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敏[1](2020)在《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在大型空泡水筒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空泡水筒在水动力学实验室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在空泡水筒中,水泵等设备在水筒中反复运动,在试验段内构成均匀的流场,同时可以长期进行测试。通常情况下试验段侧围安装着测试窗,特殊情况下,底面也会安装测试窗,这为测试以及摄像等功能带来很大的便利。水在流动期间通常通过直流电机混流泵来获得动力,功率通常处于几十到几千千瓦间。试验段水流的质量和筒体结构以及水的流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筒体建设完成后,其结构对水流所形成的作用趋于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水泵的管理力度来提高水质。即便轴流泵驱动电机呈现为单方向运动趋势,基于2Q便可以实现运行,可是因为对水速的要求较为严格,同时由于水泵的工作不能对测量系统产生影响,所以怎样研发一套具有自动化且性能波动性较小的系统对于实验装置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几年中,调速技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较大成就,直流调速设备已经具备了数字化技术,同时被普遍使用于工矿以及建筑等行业,例如高速电梯等。此次研究中,本人针对大型空泡水筒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按照系统规定研发了对应的电控体系,主要涵盖了布置图、原理图以及相关软件等;按照系统关键技术参数,使用12脉冲并联回路管理法;建立直流电机数学模型,运用MATLAB仿真工具模拟常规PID和Fuzzy-PID两种控制策略,并对控制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针对现场运行情况调试,并针对以后的潜在故障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赵涛涛[2](2020)在《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改造与调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的系统改造为背景,按照安全、高效、先进、易维护等原则,为了满足新副井上下人和上下物料的要求,特制定了新副井提升机改造方案,本次改造主要是对整个提升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提升机的电动机进行选型,为了使电动机调速性能好,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副井提升机的电动机,新电动机功率以原电动机的功率作为参考进行选型,通过数学运算,对新选择电动机过载能力进行验算,满足生产需求,选择与新电动机相匹配的减速机、主滚筒、盘闸等机械设备。(二)对电控系统电气设备进行设计,从新副井工业广场变电所引入两趟6KV高压作为提升机的高压电源,采用6台KYN28型开关柜作为高压电源柜,其中2台用于电源进线柜,1台PT柜,2台作为传动装置的高压进行柜,1台作为低压电源的进线柜。直流电动机传动装置采用2台ABB公司生产的DCS800系列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选择平波电抗器使传动装置输出直流更加平稳。为了保护电动机,在电动机与传动装置之间加装快开装置。(三)对电控系统进行软件设计,选用2台S7-400系列PLC作为提升机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编程以提升机发开车信号、系统检查提升机是否具备开车条件、提升机初加速运行、提升机匀加速运行、提升机匀速运行、过减速点后匀减速运行、爬行段逐渐减速至停车点停车的顺序过程作为主程序循环。设计中考虑提升机运行时可发生59个故障,并将这些故障分成四类,提升机根据故障分类做不同响应。(四)上位机监控系统由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和西门子公司生产的wincc人机交互界面组成,在winccexplorer软件中对上位机进行编程,人机交互界面共有提升机运行、历史曲线、故障记录、特殊操作、行控校正五个画面,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提升机各设备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对故障进行归档查询。(五)提升机改造完成后,对提升机进行调试,调试包括传动系统调试、主控系统调试、主控系统与传动系统联调、功能和性能测试。通过对新副井提升机进行改造,可大大提升它的各种安全保护及自动化水平,还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并可以对提升机各个参数及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提高矿井提升机的智能化水平。
李敬儒[3](2019)在《井采铁矿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井采提升机作为矿山生产活动的关键设备,提升系统也是矿山生产其中的关键环节,提升控制系统的先进与否关系着人员安全,也会制约着矿山的生产经营,同时它也反映一个矿山的自动化水平。2008年年末国家提出“数字化矿山”建设,当然提升系统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就是“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把石人沟铁矿三期主井井采提升自动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国内先进矿山的考察参观,对比国内外矿山并结合自身提升工艺要求和控制系统需求做了对比和分析。传统意义的直流串电阻继电器提升机控制系统已经不适合当今矿山的发展趋势,最终确定了直流全数字调速和PLC核心控制、上位机在线监控的控制方案,结合现场工艺参数完成了理想的速度建模分析,同时也完成了对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原理分析、软件程序总体设计和直流调速系统参数设置,并参与调试试运行,最终完成石人沟铁矿的提升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该套PLC自动控制的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自投入运行后,安全稳定高效,也实现了国家安监部门“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本质安全”的目标。同时使用过程中逐步的进行程序完善最终实现提升机的全自动运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为矿山其他领域的自动控制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同行业矿山的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借鉴参考意义。图34幅;表11个;参51篇。
