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对端重叠网络的通用大规模计算资源共享环境的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顾瑞春[1](2020)在《面向移动物联网的切片模型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移动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各种移动应用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也在不断增强。物联网的发展将移动通信的范围从人-人通信延伸到人与物、甚至是物与物的智能互联等更加广阔的行业和领域。移动物联网将会是未来移动互联网中终端数据量最大、用户数量最多、应用最为普遍的网络应用之一,也将成为未来网络应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势必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技术挑战。现有的移动互联网架构,已经无法适应物联网的爆发式发展。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架构是为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或者为智能手机运行各类互联网应用设计的,而并非为物联网设计。在未来纷繁复杂的网络场景下,现有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各类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需求。网络切片是运行在物理或虚拟基础设施之上的逻辑网络,能够将网络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切分为多个具有不同配置的逻辑网络,各切片间相互隔离,互不影响,能够满足移动物联网的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是下一代移动网络中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技术。本文对移动物联网切片中各个功能组件的灵活部署和资源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图论(Graph Theory)对物联网切片进行了模型映射和理论分析,运用深度学习、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移动边缘计算、以及图神经网络等技术,对移动物联网切片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在虚拟化平台上的移动物联网切片模型及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基于多层图论的移动物联网切片分析模型针对物联网应用的不同需求,以图论为基础建立多层图切片模型,将不同应用所划分的切片映射到相应的图层中,对各切片初始化过程中组件部署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切片运行过程中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面向移动终端的低时延边缘切片等移动物联网切片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深入分析,建立了以满足多任务复杂物联网应用需求为研究目标的多层图模型。2)基于随机游走的移动物联网切片部署策略在切片初始化过程中,提出一种面向业务的安全可扩展移动物联网切片部署策略,通过对业务类型及资源需求进行分类识别,运用图随机游走模型,在网络的不同位置按需部署切片的虚拟功能组件,并通过MACsec over VxLAN将各组件连接,形成安全可扩展虚拟功能链。该方案能够在对系统性能影响极低的前提下,提高虚拟功能部署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可为下一代移动物联网中对这些性能需求较高的切片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原型系统。3)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物联网切片资源管理方案在切片运行过程中,针对不同切片复杂多变的资源需求,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需求预测模型和基于多智能体多级奖励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切片资源动态管理方案。生成对抗网络用来进行切片资源需求的精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作为强化学习的输入项,通过多智能体多级奖励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来对不同切片进行动态资源配置。该模型不仅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能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在下一代移动物联网环境中,能够为不同的垂直行业提供一种高性能、细粒度的动态切片管理方案。4)基于多边缘协同的移动物联网边缘切片优化架构针对某些移动物联网终端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计算分流时,无法保证低时延和高可靠需求等状况,提出了在边缘切片中的多节点协同计算以及动态切换通信节点的思路,解决了终端移动过程中的高时延和低可靠问题。运用图神经网络对边缘切片中的高效任务分配和最优传输路径选择进行了优化,为边缘端实现移动物联网切片提供了可行方案。
付茜雯[2](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研究说明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谷允捷[3](2019)在《NFV环境下面向资源优化的服务功能链编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设备中解耦,以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的形式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中。基于NFV构建的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具有运营成本低、可移植性强、业务更新快等优势,为促进新型网络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方案。合理的SFC编排方式能够帮助运营商节省提供网络服务所需的基础资源,降低运营开销,因此面向资源优化的SFC编排问题是NFV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现有SFC编排技术在时延与资源联合优化、虚拟资源弹性伸缩、SFC可生存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完善面向资源优化的SFC编排机制,提供服务质量好、自适应性强、可生存性高的网络服务,帮助运营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主要创新点如下:针对现有SFC编排方法中存在“服务质量优化与资源优化过程分离,求解空间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基于重叠网络结构的服务功能链时空优化编排策略,将构建SFC所需的资源开销与相关时延共同抽象为重叠网络模型的链路权重,使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最短路径问题。对于需要批量处理的SFC集合设计了基于重叠网络的迭代优化编排算法。实验证明,与其他算法对比,该策略下编排方案的平均端到端时延降低21.6%,链路资源占用率降低12.4%,运营开销降低15.2%,请求接受率提高22.3%。针对“虚拟资源的弹性伸缩局限于反应式决策,缺少在线弹性部署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演化感知的SFC在线弹性编排策略,该策略通过流量演化感知确定了细粒度的VNF实例增量,使VNF实例数量能够在业务到达前完成自适应调整,避免部署操作引入的时延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提高了弹性伸缩主动性与资源利用率;此外,以实时更新的SFC路径与节点负载两因子为导向,完成新增VNF的在线弹性部署。仿真表明该策略增强了虚拟资源供应的自主性与自适应性,相比于其他算法,VNF吞吐量提高10.2%24.8%,运营开销降低20.7%。针对SFC可生存性研究中存在“维护SFC可生存性代价高,备份冗余程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生存SFC的高效备份共享机制,该机制采用冗余备份策略,通过预置备用VNF以保证SFC可生存性。为压缩备用资源的冗余程度,首先将SFC可生存性备份问题建模为设备选址模型,并设计高效备份部署算法求解以实现备份冗余压缩,降低运营开销。然后,借助联合博弈策略对主备VNF实例的关联性进行调整,优化同步链路时延以保证主备同步信息的有效性。实验证明,该备份机制在保证SFC可生存性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备份冗余压缩,同步信息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相比于其他算法运营开销降低了12.3%。
