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璇[1](2021)在《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以及饲料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主粮。随着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转基因玉米作物的研发应运而生,而它的商业化也迫在眉睫。因此,研发转基因玉米、评估其对环境的安全性,成为众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论文以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提供的4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双抗12-5”(含Cry1Ab+Cry2Aj+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 899”和“C0030.3.5”(含Cry1Ab+epsps)及其对照品种“C0010.1.1”(含epsps+pat)为材料,在系统检测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组织内相关蛋白的基础上,以亚洲玉米螟为靶标害虫,利用种群内禀增长率、发育速率等参数,深入探讨了这几种玉米材料对玉米螟的抗性,进而进一步研究阐述了玉米植株体内相关蛋白在玉米—玉米螟—异色瓢虫体内的运转,最后探讨了取食过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用ELISA技术对两个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组玉米的叶片、茎秆、雄蕊、雌蕊和籽粒中的Bt毒蛋白含量等进行了系统测定,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期的进程,各个组织器官中的Bt毒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到玉米籽粒灌浆期又略有回升,表现为籽粒中的毒蛋白含量>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以双抗12-5和C0030.3.5为例:籽粒、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中的Bt毒蛋白含量分别为489.49ng/g、487.00ng/g、338.77ng/g、327.50ng/g、154.85ng/g 和 545.25ng/g、432.66ng/g、329.53ng/g、303.53ng/g、222.45ng/g;epsps蛋白含量则为 110.48ng/g、108.70ng/g、29.19ng/g、29.37ng/g、112.77ng/g 和 109.68ng/g、102.67ng/g、33.35ng/g、36.72ng/g、114.85ng/g;PAT蛋白含量只有在C0010.1.1品系中检测到,含量分别是叶片中50.80ng/g,雄蕊中18.80ng/g,雌蕊中18.31ng/g。2.取食了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双抗12-5和C0030.3.5高抗亚洲玉米螟。无论是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或者是蛹重等,与对照亲本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发现,两组转基因材料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抗性更强,用转基因玉米材料饲喂玉米螟低龄幼虫后,不但引起低龄幼虫的大量死亡,甚至都不能进入到后续虫龄(态)。以取食了双抗12-5和C0030.3.5的玉米螟为例:若从1龄幼虫开始饲养,其玉米螟2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2.33%和8.00%,不能进入下一个虫龄;从2龄幼虫开始饲养,其3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6.67%和10.67%,不能进入下一虫龄;若从3龄幼虫开始饲养,其4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13.33%和14.00%,也不能进入下一虫龄。玉米螟各项生物学参数显示:取食双抗12-5和C0030.3.5两种转基因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低龄幼虫无法存活到化蛹,从5龄幼虫开始饲养的处理虽然部分可以化蛹并羽化,但是显着低于两个对照品种。3.借助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玉米螟—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三级营养关系,用ELISA方法检测了在取食带毒玉米螟后异色瓢虫体内的Cry1Ab杀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了带毒玉米螟幼虫24小时后体内能检测到毒蛋白含量,其体内最高含量达到0.09ng/g。对获毒后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指出,各个处理条件下的异色瓢虫对玉米螟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与未获毒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说明Cry1Ab杀虫蛋白虽然可以通过三级营养食物链传递到异色瓢虫体内,但对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郑巨云,龚照龙,艾先涛,郭江平,莫明[2](2019)在《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文中认为回顾了1996年以来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和种植发展历程;简述了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生产种植、研究进展和种植效果;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
陈彦君[3](2017)在《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棉花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已有实验结果证明,转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害虫和天敌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对生态系统的其他影响尚未定论。土壤生态系统是作物物质、能量转换的场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否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或产生什么程度的影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本研究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酶联免疫法等对山东省推广种植的四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进行研究,探讨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Bt蛋白残留量、速效养分含量等的影响,旨在为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潜在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健康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总体上来看,转基因抗虫棉与其对照常规棉根际土壤微生物差异不显着。但因棉花品种的不同,也存在部分差异性。从生育期来看,苗期、蕾期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差异不显着,花铃期菌群丰富度明显下降,吐絮期明显上升。但也有小部分微生物物种与土壤微生物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拟杆菌Bacteroidetes在苗期、蕾期、花铃期的数量明显比吐絮期高,放线菌Actinobacteri 则相反。