赵玉[4](2019)在《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直流调速系统是装备制造领域中一种最为普遍的电气传动装置,从过程本质上来说,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属于一种非线性时变的复杂控制。一旦电机转速无法平稳达到指标,那么其结果必然影响着工件运行或者生产质量,这自然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实际恶劣工况下的控制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模糊控制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控制技术,在实际的过程控制中,它可以不需要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其既能够有效地抑制一些无法预测的因素产生的影响,同时又对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正是一种适合非线性时变的控制方案。因此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成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对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控制策略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模糊控制算法的特点、基本原理等给出了清楚的阐述,并从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诸如模糊化、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规则表的建立以及解模糊等做了分析。其次,利用MATLAB软件对直流调速系统的PID控制策略与模糊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与结果比对,从算法的机理上验证了模糊控制算法的优势所在。最后,根据控制要求,设计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即采用霍尔元件作为位置传感器而构成转速环,采用电流互感器作为电流传感器而构成电流环,而驱动控制采用的是电机驱动芯片L298N,PWM方式。然后再对转速环改用模糊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为了验证模糊控制方案在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在Proteus仿真平台下搭建了硬件系统,并设计了测量程序、控制程序等。通过该仿真平台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所设计的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李宏辉[5](2019)在《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真空自耗电弧炉是当前钛、钢及其相关合金的主力熔炼工业设备,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考虑相关金属对熔炼环境和控制的严苛要求、设备结构和工艺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控制策略实现的难度,电弧炉的研究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课题。利用包含特殊策略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改良生产的整个过程。考虑国外等领先的应用技术,研究设计适应具体工程情况的电弧炉控制系统对提升目前金属加工效能有相当大的作用。在研读和对比同一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概述了文章后续不同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熔炼机理为核心,细致的展开叙述了设备组成、关键工艺节点及其控制特性,梳理了参数关系。深入分析了可逆调速原理,建立了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在PID控制算法基础上,利用工程设计方法,分步详细设计了三闭环弧压控制方案,引入与实际熔速相关的前馈控制,并给出了控制规律。选用变参数PID来应对不同熔炼阶段的熔速控制。剖解了由于电压、电流耦合导致以上两个控制模式互相干扰的问题,给出了有关平缓稳定控制等的应对措施。考虑实际情况,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三闭环控制方案进行了搭建和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跟踪等性能。结合宝钛集团电弧炉技改项目实施情况,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以S7-300PLC为控制核心,结合数字直流调速器、上位机、工业总线等共同组成硬件基础。搭建了核心的弧压系统硬件框架,设计了通信网络架构,并给出相关参数和具体配置方法。之后,在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主程序、分系统的软件算法。在Intouch组态软件中,建立了与下位机的通信,开发了系统的监控功能。实现了控制系统高精度、集中式、数字化控制。最终通过项目中设备的性能测试,验证了本文研究设计的可行性,实现了控制系统高性能的目标。
