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长切片苹果货架期的包装(论文文献综述)
鞠健[1](2021)在《丁香酚和柠檬醛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协同抑菌机理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包的霉变腐败不只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真菌产生的毒素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控制面包的霉变腐败,延长其货架期已成为阻碍当前我国面包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天然保鲜剂因其没有化学合成保鲜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威胁健康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食品保鲜行业研究的热点。然而,天然保鲜剂存在使用成本高、效率低及作用靶向不明确等问题。精油作为主要的天然植物源保鲜剂,由于香气阈值低,作用时效短,易氧化分解及其在食品基质中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高于体外MIC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协同抑菌的角度出发来探究丁香酚和柠檬醛组合(SEC)对娄地青霉(Penicillium roquefort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协同作用机理,以期从协同效应的角度来降低精油在食品保鲜中的使用剂量和成本,提高其抑菌效果。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含精油的多孔淀粉微胶囊活性抗菌小包装,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缓释动力学模型确定了微胶囊在面包保鲜中的添加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4个部分:1、具有协同抗菌效应组合的筛选及其在面包保鲜中应用的初步评价本研究选取10种已报道的在烘焙产品保鲜中较为常用的天然保鲜剂,针对烘焙产品中常见的腐败真菌,同时也是引起面包腐败的主要微生物种,娄地青霉(Penicillium roqueforti,以下简写P.roquefort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以下简写A.niger)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根据MIC值采用棋盘法对10种天然保鲜剂进行复配后发现对两种真菌均有协同抑菌作用的组合仅有1组,即丁香酚和柠檬醛(标记为SEC),其在协同抑菌作用中的MIC值比单独使用时的MIC值降低了75%~76%,有效降低了单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浓度。通过建模和分子对接发现丁香酚和柠檬醛能够通过不同的氨基酸残基与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细胞壁中的β-1,3-葡聚糖合成酶蛋白和几丁质合成酶蛋白的活性位点相结合从而抑制了细胞壁的正常合成。当SEC在1 MIC时对两种真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到了87%以上,且对菌丝生长和菌丝形态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货架期实验初步证明SEC与单独的丁香酚或柠檬醛相比能够更好的延长面包的货架期,且对面包的感官无显着影响。2、从分子水平上揭示SEC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细胞膜的协同作用机理SEC组合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了严重损伤。SEC能与膜蛋白中的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相结合,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其中SEC与它们的结合主要是以氢键为主,范德华力为辅。此外,SEC导致两种真菌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膜蛋白被降解。SEC、丁香酚和柠檬醛能够引起ROS爆发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它们通过调控NOX基因的表达来诱导ROS的积累引起细胞膜的氧化损伤,而柠檬醛在SEC对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协同效应中起主导作用。丁香酚和柠檬醛的亲脂性有助于它们在细胞膜中的溶解和渗透,降低麦角固醇的合成,其中丁香酚在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作用中的贡献率大于柠檬醛。由于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DNA降解和电导率增加。在SEC损伤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过程中丁香酚起主要作用。细胞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3、SEC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线粒体损伤和能量代谢的影响SEC可导致两种真菌的线粒体形态出现严重变形或塌陷,膜电位显着升高,发生膜电势超级化现象。其中丁香酚在SEC对线粒体形态和膜电位影响的协同作用中的贡献度大于柠檬醛。对三羧酸循环(TCA)中关键酶活性的研究表明SEC抑制了琥珀酸脱氢酶(S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丙酮酸脱氢酶(PDH)、苹果酸脱氢酶(MDH)、柠檬酸合成酶(CS)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的活性,其酶活性的下降率在71.45%~98.38%之间。此外,SEC降低了细胞内ATP的合成和ATPase的活性,扰乱了正常的TCA循环,破坏了线粒体的正常功能。通过能量代谢发现SEC处理导致β-半乳糖苷酶,碱性磷酸酶,总腺苷酸含量和能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两种酶活性的下降率在12%~19%之间,能荷的下降率在6.9%~13%之间。此外,SEC抑制了娄地青霉SDH、IDH和FH相关功能的基因表达,诱导了它们在黑曲霉中的表达。这些基因表达的突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TCA循环和能量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凋亡。4、一种延长面包货架期的新方法:含SEC的活性抗菌小包装以SEC和多孔淀粉为基材开发了一种含SEC的多孔淀粉微胶囊抗菌活性小包装(PSMA)。体外测试表明PSMA对两种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PSMA在25℃时属于一级动力学释放,在35℃和45℃时处于扩散和一级释放之间。在25℃贮藏条件下,在PP(聚丙烯)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包装中,PSMA能将面包的货架期延长到第13 d。而在这两种包装中,单独含丁香酚和柠檬醛抗菌活性小包装组中面包的货架期均为11 d和9 d。PSMA与单独的丁香酚和柠檬醛抗菌活性小包装相比能够更有效的抑制面包中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当抗菌小包装中微胶囊的添加量为1 g,1.5 g和2 g时,分别在贮藏第13 d,第7 d和第5 d达到或超过协同最低抑菌浓度值0.190 mg/m L。通过货架期实验发现SEC在气相状态条件下的抑菌活性高于液体状态。最终,感官评价表明在PP和HDPE包装中使用PSMA对面包的感官属性没有显着性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为高效天然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延长烘焙产品的货架期提供方法借鉴。
刘瑶瑶[2](2021)在《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光动力杀菌性能及其复合抗菌膜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水果和蔬菜富含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鲜切果蔬加工后暴露的外表面富含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繁殖,因此,由微生物污染鲜切果蔬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杀菌方法大多存在有毒物质残留、破坏食物营养成分等缺点。光动力杀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冷杀菌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杀菌方法的缺点。但传统光敏剂卟啉分子在激发态容易自淬灭从而降低杀菌效果。卟啉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以卟啉或金属卟啉作为有机桥联配体与金属离子/簇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材料,可有效避免卟啉在激发态下的自淬灭。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型光敏剂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对光动力杀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制备成复合抗菌膜用于鲜切水果抗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揭示了锆基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与其光动力过程中产生单线态氧能力之间的关系。选择四种不同拓扑结构(ftw,csq,shp和she)的锆基卟啉MOFs(MOF-525,MOF-545,PCN-223和PCN-224)作为模型,研究了MOFs的拓扑结构对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的影响。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表征证明了四种MOFs的成功制备。在水中产生单线态氧能力的顺序为MOF-545>MOF-525>PCN-224>PCN-223。通过对MOFs的拓扑结构分析,Zr4+上不同的配位基团会导致拓扑结构具有多样性,从而影响MOFs结构中卟啉活性位点间的距离和孔径。卟啉MOFs结构中每个Zr6O8簇连接的卟啉分子数越多、孔径越大、卟啉活性位点距离越远,越有利于单线态氧产生,为下一步光动力杀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进一步揭示了锆基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与其光动力杀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细菌体内单线态氧荧光染色、细菌外部形貌变化及平板涂布法比较了材料的光动力杀菌效果。四种材料光动力杀菌效果与单线态氧产生能力顺序一致(MOF-545>MOF-525>PCN-224>PCN-223)。当MOF-545的浓度在0.1 mg m L-1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分别可达99.7%、99.8%。由于在光动力杀菌过程中单线态氧是细菌致死的主要原因,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通过影响单线态氧的产生进而影响光动力杀菌效果。以上研究为设计合成新型具有优异光动力杀菌性能的MOFs作为光敏剂提供了指导。(3)制备了MOF-545与聚己内酯(PCL)共混的可降解复合抗菌膜,并用于鲜切苹果的抗菌。以PCL作为成膜基质,与具有最优杀菌性能的MOF-545混合制备不同MOF-545含量(3、5和10 wt%)的抗菌膜。对膜的拉伸性能、亲水性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MOF-545含量抗菌膜的光动力杀菌性能。PCL/MOF-545(10%)抗菌膜在光照条件下,可达到最优抗菌效果。将其用于包覆苹果,白光LED灯(100 m W cm-2)光照10 min,有效杀灭鲜切苹果中96.0%的微生物。苹果中无锆离子检出且膜中的MOF-545在使用后能保持稳定结构,证明该抗菌膜在7天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MOF-545与PCL混合制备成可降解复合抗菌膜应用于水果抗菌,拓宽了具有光动力杀菌性能的卟啉MOFs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杀菌方法。
