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把研究型大学基础打牢(论文文献综述)

钟智翔,王戎[1](2020)在《论外语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及其人才培养》文中认为国别与区域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新增方向。对于如何界定该学科方向的内涵和外延、建立起独立开放的学科体系关乎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科建设,当前,对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国别与区域人才的培养成为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体系,确定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置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涵,培养出又多又好的"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国别与区域人才是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曦[2](2020)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2004年)、2004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五个时间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积累了五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经验。建设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需要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第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将国家意志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第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第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历史研判,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高校思政课课程指明了新趋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现实,结合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和发挥新的宣传职能,在促进硕士研究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科学本领、高涨服务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和要求。这具体包括,第一,健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第二,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才储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第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认识、总结新中国七十余年思政课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面向江苏省九所高校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展开调研,分析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认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出谋划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表现出教学时效性更加突出、教学反馈不断深化、教学针对性逐渐强化的特点。在发展成就上,表现出课程重要性更加凸显、领导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初见成效三个方面。在发展的问题上,则体现在教学方法有待丰富、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学生获得感较为欠缺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形势。在各类教学软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课长久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民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日益临近,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本领,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去。从实际工作来说,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制,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从细节之处入手。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性,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第二,需要强化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第三,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强化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具有“民族担当、爱国热情、时代关怀、世界视野”的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杨雪[3](2020)在《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的关键时刻,高校教师资源作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资源,对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以儒道“天人合一”思想、教育生态理论、绿色管理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本思想、生态平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为核心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为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寻觅一条更为契合的道路。首先,对绿色发展及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绿色发展、高校教师资源、高校教师资源结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阶段等概念进行界定。其中高校教师资源结构分为硬结构和软结构,硬结构指高校教师群体素质结构,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包括生师比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科结构;软结构指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结构,是教师素质的内在表现,包括理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道德结构、生理心理素质。接着对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把握政府和市场在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并明确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遵循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本文从高校教师资源的硬结构、软结构两方面透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现状。主要采取定量分析、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选取样本调查我国高校教师资源的硬结构、软结构现状,从而判断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复次,本文把高校看作独立的生态系统,教师资源在系统中不断流动,按照教师资源的流动路径,可分为教师资源流入阶段、教师资源维持阶段和教师资源流失阶段。同时结合人本思想、绿色管理、生态平衡等原理审视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一是高校教师资源数量难以充足,涉及引进难、均衡难、平衡难等问题;二是高校教师资源结构难以合理,管理方面陈旧与落后并存,差距与不公并行;三是高校教师资源难以留住,存在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现象。依据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探寻成因:一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人本位”绿色发展理念缺失;二是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绿色管理能力缺乏;三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教师与高校存在发展冲突。最后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正确的导向,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视角,提出优化配置教师资源的三个策略:一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提升绿色发展理念,规划教师人才建设。从和洽性筛选、科学化设岗、诚信聘任、职业发展规划、按需分配等方面严控教师资源合理流入;二是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夯实绿色管理。从务实培训、优化薪酬结构、优化考核体系、构建合理化激励机制、实行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加强民主参与等方面管理教师资源;三是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维持教师个体生态平衡,优化教师流动机制。从营造和谐学术氛围、增添人文关怀、实行行政管理职业化、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等方面降低教师资源流失率。

丁贞栋[4](2019)在《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教材建设、教法创新、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帮助了大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了科学思想基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互联网与信息化时代环境中,在经济社会综合改革纵深推进的条件下,新媒体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带来了教育环境、教育手段、教育对象等的深刻变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从当代大学生自身状况看,他们是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90后”和“00后”一代,他们的知识信息来源丰富,知识面宽,思维活跃,思想意识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特别是易受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思潮、亚文化等的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难度增加,挑战变大;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途径、载体、环境等方面还有诸多难点,还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碎片化、理论化等现象,教育技术、教育文化、教育思维、教育话语等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还面临着实效性提升、针对性加强、创新性提高、吸引力增强等难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定位,找到了办法。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个性化、人本化和现代化,为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感召力和吸引力提供了办法。