施晓华[4](2019)在《矩阵分解学习及其在网络社区发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矩阵分解学习(Matrix Factorization Learning)是机器学习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目标是把原始的数据矩阵表示为两个或多个低秩矩阵的乘积形式,分解之后的矩阵的秩远小于原始矩阵的秩,再应用低秩的低维矩阵表示处理各种分类和聚类任务。矩阵分解通过将数据分解成不同的紧凑有效表示方法能高效发现模型隐含的潜在因子或预测矩阵中的缺失数值,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在网络科学的社区发现应用中,由于所有的网络结构均可以通过关系图来表示,而图的主要结构表征即为其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因此应用矩阵分解学习相关方法,能有效将整个社区网络中节点聚合到不同社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实验效果。本文将系统性地调研目前矩阵分解学习和网络社区发现的主要研究方法,并针对网络社区发现中的无监督、重叠效应以及网络数据特性等实际问题,提出半监督对称非负矩阵分解和贝叶斯对称非负矩阵分解两种全新的矩阵分解算法,以社会网络和科学网络为主要研究数据,进行社区发现相关方法比较和具体实践分析,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和应用效果。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半监督对称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一般矩阵分解是无监督方法,而社会网络中常常会存在大量已有真实标签信息(Ground-truth)的数据,同时网络数据矩阵多具有对称特性。本文针对这类数据,提出了基于成对约束的半监督对称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与其它矩阵分解学习算法比较,所提算法在不同类型网络数据的社区发现应用中均获得了更好的效果。2、贝叶斯对称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本文将泊松先验和高斯先验引入对称非负矩阵分解学习的贝叶斯推理过程中,提出了贝叶斯对称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推导了模型的更新规则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其它社区发现算法比较,提出的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均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3、社区发现过程中社区数量自动获取方法。一般矩阵分解学习方法在处理时,无法直接获取分解维度信息。我们在对称非负矩阵贝叶斯推理过程中,利用半正态分布特性,提出一种社区数量自动获取方法,实现维度稀疏压缩,对网络的社区数量进行预测学习。通过比较不同初始社区排名的检测效果,提出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实际社区发现中无法获取初始社区数量的问题。4、重叠网络社区发现。在网络社区发现中,一些同时属于多个社区的节点往往是整体信息传递、社会交往中的关键节点,因而重叠网络社区发现逐渐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与网络密度相关的合适数值作为混合系数矩阵的重叠阈值,应用在贝叶斯对称非负矩阵分解方法的社区判别过程,有效获取重叠网络社区,并在实际数据进行应用。最后,我们基于提出的矩阵分解学习社区发现方法和理论,在图书馆智能化数据处理过程中,分析科学网络社区发现、成果数据中心学者人名甄别和特藏资源数字人文方法等实际应用需求,有效解决实际分析与数据处理问题,在数字图书馆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赵晗[5](2018)在《《5G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第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只有及时获取先进的科技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今,科技英语已成为连接国际新兴技术的纽带,在学习和交流先进的通信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然而,科技英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在词汇和句法上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深对科技文本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驾驭科技英语的翻译。本翻译报告以通信技术文本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科技文本及其翻译的特点。原文本是《5G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一书中的第二章。该书2016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全面阐释了第五代通信技术的现状。本报告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原文本介绍,包括原文本出版信息,主要内容,以及文本分析;第二,任务描述,包括翻译项目的意义、目标、流程以及所使用的计算机辅助工具;第三,翻译理论,包括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理论及其相关性;第四,案例分析,笔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翻译文本中频繁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举出21个案例加以分析;第五,归纳总结,并提出该项目存在的问题。此次翻译项目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到,译者不仅需要良好的双语能力、宽广的视野还要能够深入到专业领域。除此之外,翻译技能只有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有所提高。最后,希望本篇翻译报告能为未来科技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鲍英[6](2016)在《多径中继传输业务体验质量协同评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因特网“尽力而为”的传输机制难以保证网络音视频电话等“实时会话类业务”体验质量,严重制约了网络业务创新。多径中继传输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网络资源调度的优化传输解决方案,通过应用中继服务构建终端之间不完全相交的多条媒体传输路径,不仅可拓展终端之间的“传输带宽”,而且进一步可通过多径调度和冗余传输弱化“随机拥塞”等网络机制缺陷对传输可靠性的影响,进而实现满足业务体验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的媒体传输。