伍丹[3](2021)在《预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和橙子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鲜切果蔬营养丰富,同时方便、快捷,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鲜切果蔬经过加工处理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机械损伤,极大的加剧了鲜切果蔬的品质劣变和货架期缩短。因此,具有针对性的开发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意义重大。为了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并确定鲜切果蔬微孔气调包装的包装参数,研究了微孔包装的气体交换模型和鲜切果蔬的呼吸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微孔气调包装的气体交换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米氏方程中的非竞争性抑制模型和所建立的气体交换模型非常适宜表征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的呼吸速率及其在包装袋内的气体浓度变化。适宜150±2 g鲜切茄子和200±2 g鲜切橙子的微孔气调包装分别为4孔直径103μm和5孔直径207μm的PET包装袋。为了确定纳米氧化锌作为涂膜添加剂时的安全使用剂量,研究了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锌的抑菌性和细胞毒性,以及不同浓度和粒度的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对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的粒度越小,抑菌作用和细胞毒性越强,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优于酿酒酵母。纳米氧化锌涂膜时锌的迁移量与其浓度有关,而与粒度关系较小。在锌迁移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抑菌活性(100 nm氧化锌对酿酒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80 mg L-1)、细胞毒性(100 nm的氧化锌浓度≤50 mg L-1)和剂量最低原则,采用400 mg L-1的100 nm氧化锌进行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后续的涂膜处理具有较大的安全性。考虑到鲜切茄子在冷藏期间品质劣变主要表现为褐变和微生物侵染,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100 nm氧化锌400 mg L-1,壳聚糖1.5%,甘油0.45%)结合微孔气调包装(103μm,4孔)联合处理对鲜切茄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联合处理有效改善了包装袋内的气体环境,显着抑制了鲜切茄子冷藏期间的软化、质量损失(1.21%)、呼吸速率(5.10 m L CO2kg-1h-1)和微生物生长(5.53 log CFU g-1)。同时,有效延缓了总花青素和总酚含量的下降(保留率分别为70.77%和88.88%),有效抑制了鲜切茄子的褐变并保持较高的视觉指数(5.67),使鲜切茄子在15天内保持了较高的品质。考虑到鲜切橙子在冷藏期间品质劣变主要表现为失水、异味和真菌侵染,研究了加压氩气(2 MPa,30 min)与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同上)结合微孔气调包装(207μm,5孔)的联合处理对鲜切橙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联合处理有效地减少了鲜切橙子的质量(4.23%)和抗坏血酸损失,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有效抑制呼吸速率(10.51 m L CO2kg-1h-1)及细菌和真菌(5.74 log CFU g-1和4.83 log CFU g-1)的生长,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感官评分和水分均匀性。此外,联合处理的鲜切橙子具有最小的挥发性特征气味,而鲜切橙子冷藏后期的异味与醛,醇,酯和萜烯等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关。联合处理使得鲜切橙子在16天内保持了较高的品质。
薛洁[4](2021)在《不同包装运输对‘华优’猕猴桃货架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猕猴桃果实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已成为我国主要水果产业之一。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衰老过程十分迅速,在搬运、装卸、运输等流通环节造成的果实机械损伤更加强了呼吸作用、促进果实后熟衰老。良好的包装可以有效减少机械损伤的产生,延长猕猴桃的可食用期。市场上的包装种类繁多,不同包装对水果的保护效果不同。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对振动的响应效果不同,本研究以‘华优’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Huayou’)果实为试材,采摘后在冷库(1.5±0.5℃)存放36 d、硬度为4 kg/cm2时进行长距离运输(1200 km)。水果运输包装采用生产上常用的三种包装方式(箱式包装、平板a式、平板b式),运输后的猕猴桃果实分为常温(10-15℃)和低温(1.5±0.5℃)两个温度条件的货架存放。期间通过测定主要生理、品质指标和观察细胞组织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包装对猕猴桃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包装的果实失重率均降低,低温货架各包装之间的果实失重率无显着性差异,箱式包装果实失重率最低为0.64%;常温条件箱式包装的果实失重率显着低于平板式。常温和低温货架,箱式包装的果实硬度下降幅度均显着低于平板式,平板a式包装和平板b式包装无显着差异。2.包装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果实呼吸强度,平板式包装果实呼吸速率在货架结束时显着高于箱式包装。低温货架箱式包装的果实乙烯释放速率显着低于平板a式,常温货架三种包装间的差异不显着。3.箱式包装与平板式包装相比显着抑制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维持了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箱式包装的果实淀粉酶和PG酶活性显着低于平板式包装,延缓了果实淀粉和原果胶的降解,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4.三种包装的猕猴桃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箱式包装和平板b式的低于平板a式;三种包装之间果实相对电导率差异不显着,但箱式包装最低。货架结束时,对照的果肉细胞基本全部破裂,平板式包装与箱式包装相比果肉组织破损较严重。综上所述:三种包装形式均能降低运输后猕猴桃果实的失重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抑制原果胶含量下降。箱式包装的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着高于平板a式和平板b式(P<0.05),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速度显着低于平板包装(P<0.05)。因此,箱式包装减振效果最佳,延缓了运输后猕猴桃果实的品质下降,有利于维持果实货架品质。
李雪[5](2021)在《壳聚糖与纳米TiO2对淀粉复合膜力学强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及复合膜在果蔬中的涂膜保鲜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马铃薯淀粉为成膜基材,壳聚糖和纳米TiO2为增强相,通过溶液共混法将1%(w/w)壳聚糖乙酸溶液与5%(w/w)马铃薯淀粉糊化液,按照4:6(w/w)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加入0.1%(w/w)纳米TiO2流延成膜,制备马铃薯淀粉单膜(P)、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P+Ch)、马铃薯淀粉/纳米TiO2复合膜(P+TiO2)、马铃薯淀粉/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膜(P+Ch+TiO2)。通过SEM、FTIR和XRD表征复合膜的结构与形态,探究壳聚糖与纳米TiO2对马铃薯淀粉成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复合膜的阻氧性,水蒸气透过性、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析壳聚糖、纳米TiO2的复合添加对马铃薯淀粉膜阻隔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复合涂膜应用到圣女果、青椒、萝卜、蚕豆、青豆、豌豆、和竹笋鲜切片7种果蔬的贮藏保鲜中,通过测定贮藏期果蔬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失重率、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评估复合涂膜对果蔬贮藏的保鲜效果;将涂膜组的果蔬保鲜效果与空白对照组和PE保鲜组进行比较,分析涂膜保鲜的优劣;最终对四组膜的透湿性、力学强度和保鲜效果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和纳米TiO2组分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壳聚糖和纳米TiO2的复合添加能有效改善淀粉膜水蒸气透过性和阻氧性,提高其力学强度;四组膜中,纳米TiO2/壳聚糖/马铃薯淀粉复合膜表现出最佳理化性能,其阻氧性比马铃薯淀粉单膜(P)、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P+Ch)、马铃薯淀粉/纳米TiO2复合膜(P+TiO2)高43.38%、7.56%、19.14%;水蒸气透过率低32.41%、39.18%、30.89%;吸湿性低58.07%、22.66%、60.91%;力学强度高47.68%、43.75%、45.89%。室温15℃贮藏12天后,果蔬涂膜组的失重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维生素、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和POD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表现出一定的保鲜性能;涂膜处理组中,纳米TiO2/壳聚糖/马铃薯淀粉复合涂膜(P+Ch+TiO2)表现出最佳保鲜效果。结论:壳聚糖、纳米TiO2与马铃薯淀粉共混制膜,能有效改善淀粉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增强淀粉膜的力学强度和阻隔性,提高其贮存保鲜效果;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添加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的添加;四组膜中,纳米TiO2/壳聚糖/马铃薯淀粉复合膜(P+Ch+TiO2),理化性能最优,保鲜效果最佳。
