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例消化系统疾病的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肽酶检测

448例消化系统疾病的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肽酶检测

一、448例消化系统疾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17)在《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CKD-MBD相关生物标志物筛选及骨代谢毒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矿物质骨代谢异常表现为全身系统性紊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极大的缩短了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加了肾病患者的死亡率。然而目前的现状是,骨活检作为CKD-MBD诊断金标准却无法普及应用,现有的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方面存在滞后性,不够灵敏特异,因此寻找新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而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PBUTs)因肾功能障碍在体内蓄积而常规透析又无法有效清除,且已有很多报道揭示其与CKD-MBD的发生发展相关,PBUTs作为潜在的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目前有关其在肾病患者体内真实水平的评价标准却相对缺乏,另外PBUTs作为潜在的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毒性作用机制也尚不明确,也限制了治疗靶标及新药的发现。因此,本论文结合代谢轮廓分析与代谢靶向分析筛选鉴别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相关生物标志物,并对代表性的PBUTs进行准确定量,进一步以硫酸对甲酚(PCS)为例,整合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揭示PBUTs对骨代谢的可能毒性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针对CKD-MBD全身系统性功能障碍的三种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包括:(1)横断面研究:(1)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继发性甲旁亢(高转运骨病)患者与疾病对照组的代谢轮廓差异,共筛选到32个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蛋白合成及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甾体激素类代谢等代谢通路,以这些候选的生物标志物构建预测模型对继发性甲旁亢的诊断能力进行评估,预测结果显示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1%、73.7%和68.4%,预测效能优异;(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代谢轮廓分析,比较了严重及轻微尿毒症瘙痒症(UP)患者的血清代谢轮廓,结合多元及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鉴别了22个与UP相关的显着差异代谢物,并经逐步回归分析在22个鉴别的差异代谢物群中筛选到9个差异代谢物联合构建预测判别模型,区分严重及轻微尿毒症瘙痒症患者时获得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99),灵敏度为85.1%,特异性为83.0%,预测效能优异;(2)干预研究:肾病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会引起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肾性贫血是其临床表现,通过对不同静脉铁剂治疗响应的肾性贫血病人进行代谢轮廓分析,采用液质联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鉴别能够预测肾性贫血病人静脉铁剂治疗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油酰胺和抗坏血酸2-硫酸酯,联合两者构建预测模型对静脉铁剂治疗完全响应患者的预测准确率为87.5%,而对静脉铁剂治疗完全无响应患者的预测准确率为83.3%。这一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证明了油酰胺和抗坏血酸2-硫酸酯作为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响应评价指标优异的预测效能。以上研究基于lc-ms技术对矿物质骨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系统(继发性甲旁亢)、血液系统(肾性贫血)以及皮肤(尿毒症并发瘙痒症)异常分别进行了血清代谢轮廓分析,筛选了ckd-mbd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响应预测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2.接下来,基于前三章代谢轮廓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pbuts群体与ckd-mbd相关的结论之间的差异,且针对目前缺少肾病患者体内pbuts真实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我们以目前已报道的pbuts中代表性的15个(nδ-羧甲基赖氨酸、戊糖素、犬尿氨酸、喹啉酸、犬尿喹啉酸、对羟基马尿酸、吲哚-3-乙酸、苯基葡糖醛酸、对甲苯酚葡糖醛酸、硫酸对甲苯酚、马尿酸、4-乙基苯硫酸、褪黑素、苯乙酸、3-羧基-4-甲基-5-丙基-2-呋喃丙酸)为分析目标,系统性的考察比较不同的蛋白沉淀试剂及不同类型的固相萃取小柱对血清中15种代表性的pbuts的提取效率,并建立了基于lc-ms/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人血清中15种pbuts的定量方法,定量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后对尿毒症患者群体及健康人群体内的pbuts真实水平进行准确测定。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所有前处理考察方案中,安捷伦的96孔除蛋白磷脂板孔内甲醇沉淀方法能提高血清中pbuts的绝对响应,可应用于血清中尿毒症毒素定量分析时的前处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尿毒症患者的血清中15种pbuts浓度显着升高,本研究为ckd-mbd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样本前处理方法,而所构建的代表性的15个pbuts的定量方法也扩展了我们对尿毒症群体血清中pbuts真实水平的认识,我们的定量测定结果也表明了除pcs和is之外的其他pbuts的异常浓度与其可能的毒性作用。本研究聚焦pbuts群体,优化样品前处理,建立pbuts的定量方法,为揭示肾病患者体内pbuts的真实水平提供了平台。3.通过上述代谢靶向分析证明了pbuts与ckd-m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接下来,以pbuts代表性成员pcs为示例,mc3t3-e1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uhplc-qtof/ms技术的细胞代谢组学共鉴别pcs处理后成骨细胞中显着改变的74个代谢小分子,并采用代谢通路智能分析聚焦了代谢层面15个显着改变的代谢通路;采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方法共鉴别pcs处理后成骨细胞中3679个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信号转导通路显着性分析聚焦转录层面显着改变的58条代谢通路,进一步聚焦代谢水平与转录水平显着差异代谢通路,发现谷胱甘肽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两条信号通路在pcs处理后的成骨细胞中代谢水平和转录水平两个层面均显着改变,另外,基于ipa软件对导入的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表达基因数据富集分析PCS刺激导致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异常,结果表明PCS刺激后细胞凋亡功能上调,而细胞周期,DNA复制、重组与修复功能下调,这些富集的功能异常也与前期细胞活性,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测定结果一致。本研究为尿毒症毒素的骨代谢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课题通过代谢轮廓分析结合代谢靶向分析、代谢组学结合转录组学分析等多角度并联合各种生物信息学策略,筛选了CKD-MBD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并聚焦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建立尿毒症毒素体内真实含量的评价标准;同时进一步结合上游基因调控与下游功能分子响应多层次探讨了尿毒症毒素对骨代谢的可能毒性作用机制,为尿毒症毒素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谭晓霞,黄珍珍,徐晓红[2](2017)在《肥胖症儿童肝纤维化指标与血清GPDA活性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肥胖症儿童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Ⅳ)与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活性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诊断为肥胖症的159例615岁肥胖症儿童(肥胖症组)和42例914岁正常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肝纤维化指标与血清GPDA活性的比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胖症组HA、PCⅢ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7.403、5.405,均P<0.05),以PCⅢ升高明显;肥胖症组GPDA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5,P<0.01)。肥胖症患儿治疗前后GPDA活性、HA及PCⅢ指标比较,各检测项目均出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52、5.684、4.369,均P<0.05)。PCⅢ与GPDA呈正相关(r=0.602,P<0.05)。结论肥胖症儿童GPDA活性与PCⅢ水平的改变是其肝脏病变的早期敏感指标,两者的动态监测,对于诊断、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项文坤,熊锋宝,杨铁一,付唆林[3](2015)在《血清唾液酸、上皮膜抗原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唾液酸(SA),上皮膜抗原(EM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阳性似然比。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胃癌患者、25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及35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血清SA、EMA及GPDA分别进行测定,计算血清SA、EMA和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单项检测中以SA最敏感、GPDA的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0.00%、97.14%和90.99%。且诊断价值最大(LR+=11.65)。联合检测SA,GPDA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53.33%。血清EMA对胃癌诊断无差异。结论:检测血清SA和GPDA对于胃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SA和GPD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检测血清EMA对胃癌诊断可能无价值。