网络资源调度和多径传输控制均需以“满足业务体验质量”为准则,“业务体验质量实时评价”是多径中继传输体系中“中继服务路径的生成和选择”和“端到端的多径传输控制(负载分发)”等环节的决策依据。仅考察网络传输环节对业务QoE的影响,传统单径传输模式下,路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相关的带宽和吞吐量、网络时延、丢包率和网络抖动等条件就决定了业务QoE,但在多径传输模式下,任何一条独立路径的QoS条件都不能决定最终的业务QoE,多径传输业务QoE是“业务媒体特征”、“路径集合中每条路径的QoS条件”、“多径传输控制方法”等因素耦合的结果。目前传输相关的业务QoE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媒体特征和单路径QoS条件的模型和分析方面,涉及多径传输的业务QoE量化模型和评价方法基本还是空白。本文综述了重叠网络多径传输技术、媒体业务传输服务模型和端到端QoE评价体系,结合实时会话类业务媒体多径传输场景特征,面向“中继路径选择”和“业务负载分发”等决策需求,从多径中继传输相关的业务体验质量量化评价模型、协同评价方法和策略决策模型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提出一种多径中继传输场景约束的实时视频业务QoE量化评价模型以及多路径耦合推理评价方法,针对多径中继传输网络传输系统的特点,主要考察“业务特征”和“不同的路径QoS条件”对业务QoE的影响,考虑了多条路径传输质量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依据设定的业务QoE评价规则及流程,给出了媒体业务的用户体验评分计算规则及相应的传输控制指导规则,并采用正反向混合推理模型为业务QoE评价建模,进行路径耦合相关的业务QoE评价。(2)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启发式算法的业务QoE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网络状态性能感知及参数指标制定了业务QoE评价规则,采用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QoE监测与评价管理服务器端的历史评价数据,利用启发式评价规则及模糊聚类分析法建立模糊聚类函数,对采样评价数据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历史评价数据的相似匹配、聚类评价,形成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模糊聚类启发式算法的业务QoE评价方法。基于模糊聚类启发式算法的业务QoE评价方法避免了现有评价方法中由于线性评价规律覆盖不均带来的评价误差较大的问题,依据评价样本参数差异性特点准确的给出了业务评分信息,降低了评价的偏差度。(3)提出一种面向多径中继传输的媒体业务QoE协同评价机制,该机制包含两个网络组件,即QoE监测与评价管理客户端、QoE监测与评价管理服务器。其中,QoE监测与评价管理服务器包含四个功能模块,分别是参数过滤模块、媒体数据库模块、业务QoE评分计算模块、监测与管理模块。业务QoE协同评价机制采用“集中式”评价管理模式,以QoE监测与评价管理服务器为核心,QoE监测与评价管理客户端实时反馈媒体业务评价所需参数信息(包括节点位置消息、网络传输QoS参数消息、用户主观参数消息等),协助服务器完成业务QoE评价管理。业务QoE协同评价机制有助于以全局视角生成和应用历史数据,避免了用户代理客户端单独维护带来的由于数据库缺失而无法进行业务QoE评价的问题,减轻客户端的计算压力,提升媒体传输中QoE评价反馈的精准和效率。(4)提出一种VP9实时高清视频会话业务的QoE评价策略决策方法,针对多径中继传输系统给定的多个传输方案,结合业务类型相应的传输需求,设计了业务QoE评价策略决策规则及实现方案。为了保证传输媒体的服务质量,QoE评价策略决策方法设计了多径传输混合冗余传输设计方案的指导规则,调整媒体的传输控制,最终满足多径传输控制及用户体验需求。业务QoE评价策略决策方法保证了媒体的服务质量,提升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业务QoE协同评价机制研究的两个目标是建立业务QoE评价方法、给出业务QoE评价策略指导规则,QoE评价方法为终端用户及服务器端提供评分理论依据,QoE评价策略决策是选择出适合媒体传输控制的最优传输方案,并依据策略决策规则实时调整媒体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多径中继传输业务QoE协同评价机制能够为传输的媒体业务提供准确的用户体验质量评分,并使得媒体业务传输控制得到明显优化。
张伟[7](2014)在《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具有端到端全IP化、系统架构模块化、业务与控制分离、业务与接入方式无关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电信技术的基本趋势和主要方向。IMS最重要的原则和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业务信令控制体系以及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然而,目前IMS应用和服务总体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进展缓慢,其技术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1)IMS基于传统路由技术构建的单径媒体传输模式落后,难以适应和支撑快速成长的宽带通信应用需求;2)IMS业务匮乏,难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旨在从IMS系统的承载网络层面和业务网络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下一代网络提供一种新颖的IMS技术架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包括:(1)多径传输是提高媒体传输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实现多径传输,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构建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多条路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通用框架,利用由控制服务器和中继服务器组成的中继服务系统建立多径传输条件,摆脱现有多径传输技术对网络环境的依赖,作为重叠节点的中继服务器不关心端到端的业务传输需求,仅提供UDP转发服务,其行为得到大大简化,且有助于中继服务的标准化。为了便于开展专业化的中继传输服务,在多径传输通用框架的控制平面设计了一种标准化的中继服务控制协议OpenPath。为了将多径传输通用框架应用到IMS系统,提出了一种支持媒体多径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使得IMS网络侧能够对媒体传输过程进行管理,为IMS系统中的媒体传输提供多径传输功能。该多径传输通用框架适用于各种上层应用类型,对用户终端的网络环境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无任何要求和改造,而且集中式控制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调配传输带宽等网络资源。(2)针对中继重叠网络的拓扑组织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重叠网络两层拓扑模型,利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底层网络信息,将中继服务器按照底层网络拓扑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并通过中继服务器之间的性能探测过程,获取中继重叠网络的多项传输性能。该中继重叠网络拓扑模型具有物理网络感知、应用感知以及可伸缩性强的特点。针对优质中继路径的分配问题,在中继重叠网络两层拓扑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方案,包括一种结合路由开销、传输性能、中继服务器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中继路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以及最优中继路径生成算法。该中继路径分配方案,不仅在选择优质中继路径方面具有较优性能,同时又能够灵活地均衡运营商定义域之间以及中继服务器之间的负载。