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长控预计将发生重大亏损(论文文献综述)
林传锋[1](2009)在《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 ——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债务重组准则,于1998年颁布,由于实务中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该准则于2001年被修订,以遏制利润操纵,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一监管导向的修订并未损害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出于国际趋同的考虑,2006年颁布的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修订前的债务重组准则。然而,由于实务中借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复炽,财政部与证监会于2008年颁布补充规定,以遏制盈余管理。那么,这一“回归”和之后的变化,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文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回顾了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背景及变迁历程,对各版本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比较,探究了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动因,指出了债务重组准则变迁中前后两条不同的线索:遏制利润操纵和国际趋同。同时指出,债务重组准则变迁过程较明显地体现出了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博弈特征。其次,针对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以A股市场发生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2007年的312家样本公司、2008年的281家样本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勾勒出会计实务对债务重组变迁的反应,同时发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一些重要特点。再次,利用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后续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2007年263家样本公司、2008年229家样本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得到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联合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情况,发现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债务重组准则提高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联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弥补前人研究未覆盖到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的遗憾。最后,以经验证据对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之前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中债务重组准则引起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债务重组准则并未导致境内外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实质性差异。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不同于以往对债务重组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债务重组的盈余管理问题,而是从债务重组准则变迁是否影响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角度,以实证数据补充了前人对该问题的研究结论。同时,通过对2001年至2006年A+H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发,以经验证据考察了由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范不同引起的境内外会计准则,弥补了既有研究在此方面的缺失。
王军[2](2009)在《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并购重组是一个广义的概括性的通俗提法,其主要内涵包括收购、资产重组、合并等。在中国证券市场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产业组织优化,完善资源配置,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夯实证券市场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公司价值增长的主要渠道。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运用西方成熟的产业组织理论、并购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动因、模式、绩效以及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效应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剖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政府与监管部门角度以及从上市公司角度提出解决问题、促进规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本文首先对并购重组概念和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进行了阐述和界定。并购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并购概念是指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对存量资产进行调节和重新组合的包括公司重组、公司控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活动。狭义的并购概念是指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一定比例或全部股权购买或者吸收合并的交易行为,以达到对被并购企业控制的目的。广义的并购概念实质上包括了狭义的资产重组,因此,并购和重组这两个概念在文献及实际应用中经常被统称为“并购重组”。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四川上市公司为目标企业,对上市公司进行了以控制权变更为目的的并购活动以及在控制权发生转移以后对上市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以资产置换、资产剥离、资产注入或内部重整的资产重组行为。针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和并购重组理论以及大量中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述评。要研究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就要对四川上市公司的总体特征和上市背景有一个全面的的了解。首先,从四川上市公司发行上市经历的几个阶段来看,不同阶段的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并购重组发生频度是不一样的,这清晰地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缩产生的影响。其次,通过对四川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数据以及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信息披露中的经营内容分析发现,四川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以后出现了业绩下滑、治理结构不完善、壳化现象等普遍现象,这是导致四川板块的上市公司发生并购重组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按照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参与者的角度认为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包括:(1)政府推动并购重组的动因;(2)优势企业进行横向规模扩张、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动因;(3)优势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和混合并购的动因;(4)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战略收缩、产业转型和退出资本市场的动因;(5)发挥“壳”公司的价值、借壳上市获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动因和(6)收购资源要素、低价资产,享受并购重组后资产增值的动因。四川上市公司并购行为采取的主要模式包括:股权协议转让方式收购、司法裁决过户或股权拍卖过户、要约收购、吸收合并。在发生的四川省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71起并购活动中,有49起并购事件是通过股权协议转让方式完成的,占了全部并购的69%。而在取得四川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收购企业往往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以求改善公司的基本面,提高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能够恢复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所采用的主要资产重组模式包括:资产置换、资产剥离、资产注入、综合型以及优化重整类等五大类。本文采用财务数据分析法,以2000年至2005年期间发生了控制权变更的四川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两个个角度来评价样本公司并购重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四川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并不显着,且不具有持续性。无论采用资产置换、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还是综合类或者优化重整类等重组模式,上市公司普遍在重组当年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其中,资产置换、综合类和优化重整三种重组模式下的第一年重组绩效要显着好于单纯的资产注入类的重组模式。