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掺铒光纤宽可调光纤环形激光器

高浓度掺铒光纤宽可调光纤环形激光器

一、Widely Tunable Fiber Ring Las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Erbium-Doped Fiber(论文文献综述)

任静峰[1](2021)在《光注入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沌光纤激光器具有宽带宽、抗干扰能力强、高随机性的特点,在混沌光纤传感、混沌激光雷达、混沌保密通信领域有着得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基于混沌源的光纤传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混沌源可实现长距离光时域反射、基于布里渊散射实现温度传感、分布式压力传感以及混沌光纤激光源运用衰荡环实现压力、温度、浓度传感。混沌源的稳定性以及混沌信号的复杂度制约着混沌传感精度。论文提出通过混沌光注入在保证混沌复杂度的基础上分析混沌系统短期与长期稳定性和混沌输出复杂度。论文针对光注入情况下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混沌光纤激光器采用环形腔结构,利用光纤的非线性克尔效应实现混沌激光的产生。主激光器产生的混沌激光通过光隔离器和光纤耦合器注入到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实现外光注入。实验通过主激光器不同功率的混沌信号注入从激光器,研究注入后从激光器混沌信号时序、频谱、自相关以及稳定性与复杂度等特性。论文基于光注入技术对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注入前后复杂度与稳定性变化。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掺铒混沌光纤激光器发展进程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介绍,对光注入技术在激光器领域的发展进行概述,阐释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2.详细说明光纤激光器产生混沌信号的理论基础——克尔模型,总结了混沌信号的基本特征以及混沌评价方法,包括混沌复杂度的分析方法以及不稳定的来源和评价方法。3.对光注入单波长掺铒混沌光纤激光器进行实验研究,对注入前后混沌信号进行了排列熵、稳定性以及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主、从激光器波长失谐在-0.3nm到0.3nm的范围内,注入功率比在0.03到0.16的范围内,混沌信号的排列熵稳定在0.99以上,排列熵标准差小于0.0012;表明注入后的混沌信号在拥有高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了更高的稳定性,抑制了短期不稳定造成的时间抖动。4.对光注入多波长掺铒混沌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注入前后光纤激光器输出状态进行了排列熵、稳定性分析。光注入多波长混沌掺铒激光器实验结果表明多波长混沌信号由于较大的峰峰值具有较高的复杂度,但稳定程度不够,存在短期不稳定性。注入后混沌信号稳定性得到增强,获得了高复杂度,克服短期不稳定的混沌信号。5.对掺铒光纤激光器自脉冲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混沌光注入对自脉冲的抑制。光注入自脉冲掺铒激光器实验结果表明自脉冲是由铒离子由于聚集而从激发态快速返回到基态引起的,通过共振光注入可以实现混沌自脉冲的抑制,获得较高的复杂度,因此混沌光注入可以稳定激光器的混沌输出,抑制长期不稳定性。

