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材生的心理教育

重视高材生的心理教育

一、重视优等生的心理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胡幸运[1](2017)在《论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兴趣是一种直接的动力,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圣经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教学中,如果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因势利导,使学生把数学课作为一种乐趣,无疑能把教学效果逐渐提高,为小学生学好数学创造重要条件。

邹燕[2](2017)在《小学优待“优等生”现象的道德审视 ——以南京市C小学X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学业成绩优异或成绩处于中等以上且在老师眼中表现优异的“优等生”通常会受到各种特殊的关照和优待。本论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立足道德教育视角对南京市C小学X班中优待“优等生”现象进行了实地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具体呈现了 X班中的“优等生”在学校生活中备受优待的真实样态,分析了 X班优待“优等生”的原因及优待“优等生”对X班学生成长带来的道德后果,以期唤起对习以为常的优待“优等生”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缘由、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呈现本研究的研究设计以及笔者与X班的故事。第二部分较为详细地阐述了 X班四位“优等生”的基本情况及各自所受优待的实然状态。第三部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对X班优待“优等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精英主义教育理念、优胜劣汰的社会分层、教师的“分数是硬道理”的功利价值取向与“优等生=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刻板印象、同辈群体对教师言行的习得与再现以及“强强联合”的交往模式等方面;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优等生”自身具备积极的性格特征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第四部分从道德教育的视角分析了 X班优待“优等生”现象对“优等生”自身及其他普通学生的成长产生的道德影响。第五部分对X班优待“优等生”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创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践行教育正义;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加强家庭的身教功能。

岳影[3](2017)在《化学教学中促进差生转化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差生转化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追求考试成绩,教师往往会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差生便由此产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现差生转化,是确保教育公平和学生个人充分发展权利的重要体现。本研究以某地区初中三年级化学教师与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现阶段中学化学课教学过程中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基础知识和技能因素等几个方面。在化学课程教学差生转化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方面主要存在着对差生的概念理解不充分、差生转化策略应用能力不足、与家长主动沟通不够。家长方面主要存在着对差生概念认识不清、对子女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没有实施转化策略等。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差异化评价策略、家庭化学实验策略、团队合作式学习策略等,并对转化策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差生转化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转化策略的实施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对于差生转化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别。

周秀娟[4](2017)在《浅析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不仅是学习理论、教学方法,而是通过个体间有意义的交互认知和合作,贯穿于个体内化和成长的全过程,主张教育评估要持全面、动态的观点。其教学先于发展的观点指出教学也不是技能的简单传授和单纯的知识学习。笔者阐述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涵义,并以其为指导,分析了进行中职德育教学要以学生道德潜能的发展水平为依据制定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和以全面、动态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李志伟[5](2016)在《初中数学学困生现象及其对策解析》文中认为数学学习困难是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今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因此,探寻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寻求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形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因素分为学校因素、自身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可行参考。

熊琴[6](2013)在《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学生中普遍存在数学学习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但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力度和取得的成效仍然有限。对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初中数学教育理论体系,对强化基础教育、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培养目标、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分析了数学“学困生”的四个主要成因,学生因素是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缺乏、动机水平低导致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很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当的成就归因,教师因素是学科教学特点处理不当、教学方法欠佳、任课教师期望过高、数学教育目标定位偏差、教师缺乏反思或反思能力薄弱,家庭因素是方法不当、对子女期望过高、沟通不够、关心过度,社会环境因素是一些不良东西的负面影响。在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革学生学习评价制度,形成教育合力。

