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纸新闻版面设计理念与操作

当前报纸新闻版面设计理念与操作

一、当前报纸新闻版式理念及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颐[1](2021)在《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人们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机械产品的问世使欧洲各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了巨大飞跃,工业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世界现代艺术的新纪元。拥有古罗马文明洗礼和积淀下的意大利,在经历了分裂割据的状态后,1870年实现统一,这时意大利艺术已无法重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在社会工业化的环境下,意大利产生了未来主义艺术思潮,马里内蒂作为未来主义的倡导者,带领其他支持者们发表了众多宣言、创作了大量未来主义风格的作品,并在世界各地进行展览,致使未来主义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思想影响甚远。未来主义通过宣言开启了现代版式设计的创新模式,版式设计又是平面设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未来主义时期的版式设计,分析其视觉表现与创新路径,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来说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未来主义艺术思潮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分析,重点研究其艺术特征及马里内蒂的艺术思想,同时结合版式设计的发展及特征,举例论述未来主义影响下的海报、书籍和报刊的版式设计,在此基础上未来主义延伸出的其他设计风格,最终提出当代版式设计的创新发展理念和路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做到创新、传承和发展。20世纪初西方艺术思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多种艺术思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种艺术思潮的出现都与时代背景相关联,将未来主义置于20世纪初多种艺术思潮并驾齐驱的环境中去研究和解读,才能发现未来主义的真正内涵,肯定未来主义如今仍存在的研究价值。

张敏敏[2](2020)在《《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生态”版作为“绿媒介”,站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角度引领生态文明意识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本文以十九大以来(2017.10.18-2018.12.31)《人民日报》“生态”版的905篇报道样本为研究对象,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与媒体报道相结合。分析其报道主题、报道来源、栏目设置、情感倾向、新闻体裁、版式风格等内容,从高频词微观视角考察新闻文本,探究《人民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情况,分析不足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生态”版的报道主题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议题多元且具有时代特色,栏目设置多样,热点内容聚焦“美丽中国”,更有独树一帜生态评论“说道”,对负面生态敢于“亮剑”。报道的主题既有宏大叙事,也有从人物个体的微观视角折射生态文明建设。但存在消息源分布不均,民间消息来源少,调查报道和反馈渠道缺乏,公共生态舆论空间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强化深度调查报道,加强舆论监督报道。建立传播反馈机制,引导受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发动“公民记者”,扩展民间主体消息源。并探讨了生态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方向和着眼全球的生态共赢之路。通过本文的分析,可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引导国内主流媒体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积极报道、宣传,同时帮助人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阎怀兰[3](2016)在《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其中包括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形象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形象是人类生活图景的转换,文学形象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是希望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窥探媒介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要考量的是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与媒介发生联系的那天起,人们包括媒介从业者及其建立的媒介组织就千方百计地寻求媒介的更新来推进文学的变化。符号性的艺术媒介和物质材料性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文学的组成因素,媒介因素是文学的形式性物质性因素,媒介因素的变化引发了文学的变化,包括文学形象的变化。文学及其要素在媒介施压下发生变形,而文学也借媒介之力顺势而变。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最终要探究的是人类的生活现状和可能。媒介是工具是人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媒介是人身体的工具性的延伸,是人的生存所凭借的物质性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必须借助媒介进行。文学形象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幻象,是相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人的精神意义性的延伸。人类在寻求自我发展时,身体和精神的延伸是同步进行的,这必然要求媒介和文学、文学形象的同步发展,由此,媒介与文学形象既是人类生活的身体现状和精神现状,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趋势也是人类的生活可能性。“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之意义最终在此。引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厘清媒介和文学形象的涵义。