因此,系统研究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理,提出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的办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紧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转变?”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解决方案,以此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针对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本文中,通过六个方面的论述,力求系统把握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念范畴、针对问题、基本原理、核心要义、思想路径、实践路径等,全面回答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关键概念是什么?针对问题是什么?怎么融入?融入重点是什么?在思想上如何转变?在实践中如何探索?”等问题,进而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找到办法。在论文研究设计上,第一章着眼于“概念厘清”,意在界定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以及明晰相关理论问题,认为“融入”是两种事物混合,是有差别的融合,是事物的有机结合,并提出“融入”的关键在于新媒体因素的融入。第二章着眼于“问题分析”,结合对426名高校学生的调研,探讨由新媒体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从方法困境、文化困境、思维困境、话语困境四个方面剖析问题根源,为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基本原理”,提出了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缘起与依据、目标与原则、规律与途径,力求在理论机制上把握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四章立足于分析“核心要义”,也即是在理论上探讨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与重点,从基本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文化、新媒体思维、新媒体话语等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问题,探讨每一个因素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分析每个要素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要求。从研究的内在逻辑看,技术是新媒体的基础形态,由技术引发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等变革,进而影响社会文化的形成,由文化反映至思维,由思维影响到话语,这四个新媒体的重要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关键因素,探讨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核心在于分析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文化、新媒体思维、新媒体话语等如何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五章提出了“思想路径”,意在分析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上如何转变,并提出了“三大转变”,即理念转变: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统一;内容转变:实现“系统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的融合;方式转变: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传播”的协同。第六章提出了“实践路径”,与当下现实相结合,进行有机拓展,研究认为,在实践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感召力和吸引力,必须从课程整合、环境再造、活动牵引、制度创新等四个维度,把新媒体与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进而达到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崔亚楠[5](2019)在《研究型大学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关系观研究 ——基于厦门大学教师的访谈》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各类大学排行的出现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全球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普遍将科研视为快速赢得社会声誉和办学资源的首要方法和路径,这使得“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面对这一现象,研究者们纷纷开始探究教学与科研的本质、关系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在相关探讨中,大学教师的想法与声音却往往被忽略。教师是教学与科研关系最根本的载体,教师的态度和偏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学与科研职能的发挥效果。因此,研究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认识和想法,了解不同学科教师在观念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对于理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必要且极为重要的。本研究以厦门大学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24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引导教师对有关教学与科研的隐喻句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教师信念类型了解其知识观、教学观、科研观和教学与科研关系观的类型及学科间的差异,结合教学学术理论探讨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看法,并尝试运用“街头官僚”理论分析影响观念的相关因素。依据访谈结果并结合研究目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教师自身的知识观、教学观和科研观趋向一致,且存在学科差异。教师的知识观由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存在信息导向、实践导向、能力导向、思维导向和价值导向五种倾向。其中,理工科教师呈现出客观主义的观念倾向,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更关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认为科研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而人文社科教师呈现出建构主义的观念倾向,注重个人对知识的解读,在教学中更关注对知识的理解,并认为科研是个人观点的思想碰撞。二、研究型高校的科研活动应具有特殊性和指向性。研究通过访谈分析归纳出教师科研目的观的五个层次,且认为高校科研应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以促进五个层次间的相互转化。当前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还大多处于“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目的层次,“教学需要”的科研目的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认识,同时特别缺乏科研为学科发展服务的意识。理工科教师在对科研服务社会的认识上存在诸多纠结,而人文社科教师则相对缺乏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三、研究性教学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途径。人文社科教师与理工科教师普遍肯定教学学术和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与价值,但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实现研究性教学。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在本科教学中引入科研的重视,对前沿知识如何适切、合理地应用于本科生教学缺乏清楚的认识。理工科教师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关注点在于教学的方式方法,而人文社科教师更关注科研内容与本科教学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教师观念受到外部环境和个人背景因素的影响。个人背景因素包括学科专业、教师自身学习经历和教龄与职称等,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学校制度和朋辈交流文化等。研究结合街头官僚理论提出,教师教学与科研观念的形成是其自由裁量的过程,在受到外部激励不足和个人依赖利己的影响下分别呈现出安于现状和敷衍、选择性、机械式和弃权四种取向。五、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教师的教学科研关系观取向不同。研究依据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隐喻表达将其分为挑战型、形成型、成长型和迁移型,人文社科教师主要集中在“挑战型”和“形成型”,而理工科教师则相对集中于“成长型”和“迁移型”,理工科教师对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有更好的体验。四种类型的教师在四种自由裁量取向上的程度不同。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教师观念为源头,以教学需求为基点,以“研究性教学”为突破口,建立政府、高校、教师发展部门与教师个人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动教师本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融合,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耳职能的发挥,进而提升国家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聚焦教师观念和学科差异,深入挖掘“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内涵,运用隐喻法探究教师观念的类型和取向,并运用“街头官僚”理论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伍晨露[6](2019)在《H大学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研究和学习的收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强调创新能力的专业性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工科生在工作室中研究和学习(简称“研习”)对于工科生三年研究生生涯来说,意义重大。和谐的工作室氛围,有益于工科硕士生增进师生和生生情谊,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适量的工作室项目,有益于工科硕士生提高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索研究、文献阅读等方面能力,打牢专业基础。这对于促进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在对工科生工作室研习认知和了解基础上,通过目的性抽样获取访谈对象,并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交流,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对学生收获进行编码、归纳,最终得出结论为:第一,工科工作室整体氛围很融洽;第二,工科工作室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做项目,形成共同体;第三,工作室中开展的最主要的学习性活动是组会,大家可以相互提问和探讨;第四,工作室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项目来推动,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性强;第五,工科硕士生在自我成就感、发现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毕业设计、专业技能以及文献研究能力上收获最大,在同伴关系、思考和批判能力、师生关系以及择业观上收获次之,在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探索研究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人格品质上收获最低。在上述结论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以下几方面是影响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研习中收获的主要因素:第一,导师的影响,导师起监督者和指导者的作用;第二,工作室氛围的影响,工作室氛围过于放松以及过于职业化都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第三,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同伴的带动作用。为使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研习能收获更多以及提升工科硕士生教育质量,根据和受访者深入交谈以及相关文献分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缩小工作室研究生容纳规模;第二,导师应多关心学生;第三,工作室是学习场所,应去职业化;第四,学生自身应提高自我约束力。

