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对贫困的世纪终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建[1](2021)在《变与不变: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治理的辩证思考——基于一个历史比较和社会心理分析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反贫困治理过程进入后脱贫时代,其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空间、治理方式等也需要作出同步调整,呈现出治理主体的多维均衡性构造、治理对象的相对多样性发展、治理空间的散点化城乡融合、治理范式的常态化长效扶贫等新的表现形态。而其在"变"的创新发展逻辑中保持着"不变"的精神实质,即在领导主体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价值理念上坚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变、目标追寻上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不变、能力水平上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底线思维不变。中国反贫困事业的伟大胜利就是在"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中实现的,即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在"变"中把握"不变",做到坚守反贫困治理精神实质的一脉相承;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不变"中创新求"变",不断谱写中国反贫困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变"与"不变"中坚定前行,走稳通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王太明[2](2021)在《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消除绝对贫困、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减贫史,党的减贫实践经历了制度式减贫、救济式减贫、改革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综合式扶贫、精准式扶贫六大阶段。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以党的领导统领减贫事业、以先进理念引领减贫工作、以科学方法推进减贫实践、以完善制度保障减贫活动。党的百年减贫实践已然取得历史性成就,展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减贫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减贫场域由"农村为主"转向"城乡融合"、减贫方式由"治理贫困"转向"防止返贫"、减贫靶向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仲超[3](2021)在《贫困治理背景转换下的社会救助转型: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文中提出贫困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连续谱系。伴随着贫困状态在平缓与波动之间的循环演变,贫困治理也在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常规性治理和以反贫困运动为主体的突击性治理之间不断转化。基于"对象—需求—目标—体系—机制"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贫困治理的系统开展,中国贫困对象及其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换,贫困对象从绝对贫困群体向相对贫困群体扩展,贫困对象的需求则从基本生存需求向多维发展需求延伸。随着贫困治理背景的全方位转换,社会救助作为"后扶贫开发"时代贫困治理的主要措施,也需要实现制度转型:确立保障生存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在补齐社会救助制度短板的基础上,构建保障生存型和促进发展型救助制度体系,并加强二者的联动;在对象识别、分类救助、管理协调和业务经办等方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何鹏[4](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张子涵[5](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一直以来,消除贫困都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对我国长期以来贫困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特色扶贫道路,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精准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其他国家贫困治理模式的总结与借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创新。精准扶贫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历经四代主要领导人,四个主要发展时期,到今天依托国内国际大环境和历史背景而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该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扶贫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精准扶贫理论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第一要义是“两个确保”,核心思想是精准扶贫,基本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根本方法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该理论提出了解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两步走”战略;形成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领导责任体制,精准识别、协调统一的工作组织体制,扶贫资金、各种资源的稳定投入体制,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制,广开渠道、严格标准的监督考核体制;形成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方略是有效之策,社会动员是聚力之举,群众奋斗是内生动力的脱贫攻坚经验;培育出以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实干精神,自力更生、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各方参与、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携手合作的互助精神为代表的中国扶贫精神。这一理论包含人民性、全面性、科学性、创新性、绿色性等鲜明的特征。精准扶贫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指导着中国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为世界人权保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历史发展,精准扶贫理论必然会在人类反贫困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罗廷锦[6](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张元如[7](2020)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摆脱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形成了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更立足国内外贫困治理的现实背景不断创新完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类的全面解放,是指导新时代下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南,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本文主要分为四章阐述。第一章是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论述了它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扶危济困思想的吸收、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反贫困思想的直接借鉴。第二章详细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第一部分为形成背景,其国际背景为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和全球贫困治理仍面临艰巨挑战,其国内背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新时代脱贫攻坚面临的现实困境。第二部分结合习近平的扶贫经历详细阐述精准扶贫体系的形成过程,梁家河七年知青时期是摆脱贫困的初心所在、河北正定时期农村改革探索脱贫之路、福建宁德时期探索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浙江任职时期创新扶贫开发的“浙江路径”和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准扶贫体系的形成。第三章着重分析其主要内容。从整体出发深入分析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怎么退”的四个核心问题,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关键前提,精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核心保证,精准施策和帮扶是中心环节,精准退出是目的和归宿。