郭希[6](2021)在《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发社会的关注。可食用膜因其环境友好的优点,成为了食品包装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将海藻酸钠作为主要原料,向其中加入阻水剂巴西棕榈蜡,增塑剂甘油以改善其阻隔及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试验得到优化配方。同时,探究了抗氧化剂抗坏血酸钙对膜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成膜配方中各组成成分对可食用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探究各成分相容性及复合膜成膜机理。最后,将研制得到的可食用复合膜应用到鲜切苹果涂膜保鲜上,测定经涂膜处理后的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的各项生理生化变化,探究可食用膜的保鲜效果,以期为可食用膜的深入研究及鲜切水果保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配方优化:以海藻酸钠、巴西棕榈蜡、甘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试验得到复合膜优化配方:海藻酸钠浓度1.01%,巴西棕榈蜡添加量0.32%,甘油添加量0.20%,结合实际操作性,在海藻酸钠浓度1.00%,巴西棕榈蜡添加量0.30%,甘油添加量0.20%这一条件下测得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79 g?mm/(cm2?d?k Pa),抗拉强度401.15 MPa,断裂伸长率为18.54%,基本与预测值一致。(2)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性能及结构表征:将抗坏血酸钙加入到上述复合膜中,比较分析得到当抗坏血酸钙添加量为0.40%时,复合膜性能得到提高。同时,经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复合膜的分析表明:各组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产生了相互作用力,海藻酸钠与巴西棕榈蜡、抗坏血酸钙产生相互作用,进而提高了复合膜的稳定性,改善了复合膜的阻水和机械性能。(3)将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应用于鲜切苹果保鲜:利用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对鲜切苹果进行涂膜处理并在4℃下贮藏,测定了贮藏期间内鲜切苹果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涂膜处理能保持贮藏期间鲜切苹果的色泽、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抑制失重率、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菌落总数上升,在鲜切水果保鲜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吴忠红[7](2021)在《基于RNA-seq技术解析NO延缓葡萄果梗采后褐变的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果梗褐变是造成鲜食葡萄果穗品质下降的第二大重要问题,也是鲜食葡萄贮藏新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改善葡萄采后果梗褐变问题,本文以新疆主栽品种“Thompson Seedless”无核白葡萄为研究试材,通过NO熏蒸技术筛选适宜浓度后,采用RNA-seq技术探索了果梗褐变相关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路及其基因,根据NO响应差异和基因功能验证并确定候选基因,以苯丙烷代谢途径为重点,探讨葡萄果梗褐变发生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旨在为NO在葡萄采后贮藏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并优化了NO熏蒸浓度。NO气体熏蒸处理具有延缓葡萄果梗褐变、维持葡萄果粒品质的生理作用,但NO浓度低于300μL·L-1发挥作用有限,400μL·L-1~600μL·L-1时抑制果梗褐变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900μL·L-1时反而有伤害作用。分析贮藏效果发现,NO可有效降低葡萄失重率、落粒率、腐烂率,减缓葡萄果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的下降,其中500μL·L-1NO熏蒸浓度显着减缓了葡萄果梗电导率的增加,抑制了叶绿素降解和花青素的积累,尤其延缓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降解速度,降低了果梗黄化速度,但对黄酮类含量影响不显着;该浓度的NO处理不仅减少了果梗表面裂纹数量和开裂强度,而且有益于内部细胞排列紧密、骨架完整的形态的保持,从而减轻了局部组织的凹陷程度;减缓了木质部中的无机物的消耗,从而延缓了细胞结构的破坏。组织染色分析发现,NO维持了果梗表皮细胞的体积,减缓了细胞壁增厚和木栓化,抑制了表皮棕色物质的积累。(2)RNA-seq测序表明,贮藏期间的葡萄果梗mRNA的转录变化明显,且NO处理对其影响作用显着。不同贮藏阶段的葡萄果梗共表达基因有12869个,在采收10 d时,上调基因数占总差异基因的72.35%,下调基因数占总差异基因的27.65%。与采收时相比,贮藏10 d时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合计有759个,而共有差异基因62个,靠前的32个基因qPCR表达验证显示,有20个基因表达特性突出,其中PAL1,PAL3-5,PPO1-3,POD1,POD4-7和转录因子WRKY53,ERF003,MYB39表达量明显高于PAL2,POD2-3和转录因子b HLH96,ERF095。而NO处理均对上述基因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尤其在冷藏5 d~25 d和货架前两天的作用较为明显。(3)GO、KEGG和蛋白富集表明,苯丙烷代谢途径与葡萄果梗褐变进程关系紧密,主要涉及PAL、PPO和POD家族基因。RNA-seq数据表明,有365个DEGs参与了50个代谢途径,主要分布在代谢过程,占总DEGs的81.10%(296个),而且被DEGs富集的主要途径有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占比为11.82%(35个);其次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占比为9.80%(29个);紧随其后的还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黄酮类合成途径;富集到前2条的DEGs占代谢类总条目的21.62%(42条),成为主要富集方向。另外,排名前三的通路依次为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KO00940)、苯丙氨酸代谢途径(KO00360)和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KO00941)。结合基因功能选则与果梗褐变相关的苯丙烷代谢途径为转录分析重点,候选基因有9个,即VvPPO1-3,VvPAL1-3和VvPOD1-3。(4)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梗褐变指数和PPO活性变化与理化品质、候选基因变化特点紧密相关,且不同基因表达特性差异显着。其中褐变指数与酚类含量、POD、VvPAL1和VvPOD3存在显着相关,与失水率、PPO、VvPPO1和VvPOD1存在极显着相关。同时,PPO与VvPOD1呈显着相关,与VvPPO1呈极显着相关。比较发现,普通采后果梗中VvPPO1表达显着高于VvPPO2(7.05倍)和VvPPO3(5.56倍)。VvPAL2显着高于VvPAL1(5.12倍)和VvPAL3(2.13倍)。VvPOD3显着高于VvPOD1(4.35倍)和VvPOD2(21.81倍)。因此,葡萄果梗中VvPPO1、VvPAL2和VvPOD3可能是其家族基因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5)转录调控研究表明,NO熏蒸处理诱导苯丙烷代谢的调控作用显着。主要体现在500μL·L-1NO延缓了葡萄果梗中水分损失、减少了酚类物质积累、抑制了PPO和PAL活性、诱导了POD活性增加;下调了基因VvPPO1、VvPAL2和VvPAL3的表达,上调了VvPOD3的表达;VvPPO1-3表达谱表明,VvPPO1是一个重要基因,NO处理对VvPPO1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但对VvPPO2和VvPPO3作用不显着。结果表明,VvPPO1在果梗褐变产生和控制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是VvPPO家族中与果梗褐变有关的关键基因。(6)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观察表明,VvPPO1具有酪氨酸结构域,在叶绿体上行驶功能。VvPPO1全长为2010bp,包含2007 bp ORF,编码66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式为C3346H5215N909O987S23,原子总数为10480,分子量为74.71KDa,理论p I为6.64,具有跨膜特性,没有信号肽,半衰期为30 h,定位于叶绿体中;与Vitis vinifera“Shine Muscat”(BAO79387.1)亲缘关系较近,相似度大于99%;序列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获得基因登录号为MN164611。
赵小芳[8](2020)在《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工作的繁忙迫使人们更追求快速食品,目前鲜切食品已在现代人生活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其中鲜切果蔬中的马铃薯在鲜切食品中是最具有拓展的领域。鲜切马铃薯既给各行各业带来经济利润,又给消费者节约时间的开流,得到广大人们的好评。但是与未经过加工处理的马铃薯对比,鲜切马铃薯的褐变现象是它极大的短板,同时也给商家带来巨大的亏损。本文以“荷兰”马铃薯为实验材料,首先通过单因素筛选不同浓度无水柠檬酸、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海洋鱼蛋白肽、海洋鱼低聚肽和亚硫酸氢钠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以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筛选最佳优化防褐变剂;其次探究最佳优化防褐变剂处理和冷藏、冰温和相温结合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测定相关指标,确定最佳优化防褐变剂和贮藏环境。试验结果如下:1.筛选出无水柠檬酸、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亚硫酸氢钠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明显,效果排序依次为:2.0%无水柠檬酸>0.025%亚硫酸氢钠>0.4%木瓜蛋白酶>0.3%菠萝蛋白酶>0.4%海洋鱼低聚肽>0.5%海洋鱼蛋白肽。其中无水柠檬酸的浓度选择在1.0%~2.0%之间;木瓜蛋白酶的浓度选择在0.2%~0.4%之间;菠萝蛋白酶的浓度选择在0.3%~0.5%之间;亚硫酸氢钠的浓度选择在0.015%~0.025%之间。2.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的结果表明:由响应面方差分析三种防褐变剂的影响顺序为:无水柠檬酸>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1.5%无水柠檬酸+0.3%木瓜蛋白酶+0.4%菠萝蛋白酶组合的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鲜切马铃薯褐变度为0.332%。3.贮藏期间,优化防褐变剂处理延缓了鲜切马铃薯褐变现象,同时鲜切马铃薯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POD活性和PAL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PPO活性和总酚先降低后上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优化防褐变剂处理使鲜切马铃薯细胞膜的处于较稳定状态,抑制了PPO、POD和PAL酶活性,延长了鲜切马铃薯的贮藏时间。通过多元量统计分析得出优化防褐变剂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与褐变度、POD、MDA、PAL的指标相关性强,差异指标为POD和相对电导率。4.相温结合优化防褐变剂在贮藏期间褐变度、TSS含量、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总酚、相对电导率、MDA、PPO活性、POD活性和PAL活性相比较其他两组处理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而VC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又通过电子鼻测定证明能够有效地将相温处理与冷藏处理区域完全分离;而多元量统计分析得出,相温处理与冷藏处理有明显分组差异,差异指标为呼吸强度和POD,说明相温+优化防褐变剂是最适宜鲜切马铃薯贮藏方式。
