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银行是否是银行业改革的“灵丹妙药”?(论文文献综述)
王爱武[1](2018)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企混改的进程非常曲折,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个案出现,从1993年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实施,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确认却晚于这些实践工作。我国混改经历了先试点,再调整,最终以理论、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这与我国改革过程中行动领先理论的特点相符。国企混改过程中,国企需要由原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逐步公司化、股份制,管理方式也从行政管理转变为公司治理。国有出资人身份的转变与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的相伴而行,也开始了混改企业公司治理的行为。1993-2003年,我国外部市场环境欠佳,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混改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了加强约束,国家在立法工作上强化了维护股东权益的立场,这使得公司治理行为在我国实施之初,就采取了股东会中心的治理模式。后来随着国企推进股份制工作,大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与国有出资人同时出现大量个人投资者,形成中国最早的“中小股东”。他们数量众多,又属于纯粹的财务投资,导致公司治理行为又具备了一些英美自由市场模式的特点。我国上市公司最早以国企为主,国有股东直接任命企业经营者,导致大股东与内部人利益一致,形成了中国的特色公司治理行为,这是一个久拖未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国企混改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深化而加快速度、加大力度,而传统的国企公司治理框架已经无法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本文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国企混改历程的分析,探讨国企混改过程中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混改国企的公司治理趋势与模式选择。本文研究主题是混改过程中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全球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四种形式,以及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概况。第二节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实现方式。第三节回顾了我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沿革。第三章是从公有制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出资人身份研究。其中,第一节回顾了建国初期至1978年的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时的国家出资人作为国营企业所有者的总貌,以及当时暴露出的两个尖锐问题,是国家出资人作为国企所有者三重身份叠加问题,以及国企中内部人的劳动激励与约束问题。第二节研究回顾了国有出资人旨在提高国企效率展开的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拨改贷、利改税等改革,分析了出资人与企业在改革方面存在的偏差问题。本章特别指出,国有出资人试图摆脱国企债权人的角色,但在当时外部市场缺失的背景下,该目标并未达成。第三节系统阐述了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开端,随着外部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出资人努力从国企所有者向股东转化,通过混合来促进国企转型改革。第四节描述了国有出资人如何建立了财政部门+国资委的国资、国企监管模式,并解读了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第四章是混改中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及成因剖析。第一节深入探讨了我国股份制公司以及国企公司治理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并分析了特定历史时期下国有资产流失的系统成因。第二节系统阐述了混改中国企公司治理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产权所有者缺位问题,二是国企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第五章是关于伪公司治理结构的解析。本章分为四节,探讨了伪公司治理的定义和特征,成因及土壤,及其对混改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第六章是国际的公司治理借鉴,本章介绍、分析了英美的自由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与日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特点及各自局限,并提出对我国混改国企公司治理的借鉴经验。第七章是国企混改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历史及未来趋势。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分析了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在我国的应用经验,肯定了其历史作用,也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同时分析了以此为基础的国企混改难点。第二节提出本文的观点,未来混改国企需要采纳利益相关者中心主义作为理论框架,以促进资本的“共融”,并描述了利益相关者中心的独特特征。第三节系统阐述了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定位和应发挥的优势,以及如何共同塑造利益相关者中心的公司治理环境和行为。第八章是未来国企公司治理效率优化的微观机制,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阐述混改对不同所有制资本提出的新要求,并指出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各自需要做出的努力和调整。第二节指出不同资本形成的系统性垄断格局,这种格局必须予以打破,否则可能使企业混改流于形式。最后是案例分析。作者希望通过对民航业中的海航控股混改的案例分析来印证本文的部分分析结论和预测。本文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于国有出资人的身份转变行为,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经济系统发展初期,政府被迫为国企选择了一条以保护自身权益为主要目的的公司治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之前的治理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新的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模式。未来的企业混改突出的是资本混合。混合并非毫无条件、毫无界限,新的混改政策已经消除针对所有制的歧视性条款,但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说,混改仍然需要较多的特定条件和因素才能顺畅运行。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民营资本及民营企业在改革40年来都已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不停地发展壮大。新时期的混改是基于市场需要,基于资本回报要求的混改,不再是以前“抓大放小”行政命令主导的企业处置。资本之间不契合,企业之间不了解,行为方式不相容,都将扭曲企业混改。从一些混改案例看,理想状态的混改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但只要各股东还在为实现自身利益去争夺控制内部人,混改就会扭曲变味。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提出了伪公司治理结构,指出这是一种国有企业混改不彻底的表现,最终导致公司治理沦为形式,出资人对国企的管理又不得不回到行政管理的老路上。二是提出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的生态与运转原则。通过让国有出资人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新的作用,形成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框架,引导参与混改的资本方弱化对内部人的争夺,共同为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努力。三是从国有出资人角色转变视角重新梳理了国企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历程,分析了政府作为国营、国有企业出资人,具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三重身份叠加效应,逐步通过改革措施转换为目前主要公司制、股份制国企的股东角色,履行资本运营、过程监督职责。四是指出国有出资人已经通过改革从公司治理层面摆脱了“所有者缺位”困境,填补了“监管缺位”,使国资监管和国企管理走向更加市场化的阶段。本文研究领域跨度较大,理论与政策、实践研究并重,兼顾中外,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整理法、历史考察法,以及比较分析法。
杨海瑶[2](2016)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困惑及其法律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可以增加针对小额贷款的信息优势,同时减少小额信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在准入制度、监管制度等方面法律供给的不足,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障碍。明确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资本准入路径与机构准入路径,有利于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从而促进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构建。
索有[3](2016)在《“金融过度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理论进入成熟阶段,在其"金融越发展,经济越增长"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走上了极端的市场化、自由化以及金融化道路。然而,事与愿违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却经历了比60、70年代更加频繁的经济危机。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迫使学术界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发展理论,在一篇名为"金融过度发展了吗?"的文章中,Arcand等(2012)正式提出了"金融过度发展"这一观点,他们认为一旦发展过度,金融将不再能履行促进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降低风险等职能。基于这种非单调关系,Arcand等发现当私人部门信贷超过GDP的110%时,金融发展将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金融过度发展的理解也从最初的规模过度逐渐发展到涵盖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作用失调以及金融功能的失位等重要内涵。学者们发现金融过度发展将有可能导致投机活动的增强,有效储蓄的降低,资源配置失效,以及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增加。"金融过度发展"强调不能过分注重金融发展规模,而应将其保持在合理边界内的观点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补充,正因为如此它目前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从1978年的1890.4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816770.01亿元,翻了大约431倍,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 18.36%的高增速。在GDP构成方面,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从1978的2.1%飙升到2014年的7.3%;而同一时期的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仅从4.9%上升到7%。然而,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金融发展背后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开始逐渐凸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房地产及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新兴产业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依然严峻等状况都在提醒我们不容忽视可能潜在的金融过度发展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金融过度发展"这一崭新观点为理论基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作为研究工具,对我国目前可能存在的金融过度发展问题,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详细及规范的研究,试图完善金融过度发展的相关理论,并为有关部门合理制定及实施政策以促进金融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本文紧密围绕"我国是否存在金融过度发展问题"、"金融过度发展的影响渠道及作用机制"及"金融过度发展的经济后果"三条主线有序展开,全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对"金融过度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后,重点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另外,作为导入性的章节,本章还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回顾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金融过度发展"为主线,详尽梳理了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批判、"金融过度发展"问题的提出以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的可能影响机制等相关文献。