第四章为习近平关于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特征和意义。一方面,阐明其鲜明特征在于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人民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精准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论述其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丰富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从实践层面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及全球绝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笪玲[8](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揭志辉[9](2020)在《2020年后农村可持续脱贫治理研究 ——以湖北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每年新增减贫人口超千万人次,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锐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目前94%以上的贫困人口已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宣布退出。毫无疑问,按照这样的减贫效率,我国定能在2020年完成现行国扶系统中全部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的目标。然而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只是我国贫困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如何巩固已有脱贫成果、实现可持续脱贫成为“后扶贫时代”需要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正是以我国即将在2020年后全面脱贫的背景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已宣布退出国家贫困县的湖北省L县为研究对象,从贫困户脱贫可持续方面仍旧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分析影响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因素,最后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可持续脱贫提供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在2020年后可持续脱贫方面主要有如下问题,一是帮扶政策实施存在异化,过度依赖政策性帮扶,二是贫困脆弱性依然存在,存有多重致贫因素,三是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家庭收入结构不合理,转移性收入过高,五是一些贫困人群持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是2020年后帮扶关系终结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三是输血性扶贫仍占主导地位,四是贫困形态发生变化,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五是受贫困文化与心理影响造成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为此,2020年后可持续脱贫的有效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建构新型贫困治理体系,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三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可持续增收机制,四创新贫困度量方法,适应形势实现减贫战略前移,五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多元协同参与贫困治理。
李文娟[10](2020)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伦理经济学是更高级的经济学,是区别于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财富增长的经济学,经济学从历史形成过程看本就脱胎于伦理学,因为经济活动是有人参与的活动,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它是人的发展经济学。伦理经济关注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问题,探讨人的伦理行为能否获得经济增殖能力和经济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原则,在经济和伦理的互相建构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应该是适应人类本性的发展,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之所以进行本论题研究,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本身就是伦理经济学,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的经济学理论始终探究的一个问题即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如何实现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实现人的伦理价值。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着作中蕴藏着丰富的伦理经济思想值得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继承和发展,需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探寻理论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其面临着伦理的拷问,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出现,过度注重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本文尝试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本和着作入手,梳理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的历程,阐释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挖掘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文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文本和马克思所关注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历史现实和理论研究为线索,提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研究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终极伦理批判、从而实现伦理经济的应然指向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第二章,探讨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也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本章主要以几位有代表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理论进行“伦理经济”视角的分析,从中更好的对比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批判继承。第三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和演进历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是沿着两条演进线索展开的,一是马克思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从开始的人道主义呐喊到政治经济学科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是同步的,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是随着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成熟并走向科学的。二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的欧洲复杂的社会背景,这是马克思伦理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从这两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伦理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从始至终都是从现实人的解放角度出发的,把他的伦理价值追求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另外从第二条线索可以看出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的科学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是重点研究部分,主要从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展开论述。