但在重组次年及第三年,几种重组模式下的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比较明显,说明并购重组均未能持续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的事实也说明了重组的作用对上市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作用是有限的,它只具有即时效应,在帮助公司摆脱财务困境和恢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之后,更需要靠后续的战略规划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实现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四川省重点优势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扩张、达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组织优化,有利于推进四川省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层面存在的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包括:缺乏对并购重组的产业引导和鼓励、扶持性政策;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现象突出;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优胜劣汰机制未发挥;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和建设尚待加强。在上市公司层面存在的并购重组问题包括:相比具有实际意义的战略型重组或产业优化型重组,为保壳而进行的财务型重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并购重组质量差、缺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划、尽职调查、策划和整合;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违规交易现象突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并购重组的审核和把关不严,导致并购重组存在重大隐患和风险。针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视角的政策建议:(1)积极引导和推进收购企业和上市公司按照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方向进行并购重组;(2)减少政府干预式和包办式重组,加强对壳资源和优质资产的市场流动;(3)完善并购重组立法,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并购重组管理与审批模式市场化、透明化;(4)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努力提高并购重组质量。并购重组方和上市公司视角的政策建议是:(1)提高上市公司决策水平,以科学、务实、勤勉尽责的态度做好并购重组;(2)加强并购重组实施后管理和经营的协同效应和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并购重组的质量和绩效;(3)继续促进上市公司按照规范运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并购重组风险及其衍生风险。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国内理论界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的研究很多,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整体范围的并购重组动因和并购重组效应等方面,或者运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做实证分析:如上市公司对并购重组公告的反应、上市公司股价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反应等等;本文试图以某一个区域(四川省)内的上市公司集群范围内的并购重组行为作为研究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并购重组理论来研究四川省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和对区域产业组织优化的效应,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带来的绩效进行分析,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完善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优化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2、在研究内容上,构建了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和并购重组绩效为核心,以四川上市公司所处经营现状为背景的分析框架。从产业组织和并购重组相关理论基础、并购重组概念及研究内容界定、并购重组动因、并购重组模式以及重组后的经营绩效,到政府与监管部门视角和上市公司视角的政策建议,都进行了严谨的理论推导或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内在动因(基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角度)主要表现在:控股股东迫于压力战略收缩、产业转型和退出资本市场的意愿;地方政府保壳意愿、维护当地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护中小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的需求;改变公司基本面,重获上市资格和再融资能力的需要。而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外在动因(基于政府、监管部门及收购方角度)主要表现在:重组方进行行业规模扩张、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需要;收购低价资产的利益驱动;企业多元化战略和快速发展增长需求的驱动;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驱动;资本市场融资需要。3、按照并购方的资产注入分为了资产剥离、资产置换、资产注入以及内部重整四种方式对并购重组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按照四种重组模式结合会计法对样本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的并购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求证各种重组模式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长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资产置换、综合类和优化重整三种重组模式下的第一年重组绩效要显着好于单纯的资产注入类的重组模式。但在重组次年及第三年,几种重组模式下的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比较明显,说明并购重组均未能持续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的不足是:1、由于四川上市公司数量相对沪深两市1604家上市公司数量来说,仅占不到5%,加上本文研究的具有并购重组行为的上市公司局限在控制权发生变更并在之后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四川省的上市公司,受重组并购交易金额须具有重大性影响的原则,以及考虑财务指标异常波动、已退市或暂停上市的公司等因素影响,又剔除了一定数量的样本,因此,本文在并购重组绩效方面实证研究的样本数量有限,这是本文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的局限性所在。本文对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大类的划分,得出的是一般性的结论,可能不适用于个案。随着并购重组后时间的推移,四川上市公司可分析的样本数量将增加,将在重组的细分模式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详细的研究。2、由于时间、精力以及理论修养仍较为有限,对理论学术界的文献精华汲取还不够丰富,因此对并购重组给四川省上市公司以及四川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的效应的理论阐述以及实证研究方面还显得比较单薄,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程艳[3](2009)在《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资产减值的相关政策是新准则修订的重点。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这项具体准则适用的资产正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长期资产。《资产减值》准则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的原因,是出于上市公司可能会以计提和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考虑,所以研究上市公司是否以计提和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新旧准则衔接的是否恰当等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作为研究起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并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随后进行长期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2年至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利公司与配股公司在2002-2006年间利用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而巨亏公司、扭亏公司和管理层发生变更的公司在2002-2006年间没有显着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还发现,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额度并不显着高于之前的年份,这说明由于财政部、证监会在准则衔接期政策实施得当,抑制了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前突击转回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从而未出现上市公司“赶集”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最后,本文站在监管当局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而且对新准则在执行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步丹璐[4](2008)在《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底,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并在原计提四项减值准备资产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的计提,由四项资产发展为八项资产,同时,把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纳入到财务报表体系中,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第一附表。