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代咏梅,曾锦,谭坚毅,李锐锋[1](2021)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指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X线片、CT以及MRI影像学特征及其在指导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本院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片、CT以及MRI检查,观察准确率以及分析三种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MRI、X线片、CT的确诊率分别是92.00%、74.00%、66.00%,三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显着性,P<0.05(F=9.11);CT与X线的误诊率较高,分别是20.00%、2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显着性,P<0.05 (F=4.21);CT的漏诊率是1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显着性,P<0.05(F=5.23)。结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了解这些征象可帮助临床诊断与干预治疗,应用价值显着。
方义杰,李绍林[2](2021)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在反复发生急慢性损伤的基础上,造成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伴随过度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相邻组织的撞击、挤压、磨损,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根据发生撞击综合征的部位和主要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MRI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程度,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病理改变,同时还能进行鉴别诊断。本文从相关解剖结构、撞击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系统阐述。
张程[3](2020)在《经筋推拿联合力量训练对踝前撞击综合征的康复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踝前撞击综合征(ankle anterio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慢性踝关节损伤中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常出现于长期处于跖屈状态时承重或受外力作用的运动员中。该慢性损伤持续影响着运动员竞技状态,需长期坚持治疗,我们应在早期采用合理的康复手段和康复计划,预防其损伤程度的加重,使其在日常训练和赛场上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经筋推拿联合踝关节力量训练是否对患有踝前撞击综合征Ⅰ度的足球运动员有着良好的康复效果,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康复保障。研究方法:从某足球队中筛查出优势侧踝关节患有踝前撞击综合征损伤Ⅰ度的男性足球运动员,最终纳入17人,年龄16岁-25岁,平均年龄19岁,将17人采用完全随机对照分为推拿组(9人)、经筋推拿联合踝关节力量训练组(8人)。推拿组进行单一经筋推拿疗法干预,每周3次,每次31min,为期12周。联合组进行经筋推拿疗法与踝关节力量训练交替干预,踝关节力量训练方案为踝关节背屈、跖屈、内翻与外翻抗组力量训练,每周3次,每次31min,为期12周。记录收集干预前后踝关节围度、关节活动度、VAS疼痛量表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肌群的峰力矩、总做功量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1.推拿组与联合组实验前后踝关节跖屈及外翻角度呈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12周经筋推拿干预及经筋推拿联合力量训练交替干预可显着改善运动员优势侧踝关节的跖屈及内翻活动度。2.推拿组与联合组实验前后VAS评分均呈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组组间比较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12周经筋推拿干预及经筋推拿联合力量训练交替干预可显着性改善运动员优势侧踝关节的疼痛,同时推拿组在改善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疼痛方面优于联合组。3.联合组在实验前后AOFAS量表评分呈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进行12周经筋推拿联合力量训练交替干预可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踝关节功能。4.推拿组与联合组实验前后踝关节背屈肌肌群肌肉力量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改善踝关节跖屈肌群肌肉力量方面呈极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组可同时改善踝关节屈伸肌肌群的肌肉力量。5.推拿组与联合组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踝关节背屈肌肌群总做功量呈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改善踝关节跖屈肌肌群总做功量呈极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组可同时改善踝关节屈伸肌肌群的肌肉耐力。结论:经筋推拿和联合踝关节力量训练的两种方案均对足球运动员踝前撞击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单一的经筋推拿法可显着减低踝前撞击综合征踝关节疼痛,而叠加踝关节力量训练交替干预的联合疗法对于提升踝关节力量和运动功能有更显着的作用,可以作为足球运动员康复保障的有效方法。
卢雨征,张腾,艾迪,王振威,隋新华,姚琦[4](2019)在《距腓前韧带损伤在踝关节前外侧撞击时对关节软骨的影响及治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距腓前韧带损伤在踝关节前外侧撞击时对关节软骨磨损的影响,及踝关节镜撞击物清理+自体骨软骨移植+距腓前韧带修复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自2016年8月~2018年12月,共收治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踝关节镜探查并观察软骨磨损情况。术中清除撞击组织及增生骨赘,修复(移植)磨损软骨及距腓前韧带。采用AOFA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获得随访26例,(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7.1个月),AOFAS评分由术前(56.69±6.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88.80±3.94)分。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前外侧踝关节撞击患者中。无韧带损伤5例,单纯距腓前韧带损伤26例,踝关节外侧三角韧带不同程度损伤11例。22例存在软骨损伤,其中单纯距腓前韧带损伤占14例,外踝三角韧带不同程度损伤8例,无韧带损伤0例。撞击部位软骨损伤5例,距骨顶内侧软骨损伤12例,距骨顶内侧对应面软骨损伤3例。距骨顶内侧与其对应面均软骨损伤2例。撞击部位与软骨损伤部位符合不显着,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距腓前韧带损伤后,在踝关节运动时,距骨发生内翻、前移,产生踝关节半脱位。距骨顶内侧与踝顶发生撞击,进而导致距骨顶内侧软骨磨损。踝关节镜并韧带修复可有效治疗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缓解疼痛,增强踝关节稳定性,良好保护踝关节软骨。