接着从国内外媒介研究和文学形象研究的现状,来阐释对“文学形象的媒介”做研究,或者说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学形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厘清“文学形象的媒介”的具体所指,从低到高、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语言符号媒介、物质材料媒介、传播者媒介、艺术品媒介和物质商品媒介。第一章是分析文学形象与单一性语言媒介的关系。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语言符号媒介(或称为语言符号、艺术媒介)、物质传播媒介(或称为物质材料、传播媒介)、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四个层次。语言是文学及其形象的符号媒介、艺术媒介。语言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化,文学语言构成片段化的语象,语象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在语象中扩展延伸形成文学形象体系。语言作为文学形象的媒介,决定了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内视性、想象性、间接性的幻象。接着把文学的语言媒介分为口头言语媒介和书面文字媒介,着重分析语言媒介以及承载口语和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了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具体形态。第二章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分析文学形象与语言、图像等多重媒介的关系,语言符号是文学形象的本质性艺术媒介,图像是文学形象的辅助性艺术媒介。文学形象作为人们心理意识中的幻象,其形态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扩展:图像媒介可以将文学形象的语象形态扩展为图像形象,运动的图像媒介将文学形象进而扩展为影像形象,由此,从语言符号到图像符号媒介构建的文学形象,就呈现为从语象到图像、影像的转变,是形象从内心可感转向了感官可视。文学形象的生成是一个从创作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动态有机过程。文学的媒介化的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媒介化,是文学形象在新传播媒介的繁殖,是文学形象通过图像等符号的形态扩展。文学形象的增殖以文化产品的利益追逐为目标在媒介融合中跑马圈地。第三章是探究媒介对文学形象的作用机制。现实中媒介和媒介生活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文学形象生产的直接动力。媒介的变化来自于媒介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化影响了文学及其形象的形态。传播者媒介作为文学形象的第三层媒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秉持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策划操作文学形象的生产。市场机制中,传播者的媒介组织遵循着资本增殖的逻辑,不仅操纵着文学生产,还不断地将文学媒介化,以文学形象为核心开发文学形象在广播、电影、电视、表演等文化产品中的市场价值,还以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延伸出的可视性艺术形象为形象原型生产出物质商品,进而使文学形象媒介化。总而言之,文学形象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图画,被语言、图像等符号化为人类的心理图画,最终又商品化为人类的现实生活物品,文学形象显示了作为审美幻象的生产力。

卫琳[4](2014)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形态创新研究 ——以广州地区报纸的新闻业务改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的形态创新成为我国报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形态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2010年我国报业迈入数字化融合时代以来纸质报纸形态的变化与创新。研究以广州四家影响力较大的综合性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自2009年以来报纸形态上的典型创新案例为观察对象,重点研究了《广州日报》的“第一纸”、“身边纸”、“浅阅读”、图示、报读互动、报网互动等;《南方都市报》的“主页版”、“广州读本”、二维码运用、多层次导读、评论周刊和深度周刊设立等;《南方日报》的二维码运用、“在线”版、深读版、深读周刊、评论版等;《羊城晚报》的二维码运用、文本形态创新、“新闻周刊”等变革。通过对比和总结,研究认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形态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1)融合新技术,提供基于新技术结合的多元阅读;(2)借鉴新媒体形态,提升报纸易读性;(3)丰富文本形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4)提升互动感,提高读者参与度;(5)突出报纸的传统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6)坚持实用性原则。通过不断创新,树立起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优势。

武媚[5](2013)在《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受众环境和媒介环境中,人们的审美观念、信息接受习惯发生了改变,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多元,更新速度更快,便携式的移动终端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为人们脱离新闻纸提供了更多理由。报纸要想继续生存,必须积极适应现代读者,改进信息呈现方式和设计思维。近年来,一些报纸锐意改进,尝试打破传统模式,使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提升报纸的易读性和悦读性,国内报纸设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亦即“设计驱动的报纸”。报纸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体现出“层级化”和“新视觉化”的设计趋势。报纸层级化是指报纸将当天庞杂的信息根据重要程度设置为不同的信息层级,层层深入,不断拓展,对读者产生有效的提示、指引和帮助阅读的作用。层级化效仿了网络的超链接方式,将新闻文本拆分、解构,成新的信息架构。一份报纸当中,可在“封面→内页”/版面内部/文章内部三个层面上分别形成各自的层级格局,每个层级的信息都相对独立且完整。其内容编排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文章堆砌,借鉴网络层层递进的信息推送方式,创造性地以“层级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层级化使报纸内容在量上呈现一个正金字塔状,在重要程度和关键性上则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重要性依次递减。