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敏探测器在三维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昌博[1](2020)在《多波长激光合束系统中光束监测装置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激光技术也随之发展,激光在军事、医疗、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各领域如材料加工、激光熔覆等对高功率、多波段激光的应用需求越来越旺盛。但是,单台激光器受热损伤、非线性效应、热透镜效应、元件结构、散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输出激光的波长和功率有限。如何获得具有高功率、宽波长的激光已成为国际上的重大瓶颈问题,激光合束技术被证明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波长合束可以对较宽波段范围内的多路激光进行合束,而且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其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在激光波长合束中,影响合束质量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在车载等特殊环境中,由于振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气体热效应、导光镜组件的稳定性、自动校正机构的精度和分辨率等会导致合束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提高激光波长合束的质量与合束效率,需要相应的监测装置来对子光束进行实时监测,并为误差修正提供依据,这对激光波长合束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波长合束的监测系统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对整个装置的整体布局、指向监测系统、位置监测系统和光斑中心定位算法等进行了设计研究。整个监测装置采用的是“漏光法”,即利用合光束经主导光镜反射后,透过的极小一部分光作为被监测光束进入到监测系统中,各个波长的光束会在光电探测器上形成光斑。通过对不同波长光束的光斑的中心位置进行定位,可以为光束校正装置(如:快速反射镜)的调整提供依据。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对合束激光的指向与位置重合度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根据整个装置所要完成的功能,整个光束监测系统包括两个小系统:指向监测系统和位置监测系统。指向监测系统用来监测激光光束相互之间倾斜的角度,位置监测系统用来监测激光光束之间位置的差异。计算得出倾斜角度和位置偏差后,可以通过控制快速反射镜进行补偿,进而减小合束偏差,提高合束精度。另外还要加入衰减系统和选通系统,衰减系统可以防止激光束的功率过高对镜片或光电探测器造成损伤,影响监测结果;选通系统可以对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选通,进而实现对不同波长的光束的监测。所以,对整个监测装置的设计,主要分为四个功能模块:指向监测系统、位置监测系统、衰减系统和选通系统。本文中还对反射镜的平移以及转动对光路的影响进行了数学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当反射镜发生平移和转动时,会对光路的位置和指向造成较大影响的结论。文中根据设计指标要求,分别对指向监测系统和位置监测系统进行光学设计和结构设计。利用光学设计软件仿真设计了一个15倍的色差较小的缩束系统,使激光束能全部打到光电探测器上从而完成对光束位置的监测。同样,利用光学软件仿真设计了一个焦距为1m的像差符合要求的聚焦系统,利用聚焦系统的焦距和光斑中心的坐标进而可以计算出激光束发生的偏转角度。然后分别在缩束系统和聚焦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的箱体、镜座以及物镜筒进行设计,进而得到指向和位置监测系统。还对两个系统的支撑体——箱体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在箱体上设计了减重槽,然后使用workbench对箱体进行有限元仿真优化,确定了减重槽的槽深,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使箱体能够同时兼顾轻量化、较高的共振频率、较小的变形,从而保证了监测装置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除了光学设计与结构刚度会对监测精度造成影响,光斑中心定位也会对系统的监测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还要对光斑中心定位算法进行研究。文中利用MATLAB软件对几种常用的光斑中心定位算法进行仿真、优化,分别得到了50组仿真数据,通过对仿真数据处理、对比和分析后,最后选定了灰度质心法来提取光斑的中心。最后,在完成合束激光监测系统的精密加工装调后,分别对指向单元的焦距、位置监测单元的缩束倍率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焦距为1002mm,缩束倍数为15.6,与设计目标相近,满足了系统的要求。对系统的指向和位置的监测精度等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合束激光监测系统的指向与位置监测精度分别为1.4"和0.1mm,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最后对合束精度进行了实验,得到合束的位差为1.8mm,角差为9μrad,说明本监测装置在合束中有积极的作用。
楼张鹏[2](2019)在《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平动点轨道动力学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在近地卫星和载人航天两大领域取得辉煌成功后,中国航天迎来以深空探测为首要目标的新纪元。在“嫦娥工程”的带领下,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等任务计划逐一部署实施。深空探测由于目标遥远,其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新型空间推进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探测目标选择合适的空间平台。以电推进和太阳帆推进为代表的连续小推力推进技术因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可控性和更大的有效载荷比而在深空任务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空间平台方面,日地系统共线平动点则因具备优良的动力学特性和绝佳的观测条件而成为对日及对深远宇宙观测的理想位置。然而,共线平动点固有的不稳定性为其任务设计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连续小推力推进技术为基础,针对平动点轨道保持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并提供性能良好的解决方案,旨在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两个方面为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为讨论平动点附近航天器的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天体力学模型近似。轨道的精确性则直接关系到日地平动点任务长期执行所需的能量大小。