唐子娟[2](2021)在《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新型光纤激光器和传感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凭借其结构设计可控维度多、自由度大,能够实现传统光纤所无法实现的独特特性,如无尽单模特性、高双折射特性、高非线性特性等,而且其多孔结构也为气体、液体及金属等材料的填充修饰提供了天然的通道,成为当今光纤及光器件领域蓬勃发展的研究方向。基于PCF的滤波器,呈现出高的热稳定性、高消光比、结构紧凑等优势,为解决基于传统光纤滤波器的光纤器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学位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基金的支持下,以新型PCF滤波器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并研制出多种高性能连续波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以及高灵敏度、结构简单、抗温度干扰的矢量曲率、拉力光纤传感器,并针对生物医学领域体液p H、呼吸氨浓度的测量需求,研制出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新型光纤生物传感器。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首次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基于拉锥型三芯PCF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多波长激光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研究拉锥型三芯PCF滤波器的拉力调谐特性。基于拉锥型三芯PCF滤波器,构建环形腔掺铒多波长激光器,实现了调谐范围分别为22.22 nm、14.36 nm、8.08 nm的可调谐单、双、三波长激光输出。其中,双波长激光实现的边模抑制比高达52 d B,波长间隔分别为自由谱宽两倍、三倍和四倍。与已报道的绝大多数基于特种光纤滤波器的激光器相比,该激光器具有优异的可调谐特性及高的激光边模抑制比,在光通信及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基于四叶草PCF模式干涉滤波器的可切换多波长激光器。建立了四叶草PCF滤波器的模式干涉理论模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分析滤波器的模式干涉特性及传输特性。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四叶草PCF滤波器的可切换掺铒多波长激光器,实现了边模抑制比达50 d B、峰值功率波动小于1.5 d B的可切换六波长激光器。与相似结构的激光器相比,边模抑制比提高了10 d B、峰值功率波动降低了2 d B。通过对滤波器施加轴向拉力,实现了波长间隔可调谐的双波长激光输出,调谐范围达41 nm,比已报道的多数具有相似结构的多波长激光器提高近一倍。3.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基于拉锥型双芯PCF的弯曲曲率和应力双参量传感器。通过在熔接点处拉锥,提高了模式干涉强度;采用非对称结构的双芯PCF,实现了双弯曲方向的矢量曲率感测,感测灵敏度分别达18.29 nm/m-1和-18.13 nm/m-1。同时,该传感器对应力改变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实现的最高应力灵敏度为-10.65 pm/με。利用矩阵分析法,排除温度在矢量弯曲测量和拉力测量中的影响。相较其他矢量弯曲传感器,提出的传感器兼具结构简单、高灵敏度、低温度交叉敏感性且可实现多参量同时传感的显着优势。4.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基于三芯PCF-赛格耐克环结构的高灵敏度拉力传感器。利用在拉力作用下三芯PCF耦合特性的改变,研制出三芯PCF拉力传感器。传感器灵敏度高达-29.8 pm/με,高于近年来报道的多数基于PCF的拉力传感器。由于三芯PCF由纯石英制成,传感器展现出极低的温度交叉灵敏度0.05με/℃。为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三芯PCF模式耦合特性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光纤的占空比为0.84,理论上,在波长1561.47 nm处可将灵敏度提升两倍,为后续开展高灵敏度应力传感器提供了理论指导。5.设计并研制出一种TPPS敏感膜功能化的四叶草PCF氨气传感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研究TPPS敏感膜对氨气浓度的响应特性。以此为基础,利用完全填充法将TPPS染料填充至四叶草PCF包层的大空气孔中,研制出TPPS敏感膜功能化的四叶草PCF氨气传感器。实现了在0-10 ppm浓度范围内氨气的准确检测,检测精度达0.15 ppm。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150 s,且通过盐酸后处理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TPPS染料和石英光纤均为细胞无毒性材料,满足生物兼容性氨气传感需求。本研究成果打破了目前氨气传感器检测精度无法满足生物氨气检测需求的瓶颈,对推进适合生物检测氨气传感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6.设计并研制出一种无染料的U形光纤pH传感器。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将乙基纤维素包裹在二氧化硅网状基质中形成无染料的p H敏感膜。实验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敏感膜具有稳定的不随p H变化的吸收特性,常温下成分均一的特性,和无细胞毒性。将该敏感膜涂覆在U形光纤上,研制出无染料的U形光纤p H传感器。实验研究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范围、精度、时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及测量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在4.5-12.5范围内变化的溶液p H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在7.5-12.5 p H范围内的灵敏度为-0.42 d Bm/p H,在4.5-7.5 p H范围内为-0.14 d Bm/p H。此外,传感器展现出高的温度稳定性,在21℃-39℃温度变化范围内的p H值改变0.12 p H且不同时间段测量的p H值基本一致。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高于已报道的多数无染料光纤p H传感器,且具有生物兼容性;实现的分辨率达0.02 p H,满足生物医学领域多数体液测量的精度需求。本研究成果为p H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国儒[3](2021)在《基于新型二维材料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一个光的时代,在众多光学领域中,光纤激光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而且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光纤激光应用领域涵盖了工业加工、医疗、光通信以及国防等众多方面。光纤激光器具有独特的细纤芯和双包层结构,使得谐振腔内部具有强烈的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等,这使得脉冲光纤激光器可以作为一种探索不同调制方式产生脉冲及其动力学过程的理想研究平台。光纤激光器在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作用下产生了众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如光孤子、束缚态孤子、怪力波和方波脉冲等,研究这些物理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光纤激光器中的超快动力学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机械剥离方法制备出单层石墨烯,自此打开了探索二维材料应用的大门。由于二维材料具有与块状同类物质大不相同的光学、电子和机械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其低维特性以及独特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目前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制作高效、紧凑、宽带调谐的光电和光子器件,例如宽带全光调制器、光频率转换和脉冲激光产生等。近年来,一些带隙易于调节的新型二维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如三元素过渡金属硫化物和过渡金属碳化物。本论文利用新型三元素过渡金属硫化物钼硫硒(MoSSe)和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s)可饱和吸收体,以近红外光纤激光器为载体,研究了不同调制技术下的脉冲输出特性。并且探索了基于不同种类的MXenes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饱和参数的饱和吸收体对输出脉冲类型的影响,深入地研究了光孤子、束缚态孤子及谐波锁模和方波脉冲的产生机制,对于进一步拓宽基于二维材料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应用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MoSSe可饱和吸收体,并将其插入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稳定的1532.2nm和1532.8 nm双波长被动调Q脉冲输出。当泵浦功率从167 mW增加到350 mW时,重复频率从50 kHz增加到90 kHz,脉冲宽度从2.81 μs减少到1.78 μs。最大单脉冲能量为257 nJ,峰值功率为145 mW。信噪比为50 dB,表明基于MoSSe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MoSSe相比于双元素过渡金属硫化物抗损伤阈值较高,可以作为高能量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潜在候选材料。此外我们将一种新型的声光晶体器件—α-BaTeMo209(α-BTM)应用到掺镱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重频10-50kHz的调Q脉冲输出,在重频为10kHz,泵浦功率为410mW时获得了最窄为167 ns的脉冲,对应的最大峰值功率为1.66 W,为光纤激光器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声光器件。2、利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V2CTx和Ta2(CTx纳米片,并将纳米片与锥形光纤相结合,使用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 V2CTx和Ta2CTx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 Z扫描系统对V2CTx和Ta2CTx纳米片进行了非线性光学表征,大的非线性系数被证明有利于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并且还利用Ⅰ扫描获得了可饱和吸收体在1.0μm和1.5 μm的饱和参数。将其应用到掺镱和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分别实现了耗散孤子和传统孤子锁模脉冲输出。同时分析了 Kelly边带和耗散孤子陡峭沿光谱的形成机制。3、利用磁控溅射沉积法分别制备了 W2C纳米片和基于锥形光纤的W2C可饱和吸收体,利用开孔和闭孔Z扫描技术对其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率进行了表征,同时搭建Ⅰ扫描系统测量了饱和吸收体在1.0 μm和1.5μm处的参数,W2C可饱和吸收体在1.5 μm处调制深度仅为2.1%。将基于锥形光纤结构的W2C可饱和吸收体应用到较长腔长的掺铒光纤激光器中,成功实现了多孤子脉冲。在泵浦功率增加过程中,孤子脉冲数目由9个增加到最多36个,因为相邻脉冲间隔不固定,实验中实现的是松散型束缚态孤子脉冲,研究表明峰值功率钳制效应在孤子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饱和吸收体大的非线性系数,小的调制深度以及激光器较长的腔长均有利于多孤子脉冲的产生。此外利用Ta2CTx可饱和吸收体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最高阶数为6阶的谐波锁模,Ta2(CTx可饱和吸收体在1.5 μm处的调制深度为4.5%,在色散波和增益损耗及恢复的作用下实现了谐波锁模运转。4、利用磁控溅射沉积法分别制备了 Nb2C纳米片和基于锥形光纤的Nb2C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 Z扫描和Ⅰ扫描系统对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在1.0 μm和1.5 μm波段观察到了反饱和吸收效应,该效应被证明有利于方波脉冲的产生。将饱和吸收体分别插入掺镱和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方波脉冲输出,脉冲宽度从0.652 ns到1.616 ns和从0.33 ns到2.061 ns可调。此外搭建了非线性偏振旋转和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光纤激光器,除了在2.0 μm波段均实现了方波锁模脉冲输出。通过实验对比进一步得出结论,反饱和吸收效应在将双曲正割形脉冲整形为方波脉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掺铥非线性放大环形镜光纤激光器中实现了 h型脉冲输出,其特性产生机制与方波脉冲相似。

