升华也是后续章节研究的重要基础。第四,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而从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层面以及各个影响因素层面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为后续章节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促进策略分析提供了依据。第五,基于能力成熟度理论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整体框架、等级描述、关键过程、关键实践等进行了分析,进而构建了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评价体系。运用专家评价,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50所高校图书馆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本章的研究成果为高校图书馆系统、客观的评价自身智库型服务能力所处阶段,有针对性的实现改进优化提供了借鉴。为后续章节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促进策略分析提供了依据。第六,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以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机理、服务体系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影响因素以及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实践情况,从促进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智库型服务能力以及重视服务环境建设三大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促进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循证图书馆理论、扎根理论方法、能力成熟度理论等应用到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研究,深化了理论应用领域,为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强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实际意义,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型服务、提升智库型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李永明[10](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中专图书馆开发特色信息服务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专图书馆开发特色信息服务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5W模式的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科技名人档案 |
1.3.2 档案信息传播 |
1.3.3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5W模式与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传播模式 |
2.1.2 5W模式 |
2.2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5W模式解析 |
2.2.1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主体 |
2.2.2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内容 |
2.2.3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媒介 |
2.2.4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受众 |
2.2.5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 |
3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案设计 |
3.1.1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问卷设计 |
3.1.2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访谈设计 |
3.2 调查内容呈现 |
3.2.1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3.2.2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专家访谈内容总结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成绩 |
3.3.2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的不足 |
4 基于5W模式的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对策 |
4.1 促进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主体参与 |
4.1.1 增强科协传播主体的公信力 |
4.1.2 扶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传播 |
4.1.3 提升传播主体档案传播素养 |
4.2 优化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内容形式 |
4.2.1 挖掘信息资源提供优质内容 |
4.2.2 关注受众喜好创新内容形式 |
4.3 发挥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媒介优势 |
4.3.1 扬长避短发挥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优势 |
4.3.2 取长补短加强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 |
4.4 重视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受众需求 |
4.4.1 组织受众需求特征调研 |
4.4.2 针对不同群体分众传播 |
4.4.3 挖掘争取潜在受众群体 |
4.5 加强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效果考察 |
4.5.1 制定传播目标组织效果评估 |
4.5.2 建立传播受众意见反馈机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调查问卷 |
附录2 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访谈提纲 |
致谢 |
(2)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 |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
四、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
(5)论新时期中专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专图书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
1.1 信息资源的迅速膨胀 |
1.2 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
1.3 信息资源开发的网络化 |
1.4 文献信息综合利用社会化 |
2 中专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 |
2.1 管理落后 |
2.2 经费短缺 |
2.3 馆员素质不高 |
2.4 设备与服务手段滞后 |
3 中专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 |
3.1 更新观念, 树立为师生信息服务意识 |
3.2 改革管理体制 |
3.3 增加经费投入,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
3.4 提高馆员素质, 开发富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
3.5 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
(7)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结论 |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与方法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
1.3 本文贡献 |
2 研究综述 |
2.1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 |
2.1.1 馆员培养 |
2.1.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1.3 服务研究 |
2.2 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 |
2.2.1 馆员培养 |
2.2.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2.3 服务研究 |
2.2.3.1 社会化服务 |
2.2.3.2 校内服务 |
3 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对比 |
3.1 数据及工具 |
3.1.1 数据选择 |
3.1.2 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工具 |
3.2 发文量情况 |
3.3 机构情况 |
3.4 作者情况 |
3.4.1 作者分布情况 |
3.4.2 作者合作情况 |
3.5 研究内容情况 |
3.5.1 关键词分析 |
3.5.1.1 频率分析 |
3.5.1.2 主题路径分析 |
3.5.1.3 相关及聚类分析 |
3.5.1.4 突现分析 |
3.5.2 高被引文献分析 |
3.5.3 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
3.5.3.1 阅读推广 |
3.5.3.2 资源服务 |