范凯[9](2020)在《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新鲜、营养的鲜切果蔬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新鲜果蔬经鲜切加工后易发生细胞组织褐变、营养成分流失、质地软化、水分损失和微生物侵染等问题,从而加快了鲜切果蔬的品质劣变,缩短了产品货架期。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保鲜方法对鲜切果蔬品质保持和货架期延长意义重大。本文以鲜切生菜和黄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超声波、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及气调联合处理对鲜切蔬菜冷藏期间品质、生理、微生物及货架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为鲜切蔬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处理在鲜切蔬菜保鲜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揭示超声波处理对鲜切蔬菜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超声波联合普通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品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气调处理降低了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失重率,抑制了抗坏血酸的下降和色泽的变化,延缓了鲜切生菜叶绿素的降解、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及鲜切黄瓜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同时,降低了鲜切生菜和黄瓜的水分流动性和微生物生长,保持了鲜切黄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与超声波处理5 min与15 min相比,超声波处理10min联合气调能更好地保持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和黄瓜品质,且将其货架期均延长至12天。此外,研究还发现超声波处理10 min联合气调能抑制鲜切生菜和黄瓜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声波单独处理对鲜切生菜的抑菌效果和货架期延长是有限的,研究了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期间品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ε-聚赖氨酸浓度(0-0.5 g/L)的增加,抑制微生物效果增加,当ε-聚赖氨酸浓度从0.4 g/L增至0.5g/L时,ε-聚赖氨酸对鲜切生菜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菌数量无显着性差异。综合考虑使用成本和抑菌效果,选取0.4 g/L作为最适浓度。超声波、ε-聚赖氨酸处理尤其是结合处理能明显减缓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失重率、呼吸强度和色差的上升,延缓了鲜切生菜中总酚、抗坏血酸和叶绿素的降解,抑制了鲜切生菜PPO和POD活性的上升,降低了鲜切生菜冷藏期间水分流动性,抑制了鲜切生菜冷藏期间微生物生长。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处理提高了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品质,且将其货架期延长至15天。同时,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能延缓鲜切生菜冷藏期间膜脂过氧化作用,维持了其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控制鲜切蔬菜冷藏期间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其品质,研究了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的粒径尺寸约为0.54-0.83 nm,处于典型的碳量子点尺寸范围内。碳量子点的红外光谱图和X衍射图谱显示碳量子点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如-OH、-COOH等),从而呈现出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的抑菌性随碳量子点浓度(0-4.5%)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涂膜处理相比,4.5%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对微生物抑制效果更好,有利于鲜切生菜和黄瓜的保鲜。超声波、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处理尤其是结合处理能明显延缓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和黄瓜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上升及抗坏血酸的下降,抑制了冷藏期间鲜切黄瓜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下降,降低了鲜切生菜叶绿素的降解。同时抑制了鲜切生菜和黄瓜PPO和POD活性的上升及鲜切黄瓜MDA含量的升高,保存了鲜切黄瓜的气味和滋味,限制了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和黄瓜的水分流动性。另外,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处理明显抑制了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微生物生长,减少了鲜切生菜和黄瓜的腐败变质,且将其货架期分别延长至18天和15天。通过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膜脂过氧化作用、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机理分析发现,与超声波、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处理相比,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能更好地延缓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的衰老进程。针对普通气调包装鲜切蔬菜贮藏期间的缺氧状态及商用聚合物薄膜的气体阻隔性能限制气调包装的适用性问题,研究了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激光微孔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品质及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100μm微孔气调处理可以提供适宜的O2和CO2气体浓度。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100μm微孔气调处理抑制了冷藏期间鲜切黄瓜失重率和MDA含量的上升,减缓了鲜切黄瓜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保留了鲜切黄瓜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等主要风味物质,限制了冷藏期间鲜切黄瓜的水分流动性。通过比较发现,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4个微孔(100μm)气调处理对鲜切黄瓜冷藏期间的保鲜效果更好。另外,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4个微孔(100μm)气调有助于延缓鲜切黄瓜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少了自由基的积累。
濮艳清[10](2020)在《鲜切果蔬高品质短期保鲜包装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鲜切果蔬因其新鲜、健康、方便、即食等特点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人们对生鲜压榨果蔬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随之对多品种鲜切混合果蔬包装保鲜技术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与单品种鲜切果蔬相比,混合鲜切果蔬贮藏存在果蔬间自身的呼吸相互影响、病菌易交叉感染的问题,致使其保鲜包装难度增大。为此开展鲜切混合果蔬高品质保鲜包装技术研究对鲜切果蔬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鲜切混合果蔬为研究对象,在低温下采用不同预处理方式筛选得到适合鲜切果蔬的最佳预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与气调包装结合,研究对两种典型混合鲜切果蔬的保鲜效果,通过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确定适合的气调包装浓度比例,得到完整的高品质保鲜包装工艺流程。研究成果如下:(1)鲜切单品种果蔬预处理方式的试验研究。以鲜切苹果、鲜切胡萝卜、鲜切凤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易褐变和易汁水流失等问题,开展不同预处理试验测定分析,分析预处理方式对易褐变/多汁类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羧甲基纤维素钠+2%抗坏血酸涂膜预处理组对鲜切苹果色泽与营养成分保持有较好保鲜效果;1%壳聚糖涂膜预处理组下鲜切胡萝卜感官评分最高,色差值最小,失重率最低;逐层涂膜基材对鲜切凤梨影响为:海藻酸钠>柠檬精油>果胶,最佳配方为1%海藻酸钠、0.3%柠檬精油、2%果胶,逐层涂膜工艺不仅能减少鲜切凤梨汁水的流失,而且能保持鲜切凤梨硬度,减少各种酶的活性抑制褐变,但对TSS含量影响不显着。(2)预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易褐变混合鲜切果蔬的保鲜研究。以苹果、橙子、胡萝卜三种色泽易变化的混合鲜切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预处理开展混合鲜切产品原膜气调包装贮藏试验,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预处理并结合气调包装低温贮藏能对该混合型鲜切产品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MAP3组(5%O2+5%CO2+90%N2)综合评价最优,能有效保持混合鲜切产品色泽和外观品质,减缓品质降低速率,保鲜包装货架期可达8天。为进一步解决包装膜表面冷凝水问题,开展微孔膜气调包装研究。首先测定鲜切产品的呼吸速率,应用米氏方程进行模型参数表征;应用微孔膜包装内外气体交换模型设计混合产品气调包装所需微孔参数,实施微孔膜气调包装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结合微孔膜气调包装对产品色差、TSS含量影响显着,对失重率影响不显着,微孔膜包装能有效降低包装膜表面冷凝水产生与集聚,提高产品透视效果。(3)逐层涂膜结合气调包装对多汁类混合鲜切果蔬的保鲜研究。以凤梨、橙子、柠檬、胡萝卜四种多汁类混合鲜切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逐层涂膜同一预处理工艺,研究不同初始气体组分气调包装对混合鲜切产品品质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逐层涂膜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改善多汁类混合鲜切产品的果汁泄漏,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其中在MAP2(10%O2+10%CO2+80%N2)条件下贮藏多汁类混合鲜切产品的保鲜效果最佳,保鲜包装货架期可达8天。