李冰倩[7](2019)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复杂难题的产生,当今许多科技、经济、环境、人口等问题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单一学科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利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应对复杂难题已成为了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而,具备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建设社会的急需人才。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势必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担,为了应对社会的需求,构建跨学科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体系成为了各研究型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最早的国家,如今其培养模式已成常态化,积攒了许多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时代的推动下也开始积极的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尝试,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我国虽然已在跨学科的土壤上迈出了步伐,但不够稳健,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需要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蓝本进行引导,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本研究以201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全美大学排名前30的研究型大学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其次,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再次,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进行分析,究其培养动因、目的及培养方案;然后,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挖掘;继而,对于其培养背后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梳理;最后根据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规律和经验,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共包含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从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剖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本章对跨学科、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了概念界定,择取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系统理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分别阐明了所选取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第三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分析。本章首先探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动因和培养的目的,然后通过对多个研究型大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时间安排及学分安排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第四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析。课程体系是衡量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章首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进行了归纳,进而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角度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了探析,最后对于其跨学科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了分类。第五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分析。本章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选拔原则和选拔具体形式两方面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的选拔方式;归纳了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包括合作化课堂教学方式、体验化实践教学方式和“寓研于教”的科研训练方式;从评价考核要求与原则、考核方式和淘汰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其研究生培养的考核机制。第六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本章从制度、师资、经费和培养平台四个方面的建设与保障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第七章,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启示。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研究,总结了其培养体系的规律和经验,从明确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充实培养内容、系统优化培养方式和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出建议。

赵俊业[8](2018)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开展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理清教育、训练、实战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提高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着力点,打通其实现途径是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院校毕业人才“水土不服”现实难题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论文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院校教育训练实战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和界定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内在规律,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内在和外在等多视角对“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策略、新思路以及“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进行分析,优化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型,并从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健全配套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张鲁沙[9](2017)在《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领导管理能力是军队院校合训学员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学员今后担任基层指挥员实施军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根基。培养和提高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是建设信息化军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也是当前军队合训院校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但当前的军队院校在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提高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军队干部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军队院校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展开了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管理学的相关原理,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对军队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军队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构建了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一些解决学员领导管理实践能力的思路与设想。最后,以某学员队为例,对军队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对建设军队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出了许多探索性意见。本论文以培养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基础为主线,以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基础的基本标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为前提,主要对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方法上进行归纳和梳理,用部队实际问题牵引教学,通过教学解决问题,提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领导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为他们的第一任职打下良好基础,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求。