在深入对比国内的相关文献后,初步确定了现有研究值得改进的方面,并进一步明确了以下章节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三章为背景介绍,在对金融过度发展这一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界定并加以探讨之后,本文简要回顾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金融过度发展的历史以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迁。通过这一章的分析,本文对金融过度发展所表现出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并初步确定了以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业作为金融过度发展问题的主要考察对象。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的"阈值效应"。通过将金融发展添加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本文得出了金融作为内生性增长动力的重要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存在着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关系,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借助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这一较为先进的技术方法,本文证实了我国金融发展"阈值效应"的存在,并初步确定了金融过度发展的"门槛值"。第五章以信贷资产结构失衡为视角考察了我国金融过度发展问题。依据资产泡沫理论,本文认为信贷过度支持与资产泡沫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根据贷款功能的不同,本文将信贷资产分为生产促进以及交易支持两类,借助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贷款、经济增长、资产泡沫之间的内生性关系。研究发现生产促进类贷款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充分反映,但是交易支持类贷款却无法把握经济增长机会,而是受物价水平以及其自身滞后的影响程度更深。第六章探讨了行业间信贷资源错配与金融过度发展。借鉴相关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证明了,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同行业抵押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扩张反而造成了抵押能力差但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得到更少的信贷支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着提高固定资产占比较高行业的增长水平及盈利能力,但是这一促进作用却并没有在研发支出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得到体现。另外,本文还发现这种行业间的资源错配状况,并没有随着金融发展而通过资源再分配的方式得到改善,反而还有所加剧,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资本积累而非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第七章探讨了企业间信贷资源错配与金融过度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银行以及国有企业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对信贷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随后指出受规模以及所有权的双重"信贷歧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更为突出。采用投资—现金敏感性模型以及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的回归分析都支持这一假设。另外,为了避免代理问题的可能影响,本文还根据非预期投资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对企业的投资状态进行判断。深入研究后发现,金融过度发展造成了中小企业过度投资以及投资不足行为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资源错配问题。第八章为全文总结,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及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本文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主要的贡献及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本文率先以"金融过度发展"这一崭新观点为基础,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我国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阈值效应"。通过对Lucas(1988)、Barro(1990)等新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必要的改进,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与其他内生性增长因素一样,金融发展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稀缺资源,金融部门的过度发展将会挤占其他要素的资源,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持续增长的动力。此外,本文还采用Bick(2010)和Kremer等(2013)的方法对Hansen(1999)的静态门限面板模型进行了必要的拓展以使其能够适用于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利用这一较为先进的计量方法,本文较为精确的估计了我国金融发展合理边界的"门槛值"。其次,本文第一次提出了信贷资产结构失衡是导致金融过度发展的重要原因,其研究价值在于提醒学术界对于金融资产结构以及信贷投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予以更多的关注。依据资产泡沫理论以及各国金融过度发展的经验事实,本文率先指出信贷资源的过度支持是导致房地产、金融资产等资产价格飙升,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脱节的根源之一。借鉴Bezemer和Grydaki(2014)、Beck等(2012)、Buyukkarabacak和Valev2010)等研究,本文按贷款功能将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分为,生产及消费支持类以及资产交易促进类两种不同类型。通过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贷款、资产泡沫以及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本文发现资产交易促进类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反应并不充分,而是受物价水平以及其自身滞后的影响显着。再次,本文还首次从中观上探讨了我国金融发展与行业间资源错配及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在对Rajan和Zingales(1998)经典模型进行必要的拓展后,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抵押渠道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提供充裕的信贷资金,然而这一作用却不能通过研发渠道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了进一步确定金融发展的资源再分配作用能否对这一资源错配状况有所改善,本文还对经典的Olley和Pakes(1996)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以便从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提取出得益于资源分配的部分。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行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由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上面,而由非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最后,本文还率先在微观角度上探讨了金融过度发展如何加剧中小企业所存在的代理问题以及融资约束现象,这为深入理解资源错配这一金融过度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微观证据。利用Richardson(2006)的经典方法将长期资本支出以及经营现金流量进行必要的分解后,本文结合未预期投资以及自由现金流量这两个重要的指标,对企业过度投资以及投资不足行为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界定。在深入研究金融发展对不同投资行为的影响之后,本文发现尽管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敏感度都随着金融发展而有所增加,但是这一现象的背后却体现了这不同的理论机制。对于投资不足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量敏感度的提高体现了其融资约束因为信贷歧视而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的现状。而过度投资企业所表现出较高的现金流敏感度则代表由于激励不相容,银行未能充分履行其监督职能而造成企业内部代理问题的加剧。
李翃楠[4](2016)在《公平竞争视角下国有企业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国有企业并非中国的独有专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有企业,故国有企业具有现实的正当性。各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实践也已经证明国有企业是政府克服自然垄断问题、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快速工业化的有效方式,故国有企业也存在充分的理论正当性。然而,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在近百年间所推行的国有企业改革,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与市场机制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决定了其对国有企业的需求程度越低。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仅是市场机制的一种极为有限的补充,其通常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而存在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干预始终持有谨慎的态度,以降低比重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控制,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也是对公权力限制的客观需要。从1978年开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历程,回顾既往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种种措施,可以发现,对企业微观经济效率的追求是贯穿于整个改革中的“主旋律”,当“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搞活搞好国有经济”成为国家政策的正当表述,“保值增值”被确立为国有资产运行的法定目标时,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学术研究也多以如何提高企业效率为中心展开。从目前国有企业的业绩表现来看,以效率为导向的改革是成功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成功与否,必须放置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框架下进行评判,如何协调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关系则是重点与难点。然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我国做的并不够好。关于国有企业的争论并没有因为国有企业的效益改善而停止,近年来,公众对国有企业的诟病已从企业效率低下转向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经济,公平竞争也是市场经济的最突出特征,相比起其他市场主体而言,国有企业目前享受着更多非市场性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在市场准入制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所有制歧视现象,部分行业只允许国有企业进入并实行垄断经营;其次,在政府补贴中,国有企业总能够以低价甚至无偿方式占有稀缺性资源,并获得大量的政府专项拨款;再次,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中,国家会为国有企业度身订制专属性的政策,实现对特定国有企业的税收减免;最后,在企业融资市场中,无论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渠道还是以股票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国有企业都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本。