侯芳[7](2013)在《高中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厌学是学生共同存在的情绪反应,并不是某些或者某一部分人的特有问题,它是一心理,是一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外化的不良行为。如今,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中生厌学现象却很普遍。研究高中生厌学问题,首先能够引起广大民众关注这一问题,提高民众对厌学的认识,从自身角度找原因。其次,能不断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中学教育关系着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全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前提。最后,有利于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新风,让学生融入浓烈的学习氛围,以氛围吸引他们,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健康成长。高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厌学情绪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如何正确预防和化解高中生的厌学情绪,培养善学乐学优学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的厌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全文共分为七部分:首先阐释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状况,并且进行简要评述。然后指出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接着对高中生厌学问题的调查进行分析。首先介绍高中生厌学问题调查结果,阐释高中生厌学问题的表现,归纳高中生厌学问题的特点。进而分析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分为四类: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社会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主要为:学习目的不明确;青春期的困扰导致厌学;学习意志薄弱,抗打击的能力差。家庭原因表现为:家庭不和谐,教育环节缺失,导致厌学;家长的素质不高,教育失当导致厌学;“问题家长”导致厌学。学校教育原因表现为:考试、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教学内容难、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因素。社会因素表现为:不良的社会环境、低俗文化的影响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最后从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社会方面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出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对策。个人方面要做到: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积极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早恋。家庭方面要做到营造欢乐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和采用正确教育方式。学校方面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助、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和学校要科学管理。高考制度的改革则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高考命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检测。社会方面要做到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提供文化的经营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厌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其成因也呈多样性,因此应该从多维角度进行防治。

董宏微[8](2013)在《思想政治课视域下中学生情商培养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探索情商培养,使情商理念向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推动学校的教学和人才的全面培养。情商是相对于智商而言提出的,是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成功有关的概念。情商的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的能力、管理自我(即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目前中学生的情商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情绪不够稳定、人生态度不够乐观积极、意志力脆弱等,因此,有必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对中学生情商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素养、心理素质综合培养的课程,重视对中学生情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制定出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商培养策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对中学生情商培养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应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国内外研究情商理论的专着、论文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实施策略,促进中学生的情商的全面发展。

赵晓英[9](2012)在《“优等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当今社会,"优等生"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所以"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本文根据"优等生"的案例,分析了其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出了一些见解。

邹萌[10](2011)在《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文中提出关于教育暴力,以往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体罚行为。这类教育暴力由于对学生的肉体造成了伤害,引发了人民对师德师风的大讨论。各地教育部门也不断下发相关文件,整饬恶性体罚事件,舆论制约和制度规管在遏制显性的教育硬暴力的发生上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容易被教育者忽视的教育暴力现象,即教育“软暴力”。教育软暴力,不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它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指教师使用谩骂,诋毁,嘲笑性的语言或蔑视的态度,侮辱、伤害学生的精神和心灵,是最难处理的暴力事件。在当前的小学校园里,教师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伤害。同时,由于教育软暴力教育软暴力侵犯的是学生的精神,而不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身体,导致其对学生的伤害不容易被监督和追究,在社会上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本篇论文立足于思考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及其对小学生的伤害,分析教育软暴力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为依据,笔者将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整理出关于教育软暴力概念、成因、表现等理论,同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立足于将这些理论进一步系统阐述,从而引起社会对教育软暴力这种新的暴力形式的广泛关注。第二部分介绍了教育软暴力的内涵,特点与产生的教育影响。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在长春市某城区小学中教育软暴力的表现及危害,为下文分析教育软暴力产生的原因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分析了小学阶段教育软暴力产生的原因。导致小学阶段教育软暴力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小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同样也存在教育大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原因。只有充分分析这些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消解教育软暴力现象的措施。第五部分重点探讨了减少小学阶段教育软暴力的对策。

二、重视优等生的心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优等生的心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论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创造平等与愉快的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爱的教育, 情感激励学生。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直观教学, 引发兴趣。
5用数学美, 诱发兴趣
6激励评价, 培养自信, 感受成功。
7有兴趣才乐意学。
8开展愉快教育,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激发学习兴趣。