在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下,本文采用Lindstedt-Poincare摄动法构造围绕平动点与人工平动点的三阶解析周期轨道。利用解析轨道的初值,通过微分校正技术构造精确数值轨道,消除解析轨道的误差,并以此作为平动点任务的预设轨道。运行于平动点的航天器仅需微小推力便可实现长期的轨道驻留,但共线平动点在本质上是不稳定平衡点。为了防止航天器在外界干扰下飞离预设轨道,必须提供切实有效的主动轨道保持控制策略。鉴于目前已有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滑模控制策略。使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动力学、外部扰动和不确定性因素,克服控制器对系统模型信息的依赖,从而保证其鲁棒性;通过反步滑模控制实现系统总扰动的实时补偿,从而保证系统稳定。使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分析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并通过与自抗扰控制和常规反步滑模控制的对比,证明该方法能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在收敛速度、抑制超调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均有突出的性能表现。相比近地任务,深空探测任务的执行难度和投入成本显着提升。为了防止任务失败,深空探测任务对航天器整体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航天器各子系统中,推进系统是可靠性方面的薄弱环节,其故障屡有发生。为保证航天器在发生推进系统部分失效故障时仍能稳定运行,本文提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鲁棒主动容错控制策略.: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总扰动,保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通过参数自适应实时估计推进系统的失效程度,及时调整推力输出;通过自适应鲁棒控制实现系统总扰动的实时补偿,保证系统稳定。通过与被动容错控制策略的对比,证明该方法在发生推进系统失效故障时依然能保证高精度的轨道跟踪,同时在短时故障恢复能力方面具有优越表现。为了拓展自然平动点的对日监测能力,航天学界提出了人工平动点任务构想。人工平动点既非稳定点也非平衡点,其轨道维持所需的能量消耗已超出电推进系统的能力范围。本文利用太阳帆产生光压力实现人工平动点轨道保持。借鉴JAXA IKAROS号太阳帆的技术经验,引入反射率控制设备和薄膜式太阳能电池,建立变反射率太阳帆光压力模型和太阳能帆推力模型。为了解决传统太阳帆控制的欠驱动问题,变反射率太阳帆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实现帆面反射率调节,太阳能帆则同时装载了帆面与辅助电推进系统。在轨道控制方面,由于大面积结构的限制,必须保证帆面姿态的平滑慢变。本文提出基于时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滑模控制策略,在抑制常规扩张状态观测器“峰值”效应的同时保证控制器的性能,实现高精度、强鲁棒的太阳帆人工平动点轨道保持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太阳帆对轻质材料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加上超大面积柔性结构在轨展开仍有难度,因此太阳帆推进尚在技术试验阶段。作为另一种新兴的推进技术概念,电动太阳风帆利用带正电压的金属细链排斥太阳风粒子流中的质子,既避免了对大面积柔性结构的需求,又能产生幅值更大的推力,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电动太阳风帆应用于人工平动点轨道。考虑到与太阳帆结构同样的控制约束,为其设计了基于时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滑模轨道保持控制策略,实现了电动太阳风帆人工平动点轨道的高精度、高鲁棒性保持控制,同时也证明了高性能的电动太阳风帆可以实现比太阳帆更深距离的人工平动点任务。
冯一飞[3](2019)在《高能量分辨率RIXS线站系统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esonant Inelastic X-ray Scattering,RIXS)技术已迅速成为研究材料性质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成为备受重视的一种新生谱学探测手段。当前,RIXS线站已纳入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套用于RIXS技术的大型科学装置有着重大意义。本论文针对RIXS测量实验高能量分辨率要求,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RIXS光学设计与仿真;2)RIXS线站本体设计;3)RIXS探测器相对空间位置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首先,根据RIXS测量实验要求,采用光线追迹方法,设计了一套满足使用要求的RIXS光路。束线部分,通过添加椭球镜,实现了光通量的提升。谱仪部分,借鉴立体角计算公式和光栅方程,实现了光斑成像无像差。给出了主要光学元器件可行的参数设计结果,并提出了RIXS线站机械结构的要求。然后,针对光学原理提出的机械要求,提出了一种带长距离振动反馈控制的RIXS线站结构设计方案。阐述了线站各模块关键技术和工作原理,对关键元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和计算。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桁架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分析与校核,进一步提高了线站结构的稳定性。最后,选用压电陶瓷作动器作为振动反馈控制执行器,保证CCD探测器相对空间位置稳定性。为进一步提升控制效果,通过数学模型前馈控制的方法,有效抑制了压电陶瓷材料迟滞非线性特性,提高了压电陶瓷作动器定位精度,为设计高精度、高稳定性的CCD探测器振动反馈控制系统做好了前期工作。本文对RIXS线站光学、结构、控制方面的研究,为研制我国第一套RIXS线站系统提供了可借鉴信息。
孔小奎[4](2019)在《PTW系统在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调试阶段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在借助政府的推动和助理下,中国深海钻井平台和采油装置的研究将随着技术进步,平台的设计性能也逐步优化,迸发出无穷的潜力,尤其是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建造过程中安全有序,成为各海洋工程企业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在消化吸收已有油气生产行业IOGP作业安全许可(PTW)管理程序框架的基础上,以Bluewhale项目为目标船,开发研究半潜钻井平台建造阶段的PTW管理规范、调试过程和建造交叉管理的安全标准、调试安全作业中机械和电气隔离挂锁规范,以及在数据化、智能化的背景下PTW如何建立数据库及动态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最终形成平台在建造阶段尤其是进入调试阶段的最佳PTW控制体系规范和数据化系统,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了反复探索和应用,形成具有可推广可复制性的研究成果。(1)根据项目建造流程,完善本项目调试阶段PTW流程管理体系,包括PTW作业许可手册、重大风险作业流程、工作安全分析(JSA)、机械完工(MCC)等;(2)为了防止调试阶段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误操作,对隔离挂锁和挂牌程序进行安全行分析;(3)调试阶段PTW作业安全的数据化、智能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主要包括PTW管理数据系统以及PTW数据系统有效地和数据控制系统(PDCS)结合,以及人员定位系统的智能化研发应用。