(3)针对多径传输中的负载分发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多种应用类型的负载分发机制,引入一种新的划分粒度——流块,流块的划分方法以及大小均是与应用类型有关的,用于满足多种应用类型的不同传输需求。针对可靠非实时应用类型,提出了最早空闲路径优先的可靠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用于最大化用户终端的数据吞吐量;针对具有实时传输需求的应用类型,提出了失序可控的实时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用于最小化目的端的数据包乱序风险。在多径传输通用框架的数据平面,本文设计了能够支持多种业务传输需求的易扩展的多径传输协议族,每个具体的多径传输协议旨在满足一种特定类型的上层应用的传输需求。(4)针对IMS业务匮乏以及云计算缺少管控和质量保证机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IMSCloud,将云计算服务置于IMS信令控制下,利用IMS体系的信令控制、QoS策略决策以及计费策略等能力对各种云计算服务进行有效管控。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IMSCloud在不改变现有IMS体系结构的情况下,可快速部署内容丰富且有商业价值的云计算业务,利用策略与计费控制框架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可保障的云计算服务,促进IMS体系的普及和成长。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而言,可以充分利用IMS已有的完善的认证、策略和计费控制机制,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商业运营以及云计算服务管理接口的标准化。
庄林林[8](2014)在《面向重叠网络多径传输的路径管理和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3GPP在R5版本中引入的多媒体通信标准体系IMS,是下一代电信技术的主要网络架构,然而IMS媒体传输模式采用完全依赖承载网络的单径传输模式,存在着端到端QoS保证困难、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IMS业务发展。面向重叠网络的多径传输,被认为是实现IMS媒体传输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式。为实现QoS保证的多径传输,为路径选择和负载动态分配提供依据,均需依赖于传输路径QoS的测量和评价技术。面向重叠网络多径传输的QoS评价,尚没有完善的技术方案:目前的路径QoS测量均是针对于端到端或某段链路的,无法适用于存在中继节点的多径传输路径:传统的预测估计方法虽然可以弥补测量的滞后性,但为保证不失真恢复的多次采样会给网络增加大量额外负担;相关协议方面,目前主要是基于传输层协议或者ICMP协议等,RTCP协议为针对实时传输媒体路径的QoS评价,通过统计分析时延、带宽、丢包率等内容来进行评价,无法兼顾多径传输中继节点间的消息传递。结合本文基于应用中继的多径传输场景,本文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网络中继节点及路径的组织管理;2)中继节点间路径QoS测量-预测机制及协议;3)端到端传输路径QoS评价协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别对重叠网络路径和中继节点进行分类描述,进而量化的表征了传输路径选择度的概念,为面向重叠网络多径传输的路径管理和路径QoS评价提供依据;2)在总结传统路径QoS评价参数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确定本文采用时延、可用带宽作为表征路径QoS的评价参数,通过对现有测量方法的扩展,设计出基于中继控制器的中继节点间路径QoS测量机制及其交互消息格式;3)为弥补主动测量方式的不足,通过深入分析传统预测估计算法,设计出主要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路径QoS预测模块,并给出相应的预测估计流程;4)通过对RTCP协议进行扩展,提出多径接收端报告和多径发送端报告,其为两个携带了路径ID等参数信息的新分组类型,并给出相应的交互机制,实现端到端路径的QoS评价。最后通过基于OMNeT++仿真平台的仿真测试,验证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普适性和准确性,能够应用于面向重叠网络的基于应用中继多径传输路径QoS的评价。
冯雪[9](2013)在《支持应用层QoS决策的多径传输路径选择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MS媒体传输模式采用完全依赖承载网络的单径传输模式,存在着端到端的QoS保证困难、带宽瓶颈效应突出、传输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IMS业务的发展。通过应用层中继实现IMS媒体多径传输,有助于克服带宽瓶颈,并通过路径冗余实现QoS保证的传输,是提升IMS应用媒体传输能力和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应用中继的多径传输,需要综合考虑应用中继节点的重叠网络组织方式、多径传输路径选择、业务相关的QoE和应用层QoS评价、多径传输控制机制和协议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围绕应用中继节点的重叠网络组织模型和相关路径选择算法问题展开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为多径传输控制提供支撑。在应用中继节点的重叠网络组织方面,目前并没有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参考典型的P2P网络组织模型,结合媒体中继应用需求和特征,提出了一种R-Cluster网络组织模型。该模型将中继节点根据不同的ISP或者AS进行聚类,同时将中继节点按照中继能力和管理能力分为簇首管理节点、超级中继节点和普通中继节点;讨论了相关的网络拓扑和节点加入与离开网络的算法。该网络模型的组织一方面有利于中继路径的生成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支持路径多样性。在路径选择算法方面,分析了不相交路径的分类和特征,业务需求和路径QoS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支持QoE预测的多径传输路径选择算法。该算法除了要求路径条件满足带宽、时延等业务需求,还尽量选择“不相交”特征的路径,提升路径冗余能力。论文最后通过OMNET++网络仿真软件对中继节点R-Cluster网络组织和多径传输路径选择算法进行了仿真评价,验证了该网络模型和路径选择算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于波[10](2012)在《基于IMS重叠网络的多路径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架构,逐步被各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凭借其接入无关的特点和统一的业务模型,能够支持多种接入网络在统一的平台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所以IMS成为移动网、固定网融合以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因特网融合的最佳解决方案,为最终实现核心网和接入网向全IP化方向演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IP网络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网络,如何在IP网络上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电信级服务将是IMS顺利发展的关键。为了解决IMS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纷纷制定了基于策略的IMS QoS框架。采用策略决策和策略执行方式,通过IMS信令控制平面和传输平面协作,完成接入网的资源分配与准入机制。