层级化使报纸改变了传统的逐页、逐条、逐字阅读的线性模式,改为立体的、垂直的阅读,体现了对现代读者新的阅读思维的尊重。报纸新视觉化是指报纸设计立足于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在强调准确和完整表达新闻内容的前提下,追求“界面可视化”,为读者提供全新的看报视角和报纸阅读体验。新视觉化自然而然地把文本内容融入版面设计,通过文字图像化、新闻图解化、造型法、集纳整合法、灵活多变的页面布局等手段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彩呈现,而不是机械地堆砌稿件和图片,单纯地追求多而大的图片,以及盲目追求视觉冲击力.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版面艺术和新闻编排艺术,告别了旧的排版、组稿思维。层级化和新视觉化二者看似分离,实则内在联系颇为密切:它们是一个整体理念,都属于信息呈现的话题;二者作为报纸信息呈现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层级化的内容安排能够给视觉化的版面设计更多施展的空间,而以视觉化的思维去设计版面,又能够服务于信息的层级化,为信息分层提供更多的选择。报纸的层级化是针对报纸的文本、内容层面而言的,视觉化是针对版式、形式层面来说的,因此二者刚好契合了现代报纸“新闻设计师”在内容和美术设计上的双重功能。报纸层级化和新视觉化是报纸利用自身优势作出的积极改变,是报纸突围的一条好出路。

陆文捷[6](2013)在《电子报的版式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麦克卢汉曾说:“排版试图将语言从原本感知的工具角色,转换成了可携式的日常用品。”报纸中的版式设计将新闻信息变成了人们每日可消费的商品,通过这一设计活动读者可以更有效率地获得实时资讯。报纸作为一种经典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和引导大众舆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发挥着不可取替的作用。报纸的版式设计不仅能反映其企业形象,更能帮助传媒竖立新闻权威,获得当今世界真正的话语权。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强势发展下,报纸完成了从版面到界面的时代跨越。电子报成为了新闻传播的新平台,它不是摧垮传统媒介的工具,而是一种纸介新闻的延续。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不再停留在平面设计的语境中,界面的设计特点必将重塑其设计核心。以往报纸的版式设计的核心策略就是与其品牌形象吻合,而现在由于界面的人机互动特点,界面上的设计活动不再从载体出发,而是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设想。以人为中心的版式设计需与电子报的交互特性所匹配,版式设计不仅可以提供与读者感知层面的交流,例如动态的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真实绚丽的图片色彩,甚至可以通过与交互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得电子报与人达到情感层面的互动。比如更加流畅的软件操作,轻松的新闻浏览等等。电子报的版式设计与使用者的交互程度越高,感知或者情感方面的交流模式愈丰富,用户的体验就会得以升级。用户体验是界面上一切设计活动最终目的,使得读者拥有一份愉快的阅读体验就是电子报中版式设计的核心。在当今,科技与设计交织领域总是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iPad等移动设备终端上的电子报,让传统的报纸在年轻的读者群得以延续。在网络普及的地方,新闻资讯可以和人们如影随形。新的传播载体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了平台的局限性。读者对电子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报纸上长篇的新闻评论也许不再是他们的关注点所在。读者对于移动和点选的渴望成就了丰富的阅读模式,同时也反映出他们使用屏幕阅读时的焦躁情绪。怎么样通过版式设计来解除屏幕阅读的限制,是未来电子报取得突破的关键点。

陈一新[7](2012)在《试论都市报头条新闻报道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头条新闻为切入口,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个案,考察都市报新闻报道在“主流化”进程中的变化路径以及生产的复杂过程。作为新闻媒体,都市报须尊重新闻的基本规律,要成为主流媒体须肩负社会公益责任,而走市场化道路决定了其要生存就不能忽视经济效益。以上三个因素时刻充满着联系与矛盾,如何解决这道三元谜题成为都市报谋发展求生存的关键性问题,而三者的博弈较量又集中且频繁地出现于报纸的核心地带——头版头条。论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在阐述核心问题及研究意义之后,对头条概念、地位及其在都市报中出现时所衍生的特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南方都市报》的头条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传递出的新闻生产中遵循的原则及规律。论文希望通过对都市报头条新闻报道的研究,为各类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能深化对于媒体在中国语境中如何应对新闻原则、社会责任、市场效益三者互动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陈端婷[8](2012)在《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设计研究 ——以四家都市报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报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以市场和读者为导向的都市报对报纸的外形越来越重视,一个简洁、明快、大气、醒目的头版版面,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家都市报的竞争优势,报纸头版版面的重新设计已逐渐成为报纸改良策略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报纸扩大广告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具代表性的四家都市报《新京报》、《现代快报》、《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进行抽样分析,同时将《南方都市报》与其同城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进行对比,结合报纸版面学、版面设计的相关理论,试图归纳出我国都市报在当今严峻的报业危机下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对我国报业的版面设计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从而为我国报业的市场竞争探究出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本文介绍了都市报的发展轨迹,对我国都市报的发展历史作了大致的介绍,总结归纳了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的变迁历程,从早期的咬合式版面、模块化版面,到现代的封面化版面、提要式版面,做了粗略的纵向梳理。