石祥龙,权琳,吕恩民,庞婧[5](2019)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X线和MRI征象提高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X线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5例亦行X线检查。结果前外侧撞击综合征5例,MRI示距腓前韧带及关节囊增厚,周围见等长T1、压脂高信号影,伴关节腔积液;前方撞击综合征9例,X线示距骨前方、胫骨前下方骨赘形成,MRI示关节囊内压脂高信号软组织影与骨赘相连,关节腔内积液;前内侧撞击综合征共7例,MRI示三角韧带增粗,周围伴压脂高信号软组织影;后内侧撞击综合征共6例,MRI示胫距韧带后部增厚,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周围软组织增厚;后方撞击综合征共15例,X线示距骨后突、胫骨后下方骨赘形成,MRI示后胫腓下韧带、距腓后韧带周围片状压脂高信号影,其中三角籽骨综合征5例,X线示距骨后方多角状副骨形成,MRI示后胫腓下韧带及距腓后韧带受压,周围伴片状压脂高信号影。结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特征性X线和MRI表现,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叶云恺[6](2018)在《分析高场磁共振(MR)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19例,均经关节镜诊疗措施证实,且在治疗前接受高场磁共振检查,分析扫描结果。结果:下胫腓韧带远侧束异常增厚7例(36.84%),远侧束部分撕裂者3例(15.79%),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者5例(26.32%),下胫腓及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异常增厚4例(21.05%);软骨损伤9例(47.37%),软组织肿胀11例(57.89%),局部脂肪组织与邻近组织边界欠清晰10例(52.63%),关节内积液过多17例(89.47%);磁共振显示软组织损伤与关节镜检查相符率21.05%(4/19)。结论:磁共振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为关节镜手术提供可靠的检查依据。
段圆慧,田孟强,孙云波,张东亮,田峥巍,孙和军,王琦[7](2017)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5年9月28例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9例。年龄1849岁,平均31岁。软组织撞击18例,骨性撞击10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和Meislin疗效评估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AOFAS踝-后足评分3865分,(49.2±6.9)分,末次随访为7295分,(88.5±5.5)分,明显提高(t=-26.000,P=0.000)。采用Meislin疗效评估,优2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3%(25/28)。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结论关节镜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措施,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术后功能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杨金江,白成瑞,王宝军,鲁英,郭艾,李强,吴杰,喻飞,杨波[8](2017)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软组织撞击17例,骨性撞击19例,所有患者经踝关节镜探查确诊。镜下切除存在的撞击组织(踝关节前外缘骨赘、断裂的距腓前韧带、瘢痕、滑膜增生、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半月板样组织等),并送病理检查。手术结束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一次,术后拍片评估骨性撞击组织的处理效果,全部患者术后定期随访,采用AOFA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820个月),29例患者踝关节疼痛完全缓解,6例患者残留活动后轻度疼痛,1例患者术后仍疼痛明显,二次手术后疼痛消失。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不同程度改善(15±6°),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52±6.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3±5.2分,术前术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QOL-30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有效确诊方法,同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孙世伟,庄泽,徐如彬,王健,史德海[9](2016)在《踝关节镜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分析踝关节镜前后联合入路对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镜下行清理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踝关节镜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17例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2247岁,平均32.4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评估予踝关节镜清理,并去除引起症状的撞击部位,术后常规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采用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踝评分,Ogilvie-Harris踝关节评分对术前情况及术后末次随访情况进行评分。结果:17例手术中情况:关节镜下显示前外踝撞击征8例,前内踝撞击征2例,前踝撞击征2例,后踝撞击征2例,3例为同时合并前后踝撞击。术中清除增生的骨赘,引起撞击的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距腓前韧带,滑膜组织和疤痕组织。4例同时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软骨损伤面积约1 mm×3 mm至1.5 mm×4 mm大小。术中同时采用直径1.2 mm的克氏针行钻孔微骨折处理。17例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3个月。AOFAS评分由手术前的62.30±5.20增加至术后的87.60±5.40。Ogilvie-Harris踝关节评分由手术前的6.70±0.98增加至术后的12.80±1.21。术后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肿胀,于术后48周逐步消失。结论:对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患者,前后联合入路可以有效清除引起踝关节撞击的骨性撞击和软组织撞击,结合术后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踝痛症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黄颂安,蒋礼源,何正惠[10](2015)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关节镜用于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052014-05收治的22例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并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AOFAS评分。结果:患者经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AOFAS的主观评分为(96.88±5.71)分,总体评分为(32.69±5.43)分,与治疗前相比AOFAS评分出现了明显增长,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对于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