赵莉[10](2017)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意义。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调查研究,梳理当前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尝试得出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对策措施。鉴于目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较多关注人才培养结果质量和教学过程工作质量,本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创新等方面。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相关因素的分析,找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型,提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理念上凸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为本。鉴于创新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地位,在包括价值引导、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中,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重点研究,并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证分析。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促进教学科研互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深化大学内部治理、利用国际化教育资源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本选题突破了以往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狭隘认识,从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分析的视角来考察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的一致性,通过分析培养目标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得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从原来被动的关注人才培养结果质量,而往前追溯到培养目标设计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更加关注了以前被忽视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更加关注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互动关系,丰富了人才培养质量概念的内涵。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在深刻认识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进行中外比较研究,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使之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1章绪论。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评析,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点,并对全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作了说明。第2章基本理论。对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全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质量研究的不同视角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取向,考察了人才培养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系。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提出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作了梳理。分析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宏观经济社会背景。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着重在教学层面上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第3章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将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树立适合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创新。第4章人才培养质量案例分析。以某研究型大学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研究对象,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假说并构建模型,确定模型的指标选择并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开展了以学生能力提高和创新性标志成果为质量指标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学生的深度访谈和定性分析,探究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第5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索。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从大学、学生、教师、社会、国际交流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教学科研互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深化大学内部治理、推进国际化进程等具体措施。第6章结论与展望。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实际培养出的人才是否与社会、个人需求相一致,是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三者的吻合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也是研究型大学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的着力点。当前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明晰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大学教育质量的核心,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投入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把研究型大学基础打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研究型大学基础打牢(论文提纲范文)

(1)论外语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及其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语学科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原因
    (一)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由外语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所致
    (二)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是社会发展对外语学科的客观要求
    (三)增设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是拓展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内涵及其外语学科属性
    (一)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内涵
    (二)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外语学科属性
    (三)如何突出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外语学科属性
三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人才架构与培养目标
    (一)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人才架构
    (二)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要求
    (一)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类型
        1. 本科阶段国别与区域人才的培养类型
        2. 硕士研究生阶段国别与区域人才的培养类型
        3. 博士研究生阶段国别与区域人才的培养类型
    (二)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规格
        1. 应用型国别与区域人才的培养规格
        2. 研究型国别与区域人才的培养规格
        3. 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通才的培养规格
        4. 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专才的培养规格
五与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类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六结语

(2)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当前国外思政课课程的体制及研究介绍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与经验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
        一、起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60 年代中期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之后到80 年代末
        三、稳步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纪初期(2004 年)
        四、深化发展:2004 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 年)
        五、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
        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将新思想新理论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
        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
        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
第二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第一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一、新时代的依据、内涵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方位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一、建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第三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现状——基于江苏省九所高校的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及样本
        二、思政课现状及观点
        三、研究提炼
    第二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发展成就
        一、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彰显
        二、课程教学协同机制更加健全
        三、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普遍提高
    第三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二、教学机制体制建设亟待加强
        三、学生学习动机仍需加强
第四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第一节 强化课程改革创新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性
        二、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
        四、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第二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二、注重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
        三、注重教师队伍考核
    第三节 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
        一、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