(2)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Bt蛋白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含量出现在蕾期,最低含量出现在吐絮期。各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Bt蛋白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常规棉(P<0.05)。(3)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其中,苗期、蕾期四个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对照常规棉,花铃期因棉花品种不同存在差异,吐絮期则与对照常规棉差异不显着(P>0.05)。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其中,苗期四个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铵态氮均与对照常规棉差异不显着(P>0.05),蕾期、花铃期则显着低于对照常规棉(P<0.05),吐絮期仅鑫秋4号显着高于对照常规棉(P<0.05),其他转基因品种均与对照常规棉差异不显着(P>0.05)。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上升趋势。其中,仅蕾期、吐絮期的鲁棉研28号和苗期的鲁棉研36号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常规棉(P<0.05),其他品种、其他生育期均差异不显着(P>0.05)。总的来说,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不显着,少数微生物物种的差异只出现在某些棉花品种、某一个时期,并未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出现。生育期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棉花品种。棉花根际土壤中Bt蛋白残留量,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均主要受生育期和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的影响,此外,棉花品种也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
郭三堆,王远,孙国清,金石桥,周焘,孟志刚,张锐[4](2015)在《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文中研究指明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60万hm2已经迅速增到2014年的1.815亿hm2,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发展趋势和产业化状况几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应用,最后对未来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陈晨[5](2013)在《中国六省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害虫的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已经超过15年,为了解多年种植抗虫棉产生的影响,对中国黄河流域的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长江流域的湖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进行田间调查以及农户访谈。调查发现Bt棉花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和红铃虫仍旧有效,但是很多地区种植抗虫棉5-8年后引起次生害虫以及棉花病害的爆发,这成为困扰农户的重要问题。调查还发现因为棉田周围存在大量天然庇护所,靶标害虫棉铃虫,红铃虫并未对抗虫棉的Bt基因产生明显抗性。但是近年一些非靶标刺吸式口器害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棉花主要害虫,主要是棉蚜、盲蝽蟓和棉蓟马。然而各地区仍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长江流域的湖北省和安徽省受到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威胁;黄河流域的河北省和山东省遭受盲蝽蟓和红蜘蛛的严重危害;而河南省近3-5年开始遭受粉虱类害虫的困扰。研究发现,棉花次生害虫种群的增长,导致农药施用量增加,这种变化逐渐抵消了因种植抗种植抗虫棉减少农药施用量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长江流域的湖北省以及江苏省甚至已经出现需要使用比常规棉更多的农药以防治盲蝽蟓、红蜘蛛等棉花害虫的情况。通过调查还发现,农户对抗虫棉的满意程度下降,相对于常规棉品种,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农药使用量小以及由此带来的棉花高产、整枝等田间管理要求低及籽棉品质好是棉农对抗虫棉比较满意的方面;种植抗虫棉化肥、种子成本高于常规棉则让棉农满意度下降。种植抗虫棉高成本不仅影响棉农对其满意程度,也减少其经济收益。调查结果显示,肥料费用以及治理棉花病虫害的费用成为制约种植抗虫棉经济收益的主要因素。
王成鹏[6](2012)在《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两对转基因抗虫棉中棉41、GK-12及其亲本非转基因常规棉中棉23、泗棉3号为材料,选择了江苏、湖北、河南三个棉花种植区作为试验点,2010—2011年连续两年,分别于棉花生长的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衰老期采集棉花根围表层土壤(0—20cm),研究了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平板培养计数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需氧型固氮菌、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利用Biolog Eco板培养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利用PCR-DGGE方法比较了转基因棉与常规棉棉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差异;利用磷脂脂肪酸技术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及同一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在不同棉花种植区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有一定影响,2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存在差异。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转Bt基因抗虫棉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略低于常规棉,吐絮期细菌数量显着低于常规棉;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略高于常规棉,转Bt+CpTI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影响较大,在苗期、花铃期、吐絮期土壤真菌数量显着高于常规棉,苗期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常规棉;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固氮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数量没有显着影响。2、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并且与转基因棉花品种和棉花种植区有关。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略低于常规棉,在吐絮期有显着性差异;转Bt+CpTI基因抗虫棉棉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略要高于常规棉,但是仅在盐城实验地,蕾期出现显着性差异。3、PCR—DGGE结果表明,相同生育期,转基因棉与常规棉田土壤细菌、真菌群落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转基因棉种植没有造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产生显着性改变。4、利用PLFA方法研究表明,种植转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PLFA种类和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不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种群结构发生显着性改变。5、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多样性呈现显着性季节变化,不同生育期差异较大。