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异化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哲学语言,劳动是贯穿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不能脱离马克思所面临的社会基本经济事实,这也是早期马克思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衷,也是青年马克思窥见社会经济事实的窗口,马克思在早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怀着对工人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异化劳动的根源是私有财产,而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从早期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来看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痕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批判。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具有超越性价值意义的就是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原始积累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总体过程的不公平和虚伪,揭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性质,并发现剩余价值是剥削的来源,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只有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结束阶级的对立,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的统一。第五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至始至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人的解放”,从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以人道主义关怀对工人的同情,到后来揭开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即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把自己对“现实人”状况的不满付诸于深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最终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找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共产主义仅仅意味着人类史的开启,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统一体,无论是政治解放还是社会解放其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最现实的意义就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伦理经济一脉相承,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必然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指引,围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充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无论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方面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二、绝对贫困的世纪终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对贫困的世纪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1)变与不变: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治理的辩证思考——基于一个历史比较和社会心理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脱贫时代的出场缘由及其实质 |
二、“变”: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治理出现新的表现形态 |
1.反贫困治理主体之变:从政府单一主导到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均衡性构造 |
2.反贫困治理客体之变:从绝对贫困对象单一性到相对贫困对象多样性发展 |
3.反贫困治理空间之变:从集中化的农村战场到散点化的城乡多维空间融合 |
4.反贫困治理范式之变:从运动式脱贫攻坚举措到常态化长效扶贫治理转型 |
三、“不变”:后脱贫时代反贫困治理的精神实质一脉相承 |
1.在反贫困治理领导主体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顶层设计不变 |
2.在反贫困治理价值理念上,始终坚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变 |
3.在反贫困治理目标追寻上,始终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不变 |
4.在反贫困治理能力水平上,始终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底线思维不变 |
四、“变”与“不变”:辩证把握后脱贫时代反贫困治理的核心要义 |
1.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在“变”中把握“不变”,做到坚守反贫困治理精神实质的一脉相承 |
2.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不变”中创新求“变”,不断谱写中国反贫困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
3.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变”与“不变”中坚定前行,走稳通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
(2)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 |
(一)制度式减贫阶段(1921—1948年) |
(二)救济式减贫阶段(1949—1977年) |
(三)改革式减贫阶段(1978—1985年) |
(四)开发式减贫阶段(1986—2000年) |
(五)综合式减贫阶段(2001—2011年) |
(六)精准扶贫新阶段(2012—2020年) |
二、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基本经验 |
(一)根本保证:以党的领导统摄减贫事业 |
(二)前提条件:以先进理念引领减贫工作 |
(三)关键环节:以科学方法推进减贫实践 |
(四)根本保障:以健全制度规范减贫活动 |
三、中国共产党减贫的未来转向 |
(一)减贫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 |
(二)减贫场域:由“农村为主”转向“城乡统筹” |
(三)减贫方式:由“治理贫困”转向“防止返贫” |
(四)减贫靶向: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
四、结语 |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主要内容的梳理 |
1.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精神的总结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形成逻辑 |
2.1 精准扶贫的理论逻辑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2.1.2 其他国家贫困治理模式的总结与借鉴 |
2.1.3 中华民族传统救济思想的提炼与创新 |
2.2 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 |
2.2.1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 |
2.2.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求 |
2.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
2.3 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嬗变 |
3.1 中国革命、建设时期的制度保障扶贫理论 |
3.1.1 土地革命与改革运动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 |
3.1.2 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3.1.3 社会保障兜底贫困生活 |
3.2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发展扶贫理论 |
3.2.1 改革发展破困局 |
3.2.2 大力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 |
3.2.3 走向共同富裕 |
3.3 十三届五中全会后的开发扶贫理论 |
3.3.1 实施扶贫攻坚计划 |
3.3.2 提出扶贫开发理论 |
3.3.3 萌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 |
3.4 新世纪的协调扶贫理论 |
3.4.1 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反贫困新内涵 |
3.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反贫困新路径 |
3.4.3 建成全面小康,描绘反贫困新目标 |
3.5 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主要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科学内涵 |
4.1.1 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 |