管辰亮[6](2019)在《S7-400 PLC在改造轮胎制造压出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轮胎制造压出线中,生产设备繁多,制造程序复杂,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及成品轮胎的质量。原压出线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已趋于淘汰,发生故障或零件损坏时,备件无法保证。除此以外,原生产线的直流调速系统和PLC控制部分趋于老化,系统运行不稳定,设备故障频发,停机率较高,生产效率低,设备控制精度差。故决定对原轮胎制造压出线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内容的研究:我们阐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工作方式及原理,结合双复合压出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PLC的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我们分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要点,并介绍了典型Ⅰ型和典型Ⅱ型系统的特点。最后,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下搭建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做了空载运行、带额定负载运行、加入电网电压噪声仿真分析。针对原生产线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双复合压出线的改造项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计划方案。选用西门子S7系列PLC代替原西门子S5系列与三菱FX系列PLC,并采用西门子6RA70系列全数字直流驱动器取代老旧的直流驱动器。整条生产线采用全新的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方式连接,配备全新的工控设备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同时,我们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直流电机提出了转速上的要求。我们利用PLC的编程功能,设计编写了压出线控制系统、流水线速度、部件重量、定长裁断的逻辑程序。然后,我们运用了PLCSIM仿真软件,对压出线中的各个环节的数据块进行了程序仿真,最终所有环节的程序块均通过了仿真模拟测试,从理论上论证了S7-400 PLC在改造轮胎制造压出线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对6RA70调速器以及PLC系统进行了现场调试。我们运用6RA70直流调速器内置功能对参数进行手动设置,运用参数优化软件Drivemonitor对参数进一步优化,使6RA70直流调速器获得了最优参数设置,并利用Win CC工控设备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运行进行实验监测。同时,我们通过现场监控软件对轮胎制造压出线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显示设备改造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边军[7](2019)在《西门子直流传动整流器的几种拓展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叙述了西门子直流电动机传动控制器的原理、设置、优化和调试。并具体分析了整流器的几种拓展应用,包括整流器的并联连接,12脉动串联连接,12脉动并联连接等几种模式,这些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最后指出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不能固守直流传动,必须学习和应用新的交流变频传动控制技术。
田树军[8](2017)在《基于PLC控制的船舶电机直流调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各种大型船舶种类中,工程船舶因其专用属性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这使得船舶直流调速系统快速发展起来。直流调速系统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船舶能否稳定可靠地工作,对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模块式逻辑控制器(PLC)实现的增量式PID控制法作为直流调速系统的主控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拓展性。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利用PLC作为直流调速系统的逻辑控制器件,并以此为前提分别针对直流调速系统的双闭环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增量式PID控制法对于系统中的电流环的ACR和转速环的ASR进行设计并利用WinCC对系统进行组态。首先,文章对工程船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对西门子PLC和WinCC的发展进行简单梳理并分析了船舶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环节。然后,对大功率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内置的整流板块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通过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结构图的研究和对几种控制法的研究确定了以增量式PID控制法作为直流调速系统控制法。最后,本文利用西门子PLC实现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程序控制并利用西门子WinCC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组态建立人机交互界面,既便于实现远程控制,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拓展性。
封云,刘长战,闵亚光[9](2017)在《扩容型全数字直流调速柜及压榨机的调速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由扩容型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PLC控制器、触摸屏组成的全数字压榨机自动调速系统,通过PROFIBUSDP总线与DCS通讯控制,以及压榨机运行相关参数的在线检测及负荷的自动跟踪,实现了压榨机的均衡压榨全自动控制。