周福玲[5](2016)在《预测算法在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无线激光通信具有通信速率高、方向性好、频谱宽、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以及功耗低等优点,是未来最有潜力的通信模式之一。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机载间激光链路向着传输速率高、系统集成化、多功能化、跟踪精度高等的趋势发展。传统的激光通信系统中捕获、瞄准和跟踪技术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平衡机载激光通信和光电跟踪的设计,有效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是机载光电平台的技术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同时采用扩展卡尔曼预测算法预测目标状态,进而提高系统跟踪精度。本文首先提出了机载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跟踪方式的切换;介绍了目标辐射特性,并确定了系统探测目标所使用的波段;讨论了影响系统APT性能的外界约束条件,重点分析了大气信道和飞机环境振动等对APT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常用坐标系以及坐标系间的相互转换,根据机载系统模型是线性目标模型和非线性观测模型,将跟踪坐标系选作混合坐标系,简单叙述了目标跟踪原理以及常见目标运动模型。当本机载端同己方运动目标进行通信时,本文提出采用被动探测实现粗跟踪功能;由于使用激光测距作为系统的信标光进行精确跟踪将导致功率浪费,故本文提出一种误差修正的扩展卡尔曼预测算法实现目标的精跟踪功能。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误差修正扩展卡尔曼预测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小非线性跟踪误差,使得目标位置误差精度提高约82%,可以满足机载激光通信的跟踪精度要求。
颜超超[6](2016)在《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通信领域的重点已由传统的微波通信转移到光通信。保偏光通信作为光通信的一种特殊方式具有高保密性、高码率、高带宽以及通信设备重量轻、体积小和功耗低等优点。捕获、跟踪、以及瞄准(ATP)技术是保偏光通信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保偏光通信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高性能、高精度的ATP系统的研制是保偏光通信研究的重点。本课题将偏振测量技术、姿态信息获取技术、目标跟踪技术相结合,探索研究复合姿态信息获取的传感机理,在获取空间信标姿态的同时,实现偏振基矢的空间传递与特性分解,以及单传感器复合信息获取。以正交偏振信标光作为运动平台姿态和偏振基矢改变的测量载体,通过使用二维光电位置传感器对信标光携带的三维姿态进行测量,从而获得运动平台的俯仰、方位和滚转的角度信息,同步实现运动目标跟踪和偏振基矢测量的目的。其中论文工作主要有:1、围绕光电位置探测器(PSD)的横向光电效应,分析信标光路方位-偏振角度复合信息共光路检测及解耦过程,输出正交平行偏振光,其光强与偏振角度成比例,从而实现空间位置姿态传递功能。2、基于PSD横向光电效应,利用信标光照射在PSD表面产生的四个电极光电流反推光束主轴信息,并与偏振光旋转矢量角度信息比较,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获得信标光同步偏振状态信息,在同一光路、同一元器件上实现信标光跟踪与基矢角检测的目的。3、基于LabVIEW设计了上位机软件进行了算法处理,并进行了实时在线检测,很好完成了GPSINS的误差修正,实现稳定、自适应的目标跟踪控制过程。4、最后设计了跟瞄系统的机械结构,基于LabVIEW平台搭建模型,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建立模糊PID控制算法,改善了原有PID算法试探性修改控制参数的弊端,提高了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自适应性。
宋铁强[7](2016)在《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结构设计及模糊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航天发射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技术要求逐渐降低,因此低成本、高性能的商业运载火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外已经开始了垂直起落方式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方案的飞行试验,但以往的研究中,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且主要集中于多刚体模型或多刚体向单刚体模型简化方向上,并不考虑系统构件的弹性变形。本文从生物跳跃角度出发,设计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对关键吸能减震部分进行设计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最终进行联合仿真,得出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系统的着陆缓冲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仿生学原理来思考弹性缓冲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设计出弹性缓冲装置的总体结构。建立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系统多自由度的空间运动系统坐标系,通过分析系统自由度和着陆方式,对弹性缓冲装置系统的着陆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着陆系统模型,并进行简化模型,建立弹性缓冲装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磁流变液及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进行研究,了解磁流变阻尼器基本工作原理。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并建立针对弹性缓冲装置的缓冲系统力学模型。经过分析研究,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分析和材料选取,设计出一种适合弹性缓冲装置的磁流变液。最后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结构优化和电磁分析,确定缓冲系统的力学参数。应用模糊控制系统,分析确定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方法、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和语言变量等。