在国有企业所享有的非市场竞争优势中,部分是因为法律与政策的规定显失公平,部分是因为貌似公平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因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天然紧密关系而走样。从1992年我国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宣布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过短短数年,并且,我国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追求从未懈怠,这彰显了国家的决心,但仅靠宣示并不足以证明体制改革的成功,制度变迁必然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我国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认知以及既有利益格局已然形成等复杂原因,本应作为约束国有企业的市场法律制度,却异化成为保护国有企业的武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实质性保护显然偏离了市场化改革之本意,这是造成国有企业目前与市场经济机制不协调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且,对国有企业的过度保护是危害极大的,其是以侵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竞争机制为代价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时期中央高层释放的积极信号为下一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从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现实问题来看,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决定了将“公平竞争”理念融入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公平竞争的实现需要做到国有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间的起点竞争公平、过程竞争公平、结果竞争公平。从完善市场经济的长远目的来看,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总体方向是适度收缩规模。鉴于我国依然拥有庞大国有企业群体的事实,收缩规模的具体方式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法治化的分类改革,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国有企业与商业类国有企业。其中公益类国企应当进行专门立法,严格控制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保证企业切实履行公益职能,并制定与企业职能相符的考核标准。商业类国有企业应当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的方式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实现优化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也为在未来,国有资本渐进式足价退出商业性领域,以及防止国有资产不当流失提供良好基础。此外,还应当禁止行政机关以履行部门职能为名,以实现部门利益为实,擅自新设竞争类国有企业。在未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家还应当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竞争法律制度,践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本意。竞争法律制度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其对国有企业的适用以及对政府行为的控制,为此,我国应当修订反垄断法中相关内容,以实现反垄断法对国有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平等适用。强化对政府行为的控制,在反垄断法中引入竞争中立政策,增设对国家援助行为的控制,细化行政垄断法律规定,严苛法律责任,构建竞争推进制度以弥补刚性执法存在的不足,完善行政垄断私人诉讼机制。
陈晓蕊[5](2016)在《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高速发展,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3年以来,国务院首次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逐步走进公众视野,相关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为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奠定了的基础。民营银行由于自身的所有制属性,打破了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国有垄断,作为金融市场的有力补充,实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民营银行具有资本构成民营化、公司治理法制化、经营管理市场化、市场定位差异化等一系列的特点,民营银行的建立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企业改革作用巨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但是对民营资本的促进,而且对商业银行也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资本资源的使用和配置率。本文以民营银行相关理论为基础,参考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等理论,结合当前国家对于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创新创业的要求,运用文献研究法、矛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民营银行的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民营银行的概念进行界定。国内经济学界对于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一直存在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产权结构理论、资产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三种角度,本文在产权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从资本所有权角度对民营银行进行界定,分析了民营银行的特点、发展现状,并对民营银行兴起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二章分析了民营银行发展的实质问题,对于民营资本的地位问题进行探讨,民营资本到底是经济发展的有机构成还是权宜之计,这决定了民营银行能够走多远。民营银行在与传统银行竞争的过程中,天然处于弱势地位,资金成本高、业务和经营范围受限、特殊风险较多等等,均为民营银行发展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民营银行的发展,从本质上看,是民营资本的历史回归,存在着民营资本国有化和国有资本私有化两种可能。第三章对民营银行的权力体系进行分析,民营银行性质决定了其所有权与占有权的统一,进而明确了经营权是对所有权的展开和具体运用。第四章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民营银行作为新生事物,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避开短板、发挥特长,充分依托互联网走差异化经营之路,是民营银行出路所在。这需要民营银行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的利好政策和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支持。
周学东[6](2013)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核心的改革,并且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国企改革的进程,曲折而艰辛。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也始终未停止过。在国企改革中,产权制度创新不单重要,且不可规避。它既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把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国企改革源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而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企改革最终将方向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权改革的主要方式确立为股份制,这既是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也是基于实践探索做出的最优选择。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最优路径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产权,其效率存在很大的体制性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国有企业隐藏着较高的“相对成本”;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附属物,其与企业职工通过“身份确认”,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隐性契约”,并由此承担无限责任。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因产权结构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相对成本”较低,与企业职工也并无“隐性契约”。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成本也显着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是股份制作为“最优选择”的产权理论基础。在改革工具选择上承包经营、兼并、关闭、破产、出售等均是重要选项,而政策性关闭破产这一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依照这样的路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文中采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从改革路径角度,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国企改革成效进行系统归纳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整个研究分为九章: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基本理论、概念,选题理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提出国企改革应该继续深化,重点是施行“三次改革”——即功能性改革。第二章,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动因和历史背景,认为改革是多因素引发的,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取向,必然要求对企业这一经济微观的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革。第三章,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基本历程。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是渐进的,是伴随着思想、理论的突破、创新,不断推进的探索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客观上将国有企业与市场、效率联系起来,决定了改革的路径选择。第四章,择要归纳了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本章应用实证分析方法证明;这场持续30余年的改革是成功的,而且是巨大的成功。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国企改革,最终把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方向,并将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在成效实证研究和改革方向、方式分析中,完成对“最优路径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回答。第五、六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这两章分别从“产权”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选择股份制这一主要的改革方式。这两章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产权的性质(即属性)进行分析,也对不同类型的产权及与其相对应的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这部分内容尝试引入“相对成本”这一概念,并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用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问题。这两章的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产权界定得越清晰,交易成本越低,产权效率相对越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解释了单一股东结构的私营企业无法成为企业主要组织形式的原因,即“管理半径”和“企业规模”之故。第七章,重点介评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本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国企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国有银行数量并不多,但占有的国有资产比重却可与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旗鼓相当;第二,国有银行采取的改革是建立在非金融类国企改革的基础之上的,两者的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本章采用时序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相对而言,对国有大型银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因此,这章的案例研究具一定独创性。第八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概括了作者有关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作者对改革实践理论思考的结晶,也期望能为关注国企改革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周宗安,李广智[7](2013)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产权制度是影响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的经济环境和金融体制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了全方位的产权制度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从改革模式、改革路径、改革实践和改革效果等四个方面对以往的诸多文献进行了比较与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和评价。