3.5.3.3 读者服务 |
3.5.3.4 自身建设——移动图书馆 |
3.6 研究相异点原因分析 |
4 问题、差异与建议 |
4.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公共图书馆研究不够重视 |
4.1.2 作者之间合作不密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
4.1.3 公共图书馆研究中对阅读推广的研究不深入 |
4.1.4 图书馆的自身建设研究进展缓慢 |
4.2 与国外研究的差异 |
4.2.1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4.2.2 我国图书馆技术运用研究不够充足 |
4.2.3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研究较落后 |
4.3 关于后续研究的建议 |
4.3.1 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发挥公共图书馆价值 |
4.3.2 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合作,凝聚更多经验和智慧 |
4.3.3 设计有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有新意的推广研究 |
4.3.4 加强技术运用研究,提升图书馆开发水平 |
4.3.5 探寻合作机制,助力共建共享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构建及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校图书馆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智库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总结与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 |
2.1.2 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 |
2.2 循证图书馆理论 |
2.2.1 循证图书馆来源及内涵 |
2.2.2 循证图书馆的核心及研究步骤 |
2.2.3 循证图书馆应用 |
2.3 扎根理论 |
2.3.1 扎根理论概述 |
2.3.2 扎根理论应用步骤 |
2.4 能力成熟度模型 |
2.4.1 能力成熟度模型内涵及特征 |
2.4.2 能力成熟度模型结构 |
2.4.3 能力成熟度评价原则 |
2.5 资源基础理论 |
2.5.1 资源基础理论的形成 |
2.5.2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 |
2.6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 |
2.6.1 信息生态因子 |
2.6.2 信息生态系统 |
2.6.3 信息生态链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机理 |
3.1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需求分析 |
3.1.1 高校层面 |
3.1.2 政府层面 |
3.1.3 企业层面 |
3.2 信息生态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过程及构成要素 |
3.2.1 服务过程 |
3.2.2 构成要素 |
3.3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形成动力 |
3.3.1 资源优势驱动 |
3.3.2 自身发展驱动 |
3.3.3 用户需求驱动 |
3.3.4 社会环境驱动 |
3.3.5 技术创新驱动 |
3.3.6 动力总体模型 |
3.4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生命周期 |
3.4.1 生命周期理论 |
3.4.2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行业生命周期 |
3.4.3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个体生命周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要素分析 |
4.1 循证图书馆研究设计 |
4.1.1 理论适用性分析 |
4.1.2 研究过程设计 |
4.2 理论层面体系层次结构要素分析 |
4.2.1 文献研究步骤 |
4.2.2 体系层次结构要素框架 |
4.3 实践层面体系组成要素分析 |
4.3.1 扎根理论研究步骤设计 |
4.3.2 调研访谈 |
4.3.3 开放式编码及主轴编码 |
4.3.4 实践层面的体系组成要素关系模型 |
4.3.5 讨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 |
5.1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
5.1.1 目的 |
5.1.2 原则 |
5.2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构建 |
5.2.1 体系层次分析 |
5.2.2 体系总体模型 |
5.3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模式分析 |
5.3.1 主导型服务模式 |
5.3.2 协同合作型服务模式 |
5.3.3 辅助参与型服务模式 |
5.4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
5.4.1 目标激励机制 |
5.4.2 价值增值机制 |
5.4.3 协同机制 |
5.4.4 共建共享机制 |
5.4.5 环境影响机制 |
5.4.6 信息流转机制 |
5.4.7 运行机制总体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
6.1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
6.1.1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6.1.2 影响因素分析及建模 |
6.2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6.3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影响因素验证分析 |
6.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6.3.2 数据验证分析 |
6.3.3 结构模型检验 |
6.4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
6.4.1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层面 |
6.4.2 各个影响因素层面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评价 |
7.1 能力成熟度模型适用性 |
7.2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分析 |
7.2.1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整体框架 |
7.2.2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等级描述 |
7.2.3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过程及关键实践 |
7.3 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7.4 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验证分析 |
7.4.1 研究过程设计 |
7.4.2 能力评价过程 |
7.4.3 验证分析及结果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促进策略 |
8.1 促进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建设 |
8.1.1 多方整合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
8.1.2 开展多层次智库型服务 |
8.1.3 以决策用户需求为导向 |
8.1.4 提高信息流转效率 |
8.2 提升智库型服务能力 |
8.2.1 提升智库型产品质量 |
8.2.2 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
8.3 重视服务环境建设 |
8.3.1 明确发展目标定位 |
8.3.2 注重馆内文化建设 |
8.3.3 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分析过程 |
4.3.3 解释模型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实证分析 |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
5.2.2 探索性分析 |
5.2.3 验证性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四、中专图书馆开发特色信息服务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5W模式的科技名人档案信息传播研究[D]. 章珞佳. 武汉大学, 2019(06)
- [2]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 杨新.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
- [3]试论中专图书馆的品牌服务[J]. 邓锡君. 图书馆界, 2003(02)
- [4]中专图书馆如何主动适应网络环境[J]. 杜穗. 图书馆论坛, 2001(04)
- [5]论新时期中专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度瑞. 图书馆论坛, 1999(05)
- [6]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成果目录[J].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 黑龙江图书馆, 1989(S1)
- [7]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D]. 钱敏. 南京大学, 2020(02)
- [9]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构建及能力评价研究[D]. 张旭. 吉林大学, 2019(10)
- [1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