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谢玉莹[1](2021)在《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方法:本研究选取病患160例,其中医诊断心悸,西医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采用病例来源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吉林省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病患就诊信息及病情资料。结果:1、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病患人数差异明显(P<0.05),其中右室流出道病患占总人数的57.5%,发病年龄多在60-70岁;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别与年龄段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2、频发室性早搏病患的合并病前5位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合并病与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频发室性早搏病患的10种证候要素中,所占比例前四位为气虚、阴虚、血瘀、痰浊。前四位证候与不同起源室性早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病患常见气阴两虚、痰浊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夹瘀(P<0.05)。结论:1、右室流出道为室性早搏最常见的来源部位。2、频发室性早搏起源与性别、年龄、合并病无关。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合并病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高血脂症。3、右室流出道最常见的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气虚阴虚、气虚气滞、气虚阴虚血瘀。4、左室流出道最常见的证候要素依次是血瘀、痰浊、气虚、阴虚。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痰浊血瘀、气虚阴虚、气虚血瘀。5、非流出道最常见的证候要素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气滞、气虚血瘀。
余淼[2](2021)在《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比较既往不同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最终得出一种准确率更高的两步法鉴别诊断流程;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流出道解剖毗邻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及其流程。第一部分:两步法鉴别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背景:尽管目前已有多种用于预测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有效性和准确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更加准确、高效的心电图诊断流程用于鉴别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阜外医院住院并成功实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73例,其中起源于右室流出道者124名,起源于左室流出道者49名。通过对其12导联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一套高效、准确的序贯式心电图诊断流程,而后在前瞻性队列中进行验证。结果:对纳入研究的173名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总体分析中,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的结果,胸前导联移行区(transitionalzone,TZ)指数<0联合V2S/V3R指数≤1.5用于预测左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9%,准确性为87.3%。对其中71名移行在V3导联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V2S/V3R指数≤1.5联合V3导联R波偏倚时限>80ms用于预测左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7%、83.1%、85.9%。在前瞻性队列验证中,TZ指数<0联合V2S/V3R指数≤1.5在整体分析中预测左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准确性为91.2%,而V2S/V3R指数≤1.5联合V3导联R波偏倚时限>80ms在移行于V3导联的亚组分析中预测准确率达94%。结论:TZ指数<0联合V2S/V3R指数≤1.5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测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的心电图诊断流程。对于移行在V3导联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2S/V3R指数≤1.5联合V3导联R波偏倚时限>80ms或许是更优的选择。第二部分: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后间隔、右冠窦、希氏束旁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背景: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后间隔(posterio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pRVOT)、右冠窦(right coronary cusp,RCC)和希氏束旁(nearthe his bundle.HIS)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对于电生理医生来说至今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旨在提出一套心电图诊断流程用于鉴别上述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5名起源于pRVOT、HIS、RCC部位并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手术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pRVOT组57名,HIS组5名,RCC组13名。将各组间心电图测量指标进行比较,选取诊断效力最好的心电图测量指标构建鉴别诊断标准。结果:通过比较各组间众多心电图测量指标间的差异,发现I导联R波振幅(RI)和V2S/V3R指数在上述三组间差异最为明显,在鉴别上述解剖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中表现出最佳的诊断效力。而后通过将RI与V2S/V3R指数两者联合,建立了可将pRVOT、RCC与HIS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鉴别开来的诊断标准,如下所示:(1)同时满足RI<0.65mV和V2S/V3R指数>1.5,提示pRVOT起源,其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69.6%;(2)同时满足RI≥0.65mV和V2S/V3R指数>1.5,提示HIS起源,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0%;(3)同时满足RI<0.65mV和V2S/V3R指数≤1.5,提示RCC起源,其敏感性为52.9%,特异性为93.1%。应用上述诊断标准组成的序贯诊断流程鉴别pRVOT、RCC和HIS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总准确率达83%。结论:HIS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其I导联表现为明显的正向R波;通过将RI与V2S/V3R指数两者联合构成的序贯心电图诊断流程可以较准确地将起源于pRVOT、RCC和HIS的室性心律失常鉴别开来。