韦达[4](2021)在《新型无源复合谐振腔滤波的窄线宽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激光技术的逐渐发展与成熟,光纤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高精度测量、原子钟、基础物理量测量等领域,而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在光纤传感、生物医学以及光谱学等领域尤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扫描速度、扫描范围、输出功率和瞬时线宽等性能的不断提升方面。本文对新型无源复合谐振腔滤波器及其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应用展开工作,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各种复杂结构复合谐振腔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光路传输分析的矩阵解法,用节点和传输光路的形式简化了滤波器结构分析过程,使用矩阵解法可以在不推导解析解的情况下直接数值解得复合谐振腔滤波器的滤波光谱,极大地降低了其分析和仿真难度。例举并分析了几种复杂结构复合谐振腔滤波器,给出了仿真分析方法和滤波光谱,发现双耦合器环级联复合谐振腔(Dual-coupler ring based compound-cavity,DCR-CC)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并详细地分析了DCR-CC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给出滤波光谱评价标准、参数选取方法,最终确定了实验用滤波器参数。2、研制了一种基于DCR-CC滤波器和C+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的单纵模窄线宽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使用DCR-CC滤波器结合可调光纤F-P滤波器(Fiber Fabry-Pérot tunable filter,FFP-TF)实现了C+L波段超过80 nm瞬态SLM振荡的波长扫描激光输出,且在150 Hz扫描频率下可稳定运行。利用相同带宽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代替FFP-TF对激光器的静态激光性能进行测量,激光波长在1530 nm、1550 nm、1570 nm和1590 nm处均具有>66 d B的光信噪比、<-(16)(20)(18)(13)(18)(18)d B/Hz的相对强度噪声、<625 Hz的激光线宽、<0.704 d B的功率波动且在20min内无跳模发生。通过对激光纵模持续时间进行计算,可知激光器在扫描运行状态下,瞬时输出激光能够达到静态输出激光的线宽和光束质量。3、以掺铒光纤激光器为例,从傅里叶域锁模(Fourier domain mode locking,FDML)的运行原理出发,系统地分析了FDML波长扫描激光器瞬时线宽展宽的机理,同时,分析了双耦合器环(Dual-coupler ring,DCR)滤波器在快速波长扫描状态下的滤波特性,提出使用DCR滤波器的带阻滤波通道可以在不破坏FDML动态平衡的情况下对激光器进行滤波。首次演示了以掺铒光纤为激光增益介质且波长扫描范围为3.072 nm、光信噪比为57.31 d B、扫描速率为62.918 k Hz、瞬时线宽为4.28 GHz的高质量FDML波长扫描光纤激光输出。在加入DCR滤波器后,从光谱上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滤波引起的不同波长成分强度发生改变。而在拍频谱上观察到间隔为340.60 MHz的一系列拍频峰,间隔与DCR的60.00 cm的腔长对应。

张鲁娜[5](2021)在《基于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2μm波段光纤激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μm波段多通道光纤光栅因其出色的滤波特性和优异的兼容性而成为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中滤波器件的绝佳选择。基于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掺铥光纤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光束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与普通光纤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其工作波长为人眼安全的2μm波段,该波段中存在高透过率大气窗口和多种气体强吸收峰,因此在光通信、激光医疗、光纤传感及激光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所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围绕2μm波段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多波长可切换及窄线宽掺铥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开展了详实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相移啁啾光纤光栅的多通道窄带滤波器,利用传输矩阵法对其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相移位置、相移量、光栅长度、啁啾系数和折射率调制深度等光栅参数对相移峰的波长、透射率和带宽等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得到的单相移点、双相移点和三相移点啁啾光纤光栅的相移峰带宽分别为0.0270nm、0.0172nm和0.0112nm。根据仿真结果实验制作了单相移点和双相移点啁啾光纤光栅,其相移峰带宽分别为0.09nm和0.05nm。2.提出一种基于相移取样光纤光栅的多通道窄带滤波器,利用传输矩阵法对其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相移位置、相移量、光栅长度、占空比、取样数和折射率调制深度等光栅参数对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得到相移取样光纤光栅0级相移峰带宽为0.0220nm。根据仿真结果对滤波器进行了制作,实验得到相移取样光纤光栅0级相移峰带宽小于0.09nm。3.提出一种基于取样光纤光栅的波长可调线形腔掺铥光纤激光器,通过对一个取样光纤光栅施加水平应力实现输出激光波长的调谐,利用两个多通道光纤光栅所产生的游标效应扩展波长调谐范围。最终实现输出波长14.44nm范围可调,各波长光信噪比均大于45d B,50min内功率和波长抖动分别小于0.460d B和0.03nm,斜率效率为8.62%。4.提出一种基于保偏取样光纤光栅的可切换多波长环形腔掺铥光纤激光器,利用四波混频效应抑制掺铥光纤内的增益竞争,通过调节腔内偏振态进行波长切换,最终分别得到两组不同正交偏振方向上的6波长激光输出和一组10波长激光输出,各波长光信噪比均大于30d B,50min内各输出模式下激光运转稳定。5.提出一种基于保偏取样光纤光栅的可切换窄线宽复合腔掺铥光纤激光器,利用偏振烧孔效应进行波长切换和抑制增益竞争,实现了6个单波长单纵模激光和9组双波长激光输出间的可切换运行。30min内单波长单纵模激光的功率和波长抖动分别小于0.709d B和0.02nm,30min内双波长激光的功率和波长抖动分别小于0.946d B和0.03nm,各波长光信噪比均大于54d B。利用搭建的非平衡迈克尔逊干涉仪线宽测量系统对单纵模激光的频率噪声及线宽进行了测量,且当测量时间为0.005s时,6个波长的激光线宽分别为1.08k Hz、0.64k Hz、0.60k Hz、0.76k Hz、0.97k Hz和0.60k Hz。6.提出一种基于取样光纤光栅的可切换窄线宽复合腔掺铥光纤激光器,利用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进行波长切换和抑制增益竞争,实现了3个单波长单纵模激光和3组双波长激光输出间的可切换运行。50min内单波长单纵模激光的功率和波长抖动分别小于±0.404d B和±0.01nm,20min内双波长激光的功率和波长抖动分别小于±0.926d B和±0.03nm,各波长光信噪比均大于49d B。对单纵模激光的频率噪声及线宽进行了测量,当测量时间为0.005s时,3个波长的激光线宽分别为0.26k Hz、1.19k Hz和0.71k Hz。

江旭海[6](2021)在《基于光折变晶体中双波混频的自适应解调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的压电类传感器相比,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耐腐蚀、高实时性、高灵敏度、易组成大规模准分布式FBG传感网络、集感知与传输于一体等优点,因此FBG传感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结构健康监测中被广泛研究。由于声发射或突发性撞击事件的发生时间和位置均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需要在被测结构上安装若干FBG传感器以实现对结构健康状态的实时测量。FBG传感器在监测由撞击和声发射引起的动态应变时存在两个技术挑战。首先,需要开发一个可以同时解调多个FBG传感器的解调器。其次,通常感兴趣的高频动态信号往往共存于更大的准静态信号背景上,而FBG传感器本身对准静态变化和动态应变都很敏感,因此开发一种自适应外界大的准静态变化的FBG波长解调器至关重要。基于上述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折变晶体掺铁磷化铟(In P:Fe)的双波混频(Two-wave mixing,TWM)自适应波长解调器。光折变晶体中的双波混频不仅可自动消除低频FBG波长漂移,还可以多路复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以单缺陷双边带非线性载流子输运方程描述In P:Fe中光折变动态光栅的写入过程,通过微扰法将非线性方程线性化,从而求得小调制干涉图样下空间电荷场的稳态解,并用耦合波方程建立空间电荷场与增益系数的关系。计算温度、泵浦光强、外加直流电场和入射角对增益系数的影响。在室温298K和外加电场5k V/cm时,最佳泵浦光强为218m W/cm2,最佳入射角为5°。通过In P:Fe双波混频实验研究泵浦光强、外加直流电场和入射角对增益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出增益系数变化规律与理论预测一致,验证了单缺陷双边带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基于光折变响应时间讨论了双波混频过程在光折变材料中的自适应性。(2)研究了TWM干涉仪的直接检测和各向同性检测相位解调原理。直接检测具有最简单的光学结构,在漂移模式下可实现对小相位调制的线性解调,在受散粒噪声限制的情况下干涉仪仍具有最佳的信噪比。在各向同性配置中,因为经过晶体后存在两种偏振状态,所以可借助相位补偿板来实现正交条件。然而,这导致各向同性配置在光学设备方面更加复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噪比。因此本工作中采用直接检测方案,最后计算直接检测的频率响应,结果表明光折变合束器相当于一个“智能”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120Hz)。(3)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光纤环形激光器的智能光纤动态应变传感系统,FBG传感器的反射光谱由于动态应变而改变时,激光输出的波长相应地移动,随后转换为相应的相移并由光折变晶体In P:Fe中的双波混频干涉仪解调。从理论上分析了解调信号幅度与光程差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0.2nm带宽的FBG传感器光程差在4mm附近时解调信号幅度最大,同时外加直流电场越大信号幅度亦越大。动态响应测试实验表明,传感系统可自适应大的低频振动,低频截止频率约为50Hz,还展示了该系统可用于撞击和超声检测,最后还证明了该传感系统可多路复用性。所以TWM波长解调器同时具有实时性、自适应性、多路复用性,因此有望用于声发射等结构健康检测的FBG动态应变解调。