尹晓燕[4](2014)在《核桃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分离纯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目的:利用胃蛋白酶酶解核桃粕粉得到核桃粕蛋白肽,然后采用多种分离方法,提取纯化高活性的ACE抑制肽。主要方法:首先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然后采用微滤、超滤、葡聚糖凝胶色谱层析等方法提取ACE抑制肽粗品,用高效液相色谱确定ACE抑制肽粗品的活性;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AKTA蛋白分离纯化系统对ACE抑制肽粗品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对高活性的ACE抑制肽纯品进行N-端氨基酸测序,并人工合成,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胃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酶解温度为55℃,料液比为1:20,pH值为2.8,加酶量为3.5%,酶解时间为4.0h。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最终测得核桃粕蛋白质的水解度为16.4762%。通过微滤、超滤、葡聚糖凝胶层析等方法制备的ACE抑制肽粗提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ACE抑制率,筛选得到活性较高的ACE抑制肽粗品,其IC50达0.2633 mg/mL。经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AKTA蛋白分离纯化系统分离纯化出的活性最高的ACE抑制肽,再经蛋白测序仪测序,测得ACE抑制肽的序列为:酪氨酸-缬氨酸-脯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天冬酰胺-亮氨酸(YVPHWNL),其分子量为929.03。人工合成测序后的ACE抑制肽YVPHWNL,经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其活性,得到消化前后ACE抑制肽的IC50值分别是0.1357μM/mL、0.1732μM/mL。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提取纯化核桃粕蛋白肽,得到活性较高的ACE抑制肽,并成功测定其结构,对于降血压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降血压保健食品奠定了基础。