这个规定旨在提高企业资产质量、降低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经营,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然而这个初衷实现了么?2006年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主要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①、《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②(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④等具体准则中。具体而言,取消了对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转回,提出了减值迹象的要求,界定了资产组的定义,规范了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程序等。那么资产减值准则的这些修改,是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纵空间呢?同时,为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也统一为四表一附注,即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意味着取消了我国之前财务报告体系中的所有附表,即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那么资产减值的披露方式的改变会不会改变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呢?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旨在达到三个研究目的:目的一:2006年的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的重新修改是否是因为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其制定初衷相违背,即2001-2006年的资产减值信息的经济后果如何?目的二,2007年的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如何呢?是否降低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是否提高了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目的三: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形式从资产负债表的附表再到报表的附注,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从分项披露到目前的汇总披露,这样的改变是否会减少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本文第一章到第二章在分析资产减值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确认和计量问题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对资产减值实证研究模型设立的影响作用,如应计制、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和盈余管理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研究目的一的解释,即分析2001-2006年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即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下是否存在显着的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也就是说,2006年资产减值准则的出台背景是否是对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本身缺陷的弥补?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国外及我国的演变;其次,比较并分析了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再次,由于只有2001-2006年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的披露要求,因此,本章只能分析2001-2006年的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情况,即旧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本章还概括了2001-2006年的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重大案例,也从案例方面反映了旧准则的实施效果。第四章,实证检验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由于新准则中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因而本章旨在检验资产组这个概念的意义所在,由于无形资产本身不独立带来未来现金流入,因而选择无形资产作为代表来进行研究。另一个原因是由于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已有6年的数据,因此不乏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了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减值规定上给上市公司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然而,并没有太多文献是关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基于无形资产的无固定形态的特征和比较抽象的价值评估程序,本章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旧准则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也是对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效果的另一个角度的检验。本章利用分布检验法,比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前后的净利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扭亏以及大清洗的情况。本章还分析了上市公司在2001-2006年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情况,以及转回额大于当年净利润的公司情况。这些结果都说明了按照资产组计提资产减值要比旧准则更加客观。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目的二的检验,即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比较,即新准则是否达到了其降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信息是否比旧准则更有价值相关性。本章把2001-2006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旧准则的样本,2007年的数据作为新准则的样本,对新准则的实施是否降低了盈余管理以及是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来检验资产减值准则的具体实施效果。本章发现,在实施新准则后,即2007年的样本相对于2001-2006年的样本,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下降了,同时2007年的样本中,资产减值与未来经营业绩的增长以及市场反应等变量的关系增强了,即实施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降低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增强了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信息含量。第六章是对研究目的三的检验,即检验关于资产减值披露方式改变经济后果。本章通过比较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来分析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本身是否含有信息含量,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否会减少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结果发现,一方面,以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为解释变量的模型比只以资产减值总额为解释变量的模型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和市场反应解释能力大,另一方面,本章还发现,各项资产准备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以及市场反应的解释能力是不同的,即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不同以及预测的程度也不同。从而本章认为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会使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降低。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以及启示。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首次分类研究了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问题。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均没有要求提供资产减值准备的分类信息,只有中国2001-2006年才有这个特有的资产减值准备的明细数据,因此,本文利用中国的特有数据,分别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旨在检验资产减值明细表是否比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带来更多的信息含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弥补国际会计研究中数据样本的一个空白,并为国际准则的改进提供有用的证据。第二,研究了披露方式和信息含量的关系。一般很少有研究从披露方式这个角度来分析信息含量的问题,而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本身和资产减值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来分析披露方式与信息含量的关系。本研究以2001-2006年的上市公司公布的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为数据基础,研究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大于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本身,以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是否不同,来说明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有信息含量的。验证了国际会计准则并不一定都比我国会计准则更有信息含量,从而为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提供一些政策依据。第三,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在操纵性应计制和非操纵性应计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资产减值准备的定义,首次将实际的资产减值分解为正常的和超常的两个部分。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因子分析,使实证检验更加透彻,使实证结果更加准确。