(2)小学优待“优等生”现象的道德审视 ——以南京市C小学X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四、我与C小学X班的故事
第一章 X班优待“优等生”的现实样态
    第一节 一个常被“荣誉”光顾的焦点人物
        一、基本情况
        二、备受优待的情况
    第二节 一个众星捧月的班长
        一、基本情况
        二、备受优待的情况
    第三节 一个备受青睐的数学天才
        一、基本情况
        二、备受优待的情况
    第四节 一个令人羡慕的主角
        一、基本情况
        二、备受优待的情况
第二章 X班优待“优等生”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分数是硬道理”的功利价值取向
        二、“优等生=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刻板印象
    第二节 同辈群体方面的原因
        一、对教师区别对待言行的习得与再现
        二、“强强联合”的交往模式
    第三节 “优等生”自身及家庭方面的原因
        一、积极的性格特征
        二、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四节 社会与教育背景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优胜劣汰”的分层
        二、精英主义教育理念
第三章 X班优待“优等生”的道德后果审视
    第一节 温室里的花朵——优等生的危机
        一、利己主义者的制造
        二、道德冷漠者的培养
        三、特权意识与等级意识的强化
        四、顺从者的养成
    第二节 平凡之伤——受伤的普通学生
        一、消极人格的强化
        二、冷漠情感的体验
第四章 对策思考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对策思考
        一、践行教育正义
        二、改革教师评价体制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四、引导学生追求内在卓越
        五、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
        六、加强家庭的身教功能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效度的反思
        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结语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观察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3)化学教学中促进差生转化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2. 主要概念界定
    2.1 差生
    2.2 差生转化策略
3. 中学化学教学中差生产生的原因与转化策略
    3.1 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3.1.1 生理原因
        3.1.2 心理原因
        3.1.3 基础知识和技能原因
    3.2 化学教学中差生转化的几种主要策略
        3.2.1 激发学习热情
        3.2.2 掌握学习方法
        3.2.3 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3.2.4 因材施教,多层次教学
        3.2.5 以优带差
4. 中学化学教学差生转化策略的实施情况调查
    4.1 调查对象
    4.2 调查方法
    4.3 调查基本情况
        4.3.1 中学化学教师调查情况
        4.3.2 差生家长调查情况
    4.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教师方面
        4.4.2 家长方面
5. 转化策略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学生自身原因
        5.1.1 缺乏自信心
        5.1.2 与家长、教师主动沟通不够
        5.1.3 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5.2 教师原因
        5.2.1 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影响
        5.2.2 对转化主体的认识不充分
        5.2.3 对化学课自身教学规律掌握不深入
        5.2.4 专业培训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5.3 学校原因
        5.3.1 对实施差生转化策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3.2 组织相关培训数量过少
        5.3.3 没有建立家教合一的转化模式
    5.4 家庭原因
        5.4.1 家长对素质教育理念缺乏系统认识
        5.4.2 家庭转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5.4.3 没有与学校形成转化合力
        5.4.4 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5.5 社会层面
6.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差生转化策略的实施方案
    6.1 差异化评价策略
        6.1.1 案例基本情况
        6.1.2 转化策略实施过程
        6.1.3 转化效果评价
    6.2 家庭化学实验策略
        6.2.1 案例基本情况
        6.2.2 转化策略实施过程
        6.2.3 转化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6.3 团队合作式学习策略
        6.3.1 案例基本情况
        6.3.2 转化策略实施过程
        6.3.3 转化策略实施效果评价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化学教师)
附录B 调查问卷(家长)
附录C 访谈提纲
致谢

(4)浅析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与影响
    1. 依据学生道德潜能的发展水平, 确定道德教育目标。
    2.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
三、结语

(5)初中数学学困生现象及其对策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现象
    1.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概念
    2. 初中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二、对策解析
    1. 学校因素
    2. 自身因素
    3. 其他因素

(6)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不容乐观
        三、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习困难理论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第二章 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调查
        二、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家长的调查
        三、关于初中教师对数学“学困生”观点和看法的调查
    第二节 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具体表现
        一、缺乏学习兴趣
        二、缺乏学习主动性
        三、意志薄弱
        四、情感障碍
第三章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理论依据
    第一节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二、教师因素
        三、家庭因素
        四、社会环境因素
    第二节 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优化教学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四章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第一节 培养学习兴趣
        一、巧妙导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二、手脑并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三、享受成功,巩固数学学习兴趣
        四、创设情境,强化数学学习兴趣
    第二节 加强学法指导
        一、掌握预习方法
        二、掌握听课方法
        三、掌握总结归纳复习方法
        四、让学习方法固化成学习习惯
    第三节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一、明确学习目的
        二、以磨难锻炼意志
        三、树立榜样,激励学生
    第四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反思教育理念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五节 改革学生学习评价制度
        一、改进学生的评价方法
        二、改进教师的评价方法
    第六节 形成教育合力
        一、发挥“学困生”家长的作用
        二、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三、整合各学科教师的力量
        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五、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调查表
后记