尹韬策[7](2020)在《面向气体探测应用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窄线宽激光由于具有高光学相干性的特点,在激光雷达、光纤传感、气体探测及非线性频率转换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产生窄线宽、高功率、波长可调谐的近红外激光为目的,并以给近红外波段的气体探测提供可用的激光源为切入点展开,相继研究了基于稀土掺杂光纤和基于非线性原理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得到了一系列2 μm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和1.65μm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弥补了这两个波段激光器现有的不足和空白。本论文首先阐述了2μm及1.65μm窄线宽激光在气体传感中的应用价值,并指出了现有相应激光器的不足之处,突出了在这两个波段开发新型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必要性。随后简单介绍了激光的由来、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知识、包层泵浦和不同泵浦结构。接着,我们提出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和未泵浦掺铥光纤作饱和吸收体的高功率定波长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得到了功率大于400mW,线宽约为20kHz的1957nm单纵模激光输出。为增加激光器的波长调谐性,我们紧接着提出了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原理可调谐滤波器的宽带可调谐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得到了波长可从1920nm调谐至2020 nm的单纵模激光输出,其线宽小于10 kHz。进一步,为使激光器能直接输出高功率的2 μm可调谐窄线宽激光,我们又提出了基于790 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宽带可调谐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使用了双包层掺铥光纤作增益介质,并通过谐振腔的优化设计,实现了波长可从1920nm调谐至2040nm的单纵模激光输出,其线宽约为20kHz,不同波长的最高直出功率在0.4 W至1.07 W之间。然后,为得到线宽更窄的2μm窄线宽激光,我们提出了基于高掺锗光纤的2μm宽带可调谐单纵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被上述提到的宽带可调谐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泵浦,实现了波长可从1920nm调谐至2030nm的单纵模布里渊激光输出。利用布里渊环形腔的线宽压窄效应,布里渊激光的线宽被压窄到小于0.9 kHz。最后,为满足甲烷气体探测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基于高非线性光纤的1.65 μm窄线宽拉曼连续光纤激光器,通过1541 nm连续泵浦对1.65 μm窄线宽种子源进行拉曼放大,实现了波长为1653.7 nm的窄线宽拉曼连续激光输出,其输出功率高达726 mW,-20 dB线宽仅为0.18 nm。进一步,为了能测得甲烷气体的空间分布,我们紧接着提出了基于高掺锗光纤的1.65 μm可调谐窄线宽拉曼脉冲光纤激光器,通过1541 nm脉冲泵浦对1.65 μm窄线宽种子源同时进行拉曼放大和脉冲调制,实现了波长可从1652.0nm调谐至1654.0nm的窄线宽拉曼脉冲激光输出,其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分别为100 kHz和31 ns,峰值功率高达30.85 W,线宽小于0.08 nm。