        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三、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表

(3)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2.1.2 高校教师资源
        2.1.3 高校教师资源结构
        2.1.3.1 硬结构
        2.1.3.2 软结构
        2.1.4 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与配置阶段
    2.2 理论基础
        2.2.1 古代“天人模式”的绿色思想
        2.2.2 教育生态学的绿色价值
        2.2.3 绿色管理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及绿色追问
    3.1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
        3.1.1 以计划方式为主的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
        3.1.2 以市场方式为主的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
    3.2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绿色追问
        3.2.1 必要性:认知与反思
        3.2.2 可能性:革新与发展
第四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透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4.1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硬结构现状
        4.1.1 生师比结构现状
        4.1.2 年龄结构现状
        4.1.3 职称结构现状
        4.1.4 学历结构现状
        4.1.5 学缘结构现状
        4.1.6 学科结构现状
    4.2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软结构现状
        4.2.1 理论知识结构现状
        4.2.2 能力结构现状
        4.2.3 思想道德结构现状
        4.2.4 生理心理素质现状
第五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审视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
    5.1 高校教师资源数量难以充足
        5.1.1 引进难
        5.1.2 均衡难
        5.1.3 平衡难
    5.2 高校教师资源结构难以合理
        5.2.1 陈旧与落后
        5.2.2 差距与不公
    5.3 高校教师资源难以留住
        5.3.1 隐性流失
        5.3.2 显性流失
第六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探寻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成因
    6.1 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人本位”绿色发展理念缺失
        6.1.1 人主义思想未能被接受
        6.1.2 对教师作为“人”的遗忘
    6.2 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绿色管理能力缺乏
        6.2.1 未能贯彻绿色管理
        6.2.2 绩效薪酬制度未契合教师主体特性
        6.2.3 口号管理多于行动管理
        6.2.4 激励手段过于物质性
    6.3 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教师与高校存在发展冲突
        6.3.1 学术与行政关系冲突
        6.3.2 非升即走与追求安稳冲突
        6.3.3 教师劳动权与高校自主权冲突
        6.3.4 合理流动与退出机制冲突
第七章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提出我国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7.1 高校教师资源流入阶段:提升绿色发展理念,规划教师人才建设
        7.1.1 提升人本位的绿色发展理念
        7.1.2 合理规范教师引入,科学规划人才建设
    7.2 高校教师资源维持阶段:夯实绿色管理
        7.2.1 进行务实培训,理论实际结合
        7.2.2 优化薪酬结构,加强民主参与
        7.2.3 优化考核体系,实行绿色发展评价机制
        7.2.4 构建合理化激励机制,坚持公平正义原则
    7.3 高校教师资源流失阶段:维持教师个体生态平衡,优化教师流动机制
        7.3.1 维持教师个体生态平衡
        7.3.2 优化教师流动机制,加强人文关怀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4)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一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念厘清
    第一节 新要求:关于“融入”的相关认识
        一、融入的本质属性
        二、融入的内在要求
        三、融入的核心要素
    第二节 新技术:关于“新媒体”的相关认识
        一、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二、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三、新媒体的理论场域
        四、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新场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方法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
        一、教育者的本领危机问题
        二、教育过程的教学方法问题
        三、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问题
    第二节 文化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感召力
        一、多元社会思潮问题
        二、青年亚文化问题
        三、社会舆论暗潮问题
    第三节 思维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针对性
        一、思维不贯通问题
        二、思维不创新问题
        三、思维不灵活问题
    第四节 话语困境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吸引力
        一、话语场域的交融与交锋问题
        二、话语范式的转换与重构问题
        三、话语权力的缺失与弱化问题
第三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缘起与依据
        一、内在逻辑:新技术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历史缘起:媒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关键
        三、现实意义:新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客观需要
    第二节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
    第三节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与途径
        一、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
        二、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第四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要义
    第一节 从技术缺位到技术匹配: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特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分析
        二、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第二节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新媒体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一、新媒体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新媒体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分析
        三、新媒体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第三节 从思维滞后到思维创新:新媒体思维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一、新媒体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维辨析
        三、新媒体思维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第四节 从理论话语到大众话语:新媒体话语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一、新媒体话语的内涵及特征
        二、新媒体话语带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遇
        三、新媒体话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挑战
        四、新媒体话语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分析
第五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路径
    第一节 理念转变: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统一
        一、“理论掌握群众”实质是理论武装
        二、“群众掌握理论”实质是实践运用
        三、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相统一
    第二节 内容转变:实现“系统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的融合
        一、“单一理论灌输”的主要问题分析
        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三、实现“系统理论教育”与“生活实践教育”相融合
    第三节 方式转变: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传播”的协同
        一、“课堂理论教学”的问题分析
        二、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综合传播”相协同
第六章 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以课程整合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新媒体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堂研学相整合
        二、以新媒体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整合
        三、以新媒体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整合
    第二节 以环境再造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感召力
        一、在主导社会舆论场中再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在培育校园软文化中再造良好校园环境
        三、在树立家庭好家风中再造良好家庭环境
    第三节 以活动牵引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一、以文化熏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起来
        二、以实践参与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起来
        三、以线上活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起来
    第四节 以制度创新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
        一、以“同向同行”制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协同度