郭建[5](2008)在《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给上市公司估值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尽管这是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但从上市公司实际运用公允价值的情况看,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典型公司案例从债务重组、持有金融资产和资产置换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造成的公司价值的估值波动,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魏晓兰[6](2008)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最基本、最普遍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愈来愈发现历史成本信息的局限性。历史成本是面向过去的,按初始交易价格入账后不涉及后续确认问题,不利于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服务。而公允价值坚持动态反映观,否定资产价值会一直稳定在最初的交易价格基础上,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信息更具有相关性,有利于投资者决策,所以公允价值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国际范围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是当前财务会计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国际上对公允价值早已越过了“要不要用”的阶段,主要进入了“如何用好”的阶段。我国也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以前相比,这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并作了审慎的改进,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从中可以看出,回避公允价值将不再是我国会计理论的主流,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尽管国内外会计界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相关会计理论和运用技术还远未完善,甚至在公允价值概念内涵和外延等最基本问题上也未达成共识。近年来,各国准则制定机构都忙于拓展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应用范围,但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研究一直悬而未决,这也阻碍了公允价值的实务应用。IASB和FASB已经表现出了对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推广应用后,国际会计界已经开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整理和反思。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是在获取大量文献资料,认真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成果,力图做出一些创新。从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比较、归纳、引用等手段,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本文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在现行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的引入的基础上展开的。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与概念分析入手,分析了公允价值概念与基本特征、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比较、国内外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与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对采用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与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进而引导出了公允价值研究的难点问题。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实际应用方面,主要结合了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总结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主要范围,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实施新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典型案例及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文章的各部分以逻辑关系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内容完整的体系。本文通过对计量属性的分析,认为从会计计量本质属性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可以表现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但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与其他四种计量属性并列的一种独立计量属性,进而本文得出了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存在着严重脱节、公允价值的理论内涵与实务内涵需进一步统一、公允价值准则需进一步完善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实际应用方面,本文结合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主要应用范围,指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可能会存在以下的问题:公允价值取得方式的问题、我国的市场环境问题、公允价值的可验证性问题、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及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培育独立的第三方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引入全面收益表及公允价值的充分披露。本文最后对上市公司首次应用公允价值进行了特例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持有金融资产、资产置换等方面应用公允价值较为典型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将带来如下结果:在短期内将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结果,投资者更应关注盈利质量、企业隐性资产的显性化、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应用采取的谨慎态度。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供业内人士和政策制订者参考。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目前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深入分析了公允价值概念、对五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实施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要求与理论依据,加深了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公允价值研究急于解决的难点问题: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的进一步明确、理论内涵与实务内涵的不统一、公允价值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为有关人士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部分,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整理,并对中国在目前环境下使用公允价值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实施新会计准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上市公司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使用会计信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王彦卓[7](2007)在《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与隐忧——从上市公司利润暴涨谈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施凤林[8](2007)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实证研究 ——以DF公司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引了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财政部颁布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禁止转回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新准则能否遏制利润操纵行为、要不要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揭示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法,对加强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84家上市公司,并将其分为巨额亏损、被ST处理、微弱盈利和利润丰厚四类,从计提、转回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证明了巨额亏损的公司倾向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加大当期亏损,清空不良资产;被ST处理的公司倾向转回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期利润,竭力扭亏为盈,避免因三连亏而被暂停上市;微弱盈利的公司倾向多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期利润,力争微盈,避免微亏;利润丰厚的公司倾向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为以后年度储存秘密利润准备。