王聘[3](2021)在《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对肺动脉瓣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通常需要行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周围消融,可能造成肺动脉瓣损伤导致肺动脉瓣反流(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目前尚无相关研究。目的:探究在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周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来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对肺动脉瓣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对30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并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室性心律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瓣和右室功能,术中详细记录手术细节(消融参数及导管贴靠方式),术后1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评估肺动脉瓣功能和右室功能。结果:在30例行导管射频消融病例中,肺动脉瓣周围消融(PV组)20例(66.7%),右室流出道消融(RVOT组)10例(33.3%)。两组术后与术前肺动脉反流宽度差值(△P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2±1.19mm VS 0.29±1.15mm,P=0.019)。且PV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的PR宽度进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术前1.53±1.20mm VS术后2.95±0.71mm,P<0.001)。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PR均为轻度,无需医学干预。结论:尽管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周围消融可能会导致PR,但PR程度较轻,均无需进行医学干预。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4](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5](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指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葛俊炜[6](2020)在《特发性右室流入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室性早搏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其临床表现各异,轻者无症状或稍感心悸,重者可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造成黑曚甚至晕厥。除药物治疗外,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心律失常另一重要治疗方法,右心室流出道是特发性室早/室速最常见的起源位置,RFCA对于右室流出道室早治疗的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然而,对于起源于右室流入道室早/室速的RFCA治疗及长期疗效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RFCA治疗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的室早的近中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和2018年6月期间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在上海长海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037例患者,选取右心室流入道室早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RFCA术中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的数据,术后遥测心电图、普通12导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随访资料。对所有患者的延迟效应和短暂复发进行评估。统计分析临床结局和预测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106例右室流入道特发性室早的患者(平均年龄50.3±17.8岁;52%为男性)。93名患者(87.7%)在手术结束时达到即刻手术成功。其中26(28%)术后有室性早搏的早期复发,其中22例为一过性复发,其余4例患者在7天的观察后仍有相当数量的室早。13例无效的患者中有8例观察到延迟效应(61.5%),其中1例(12.5%)室早消失,其余7例在3个月随访时室性早搏减少(20112±7312 vs 6745±3187,P=0.01),然而,随访结束时室早的数量又回到了消融手术前的水平。平均随访49.8~29.5个月,106例患者的最终成功率为68.9%。不同解剖部位的消融结果也各不相同。延迟效应、短暂复发和不使用导管倒钩术式是最后手术失败预测因子。导管倒钩的消融术式的使用,使最终消融结果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室早并不少见,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根治。延迟效应和短暂性复发是常见的,并预测长期随访后的最终失败。倒钩消融技术可以帮助减少早期复发和提高最终消融结果。
董潇男[7](2019)在《肺动脉窦区域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点、消融方法及其解剖学特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肺动脉窦底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第二部分: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第三部分:探究肺动脉窦和毗邻冠状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对预防导管消融并发症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肺动脉窦底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采用反U弯法和压力感知导管技术的意义目的反U弯法和传统方法(非反U弯方法)均可用于肺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但反U弯法对于肺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似乎比传统方法更有效,而其中原因尚未得到充分阐述。故本研究将评价两种方法的标测和消融特点,探讨其在治疗肺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起源于肺动脉窦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7例,所有靶点均通过电生理检查和标测明确起源位置。入选患者常规使用反U弯法和(或)传统方法进行标测和消融。比较两种方法的电生理特点、消融导管贴靠压力、压力时间积分、导管头端矢量方向以及靶点电位振幅等信息,分析两种方法对消融的意义。结果所入选的37例肺动脉窦底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4例为左窦起源,12例为右窦起源,11例为前窦起源。其中,仅有7例(18.9%)左窦起源的患者经传统方法消融成功,其余30例(81.1%)患者全部经反U弯方法消融成功。采用反U弯法标测时,在肺动脉窦底理想靶点处标记到近场尖峰电位和QS波的比例显着高于传统方法(P<0.001);且肺动脉右窦和前窦的导管头端贴靠压力显着高于传统方法,而两种方法的肺动脉左窦贴靠压力变化不大(P<0.001,P<0.001,P=0.18)。此外,采用反U弯法标测得到的靶点双极电位振幅显着较高(1.52±1.75 mV vs.1.02±2.37 mV,P<0.001),并随导管头端贴靠压力增大而升高(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采用反U弯法在肺动脉窦中标测,当左窦、右窦和前窦的导管贴靠压力分别为7g、9g和12g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靶点电位振幅(≥1.0mV)。结论在肺动脉窦内进行标测和消融时,反U弯法比传统方法导管贴靠更好,稳定性更高,提高了对肺动脉窦底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效率。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肺动脉右窦和前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第二部分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非反U弯法对标测和消融的临床意义目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可经反U弯技术在肺动脉窦底消融成功,但起源于肺动脉窦间的室性心律失常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探讨和分析起源于肺动脉窦间(左-前窦间,右-左窦间,右-前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心电特征和消融方法。方法本研究连续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25例怀疑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电生理检查和心内标测明确起源点位置,记录并分析起源于肺动脉窦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征和消融方法。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共17例患者为肺动脉窦间起源,占13.6%;其中左-前窦间9例,占7.2%;右-左窦间6例,占4.8%;右-前窦间4例,占3.2%。体表心电图分析得出,右-前窦间起源室性早搏的导联振幅显着低于左-前窦间和右-左窦间起源的室性早搏。在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标测到的最早激动点位于肺动脉窦底以上22.65±2.47 mm处,领先体表QRS波35.7±12.7 ms(P<0.001)。消融导管近远端电位在经反U弯标测时呈现特征性的电位变化:导管头端位于窦底时,近端电位激动早于远端电位;导管头端位于窦中部时,近端和远端电位激动提前时间一致;导管头端位于肺动脉窦间时,远端电位激动显着早于近端电位。17例肺动脉窦间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3例(17.6%)经反U弯法消融成功,其余14例(82.4%)经反U弯法在肺动脉瓣上消融失败后,最终非反U弯法(传统方法)在瓣下消融成功。