魏海斌[10](2015)在《迁钢热轧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热轧板材生产线引进日本东芝三菱公司的变频调速装置,为主轧机和辊道电机提供动力。设备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高度精确的速度控制,高功率因数,设备稳定性好和维护简单等优点,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尤其主传动装置在大功率交流同步主轧机控制中采用交-直-交变频调速方式,用全数字矢量控制方法实现对电机的高精度速度控制,以及过渡状态时的磁通和转矩控制,满足了不同负荷的转矩及工艺要求。本文以热轧交流变频装置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变频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旨在对国外变频调速系统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控制策略分析及优化调整,对于设备缺陷进行升级改造等。文中紧紧围绕热轧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特点,首先分析了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概况,然后介绍热轧主传动系统的基本配置和结构原理。结合热轧主传动三电平PWM(脉冲宽度调制)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设计了双极性三角波载波仿真电路和中性点箝位式三电平逆变仿真电路,形象的展示了的功率元件的导通时序及逆变输出电压波形,易于人理解和掌握。文中分析了整流及逆变的内部控制方法,结合交流同步电机速度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子定位的方法。针对速度检测失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分析速度解析器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度控制改造,大大提升了速度检测的准确性。文中针对交流传动控制系统在生产实际中三种应用:主从控制、负荷平衡及冲击速降,结合生产特点及工艺要求,分别进行功能开发和优化调整,产生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另外,结合主传动功率单元发生的器件故障,对其保护电路进行升级改造,并缩短了检查周期,有效降低了此类问题发生的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了验证,相关技术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保证了设备系统稳定和高效运行,为企业稳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二、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在大型空泡水筒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直流调速系统发展的状况 |
1.2.1 国外发展的状况 |
1.2.2 国内发展的状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型空泡水筒电控系统技术要求 |
2.1 引言 |
2.2 系统的设备参数 |
2.3 运行要求 |
2.4 供电电源 |
2.5 小结 |
第3章 轴流泵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直流调速系统技术指标及调速方式 |
3.2.1 调速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3.2.2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式 |
3.3 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
3.3.1 直流传动系统主回路 |
3.3.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
3.4 小结 |
第4章 直流调速系统控制策略及仿真 |
4.1 引言 |
4.2 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4 MATLAB仿真及分析 |
4.4.1 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2 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空泡水筒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组成 |
5.2.1 系统结构设计 |
5.2.2 配电设计 |
5.2.3 辅机控制系统设计 |
5.2.4 主控台设计 |
5.2.5 轴流泵控制系统设计 |
5.3 软件设计 |
5.3.1 直流调速器参数设置 |
5.3.2 工控机软件设计 |
5.3.3 PLC软件设计 |
5.3.4 触摸屏软件设计 |
5.4 小结 |
第6章 系统的现场调试 |
6.1 引言 |
6.2 现场调试 |
6.2.1 上电前的检查 |
6.2.2 设备点动 |
6.2.3 功能及性能调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改造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提升机改造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提升机机械部分改造 |
2.1 技术改造目标 |
2.2 机械部分改造方案 |
2.3 电动机选型 |
2.4 提升系统计算和校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中压开关柜 |
3.2 全数字直流传动调速控制系统 |
3.3 低压供电系统 |
3.4 与液压站接口 |
3.5 与润滑油站的接口 |
3.6 操作台 |
3.7 上位机监视系统 |
3.8 传感器 |
3.9 视频监视系统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提升机工艺控制及监视保护系统 |
4.2 下位机PLC编程 |
4.2.1 地址分配 |
4.2.2 PLC硬件组态 |
4.2.3 主程序梯形图设计 |
4.3 上位机编程 |
4.3.1 上位机监视系统 |
4.3.2 上位机界面设计 |
第五章 系统的现场调试 |
5.1 直流传动系统调试 |
5.2 主控系统调试 |
5.3 主控系统与传动系统联调 |
5.4 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 |
5.5 视频监视系统的调试 |
5.6 PLC断电程序丢失恢复方法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井采铁矿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矿井提升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矿井提升系统现状 |
1.2.2 国内矿井提升机的发展趋势 |
1.3 提升机控制系统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期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方案 |
1.3.3 达到目标 |
1.3.4 关键问题 |
1.3.5 创新点 |
第2章 矿井提升系统组成 |
2.1 矿井提升机系统简介 |
2.2 矿井提升电控系统简介 |
2.2.1 提升机电控系统基本构成 |