唐丽华[8](2020)在《基于多光纤环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研究》文中认为光纤激光器具有与光纤元件天然兼容、噪声低、容易维护等优点,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激光测距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光纤激光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因其高单色性、窄线宽、高相干性等特性成为光纤时频同步传递、光纤传感器、相干光通信系统等应用领域的重要激光光源。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的输出性能,尤其是线宽,会影响其应用价值。激光器输出的线宽越窄,其应用价值越高。因此,对单纵模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展开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对提高其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光纤环滤波器作为一种梳状滤波光纤元件,结构简单、滤波性能灵活可调,将其放入激光器谐振腔中可以滤除腔内纵模,更易于激光器输出单纵模及压窄线宽。本文研究工作围绕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开展,对光纤环滤波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光纤环滤波器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并实现了激光单纵模、窄线宽输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光纤窄带梳状滤波器中的单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双藕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以及由耦合器搭建的马赫-曾德尔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推导出考虑耦合器耦合损耗和滤波器内部熔接损耗的滤波函数。与此同时,利用数值仿真详细地分析了耦合器的耦合损耗和耦合系数、滤波器长度和内部熔接损耗四种因素对这三种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带来的影响,为滤波器在激光器谐振腔内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2.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多光纤环滤波器的单纵模窄线宽光纤激光器,该多光纤环滤波器由一个单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嵌套一个双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复合而成。研究了延时自外差法测量激光器线宽的结构及原理,设计并搭建了延时自外差光路对制作的激光器进行单纵模输出的观测及线宽的测量,并利用洛伦兹拟合对延时自外差测得的线宽进行了优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纤环滤波器的滤波带宽受耦合器耦合系数和滤波器环长的影响较大,且实验搭建的基于多光纤环滤波器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处于单纵模运转状态,经洛伦兹拟合后的激光器线宽约为1.84kHz,证实了所提出的激光器实现单纵模、窄线宽输出的可行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李雨佳[9](2020)在《基于可控光纤光栅的超窄线宽激光器调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波长可调谐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微波光子学、相干光通信、光谱学、精密测量等工业领域。波长可调、光谱相干性高的光源具有良好的系统移植性,且有利于提升通信、测量等系统的信噪比及精度。在激光线宽窄化的同时,实现波长精密、快速、大范围、线性调谐是推动相干光通信、精密测量等领域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窄线宽激光器的调谐主要依赖于腔内的波长选择元件,机械、应力、温控以及电控等方式是目前主流的波长调谐手段。由于受限于调谐器件和装置的控制特性,其调谐速度、精度、范围、线性度等性能在工业应用层面仍面临挑战。鉴于此,本文以光纤为载体,着力研究激光线宽窄化技术的同时,探索与光纤激光系统兼容的波长可调器件,基于调谐器件系统研究可调超窄线宽激光器的关键技术。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总结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现状,确立从可调器件到可调窄线宽激光器的研究路线。研究了基于石墨烯光控以及基于偏振转换声控的调谐机制。分析基于布里渊激光的窄带增益、饱和吸收自建光栅的滤波特性以及瑞利散射激光线宽压缩的波长无关性。光栅可控机制及激光线宽压缩原理为可控光栅制备和窄线宽激光的波长调谐提供了理论支撑。(2)研制了两种用于激光调谐的可控光纤光栅。基于石墨烯制备精密光控光纤光栅,实验表明该器件具有波长线性调谐性能,光控响应时间达到10ms、调谐精度达到百MHz量级。基于石墨烯灵敏、快速的热传导性能,提升了传统精密温控的调谐速度。为实现更大范围的快速调谐,提出基于偏振转换的带通声光光纤光栅,该器件具有声光频移抑制特性,实验证明在~35nm波长范围内其调谐线性拟合R2达到0.99421,响应时间达百μs量级。两种可控光纤光栅为激光器的精密、快速、大范围、线性可调提供了器件基础。(3)首次从瞬态光谱的角度揭示了可控光栅的调谐动力学特性。基于耗散孤子—色散傅里叶变换光谱测量系统,表征了声光光栅在快速调谐中的瞬态光谱演化规律,其调谐速度在~4nm调谐范围内可达到13000nm/s。该研究证实了声光光栅在快速、线性调谐过程中具有光谱带宽保持性能,为可调激光系统的搭建及优化提供了指导。(4)提出并搭建了光控精密可调超窄线宽布里渊光纤激光器。通过布里渊窄带增益抑制边模,得到线宽~750Hz的单纵模激光。利用光控光纤光栅,激光器在3.67nm的调谐范围实现了灵敏度为13.2pm/m W,线性拟合R2为0.99897的精密波长调谐,在调谐步长(28pm)接近光谱仪分辨极限下保持良好的线性特性。(5)提出并搭建了基于瑞利散射的光控精密可调超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在单纵模运转的基础上,将激光器的线宽进一步压缩至~200Hz。实现精密光控调谐的同时,探讨了瑞利散射在不同激光波长处的线宽压缩特性。(6)提出并搭建了声控大范围、快速可调超窄线宽光纤激光器。通过声光光纤光栅的偏振转换有效抑制声光频移。激光频率、相对强度噪声背底低至10Hz2/Hz、-135d Bc/Hz。激光器实现了遍历增益平坦区的大范围调谐,线性拟合R2达到0.99781,且不同调谐通道下保持~2k Hz的超窄线宽输出。受限于动态调谐过程中的激光弛豫振荡,其调谐响应时间为800μs。基于声光调谐动力学特性,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半导体增益优化调谐性能的方案,将调谐范围扩展至36nm(主要受限于腔内器件的工作带宽),响应时间缩短至~200μs,并有效抑制了在激光调谐过程中的弛豫振荡巨脉冲。本文从可调光纤器件到可调激光系统,深入地研究其静/动态调谐响应特性。提出光控精密可调超窄线宽激光器,利用瑞利散射对激光线宽实现深度压缩的同时,提升了激光波长的调谐响应速度。光控调谐对激光器的远程、非接触式控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声控大范围可调超窄线宽激光器,为同时实现激光线宽窄化、快速、高线性度调谐以及波长的大范围扩展提供一种方法。

宋昱甫[10](2020)在《2μm波段单纵模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 μm波段的光纤激光器具有泵浦光耦合效率高,人眼安全,噪声小,光束质量好等优点,广泛运用在光纤通信、激光气体检测、光纤传感等领域。在气体检测等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窄线宽、可调谐的激光器,以提高精度、增加测量范围。本文设计了高功率的2μm波段可调谐、单纵模光纤激光器,最终实现宽调谐范围、单纵模运转状态稳定、信噪比良好的输出结果。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基于激光技术不同的激光器分类,然后介绍了2 μm波段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意义、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现状。从铥离子的能级出发,分析了 2 μ m波段增益光纤、泵浦源的选择,分析了泵浦方式与谐振腔结构的选择依据等,并介绍了包层泵浦技术。本文的实验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作了掺铥光纤放大器(TDFA)。单纵模激光的输出功率本身有限,并且在不同波长处,增益光纤所能提供的光学增益和整个谐振腔的传输损耗也不尽相同,这又导致了同一谐振腔中不同波长的激光输出功率不一致。因此,需要掺铥光纤放大器对激光的输出功率进行进一步放大,使得最终输出适合实际使用。当泵浦光功率达到900mW时,实现了放大后功率大于400mW,光谱质量良好的放大输出。2.对于掺铥光纤放大器的泵浦源,设计了用于预防大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并对放大器的结构和泵浦方式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实现输出功率大于900mW,信噪比大于40dB的高质量的1580nm激光输出。3.设计了 2μm波长的激光器谐振腔,并设计了超窄带宽滤波器结构,窄带宽滤波器由一段未泵浦的保偏掺铥光纤与光纤反射镜组成,调节偏振控制器使得在未泵浦保偏掺铥光纤中相向而行的激光叠加形成驻波场,驻波场对保偏掺铥光纤有调制作用,在其中形成动态光栅,从而具有超窄带宽滤波效应,加入可调滤波器实现激光器的调谐;对光路结构、输出耦合比等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光耦合器不同位置及耦合比下输出光谱的质量和功率。采用793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实现了调谐范围大于100nm,信噪比最小值大于30dB的输出,最大输出功率超过100mW的激光输出。

二、Widely Tunable Fiber Ring Las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Erbium-Doped Fib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dely Tunable Fiber Ring Las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Erbium-Doped Fiber(论文提纲范文)