(7)高中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状况
    2.2 国内研究状况
        2.2.1 厌学的含义
        2.2.2 厌学的表现方式
        2.2.3 高中生厌学原因
        2.2.4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控制策略
    2.3 简要评述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问卷调查法
        3.2.1 被调查者的选取
        3.2.2 测量工具
        3.2.3 问卷回收情况
        3.2.4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4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调查分析
    4.1 高中生厌学问题调查结果
    4.2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表现
        4.2.1 学习动机缺失
        4.2.2 学习态度消极
        4.2.3 在行动上远离学习
    4.3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特点
        4.3.1 高中生厌学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加重
        4.3.2 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厌学问题比成绩好的同学严重
5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学生自身原因
        5.1.1 学习目的不明确
        5.1.2 青春期的困扰导致厌学
        5.1.3 学习意志薄弱,抗打击的能力差
    5.2 家庭原因
        5.2.1 家庭不和谐,教育环节缺失,导致厌学
        5.2.2 家长的素质不高,教育失当导致厌学
        5.2.3 “问题家长”导致厌学
    5.3 学校教育原因
        5.3.1 考试、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
        5.3.2 教学内容难、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3.3 教师因素
    5.4 社会原因
        5.4.1 不良的社会环境
        5.4.2 低俗文化的影响
        5.4.3 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6 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6.1 个人方面
        6.1.1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
        6.1.2 要积极培养学习兴趣
        6.1.3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6.1.4 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早恋
    6.2 家庭方面
        6.2.1 营造欢乐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6.2.2 家长采用正确教育方式
    6.3 学校方面
        6.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3.2 加强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助
        6.3.3 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
        6.3.4 学校要科学管理
    6.4 高考制度的改革
        6.4.1 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制度
        6.4.2 高考命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检测
    6.5 社会方面
        6.5.1 政府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6.5.2 提供文化的经营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思想政治课视域下中学生情商培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本文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1. 本文研究方法
        2. 本文的基本思路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1.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本文的不足之处
一、情商理论概述
    (一) 情商涵义及特征
        1. 情商涵义
        2. 情商的主要特征
    (二) 思想政治课与情商培养及理论基础
        1. 思想政治课的情商培养界定
        2. 情商培养的理论基础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学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
    (一) 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 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2. 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 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必然要求
        1. 课程内容的必然要求
        2. 课程评价的必然要求
    (三)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中学生情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中学生情商存在的问题
        1. 抗挫折能力较差
        2. 适应能力较差
        3. 调控能力较差
        4. 合作能力较差
    (二) 原因分析
        1. 教学思想观念的滞后
        2. 学校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
        3. 课程教学对情商内容的忽视
        4. 家庭和社会教育方式的偏差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学生情商培养的策略
    (一) 教育理念上的对策
        1.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2.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 重视实践的教育内容
    (二) 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对策
        1.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2. 重视教学过程
        3. 课程教学评价
    (三) 教学方法上的对策
        1. 学习兴趣的培养
        2.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四) 教育形式上的对策
        1. 进行实践教学
        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 重视教师情商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教育软暴力的内涵,特点与教育影响
    (一) 教育软暴力的内涵
    (二) 教育软暴力的特点
    (三) 教育软暴力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阶段教育软暴力的实践调查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结果分析
三、产生教育软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 小学生的因素
    (二) 教师的因素
    (三) 教育大环境的因素
    (四) 社会因素
四、消除教育软暴力的对策
    (一) 提升教师对教育的科学理解,提升教师的专业自律性
    (二)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三) 提升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感
    (四) 建立教育软暴力投诉程序,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后记

四、重视优等生的心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J]. 胡幸运. 西部皮革, 2017(08)
  • [2]小学优待“优等生”现象的道德审视 ——以南京市C小学X班为例[D]. 邹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3]化学教学中促进差生转化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 岳影.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7)
  • [4]浅析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 周秀娟. 人才资源开发, 2017(02)
  • [5]初中数学学困生现象及其对策解析[J]. 李志伟. 求知导刊, 2016(11)
  • [6]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研究[D]. 熊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7]高中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D]. 侯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2)
  • [8]思想政治课视域下中学生情商培养探究[D]. 董宏微.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8)
  • [9]“优等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J]. 赵晓英.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07)
  • [10]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D]. 邹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重视高材生的心理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