但是这种基于策略的QoS框架,并不能解决接入网络链路质量损失所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此外IMS的集中控制思想没有充分考虑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容易引起集中式网络存在的典型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在IMS网络中引入符合QoS框架的重叠网络,并在该网络上利用多路径传输技术实现应用层传输优化,从而解决IMS集中式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本文主要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符合IMS QoS要求的重叠网络构建方法。通过重叠网络服务功能实体,实现在传统IMS网络上构建业务相关的DHT重叠网络。本文提出的重叠网络服务功能还具备网络测距能力,通过网络测距算法根据BGP属性信息推测候选服务节点网络相对距离,实现拓扑感知的重叠网络为多路径传输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多路径冗余传输调度算法。通过对多路径并行传输SCTP协议的改进,实现了根据路径质量动态调整数据传输调度策略的方法。对于实时业务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冗余传输,能够避免单一路径失效导致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严重下降问题。3.提出了一种IMS架构下支持多路径传输的混合式内容分发机制。通过利用拓扑感知的重叠网络和传统内容分发网络,实现流媒体业务的流量边缘化,降低中心媒体服务器负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服务容量。通过对直播和点播业务的服务流程设计,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机制为IMS流媒体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4.提出了一种IMS异构无线网络中,利用多路径并行传输技术,实现无缝垂直切换的方法。通过借鉴IEEE802.21提供的媒介无关的切换方法,结合多路径并行传输技术,提出了一种IMS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算法。算法能够在切换发生前通过多路径方式冗余传输数据,避免切换导致的数据丢失及延迟问题。论文对上述创新工作给出了具体实现方式、信令流程和相关的算法描述,并通过仿真工具对各关键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IMS重叠网络的多路径传输关键技术与传统IMS网络相比,能够实现应用层传输优化,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改善服务网络的QoS体验。
二、基于对端重叠网络的通用大规模计算资源共享环境的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对端重叠网络的通用大规模计算资源共享环境的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移动物联网的切片模型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创新点 |
1.4 相关基础知识 |
1.4.1 图论相关知识 |
1.4.2 切片灵活部署相关知识 |
1.4.3 切片高效管理相关知识 |
1.4.4 边缘切片优化相关知识 |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
第二章 移动物联网切片研究概述 |
2.1 移动物联网切片概念 |
2.2 移动物联网切片类型 |
2.2.1 接入网切片 |
2.2.2 承载网切片 |
2.2.3 核心网切片 |
2.3 切片资源配置 |
2.3.1 静态资源分配 |
2.3.2 动态资源分配 |
2.4 现有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层图论的移动物联网切片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约束和基础定义 |
3.2.1 问题假设 |
3.2.2 目标分析 |
3.3 模型与算法设计 |
3.3.1 总体描述 |
3.3.2 切片灵活部署模型 |
3.3.3 切片资源管理模型 |
3.3.4 边缘切片优化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随机游走的移动物联网切片部署策略 |
4.1 引言 |
4.2 算法与策略 |
4.2.1 面向业务的移动物联网切片 |
4.2.2 随机游走功能链 |
4.2.3 MACsec over VxLAN |
4.2.4 安全可扩展的移动物联网切片架构 |
4.3 实现方案与测试分析 |
4.3.1 安全可扩展物联网切片实现 |
4.3.2 资源利用率评估 |
4.3.3 性能评估 |
4.3.4 安全性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物联网切片资源管理 |
5.1 引言 |
5.2 算法与策略 |
5.2.1 移动物联网切片资源管理架构 |
5.2.2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资源需求预测 |
5.2.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切片资源管理 |
5.3 实现方案与测试分析 |
5.3.1 实现方案 |
5.3.2 有效性分析 |
5.3.3 流量预测评估 |
5.3.4 服务接受率评估 |
5.3.5 资源利用率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边缘协同的移动物联网切片优化 |
6.1 引言 |
6.2 算法与实现 |
6.2.1 多边缘协同移动物联网切片架构 |
6.2.2 动态切换的通信节点 |
6.2.3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任务分配和路径选择 |
6.3 实现方案与测试分析 |
6.3.1 分布式边缘计算系统的实现 |
6.3.2 物体识别时延和精度评估 |
6.3.3 动态边缘节点性能评估 |
6.3.4 图神经网络性能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获奖情况 |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Aim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CHAPTER3 METHODOLOGY |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
3.1.1 Source Text |
3.1.2 Text Analysis |
3.2 Research Method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
1-20 Abstracts |
21-40 Abstracts |
41-60 Abstracts |
61-80 Abstracts |
81-100 Abstracts |
101-120 Abstracts |
121-140 Abstracts |
141-160 Abstracts |
161-180 Abstracts |
181-200 Abstracts |
201-220 Abstracts |
221-240 Abstracts |
241-260 Abstracts |
261-280 Abstracts |
281-300 Abstracts |
ACKNOWLEDGEMENTS |
(3)NFV环境下面向资源优化的服务功能链编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互联网与服务功能链 |
1.1.2 网络功能虚拟化概述 |
1.1.3 NFV环境下服务功能链编排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重叠网络结构的服务功能链时空优化编排策略 |
2.1 引言 |
2.2 问题描述 |
2.3 模型建立 |
2.3.1 系统元素 |
2.3.2 约束条件 |
2.3.3 优化目标 |
2.4 算法设计 |
2.4.1 重叠网络的构建 |
2.4.2 基于重叠网络的迭代优化编排算法(ONSA) |
2.5 仿真分析 |
2.5.1 仿真参数 |
2.5.2 仿真验证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流量演化感知的服务功能链在线弹性编排策略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与问题描述 |
3.2.1 系统模型 |
3.2.2 优化目标 |
3.3 算法设计 |
3.3.1 SFC流量演化感知模型 |
3.3.2 基于双因子协同导向的在线弹性部署算法(BCGOD) |
3.4 仿真分析 |
3.4.1 仿真数据与环境 |