2.2.2 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发展 |
2.3 可编程控制器(PLC)介绍 |
2.3.1 PLC的基本特点 |
2.3.2 PLC的基本结构 |
2.3.3 PLC的工作原理 |
2.3.4 PLC的编程语言 |
2.4 矿井提升机电控调速系统介绍 |
2.4.1 提升机直流调速系统 |
2.4.2 提升机交流调速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人沟铁矿提升系统控制方案 |
3.1 石人沟铁矿三期主井现场条件 |
3.2 石人沟铁矿提升机中S型速度曲线建模及实现 |
3.2.1 速度曲线的选择及给定方法 |
3.2.2 提升机理想速度曲线数学模型 |
3.2.3 理想速度曲线的实现 |
3.2.4 主井提升系统S形曲线相关参数计算 |
3.3 石人沟铁矿主井提升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3.3.1 石人沟铁矿主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基本构成 |
3.3.2 石人沟铁矿主井提升电控调速系统基本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人沟铁矿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可编程控制器选型及特点 |
4.2 调速系统的选型及特点 |
4.2.1 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系统概述 |
4.2.2 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原理图 |
4.2.3 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装置特点 |
4.3 传感器的选型及作用 |
4.3.1 光电编码器 |
4.3.2 测速发电机 |
4.3.3 井筒磁开关 |
4.3.4 闸检测开关 |
4.3.5 极限过卷开关 |
4.3.6 油压变送器 |
4.3.7 烟雾传感器 |
4.4 上位机监控系统选型及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人沟铁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PLC控制系统设计 |
5.1.1 PLC控制流程图 |
5.1.2 PLC的I/O地址分布 |
5.1.3 PLC控制系统编程 |
5.2 调速系统软件设计 |
5.2.1 西门子6RA70调速装置原理图 |
5.2.2 西门子6RA70调速系统参数设置 |
5.3 提升机在线监控系统设计 |
5.3.1 监控系统与PLC通讯 |
5.3.2 监控画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直流调速系统概述 |
2.1 直流电机 |
2.2 驱动控制与位置测量器件 |
2.2.1 驱动控制 |
2.2.2 位置传感器 |
2.3 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1 直流电机的状态空间模型 |
2.3.2 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 |
2.4 转矩脉动的抑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电机控制策略分析 |
3.1 PWM直流调速 |
3.2 检测通道设计 |
3.2.1 转子位置检测 |
3.2.2 电机转速的测量 |
3.2.3 电机电流的测量 |
3.3 控制算法 |
3.3.1 PID控制 |
3.3.2 模糊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调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4.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1.1 模糊化与各变量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4.1.2 模糊规则表的建立 |
4.1.3 解模糊 |
4.2 控制系统仿真 |
4.2.1 PWM产生模块 |
4.2.2 位置测量模块 |
4.2.3 电流环模块 |
4.2.4 PID控制模块 |
4.2.5 模糊PID控制模块 |
4.3 仿真结果 |
4.3.1 传统PID仿真曲线 |
4.3.2 模糊PID仿真曲线 |
4.3.3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
5.1 硬件选型 |
5.1.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5.1.2 晶振电路与复位电路 |
5.1.3 L298N电机驱动模块 |
5.1.4 LED数码管显示电路 |
5.1.5 霍尔元件测速 |
5.2 硬件仿真 |
5.2.1 测速模块仿真 |
5.2.2 电源模块仿真 |
5.3 软件实现 |
5.3.1 模糊算法 |
5.3.2 霍尔元件测速 |
5.3.3 电机速度数码管显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趋势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真空自耗电弧炉 |
2.1 真空自耗电弧炉简介 |
2.1.1 熔炼机理 |
2.1.2 熔炼中关键工艺节点 |
2.1.3 设备组织结构 |
2.2 核心控制过程和特性分析 |
2.3 熔炼期参数关系 |
2.3.1 弧长与电压的关系 |
2.3.2 电流与熔速的关系 |
2.4 设备技术现状 |
第三章 控制系统主要设计原理与策略实现 |
3.1 他励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
3.2 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原理 |
3.2.1 系统结构与原理 |
3.2.2 系统控制 |
3.3 PID控制策略 |
3.3.1 经典PID |
3.3.2 数字PID |
3.4 带有前馈结构的三闭环弧压控制 |
3.4.1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3.4.2 速度环控制器设计 |
3.4.3 弧压环控制器设计 |
3.4.4 前馈控制设计 |
3.5 熔速控制 |
3.6 电流电压去耦合和平缓稳定控制 |
3.7 仿真分析 |
第四章 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4.1 硬件整体框架 |
4.2 核心控制器的功能及选型 |
4.2.1 功能特点 |
4.2.2 模块选型 |
4.3 硬件配置 |
4.4 弧压(电极进给)控制系统 |
4.4.1 全数字式直流调速器 |
4.4.2 弧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
4.5 通信网络原理与设计 |
4.5.1 现场总线技术 |
4.5.2 PROFIBUS与工业以太网 |
4.5.3 通信网络设计 |