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四份都市报头版样本中与内容相关的要素进行了数据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归纳出我国都市报头版具有报头简约化、标题导读化、内容主流化、图片海报化和广告时尚化等特点,同时将《南方都市报》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头版样本以相同方式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与党报、晚报的对比,总结出都市报头版内容更加轻松、明快并且注重视觉化的优势;另外,本文同样将四份都市报头版样本中与形式相关的要素进行了数据统计,得出都市报头版“瘦报”流行、分栏灵活、版型多样、底纹通透、色调统一、科学留白等新特点,另将《南方都市报》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相同要素进行分析,对比出都市报的头版形式更加注重活力和品位。最后本文立足于当今危机四伏的报业格局,总结我国都市报为了突出重围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改良,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现代都市报头版版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手段,为我国报纸的版面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维维[9](2012)在《《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庆节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它承载着反映这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人民日报》是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最能代表党和国家立场的报纸,它的国庆报道是关乎国家的意志体现。新闻语言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载体,对于传播效果的取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总路线时期的冒进,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改革开放的转折,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国庆新闻语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分析国庆新闻的本质,在对叙事方法和报道角度、报道框架等新闻业务层面继续研究之外,还可选择从国庆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形态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求发现其规律和特点。笔者拟通过以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为结构框架,对《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新闻语言的各个要素:词汇、句式、辞格、章法等等进行描写研究,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语境考察国庆新闻文本的语用目的和语用效果。本文将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梳理其他学者对新闻语言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发现鲜有对《人民日报》国庆新闻文本本身的研究,这些前人的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空间。第二章结合关键词将建国以来《人民日报》所有的国庆头版报道划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的视角对国庆新闻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系统的认知。第三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国庆头版新闻的词汇、句式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也有着稳定的风格,消息和社论的篇章结构常年统一;另外,《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版面设计、排字方式、新闻图片、字体字号及色彩等版式语言也有着阶段性的一致。第四章分析得出《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新闻语言呈现出的特征与变化,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传播等语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宣传方式以及传受双方的心理等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差异所致。第五章在分析完国庆新闻语言的特征和流变成因之后,从改文风的角度,对党报国庆新闻语言的变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总之,全文经分析、综合而揭示出自建国以来,《人民口报》国庆口报道的整体性语言特点与流变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反映在国庆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而对今后的党报国庆报道的写作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肖静华[10](2012)在《都市报版式设计理念变革探索研究 ——以《潇湘晨报》创刊十年来改版历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迎来经济文化大发展,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随着都市报的兴起,媒体市场化运作时代的到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都市报改变了以往党报独大的局面,打破了中国报业的传统格局,逐渐发展成为报业市场上的领军队伍,也发展成为具有新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报纸版面设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美术界和新闻界专家与学者的关注。随着我国现代报纸版面设计不断走向成熟,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从现有的相关着作和资料来看,专家学者们多是从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对报纸版面设计进行归类、分析和整理,其代表着作有《南方都市报》的艺术总监墨白编写的《一切为了阅读》,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很多可行性参考资料。