结论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虽在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中发生率不低,但其起源点位置特殊,且具有独特的心电特征。在导管消融时传统非反U弯法消融可收获较好的效果,比反U弯法更加有效。第三部分肺动脉窦和毗邻冠状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对预防导管消融并发症的临床意义目的越来越多的右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在肺动脉窦消融成功,而肺动脉窦周围毗邻重要血管结构:冠状动脉,已知导管消融可损伤周围5mm范围的心肌组织。因此掌握该区域解剖特点对避免消融致冠状动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描述肺动脉各窦与邻近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观察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我院门诊的100例(男性52例,平均年龄47±18岁)因胸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的患者。通过扫描取得多期相冠状动脉扫描原始数据后传至工作站并重建图像,描述和测量肺动脉各窦与邻近组织结构的最近距离和解剖关系,统计冠状动脉到相应肺动脉各窦的最短距离:肺动脉左窦与左前降支、左主干;肺动脉前窦与左前降支、左主干;肺动脉右窦与右冠状动脉/右室流出道。根据左主干开口和肺动脉左窦的相对位置将左主干与肺动脉左窦分成3个类型进行描述:1型,紧密贴靠型,左主干开口和肺动脉左窦紧密相邻;2型,一般贴靠型,左主干开口正对肺动脉左窦,其近端环绕左窦走行;3型,远离型,左主干开口与肺动脉左窦相距较远。结果贴靠类型1,2,3(紧密贴靠型,一般贴靠型,远离型)的病例数分别为20例(占20%),43例(占43%)和37例(占37%)。三种贴靠类型的左主干至肺动脉左窦最短距离分别为1.66±0.53 mm,4.63±1.64 mm和8.24±1.65 mm,左主干至肺动脉左窦最短距离≤5 mm的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00%,87%和9%。右冠状动脉至肺动脉右窦/右室流出道的最短距离≤5mm的病例数为71例(占71%)。结论肺动脉左窦和左主干相距较近(尤其是紧密贴靠型和一般贴靠型),同时肺动脉左窦也与左前降支和左冠状动脉窦相邻,而肺动脉前窦到左前降支的距离比到左主干更近,右冠状动脉和肺动脉右窦/右室流出道毗邻较近。该发现有助于提高术者对该区域解剖特点和组织贴靠类型的认识,从而避免在肺动脉窦内消融引起的并发症。
郭玲[8](2019)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客观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RVOT)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有效性。方法:以射频消融前后PVC数量、PVC负荷、LVEF值的平均差(M±SD)为统计量在Medline、PubMed、FM、JS中检索和筛选目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5.2对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并行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其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于条件不符合而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对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6篇,共249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PVC数量方面,Meta分析结果为P<0.001(X2=152.46,df=6,I2=96%),MD(95%CI)为-29917(CI:-31460至-28374,P<0.00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37.99,P<0.001。对其五项研究[8,13,15,18,20,21]在RFCA对减少PVC负荷方面Meta分析结果为P<0.001(X2=204.38,df=5,I2=98%),合并MD(95%CI)为24.07(CI:25.23至-22.91,P<0.00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40.68,P<0.001。对其五项相关研究中[7,10,16-18,20]在RFCA对心功能改善方面Meta分析结果为P<0.001(X2=65.15,df=5,I2=92%),合并MD(95%CI)为10.93(CI:9.47至12.4,P<0.00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4.63,P<0.001。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有一项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相关文献研究提示射频消融术对改善患者主观症状、LVESD、LVEDD减小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结论:RFCA可显着减少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数量并对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其效果在临床上已经逐渐被认可。
欧阳微娜,段江波,李学斌[9](2018)在《单形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疗效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并总结不同起源部位的单形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及对导管射频消融起搏靶点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室早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术前心电图特征,指导导管射频消融起搏靶点选择,并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3例室早患者中,射频消融术成功50例(94.34%),其中心电图预判定室早起源正确48例(96%),19例(35.85%)起源于左室室早,31例(58.49%)起源于右室室早。50例射频消融术成功患者,随访三个月以上均未出现复发。三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消融失败,约占5.66%。结论单形性室早的心电图特点有助于预判定消融靶点,减少手术时间;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单行性室早安全、有效。
薛妮娜[10](2018)在《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分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病患的心电图特征并总结预测其异位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算法。研究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进行多项指标分析,并统计流出道各不同部位的多项心电图指标,分析其中差异,且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不同部位的各种特征性指标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为区分右室流出道及其解剖位置接近的主动脉瓣区和其它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点的最佳评判指标;右室流出道V2导联移行指数远远小于主动脉瓣区(包括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V2导联移行指数;右室流出道V1、V2导联R/S幅度指数≥30%的比例明显低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区或者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二尖瓣交界区;右室流出道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50%的比例明显低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区;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与肺动脉瓣区在解剖位置靠近,因此其多项心电图特点较为接近,包括下壁导联R波波幅、胸导联移行区位置等,但是其V2导联S波波幅和早搏期间QRS波持续时间/窦律期间QRS波持续时间比值均有明显差异;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最重要的差别为Ⅱ导联R波形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Ⅱ导联R波形态又高又窄,无切口;而右室流出道游离壁Ⅱ导联R波形态为又粗又矮,且有特征性切口;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相对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心电图特征中,Ⅱ导联R波时限小、V2导联S波波幅小、早搏期间QRS波持续时间/窦律期间QRS波持续时间比值小。最后,我们通过对上述各种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一套精确的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算法。结论: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不同起源点部位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现,本研究总结一套预测算法能够准确地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早搏起源点部位,其对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精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两步法鉴别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后间隔、希氏束旁及右冠窦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方法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对肺动脉瓣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及安全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因和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