4.1.2 第一要义是“两个确保” |
4.1.3 核心思想是精准脱贫 |
4.1.4 基本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 |
4.1.5 根本方法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两步走”战略 |
4.2.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理论关系 |
4.2.2 通过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
4.2.3 对接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
4.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制度保障体制 |
4.3.1 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领导责任体制 |
4.3.2 精准识别、协调统一的工作组织体制 |
4.3.3 扶贫资金、各种资源的稳定投入体系 |
4.3.4 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制 |
4.3.5 严格标准、渠道多样的监督考核体制 |
4.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经验及精神 |
4.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基本经验 |
4.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精神 |
4.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鲜明特征 |
4.5.1 彰显人民性 |
4.5.2 体现全面性 |
4.5.3 注重科学性 |
4.5.4 富有创新性 |
4.5.5 兼具绿色性 |
4.6 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意义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理论意义 |
5.1.1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5.1.2 创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实践意义 |
5.2.1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遵循 |
5.2.2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世界意义 |
5.3.1 为世界人权保障提供了中国经验 |
5.3.2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7)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 创新与难点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二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 |
一 扶危济困符合“仁爱”思想的价值定位 |
二 扶危济困内含“富民、利民”的价值旨向 |
三 扶危济困彰显“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 |
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制度反贫困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
三 江泽民的依靠发展反贫困思想 |
四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反贫困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一 梁家河七年知青时期—摆脱贫困的初心所在 |
二 河北正定时期—农村改革探索脱贫之路 |
三 福建宁德时期—探索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 |
四 浙江任职时期—创新扶贫开发的“浙江路径” |
五十八 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准扶贫体系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关键前提—“扶持谁” |
一 坚持调查研究识别贫困群众 |
二 发扬基层民主精准认定“真贫” |
三 辩证分析致贫原因找准“穷根”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核心保证—“谁来扶” |
一 因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 |
二 培养过硬扶贫干部队伍 |
三 构建扶贫责任体系确保“真扶贫” |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中心环节—“怎么扶” |
一 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开展“造血式”扶贫 |
二 注重精神扶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
三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策精准保障 |
四 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
第四节 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怎么退” |
一 坚守精准退出的底线思维,保证脱贫质量 |
二 强化精准退出的问题意识,正确对待返贫 |
三 完善精准退出的制度机制,严保“真脱贫”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特征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
一 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
二 人民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
三 精准性和全面性的统一 |
四 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统一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
二 丰富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
三 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一 为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指引 |
二 为国内相对贫困治理及乡村振兴积累经验 |
三 为全球绝对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2020年后农村可持续脱贫治理研究 ——以湖北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的相关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的相关概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贫困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脆弱性 |
2.1.2 后扶贫时代 |
2.1.3 相对贫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2 可行能力理论 |
第3章 可持续脱贫治理视域下L县的案例分析 |
3.1 L县基本情况简介 |
3.2 L县农村可持续脱贫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帮扶政策实施存在异化,过度依赖政策性帮扶 |
(1) 帮扶干部选派不规范,出现村内党员干部帮扶 |
(2) 贫困户医疗保障过度,与保障基本医疗相偏离 |
(3) 以“低保”代替“建档”,动态调整只出不进 |
3.2.2 贫困脆弱性依然存在,存有多重致贫风险因素 |
(1) 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后期因病返贫存在隐患 |
(2) 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农民工返乡引发次生贫困 |
(3) 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攀比赌博等恶俗透支收入 |
3.2.3 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项目政府唱独角戏 |
(1)农户参与能力不足,产业选择缺乏持续性 |
(2) 合作社覆盖面较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
3.2.4 家庭收入结构不合理,搬迁后可持续生计有待提升 |
(1) 转移性收入占比过高,后期增收缺乏可持续性 |
(2) 搬迁配套设施不健全,易地生产生活成本变高 |
3.2.5 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精神贫困现象凸显 |
第4章 影响L县2020年后农村可持续脱贫因素分析 |
4.1 2020年后帮扶关系终结,不确定性因素增强 |
4.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未完全发挥应有作用 |
4.3 产业扶贫效果欠佳,输血式扶贫仍占主导 |
4.4 贫困形态发生变化,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 |
4.5 贫困文化与贫困心理影响,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第5章 2020年后农村可持续脱贫治理的对策 |
5.1 优化顶层设计,建构新型贫困治理体系 |
5.1.1 保持后续政策的稳定性,调整优化扶贫体制 |
5.1.2 转变贫困治理场域,建立城乡减贫联动机制 |
5.1.3 重塑贫困治理方式,向常规性减贫方向转变 |
5.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
5.2.1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发挥社会兜底保障作用 |
5.2.2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破解因病返贫困境 |