但是,从理论的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对报纸版面设计变革做整体研究的论文或着作尚未出现。《潇湘晨报》从2001年创立,经过10年的飞跃发展,成为湖南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平面媒体,她的发展历程可又说代表着国内整个都市报的发展进程,当然她还有与生俱来的湖湘特色,从一份湖南本土的都市报到成为一份在全国拥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主流媒体,可折射出这十年湖南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湖南报业及出版业走向辉煌,湖湘文化得以传承。我在潇湘晨报从式版式编辑工作已经八年,见证了晨报的发展和成长,也见证了晨报版式设计的变革。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专着、论文的同时,通过对《潇湘晨报》版面进行了研究,并从受众选择心理、视觉艺术、主编素质、技术能力、精简阅读、视觉中心等多个层面,对改进报纸版面设计、塑造报纸品牌形象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本课题正是在吸收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潇湘晨报》十年来的版面理念变革为例,分析该报版式变革的原因、形式和意义等,运用案例分析法来来剖析现代都市报纸版面设计的理念转变和发展趋势,为现代都市报纸的版面设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为了更好地总结出其中一些规律,本文从都市报纸的起源出发,研究都市报的发展进程和版面特色,并以湖南本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都市类报纸《潇湘晨报》为研究对象,对《潇湘晨报》创刊十年来版式设计理念的变革历程、背景、内容、效果进行了全面归纳分析,并分析了该报版式变革的成效和不足,最后,通过分析《潇湘晨报》版式设计理念变革的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的偏差与不足,探索了我国都市报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选取的研究样本具有独特性,第一次把《潇湘晨报》版式设计变革的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探讨了这份报纸在短时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成功之道;选取的研究样本也具有代表性,《潇湘晨报》是当前我国都市报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潇湘晨报》从创办到辉煌的过程,也是我国大多数都市报崛起的历程。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我国报纸的类型和报纸版式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介绍了都市报的发展历程和版式特色;第三章分析了《潇湘晨报》四次版面设计变革的历程和背景原因等;第四章分析了晨报版式变革的成效和不足;第五章探讨了都市报版面的发展趋势。本论文通过研究《潇湘晨报》的版式设计的发展历程,来探索我国都市报版式设计的现状和不足,并对都市报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当前报纸新闻版式理念及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报纸新闻版式理念及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课题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六)课题的研究结构
二.未来主义艺术思潮观念的形成及历史演进
    (一)未来主义艺术思潮的兴起及影响
    (二)未来主义艺术思潮的特征分析
    (三)马里内蒂的版式设计理念与实践
    (四)20 世纪初期西方艺术思潮的多元化发展
三.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
    (一)版式设计的起源与成熟
    (二)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特点
    (三)现代版式设计发展趋势
四.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影响下的现代版式设计
    (一)海报设计
    (二)书籍设计
    (三)报刊设计
    (四)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影响下的诸多风格
五.版式设计的创新发展理念
    (一)多元语境下的当代版式设计创新路径
    (二)纸媒体版式设计
    (三)动态化版式设计
    (四)当代版式设计的创新性思维与艺术特征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性
第二章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媒体与生态报道
    2.1 生态文明概述
        2.1.1 生态文明建设的缘起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
    2.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媒介功能
    2.3 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解析
        2.3.1 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定义和特点
        2.3.2 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内容划分
        2.3.3 生态文明理念下对生态报道的要求
第三章 《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分析
    3.1 研究方案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样本
        3.1.3 类目建构
    3.2 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研究
        3.2.1 样本规模及分布:量多与均衡
        3.2.2 报道主题:议题多元且紧跟政策趋势
        3.2.3 报道来源:政府权威与媒体原创
        3.2.4 栏目设置:热点内容聚焦“美丽中国”
        3.2.5 情感倾向:正面报道为主兼顾中立
        3.2.6 体裁类型:消息和通讯占主导地位
        3.2.7 标题高频词语:“生态”“环境”“保护”排榜首
    3.3 《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特色
        3.3.1 系列报道主题鲜明,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3.3.2 生态议程常态化、多元化
        3.3.3 独树一帜生态评论“说道”
        3.3.4 对负面生态事件敢于“亮剑”
        3.3.5 图文版式美观,体裁多样
    3.4 《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不足