4.5.4 主/从站控制功能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运行 |
5.1 PLC程序设计基础 |
5.1.1 开发环境 |
5.1.2 工艺流程 |
5.1.3 程序结构与程序中的块 |
5.2 主程序设计 |
5.3 分系统程序设计 |
5.3.1 真空系统 |
5.3.2 冷却水循环系统 |
5.3.3 熔炼电源系统 |
5.4 直流调速器精确化控制 |
5.5 上位机 |
5.5.1 Intouch组态软件 |
5.5.2 上位机配置与通讯驱动建立 |
5.5.3 上位机界面相关设计与实现 |
5.6 调试运行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A 实物图 |
附录 B 图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S7-400 PLC在改造轮胎制造压出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
1.2.2 直流调速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3 压出线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复合压出线系统及硬件组态 |
2.1 引言 |
2.2 双复合压出线系统 |
2.2.1 螺杆挤出机 |
2.2.2 胎面挤出联动线 |
2.3 双复合压出线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 |
2.3.1 SIMATIC S7-400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2.3.2 6RA70 SIMOREG DC MASTER直流驱动器 |
2.3.3 现场总线控制方式 |
2.3.4 工控设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LC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PLC的工作原理 |
3.3 基于PLC的直流调速系统的结构设计 |
3.4 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设计 |
3.4.1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
3.4.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
3.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
3.5.1 直流电机参数及调速指标 |
3.5.2 电流环参数计算 |
3.5.3 转速环参数计算 |
3.5.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复合压出线控制系统的改造与设计 |
4.1 引言 |
4.2 双复合压出线系统的改造研究 |
4.2.1 双复合压出线系统的技术要求 |
4.2.2 双复合压出线的改造研究及计划 |
4.3 双复合压出线控制设计及程序编写 |
4.3.1 流水线速度控制设计及程序编写 |
4.3.2 部件重量控制设计及程序编写 |
4.3.3 定长裁断控制设计及程序编写 |
4.4 基于PLC的双复合压出线系统的程序仿真 |
4.4.1 S7-PLCSIM程序仿真软件 |
4.4.2 基于PLC的双复合压出线系统的程序仿真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复合压出线系统的现场调试和运行 |
5.1 引言 |
5.2 6RA70直流调速器的调试 |
5.3 压出线PLC系统的调试 |
5.4 调试运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西门子直流传动整流器的几种拓展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西门子直流传动装置简介 |
2.1 控制原理 |
2.2 主要参数的设置 |
2.2.1 控制端子的参数设定 |
2.2.2 电机参数的设定 |
2.3 直流调速器的优化调试 |
2.4 系统联动调试 |
3 西门子整流器的拓展应用 |
3.1 并联连接 |
3.2 12脉动串联连接 |
3.3 12脉动并联连接 |
3.3.1 定义 |
3.3.2 参数设置 |
4 结语 |
(8)基于PLC控制的船舶电机直流调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调速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控制方法发展趋势 |
1.2.2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
1.3 PLC及其在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
1.3.1 PLC的特点 |
1.3.2 PLC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功率直流调速理论系统 |
2.1 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
2.1.1 稳态性能指标 |
2.1.2 动态性能指标 |
2.2 直流电机等效参数 |
2.3 三大调速法 |
2.4 调速系统的电源问题 |
2.4.1 三相可控电源 |
2.4.2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
2.4.3 晶闸管触发与保护 |
2.5 直流电动机的可逆运行 |
2.5.1 电枢反接可逆线路 |
2.5.2 励磁反接可逆线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研究 |
3.1 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方法 |
3.1.1 经典PID控制法 |
3.1.2 自适应控制法 |
3.1.3 模糊PID控制法 |
3.1.4 增量式PID控制法 |
3.2 PID控制原理及参数整定 |
3.2.1 PID控制原理 |
3.2.2 PID参数的整定 |
3.2.3 增量式PID参数的设计 |
3.3 闭环控制的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 |
3.3.1 转速一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
3.3.2 调压调速基础上的弱磁调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LC控制的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
4.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
4.2 现代PLC控制技术 |
4.2.1 PLC的组成和分类 |
4.2.2 PLC的工作原理 |