上述四类公司的统计分析为DF公司的实证研究作好了铺垫。本文对DF公司2001—2006年减值准备数据从计提和转回、对净利润的影响、形成原因等方面深入剖析,并进一步分析其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的明细项目。证明了DF公司在利润丰厚的年度多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向后期平滑利润;在巨额亏损的年度计提巨额减值准备,加重当期亏损;在被ST处理的年度转回巨额减值准备,增大当期利润,实现扭亏为盈;盈亏持平的年度多转回减值准备,增加当期利润,避免当期亏损;计提和转回的对象主要是存货和应收账款,新准则“遏制利润操纵”的功能对DF公司影响甚微。因此,针对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规定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财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参考。
张承翔[9](2007)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文中提出财务危机是指由于营销、决策或不可抗拒因素,企业经营循环和财务循环无法正常持续,或限于停滞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持续性亏损、无偿付能力、违约和破产等。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可以使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让经营者防范财务危机,让政府监管部门更好地监控上市公司质量和防范风险。本论文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提前2年对公司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案。国外财务危机研究集中于公司破产预测,国内缺少这方面的数据。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制度,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将被特殊处理以警示退市风险。所以提前2年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具有实用性。其次,应用了Ruck的提出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建立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此模型输出公司2年后财务危机正常和财务危机的概率,通过比较两个概率确定2年后公司的财务状况。最后,通过1998年到2002年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证明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对财务正常公司预测的准确率达到82
赵丽[10](2006)在《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使得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各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我国从1998年“四项减值准备”的出台,2001年升格为“八项减值准备”,即: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直至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可以说,我国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正逐步走向完善。但是,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资产减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沦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这其中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上市公司治理生态的原因。本文试图挖掘这些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首先,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理论,其中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剖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的积极意义。其次,对于资产减值会计的程序与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层面分析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披露等问题,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而后,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其中介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的总体情况,计提对于上市公司资产与经营业绩的影响,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不同动机。并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计提较为普遍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执行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ST长控预计将发生重大亏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长控预计将发生重大亏损(论文提纲范文)
(1)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 ——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2 历史回顾 |
2.1 债务重组准则:前世今生 |
2.2 基本特征的比较 |
2.2.1 基本特征回顾 |
2.2.2 定义和范围的变化:1998版到2006版 |
2.2.3 计量和列报的变化:1998版到2008版 |
2.3 准则变迁的回顾 |
2.3.1 2006版之前 |
2.3.2 2006版之后 |
2.4 准则制定的博弈:财政部与证监会 |
3 A股市场执行情况:2007年度和2008年度 |
3.1 2007年度的债务重组 |
3.1.1 债务重组收益的列报 |
3.1.2 直接确认为股东权益的债务重组收益 |
3.1.3 确认为当期损益的债务重组收益 |
3.2 2008年度的债务重组 |
3.2.1 债务重组收益的列报 |
3.2.2 直接确认为股东权益的债务重组收益 |
3.2.3 确认为当期损益的债务重组收益 |
3.3 权益性交易的追溯调整 |
3.3.1 追溯调整的遵循程度 |
3.3.2 追溯调整的案例:近距离考察 |
3.4 可能的挑战 |
4 准则变迁:会计信息有用性 |
4.1 问题和研究方法 |
4.1.1 样本描述 |
4.1.2 研究方法 |
4.2 实证结果 |
4.2.1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两者联合的信息含量 |
4.2.2 新会计准则的信息含量 |
4.3 结论 |
5 中国特色与国际趋同:债务重组差异的调查 |
5.1 统计结果 |
5.2 结果分析 |
5.2.1 总体分析 |
5.2.2 存在的差异 |
5.3 结论 |
6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对并购、重组的理解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 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述评 |
2.1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
2.1.1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SCP 范式 |
2.1.2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及可竞争市场理论 |
2.1.3 新制度经济学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
2.2 并购重组基本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管理主义理论与自大假说 |
2.2.3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2.2.4 市场势力理论 |
2.2.5 信息信号理论 |
2.2.6 再分配理论与税收效益理论 |
2.2.7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3 国内外对并购重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3.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背景研究 |
3.1 四川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历史回顾 |
3.1.1 股份制试点阶段(1986 至1992 年) |
3.1.2 上市“额度管理”阶段(1993 至1995 年) |
3.1.3 “指标管理”阶段(1996 至2000 年) |
3.1.4 “核准制”或“通道制”阶段(2001 年至2003 年) |
3.1.5 “保荐制”阶段(2004 年2 月至今) |