郑飞,王春晖,周文平[5](2014)在《AFP联合AFP-L3、GPDA和CA125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可能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和糖类抗原125(CA125)联检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20102012年度收治的患者和体检人群,其中65例原发性肝癌、57例乙型肝炎和6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AFP、AFP-L3、GPDA和CA125的血清水平。结果 AFP、AFP-L3、GPDA和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以原发肝癌组最高,乙型肝炎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AFP、AFP-L3、GPDA和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8.5%、76.9%、69.2%和70.8%;AFP联合AFP-L3的灵敏度为87.7%,AFP联合GPDA的阳性率为86.2%;AFP联合CA125的阳性率为86.2%,四项联检阳性率为92.3%,均比任一单项阳性率高(P<0.05)。结论联合多项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率。

邓宸玺[6](2013)在《Ala-Gln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吸收功能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项目旨在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探讨Ala-Gln调控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吸收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将为指导Ala-Gln在仔猪饲料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Ala-Gl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小肠黏膜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00头遗传背景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去势大白公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完全随机区组法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各处理仔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0.15%Ala-Gln、基础饲粮+0.30%Ala-Gln、基础饲粮+0.45%Ala-Gln的试验饲粮。从试验开始到结束,每天记录仔猪腹泻头数,每周对各重复的仔猪进行空腹称重,并记录饲料消耗量,计算采食量、日增重以及料重比。同时,于试验第7、14、21天从每个重复选取1头仔猪进行屠宰,采集血清、小肠黏膜、小肠粘液以及小肠肠段,用于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小肠黏膜磷脂酶A2(cPLA2)、小肠黏液溶菌酶活性及绒毛形态,并观察空肠绒毛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Ala-Gln能显着改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21-28、28-35日龄试验组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获显着提高(P<0.05),其中0.30%Ala-Gln极显着提高了21-28日龄仔猪的日增重(P<0.01)并降低了仔猪的料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0.45%Ala-Gln,21-28、28-35、35-42日龄仔猪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日粮中添加Ala-Gln可有效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和V/C,降低隐窝深度。其中,0.15%、0.30%Ala-Gln组的效果最为明显(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空肠微绒毛排列紊乱、异位并伴有脱落现象,而Ala-Gln处理组仔猪空肠绒毛整齐度良好,尤其以0.30%Ala-Gln组效果最明显。(3)0.30%Ala-Gln显着降低了35日龄仔猪血清的DAO活性(P<0.05),而0.15%、0.30%Ala-Gln显着降低了42日龄仔猪的DAO活性(P<0.05);日粮中随着Ala-Gln添加水平的增加,42日龄仔猪cPLA2的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P<0.05),其中0.45%Ala-Gln组cPLA2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小肠黏液溶菌酶活性在三个阶段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Ala-Gln可降低仔猪血清DAO活性、提高小肠黏膜cPLA2和黏液溶菌酶活性,改善小肠绒毛形态结构,进而促进仔猪小肠的黏液屏障功能,并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试验二Ala-Gln对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定位与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应用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1为模型,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定位与表达的影响,进而为揭示Ala-Gln促进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同代IPEC-1细胞接种至6孔细胞培养板,用含0、0.25、0.5、1.0、2.0、4.0mMAla-Gln的高糖DMEM进行培养,待细胞生长融合达70%以上时进行免疫荧光定位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1)不含Ala-Gln的对照组细胞可见其胞质内团状的阳性荧光染色,而细胞间连接处阳性荧光染色不明显;随着Ala-Gln含量的增加,细胞间连接处阳性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细胞轮廓更加完整,而胞质内荧光信号逐渐减弱。