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变量和控制状态进行分析,规定“模糊控制规则”。应用Matlab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出针对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的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并确定模糊控制系统参数。应用Adams和Matlab/Simulink对可重复使用火箭起落缓冲装置进行联合仿真,分析得出着陆系统着陆时的缓冲性能曲线。分析了弹性缓冲装置着陆过程中的缓冲性能,说明本文设计能够满足着陆要求。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和姿态偏角对弹性缓冲装置缓冲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于可重复使用火箭起落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的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宇峰[8](2015)在《ZTC4钛合金铣削工艺及其结构件加工变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现代航空航天产品高强度、高耐热性和结构紧凑等要求,铸造钛合金整体结构件在此类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此类零件在机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让刀现象,钛合金的难加工性会使刀具磨损加快,材料的去除使结构件应力重分布,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结构件产生较大的加工变形。本文以ZTC4铸造钛合金整体结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退火及应力重分布、切削载荷、刀具磨损等因素对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变形控制策略。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经验公式。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刀具磨损与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宽度的关系,指出在研究参数范围内,每齿进给量对刀具后刀面磨损影响最为明显,建立了后刀面磨损量与切削用量和时间的经验公式。2.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圆盘零件的退火热处理过程,建立了ZTC4钛合金退火热处理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结构件的退火热处理过程并建立了其初始应力场。3.基于有限元仿真,分别研究了退火及应力释放、切削载荷、刀具磨损对加工变形的影响规律,并耦合上述因素获得了结构件变形的预测值;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实际加工结构件最终变形量,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加工参数的优化,提出了刀具补偿的方法来减小加工变形,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优化后的参数和补偿后的路径确实能控制变形。
史阿苗[9](2014)在《激光束的指向稳定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束高精度高稳定度指向控制技术是近年来各个国家研究机构的一大热点,随着光电捕获、瞄准、监视和跟踪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系统稳定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消除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振动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论文主要研究了双FSM(快速偏转镜)光束稳定指向系统,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了由于激光器抖动所引起的光束指向误差,完成了光束平动和转动四个自由度的补偿。实验中采用的是Sitek公司生产的二维PSD,属于双面型PSD,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于双面型PSD的信号处理电路,解决了不便于施加反偏电压的缺陷。位置敏感探测器是整个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影响PSD测量的误差来源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一些分析。在双FSM光束稳定系统中,通过具体的光路分析计算出了PSD的测量位移偏差与其对应的FSM需要补偿的偏差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工控机计算后给出FSM的控制信息,控制FSM镜片的偏转,最终完成对激光束的指向稳定。整个实验中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模转换部分均由A-823PGL采集卡完成。
刘国萍[10](2014)在《Oerlikon齿制螺旋锥齿轮加工误差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螺旋锥齿轮广泛应用于拖拉机、汽车、航空航天以及轻工机械等精密机器设备中,其质量、性能、寿命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中采用连续分度法,用端面滚刀盘及奥利康齿制铣齿设备来加工的等高齿制的锥齿轮称为奥制螺旋锥齿轮,由于其面角、根角、和节角均相等,不需要切削刀具的压力角修正,使得机床调整变得简单,同时也使得接触区的调整变得更加快捷,在许多欧美的汽车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奥利康螺旋锥齿轮齿面结构复杂,其齿线在传动中不产生轴向力,因此,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受到这种限制,目前国内针对奥利康螺旋锥齿轮的加工、应用均很少,仍然属于研究探索阶段。特别是对齿面加工误差的精确测量也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针对螺旋锥齿轮齿面测量方法多为接触式,在测量过程中,探针与工件表面接触,容易导致工件表面磨损。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非接触式的螺旋锥齿轮齿面偏差非接触测量方法,能够应用于奥利康螺旋锥齿轮齿面偏差的测量。其测量原理是:首先建立齿面的数学模型;其次在模型的基础上规划测量网格路径,计算得到网格结点的理论坐标及法向方向;利用X Y精密移动平台带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齿面上的45个规划的测量点进行顺序测量,利用曲面匹配及补偿理论,得到实际齿面与理论齿面之间在法线方向偏差拟合出差曲面;最后提取相应的误差参数,进而评定奥利康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偏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螺旋锥齿轮加工过程原理确定了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完成了测量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提出了齿轮齿面误差测量的详细工作流程。2.设计了奥利康螺旋锥齿轮测量系统的机械结构,能够根据测量路径实现激光传感器测头以及齿轮在空间范围内的移动,相互配合完成45个齿面点的测量运动过程。设计的齿轮倾斜定位台,不仅具有固定自定心,还能实现与水平面一定角度倾斜,可有效地避免测量过程中对激光光条的遮挡。3.对硬件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组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及校核。4.根据测量方法完成了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并针对主要模块进行了实验验证。5.对螺旋锥齿轮齿面偏差测量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主要误差来源。