二、延长切片苹果货架期的包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长切片苹果货架期的包装(论文提纲范文)
(1)丁香酚和柠檬醛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协同抑菌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烘焙产品主要的保鲜方法 |
1.1.1 化学保鲜法 |
1.1.2 生物保鲜法 |
1.1.3 物理保鲜法 |
1.2 植物精油 |
1.2.1 植物精油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1.2.2 植物精油及其成分的抗真菌活性 |
1.2.3 精油与其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娄地青霉和黑曲霉具有协同抑菌效应组合的筛选及在面包保鲜中应用的初步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活化 |
2.3.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3.3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
2.3.4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2.3.5 FIC指数的测定 |
2.3.6 S_(EC)与β-1,3-葡聚糖合成酶和几丁质合成酶的建模与分子对接 |
2.3.7 S_(EC)的抑菌活性及在面包保鲜中应用的初步评价 |
2.3.8 S_(EC)在延长面包货架期中的应用潜力评估 |
2.3.9 感官评价 |
2.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抑菌剂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活性 |
2.4.2 S_(EC)与β-1,3-葡聚糖合成酶的建模结果与分子对接 |
2.4.3 S_(EC)与几丁质合成酶的建模结果与分子对接 |
2.4.4 S_(EC)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体外抑菌效果 |
2.4.5 S_(EC)对面包货架期和感官得分值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分子水平上揭示S_(EC)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细胞膜的协同作用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3.3.2 膜蛋白的荧光光谱测定 |
3.3.3 S_(EC)小分子与膜蛋白中氨基酸结合力的测定 |
3.3.4 膜蛋白电泳的测定 |
3.3.5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3.3.6 活性氧的积累及细胞活力和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3.3.7 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的测定 |
3.3.8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3.3.9 麦角固醇含量的测定 |
3.3.10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测定 |
3.3.11 细胞内容物(核酸和蛋白质)泄露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3.3.12 SEM和 TEM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
3.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_(EC)对膜蛋白的影响 |
3.4.2 S_(EC)与细胞膜中氨基酸残基结合力的分析 |
3.4.3 S_(EC)对细胞膜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4 S_(EC)对膜蛋白降解的影响 |
3.4.5 S_(EC)对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3.4.6 S_(EC)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7 S_(EC)对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8 S_(EC)对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 |
3.4.9 S_(EC)对DNA降解的影响 |
3.4.10 S_(EC)对细胞内容物泄露的影响 |
3.4.11 S_(EC)对细胞膜完整性和活力丧失的影响 |
3.4.12 S_(EC)对细胞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_(EC)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线粒体损伤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4.3.2 微生物的培养 |
4.3.3 线粒体形态的观察 |
4.3.4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
4.3.5 三羧酸循环中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4.3.6 ATP含量和活性的测定 |
4.3.7 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 |
4.3.8 能荷的测定 |
4.3.9 三羧酸循环中代谢产物的测定 |
4.3.10 三羧酸循环中关键分子基因表达的测定 |
4.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_(EC)对线体形态和膜电位的影响 |
4.4.2 S_(EC)对三羧酸循环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4.3 S_(EC)对ATP含量和三种ATP酶活性的影响 |
4.4.4 S_(EC)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4.4.5 S_(EC)对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影响 |
4.4.6 S_(EC)对琥珀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延胡索酸水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种延长面包货架期的新方法:含S_(EC)的活性抗菌小包装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含S_(EC)多孔淀粉微胶囊的制备 |
5.3.2 包埋率的测定 |
5.3.3 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
5.3.4 缓释动力学的测定 |
5.3.5 S_(EC)在面包货架期间的释放量及面包货架期的测定 |
5.3.6 感官评定 |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_(EC)抗菌小包装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分析 |
5.4.2 含S_(EC)多孔淀粉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分析 |
5.4.3 S_(EC)抗菌小包装对面包货架期的影响 |
5.4.4 S_(EC)在面包货架期间释放量的分析 |
5.4.5 切片面包的抗菌活性分析 |
5.4.6 感官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光动力杀菌性能及其复合抗菌膜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鲜切果蔬概述 |
1.1.1 污染果蔬的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危害 |
1.1.2 微生物控制方法 |
1.1.3 抗菌包装 |
1.2 光动力杀菌简介 |
1.2.1 光动力杀菌机理 |
1.2.2 光敏剂发展历程 |
1.2.3 光动力杀菌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3 卟啉金属有机骨架 |
1.3.1 卟啉 |
1.3.2 卟啉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分类 |
1.3.3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 |
1.3.4 拓扑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1.3.5 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应用 |
1.4 本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 |
2.2.4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稳定性测试 |
2.2.5 产单线态氧性能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表征 |
2.3.2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稳定性 |
2.3.3 MOFs和 TCPP产单线态氧性能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光动力杀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培养基及菌液的配制 |
3.2.4 细菌体内的单线态氧检测 |
3.2.5 细菌形貌的观察 |
3.2.6 光动力杀菌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菌体内单线态氧的检测 |
3.3.2 单线态氧介导的杀菌机制 |
3.3.3 光动力杀菌性能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己内酯(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制备 |
4.2.4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表征 |
4.2.5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抗菌性能测试 |
4.2.6 PCL/MOF复合抗菌膜在鲜切苹果中的抗菌应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制备与表征 |
4.3.2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光动力杀菌性能 |
4.3.3 鲜切苹果的抗菌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预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和橙子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鲜切果蔬保鲜研究现状 |