(2)各Ala-Gln处理组IPEC-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Ala-Gln含量的升高,Occludin的表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添加量为2mM时Occludin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由此可知,Ala-Gln可以增加IPEC-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促进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形成。试验三Ala-Gln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二糖酶活性及钠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1、GLUT2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00头遗传背景和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去势大白公仔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完全随机区组法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各处理仔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0.15%Ala-Gln、基础饲粮+0.30%Ala-Gln、基础饲粮+0.45%Ala-Gln的试验饲粮。于试验第7、14、21天从每个重复选取1头仔猪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样品,分别测定Na+/K+-ATP酶、乳糖酶、麦芽糖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钠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28日龄,0.15%Ala-Gln可显着增强Na+/K+-ATP酶(P<0.05)和麦芽糖酶(P<0.05)的活性。同时0.30%Ala-Gln可显着的增加乳糖酶(P<0.05)活力。35日龄中,试验组Na+/K+-ATP酶以及二糖酶活性均显着增强(P<0.05);42日龄时,添加0.45%Ala-Gln组可显着的增强蔗糖酶和麦芽糖酶(P<0.01)活性。(2)处理组空肠SGLT1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表达量无显着差异。结果提示:Ala-Gln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断奶仔猪小肠道二糖酶活性,从而增强断奶仔猪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功能。但其对SGLT1和GLUT2在转录水平上无显着影响,说明葡萄糖的吸收功能未收到显着影响。

王星[7](2013)在《SAAG、ADA及LDH联合检测对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联合检测SAAG、LDH、ADA对肝硬化性腹水、恶性腹水和结核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不同病因的腹水患者(肝硬化组34例,恶性组32例,结核组21例)SAAG及腹水中ADA、LDH浓度。所获数据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肝硬化性腹水组SAAG数值最高、恶性腹水组次之、结核性腹水组最低。三组SAAG水平方差分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LSD法行两两比较:肝硬化性腹水分别与恶性腹水、结核性腹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腹水与结核性腹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G≥11g/L预测肝硬化性腹水的AUC为0.958,灵敏度94.12%、特异度92.45%、符合率93.10%、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96.08%、阳性似然比12.47、阴性似然比0.06、约登指数0.866。2.恶性腹水组腹水LDH数值最高、结核性腹水组次之、肝硬化性腹水组最低。三组LDH水平方差分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Tamhane法(因方差不齐)行两两比较:LDH数值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LDH>200U/L预测恶性腹水的AUC为0.966,灵敏度93.75%、特异度81.82%、符合率86.21%、阳性预测值75.00%、阴性预测值95.74%、阳性似然比5.16、阴性似然比0.07、约登指数0.756。3.结核性腹水组腹水ADA数值最高、恶性腹水组次之、肝硬化性腹水组最低。三组ADA水平方差分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Tamhane法(因方差不齐)行两两比较:ADA数值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A>33U/L预测结核性腹水的AUC为0.981、灵敏度80.95%、特异度95.45%、符合率91.95%、阳性预测值85.00%、阴性预测值94.03%、阳性似然比17.81、阴性似然比0.20、约登指数0.764。4.联合检测SAAG、LDH、ADA三项指标对肝硬化性腹水诊断的灵敏度94.12%、特异度98.08%、符合率95.40%、阳性预测值96.97%、阴性预测值96.23%、阳性似然比49.02、阴性似然比0.06、约登指数0.922;对恶性腹水诊断的灵敏度87.50%、特异度92.73%、符合率90.80%、阳性预测值87.50%、阴性预测值92.73%、阳性似然比12.04、阴性似然比0.14、约登指数0.802;对结核性腹水诊断的灵敏度52.38%、特异度96.97%、符合率86.21%、阳性预测值84.62%、阴性预测值86.49%、阳性似然比17.81、阴性似然比0.49、约登指数0.494。结论:SAAG及腹水LDH、ADA的检测在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联合检测SAAG、LDH、ADA三项指标可提高肝硬化性腹水、恶性腹水诊断的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约登指数,降低误诊率;联合检测SAAG、LDH、ADA指标可提高结核性腹水诊断的特异度、阴性似然比。