二、位敏探测器在三维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位敏探测器在三维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波长激光合束系统中光束监测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合束的研究概况 |
1.2.1 相干合束 |
1.2.2 非相干合束 |
1.3 光束监测的方法 |
1.4 应用前景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功能与指标要求 |
2.2 系统的整体设计 |
2.3 光电探测器的选取 |
2.3.1 CCD图像传感器 |
2.3.2 CMOS图像传感器 |
2.3.3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
2.3.4 光电位敏探测器(PSD) |
2.4 反射镜装调误差分析 |
2.4.1 齐次坐标法介绍 |
2.4.2 变换矩阵 |
2.4.3 镜面反射矩阵 |
2.4.4 反射镜安装误差对光路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测单元的设计与分析 |
3.1 指向监测单元 |
3.1.1 光学系统的设计 |
3.1.2 光学系统的仿真 |
3.1.3 机械结构的设计 |
3.1.4 振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5 机械系统的有限元优化仿真 |
3.2 位置监测单元 |
3.2.1 光学系统的设计 |
3.2.2 光学系统的仿真 |
3.2.3 机械结构的设计 |
3.2.4 机械系统的有限元优化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斑图像的处理 |
4.1 引言 |
4.2 激光光斑图像的仿真 |
4.3 光斑图像的加噪 |
4.3.1 高斯噪声 |
4.3.2 椒盐噪声 |
4.4 图像去噪 |
4.4.1 中值滤波 |
4.4.2 高斯滤波 |
4.5 光斑中心提取算法 |
4.5.1 灰度质心法 |
4.5.2 最小二乘圆拟合法 |
4.5.3 Hough法及其改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调与实验 |
5.1 装调与标校 |
5.1.1 装调 |
5.1.2 标校 |
5.2 实验 |
5.2.1 聚焦系统的焦距的检测 |
5.2.2 指向监测精度的检测 |
5.2.3 缩束倍数的检测 |
5.2.4 位置监测精度的检测 |
5.2.5 合束精度的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平动点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写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日地共线平动点探测任务发展现状 |
1.2.2 日地共线平动点轨道保持控制研究现状 |
1.2.3 太阳帆推进技术发展现状 |
1.2.4 日地人工平动点轨道任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与平动点 |
2.1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 |
2.1.1 动力学模型 |
2.1.2 平动点 |
2.2 共线平动点轨道 |
2.2.1 近似解析轨道 |
2.2.2 精确数值轨道 |
2.3 人工平动点及其轨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推进航天器日地平动点轨道保持控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控制器设计 |
3.3.1 自抗扰轨道保持控制 |
3.3.2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滑模轨道保持控制 |
3.3.3 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 |
3.4 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条件设置 |
3.4.2 数值仿真结果 |
3.4.3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推进航天器日地平动点轨道保持容错控制 |
4.1 引言 |
4.2 电推进航天器执行机构故障模型 |
4.3 容错控制器设计 |
4.3.1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
4.3.2 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仿真条件设置 |
4.4.2 数值仿真结果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帆日地人工平动点轨道保持控制 |
5.1 引言 |
5.2 太阳帆光压力模型 |
5.2.1 理想反射太阳帆光压力模型 |
5.2.2 变反射率太阳帆光压力模型 |
5.2.3 太阳能帆推力模型 |
5.2.4 人工平动点附近的变反射率太阳帆和太阳能帆 |
5.3 控制器设计 |
5.3.1 基于时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滑模控制 |
5.3.2 控制分配 |
5.4 仿真与分析 |
5.4.1 仿真条件设置 |
5.4.2 数值仿真结果 |
5.4.3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动太阳风帆日地人工平动点轨道保持控制 |
6.1 引言 |
6.2 电动太阳风帆推力模型 |
6.3 控制器设计 |
6.3.1 基于时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步滑模控制 |
6.3.2 控制分配 |
6.4 仿真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7.4 研究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共线平动点三阶解析周期轨道中的系数 |
附录B 雅可比矩阵中的各项偏导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 |
(3)高能量分辨率RIXS线站系统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RIXS光学设计与仿真 |
2.1 引言 |
2.2 束线光路优化设计 |
2.3 谱仪光路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RIXS线站本体设计 |
3.1 引言 |
3.2 线站技术指标及模块化设计 |
3.3 驱动元件设计和校核 |