黄笠[8](2012)在《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公司治理历来为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我国,自开始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以来,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全面展开。既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偏重于公司整体治理而较少从董事会治理层面来展开论述。实际上,伴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壮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愈明显,两权分离下的授权经营模式使得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多数冲突实际上主要在董事会里产生。不管是董事会与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还是董事会自身内部的权利安排,都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大框架内,重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权利冲突的中心和“主战场”地位,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治理结构与运作制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着重强调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与制衡不同,目前的董事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董事会运行的基础元素以及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态的考察,以基础元素的筛选合理与否以及运行情况优劣作为评价董事会治理绩效的标准。在上市公司中,银行占有特殊地位。截止到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达16家,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以超过1600亿的总利润位居全部上市公司之首,建设银行也突破千亿元利润大关,紧随工商银行之后。2010年前三季,16家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248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2071亿元,银行业占了43%。2009年,16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总和为5075亿元,同期沪深A股总盈利为11784亿元,银行股占了43%。。16家上市银行自上市以来总共融资12202亿元,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银行股市,似乎并不牵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治理存在着与其他企业显着的差异性,在目前企业的融资模式依旧以银行为主及存在广大存款人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外部性决定了其任何举动均会引来广泛的社会影响,任何关于治理结构的转换优化策略必然慎之又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完善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治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中,新世纪以来兴起了关于“最佳实践模式”的广泛讨论,围绕着是否存在所谓的最佳模式以及其他模式如何向最佳模式演进的问题,从经济学界到法学界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学者们通过比较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全方面的细致考察和研究,比较不同国家治理模式的异同,总结良好经验,探寻发展轨迹和路径。各主要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现状和特点,都源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股权结构状况、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条件。这些不同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为此各国都在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完善和发展自身制度。具体到商业银行的治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与实践选择,模式的优劣之争以及不同模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面对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时,如何认识他人,认清自我、取他人所长为己所用,使优秀外来制度内化并有效运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独特性必然会反映在治理模式之上,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同时兼顾我国的国情及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实践经验支撑理论研究,反过来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际状况却显得扑朔迷离,学界的大量精力集中于基础理论辨析与移植,却很少有从实践的维度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应在实证数据地分析中,准确地把握现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以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基础,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参照元素,量化具体数据,从董事会的运行基础和实际运行状况两方面出发,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现时突出问题以及至为重要却隐而不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此外,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单个的治理案例出发,从策略分析开始延伸到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变通情形,而缺少对整体结构的观照。因此,应当在考虑了治理环境和制度约束之后,依据具体情况选取研究治理对策组合的方法。本文从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及公司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人理论探讨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问题存在和发展趋向的理论基础,从纵向历史角度对早期金融机构包括山西票号、近代民营银行中的公司治理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考量,以期为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历史的借鉴经验。分析比较了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组织的主要公司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内部制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不同的取向和特征,提出了制度引进时需要关注的点,并利用上市银行作为公众公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通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董事会的构成基础和董事会的实际运行状况的横向对比考察,真实地反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上的异同点,最后运用契约理论下的“委托一代理”分析范式,观察在“机会主义行为”的不同表现情形,探究治理策略的可能结果、走向和强度上的同质与差异性,依据元素互补的既定假设,在动态的体系中分析具体的代理问题,从而为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田进[9](200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竞争力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所在。商业银行是一类特殊的企业,传统上对其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相对优势,以谋得更快的发展。但整体看来,这方面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包括“重发展能力,轻生存能力”、“重历史和当前,轻未来与预测”、“重竞争,轻合作”、“重同业间关系,轻个体与整体关系”等。本文将自然科学中关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竞争力研究,尝试利用适应性主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特点诠释商业银行竞争力,目的在于以新的框架和新的视角探寻竞争力的本质意义,揭示传统竞争力理论在生存、持续发展与应对危机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为商业银行有效提升竞争能力补充新的理论依据。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分别对竞争力、复杂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做出较为系统的梳理,为援用上述理论跨学科解读商业银行竞争力打下理论基础。其次,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的判定原则,判定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特殊主体,具备一般适应性主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并据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搭建研究框架: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定义为适应社会经济系统环境、成就自身生存与持久发展状态的能力,并根据主体适应外部环境的七种性质,即开放性、智能学习性、协调性、合作性、反应性、自主性和自组织性,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在本质上具体固化为环境感知与响应、资源配置与整合、知识创造和应用等三种主要能力。第三,基于商业银行个体适应活动对于社会经济系统演进的标本意义,采用样本分析方法,选择中国民生银行作为样本银行,分别从环境感知与响应能力、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入手,描摹并分析其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战略规划与调整、信息科技系统建设、社会责任践行、公司治理结构打造、激励考核机制建设、组织架构转型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适应环境、谋求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及成果。第四,着眼于竞争力研究的现实意义,从危机应对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突出并提升文章的实践性和现实性,扩展延伸竞争力理论的内涵与层次。通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诠释商业银行在危机中的竞争能力,探讨将适应性固化为商业银行一种行为常态和生活模式,从而在危机中有效学习,成功打造学习型组织,抢占竞争先机。最后,在总结样本银行提升适应性竞争力的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充分感知与响应外部环境、科学配置与整合资源、大胆创新与应用知识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评论与启示。本文认为,从感知与响应环境,到配置与整合资源,到创造与应用知识,再到更高层次上的循环往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整体思维角度出发,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指出了一条循序渐进、逻辑分明、周而复始的螺旋式上升之路。