王星,刘德良,李梦倩[8](2013)在《几种常用指标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正常人体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在肠曲间及肠道蠕动时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的腹腔积液的体积超过100ml或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包括肝硬化性、结核性和心源性腹水等,恶性腹水指腹膜腔内有过量腹水存在,多出现于肿瘤的晚期阶段,38%-52%的住院患者腹水为恶性[1]。由于腹水的病因复杂,从而使识别、特别是诊断良恶性腹水至关重要,本文将就这一领域中应用较广、研究较多的几种腹水良恶性鉴别诊断指标做一综述。

叶丽萍,龚四堂,区文玑,黄海,何婉儿,潘瑞芳,耿岚岚,陈佩瑜,刘丽英,陈宝心,霍笑和[9](2010)在《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纹状缘肽酶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年龄、性别及其十二指肠黏膜绒毛形态与纹状缘氨基肽酶N(APN)、二肽氨基肽酶IV(DPPIV)、氨基肽酶A(APA)和膜Gyl-Leu肽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3月—10月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264例患儿进行胃镜下取十二指肠降段黏膜活检,标本分别作组织学检查和肽酶活性测定。结果绒毛萎缩组APN、DPPIV活性均低于正常组。DPPIV活性与年龄呈负相关。APN、APA和Gyl-Leu肽酶活性与年龄因素无关。四种肽酶活性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纹状缘氨基肽酶APN、DPPIV及二肽酶Gyl-Leu肽酶的活性与绒毛形态有关,而Gyl-Leu肽酶及APA活性不受绒毛形态改变的影响。DPPIV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项文坤,熊锋宝,杨铁一,付唆林[10](2009)在《血清唾液酸 上皮膜抗原及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上皮膜抗原(EM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3~12月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及25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及35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SA、EMA、GPDA分别进行测定,分析两两差异性,同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A、EMA、GPDA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血清SA、GPDA浓度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组(P<0.05)。胃癌组血清EMA浓度与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组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非萎缩性胃炎组GPDA与年龄有统计学意义(P<0.05),SA浓度在肿瘤分化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SA和GPDA对于胃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检测血清EMA对胃癌诊断可能没有价值。胃癌患者血清SA、GPDA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血清SA、GPDA将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复发及监测预后。