        二、以“全员育人”制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凝合力
        三、以“隐性教育”制度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艺术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研究型大学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关系观研究 ——基于厦门大学教师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古往今来:历久弥新的讨论
        二、方兴未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任重道远:时代与使命的呼唤
        四、个人情愫: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相关概念
        一、研究型大学
        二、大学教师
        三、教师观念
        四、教学
        五、科研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
        二、对于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
        三、相关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对于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
        二、相关研究的视角
    第三节 文献述评
        一、国内外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共同性
        二、国内外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的差异
        三、已有研究可拓展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大学教师信念的类型与取向
        二、教学学术理论
        三、“街头官僚”理论
        四、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教学与科研
        二、厦门大学的师资队伍与本科教学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内容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教师教学与科研观念的访谈分析
    第一节 访谈设计与情况说明
        一、访谈方法的选择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问题
        四、资料整理与分析
        五、访谈信度与效度与研究伦理
    第二节 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教师的观念类型与取向
        一、知识观
        二、教学观
        三、科研观
        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第三节 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教师的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二、教学学术与研究性教学
        三、本科研究性教学的阻力与实现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研究型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观念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个人背景与外部环境因素
        一、个人背景因素
        二、外部环境因素
    第二节 影响因素对教师观念的导向
        一、教师的自由裁量
        二、教师观念的分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教师的教学观、科研观与其知识观趋向一致,且存在学科差异
        二、研究型高校的科研活动应具有特殊性和指向性
        三、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教师的教学科研关系观取向不同
        四、研究性教学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途径
        五、教师观念受到外部环境和个人背景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型高校教师教研融合的可行举措
        一、国家层面
        二、高校层面
        三、教师发展部门
        四、教师个人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展望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一览表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H大学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研究和学习的收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理论基础——同伴互助学习理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3 同伴互助模式下工科硕士生参与工作室项目过程
    3.1 工科硕士生参与工作室项目过程
    3.2 工作室中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对比
    3.3 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工作的特征
4 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中的收获研究
    4.1 人生观价值观收获
    4.2 情感态度的变化
    4.3 基本能力的培养
    4.4 理论知识的掌握
    4.5 专业技能的提升
    4.6 学术科研能力收获
5 在工作室中研究和学习收获的影响因素和改进建议
    5.1 收获的影响因素
    5.2 改进建议和分析
6 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7)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4 研究展望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学科
        2.1.2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2.1.3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
    2.2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及其适用性概述
        2.2.1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2.2.2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2.3 系统理论及其适用性概述
        2.3.1 系统理论
        2.3.2 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2.4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及其适用性概述
        2.4.1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
        2.4.2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分析
    3.1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动因
        3.1.1 单一学科知识难以解决社会复杂问题
        3.1.2 学科自身逻辑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
        3.1.3 社会对综合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3.2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定位
        3.2.1 输出能解决复杂难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2.2 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产生协同效益
        3.2.3 培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次能力
    3.3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培养方案
        3.3.1 培养目标
        3.3.2 研究方向
        3.3.3 学习时间安排及学分安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析
    4.1 跨学科课程目标
        4.1.1 重视学科基础,为研究前沿科学做好准备
        4.1.2 注重课程应用性,为将来职业做好知识和素质准备
        4.1.3 强调课程创新,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路径
    4.2 跨学科课程结构
        4.2.1 理论课程
        4.2.2 实践课程
    4.3 跨学科课程组织方式
        4.3.1 个体式课程组织方式
        4.3.2 整合式课程组织方式
        4.3.3 组合式课程组织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分析
    5.1 设置科学的培养选拔机制
        5.1.1 选拔原则
        5.1.2 选拔具体形式
    5.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5.2.1 合作化课堂教学方式
        5.2.2 体验化实践教学方式
        5.2.3 “寓研于教”的科研训练方式
    5.3 运用严格的评价考核机制
        5.3.1 评价考核要求与原则
        5.3.2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5.3.3 严格的淘汰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
    6.1 制度保障
        6.1.1 国家政策层面制度保障
        6.1.2 高校跨学科培养组织与管理制度保障
    6.2 跨学科师资保障
        6.2.1 跨学科师资聘任方式
        6.2.2 任期工作职责
        6.2.3 考核标准
    6.3 培养经费保障
        6.3.1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6.3.2 丰富的资助项目
        6.3.3 完善的资助制度
    6.4 跨学科培养平台保障
        6.4.1 积极打造校内跨学科科研平台
        6.4.2 建设校校跨学科交流平台
        6.4.3 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7.1 明确的培养理念和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先决条件
        7.1.1 明晰以问题为导向的培养理念,重视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
        7.1.2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性
    7.2 开放型综合化的培养内容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7.2.1 研制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立跨学科研究生专业与项目
        7.2.2 重视科研训练,激发跨学科研究生的科研信念与动力
        7.2.3 将核心能力培养寓于课程与科研之中
    7.3 系统优化培养方式是提升跨学科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7.3.1 革新入学选拔方式,拓宽招生口径
        7.3.2 尝试多类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3.3 实行多元考核方式,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7.4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支柱
        7.4.1 政府政策先行,高校设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
        7.4.2 优化教师聘任制度,促进师资共享
        7.4.3 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资助力度
        7.4.4 多渠道构建跨学科培养平台,克服组织与学科壁垒