3.4.2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生存服务功能链的高效备份共享机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模型建立 |
4.3.1 系统元素 |
4.3.2 决策变量 |
4.3.3 约束条件 |
4.3.4 优化目标 |
4.4 可生存服务功能链的高效备份共享机制 |
4.4.1 基于选址模型的高效备份部署算法 |
4.4.2 联合博弈策略 |
4.5 仿真分析 |
4.5.1 仿真环境与设置 |
4.5.2 仿真验证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矩阵分解学习及其在网络社区发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社区发现与矩阵分解学习方法介绍 |
2.1 网络社区发现主要方法介绍 |
2.1.1 传统方法 |
2.1.2 分裂方法 |
2.1.3 基于模块度的方法 |
2.1.4 统计推断法 |
2.1.5 重叠(Overlapping)社区发现 |
2.1.6 贝叶斯社区发现 |
2.2 矩阵分解学习主要方法介绍 |
2.2.1 PCA矩阵分解 |
2.2.2 ICA矩阵分解 |
2.2.3 SVD矩阵分解 |
2.2.4 VQ矩阵分解 |
2.2.5 NMF非负矩阵分解 |
2.2.6 半监督NMF分解 |
2.2.7 贝叶斯NMF分解 |
2.2.8 非负矩阵分解中的模式选择 |
2.3 矩阵分解学习与社区发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半监督矩阵分解的社区发现应用 |
3.1 半监督对称NMF方法 |
3.2 PCSNMF方法设计及算法推导 |
3.2.1 目标函数设计 |
3.2.2 对应算法 |
3.2.3 计算复杂度分析 |
3.3 PCSNMF在社会网络中的实验与分析 |
3.3.1 主要数据集介绍 |
3.3.2 主要评价指标 |
3.3.3 验证确定社区数量 |
3.3.4 方法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矩阵分解的社区发现方法与应用 |
4.1 贝叶斯对称NMF方法 |
4.1.1 泊松似然 |
4.1.2 BSNMF的迭代公式 |
4.1.3 社区数量KC的推导 |
4.2 BSNMF非重叠社区发现实验 |
4.3 BSNMF在重叠社区发现中的应用 |
4.3.1 重叠社区判定阈值δ的确定 |
4.3.2 重叠社区社区发现主要判别指标 |
4.3.3 不同重叠网络社区发现的性能比较结果 |
4.3.4 不同网络上的重叠社区发现效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矩阵分解学习社区发现应用研究 |
5.1 科学网络社区发现应用 |
5.1.1 DBLP科学网络中的应用分析 |
5.1.2 SJTU合作发文网络应用实践 |
5.2 中文科学网络社区发现应用实践 |
5.3 机构学术数据处理及学者甄别社区发现应用实践 |
5.3.1 通过文本距离进行数据处理 |
5.3.2 学者甄别过程中的社区发现应用 |
5.4 数字人文社会网络方法应用 |
5.4.1 数字人文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5.4.2 上海交通大学古徽州契约文书社会网络分析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BSNMF收敛性证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5)《5G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第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1 Facts about the Publication |
1.2 Main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1.3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3.1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
1.3.2 The Addressee |
1.3.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Significance and Goal of Translation Task |
2.2 Translation Procedures |
2.2.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3 Proof-Reading and Assessment |
2.3 Translation Tools |
3 Translation Theory |
3.1 Theories Adopted |
3.2 Theoretical Relevance |
4 Case Study |
4.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
4.1.2 Free Translation |
4.1.3 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
4.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Techniques |
4.2.1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Lexical Equivalence |
4.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Syntactic Equivalence |
4.2.3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Textual Equivalence |
5 Conclusion |
5.1 Summary and Suggestion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B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多径中继传输业务体验质量协同评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IMS和视频实时业务传输服务质量需求 |
1.1.2 媒体多径中继传输需求 |
1.1.3 业务体验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
1.2 研究方案及目标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重叠网络多径传输技术 |
2.1.1 重叠网络概述 |
2.1.2 重叠网络传输模式 |
2.2 媒体业务传输服务模型 |
2.2.1 承载网默认路由传输服务模型 |
2.2.2 媒体业务多径传输服务模型 |
2.3 端到端QoE评价体系 |
2.3.1 影响要素 |
2.3.2 网络传输QoS测量技术 |
2.3.3 端到端业务QoE评价模型 |
2.3.4 端到端业务QoE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多径中继传输的媒体业务QoE协同评价方案 |
3.1 概述 |
3.2 业务QoE协同评价框架 |
3.2.1 业务QoE协同评价体系结构 |
3.2.2 业务QoE协同评价系统组件 |
3.3 业务QoE协同评价应用场景 |
3.3.1 应用场景 |
3.3.2 业务QoE评价影响要素 |
3.3.3 接口设计 |
3.3.4 传输报文设计 |
3.4 多径中继传输业务QoE协同评价的实现 |
3.4.1 评价信息采集 |
3.4.2 业务QoE评价过程 |
3.4.3 业务QoE评价会话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中继路径耦合推理业务QoE评价方法 |
4.1 概述 |
4.2 业务QoE评价方法设计 |
4.2.1 应用场景 |
4.2.2 问题描述 |
4.2.3 多径传输业务评价描述 |
4.2.4 业务QoE评价规则 |
4.2.5 多径QoE评价与管理 |
4.2.6 多中继路径业务QoE评价方法实现流程 |
4.3 正反向混合推理算法 |
4.3.1 业务QoE评价推理条件 |
4.3.2 正反向混合推理综合评价 |
4.4 部署测试与验证分析 |
4.4.1 系统部署与测试 |
4.4.2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聚类启发式算法的业务QoE评价方法 |
5.1 概述 |
5.2 QoE评价方法的设计 |
5.2.1 应用场景 |
5.2.2 评价规则设计 |
5.2.3 启发式业务质量评价 |
5.2.4 模糊聚类分析 |