二、448例消化系统疾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48例消化系统疾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CKD-MBD相关生物标志物筛选及骨代谢毒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综述
    一、课题背景介绍
        (一)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研究概况
        1.CKD-MBD的定义及分类
        2.CKD-MBD的诊断
        3.CKD-MBD的治疗策略概况
        (二)尿毒症毒素的研究概述
        1.尿毒症毒素的定义及分类
        2.尿毒症毒素的研究焦点
        (三)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
        1.代谢组学的定义及特点
        2.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
        3.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4.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结合
    二、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UHPLC-QTOF/MS技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一)试剂与耗材
        (二)实验样本的纳入与剔除
        (三)血清样本收集与制备
        (四)基于UHPLC-MS技术的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五)数据处理
    三、结果
        (一)患者的临床信息
        (二)统计分析结果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UHPLC-QTOF/MS技术的尿毒症并发瘙痒症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一)试剂与耗材
        (二)实验样本的纳入与剔除
        (三)样品收集与制备
        (四) 基于UHPLC-MS技术的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五)数据处理
    三、结果
        (一)参与患者的临床资料
        (二)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三)代谢标志物筛选
        (四)UP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性能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UHPLC-QTOF/MS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预测肾性贫血静脉铁剂治疗响应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一)试剂与耗材
        (二)实验样本的纳入与剔除
        (三)铁剂治疗方案
        (四)不良反应记录
        (五)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六)样品采集和准备
        (七) 基于UHPLC-MS技术的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八)数据处理
    三、结果
        (一)参与患者的临床资料
        (二)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三)代谢标志物筛选
        (四)铁剂治疗响应相关代谢变量的预测效能评价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HPLC-MS/MS技术的人血清中15种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的定量方法学研究
    一、前言
    二、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与设备
        (二)试剂
    三、方法与结果
        (一)分析条件
        1.色谱条件
        2.质谱条件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1.15种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工作溶液配制
        2.内标卡马西平与酮洛芬工作溶液配制
        3.标准曲线样品与质量控制样品(QC)的配制
        (三) 血清样品收集及样品制备
        1.临床样本收集
        2.血清样品前处理
        (四) 方法学验证
        1.方法选择性(Selectivity)考察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3.检测限与定量限
        4.稀释效应与残留效应
        5.准确度与精密度试验
        6.基质效应
        7.稳定性考察
        8.随行标曲与质控
        (五)真实样本测定结果
    四、讨论
        (一) 实验条件的初步探索与建立
        (二)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1.色谱柱的选择
        2.流动相组成、添加剂及梯度的优化
        3.柱温及流速的优化
        (三) 质谱检测条件优化
        1.不同质谱检测器灵敏度的考察
        2.质谱检测参数的优化
        3.进样浓度对质谱检测的影响
        (四) 血清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五) 内标的选择
        (六) 空白基质的选择
        (七) 尿毒症毒素测定结果分析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硫酸对甲酚对成骨细胞损伤作用的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 114
    一.前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与仪器
        1.细胞株
        2.材料与试剂
        3.仪器与耗材
        (二)细胞培养
        (三)细胞活性分析
        (四)细胞凋亡测定
        (五)细胞周期测定
        (六)细胞实验
        (七)代谢组学分析
        (八)转录组学分析
        (九)PCS导致生物学功能异常的富集分析
    三、实验结果
        (一)PCS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二) PCS对MC3T3-E1细胞促凋亡作用
        (三)PCS对MC3T3-E1细胞周期影响
        (四)代谢组学结果
        1.胞内提取物代谢轮廓
        2.多元统计分析及胞内代谢物鉴别
        3.代谢通路分析
        (五)转录组测序结果
        1.RNA质检结果
        2.有效测序量评价
        3.基因表达量分析及差异基因筛选
        4.GO分析和Pathway分析
        (六)整合转录组与代谢组代谢通路和相关生物学功能的显着性分析
    四、讨论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肥胖症儿童肝纤维化指标与血清GPDA活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测方法
        1.2.1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测定
        1.2.2 肝纤维化指标的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肝纤维化指标与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活性的比较
    2.2 肥胖症患儿治疗前后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活性、透明质酸与Ⅲ型前胶原肽的比较
    2.3 相关结果分析
3 讨论
    3.1 肥胖症患儿肝纤维化指标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的状况
    3.2 肥胖症患儿肝纤维化指标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两者间关联分析

(3)血清唾液酸、上皮膜抗原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3试剂
    1.4检测方法
    1.5结果判定
    1.6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SA、EMA及GPDA分别在胃癌、胃癌前病变及非萎缩性胃炎中的阳性情况比较
    2.2 SA、EMA及GPDA分别在胃癌、胃癌前病变及非萎缩性胃炎中的阳性率统计学处理情况比较
    2.3联合检测对于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和阳性似然比比较
3讨论