        3.4.1 调查性报道少
        3.4.2 消息来源不均衡
        3.4.3 反馈渠道与公共生态舆论空间不足
第四章 《人民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改进策略与方向
    4.1 强化深度调查报道,加强舆论监督
        4.1.1 强化深度调查报道
        4.1.2 加强舆论监督
    4.2 引导受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2.1 培养生态文明中的参与观念
        4.2.2 发动“公民记者”,扩展民间主体消息源
    4.3 建全传播反馈机制
        4.3.1 建全反馈渠道,激活舆论空间
        4.3.2 强化媒体内部沟通
    4.4 《人民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反思与方向
        4.4.1 生态建设性新闻
        4.4.2 塑造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2 :录入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言媒介与文学形象
    第一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和文学形象
        二、基于语言媒介的文学形象类型
    第二节 文学形象与语言媒介的关系
        一、文学形象的语言媒介形态
        二、语言媒介构建文学形象
    第三节 不同时代语言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言语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二、文字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第二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
    第一节 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一、语言和图像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二、多重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二节 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
        一、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创作
        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传播
        三、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接受
    第三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的生产
        一、同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叠加
        二、异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增殖
        三、媒介融合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三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一、媒介的变化
        二、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学的媒介技术的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传播者的职业化和媒介组织的市场化
        二、媒介市场中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贯穿产业链
        三、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第四节 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商品美学与审美化商品
        二、经济审美化
        三、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形态创新研究 ——以广州地区报纸的新闻业务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
    1.4 术语解释
2 报纸形态概述
    2.1 报纸形态的概念界定
    2.2 报纸形态的价值功能
3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形态创新的阶段性特征
    3.1 以视觉美感为重的报纸形态创新
    3.2 以实用功能为导向的报纸形态创新
    3.3 媒介融合理念开始进入报纸形态创新
4 媒介融合环境下报纸形态创新的内外动因和现实意义
    4.1 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
    4.2 媒介融合环境下报纸形态创新的内外动因
    4.3 媒介融合环境下报纸形态创新的现实意义
5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州报纸形态创新的实践探索
    5.1 《广州日报》的形态创新实践
    5.2 《南方都市报》的形态创新实践
    5.3 《南方日报》的形态创新实践
    5.4 《羊城晚报》的形态创新实践
6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形态创新的启示
    6.1 形态创新中要融合新技术
    6.2 形态创新中要提升报纸易读性
    6.3 形态创新中要丰富文本形态
    6.4 形态创新中要提升报纸互动感
    6.5 形态创新中要突出报纸的传统优势
    6.6 形态创新中要牢记实用性原则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因
        1.1.1 报纸思变:革新信息呈现方式
        1.1.2 报纸突围:“层级化”和“新视觉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3 创新性及研究价值
第二章 报纸的层级化
    2.1 报纸层级化的含义
    2.2 层级化的类型
        2.2.1 报纸整体的层级化:封面→内页
        2.2.2 版面内部的层级化
        2.2.3 文章内部的层级化
    2.3 报纸层级化对文本内容的意义
        2.3.1 构建多层级的“倒金字塔”结构,增强引导性
        2.3.2 引入网络“超文本”概念,突破线性阅读
        2.3.3 革新报纸新闻呈现方式,与新闻“部件化”异曲同工
第三章 报纸的新视觉化
    3.1 从“视觉化”到“新视觉化”
        3.1.1 报纸“视觉化”:由“读”报变为“看”报
        3.1.2 报纸“新视觉化”:设计驱动的报纸
    3.2 报纸新视觉化的含义
        3.2.1 对旧概念的升级和突破
        3.2.2 新视觉化之“新”
        3.2.3 新的新闻生产模式
    3.3 报纸“新视觉化”设计方法
        3.3.1 造型法
        3.3.2 文字图像化
        3.3.3 新闻图解化