3.4 桁架结构刚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RIXS探测器相对空间位置高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迟滞特性及实验研究 |
4.3 迟滞特性数学建模 |
4.4 迟滞前馈补偿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光源能量下镜片表面照射面积)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申请专利目录) |
(4)PTW系统在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调试阶段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调试PTW管理制度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
2.1 概述 |
2.2 PTW管理制度流程的完善及开发 |
2.2.1 现状分析 |
2.2.2 建造调试阶段的作业类型统计分析 |
2.2.3 项目建造调试阶段人员担当 |
2.2.4 过程要求 |
2.3 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的研究及开发应用 |
2.3.1 研究范围与应用领域 |
2.4 项目重大风险作业管理的研究 |
2.4.1 重大风险作业过程管理研究 |
2.4.2 附件 |
2.5 项目重大风险作业应用研究 |
2.5.1 倾斜试验作业管理组织机构 |
2.5.2 倾斜试验风险评估 |
2.5.3 倾斜试验检查清单 |
2.5.4 倾斜试验系泊布置图 |
2.5.5 倾斜试验压载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隔离挂锁挂牌管理应用及开发 |
3.1 隔离研究应用及开发 |
3.2 机械隔离研究 |
3.2.1 机械隔离基本流程 |
3.2.2 工作组 |
3.2.3 相关活动 |
3.2.4 快速线锁和隔离标示 |
3.3 电气隔离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TW数据化和智能化系统开发及研究 |
4.1 开发PTW数据库平台 |
4.1.1 PTW数据库的组成构想设计 |
4.2 建造调试阶段人员定位系统的开发及研究 |
4.2.1 系统理论内容研究 |
4.2.2 系统功能设计 |
4.2.3 定位系统组成 |
4.3 子系统概况描述 |
4.3.1 信息采集系统 |
4.3.2 通讯系统 |
4.3.3 视频随动系统 |
4.3.4 三维可视显示系统 |
4.4 PTW系统成果展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预测算法在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发展状况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的结构 |
2.1.1 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介绍 |
2.1.2 系统工作原理 |
2.1.3 跟踪方式切换 |
2.2 目标辐射特性 |
2.2.1 可见光辐射特性 |
2.2.2 红外辐射特性 |
2.2.3 激光主动探测 |
2.3 影响光电跟踪性能的因素 |
2.3.1 大气对APT性能影响分析 |
2.3.2 振动对光电跟踪系统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目标跟踪理论基础 |
3.1 常用坐标系及坐标系间转换 |
3.1.1 坐标系定义 |
3.1.2 坐标系间转换 |
3.2 跟踪坐标系的选择 |
3.3 目标跟踪原理 |
3.4 机动目标运动模型 |
3.4.1 CV模型和CA模型 |
3.4.2 Singer模型 |
3.4.3 半马尔可夫模型 |
3.4.4 Noval模型 |
3.4.5 机动目标“当前”统计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载平台下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4.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推导 |
4.1.1 理论推导 |
4.1.2 误差来源及分析 |
4.2 误差修正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4.2.1 算法应用背景 |
4.2.2 误差修正分析 |
4.3 系统模型与仿真 |
4.3.1 系统模型 |
4.3.2 误差对比 |
4.3.3 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保偏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
1.3 ATP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
1.4 ATP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ATP结构组成及关键参数分析 |
2.1 保偏光通信系统组成 |
2.2 ATP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系统组成及各部分要求 |
2.2.2 系统中的误差检测器件 |
2.3 ATP系统关键参数及技术考虑 |
2.3.1 信标光链路 |
2.3.2 跟踪灵敏度 |
2.3.3 捕获灵敏度 |
2.4 ATP系统的工作过程 |
2.5 ATP系统控制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电跟踪传感器选型及PSD特性分析 |
3.1 偏振光位置传感器的选择 |
3.2 PSD的光电特性 |
3.2.1 PN结的纵向光电效应 |
3.2.2 PN结的横向光电效应 |
3.3 PSD的结构特点 |
3.4 PSD测量性能的分析 |
3.4.1 PSD位置测量公式的优化 |
3.4.2 入射光斑尺寸对PSD测量精度的影响 |
3.4.3 其他影响PSD精度的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姿态获取子系统技术研究及光路搭建 |
4.1 偏振光学系统的琼斯矩阵表示法 |
4.1.1 偏振光的琼斯矢量 |
4.1.2 光学元件的琼斯矩阵 |
4.2 常用元器件的琼斯矩阵 |
4.2.1 线偏振器的琼斯矩阵 |
4.2.2 一般波片的琼斯矩阵 |
4.2.3 反射型元件的琼斯矩阵 |
4.3 姿态获取子系统中偏振对比度保持技术 |
4.3.1 偏振对比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提高偏振对比度的策略 |
4.4 运动平台的三维姿态 |
4.5 姿态获取技术研究及光路分析 |
4.5.1 两维PSD位移及空间信标角测量 |
4.5.2 马吕斯定律及应用 |
4.5.3 偏振基矢角的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跟瞄子系统技术研究及硬件结构设计 |
5.1 跟踪前初始捕获系统 |
5.1.1 GPS工作原理 |
5.1.2 INS工作原理 |
5.1.3 GPS/INS组合系统 |
5.1.4 GPS/INS系统误差分析 |
5.2 初始捕获系统硬件结构 |
5.3 初始捕获系统算法分析 |
5.3.1 模糊PID控制理论 |
5.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TP系统设计实现及控制仿真 |
6.1 系统硬件选取以及特性分析 |
6.1.1 系统硬件选取 |
6.1.2 传感器的噪声及分析 |
6.2 上位机设计及模块分析 |
6.2.1 PSD三维姿态信息解耦模块 |
6.2.2 ATP跟瞄系统控制及演示模块 |
6.3 空间信标角的测量试验及数据分析 |
6.3.1 位置测量试验 |
6.3.2 角度测量试验 |
6.4 偏振基矢角的测量试验及数据分析 |
6.4.1 偏振测量实验 |