(4)核桃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分离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核桃的研究概况
        1.1.1.核桃简介
        1.1.2.核桃果实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
    1.2.降血压肽的研究
        1.2.1.高血压的现状
        1.2.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机制
        1.2.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制
        1.2.4.ACE抑制肽研究现状
        1.2.5.蛋白的提取
        1.2.6.ACE抑制肽纯化
        1.2.7.ACE抑制肽活性检测方法
        1.2.8.ACE抑制肽结构鉴定
    1.3.核桃多肽的研究
        1.3.1.核桃多肽的评价
        1.3.2.核桃多肽生理活性研究现状
    1.4.本文研究内容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2.胃蛋白酶酶解核桃粕粉的工艺优化
    2.1.材料
        2.1.1.原料和试剂
        2.1.2.仪器设备
    2.2.试验方法
        2.2.1.核桃粕粉的制备
        2.2.2.核桃粕粉中粗蛋白的测定
        2.2.3.胃蛋白酶水解物的制备
        2.2.4.水解度的测定
        2.2.5.胃蛋白酶水解核桃粕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2.2.6.胃蛋白酶酶解核桃粕粉的正交试验
    2.3.结果与分析
        2.3.1.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2.3.2.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4.结论
3.ACE抑制肽粗品的制备与活性测定
    3.1.材料
        3.1.1.原料和试剂
        3.1.2.仪器设备
    3.2.方法
        3.2.1.微滤核桃粕粉酶解物
        3.2.2.超滤微滤后的酶解液
        3.2.3.Sephadex G-25柱层析初步分离ACE抑制肽粗品
        3.2.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CE抑制肽粗品的ACE抑制率
    3.3.结果与分析
        3.3.1.超滤后各组分ACE抑制活性结果
        3.3.2.Sephadex G-25柱层析结果
        3.3.3.层析后各组分ACE抑制活性结果
    3.4.结论
4.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与活性测定
    4.1.材料
        4.1.1.原料和试剂
        4.1.2.仪器设备
    4.2.方法
        4.2.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ACE抑制肽
        4.2.2.分子筛(液相AKTA)分离
        4.2.3.ACE抑制活性分析
    4.3.结果与分析
        4.3.1.反相高校液相色谱分离层析后的ACE抑制肽粗品结果
        4.3.2.分子筛(液相AKTA)分离结果
        4.3.3.AKTA系统分离后各组分ACE抑制活性
        4.3.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P5-2组分结果
        4.3.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P5-2组分的ACE抑制活性
    4.4.结论
5.ACE抑制肽的结构鉴定与验证实验
    5.1.材料
        5.1.1.原料和试剂
        5.1.2.仪器设备
    5.2.方法
        5.2.1.N-端测序
        5.2.2.人工合成
        5.2.3.体外模拟消化试验
    5.3.结果与分析
        5.3.1.N-端测序结果
        5.3.2.人工合成结果
        5.3.3.模拟消化试验结果
    5.4.结论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AFP联合AFP-L3、GPDA和CA125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可能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Ala-Gln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吸收功能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2.1.1 肠黏膜机械屏障
        2.1.2 肠黏膜化学屏障
        2.2 仔猪肠道发育规律
        2.2.1 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
        2.2.1.1 组织生长
        2.2.1.2 肠黏膜的细胞动力学
        2.2.2 水解酶的成熟
        2.2.3 吸收能力
        2.3 断奶对仔猪的影响
        2.3.1 早期断奶对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2.3.2 早期断奶对小肠化学和机械屏障功能的影响
        2.3.3 早期断奶对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2.4 Gln 在早期断奶仔猪营养中的作用
        2.4.1 Gln 二肽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结构与屏障功能的影响
        2.4.2 Gln 二肽调节机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可能机理
        2.4.3 Gln 二肽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
        2.4.4 Gln 二肽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3 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试验的研究思路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Ala-Gln 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结构与黏液屏障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设计
        1.3 试验日粮
        1.4 饲养管理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生长性能
        1.5.2 小肠组织形态结构
        1.5.3 小肠上皮超微结构
        1.5.4 小肠黏膜 cPLA2 含量及其 mRNA 表达量
        1.5.5 小肠黏液溶菌酶含量
        1.5.6 二胺氧化酶(DAO)活性
        1.6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la-Gln 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状况的影响
        2.2 Ala-Gln 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发育的影响
        2.2.1 Ala-Gln 对仔猪小肠绒毛形态结构的影响
        2.2.2 Ala-Gln 对仔猪空肠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
        2.3 Ala-Gln 对仔猪小肠黏膜 cPLA2 含量及其 mRNA 表达的影响
        2.4 Ala-Gln 对仔猪小肠溶菌酶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Ala-Gln 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状况的影响
        3.2 Ala-Gln 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发育的影响
        3.3 Ala-Gln 对断奶仔猪小肠黏液屏障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Ala-Gln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定位与表达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1.1.2 仪器与设备
        1.1.3 基础培养液
        1.1.4 试验细胞
        1.2 试验方法
        1.2.1 IPEC-1 细胞培养
        1.2.2 Occludin 蛋白免疫荧光定位观察
        1.2.3 Occludin 蛋白表达量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la-Gln 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Occludin 定位的影响
        2.2 Ala-Gln 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Occludin 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三 Ala-Gln 对断奶仔猪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及样品制备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la-Gln 对仔猪空肠黏膜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2.2 Ala-Gln 对仔猪小肠黏膜 SGLT1 和 GLUT2 mRNA 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本研究的总体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总体结论
    2 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7)SAAG、ADA及LDH联合检测对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SAAG对肝硬化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3.2 LDH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3.3 ADA对结核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3.4 SAAG、LDH、ADA联合检测对三种不同病因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几种常用指标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
2 胆固醇
3 微量元素
4 乳酸脱氢酶
5 腺苷脱氨酶
6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7 类肝素酶
8 甲胎蛋白
9 癌胚抗原
10 CAl99
11 CA125
12 CA50
1 3 端粒酶
1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 5 纤维连接蛋白
16钙黏附素