(1)光注入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混沌光纤激光器的概述
        1.1.1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历程
        1.1.2 混沌光纤激光器的发展
        1.1.3 混沌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光学注入技术的概述
        1.3.1 光注入单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3.2 光注入多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3.3 光注入自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混沌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
    2.1 掺铒光纤激光器产生混沌的克尔模型
    2.2 混沌激光的基本特征
    2.3 混沌复杂度表征
    2.4 混沌激光器稳定性表征
        2.4.1 光纤激光器不稳定的来源
        2.4.2 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注入单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3.1 主激光器实验装置
    3.2 从激光器实验装置
    3.3 光注入单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注入多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4.1 光注入多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装置
    4.2 光注入多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注入自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5.1 光注入自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装置
    5.2 自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动态演化
    5.3 混沌光注入自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新型光纤激光器和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
    1.2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滤波器
        1.2.1 基于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的Sagnac环
        1.2.2 基于PCF的在纤式模式干涉仪
        1.2.3 基于PCF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1.2.4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滤波器
    1.3 基于PCF滤波器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1.3.1 可切换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1.3.2 可调谐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1.4 基于PCF滤波器的光纤传感器
        1.4.1 PCF传感器用于结构健康监测
        1.4.2 敏感膜功能化的生物医学光纤传感器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滤波器的可调谐多波长激光器
    2.1 引言
    2.2 多芯光纤的耦合模理论
        2.2.1 双芯耦合模方程的推导
        2.2.2 多芯耦合理论
    2.3 DCPCF滤波器
        2.3.1 DCPCF模式及耦合特性
        2.3.2 基于DCPCF耦合型滤波器
        2.3.3 实验结果及关键技术
    2.4 基于DCPCF-MZI复合滤波器的可调谐双波长激光器
        2.4.1 MZI滤波器的原理
        2.4.2 复合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2.4.3 基于DCPCF-MZI滤波器的激光器的结构及原理
        2.4.4 激光输出特性分析
    2.5 TCPCF滤波器
        2.5.1 TCPCF模式特性分析
        2.5.2 基于TCPCF的耦合型滤波器
    2.6 基于锥形TCPCF滤波器的可调谐多波长激光器
        2.6.1 锥形TCPCF滤波器的耦合特性
        2.6.2 锥形TCPCF滤波器的制作及传输特性
        2.6.3 基于锥形TCPCF滤波器的激光器结构
        2.6.4 影响激光可调谐特性的参数分析
        2.6.5 多波长可调谐激光输出及稳定性测试
    2.7 小结
3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滤波器的可切换多波长激光器
    3.1 引言
    3.2 基于PMPCF-SI滤波器的多波长激光器及输出稳定性研究
        3.2.1 PMPCF的双折射特性分析
        3.2.2 基于PMPCF的 Sagnac干涉仪理论
        3.2.3 PMPCF-SI滤波器制作及传输特性分析
        3.2.4 多波长激光器的结构及输出特性分析
        3.2.5 PMPCF对输出激光稳定性的影响
    3.3 基于四叶草PCF模式干涉型滤波器的多波长激光器
        3.3.1 FLCPCF的模式特性分析
        3.3.2 FLCPCF滤波器的原理及制作
        3.3.3 滤波器传输谱特性分析
        3.3.4 激光器结构及输出分析
        3.3.5 激光器可调谐特性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传感技术
    4.1 引言
    4.2 基于双锥形DCPCF的多参量传感器
        4.2.1 传感器结构及传感机制
        4.2.2 传感器制备及传输谱分析
        4.2.3 矢量曲率传感特性
        4.2.4 拉力传感特性
        4.2.5 温度传感特性
        4.2.6 传感器性能优化
    4.3 基于TCPCF的拉力传感器
        4.3.1 拉力传感机制
        4.3.2 拉力灵敏度的理论计算
        4.3.3 传感器制作及传输谱测量
        4.3.4 拉力传感测试及结果
        4.3.5 传感器性能分析
        4.3.6 灵敏度优化
    4.4 小结
5 敏感膜功能化的生物医学光纤传感器
    5.1 引言
    5.2 基于倏逝波的光纤传感理论
        5.2.1 直线形EW光纤传感机制
        5.2.2 U形光纤的EW传感理论
    5.3 TPPS染料功能化的FLCPCF氨气传感器
        5.3.1 FLCPCF的特性分析
        5.3.2 TPPS染料膜的吸收特性
        5.3.3 FLCPCF传感器的制备
        5.3.4 传感器的实验测试系统与传输特性
        5.3.5 传感性能分析
    5.4 无染料薄膜功能化的U形光纤PH传感器
        5.4.1 U形光纤的特性分析及制作
        5.4.2 EC/Sol-gel敏感膜的原理及制备
        5.4.3 敏感膜的特性分析
        5.4.4 传感器的制备及传输特性
        5.4.5 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5.4.6 传感器应用前景的讨论分析
    5.5 小结
6 结束语
    6.1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总结
    6.2 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新型二维材料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激光器概述
    1.2 脉冲光纤激光器
        1.2.1 调Q光纤激光器
        1.2.2 锁模光纤激光器
    1.3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1.3.1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
        1.3.2 非线性环形镜放大锁模光纤激光器
        1.3.3 基于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光纤激光器
    1.4 光纤锁模激光器中输出脉冲类型
        1.4.1 传统孤子脉冲
        1.4.2 色散管理孤子脉冲
        1.4.3 自相似脉冲
        1.4.4 耗散孤子脉冲
        1.4.5 束缚态孤子脉冲
        1.4.6 方波脉冲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理论分析
    2.1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基本理论
        2.1.1 锁模光纤激光器结构
        2.1.2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原理
    2.2 光纤的特性
        2.2.1 光纤模式
        2.2.2 色散特性
        2.2.3 非线性效应
    2.3 脉冲传输方程的建立
    2.4 传输方程中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
    2.5 脉冲传输方程的求解方法
    2.6 数值模拟脉冲的演化
    2.7 小结
第三章 调Q脉冲光纤激光器
    3.1 基于MoSSe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调Q掺铒光纤激光器
        3.1.1 MoSSe饱和吸收体的制备
        3.1.2 MoSSe材料表征
        3.1.3 被动调Q实验装置及结果分析
    3.2 基于α-BTM声光晶体的主动调Q掺镱光纤激光器
    3.3 小结
第四章 传统孤子与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4.1 光孤子
    4.2 基于V_2CT_x可饱和吸收体的近红外光纤激光器
        4.2.1 V_2CT_x纳米片的材料表征
        4.2.2 非线性光学表征
        4.2.3 负色散传统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4.2.4 双波长全正色散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4.3 基于Ta_2CT_x可饱和吸收体的近红外波段光纤激光器
        4.3.1 材料表征
        4.3.2 全正色散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4.3.3 负色散传统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4.4 小结
第五章 束缚态孤子与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5.1 基于W_2C可饱和吸收体的多孤子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5.1.1 束缚态孤子
        5.1.2 W_2C纳米片的制备及应用
        5.1.3 多孤子脉冲的理论分析
    5.2 基于Ta_2CT_x可饱和吸收体的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5.3 非线性偏振旋转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5.4 小结
第六章 方波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
    6.1 基于Nb_2C可饱和吸收体的方波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
        6.1.1 材料制备及表征
        6.1.2 方波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
        6.1.3 方波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6.2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方波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6.2.1 短腔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6.2.2 长腔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6.3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6.3.1 1.0 μm方波脉冲光纤激光器
        6.3.2 2.0 μm h型脉冲光纤激光器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
    7.2 工作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发表论文两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型无源复合谐振腔滤波的窄线宽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窄线宽激光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3 波长扫描激光器的研究与应用
    1.4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新型无源复合谐振腔滤波器理论与仿真分析
    2.1 简单复合谐振腔滤波器传输特性
    2.2 复杂复合谐振腔滤波器传输特性
    2.3 用于快速激光波长扫描的复合谐振腔滤波器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L波段单纵模窄线宽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
    3.1 DCR-CC搭建与表征
    3.2 C+L波段激光增益范围的实现
    3.3 单波长运行实验
    3.4 波长扫描运行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窄线宽FDML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
    4.1 FDML理论分析
        4.1.1 FDML工作原理
        4.1.2 腔长匹配和色散管理
        4.1.3 滤波器选择和性能表征
        4.1.4 增益介质特性分析
        4.1.5 激光器实验系统设计与搭建
    4.2 激光扫描特性实验与讨论
        4.2.1 极限锁模范围
        4.2.2 单向扫描性能
        4.2.3 色散和滤波器驱动频率偏移
        4.2.4 激光瞬时线宽
        4.2.5 应用于FDML扫描激光器的DCR滤波效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目录