6.4.2 三维姿态解耦实验 |
6.5 ATP系统控制 |
6.5.1 步进电机数学模型 |
6.5.2 步进电机PID控制及细分模块 |
6.5.3 步进电机模糊PID闭环控制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结构设计及模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现状 |
1.3.2 着陆缓冲机构发展现状 |
1.3.3 磁流变阻尼器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弹性缓冲装置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
2.1 弹性缓冲装置总体设计 |
2.1.1 弹性缓冲装置总体设计思路 |
2.1.2 弹性缓冲装置着陆腿数量及空间结构布局 |
2.1.2.1 着陆腿数量 |
2.1.2.2 空间结构布局 |
2.1.3 着陆装置缓冲方案选择 |
2.2 弹性缓冲装置着陆腿机构设计 |
2.2.1 着陆腿机构设计 |
2.2.2 着陆腿尺寸参数的确定 |
2.2.3 伸缩机构设计 |
2.3 弹性缓冲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2.3.1 弹性缓冲装置系统模型 |
2.3.2 弹性缓冲装置样机制作 |
2.4 动力学分析 |
2.4.1 坐标系的定义与转换 |
2.4.2 弹性缓冲装置着陆方式分析与选取 |
2.4.3 基本假设 |
2.4.4 弹性缓冲装置动力学模型 |
2.4.5 弹性缓冲装置动力学模型简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弹性缓冲装置缓冲器设计 |
3.1 磁流变液研究 |
3.2 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模式 |
3.3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3.3.1 Bingham模型 |
3.3.2 新型修正Bingham模型 |
3.4 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 |
3.4.1 静力分析 |
3.4.2 磁流变阻尼器材料的选取 |
3.4.3 MR阻尼器单节段结构设计 |
3.5 磁流变阻尼器结构优化 |
3.6 磁流变阻尼器电磁分析及力学参数确定 |
3.7 磁流变阻尼器密封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性缓冲装置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
4.1 模糊控制系统分析 |
4.1.1 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特点 |
4.1.2 模糊控制器组成 |
4.2 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 |
4.2.1 量化因子的确定 |
4.2.2 语言变量的选取 |
4.2.3 隶属函数的确定 |
4.2.4 模糊规则库的确定 |
4.2.5 比例因子的确定 |
4.3 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4.3.2 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的确定 |
4.3.3 模糊控制器状态分析 |
4.3.4 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弹性缓冲装置联合仿真 |
5.1 联合仿真概述 |
5.2 联合仿真实现过程 |
5.2.1 建立Adams机械系统仿真模型 |
5.2.2 确定Adams的输入输出变量 |
5.2.3 机械系统的控制模块设计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弹性缓冲装置着陆过程仿真分析 |
5.3.2 控制策略对弹性缓冲装置缓冲性能的影响 |
5.3.3 姿态偏角对弹性缓冲装置缓冲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ZTC4钛合金铣削工艺及其结构件加工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钛合金切削加工研究现状 |
1.3 毛坯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1.4 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及控制研究现状 |
1.4.1 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产生原因 |
1.4.2 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的研究现状 |
1.4.3 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的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ZTC4钛合金铣削实验研究 |
2.1 切削过程物理现象简介 |
2.1.1 切削力的来源与测量 |
2.1.2 切削温度的来源与测量 |
2.1.3 刀具后刀面磨损简介 |
2.2 实验设备与条件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切削力的实验结果与建模 |
2.3.2 切削温度的实验结果与建模 |
2.3.3 刀具后刀面磨损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TC4退火过程仿真及验证 |
3.1 有限元概念及ANSYS软件简介 |
3.1.1 有限元技术 |
3.1.2 ANSYS软件简介 |
3.2 退火过程物理方程及边界条件 |
3.3 ZTC4圆盘件退火应力建模及验证 |
3.3.1 ZTC4圆盘退火热处理的有限元模拟 |
3.3.2 ZTC4圆盘退火应力的实验验证 |
3.4 ZTC4结构件初始应力场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件加工变形规律及其变形控制研究 |
4.1 结构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几何模型的创建 |
4.1.2 网格模型 |
4.1.3 材料模型 |
4.1.4 载荷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
4.1.5 铣削走刀路径的施加 |
4.2 结构件加工变形预测研究 |
4.2.1 研究区域及变形值提取方法 |
4.2.2 退火及应力释放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研究 |
4.2.3 切削载荷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研究 |
4.2.4 刀具磨损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研究 |
4.2.5 加工变形的综合影响研究 |
4.2.6 走刀路径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
4.2.7 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实验验证 |
4.3 结构件加工变形的控制策略 |
4.3.1 优化参数 |
4.3.2 刀具补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激光束的指向稳定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战术高能激光武器 |
1.2 激光通信 |
1.2.1 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 |