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探讨必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商业银行竞争力,从而对更科学地提出包括应对危机在内的提升竞争力的策略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宗安[10](2009)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众多因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产权制度是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环节和逻辑起点。目前,“国有产权比私人产权效率更为低下”这一结论已经得到理论界的普遍认同,并不断在实践领域得到验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外资银行的冲击不断加剧、金融风险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安全、健康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相关研究。从产权与产权制度、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四个方面,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给予了全面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评价。本文在系统地介绍现代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界定了产权及产权制度的涵义,进一步阐明了国有商业银行内、外委托—代理关系,论述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最终归纳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公司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提出了本文的理论脉络和研究框架,即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束权利的组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发了委托代理问题,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了公司治理问题。可见,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既是研究其委托代理与公司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又是解决其委托代理和公司治理问题的最终归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给出的逻辑框架依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本文沿袭了双边委托—代理理论中Holmstrom(1971)提出的分析思路,根据其模型假设中对代理人绝对风险规避度不变的假定(经营者对风险的偏好是风险规避或风险中性),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得出:还原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本色,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辅之以必要的监管措施,引入新的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所有者都可以提高委托代理效率。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时,本文首先构建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FA-PCA综合评价模型描述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并通过从行为选择和道德风险控制两方面构建模型探索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从而得出:国有商业银行应采用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共同治理式公司治理模式。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对三种产权制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模式改革的“渐进性”方案,即逐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从“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家参股的多元化、民营化”的转变。具体来说,短期内应建立“国有相对控股”的产权制度模式,长期而言应建立“国家参股的多元化、民营化”的产权制度模式。之后,从充实与完善汇金公司“淡马锡”模式、逐步减持国家持股、慎重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以“储蓄换股权”的方式增加社会公众的持股比例以及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引入“金股”机制等几个方面给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模式的构建措施。最后作为一个案例研究,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在将其产权结构安排及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与外资商业银行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建设银行在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第二部分得出的结论的指导下,结合建设银行的特殊行情提出了优化建设银行的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二、民营银行是否是银行业改革的“灵丹妙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银行是否是银行业改革的“灵丹妙药”?(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所有制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混合经济的研究 |
三、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研究 |
四、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状况及在我国的实践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混合所有制企业 |
一、马列主义经济学中“混合”的内涵 |
二、西方经济学“混合经济”的内涵 |
三、国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概况 |
四、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实现及特点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历史实现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分类特点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演化 |
一、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政策的渐进式明确 |
二、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政策的探索性继承 |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政策的系统性确立 |
四、习近平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新论述 |
第三章 我国国有出资人身份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公有制背景下的国营企业 |
一、国家出资人与国营企业 |
二、国家出资人的多重身份 |
三、内部人激励及约束问题 |
第二节 国营企业的初始改革 |
一、国营(有)企业改革框架的再认识 |
二、国有出资人与国营企业的事权改革 |
三、国有出资人与企业内部人的激励偏差 |
四、国有出资人自身改革 |
五、国企债权人身份困境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开端:一次混改 |
一、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抓大放小” |
二、国有出资人与“政企不分”问题 |
三、国有出资人股东身份的迁移 |
四、国企外部治理模式改革的初始探讨 |
第四节 股东身份的国有出资人 |
一、1993-2003年外部治理模式改革及困境 |
二、2003年后国有出资人股东权利新模式 |
第四章 一次混改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 |
第一节 一次混改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 |
一、混改国企公司治理的共性问题 |
二、混改国企公司治理的特性问题 |
三、混改国企的资产流失问题 |
第二节 一次混改国企公司治理重要理论问题 |
一、“国有产权所有者缺位” |
二、劳动力价值问题 |
第五章 一次混改国企治理的关键问题:伪公司治理结构 |
第一节 伪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
第二节 伪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与成因 |
第三节 伪公司治理结构的危害及解决 |
第六章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特点和借鉴 |
第一节 英美自由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 |
一、自由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的表现及特征 |
二、自由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的典型问题 |
第二节 日德社会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 |
一、社会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的表现及特征 |
二、社会市场经济公司治理模式的典型问题 |
第三节 经验借鉴 |
第七章 二次混改国企治理模式构建难题及解决 |
第一节 二次混改主体的新要求 |
一、国有资本制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
二、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机制的建立 |
三、混改民营资本自身短板的克服 |
第二节 二次国企混改的实施 |
一、二次国企混改的难点 |
二、实施难题的破解思路 |
三、系统性垄断的独有性 |
第三节 二次国企混改的路径假设 |
第八章 二次混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
一、股东会中心主义模式的时代选择 |
二、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的提升作用 |
三、我国不同治理模式的核心分歧 |
第二节 未来治理模式选择: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 |
一、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的基本内涵 |
二、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的积极意义 |
三、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的实施条件 |
四、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的独特生态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中各方的定位 |
一、国有出资人的定位 |
二、债权人参与治理的定位 |
三、其他出资人的定位 |
四、企业内部人的定位 |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中心模式实施中待解决问题 |
附录:海南航空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研究 |
一、海航混改的基本情况 |
二、海航的公司治理问题 |
三、案例启示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困惑及其法律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合理性分析 |
(一)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理论基础———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
(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现实合理性分析 |
1. 宏观领域:银行业结构调整,需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
2. 微观领域:小规模贷款公司的现实困境,需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
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困惑与现存法律制度供给的不足 |
(一)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困惑 |
(二)现存法律制度供给的不足 |
1. 准入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
2. 监管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
三、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法律路径选择 |
(一)现存准入制度的立法梳理 |
(二)符合普惠制金融体系要求的准入路径选择 |
(3)“金融过度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金融发展的"是与非"—"金融过度发展"问题的提出 |
1.1.2 目前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的一般概述 |
2.1.1 "金融发展观"的早期形成 |
2.1.2 "金融抑制观"的出现 |
2.1.3 金融发展理论的成熟 |
2.1.4 对金融发展理论检验以及我国的相关研究 |
2.2 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以及"金融过度发展"观点的提出 |