4.2.3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 直流调速装置简介 |
4.3.1 直流调速装置结构 |
4.3.2 调速系统的电枢和励磁回路 |
4.3.3 通讯接口模块 |
4.4 直流调速系统结构设计 |
4.4.1 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
4.4.2 西门子PLC系统的设计 |
4.5 调速系统的PLC程序 |
4.5.1 调速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
4.5.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程序 |
4.5.3 调速系统的模拟量处理算法设计 |
4.5.4 实物调试直流调速驱动器程序 |
4.6 调速系统的WINCC组态 |
4.6.1 WinCC组态软件简介 |
4.6.2 WinCC组态监控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程序 |
(9)扩容型全数字直流调速柜及压榨机的调速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压榨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开发 |
2 自主扩容型全数字直流调速柜 |
3 压榨机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
4 结论 |
(10)迁钢热轧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交流传动的技术发展 |
1.3 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器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 |
第2章 迁钢热轧主辅传动系统 |
2.1 总体介绍 |
2.1.1 迁钢热轧设备基本配置 |
2.1.2 热轧交流传动装置特点 |
2.2 主辅传动设备 |
2.2.1 主传动设备结构原理 |
2.2.2 主传动交流变频装置典型构成 |
2.2.3 辅传动系统基本构成 |
2.3 主传动配置构成 |
2.3.1 整流柜和逆变柜结构组成 |
2.3.2 励磁柜主回路构成 |
2.3.3 主传动装置控制回路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电平PWM运行模式 |
3.1 三电平PWM控制技术 |
3.2 三电平整流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
3.2.1 三电平整流电路结构 |
3.2.2 主传动整流器的PWM控制方式 |
3.2.3 双极性三角波载波仿真电路设计 |
3.3 三电平逆变电路结构及原理 |
3.3.1 三电平逆变电路结构 |
3.3.2 中性点箝位型三电平逆变仿真电路 |
3.4 励磁主回路工作原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传动系统内部控制方法及速度检测精度控制 |
4.1 主传动控制系统构成 |
4.2 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简介 |
4.3 整流控制系统 |
4.3.1 整流控制流程 |
4.3.2 电压控制 |
4.3.3 D-Q轴电流控制 |
4.4 逆变控制 |
4.4.1 逆变控制流程 |
4.4.2 速度给定选择 |
4.4.3 速度控制 |
4.5 速度检测与转子位置角定位 |
4.5.1 速度检测 |
4.5.2 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测定 |
4.5.3 手动定位方法 |
4.5.4 转子位置角粗调 |
4.5.5 转子位置角精调 |
4.6 速度解析器安装精度控制 |
4.6.1 速度解析器安装精度要求 |
4.6.2 速度检测出现的问题 |
4.6.3 速度解析器安装方式改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轧交流传动控制系统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
5.1 粗轧机压下主从控制功能 |
5.1.1 电动压下装置主要结构 |
5.1.2 电动压下变频装置及控制方式 |
5.1.3 电动压下装置主从控制 |
5.1.4 气动抱闸的动作时序 |
5.1.5 主从控制功能的应用效果 |
5.2 粗轧机负荷平衡功能应用 |
5.2.1 影响工作辊负荷不平衡的因素 |
5.2.2 负荷平衡的控制原理及方法 |
5.2.3 负荷平衡控制要点 |
5.2.4 负荷平衡控制的效果 |
5.3 精轧主传动冲击速降控制功能应用 |
5.3.1 轧机机电振动的抑制 |
5.3.2 速度冲击补偿的作用 |
5.3.3 精轧机冲击补偿增益的确定 |
5.3.4 目前热轧精轧机穿带时的冲击补偿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传动IEGT保护电路升级改造 |
6.1 IEGT保护电路改造 |
6.1.1 IEGT保护电路 |
6.1.2 IEGT保护电路改造情况 |
6.2 IEGT单元缓冲电容升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在大型空泡水筒中的研究与应用[D]. 曹敏. 南昌大学, 2020(02)
- [2]五阳煤矿新副井提升机改造与调试[D]. 赵涛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井采铁矿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李敬儒.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设计[D]. 赵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3)
- [5]真空自耗电弧炉控制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D]. 李宏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S7-400 PLC在改造轮胎制造压出线中的应用研究[D]. 管辰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西门子直流传动整流器的几种拓展应用[J]. 边军. 甘肃冶金, 2019(01)
- [8]基于PLC控制的船舶电机直流调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田树军.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7)
- [9]扩容型全数字直流调速柜及压榨机的调速控制[J]. 封云,刘长战,闵亚光. 甘蔗糖业, 2017(04)
- [10]迁钢热轧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魏海斌. 东北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