1.2.2 激光通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流程 |
1.2.3 JPL和ATP技术 |
1.2.4 激光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激光束稳定指向系统实验方案 |
2.1 激光稳定指向系统 |
2.2 系统光路设计 |
2.3 系统设备 |
2.3.1 光源 |
2.3.2 快速偏转镜 |
2.3.3 控制器FSM-CD300B |
2.3.4 二维位置敏感探测器 |
2.3.5 滤光片 |
2.3.6 分束镜 |
2.3.7 采集卡 |
2.4 数据采集 |
2.4.1 A/D转换 |
2.4.2 数据处理 |
3 位置敏感探测器PSD |
3.1 PSD的发展状况及应用领域 |
3.1.1 PSD的发展状况 |
3.1.2 PSD的应用领域 |
3.2 PSD结构及工作原理 |
3.2.1 PN结的横向光电效应 |
3.2.2 一维PSD |
3.2.3 二维PSD |
3.3 PSD光电信号处理 |
3.3.1 一维PSD基本的信号处理电路 |
3.3.2 针对双面型PSD的信号处理电路 |
3.4 PSD的误差分析 |
3.4.1 背景光对PSD器件干扰的影响 |
3.4.2 噪声对PSD器件的影响 |
3.4.3 暗电流对PSD器件的影响 |
3.4.4 PSD器件的边缘特性 |
4 快速偏转镜(FSM) |
4.1 FSM工作原理 |
4.1.1 音圈电机 |
4.1.2 曲型悬挂机构 |
4.1.3 位置感应器 |
4.1.4 FSM技术中突出的 2 个优点 |
4.2 FSM-300 主要技术指标 |
4.3 FSM带宽 |
4.4 FSM-CD300B控制器 |
4.5 FSM系统的频率特性 |
5 实验分析 |
5.1 单FSM光束稳定系统 |
5.1.1 光路设计 |
5.1.2 基于单FSM光束稳定系统的理论分析 |
5.1.3 基于单FSM光束稳定系统的实验分析 |
5.2 双FSM光束稳定系统 |
5.2.1 分束镜 1 到PSD1 和FSM2 的距离关系 |
5.2.2 FSM偏转角度与PSD位置偏差的数学关系 |
5.2.3 误差分析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Oerlikon齿制螺旋锥齿轮加工误差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系统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
1.3.2 硬件系统设计 |
1.3.3 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
1.3.4 仿真测量及误差分析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奥利康螺旋锥齿轮测量系统工作原理 |
2.1 螺旋锥齿轮类型及特点 |
2.2 奥利康螺旋锥齿轮切齿原理 |
2.2.1 成形法 |
2.2.2 范成法 |
2.3 奥利康螺旋锥齿轮参数测量原理 |
2.3.1 齿轮参数描述 |
2.3.2 齿面网格划分 |
2.3.3 激光遮挡干涉 |
2.3.4 测量原理 |
2.4 齿轮齿面参数测量过程 |
2.4.1 齿面测量路径规划 |
2.4.2 齿面测量过程 |
2.5 测量与齿轮工件坐标系之间的定位 |
2.5.1 位置定位 |
2.5.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2.6 数据处理原理 |
2.6.1 数据预处理 |
2.6.2 最小二乘法曲面拟合 |
2.6.3 理论齿面法矢 |
2.6.4 螺旋锥齿轮整体误差分解 |
2.6.5 差曲面获取 |
2.7 本章小结 |
3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结构及功能描述 |
3.1.1 总体结构及功能描述 |
3.1.2 系统机械运动机构描述 |
3.1.3 采集系统模块功能描述 |
3.1.4 数控系统功能描述 |
3.2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选购 |
3.2.1 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 |
3.2.2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选型 |
3.3 X-Y精密移动平台 |
3.3.1 X-Y移动平台结构与选购 |
3.3.2 X-Y移动平台控制原理 |
3.4 旋转工作台组件 |
3.4.1 旋转工作台工作原理 |
3.4.2 旋转工作台结构与选购 |
3.5 齿轮倾斜定位夹具组件设计 |
3.5.1 倾斜定位夹具设计原则 |
3.5.2 倾斜定位夹具结构设计 |
3.5.2.1 三爪卡盘结构设计 |
3.5.2.2 倾斜组件结构设计 |
3.6 柱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软件系统设计及仿真测量 |
4.1 软件系统总体功能描述 |
4.2 软件系统模块设计 |
4.2.1 螺旋锥齿轮建模 |
4.2.2 螺旋齿面测量点路径规划 |
4.2.3 采集数据的预处理 |
4.2.4 曲面拟合及差曲面获得 |
4.2.5 齿面偏差图形显示模块 |
4.2.6 齿面误差参数提取方法 |
4.2.7 齿面偏差测试报告的生成模块 |
4.3 齿轮齿面偏差仿真测量 |
4.5 本章小结 |
5 测量系统整体误差分析 |
5.1 测量系统误差构成及成因分析 |
5.1.1 激光位移传感器使用误差 |
5.1.2 数据处理方法误差 |
5.1.3 运动机构误差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四、位敏探测器在三维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波长激光合束系统中光束监测装置的设计[D]. 陈昌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2]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平动点轨道动力学与控制[D]. 楼张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3]高能量分辨率RIXS线站系统设计与分析[D]. 冯一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PTW系统在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调试阶段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 孔小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5]预测算法在机载激光通信与光电跟踪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周福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3)
- [6]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D]. 颜超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7]可重复使用火箭弹性缓冲装置结构设计及模糊控制系统研究[D]. 宋铁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8]ZTC4钛合金铣削工艺及其结构件加工变形研究[D]. 黄宇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3)
- [9]激光束的指向稳定控制系统研究[D]. 史阿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4(04)
- [10]Oerlikon齿制螺旋锥齿轮加工误差测量方法研究[D]. 刘国萍.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