2.2.1 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早期反思 |
2.2.2 "金融过度发展"观点的提出 |
2.2.3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 金融过度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机制 |
2.3.1 信贷过度支持、资产泡沫以及金融危机 |
2.3.2 金融过度发展与资源错配 |
2.4 本章小结 |
3 金融过度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事实 |
3.1 重要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3.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地区)金融过度发展的历史及演化 |
3.2.1 美国金融过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
3.2.2 日本金融过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
3.2.3 其他发达地区金融过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
3.3 新兴经济体金融过度发展的历史及演化 |
3.3.1 墨西哥金融过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
3.3.2 俄罗斯金融过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
3.3.3 阿根廷金融过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
3.4 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
3.4.1 我国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
3.4.2 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
3.4.3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4 金融过度发展的"阈值效应"—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
4.1 概述 |
4.1.1 金融过度发展"阈值效应"的概述 |
4.1.2 我国的特殊背景及本章的主要内容 |
4.2 "阈值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1 "阈值效应"的理论模型 |
4.2.2 研究假说的提出 |
4.3 计量方法与数据描述 |
4.3.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4.3.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及内生性检验 |
4.4.2 动态面板数据门限模型估计 |
4.5 稳健性检验以及对金融部门过度占用资源的进一步探讨 |
4.5.1 以二次函数形式对"阈值效应"再估计 |
4.5.2 以金融部门过度占用资源为视角对"阈值效应"再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金融过度发展与资产泡沫—基于贷款分类的比较研究 |
5.1 概述 |
5.1.1 不同类型贷款的作用及资产泡沫的影响 |
5.1.2 我国的相关研究及本章的主要内容 |
5.2 我国的相关背景 |
5.3 资产泡沫理论的简要回顾 |
5.3.1 资产泡沫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
5.3.2 资产泡沫的形成 |
5.3.3 资产泡沫的破裂及其影响 |
5.4 信贷资产的重分类及其必要性 |
5.5 不同类型贷款、资产泡沫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性关系 |
5.5.1 研究设计及假设的提出 |
5.5.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5.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6 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基于贷款分类的实证分析 |
5.6.1 本节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
5.6.2 描述性统计及实证分析 |
5.6.3 对假设H4的进一步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6 金融过度发展与资源错配—以产业升级为视角 |
6.1 概述 |
6.1.1 浅析金融摩擦与资源错配 |
6.1.2 对我国的相关研究及本章的主要内容 |
6.2 行业间资源错配的探究:依据"金融过度发展"的理论分析 |
6.2.1 金融过度发展与行业间资源错配的理论分析 |
6.2.2 研究假说的提出 |
6.3 金融发展、实物资本以及研发支出:来自行业面板数据的证据 |
6.3.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3.2 样本选取、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对于行业间资源错配的进一步分析 |
6.4 金融过度发展与资源配置失衡:以产业间劳动力转移为例 |
6.4.1 本节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6.4.2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解 |
6.4.3 变量定义、样本选择与估计方法 |
6.4.4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金融过度发展与资源错配—以信贷市场的二元分割为视角 |
7.1 概述 |
7.1.1 信贷市场分割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
7.1.2 我国的基本情况及本章的主要内容 |
7.2 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与"信贷歧视" |
7.2.1 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
7.2.2 "信贷歧视"、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以及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 |
7.2.3 研究假说的提出 |
7.3 金融发展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来自中小创业板民营企业的证据 |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7.3.2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
7.3.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7.3.4 实证结果分析 |
7.3.5 稳健性检验 |
7.4 再论金融过度发展与资源配置失衡:以中小企业的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为例 |
7.4.1 本节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7.4.2 研究假说的进一步提出 |
7.4.3 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度量 |
7.4.4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7.4.5 实证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含义 |
8.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公平竞争视角下国有企业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有企业的正当性考察 |
2.1 国有企业的国际考察 |
2.1.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
2.1.2 发展中国家(地区)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
2.2 国有企业的理论基础 |
2.2.1 自然垄断理论 |
2.2.2 外部性及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国家安全理论 |
2.2.4 收入分配理论 |
2.3 我国国有企业的正当性依据 |
2.3.1 我国国有企业的理论基础 |
2.3.2 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依据 |
2.3.3 我国国有企业的法律与政策基础 |
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法律制度变迁及其评价 |
3.1 《公司法》颁布之前的国企制度变迁及其评价 |
3.1.1 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阶段(1979~1984 年) |
3.1.2 国有企业“两权分离”与承包制改革阶段(1984~1989 年) |
3.1.3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探索阶段(1989 年至 1993) |
3.1.4 早期国有企业改革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
3.1.5 早期国有企业改革制度设计缺乏体系性和长效性 |
3.2 《公司法》下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1 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与《公司法》颁布 |
3.2.2 国有企业的战略性布局调整 |
3.2.3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3.2.4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扶持 |
3.2.5 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
3.2.6 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结果及现状 |
3.3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的评价 |
3.3.1 公司化改革并未显着改善国有企业效率 |
3.3.2 公司化改革弱化了国有企业的应然性质 |
3.3.3 公司化改革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公平竞争问题 |
第4章 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度优势 |
4.1 市场准入优势 |
4.1.1 规范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
4.1.2 我国在促进市场准入公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
4.1.3 国有企业市场准入优势的表现 |
4.2 国有企业获取的政府补贴优势 |
4.2.1 政府补贴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
4.2.2 国有企业享受的非货币性补贴 |
4.2.3 国有企业享受的货币性补贴 |
4.3 国有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 |
4.3.1 企业合并纳税优惠政策仅惠及少数国有企业 |
4.3.2 企业重组税收优惠政策偏袒国有企业 |
4.3.3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偏袒国有企业 |
4.4 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 |
4.4.1 国有企业在间接融资市场享有的优势 |
4.4.2 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 |
第5章 公平竞争与国有企业改革法律规制制度的构建 |
5.1 国企改革法律制度的构建必须贯彻公平竞争理念 |
5.1.1 公平竞争理论的基本内容 |
5.1.2 公平竞争对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法律制度的意义 |
5.2 建立控制国有企业规模的法律制度 |
5.2.1 收缩规模是世界各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趋势 |
5.2.2 公平竞争机制的完善需要收缩国有企业规模 |
5.2.3 制定规制公益性国有企业的《国有公共服务企业法》 |
5.2.4 加大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
5.2.5 通过法律手段禁止新设竞争性国有企业 |
5.3 建立平等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竞争法律制度 |
5.3.1 建立并落实竞争中立政策 |
5.3.2 修改《反垄断法》第7条 |
5.4 完善行政垄断控制制度 |
5.4.1 将国家援助纳入《反垄断法》所禁止的行政垄断 |
5.4.2 完善行政垄断控制的实体法内容 |
5.4.3 完善行政垄断诉讼制度 |
5.5 构建竞争推进制度 |
5.5.1 竞争推进可以弥补反垄断刚性执法之不足 |
5.5.2 竞争推进制度构建的具体内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目录 |
(5)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民营银行概述 |
第一节 确定民营银行的关键是资本权属关系 |
一、关于民营银行界定的争论 |
二、从资本所有权角度界定民营银行 |
三、民营银行的特点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利用民间资本丰富金融供给 |
一、国有资本投放的局限导致金融抑制 |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 |
三、整合民间资本丰富金融供给 |
第三节 民营银行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2013年以来发展民营银行的政策支持 |
二、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中国民营银行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 |
第一节 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民营资本的地位问题 |
一、民营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有机构成 |