        3.3.4 集纳整合法
        3.3.5 灵活多样的页面布局
    3.4 新视觉化设计对报纸视觉的影响
        3.4.1 增加“图”的元素
        3.4.2 增强“视觉流程”的引导
        3.4.3 为版面合理增“色”
第四章 报纸层级化和新视觉化的关系
    4.1 层级化和新视觉化是一个整体理念
    4.2 层级化与新视觉化是互动、互促、互融的
    4.3 二者契合“新闻设计师”的双重功能
第五章 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5.1 防止内耗
    5.2 警惕“异化”
    5.3 避免“买椟还珠”
    5.4 注重整体感和自然之美
    5.5 量体裁衣,适度使用
第六章 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的意义
    6.1 对读者的意义
        6.1.1 提升厚报的易读性和悦读性
        6.1.2 构建“可扫描”的新型阅报模式
        6.1.3 提供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6.1.4 契合现代受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思维习惯
    6.2 对报纸自身的意义
        6.2.1 适应数字化转型
        6.2.2 使“新闻纸”更有价值
        6.2.3 革新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电子报的版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报纸中的版式设计
    2.1 版式设计概述
    2.2 现代报纸中的版式设计风格
        2.2.1 模块化的排版原则
        2.2.2 艺术化的图片处理
        2.2.3 色块化的版面区域
第三章 从版面到界面——电子报中版式设计的时代跨越
    3.1 电子报的早期探索
    3.2 电子报版本演变过程中的版式特点
    3.3 电子报与传统报纸中版式设计的比较分析
        3.3.1 从版式设计到界面设计
        3.3.2 模块化的沿袭与突破
        3.3.3 屏幕色彩的视觉优化
        3.3.4 动态图像的灵活使用
第四章 电子报中版式设计的机会与限制
    4.1 交互特性对版式设计的重塑
        4.1.1 电子界面的交互特性
        4.1.2 版式设计是交互特性的视觉输出
        4.1.3 交互性定义版式设计的新高度
    4.2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版式设计
        4.2.1 使用者的诞生
        4.2.2 用户体验取代以品牌为核心的设计策略
    4.3 屏幕的可读性
        4.3.1 屏幕中的字体
        4.3.2 长篇文章的可阅读性
    4.4 阅读终端多样化带来的困扰
        4.4.1 终端的特性限制版式设计
        4.4.2 字库支持技术滞后
        4.4.3 品牌受众定位与用户群体的矛盾性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试论都市报头条新闻报道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核心问题与选题意义
        一、核心问题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头条·纸媒头条·都市报头条
    第一节 头条·纸媒头条
        一、头条
        二、纸媒头条
    第二节 都市报头条
        一、都市报的产生发展
        二、都市报头条的定位
        三、都市报头条的转型
第三章 都市报头条新闻的图片版式特色
    第一节 “图片+文字”版式的强大功用
        一、国外主要报纸头条版式
        二、国内主要报纸头条版式
        三、版式须与报纸风格契合
    第二节 都市报图片头条版式特色
        一、板块模式,简洁大气
        二、贴近生活,跳动有趣
        三、大胆辛辣,不失风范
    第三节 图片头条新闻的应用
        一、通晓相关的美学及心理学知识
        二、采用高质量的新闻图片
        三、讲究图与文的合理搭配
        四、防止闪现短视功利行为
第四章 都市报头条新闻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扩大范围,贴近民众找选题
        一、开放头条选题把地球管起来
        二、将满足受众要求视为天职
        三、告别单调让“坏”消息上头条
    第二节 求新求异,挖掘深度做报道
        一、以新意觅读者,以深度论“主流”
        二、头条新闻的角度选择
        三、头条新闻的深度挖掘
    第三节 在头条报道中实践社会公益责任
        一、新闻报道应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二、头条报道应敢于惩恶
        三、头条报道应乐于扬善
    第四节 内容选择须坚持真实避免歪曲夸大
        一、头条报道应坚持事实讲真话
        二、不以重色调词汇吸引受众
        三、上负面新闻不图一时痛快
第五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设计研究 ——以四家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都市报头版版面的发展
    第一节 都市报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都市报头版版面的演化历程
第二章 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内容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
        一、研究样本
        二、抽样时段
        三、抽样方法
        四、样本规模
        五、分析单位
    第二节 研究变量
    第三节 四报头版版面内容的比较
        一、数据及其他要素分析
        二、比较结论
    第四节 三报头版版面内容的比较
        一、数据及其他要素分析
        二、比较结论
第三章 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形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变量
    第二节 四报头版版面形式的比较
        一、数据及其他要素分析
        二、比较结论
    第三节 三报头版版面形式的比较
        一、数据及其他要素分析
        二、比较结论
第四章 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设计的创新探索
    第一节 版面内容创新
    第二节 版面形式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新闻语言研究是国庆新闻研究的独特角度
        二、新闻语言的改革可作为党报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新闻语言的研究
        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时代发展脉络