1.1.1 鲜切果蔬的概述 |
1.1.2 鲜切果蔬的品质变化 |
1.2 鲜切果蔬预处理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可食用涂膜 |
1.2.2 纳米氧化锌涂膜 |
1.2.3 加压气体处理 |
1.3 鲜切果蔬气调包装研究现状 |
1.3.1 气调包装 |
1.3.2 微孔气调包装 |
1.3.3 气调包装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2.1 微孔气调包装适用性 |
2.2 材料、设备与处理 |
2.2.1 材料及处理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鲜切果蔬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模型的建立 |
2.3.1 鲜切果蔬呼吸模型的确立 |
2.3.2 微孔气调包装气体扩散机理 |
2.3.3 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数学模型 |
2.3.4 鲜切果蔬微孔气调包装气体交换模型 |
2.4 实验方法 |
2.4.1 实验设置 |
2.4.2 顶空气体分析 |
2.4.3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微孔参数 |
2.5.2 呼吸速率模型的建立 |
2.5.3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微孔包装气体交换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的抑菌性、毒理学及其复合涂膜锌迁移量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设备与处理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纳米复合涂膜液的制备 |
3.2.5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涂膜处理 |
3.3 实验方法 |
3.3.1 抗菌活性测定 |
3.3.2 毒理学分析 |
3.3.3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锌(Zn)含量的测定 |
3.3.4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抗菌活性 |
3.4.2 细胞毒性 |
3.4.3 鲜切茄子和鲜切橙子中Zn含量的变化 |
3.4.4 纳米氧化锌添加的安全剂量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的保鲜研究 |
4.1 前言 |
4.2.1 材料 |
4.2 材料、设备和处理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壳聚糖和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液制备 |
4.2.5 微孔气调包装处理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设置 |
4.3.2 指标测定方法 |
4.3.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顶空气体分析 |
4.4.2 呼吸速率 |
4.4.3 质量损失率和硬度 |
4.4.4 褐变度和视觉指数 |
4.4.5 总酚含量和总花青素含量 |
4.4.6 细菌菌落计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压氩气与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橙子的保鲜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设备与处理 |
5.2.1 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4 加压氩气处理 |
5.2.5 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液制备 |
5.2.6 微孔气调包装处理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置 |
5.3.2 指标测定方法 |
5.3.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顶空气体分析 |
5.4.2 呼吸速率 |
5.4.3 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 |
5.4.4 质量损失和NMRI结果分析 |
5.4.5 电子鼻分析 |
5.4.6 感官分析 |
5.4.7 微生物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不同包装运输对‘华优’猕猴桃货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道路运输的影响因素 |
1.2.1 道路状况和车速 |
1.2.2 车辆悬挂系统 |
1.2.3 堆高 |
1.3 影响运输后果实品质的因素 |
1.3.1 振动频率 |
1.3.2 振动加速度 |
1.3.3 振动时间 |
1.3.4 其他 |
1.4 运输振动引起的损伤类型 |
1.5 运输振动对果实的影响 |
1.5.1 果实品质的影响 |
1.5.2 运输振动对生理的影响 |
1.6 包装研究进展 |
1.6.1 外包装 |
1.6.2 内包装 |
1.6.3 缓冲包装 |
1.7 缓冲包装对水果的影响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失重率 |
2.3.2 硬度和色度 |
2.3.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 |
2.3.4 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
2.3.5 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总活性 |
2.3.6 果胶含量 |
2.3.7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 |
2.3.8 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 |
2.3.9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4 仪器与设备 |
2.5 试剂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冷藏期间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
3.2 货车振动加速度变化 |
3.3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包装运输对猕猴桃失重率的影响 |
3.3.2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硬度的影响 |
3.3.3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肉色度的影响 |
3.4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
3.5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包装运输对SS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5.2 不同包装运输对Vc含量的影响 |
3.5.3 不同包装运输对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总活性的影响 |
3.6 不同包装运输对猕猴桃质地的影响 |
3.6.1 不同包装运输对猕猴桃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 |
3.6.2 不同包装运输对猕猴桃PG的影响 |
3.7 不同包装运输对猕猴桃细胞组织结构的影响 |
3.7.1 不同包装运输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7.2 不同包装运输对猕猴桃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风味质地的影响 |
4.3 不同包装运输对果实细胞组织结构的影响 |
4.4 包装结构特点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壳聚糖与纳米TiO2对淀粉复合膜力学强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及复合膜在果蔬中的涂膜保鲜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淀粉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 淀粉基膜成膜组分简介 |
1.1.1 淀粉 |
1.1.2 壳聚糖 |
1.1.3 纳米TiO_2 |
1.2 可降解性淀粉复合膜的介绍 |
1.2.1 淀粉单膜 |
1.2.2 淀粉/壳聚糖复合膜 |
1.2.3 淀粉/纳米TiO_2膜 |
1.3 淀粉复合膜研究现状 |
1.4 复合膜与涂膜 |
1.5 淀粉复合涂膜的保鲜应用现状 |
1.5.1 涂膜保鲜技术简介 |
1.5.2 淀粉基膜的涂膜保鲜 |
小结 |
第2章 淀粉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2 淀粉复合膜的制备 |
2.1.3 淀粉复合膜表征方法 |
2.1.4 淀粉复合膜理化检测指标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淀粉复合膜结构表征结果 |
2.2.2 淀粉复合膜理化性能检测结果 |
小结 |
第3章 淀粉复合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1.2 淀粉复合涂膜液的制备 |
3.1.3 淀粉复合膜的果蔬涂膜保鲜处理 |
3.1.4 涂膜果蔬贮藏期检测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淀粉复合涂膜保鲜示意图 |
3.2.2 圣女果涂膜保鲜结果 |
3.2.3 青椒涂膜保鲜结果 |
3.2.4 樱桃萝卜涂膜保鲜结果 |
3.2.5 蚕豆涂膜保鲜结果 |
3.2.6 青豆涂膜保鲜结果 |
3.2.7 豌豆涂膜保鲜结果 |
3.2.8 竹笋鲜切片涂膜保鲜结果 |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获奖情况 |
(6)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可食用膜研究进展 |
1.1.1 可食用膜简介 |
1.1.2 可食用膜分类 |
1.1.3 可食用膜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 主要成膜材料 |
1.2.1 海藻酸钠 |
1.2.2 巴西棕榈蜡 |
1.2.3 甘油 |
1.2.4 抗坏血酸钙 |
1.3 鲜切水果保鲜研究进展 |
1.3.1 鲜切水果简介 |
1.3.2 鲜切水果保鲜技术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及配方优化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材料及试剂 |
2.1.2 仪器及设备 |
2.2 方法 |
2.2.1 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 |
2.2.2 膜厚的测定 |
2.2.3 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2.2.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2.2.5 单因素试验 |
2.2.6 响应面设计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海藻酸钠浓度对可食用膜性能的影响 |
2.3.2 巴西棕榈蜡添加量对可食用膜性能的影响 |
2.3.3 甘油添加量对可食用膜性能的影响 |
2.3.4 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性能及结构特性研究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材料及试剂 |
3.1.2 仪器及设备 |
3.2 方法 |
3.2.1 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 |