二、民营银行在发展中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在与其他性质银行的竞争中天然处于弱势地位 |
一、资金成本偏高 |
二、业务和经营范围受限 |
三、特殊风险较多 |
第三节 民营银行发展的逻辑:民营资本发展的历史回归 |
一、民营资本发展的历史回归 |
二、民营资本国有化的可能性 |
三、国有资本私有化的可能性 |
四、民营银行发展的两种可能性 |
第三章 中国民营银行的权利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民营银行的企业权利与公司治理 |
一、企业权利理论概述 |
二、企业权利与公司治理 |
三、民营银行权利关系概述 |
第二节 民营银行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关系分析 |
一、民营银行股权构成 |
二、民营银行所有权对占有权的控制 |
第三节 民营银行占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分析 |
一、民营银行经营权行使者的基本职能与主要权利 |
二、民营银行占有权行使机构控制经营者的主要方式 |
三、占有权行使机构与经营权行使者的主要矛盾 |
第四章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弱化金融抑制,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运行环境 |
一、建立规范的准入退出机制 |
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第二节 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所有权对经营权的关系 |
一、强化所有权对经营权的控制 |
二、加强对经营权行使者的监管 |
三、保障经营权行使者的利益 |
第三节 发挥特色优势,建立长效发展的业务形式 |
一、依托互联网金融探索盈利新形式 |
二、以居民服务为重点发展社区银行 |
三、结合实体经济发展产融型金融控股集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
二、科斯定理与当代产权经济学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科斯产权思想的启示及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
五、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
第二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三、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国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综述 |
三、国外国有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亏损之困:转轨中的难点 |
第二节 体制性之困:所有者“虚化” |
一、产权关系分析 |
二、国有产权管理成效分析 |
三、投资决策失误、浪费具有体制性根源 |
第三节 监管之困:失效与失控 |
一、问题的根源 |
二、“代理人”概念的抽象与具体之分 |
三、问责制的缺乏和失效 |
四、典型案例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经济中心转移 |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历程 |
第一节 1978年—1984年期间的改革:放权让利 |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二、主要改革举措 |
第二节 1984年—1992年期间的改革:承包经营 |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二、落实《决定》的主要政策措施 |
三、改革的局限性 |
第三节 1992年—2002年期间的改革:改革攻坚阶段 |
一、1992年—1997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1997年—2002年: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
第四节 2002年—2008年期间的改革: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改革国有银行和垄断行业 |
一、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
二、金融改革取得突破 |
三、《企业破产法》修改完成并颁布实施 |
第五节 2008年以来的改革: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
一、金融危机的应对 |
二、金融危机以来的反思和国有企业定位的再思考 |
第四章 改革成就及最优路径 |
第一节 改革成就 |
第二节 最优路径选择 |
一、目标和方向选择:现代企业制度 |
二、理论支撑和最优路径:股份制 |
第三节 国企改革的工具选择 |
一、经济责任承包制:不改变产权的改革 |
二、兼并:一种过渡性工具 |
三、关闭:政府的行政介入 |
四、破产: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
五、出售:产权改革的基础 |
第四节 配套制度的建立与配套改革 |
一、社会保障体系 |
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
三、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
第五章 最优路径选择的基础:不同类型产权的法律及经济分析 |
第一节 国有产权及国有企业:抽象的、集合的产权 |
一、所有者 |
二、权利的行使及其有效性 |
三、代理成本 |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
五、“权利”与“权力”的滥用 |
六、公共产品及相关的国有产权 |
第二节 集体产权及集体企业:模糊的产权 |
一、城市集体企业 |
二、农村集体产权与乡镇企业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产权 |
第三节 私有产权及私有企业:分散的、清晰的、排他的个人产权 |
一、私有产权的概念及演进 |
二、私有产权的核心 |
第六章 产权、效率与所有制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企业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分析 |
一、股东体制的差异 |
二、经营动机或目标集中度的差异 |
三、决策机制灵活性的差异 |
四、人工成本的差异 |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比较:相对成本的提出 |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比较 |
一、私营企业的劣势和体制性弊端分析 |
二、股份制的体制性弊端分析 |
三、不同类型企业就业贡献度的分析 |
第七章 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及成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
第二节 基本过程 |
第三节 取得的成效 |
第四节 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一、改革效果评估的依据和目的 |
二、评估的对象 |
三、评估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
四、评估方法及结果 |
五、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
第五节 基本经验 |
第六节 以股份制为制度选择发展民营银行 |
一、政策意图及投资民营银行的动机分析 |
二、民营银行的法律属性 |
三、民营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及存款保险制度 |
四、治理结构 |
第八章 结论 |
论文附录部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路径选择 |
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改革 |
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效果 |
六、总结性评述 |
1.关于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
2.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路径。 |
3.关于产权结构的设计与安排。 |
4.关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效果。 |
(8)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的背景 |
2、我国上市银行的现状概述 |
3、问题意识 |
二、研究动机和学术价值 |
三、文献梳理 |
1、公司治理在我国的源起 |
2、商业银行治理研究现状 |
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 董事会治理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1、本文的研究方法 |
2、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一、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1、公司治理 |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
1.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治理相关理论 |
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 |
1.2.2 委托代理理论 |
1.2.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 |
2、董事会治理相关概念 |
2.1 董事会治理概述 |
2.2 董事会职能与董事会组成形态 |
2.3 董事会总体构成与运作机制 |
2.3.1 董事会规模 |
2.3.2 内外部董事比例 |
2.3.3 独立董事 |
2.3.4 董事会运行机制 |
二、商业银行治理与董事会治理 |
1、商业银行治理 |
1.1 商业银行治理含义 |
1.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
2、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 |
小结 |
第二章 早期金融机构中的相关治理 |
一、山西票号中的公司治理元素 |
1、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 |
2、山西票号的治理元素分析 |
2.1 股份合伙制的出资 |
2.2 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2.3 “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经营理念 |
2.4 规范一体的管理特色 |
3、山西票号治理元素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
4、山西票号的股份制度的狭隘性 |
4.1 股权制度建立目的的狭隘 |
4.2 票号两权分离的局限性 |
4.3 总经理决策制下的利己动机 |
二、近代私营银行的内部治理分析 |
1、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
2、中国近代私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形式 |
3、中国近代私营银行的治理结构 |
4、近代私营银行治理机制的突出特点及启示 |
4.1 股权结构的集中性 |
4.2 高级管理层的交叉与兼任 |
三、建国后对商业银行行政体制的构建和改革 |
1、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2、经济计划体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 |
3、专业银行的恢复和改革进程 |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 |
一、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概述 |
1、OECD关于董事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
2、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
二、现行银行董事会治理的主要模式 |
1、美英市场导向型模式 |
2、德日组织控制型模式 |
2.1 德日模式概况 |
2.2 德日的再区分 |
3、东南亚家族型模式 |
4、其他模式 |
三、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发展 |
1、两大模式的不同点 |
1.1 治理结构不同 |
1.2 内部制衡不同 |
1.3 激励约束不同 |
1.3.1 激励机制 |
1.3.2 约束机制 |
1.4 管理控制不同 |
2、国际银行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发展 |
2.1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 |
2.1.1 金融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 |
2.1.2 金融改革法案的影响 |
3、未来董事会制度的演进趋势 |
3.1 完美模式是否存在? |
3.2 推进——迈向完美? |
3.3 比较的意义 |
四、国际上先进董事会制度建设的良好经验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发展现状 |
一、我国银行业对董事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二、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内部运行现状 |
1、董事会运行基础 |
1.1 董事会规模 |
1.2 董事会结构 |
1.2.1 三分天下 |
1.2.2 双职分设 |
1.2.3 集体作用 |
1.3 独立董事制度 |
1.4 专门委员会 |
1.4.1 专门委员会设置 |
1.4.2 专门委员会会议 |
2、董事会运行过程 |
2.1 董事会会议 |
2.2 董事会文化 |
2.3 监事会运行 |
三、我国上市银行董事会外部运行环境 |
1、股权结构现状 |
1.1 国有控股股东 |
1.2 上市银行股权分布状况分析 |
2、外部监管 |
2.1 银行业监管 |
2.2 政府监管 |
2.3 证券市场监管 |
2.4 新巴塞尔协议与银行治理监管 |
3、交易市场 |
3.1 资本市场 |
3.2 银行家市场 |
4、法律约束 |
四、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机制 |
1、公司治理评价概述 |
2、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 |
五、上市银行的效率掣肘 |
1、政府影响 |
2、股权董事 |
3、党委会和董事会 |
小结 |