(9)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纹状缘肽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黏膜绒毛组织学形态分级
        1.2.3 纹状缘肽酶活性的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临床特点
    2.3 十二指肠黏膜纹状缘肽酶活性与绒毛形态的关系
    2.4 绒毛正常组不同性别十二指肠黏膜纹状缘肽酶活性的比较
    2.5 绒毛正常组不同年龄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纹状缘肽酶活性的比较
3 讨论

(10)血清唾液酸 上皮膜抗原及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1.1 标本来源
        1.1.2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448例消化系统疾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CKD-MBD相关生物标志物筛选及骨代谢毒性机制研究[D]. 吴琼. 第二军医大学, 2017(12)
  • [2]肥胖症儿童肝纤维化指标与血清GPDA活性变化的研究[J]. 谭晓霞,黄珍珍,徐晓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01)
  • [3]血清唾液酸、上皮膜抗原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项文坤,熊锋宝,杨铁一,付唆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15(12)
  • [4]核桃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分离纯化研究[D]. 尹晓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5]AFP联合AFP-L3、GPDA和CA125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可能价值[J]. 郑飞,王春晖,周文平. 医学综述, 2014(06)
  • [6]Ala-Gln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吸收功能的调控作用[D]. 邓宸玺.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7]SAAG、ADA及LDH联合检测对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D]. 王星. 中南大学, 2013(05)
  • [8]几种常用指标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王星,刘德良,李梦倩. 江西医药, 2013(04)
  • [9]儿童十二指肠黏膜纹状缘肽酶活性的研究[J]. 叶丽萍,龚四堂,区文玑,黄海,何婉儿,潘瑞芳,耿岚岚,陈佩瑜,刘丽英,陈宝心,霍笑和. 临床儿科杂志, 2010(10)
  • [10]血清唾液酸 上皮膜抗原及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研究[J]. 项文坤,熊锋宝,杨铁一,付唆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11)

标签:;  ;  ;  ;  ;  

448例消化系统疾病的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肽酶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