3.2 四川省上市公司发行上市后存在的问题 |
3.2.1 上市后短期内业绩下滑现象比较普遍 |
3.2.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风险突出 |
3.2.3 壳化现象普遍、并购重组机率高 |
3.3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为的动因研究 |
3.3.1 政府推动并购重组的动因 |
3.3.2 优势企业进行横向规模扩张、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动因 |
3.3.3 优势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和混合并购的动因 |
3.3.4 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战略收缩、产业转型和退出资本市场的动因 |
3.3.5 发挥“壳”公司的价值、借壳上市获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动因 |
3.3.6 收购资源要素、低价资产,享受并购重组后资产增值的动因 |
4.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研究 |
4.1 四川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主要并购模式 |
4.1.1 并购模式之一——股权协议收购 |
4.1.2 并购模式之二——政府划拨转让方式 |
4.1.3 并购模式之三——通过股权拍卖、司法裁决方式实现股权过户 |
4.1.4 并购模式之四——换股、吸收合并方式 |
4.1.5 并购模式之五——要约收购 |
4.2 四川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重组模式 |
4.2.1 重组模式之一——资产剥离 |
4.2.2 重组模式之二——资产注入 |
4.2.3 重组模式之三——资产置换 |
4.2.4 重组模式之四——优化重整 |
4.2.5 重组模式之五——综合型(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资产置换) |
5.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与产业效应研究 |
5.1 本文采用的并购重组绩效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原则 |
5.1.2 研究方法及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
5.2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的定量分析、结论描述和解释 |
5.2.1 各种重组模式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分析 |
5.2.2 数据分析结论与解释 |
5.3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效应 |
5.3.1 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实现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
5.3.2 有利于四川省重点优势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扩张、达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组织优化 |
5.3.3 有利于推进四川省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 |
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6.1 在证券监管和政府层面存在的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 |
6.1.1 缺乏对并购重组的产业引导和鼓励、扶持性政策 |
6.1.2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政府行政干预现象突出 |
6.1.3 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
6.1.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优胜劣汰机制未发挥 |
6.1.5 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和建设尚待加强 |
6.2 在上市公司层面上存在的并购重组问题 |
6.2.1 为保壳而进行的财务型重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
6.2.2 并购重组质量差、缺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划、尽职调查、策划和整合 |
6.2.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并购重组的审核和把关不严,导致并购重组存在重大隐患和风险 |
6.2.4 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违规交易现象突出 |
7. 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和证券监管部门视角的政策建议 |
7.1.1 积极引导和推进收购企业和上市公司按照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方向进行并购重组 |
7.1.2 减少政府干预式和包办式重组,加强对壳资源和优质资产的市场流动 |
7.1.3 完善并购重组立法,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并购重组管理与审批模式市场化、透明化 |
7.1.4 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努力提高并购重组质量 |
7.2 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视角的政策建议 |
7.2.1 提高上市公司决策水平,以科学、务实、勤勉尽责的态度做好并购重组 |
7.2.2 加强并购重组实施后管理和经营的协同效应和整合力度,不断提高并购重组的质量和绩效 |
7.2.3 继续促进上市公司按照规范运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防范并购重组风险及其衍生风险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评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
3.1 资产减值的含义及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3.1.1 资产减值的含义 |
3.1.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3.2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 |
3.2.1 资产减值的确认 |
3.2.1.1 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 |
3.2.1.2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
3.2.1.3 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 |
3.2.2 资产减值的计量 |
3.2.2.1 各种计量属性简要比较 |
3.2.2.2 长期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 |
3.3 资产减值的转回 |
3.4 资产减值的披露 |
3.5 资产减值会计的中外国际比较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及表现 |
4.1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分析 |
4.2 不同类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 |
4.2.1 巨亏公司的表现 |
4.2.2 扭亏公司的表现 |
4.2.3 微利公司的表现 |
4.2.4 配股公司的表现 |
4.2.5 管理层发生变更的公司的表现 |
第五章 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样本的选择和分类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的选择和界定 |
5.1.4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 实证分析 |
5.2.1 总体横向分析 |
5.2.2 巨亏公司的纵向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4)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0.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0.3 创新与不足 |
0.3.1 本文的创新 |
0.3.2 本文的不足 |
1. 资产减值的文献综述 |
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1.1 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含量 |
1.1.2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动机 |
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资产减值准备与信息含量 |
1.2.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盈余管理动机 |
1.2.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与时间 |
2. 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 |
2.1.1 资产 |
2.1.2 资产减值 |
2.1.3 资产减值准备 |
2.2 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 |
2.2.1 资产减值的确认 |
2.2.2 资产减值的计量 |
2.2.3 资产减值的记录和报告 |
2.3 资产减值的其他相关理论分析 |
2.3.1 资产减值和应计制 |
2.3.2 资产减值和会计稳健性 |
2.3.3 资产减值与信息披露 |
2.3.4 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 |
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现状及案例分析 |
3.1 资产减值会计的演变 |
3.1.1 资产减值会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3.1.2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2 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比较与分析 |
3.2.1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等新的概念 |
3.2.2 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 |