3.2.2 膜厚的测定 |
3.2.3 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3.2.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3.2.5 水溶性的测定 |
3.2.6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2.7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2.8 X射线衍射 |
3.2.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抗坏血酸钙添加量对可食用膜性能的影响 |
3.3.2 各组分对复合膜膜厚的影响 |
3.3.3 各组分对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3.3.4 各组分对复合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3.3.5 各组分对复合膜水溶性的影响 |
3.3.6 各组分对复合膜水分含量的影响 |
3.3.7 各组分对复合膜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8 各组分对复合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
3.3.9 各组分对复合膜化学键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可食用复合膜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研究 |
4.1 材料和仪器方法 |
4.1.1 材料及试剂 |
4.1.2 仪器及设备 |
4.2 方法 |
4.2.1 膜液的制备 |
4.2.2 鲜切苹果的处理 |
4.2.3 硬度的测定 |
4.2.4 色度的测定 |
4.2.5 失重率的测定 |
4.2.6 可滴定酸的测定 |
4.2.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2.8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2.9 菌落总数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硬度的影响 |
4.3.2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色度的影响 |
4.3.3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失重率的影响 |
4.3.4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可滴定酸的影响 |
4.3.5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4.3.6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7 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菌落总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RNA-seq技术解析NO延缓葡萄果梗采后褐变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保鲜研究现状 |
1.2 葡萄果梗保鲜研究现状 |
1.2.1 测量果梗褐变的方法研究 |
1.2.2 SO_2对葡萄采后贮运期间果梗褐变的影响研究 |
1.2.3 冷藏包装技术 |
1.2.4 SO_2替代技术 |
1.2.5 分子调控技术 |
1.3 NO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现状 |
1.3.1 NO保鲜应用特点 |
1.3.2 NO延缓果蔬呼吸作用的研究 |
1.3.3 NO对果蔬的保绿防褐调节 |
1.3.4 NO对果蔬衰老进程的调控 |
1.4 RNA-seq技术在果蔬采后领域的应用 |
1.4.1 RNA-seq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 |
1.4.2 RNA-seq技术在葡萄保鲜方面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NO延缓葡萄果梗褐变的熏蒸浓度筛选与优化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NO熏蒸浓度广谱筛选 |
2.4.2 NO熏蒸浓度实效性优化 |
2.4.3 NO对葡萄采后果梗褐变指数的影响 |
2.4.4 NO对葡萄采后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4.5 NO对葡萄采后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4.6 NO对葡萄采后贮藏期间硬度的影响 |
2.4.7 NO对葡萄采后失重率的影响 |
2.4.8 NO对葡萄采后落粒率的影响 |
2.4.9 NO对葡萄采后腐烂率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宜NO浓度对葡萄果梗色泽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果穗失重率变化 |
3.4.2 果梗电导率变化 |
3.4.3 叶绿素含量变化 |
3.4.4 花青素含量变化 |
3.4.5 类黄酮含量变化 |
3.4.6 果梗表皮微观结构变化 |
3.4.7 果梗组织内部微观结构变化 |
3.4.8 果梗细胞组织特性变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NA-seq技术分析葡萄果梗褐变相关途径及其NO响应 |
4.1 样品处理与取样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测序样品与要求 |
4.2 分析方法 |
4.2.1 RNA-seq测序流程 |
4.2.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4.2.3 RNA-seq数据与分析 |
4.2.4 褐变相关候选差异基因验证 |
4.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贮藏阶段果梗测序样品的质量 |
4.4.2 不同贮藏阶段果梗RNA-Seq文库质量 |
4.4.3 不同果梗样品集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析 |
4.4.4 差异基因维恩图分析 |
4.4.5 褐变相关差异基因筛选与表达验证 |
4.4.6 差异基因GO富集、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4.4.7 苯丙烷代谢途径参与果梗褐变代谢的差异基因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O调控葡萄果梗褐变相关苯丙烷代谢的转录研究 |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处理 |
5.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3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和分析 |
5.4.1 NO处理对鲜食葡萄果梗品质的影响 |
5.4.2 NO 处理对果梗褐变的影响 |
5.4.3 NO处理对褐变过程中总酚与含水的影响 |
5.4.4 NO处理对褐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
5.4.5 RNA提取与qPCR扩增 |
5.4.6 qPCR扩增过程分析 |
5.4.7 NO处理对褐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8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葡萄果梗VvPPO1 基因的克隆、序列特性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
6.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6.2 实验方法 |
6.2.1 RNA 的分离和cDNA 的合成 |
6.2.2 VvPPO1 全长cDNA的分子克隆 |
6.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4 植物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5 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表皮细胞实验步骤 |
6.2.6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6.3 转基因烟草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6.4 结果和分析 |
6.4.1 VvPPO1 基因的分离与分子克隆 |
6.4.2 VvPPO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4.3 VvPPO1 c DNA全长克隆与进化树构建 |
6.4.4 氨基酸疏水性与三维结构 |
6.4.5 多序列比对分析 |
6.4.6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PCR检测 |
6.4.7 VvPPO1 亚细胞定位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排序)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表 |
(8)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铃薯概述 |
1.1.1 马铃薯种植面积 |
1.1.2 马铃薯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
1.1.3 鲜切马铃薯存在主要问题 |
1.2 鲜切马铃薯褐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1 多酚氧化酶与鲜切马铃薯褐变 |
1.2.2 过氧化物酶与鲜切马铃薯褐变 |
1.2.3 苯丙氨酸解氨酶与鲜切马铃薯褐变 |
1.3 鲜切马铃薯防褐变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温度 |
1.3.2 褐变剂 |
1.3.3 包装方式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鲜切马铃薯防褐变剂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单因素筛选 |
2.3.3 感官质量的评定 |
2.3.4 感官指标的测定 |
2.3.5 褐变度测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无水柠檬酸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2.4.2 木瓜蛋白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2.4.3 菠萝蛋白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2.4.4 海洋鱼低聚肽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2.4.5 海洋鱼蛋白肽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2.4.6 亚硫酸氢钠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2.4.7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鲜切马铃薯不同保鲜剂防褐变效果的筛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对鲜切马铃薯防褐变剂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前处理 |
3.3.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3 褐变度的测定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结果 |
3.4.2 响应面优化 |
3.4.3 最佳条件预测及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前处理 |