5.2.3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5.3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可持续增收机制 |
5.3.1 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关注农户可持续增收 |
5.3.2 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
5.3.3 善用前期脱贫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
5.4 创新贫困度量方法,适应形势实现减贫战略前移 |
5.4.1 适应贫困发生新形势,建立新的贫困标准 |
5.4.2 调整扶贫瞄准对象,关注特殊困难性群体 |
5.4.3 构建返贫预警机制,设立防范返贫保险 |
5.5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多元协同参与贫困治理 |
5.5.1 加强社会宣传引导,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
5.5.2 融合社会各界力量,多主体参与贫困治理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亚当·斯密的的伦理经济思想 |
2.1.1 自由:经济的基本德性 |
2.1.2 个人自利与社会互利的统一 |
2.1.3 正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伦理 |
2.2 马尔萨斯的伦理经济思想 |
2.2.1 人口增长是社会贫困的根源 |
2.2.2 控制人口增长是合乎伦理的选择 |
2.2.3 反对济贫法,以贫限殖 |
2.3 大卫·李嘉图的伦理经济思想 |
2.3.1 利益至上的自由放任 |
2.3.2 肯定“劳动创造价值” |
2.3.3 分配基础上的阶级利益对立 |
2.4 西斯蒙第的伦理经济思想 |
2.4.1 关注财富和人的关系 |
2.4.2 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
2.4.3 建立平均私有的社会 |
第3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形成与演进历程 |
3.1 伦理经济的基本界定 |
3.1.1 伦理经济与经济伦理 |
3.1.2 伦理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
3.1.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特点 |
3.2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1 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 |
3.2.2 家庭环境的影响 |
3.2.3 学习经历及其影响 |
3.3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演进历程 |
3.3.1 1843 年—1845 年:对社会经济事实的道德批判 |
3.3.2 1845 年—1863 年:唯物史观基础上伦理经济批判 |
3.3.3 1863 年—1883 年:《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彻底批判 |
3.4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3.4.1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整体性 |
3.4.2 从道德批判向科学理论批判的转变 |
3.4.3 价值理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相融合 |
第4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伦理经济批判 |
4.1.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产生的背景 |
4.1.2 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劳动者主体性的消失 |
4.1.3 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揭示异化劳动的根源 |
4.1.4 异化劳动理论伦理批判的价值诉求 |
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经济批判 |
4.2.1 揭露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剥削性 |
4.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过程:揭露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
4.2.3 资本主义制度是人剥削人的异化制度 |
4.2.4 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伦理超越 |
4.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经济批判 |
4.3.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诠释 |
4.3.2 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
4.3.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审视 |
4.3.4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向度的判断 |
第5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应然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 |
5.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的理论基础 |
5.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认识维度 |
5.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
5.2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 |
5.2.1 脱胎于人本主义对人的认识 |
5.2.2 基于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个人”的认识 |
5.2.3 历史发展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识 |
5.3 马克思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经济建构 |
5.3.1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
5.3.2 劳动自由全面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 |
5.3.3 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
5.3.4 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的统一 |
第6章 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
6.1.1 “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立场 |
6.1.2 “发展依靠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
6.1.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 |
6.2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自信 |
6.2.1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保障 |
6.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促进社会主义更大发展的手段 |
6.2.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观 |
6.3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 |
6.3.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6.3.2 经济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发展和谐共进 |
6.3.3 构建全球生态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绝对贫困的世纪终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变与不变: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治理的辩证思考——基于一个历史比较和社会心理分析的视角[J]. 李宗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1(06)
- [2]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J]. 王太明. 经济学家, 2021(07)
- [3]贫困治理背景转换下的社会救助转型: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J]. 仲超. 求实, 2021(03)
-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研究[D]. 张子涵.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7]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D]. 张元如.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9]2020年后农村可持续脱贫治理研究 ——以湖北省L县为例[D]. 揭志辉. 南昌大学, 2020(01)
- [10]马克思伦理经济思想研究[D]. 李文娟.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