    第一节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概述
        一、稿件数量
        二、题材内容
        三、表现形式
    第二节 从主题同汇看《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发展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庆报道(1949—1956)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的国庆报道(1957—196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庆报道(1966—1976)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国庆报道(1977—2010)
第三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特色
    第一节 本体语言分析
        一、新闻报道语言
        二、评论语言分析
    第二节、报纸版面语言分析
        一、版面设计阶段性一致
        二、横排成为定式,竖排尚未消失
        三、字号和字体的标准常年统一
        四、新闻照片与领袖肖像的不同表现
        五、国庆口版而套红
第四章 《人民口报》国庆口头版报道语言演变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语境因素制约新闻语言
        一、语境与新闻语言的关联
        二、不同的语境对新闻语言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
        一、新闻事业功能的转变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的转变
        三、党报宣传方式的转变
        四、传受双方的心理转变
第五章 党报国庆报道语言亟待变革
    第一节 解构节庆新闻用语“三化”桎梏
        一、破除本体语言的程式化
        二、打破副语言的模式化
        三、改变新闻评论的口号化
    第二节 建构新闻语体社会功能的新语言
        一、持守主流意识形态
        二、适应社会政治心理的变迁
        三、平衡报纸风格的稳定性与语言的可变性
        四、用充实的语言文字创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五、改革文风以适应党报走向市场的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都市报版式设计理念变革探索研究 ——以《潇湘晨报》创刊十年来改版历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报纸的类型
    1.2 报纸的版式设计
    1.3 中国报纸版面设计的演化过程
        1.3.1 第一个时期(报纸设计的起步期)
        1.3.2 第二个时期(国内报纸设计的转型期)
        1.3.3 第三个时期(报纸设计的定型期)
第二章 都市报的版式设计
    2.1 都市报的起源
    2.2 都市报的版式类型
    2.3 都市报纸的版面特色
        2.3.1 都市报与城市文化的相关性
        2.3.2 符合大众审美
        2.3.3 版式设计理念与时俱进
第三章 《潇湘晨报》版式设计理念的变革
    3.1 《潇湘晨报》简介及版面特色
    3.2 2002年版面变革——简约设计理念
        3.2.1 变革背景:南方报系纷纷成功转形
        3.2.2 变革主线:“减法”确立易读风格
        3.2.3 变革原因:满足读者的需求
    3.3 2004年版面变革——“视觉暴力”理念
        3.3.1 变革背景:湖南报业的发展格局
        3.3.2 变革主线为:“视觉冲击力”理念
        3.3.3 变革原因:争夺市场份额
    3.4 2006年版面变革——致力成熟设计
        3.4.1 变革背景:《南方都市报》的成功改版
        3.4.2 变革主线:整体均衡,致力成熟设计
        3.4.3 变革原因:自身品牌的提升
    3.5 2009年版面变革——版面设计的全球化趋势
        3.5.1 变革背景:借鉴国外报业的发展趋势
        3.5.2 变革主线:版面设计全球化趋势
        3.5.3 变革原因:向《卫报》学习
第四章 《潇湘晨报》版式变革成效
    4.1 《潇湘晨报》改版后的成效
        4.1.1 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
        4.1.2 构成生产力
        4.1.3 版式设计对报纸品牌的提升
        4.1.4 版面突显创新能力
    4.2 《潇湘晨报》改版后的不足之处
        4.2.1 版式与新闻内容不统一
        4.2.2 缺乏规范管理和高素质专业团队
        4.2.3 设计思想不统一导致版面整体风格割裂化
第五章 都市报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
    5.1 “浅阅读”趋势
    5.2 诉诸感情趋势
    5.3 版面尺寸变小趋势
    5.4 确立成熟的设计理念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当前报纸新闻版式理念及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性研究[D]. 李美颐.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人民日报》“生态”版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研究[D]. 张敏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3]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D]. 阎怀兰. 云南大学, 2016(05)
  • [4]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形态创新研究 ——以广州地区报纸的新闻业务改革为例[D]. 卫琳. 暨南大学, 2014(03)
  • [5]报纸层级化与新视觉化研究[D]. 武媚. 广西大学, 2013(03)
  • [6]电子报的版式设计研究[D]. 陆文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7]试论都市报头条新闻报道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D]. 陈一新. 复旦大学, 2012(03)
  • [8]我国都市报头版版面设计研究 ——以四家都市报为例[D]. 陈端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9]《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D]. 王维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10]都市报版式设计理念变革探索研究 ——以《潇湘晨报》创刊十年来改版历程为例[D]. 肖静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当前报纸新闻版面设计理念与操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