1.6.1 药物治疗 |
1.6.2 导管消融治疗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2.2 病因和机制 |
2.2.1 病因 |
2.2.2 发生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
2.4.1 NSVT的诊断 |
2.4.2 预后评估 |
2.4.3 危险分层 |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
5.2 病因和机制 |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
(1)冠状动脉异常: |
(2)心力衰竭: |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5)药物等外界因素: |
5.2.2 机制 |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
(1)12导联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动态心电图: |
(4)ICM: |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
(6)生物标志物: |
(7)基因检测: |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
(2)电生理检查: |
5.3.4 风险预测 |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
5.4.1 SCA患者的治疗 |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2)β受体阻滞剂: |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
5.4.4 ICD预防SCD |
5.4.5 导管消融 |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6.2.4 多形性室速 |
(1)急诊处理原则: |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
6.2.6 室速/室颤风暴 |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2.1 推荐证据等级 |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7.2.3 诊治流程图 |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1 概述 |
(1)流行病学: |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7.5.1 先天性L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LQTS患者管理: |
7.5.2 Brugada综合征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症状: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3 CPVT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4 ER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建议: |
(5)临床管理: |
7.5.5 S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诊治流程: |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3)特发性室颤: |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
(6)特发性右室流入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目的 |
二、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一、基本数据和心电图特征 |
二、标测和消融结果 |
三、一过性短暂复发和延迟效应 |
四、随访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肺动脉窦区域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点、消融方法及其解剖学特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
Abstract1 |
摘要2 |
Abstract2 |
摘要3 |
Abstract3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肺动脉窦底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肺动脉窦和毗邻冠状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对预防导管消融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起源于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单形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心电图特点 |
1.3 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
1.4 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心电图特点 |
2.3 标测和消融 |
3 讨论 |
(10)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机制 |
1.2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描述 |
1.3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流出道解剖特征 |
1.4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治疗 |
1.5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 |
1.6 本研究意义 |
2. 实验方法 |
2.1 研究人群 |
2.2 射频导管消融术 |
2.3 心电图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左、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特征 |
3.3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游离壁和肺动脉瓣区)特征性指标分析 |
3.4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通过心电图特征预测异位起搏点位置算法 |
4 结论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四、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早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 谢玉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D]. 余淼.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对肺动脉瓣功能的影响[D]. 王聘.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6]特发性右室流入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研究[D]. 葛俊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肺动脉窦区域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点、消融方法及其解剖学特征的临床研究[D]. 董潇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疗效的Meta分析[D]. 郭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9]单形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疗效的研究[J]. 欧阳微娜,段江波,李学斌.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05)
- [10]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研究[D]. 薛妮娜. 厦门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