4.3.2 褐变度的测定 |
4.3.3 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的测定 |
4.3.4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防褐变膜透性的影响 |
4.4.2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底物及相关酶变化的影响 |
4.4.3 基于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分析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温贮藏结合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样品前处理 |
5.3.2 褐变度的测定 |
5.3.3 营养指标的测定 |
5.3.4 生理指标的测定 |
5.3.5 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的测定 |
5.3.6 整体香气成分的测定 |
5.3.7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度的影响 |
5.4.2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营养成分与生理指标的影响 |
5.4.3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防褐变调控指标的影响 |
5.4.4 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挥发性香气的影响 |
5.4.5 基于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分析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及品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鲜切果蔬生理及品质变化 |
1.1.1 生理变化 |
1.1.2 营养成分变化 |
1.1.3 微生物变化 |
1.2 鲜切果蔬货架期延长的新型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货架期延长的物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2.2 货架期延长的化学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2.3 货架期延长的生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3 超声波与新型涂膜材料在果蔬货架期延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1 超声波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2 ε-聚赖氨酸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3 碳量子点/壳聚糖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 气调包装在果蔬货架期延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1 普通气调包装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2 激光微孔气调包装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声波联合普通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不同气体配比优化试验 |
2.3.3 指标测定 |
2.3.4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气体配比优化结果 |
2.4.2 超声波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
2.4.3 超声波联合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
2.4.4 超声波联合气调对鲜切蔬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试验设计 |
3.3.3 指标测定 |
3.3.4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ε-聚赖氨酸处理对鲜切生菜微生物的影响 |
3.4.2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微生物的影响 |
3.4.3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失重率和色泽的影响 |
3.4.4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PPO和 POD活性的影响 |
3.4.5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总酚含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
3.4.6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7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水分状态的影响 |
3.4.8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货架期的影响 |
3.4.9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保鲜效果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碳量子点制备 |
4.3.2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制备 |
4.3.3 样品处理 |
4.3.4 指标测定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碳量子点的表征 |
4.4.2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抑菌性 |
4.4.3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微生物的影响 |
4.4.4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
4.4.5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
4.4.6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蔬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激光微孔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保鲜效果及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激光机加工微孔包装袋 |
5.3.2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溶液 |
5.3.3 样品处理 |
5.3.4 指标测定 |
5.3.5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气体成分变化 |
5.4.2 失重率的变化 |
5.4.3 硬度的变化 |
5.4.4 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5.4.5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5.4.6 风味的变化 |
5.4.7 水分状态的变化 |
5.4.8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激光微孔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
(10)鲜切果蔬高品质短期保鲜包装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鲜切果蔬研究现状 |
1.1.1 鲜切果蔬品质变化及生理机制 |
1.1.2 鲜切果蔬品质预处理保鲜技术 |
1.2 鲜切果蔬保鲜包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调包装 |
1.2.2 微孔膜气调包装 |
1.2.3 鲜切果蔬呼吸速率模型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鲜切单品种果蔬预处理方式的试验研究 |
2.1 预处理方式对易褐变鲜切水果品质的研究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预处理方式对易褐变鲜切蔬菜品质的研究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逐层涂膜对多汁类鲜切水果生理品质的研究 |
2.3.1 材料与仪器 |
2.3.2 试验方法 |
2.3.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易褐变类混合鲜切果蔬保鲜研究 |
3.1 预处理结合原膜气调包装对易褐变混合鲜切果蔬品质的研究 |
3.1.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1.5 结果与分析 |
3.2 鲜切果蔬呼吸速率测定以及模型表征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结果分析与模型表征 |
3.3 预处理结合微孔膜气调包装对易褐变混合鲜切果蔬品质的研究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微孔膜开孔方案的确定 |
3.3.3 试验方法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逐层涂膜结合气调包装对多汁类混合鲜切果蔬保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混合鲜切果蔬感官品质的变化 |
4.2.2 混合鲜切果蔬气体浓度的变化 |
4.2.3 混合鲜切果蔬色泽的变化 |
4.2.4 混合鲜切果蔬失重率的变化 |
4.2.5 混合鲜切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4.2.6 混合鲜切果蔬菌落总数的变化 |
4.2.7 综合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延长切片苹果货架期的包装(论文参考文献)
- [1]丁香酚和柠檬醛对娄地青霉和黑曲霉的协同抑菌机理探究[D]. 鞠健. 江南大学, 2021(01)
- [2]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光动力杀菌性能及其复合抗菌膜应用研究[D]. 刘瑶瑶. 江南大学, 2021(01)
- [3]预处理结合微孔气调包装对鲜切茄子和橙子保鲜效果的研究[D]. 伍丹.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不同包装运输对‘华优’猕猴桃货架品质的影响[D]. 薛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壳聚糖与纳米TiO2对淀粉复合膜力学强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及复合膜在果蔬中的涂膜保鲜应用[D]. 李雪.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6]海藻酸钠可食用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中的应用[D]. 郭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RNA-seq技术解析NO延缓葡萄果梗采后褐变的作用机理[D]. 吴忠红. 石河子大学, 2021
- [8]鲜切马铃薯褐变调控技术研究[D]. 赵小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9]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D]. 范凯. 江南大学, 2020(03)
- [10]鲜切果蔬高品质短期保鲜包装工艺研究[D]. 濮艳清.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