3.2.3 新准则在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上更加明确 |
3.2.4 新准则下可收回金额的可操作性更强 |
3.2.5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
3.2.6 新准则改变了对商誉的处理方法 |
3.2.7 新准则明确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
3.2.8 新准则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
3.3 旧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描述性分析 |
3.3.1 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的公司数 |
3.3.2 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占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比的描述性分析 |
3.3.3 2001-2006 不同年度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计提或转回额的比较与分析 |
3.3.4 资产减值准备与净利润的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3.4 资产减值的典型案例分析 |
3.4.1 资产减值的各种利用方式 |
3.4.2 同样的资产不同的计提方式 |
3.4.3 小结 |
4. 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为例 |
4.1 引言 |
4.2 无形资产减值的主观性与资产组概念 |
4.2.1 无形资产无公开有效市场 |
4.2.2 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收益现值法”具有主观性 |
4.2.3 无形资产通常不能独立创造现金流 |
4.3 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 |
4.4 研究假设和数据描述 |
4.4.1 研究假设 |
4.4.2 数据描述 |
4.5 实证结果 |
4.5.1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扭亏为盈 |
4.5.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大清洗 |
4.5.3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汇总情况 |
4.5.4 转回额占当年净利润大于10096的公司情况 |
4.6 结论 |
5. 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2.1 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 |
5.2.2 资产减值与公司经营业绩 |
5.2.3 资产减值与股票回报率 |
5.2.4 资产减值相关规定的实施效果的检验 |
5.3 假设的建立 |
5.4 研究设计 |
5.4.1 资产减值与经济因素 |
5.4.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
5.4.3 资产减值与公司经营业绩 |
5.4.4 资产减值与股票回报率 |
5.5 实证结果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资产减值与经济因素的关系检验 |
5.5.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检验 |
5.5.4 资产减值和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关系 |
5.5.5 资产减值和股票回报率的关系 |
5.6 结论 |
6. 资产减值披露方式改变的经济后果检验 |
6.1 引言 |
6.2 研究综述 |
6.3 假设的建立 |
6.3.1 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高于资产减值准备总额 |
6.3.2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不同 |
6.4 研究设计 |
6.4.1 各项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高于资产减值准备总额本身的信息含量 |
6.4.2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的信息含量是否显着不同 |
6.5 实证结果 |
6.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2 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和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关系 |
6.5.3 资产减值准备各项明细与市场回报率的关系 |
6.5.4 Ohlson 模型的检验 |
6.6 结论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旧准则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存在显着关系 |
7.1.2 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更有信息含量 |
7.1.3 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降低了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 |
7.2 启示 |
7.2.1 资产组的引入 |
7.2.2 资产减值的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7.2.3 资产减值的披露还是应保留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债务重组 |
(一) 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规定 |
(二) 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
二、持有金融资产 |
(一) 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规定 |
(二) 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
三、资产置换 |
(一) 资产置换公允价值规定 |
(二) 资产置换公允价值计量分析 |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分析 |
(一) 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结果, 投资者更应关注盈利质量 |
(二) 隐性资产的显性化 |
(三) 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的态度 |
(6)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分析 |
1.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概念及特征 |
1.1.1 我国现行准则中的计量属性概念 |
1.1.2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
1.1.3 主要公允价值概念的分析 |
1.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比较 |
1.3 我国公允价值发展历程 |
1.4 国际公允价值发展综述及最新动态 |
1.4.1 国际公允价值发展概况 |
1.4.2 公允价值的最新发展动态 |
2 实施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理论依据 |
2.1 实施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 |
2.2 实施公允价值的理论依据 |
2.2.1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2.2.2 全面经济收益观 |
3 公允价值研究的难点问题与一般应用方法 |
3.1 公允价值研究的难点问题 |
3.1.1 公允价值本质属性的争论 |
3.1.2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内涵与实物内涵的统一 |
3.1.3 公允价值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
3.2 公允价值应用的一般方法 |
3.2.1 计量属性使用的一般原则 |
3.2.2 我国公允价值的谨慎应用 |
3.2.3 公允价值确定的一般原则与程序 |
4 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主要应用 |
4.1 现行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主要应用范围 |
4.2 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 |
4.3 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 |
4.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4.5 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 |
4.6 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 |
4.7 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 |
4.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 号一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一套期保值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一金融工具列报》 |
4.9 各具体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的共通之处 |
5 在中国环境下,公允价值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 公允价值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 |
5.1.1 公允价值取得方式与渠道的问题 |
5.1.2 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问题 |
5.1.3 公允价值的可验证性问题 |
5.1.4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 |
5.1.5 现行准则体系下财会人员面临的挑战 |
5.2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对策 |
5.2.1 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
5.2.2 培育对公允价值可靠性进行验证的独立第三方市场 |
5.2.3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
5.2.4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
5.2.5 引入全面收益表以确认公允价值带来的变化 |
5.2.6 公允价值的充分披露 |