二、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指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对比 |
2.2 X线片及MR影像学表现 |
2.3 MRI影像学表现 |
3 讨论 |
(3)经筋推拿联合力量训练对踝前撞击综合征的康复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介绍及研究现状 |
1.1 踝前撞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观察 |
1.2 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1.3 踝前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与分级 |
1.4 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病理机制 |
1.5 踝前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
2.经筋推拿疗法的介绍 |
2.1 经筋体系对踝前撞击综合征的认识 |
2.2 足踝部经筋痹证 |
2.2.1 足太阳经筋 |
2.2.2 足少阳经筋 |
2.2.3 足阳明经筋 |
2.2.4 足太阴、厥阴经筋 |
2.2.5 足少阴经筋 |
2.3 推拿疗法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产生的影响 |
3.运动疗法 |
3.1 力量训练 |
3.2 本体感觉训练 |
3.3 运动损伤的康复目的 |
3.4 踝关节损伤的康复阶段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受试者的入选标准 |
2.1.2 受试者的排除标准 |
2.1.3 受试者的筛选结果与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2.1 使用仪器 |
2.2.2 观察指标 |
2.2.2.1 踝关节围度 |
2.2.2.2 踝关节活动度 |
2.2.2.3 踝关节肿胀程度 |
2.2.2.4 踝关节疼痛程度 |
2.2.2.5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 |
2.2.2.6 踝关节跖屈与背屈肌群最大峰力矩及总做功量 |
2.3 干预方法 |
2.3.1 推拿组 |
2.3.2 联合组 |
2.4 数据统计学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后优势侧踝关节围度比较 |
3.2 实验前后优势侧踝关节活动度变化 |
3.3 实验前后优势侧踝关节疼痛变化 |
3.4 实验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
3.5 实验前后优势侧踝关节屈伸肌肌群峰力矩变化 |
3.6 实验前后优势侧踝关节屈伸肌肌群总做功量变化 |
4 讨论 |
4.1 干预方案的建立 |
4.1.1 推拿组干预方案的建立 |
4.1.2 联合组干预方案的建立 |
4.2 单一经筋推拿及与运动处方结合对踝前撞击综合征的干预效果 |
4.3 踝前撞击综合征发生的同时可合并出现后踝撞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
6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4)距腓前韧带损伤在踝关节前外侧撞击时对关节软骨的影响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疗效评估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5)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分类方法 |
1.5 观察征象和指标 |
2 结果 |
2.1 病变类型 |
2.2 X线表现 |
2.3 MRI表现 |
3 讨论 |
3.1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
3.2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
3.3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
(7)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手术器械 |
1.2.2 术前准备 |
1.2.3 操作方法 |
1.2.4 术后处理 |
1.3 疗效评定 |
2 结果 |
3 讨论 |
(8)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随访 |
1.3 观察指标 |
1.3.1 踝关节活动度[7] |
1.3.2 AOFAS评分标准[8] |
1.3.3 生活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和踝关节活动度变化 |
2.2 手术前后的AOFAS评分 |
2.3 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9)踝关节镜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类与诊断 |
3.2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处理体会 |
3.3 前后踝关节镜联合处理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安全性 |
3.4 术后处理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指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曹斌,代咏梅,曾锦,谭坚毅,李锐锋. 影像技术, 2021(03)
- [2]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评估[J]. 方义杰,李绍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05)
- [3]经筋推拿联合力量训练对踝前撞击综合征的康复效果观察[D]. 张程.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4]距腓前韧带损伤在踝关节前外侧撞击时对关节软骨的影响及治疗分析[J]. 卢雨征,张腾,艾迪,王振威,隋新华,姚琦.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8)
- [5]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分析[J]. 石祥龙,权琳,吕恩民,庞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4)
- [6]分析高场磁共振(MR)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 叶云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23)
- [7]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段圆慧,田孟强,孙云波,张东亮,田峥巍,孙和军,王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06)
- [8]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杨金江,白成瑞,王宝军,鲁英,郭艾,李强,吴杰,喻飞,杨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04)
- [9]踝关节镜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J]. 孙世伟,庄泽,徐如彬,王健,史德海. 中国骨伤, 2016(12)
- [10]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体会[J]. 黄颂安,蒋礼源,何正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