(5)基于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2μm波段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绪论
    1.1 引言
    1.2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意义及应用
        1.2.1 2μm波段激光的应用
        1.2.2 基于多通道滤波器的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意义
    1.3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与发展
        1.3.1 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与发展
        1.3.2 波长可调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与发展
        1.3.3 窄线宽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与发展
    1.4 基于多通道滤波器的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技术
        1.4.1 光纤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1.4.2 多通道窄带滤波器
        1.4.3 增益竞争的抑制机制
        1.4.4 线宽的压窄技术
        1.4.5 线宽的测量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2.1 引言
    2.2 耦合模理论
        2.2.1 光纤光栅的谐振条件
        2.2.2 耦合模理论
        2.2.3 传输矩阵
    2.3 基于相移啁啾光纤光栅的窄带滤波器设计
        2.3.1 相移啁啾光纤光栅原理
        2.3.2 单相移点啁啾光纤光栅特性仿真分析
        2.3.3 多相移点啁啾光纤光栅特性仿真分析
    2.4 基于相移取样光纤光栅的窄带滤波器设计
        2.4.1 相移取样光纤光栅原理
        2.4.2 取样光纤光栅特性仿真分析
        2.4.3 相移取样光纤光栅特性仿真分析
    2.5 小结
3 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制作
    3.1 引言
    3.2 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
        3.2.1 光纤的光敏性和氢载
        3.2.2 相位掩模法
    3.3 光纤光栅的制作实验
        3.3.1 光纤光栅刻写系统
        3.3.2 特殊结构光纤光栅的制作
    3.4 多波长窄带滤波器的制作
        3.4.1 相移啁啾光纤光栅的制作
        3.4.2 取样及相移取样光纤光栅的制作
    3.5 小结
4 可调谐、可切换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
    4.1 引言
    4.2 波长调谐、多波长输出和波长切换原理
        4.2.1 光纤光栅波长调谐原理
        4.2.2 基于FWM效应的增益竞争抑制机制
        4.2.3 基于PHB效应的波长切换机制
    4.3 基于双多通道光纤光栅的波长可调掺铥光纤激光器
        4.3.1 激光器原理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保偏多通道光纤光栅的可切换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
        4.4.1 激光器原理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波长可切换窄线宽掺铥光纤激光器
    5.1 引言
    5.2 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实现原理
        5.2.1 单纵模运行机制
        5.2.2 光纤光栅结合复合腔工作原理
    5.3 2μm波段线宽测量系统
    5.4 基于PHB效应的可切换窄线宽掺铥光纤激光器
        5.4.1 激光器原理
        5.4.2 单波长输出特性
        5.4.3 双波长输出特性
    5.5 基于NPR效应的可切换窄线宽掺铥光纤激光器
        5.5.1 NPR效应基本原理
        5.5.2 激光器原理
        5.5.3 单波长输出特性
        5.5.4 双波长输出特性
    5.6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下一步拟进行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光折变晶体中双波混频的自适应解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研究现状
        1.2.1 FBG传感器原理简介
        1.2.2 FBG传感器波长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外加直流场下光折变晶体In P:Fe的双波混频增益特性
    2.1 光折变效应简介
    2.2 理论模型
        2.2.1 单缺陷双边带载流子输运模型
        2.2.2 载流子跃迁方程
        2.2.3 非线性输运方程线性化
        2.2.4 空间的求解
    2.3 双波混频增益表达式
    2.4 双波混频增益系数的数值计算
        2.4.1 双波混频增益系数的温度-光强共振
        2.4.2 外加直流场E_0对双波混频增益的提升作用
        2.4.3 双波混频增益系数与入射角θ的关系
        2.4.4 空间电场相角Φ对双波混频增益系数的影响
        2.4.5 晶体吸收对双波混频增益系数的影响
    2.5 双波混频增益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增益测量实验装置
        2.5.2 双波混频增益系数的温度-光强共振实验
        2.5.3 实验测量外加直流电场对双波混频增益的影响
        2.5.4 实验测量角度对双波混频增益的影响
    2.6 In P:Fe的光折变响应时间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光折变InP:Fe晶体的双波混频干涉测量原理
    3.1 双波混频干涉解调器简介
    3.2 两种双波混频干涉测量装置
        3.2.1 晶体取向
        3.2.2 直接检测配置
        3.2.3 各向同性检测配置
    3.3 TWM 干涉仪的自适应性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双波混频干涉解调的光纤环形激光应变传感系统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
    4.3 FBG波长解调原理
    4.4 传感系统实验测试及分析
        4.4.1 波长解调实验
        4.4.2 动态响应
        4.4.3 传感系统对兰姆波与超声波的响应
        4.4.4 复用解调
    4.5 传感系统实验测试及分析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7)面向气体探测应用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及光纤激光器概述
    1.3 包层泵浦及泵浦结构
    1.4 单纵模激光的实现方法
    1.5 本论文内容安排
    1.6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2 高功率定波长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
    2.1 2μm激光概述
        2.1.1 2μm激光应用
        2.1.2 2μm激光实现方式
    2.2 增益介质-掺铥石英光纤
    2.3 波长选择器件-光纤布拉格光栅
    2.4 高功率光纤泵浦激光器
    2.5 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光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2.6 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激光输出特性
    2.7 本章小结
3 宽带可调谐单纵模掺铥光纤激光器
    3.1 激光波长的调谐方式
    3.2 基于法布里-珀罗腔原理的可调谐滤波器
    3.3 带间泵浦的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
        3.3.1 激光器光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3.3.2 激光器输出特性
    3.4 790nm泵浦的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
        3.4.1 激光器光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3.4.2 激光器输出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宽带可调谐单纵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
    4.1 引言
        4.1.1 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4.1.2 2μm布里渊光纤激光器进展
    4.2 增益介质-高掺锗光纤
    4.3 可调谐单纵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的光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4.4 可调谐单纵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的激光输出特性
    4.5 本章小结
5 1.65微米高功率窄线宽拉曼光纤激光器
    5.1 引言
        5.1.1 甲烷气体探测
        5.1.2 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
    5.2 1.65μm高功率拉曼连续光纤激光器
        5.2.1 1541 nm高功率连续泵浦激光器
        5.2.2 拉曼激光器光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5.2.3 拉曼激光器输出特性
    5.3 1.65μm高功率拉曼脉冲光纤激光器
        5.3.1 方案设计
        5.3.2 1541 nm高功率脉冲泵浦激光器
        5.3.3 拉曼激光器光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5.3.4 拉曼激光器输出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多光纤环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基础理论
    2.1 光纤激光器工作原理
    2.2 光纤激光器模式选择技术
        2.2.1 横模选择技术
        2.2.2 纵模选择技术
    2.3 单纵模光纤激光器腔型结构
        2.3.1 线形腔
        2.3.2 环形腔