5.3 基于模糊聚类启发式业务QoE评价算法 |
5.3.1 业务QoE评价条件 |
5.3.2 业务QoE综合评价 |
5.4 仿真评价与性能分析 |
5.4.1 系统部署与测试 |
5.4.2 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VP9实时高清视频会话业务QoE策略决策方法 |
6.1 概述 |
6.2 方法设计 |
6.2.1 重叠网络多径传输网络描述 |
6.2.2 业务特征分析 |
6.2.3 业务QoE评价策略决策规则 |
6.2.4 媒体业务评分及传输控制指导方案 |
6.3 业务QoE评价决策算法 |
6.3.1 策略决策条件 |
6.3.2 业务QoE策略决策算法推理模型 |
6.4 Go接口拓展 |
6.5 仿真评价与分析 |
6.5.1 仿真评价 |
6.5.2 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方案及目标 |
1.2.1 IMS媒体传输技术研究目标和相关解决方案 |
1.2.2 IMS信令体系和互联网业务融合技术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IMS |
2.2 重叠网络 |
2.2.1 重叠网络应用 |
2.2.2 重叠网络拓扑模型 |
2.2.3 重叠路由机制 |
2.3 多径传输 |
2.3.1 多径传输技术 |
2.3.2 多径传输协议 |
2.3.3 负载分发机制 |
2.4 云计算 |
2.4.1 云计算技术架构 |
2.4.2 云计算产业发展 |
2.4.3 云计算标准化方面的进展 |
2.4.4 云计算与NGN/IMS融合方面的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 |
3.1 概述 |
3.2 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MPTS-AR |
3.2.1 框架概述 |
3.2.2 应用场景 |
3.3 功能组件 |
3.3.1 控制服务器 |
3.3.2 中继服务器 |
3.3.3 用户代理 |
3.4 中继服务控制协议OpenPath |
3.4.1 协议概述 |
3.4.2 OpenPath消息类型 |
3.4.3 OpenPath消息格式 |
3.5 SIP系统中多径传输控制的使用场景 |
3.6 支持媒体多径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 |
3.6.1 多径传输业务 |
3.6.2 支持多径传输业务的IMS网络架构 |
3.6.3 多径传输业务控制功能MPT-SCF |
3.6.4 IMS会话协商管控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继重叠网络拓扑与路径分配算法 |
4.1 概述 |
4.1.1 应用层流量优化技术及标准化 |
4.2 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重叠网络拓扑 |
4.2.1 ALTO映射信息服务 |
4.2.2 中继重叠网络的拓扑组织 |
4.2.3 应用感知和性能探测 |
4.2.4 性能映射表和PID负载率表 |
4.3 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方案 |
4.3.1 PID中继路径 |
4.3.2 中继路径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 |
4.3.3 最优PID中继路径生成算法 |
4.3.4 IP中继路径生成算法 |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4.1 OMNeT++简介 |
4.4.2 仿真实验的搭建 |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载分发机制与多径传输协议 |
5.1 概述 |
5.2 MPTS-AR中的负载分发机制 |
5.2.1 用户代理中负载分发机制的功能模型 |
5.2.2 最早空闲路径优先的可靠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 |
5.2.3 失序可控的实时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 |
5.3 多径传输协议族 |
5.3.1 多径传输协议设计原则 |
5.3.2 MPTP协议栈结构 |
5.4 MPTP概要协议 |
5.4.1 MPTP包类型 |
5.4.2 MPTP包格式 |
5.5 MPRTP-AR多径实时传输协议 |
5.5.1 MPRTP-AR协议栈 |
5.5.2 用户代理行为 |
5.5.3 MPRTP-AR包格式 |
5.6 MPRTP-AR协议性能仿真与分析 |
5.6.1 仿真构建 |
5.6.2 性能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 |
6.1 概述 |
6.2 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IMSCloud |
6.2.1 体系结构 |
6.2.2 功能组件和接口 |
6.2.3 部署场景和处理流程 |
6.3 云通知业务 |
6.3.1 SIMPLE标准Presence架构 |
6.3.2 IMSCloud云通知业务 |
6.4 统一的云接口协议 |
6.5 云服务的QoS和计费控制 |
6.5.1 PCC架构 |
6.5.2 云服务的媒体协商 |
6.5.3 云服务的计费控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标准草案情况 |
致谢 |
(8)面向重叠网络多径传输的路径管理和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媒体交互的多径传输需求 |
1.1.2 重叠网络路径QoS评价的必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IMS困境的解决现状 |
1.2.2 重叠网络发展现状 |
1.2.3 目前路径QoS评价方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架构 |
第2章 重叠网络模型及相关理论算法 |
2.1 应用层中继重叠网络组织结构 |
2.2 路径QoS评价参数及测量方法 |
2.2.1 时延相关概念及测量方法 |
2.2.2 带宽相关概念及测量方法 |
2.2.3 其他参数 |
2.3 路径QoS评价参数的预测估计 |
2.3.1 基本原理 |
2.3.2 最大似然估计 |
2.3.3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 |
2.4 实时媒体传输路径QoS评价方法 |
2.4.1 RTCP协议及其QoS动态管理 |
2.4.2 路径QoS评价参数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继节点组织与路径QoS评价机制设计 |
3.1 多径传输场景设计 |
3.1.1 基于应用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结构 |
3.1.2 逻辑功能实体功能设置 |
3.2 重叠网络路径 |
3.2.1 路径描述 |
3.2.2 重叠网络路径分类 |
3.3 中继节点的组织管理描述 |
3.3.1 中继节点的分类 |
3.3.2 中继节点行为描述 |
3.3.3 中继节点选择度 |
3.4 传输路径的选择描述 |
3.4.1 传输路径的分类 |
3.4.2 重叠网络路径判断方法 |
3.4.3 传输路径选择度 |
3.5 中继节点间路径QoS评价机制 |
3.5.1 中继节点间路径时延测量机制 |
3.5.2 中继节点间路径可用带宽测量机制 |
3.5.3 中继节点间路径QoS预测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叠网络多径传输路径评价协议设计 |
4.1 中继节点间路径QOS评价协议设计 |
4.1.1 报文公共首部 |
4.1.2 中继控制器与中继节点间消息 |
4.1.3 中继节点与中继节点间消息 |
4.1.4 中继节点注册请求与应答消息 |
4.2 端到端路径QoS评价协议设计 |
4.2.1 多径发送端报告MRP-SR |
4.2.2 多径接收端报告MRP-RR |
4.2.3 复合式MRP-SR/MRP-RR |
4.3 路径QoS预测估计模块设计 |
4.3.1 CS理论条件——判断稀疏性 |
4.3.2 生成观测矩阵 |
4.3.3 重构信号 |
4.4 相关问题 |
4.4.1 典型路径QoS评价信息描述 |
4.4.2 端到端路径QoS评价与中继节点间路径QOS评价的关系 |
4.4.3 包含路径QoS评价的完整信令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OMNeT++仿真平台 |
5.1.1 OMNeT++体系结构 |
5.1.2 基于OMNeT++的INET框架 |