    7.5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驱动
        1.1.3 研究旨趣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是遵循人才兴军战略的必然要求
        1.2.2 是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
        1.2.3 是对接部队发展的有效途径
        1.2.4 是回归军事教育训练本质的历史遵循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1.3.2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1.3.3 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建设革新问题的研究
        1.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2.1.1 基本概念
        2.1.2 主要特征
        2.1.3 指导思想
        2.1.4 基本原则
    2.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2.1 战争牵引下的发展历程
        2.2.2 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2.2.3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2.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针特性
        2.3.1 坚持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相适应
        2.3.2 坚持以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为支撑
        2.3.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2.3.4 坚持以优良的作风为保证
第三章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3.1 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势
        3.1.2 强军目标指引下提出了新要求
        3.1.3 院校调整改革下树立了新标准
        3.1.4 部队建设发展下注入了新活力
    3.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教育教学上作战牵引的发展定位还不精准
        3.2.2 训练实战上聚焦作战的军事特色还不突出
        3.2.3 学科专业布局上对接部队需要还不明显
        3.2.4 学员能力素质上与岗位任职需求还有差距
    3.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科学文化与军事教育之间的矛盾
        3.3.2 共性要求与优势特色之间的矛盾
        3.3.3 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之间的矛盾
        3.3.4 实战化需求与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所存在的差距
第四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4.1 确定军队院校功能定位是前提
    4.2 树立实战化新理念是根本
        4.2.1 根本标尺——“能打仗、打胜仗”
        4.2.2 育人导向——“更新观念、能力为本”
        4.2.3 本质要求——“教战一致、训战一体”
        4.2.4 教改焦点——“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4.3 把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重点
        4.3.1 突出“教”环节的系统性、实战性
        4.3.2 突出“训”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
        4.3.3 突出“战”环节的真实性、职业性
    4.4 优化培养目标模型是抓手
        4.4.1 从内涵结构上着眼练兵备战思想的培育,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4.4.2 从本质特点上着眼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4.4.3 从标准要求上着眼面向实战的职业能力的获得,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第五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5.1 把谋打仗以习惯之举培育,主要精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神
        5.1.1 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注重打牢谋打仗的思想基础
        5.1.2 以使命感召为牵引,注重强化谋打仗的价值理念
        5.1.3 以强化血性为重点,注重砥砺谋打仗的精神意志
    5.2 把能打仗当作本能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能
        5.2.1 强化问题意识
        5.2.2 更新教学训练内容
        5.2.3 改善教学训练条件保障
    5.3 把打胜仗当作生命看待,作风建设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力
        5.3.1 在抓教风上始终突出一个“实”字
        5.3.2 在抓学风上始终突出一个“深”字
        5.3.3 在抓研风上始终突出一个“真”字
        5.3.4 在抓管风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
第六章 “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
    6.1 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定位
        6.1.1 提供关键技术智力支撑
        6.1.2 服务科技转化战斗力
        6.1.3 打牢必打胜仗的科学思维方法
    6.2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职能
        6.2.1 练兵备战思想的贯彻
        6.2.2 血性虎气精神的培育
        6.2.3 军事实战能力的培养
        6.2.4 岗位任职需要的对接
        6.2.5 创新军事文化的传承
    6.3 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基础训练的新关系
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7.1 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
        7.1.1 从源头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员队伍新体系
        7.1.2 从机制上落实教员下部队加钢淬火——拓展教员实战视野
        7.1.3 从导向上突出作战问题研究——提高教员教战能力
    7.2 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7.2.1 构建多维互动、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模式
        7.2.2 调整教学训练内容设置
        7.2.3 创新实战化教学训练方法
    7.3 健全配套长效机制
        7.3.1 完善学员实战化管理制度
        7.3.2 建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
        7.3.3 优化运行工作机制
    7.4 优化一体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
        7.4.1 完善院校营区内教学训练条件
        7.4.2 构设功能齐全的野外综合教学训练场地
        7.4.3 充分发挥共享资源优势
    7.5 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
        7.5.1 改进考核形式
        7.5.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意义
        1.1.2 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1.3.1 针对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创新点
        1.4.1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工作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2.1 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领导能力
        2.1.2 管理能力
        2.1.3 领导管理
        2.1.4 军队领导管理能力
    2.2 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测评提纲的设计
        2.2.1 测评内容设计的依据
        2.2.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测评提纲的设计
        2.2.3 问卷调查数据的情况分析
    2.3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总体的领导管理能力较弱,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2.3.2 管理思想工作不会做,基本程序不懂
        2.3.3 沟通协调艺术能力偏弱,个人工作受阻
        2.3.4 基本的带兵经验缺乏,不会管现象突出
        2.3.5 开拓创新能力不强,混日子现象严重
    2.4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主要内容
        2.4.1 依法带兵的能力
        2.4.2 具备说服教育能力
        2.4.3 掌握日常领导管理工作必备技能
        2.4.4 具备协调关系的能力
        2.4.5 具备开拓创新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模型构建
    3.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要素分析
        3.1.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3.1.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模型构建
    3.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模型的量化与分析
        3.2.1 军队技术类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指标的量化方法
        3.2.2 云模型方法的评价过程
    3.3 军队工程技术类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量化步骤
        3.3.1 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的确立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状态值
        3.3.3 定性到定量评估的转换
        3.3.4 测评量化结果的处理
        3.3.5 量化结果分析
    3.4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测评结果及分析
        3.4.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测评结果
        3.4.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量化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升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4.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4.1.1 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
        4.1.2 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是做好新时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4.1.3 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是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4.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指导原则