    2.4 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
        2.4.1 超短腔技术
        2.4.2 扭模技术
        2.4.3 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
        2.4.4 非线性二波混频技术
        2.4.5 光纤窄带梳状滤波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纤环滤波器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单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传输特性分析
        3.2.1 单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传输特性理论分析
        3.2.2 单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传输特性数值仿真
    3.3 双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传输特性分析
        3.3.1 双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传输特性理论分析
        3.3.2 双耦合器光纤环滤波器传输特性数值仿真
    3.4 马赫-曾德尔滤波器传输特性分析
        3.4.1 马赫-曾德尔滤波器传输特性理论分析
        3.4.2 马赫-曾德尔滤波器传输特性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光纤环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4.1 增益介质的选择
    4.2 激光器腔型结构的选择
    4.3 腔内滤波器的选择及设计
    4.4 激光器整体结构设计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线宽理论及测量分析
        4.5.2 光谱测量及分析
        4.5.3 功率测量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可控光纤光栅的超窄线宽激光器调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需求
        1.2.1 光通信
        1.2.2 微波信号产生
        1.2.3 精密测量
    1.3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现状
        1.3.1 光纤激光器
        1.3.2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
        1.3.3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谐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2 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谐及测量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波长调谐机制
        2.2.1 基于石墨烯光热效应的波长调谐机制
        2.2.2 基于偏振转换光纤声光效应的波长调谐机制
    2.3 光纤激光器窄线宽运行机制
        2.3.1 布里渊激光的运转机制
        2.3.2 饱和吸收选模机制
        2.3.3 瑞利散射线宽压缩机制
    2.4 窄线宽激光器的测量
        2.4.1 基于延时自外差的线宽测量
        2.4.2 基于差分相位解调的频率噪声测量
        2.4.3 相对强度噪声测量
    2.5 本章小结
3 光控/声控光纤光栅器件制备及特性
    3.1 引言
    3.2 光控石墨烯—光纤布拉格光栅
        3.2.1 石墨烯—光纤复合波导的理论分析
        3.2.2 石墨烯—光纤布拉格光栅制备
        3.2.3 光控调谐实验结果及分析
        3.2.4 动态响应测试结果及分析
    3.3 偏振转换声光光纤光栅
        3.3.1 模式劈裂及声控调谐的理论分析
        3.3.2 声光光纤光栅制备
        3.3.3 声控调谐实验结果及分析
        3.3.4 调谐时间响应测试结果及分析
    3.4 声光光纤光栅动力学测量
        3.4.1 基于耗散孤子—色散傅里叶变换的快速光谱测量原理
        3.4.2 声光光栅瞬态光谱测量实验系统
        3.4.3 测量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光控可调超窄线宽光纤激光器
    4.1 引言
    4.2 光控可调超窄线宽布里渊光纤激光器
        4.2.1 实验系统
        4.2.2 激光静态特性测试实验及分析
        4.2.3 激光光控调谐实验及分析
        4.2.4 实验结果讨论
    4.3 瑞利散射线宽深压缩的光控可调超窄光纤激光器
        4.3.1 实验系统
        4.3.2 激光静态特性测试实验及分析
        4.3.3 激光光控调谐实验及分析
        4.3.4 实验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声控可调超窄线宽光纤激光器
    5.1 引言
    5.2 声控可调超窄线宽光纤激光器
        5.2.1 实验系统
        5.2.2 激光静态特性测试实验及分析
        5.2.3 激光声控调谐实验及分析
        5.2.4 动态调谐响应实验及分析
        5.2.5 实验结果讨论
    5.3 半导体增益介质对声光波长调谐性能的提升
        5.3.1 调谐范围扩展
        5.3.2 激光弛豫振荡抑制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内容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2μm波段单纵模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2微米波段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意义
        1.2.1. 光纤传感
        1.2.2. 激光医疗
        1.2.3. 激光气体检测
        1.2.4. 作为泵浦源
    1.3.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 高功率、可调谐2μm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分析
    2.1. 铥离子的能级及发光原理
    2.2. 2μm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原理
    2.3. 激光器的纵模和单纵模激光器
        2.3.1. 基于分布反馈式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单纵模实现方法
        2.3.2. 基于超窄带宽滤波器的单纵模实现方法
    2.4. 激光器调谐原理
    2.5. 掺铥光纤放大器
        2.5.1.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分类
        2.5.2. 包层泵浦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结构设计及实验
    3.1. 掺铥光纤放大器泵浦源搭建
        3.1.1. 掺铥光纤放大器泵浦源光路设计
        3.1.2. 掺铥光纤放大器泵浦源实验结果
        3.1.3. 泵浦源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结构优化
    3.2.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3.2.1.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结构设计
        3.2.2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实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高功率、可调谐、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的结构设计及实验
    4.1. 2μm光纤激光器的光路设计及实验
        4.1.1. 激光器输出端口位置的优化设计
        4.1.2. 激光器输出耦合比的优化设计
    4.2. 可调谐、单纵模的光路设计和实验结构
        4.2.1. 可调谐、单纵模2μm光纤激光器的光路设计
        4.2.2. 激光器调谐实验结果
    4.3. 超窄带宽滤波器实验与单纵模测量
        4.3.1. 单纵模状态测试结果
        4.3.2. 超窄带宽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4.4. 激光器输出稳定性设计及验证
        4.4.1. 激光器散热结构的设计
        4.4.2. 激光器输出稳定性测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内容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成果

四、Widely Tunable Fiber Ring Las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Erbium-Doped Fiber(论文参考文献)

  • [1]光注入掺铒光纤激光器混沌特性的研究[D]. 任静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新型光纤激光器和传感器的研究[D]. 唐子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新型二维材料光调制的全光纤脉冲激光器研究[D]. 李国儒. 山东大学, 2021(10)
  • [4]新型无源复合谐振腔滤波的窄线宽波长扫描光纤激光器研究[D]. 韦达. 河北大学, 2021(11)
  • [5]基于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2μm波段光纤激光技术研究[D]. 张鲁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基于光折变晶体中双波混频的自适应解调系统研究[D]. 江旭海.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7]面向气体探测应用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D]. 尹韬策. 浙江大学, 2020(02)
  • [8]基于多光纤环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研究[D]. 唐丽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9]基于可控光纤光栅的超窄线宽激光器调谐技术研究[D]. 李雨佳. 重庆大学, 2020(02)
  • [10]2μm波段单纵模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D]. 宋昱甫.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高浓度掺铒光纤宽可调光纤环形激光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