6 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典型案列分析 |
6.1 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典型案例 |
6.1.1 债务重组 |
6.1.2 持有金融资产 |
6.1.3 资产置换 |
6.2 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分析 |
6.2.1 将影响上市公司的估值结果,投资者更应关注盈利质量 |
6.2.2 隐性资产的显性化 |
6.2.3 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与隐忧——从上市公司利润暴涨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允价值的运用,不同资产差异巨大 |
二、并购重组,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 |
三、股改置换资产,业绩提升非比寻常 |
四、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问题仍无法避免 |
五、依靠政府补助,实现扭亏为盈 |
六、固定资产折旧年终复核与开发费用资本化使平滑利润有机可乘 |
(8)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实证研究 ——以DF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主要内容、组织结构及研究特色 |
2 资产减值的相关理论 |
2.1 资产概念的革新 |
2.2 资产减值 |
2.3 资产减值准备 |
2.3.1 资产减值准备的历史沿革 |
2.3.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
2.3.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会计计量理论的突破 |
2.3.4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 |
2.4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2.4.1 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 |
2.4.2 资产减值的会计计量 |
2.4.3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
2.4.4 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 |
2.5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
3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实证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分析方法 |
3.3 实证分析 |
3.3.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统计分析 |
3.3.2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的统计分析 |
3.3.3 计提、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
4 DF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剖析 |
4.1 DF公司的概况 |
4.2 DF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剖析 |
4.2.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情况的剖析 |
4.2.2 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剖析 |
4.2.3 成因剖析 |
5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5.1 禁止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
5.2 建议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 |
1.2 本论文的工作与贡献 |
1.3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二章 财务危机预警背景知识介绍 |
2.1 国外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 |
2.1.1 Z 评分模型 |
2.1.2 多元判别分析 |
2.1.3 Logit 模型 |
2.2 财务报表分析 |
2.2.1 财务报表 |
2.2.2 财务报表分析 |
2.2.3 偿债能力分析 |
2.2.4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
2.2.5 获利能力分析 |
2.2.6 现金流量分析 |
第三章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其财务危机预警上应用 |
3.1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
3.2 人工神经网络在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关键问题 |
3.3 国内人工神经网络在财务危机预警中的研究 |
3.4 Ruck 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 |
第四章 实验过程 |
4.1 实验数据的筛选 |
4.2 预测财务指标的选择 |
4.3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
4.4 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论文的工作 |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资产减值会计概要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资产 |
1.1.2 资产减值 |
1.1.3 资产减值会计 |
1.2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1.3 我国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程序 |
2.1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 |
2.1.1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对象 |
2.1.2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标准 |
2.1.3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原则 |
2.1.4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时间 |
2.1.5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方式 |
2.1.6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归属 |
2.1.7 资产减值的转回 |
2.2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 |
2.2.1 由资产减值的实质来看其计量 |
2.2.2 计量属性的选择 |
2.2.3 可收回价值的计量 |
2.3 资产减值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三章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 |
3.1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
3.2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应用现状分析 |
3.2.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应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具体分析 |
3.2.3 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分析 |
第四章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评价与建议 |
4.1 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1 客观方面 |
4.1.2 主观方面 |
4.2 我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范性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授权使用说明 |
致谢 |
四、ST长控预计将发生重大亏损(论文参考文献)
- [1]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 ——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D]. 林传锋. 复旦大学, 2009(S1)
- [2]四川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研究[D]. 王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3]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 程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4]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D]. 步丹璐.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5]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案例分析[J]. 郭建.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09)
- [6]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 魏晓兰.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
- [7]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与隐忧——从上市公司利润暴涨谈起[J]. 王彦卓. 财会月刊, 2007(26)
- [8]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实证研究 ——以DF公司为例[D]. 施凤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6)
- [9]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D]. 张承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 [10]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 赵丽. 天津商学院,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