        4.2.1 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4.2.2 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4.2.3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
        4.2.4 围绕人才深化改革,全面树立人才观念
    4.3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
        4.3.1 加强军人基本素质培养,打牢任职根基
        4.3.2 扎实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其文化素养
        4.3.3 突出任职基础能力培养,打牢第一任职能力
    4.4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法
        4.4.1 案例分析法
        4.4.2 学员讲授法
        4.4.3 实践锻炼法
        4.4.4 能力测评法
        4.4.5 典型调查法
    4.5 提升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4.5.1 构建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体系
        4.5.2 建立多种实践基地,全面提升领导管理能力
        4.5.3 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提高学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思想工作能力
        4.5.4 开设第二课堂,拓展学员视野,提高其高级能力
        4.5.5 开设写作专业课,提高其文字写作能力
        4.5.6 强化带兵能力,打牢任职基础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整体情况介绍
        5.1.1 学员旅基本情况
        5.1.2 学员连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情况分析
    5.2 学员旅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5.2.1 培养目标明确,但所学专业课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
        5.2.2 教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5.2.3 考核机制健全,但受训对象学习积极性不强
        5.2.4 教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实战化教学能力缺乏
        5.2.5 综合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学员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5.3 学员旅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5.3.1 制定各种措施,引进有基层管理经验的管理干部
        5.3.2 完善各项制度,突出抓好学员队干部能力素质培养
        5.3.3 改革管理模式,提高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5.3.4 改革军校管理教员的渠道,实施教员与基层管理干部互换
        5.3.5 加强学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5.4 效果对比分析
        5.4.1 学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打牢了扎根基层的思想基石
        5.4.2 适应了第一任职需求,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5.4.3 领导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军队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问卷调查表

(10)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基本理论
    2.1 人才培养质量
        2.1.1 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
        2.1.2 人才培养质量观与质量评价
    2.2 研究型大学
        2.2.1 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提出
        2.2.2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2.3 人才培养模式
        2.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3.2 在教学层面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4 人才培养质量的宏观背景
        2.4.1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
        2.4.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
        2.4.3 树立符合国际潮流和国家发展的办学理念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3.1 学习能力
        3.1.1 深层学习与学习能力
        3.1.2 参与式教学法与批判性学习环境
        3.1.3 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3.2 创新能力
        3.2.1 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
        3.2.2 促进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的统一
        3.2.3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一体化培养创新人才
        3.2.4 个性发展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3.3 综合素质
        3.3.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3.3.2 以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3.3 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4 本章小结
4 CUMTB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案例分析
    4.1 CUMTB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
    4.2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假设的提出及模型的构建
        4.2.1 研究假设
        4.2.2 模型构建
    4.3 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分析
        4.3.1 指标选取及解释
        4.3.2 数据处理及来源
    4.4 实证分析
        4.4.1 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质量指标的定量分析
        4.4.2 以创新性标志性成果为质量指标的定量分析
    4.5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索
    5.1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5.1.1 以人为本就是以本科教育为本
        5.1.2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5.1.3 以人为本就是要保障学术自由
    5.2 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层互动
        5.2.1 正确把握教学与科研二者的深层互动关系
        5.2.2 “重科研、轻教学”的个案分析
    5.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3.1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5.3.2 建立教学科研并重的评价激励机制
        5.3.3 建立教师分类发展和考核评价体系
    5.4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5.4.1 协同创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5.4.2 影响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原因
        5.4.3 协同创新之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机遇
        5.4.4 有效破除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5.5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5.5.1 研究型大学实现创新教育的比较优势所在
        5.5.2 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5.6 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5.6.1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5.6.2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5.6.3 促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均衡
        5.6.4 创新管理重心下移的二级管理模式
    5.7 利用国际化教育资源
        5.7.1 推进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意义
        5.7.2 加强国际型大学内涵建设
        5.7.3 处理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5.7.4 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1:2000版卡内基高校分类及其指标
附件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调查问卷
附件3:CUMTB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调研报告(2011-2015)

四、把研究型大学基础打牢(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外语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及其人才培养[J]. 钟智翔,王戎.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20(04)
  • [2]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D]. 马曦. 南京大学, 2020(12)
  • [3]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 杨雪.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新媒体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D]. 丁贞栋.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研究型大学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关系观研究 ——基于厦门大学教师的访谈[D]. 崔亚楠. 厦门大学, 2019(08)
  • [6]H大学工科硕士生在工作室研究和学习的收获研究[D]. 伍晨露.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 李冰倩.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赵俊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9]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D]. 张鲁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D]. 赵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标签:;  ;  ;  ;  ;  

为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