第五章 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对策研究 |
一、公司治理分析工具 |
1、规制型与治理型策略 |
1.1 规制型策略 |
1.2 治理型策略 |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结构与规范侧重 |
1、监管视野下的结构特征 |
2、结构特征下的对策选择倾向 |
三、代理问题的具体分析 |
1、股东与经营者 |
1.1 中国背景下的权利冲突 |
1. 2、冲突下移 |
1. 3、倾斜的治理策略 |
2、控股与非控股股东 |
2.1 董事会治理途径 |
2.2 冲突治理的导向 |
2.3 非控股股东再区分 |
2.4 标准与诉讼 |
3、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
3.1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 |
3.2 利益相关者——非治理途径 |
四、关于可能对策的思考 |
1、静态策略机制 |
1.1 董事会内部结构的完善 |
1.1.1 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 |
1.1.2 确保董事会适度规模 |
1.1.3 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 |
1.1.4 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 |
1.1.5 完善相关委员会 |
1.1.6 提高会议的决策效率 |
1.1.7 强化银行董事的责任 |
1.1.8 强化董事会的社会责任 |
1-1.9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 |
2、动态策略机制 |
2.1 完善对董事会及董事的科学评估机制 |
2.1.1 董事会自我评估 |
2.1.2 董事会外部评价 |
2.1.3 规范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关系 |
2.2 董事会文化建设策略 |
3、外部市场的关注 |
3.1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与完善信息传导 |
3.2 促进代理人竞争市场的建立 |
五、未被关注的治理结构 |
1、中国银行董事会治理的实质状况 |
1.1 实际秩序的再思考 |
1.2 转换成本——上市银行的独特性 |
2、治理效益的关注 |
2.1 经济繁荣时期的忽视 |
2.2 股东缺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复杂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局限 |
第2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 |
2.2.1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现状 |
2.2.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方法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相容性 |
2.3.1 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判定 |
2.3.2 商业银行的适应性主体判定 |
第3章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方法 |
3.1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
3.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新视角 |
3.2.1 商业银行的适应性 |
3.2.2 商业银行的环境感知与响应能力 |
3.2.3 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 |
3.2.4 商业银行的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 |
3.2.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意义 |
3.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商业银行竞争力样本研究方法 |
3.3.1 商业银行个体适应活动及其意义 |
3.3.2 样本银行选择的标准 |
3.3.3 中国民生银行的样本特征 |
第4章 商业银行环境感知与响应能力研究 |
4.1 战略规划的制定与修订能力的样本研究 |
4.1.1 民生银行生存阶段战略与第一次转型 |
4.1.2 民生银行调整提升阶段战略与第二次转型 |
4.2 信息科技建设能力的样本研究 |
4.2.1 民生银行的数据大集中综合业务系统建设 |
4.2.2 民生银行的八大系统建设 |
4.2.3 民生银行的新核心系统建设 |
4.3 企业社会责任践行能力的样本研究 |
4.3.1 民生银行的经济绩效 |
4.3.2 民生银行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赢 |
4.3.3 民生银行的绿色金融 |
4.3.4 民生银行的扶贫捐助活动 |
第5章 商业银行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研究 |
5.1 公司治理能力的样本研究 |
5.1.1 民生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架构 |
5.1.2 民生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 |
5.1.3 民生银行公司治理的高效和透明 |
5.2 组织架构修正与变革能力的样本研究 |
5.2.1 民生银行公司业务的组织架构改革实践 |
5.2.2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成果 |
5.3 激励机制建设能力的样本研究 |
第6章 商业银行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研究 |
6.1 民生银行的票据业务创新 |
6.2 民生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创新 |
6.3 民生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创新 |
6.3.1 个人贷款业务创新 |
6.3.2 信用卡业务创新 |
6.3.3 理财产品创新 |
6.4 民生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创新 |
第7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危机应对与提升对策 |
7.1 传统竞争力理论在危机应对方面的局限性 |
7.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商业银行应对危机的启示 |
7.2.1 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影响 |
7.2.2 商业银行的危机应对对策 |
7.3 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7.3.1 商业银行环境感知与响应能力的提升 |
7.3.2 商业银行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的提升 |
7.3.3 商业银行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从外部环境分析 |
1.1.2 从内部环境分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产权与产权制度的研究 |
1.3.2 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 |
1.3.3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 |
1.3.4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 |
1.3.5 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2.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分析 |
2.1.1 产权与产权制度 |
2.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 |
2.2 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描述 |
2.3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2.3.1 公司治理理论 |
2.3.2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2.4 本文理论框架与逻辑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与优化 |
3.1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模型分析 |
3.1.1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分析模型的选择 |
3.1.2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模型 |
3.1.3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模型分析 |
3.2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优化 |
3.2.1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委托—代理关系的优化 |
3.2.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评价及模式选择 |
4.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价 |
4.1.1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评价 |
4.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 |
4.2.1 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选择模型 |
4.2.2 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模型 |
4.2.3 模型分析结论 |
4.3 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式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 |
4.3.1 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机制设计 |
4.3.2 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治理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外部治理机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模式的选择与实现 |
5.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安排的现实描述 |
5.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 |
5.2.1 产权制度变迁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
5.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现实选择 |
5.3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实现路径 |
5.3.1 充实与完善“淡马锡”模式 |
5.3.2 逐步减持国家持股 |
5.3.3 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
5.3.4 推行储蓄换股权的方式 |
5.3.5 探索引入“金股”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建设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案例分析 |
6.1 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
6.2 建设银行的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 |
6.2.1 建设银行的产权结构安排及特征 |
6.2.2 建设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 |
6.3 建设银行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优化 |
6.3.1 建设银行产权结构的优化调整 |
6.3.2 建设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民营银行是否是银行业改革的“灵丹妙药”?(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 王爱武.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困惑及其法律路径选择[J]. 杨海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金融过度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索有.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4]公平竞争视角下国有企业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李翃楠. 湖南大学, 2016(06)
- [5]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陈晓蕊.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6]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D]. 周学东. 武汉大学, 2013(05)
- [7]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 周宗安,李广智.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3(03)
- [8]历史与现状: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研究[D]. 黄笠. 南京大学, 2012(10)
- [9]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 田进. 湖南大学, 2009(01)
- [10]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周宗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