5.2 中继节点间路径QoS评价机制仿真测试 |
5.2.1 仿真场景配置 |
5.2.2 仿真结构分析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5.3 端到端路径QoS评价机制仿真测试 |
5.3.1 仿真场景配置 |
5.3.2 仿真结构分析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内容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支持应用层QoS决策的多径传输路径选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IMS和P2P融合的发展现状 |
1.2.2 IMS重叠网络中实时媒体传输的发展现状 |
1.2.3 CDN和P2P融合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重叠网络模型及多径传输路径选择的相关研究 |
2.1 重叠网络 |
2.2 P2P重叠网络 |
2.2.1 P2P网络重叠模型 |
2.2.2 P2P重叠网络应用 |
2.3 路径选择需要考虑的QoS因素 |
2.4 多径路由的相关技术 |
2.4.1 路由算法的区分 |
2.4.2 多径路由的不相交性 |
2.4.3 多径路由的使用模式及优点 |
2.5 应用层路由技术 |
2.6 多径路由协议应用的场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中继节点重叠网络模型的设计 |
3.1 P2P中继网络模型的问题 |
3.2 中继群重叠网络模型的设计 |
3.2.1 R-Cluster模型的设计 |
3.2.2 R-Cluster模型的整体结构设计 |
3.2.3 节点终端的设计 |
3.2.4 节点的操作过程 |
3.3 复杂网络结构下的R-Cluster模型设计 |
3.4 应用层Cluster中继节点发现算法 |
3.4.1 Cluster中继节点发现算法原理 |
3.4.2 环状Cluster中继节点发现算法 |
3.5 中继节点更新算法的设计 |
3.5.1 Cluster拓扑结构中节点状态变换 |
3.5.2 中继节点信息通告策略 |
3.5.3 中继节点信息更新策略 |
3.6 利用中继节点传输数据的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持应用层QoS决策的路径选择算法的设计 |
4.1 链路不相交QoS路径选择方法 |
4.2. 中继节点状态描述 |
4.3 R-Cluster模型下中继路径选择算法的设计 |
4.4 满足QoS约束的全路径选择算法的设计 |
4.4.1 满足QoS约束的全路径网络拓扑 |
4.4.2 初始化过程 |
4.4.3 满足QoS约束的端到端路径选择算法 |
4.5 不相交相似路径选择算法的设计 |
4.5.1 链路不相交相似路径算法的设计 |
4.5.2 算法过程分析 |
4.6 算法复杂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路径选择的仿真测试 |
5.1 仿真测试环境 |
5.2 多径传输路径选择的仿真 |
5.2.1 场景配置 |
5.2.2 路径选择仿真结果 |
5.2.3 仿真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6.3 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10)基于IMS重叠网络的多路径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下一代网络与 IMS |
1.2.1 下一代网络概述 |
1.2.2 IMS 概述 |
1.2.3 IMS 架构 |
1.3 相关研究 |
1.3.1 基于 IMS 的重叠网络研究 |
1.3.2 多路径传输技术研究 |
1.3.3 重叠网络内容分发技术研究 |
1.3.4 移动网络中的切换技术研究 |
1.4 论文研究工作内容及目标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策略的 IMS QoS 框架 |
2.1 概述 |
2.2 标准化组织的 IMS QoS 框架 |
2.2.1 IETF |
2.2.2 ETSI TISPAN |
2.2.3 3GPP |
2.3 正在进行的工作 |
2.3.1 监督和报告机制 |
2.3.2 资源分配及准入控制 |
2.3.3 移动性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 IMS 架构支持多路径传输的拓扑感知重叠网络研究 |
3.1 概述 |
3.1.1 重叠网络 |
3.1.2 BGP 协议 |
3.2 基于 BGP 的 IMS 拓扑感知重叠网络架构 |
3.2.1 网络架构描述 |
3.2.2 OSF 功能结构 |
3.3 基于 BGP 的拓扑感知算法 |
3.3.1 BGP 路径属性 |
3.3.2 拓扑感知算法 |
3.4 仿真验证 |
3.4.1 ProtoPeer 概述 |
3.4.2 仿真环境建立 |
3.4.3 仿真过程与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IMS 架构支持多路径实时传输技术研究 |
4.1 概述 |
4.1.1 多路径传输 |
4.1.2 多路径传输协议 |
4.1.3 传输调度算法 |
4.2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
4.2.1 马尔科夫决策 |
4.2.2 状态空间和行为空间 |
4.2.3 状态转换矩阵 |
4.2.4 收益 |
4.2.5 决策过程 |
4.3 多路径冗余传输调度算法 |
4.3.1 关键数据冗余 |
4.3.2 MMRT 调度算法 |
4.4 仿真验证 |
4.4.1 数据调度比例验证 |
4.4.2 数据吞吐率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IMS 架构支持多路径传输的内容分发机制研究 |
5.1 概述 |
5.1.1 内容分发技术 |
5.1.2 IMS 流媒体架构 |
5.2 支持多路径传输的内容分发 IMS 架构 |
5.2.1 体系结构 |
5.2.2 媒体分发重叠网 |
5.3 流媒体业务内容分发机制 |
5.3.1 服务节点 |
5.3.2 流媒体直播服务 |
5.3.3 流媒体点播服务 |
5.4 仿真验证 |
5.4.1 仿真环境建立 |
5.4.2 仿真过程与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MS 异构无线网络多路径传输无缝切换机制研究 |
6.1 概述 |
6.1.1 IMS 移动网络框架 |
6.1.2 移动网络中的切换 |
6.1.3 媒介无关切换与移动多路径传输 |
6.2 多路径传输无缝切换机制 |
6.2.1 支持 MIH 的 IMS 架构 |
6.2.2 移动管理 |
6.2.3 无线链路质量 |
6.2.4 多路径传输无缝移动切换算法 |
6.3 仿真验证 |
6.3.1 接入网技术仿真 |
6.3.2 仿真环境建立 |
6.3.3 仿真过程与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专利 |
致谢 |
四、基于对端重叠网络的通用大规模计算资源共享环境的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移动物联网的切片模型及方法研究[D]. 顾瑞春.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NFV环境下面向资源优化的服务功能链编排技术研究[D]. 谷允捷.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4]矩阵分解学习及其在网络社区发现中的应用研究[D]. 施晓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5G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第2章)翻译实践报告[D]. 赵晗.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6]多径中继传输业务体验质量协同评价机制研究[D]. 鲍英. 东北大学, 2016(07)
- [7]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张伟. 东北大学, 2014(05)
- [8]面向重叠网络多径传输的路径管理和评价技术研究[D]. 庄林林. 东北大学, 2014(03)
- [9]支持应用层QoS决策的多径传输路径选择方法研究[D]. 冯雪. 东北大学, 2013(08)
- [10]基于IMS重叠网络的多路径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于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