李孝刚[7](2011)在《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的棉花农场中同一土壤类型一直种植传统非转基因常规棉(CK)和2块连续多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田(T-1、T-2)为对象,于棉花生长的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采集棉田表层土壤(0—20 cm),研究和比较了3块棉田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无脊椎动物群落以及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以2组转基因抗虫棉和其亲本常规棉为实验材料,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其对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分析转基因抗虫棉及其亲本常规棉受病原菌侵染后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构建转基因抗虫棉受枯萎病菌诱导后的抑制差减cDNA文库,探讨棉花抗枯萎病所涉及的信号转导、参与抗病反应的相关基因的种类与数量。以下为主要研究结果:(一)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随着棉花生长期的不同,棉田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都呈显着性季节变化。在全年采样过程中,不同棉田土壤中细菌、真菌、好气性固氮菌、反硝化细菌及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生长期间的变化规律则不同。但是,与常规棉田(CK)相比,连续多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T-1、T-2)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上述各类微生物数量没有显着影响。采样PCR-DGGE的方法,分析了3块棉田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种植常规棉相比,不同年限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细菌群落构成和多样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而不同采样时期对棉田土壤细菌群落构成和多样性具有明显影响。采用Biolog ECO平板测定了各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结果表明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在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功能多样性方面未见显着差异,但不同采样时期对土壤微生物存在一定影响。主成分分析显示糖类和酯类物质是该试验点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但不同采样时期微生物所利用的糖类和酯类物质各不相同,可作为区分各棉花时期对微生物影响的依据。(二)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动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改良的Tullgren法收集3块棉田土壤中的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种群,2年8次采样结果表明,2种转基因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中的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构成一致,没有产生明显变化。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分析证明,与种植常规棉相比,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群落多样性指数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是,随着棉花生长期的不同,棉田土壤无脊椎动物数量和多样性都呈显着性季节变化,并且各棉田中的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指数在棉花整个生长期内变化趋势一致。弹尾目、蜱螨目和后孔寡毛目在综合主成分中得分较高,为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中的主导因子,可作为本地区未来转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监测的指示物种。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研究了常规棉田和2种转基因抗虫棉田土壤中线虫群落组成,结果表明与种植常规棉相比,长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各营养团体线虫的数量和线虫多样性都没有显着性影响,但是不同采样时期对其有显着影响。不同年限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田中的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转基因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中土壤线虫成熟指数和植物寄生指数在各采样时期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自由生活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没有显着影响。(三)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枯萎病抗性下降及其机理研究2种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抗性低于亲本常规棉,转基因抗虫棉的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显着的促进作用。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烷烃类、醇类、酸类、酯类、苯酚类、醛酮类、烯烃类、杂环类等8类物质。与亲本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减少、出现某些烷烃类和减少某些特异物质这3种情况。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棉花苗期气孔结构,与亲本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抗虫棉叶片气孔密度发生了显着降低,而气孔大小发生显着增加。枯萎病菌侵染后,转基因抗虫棉体内中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都发生了显着性变化,其中SOD酶、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亲本显着升高,而POD酶、PAL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亲本显着下降。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常规棉花受病菌侵染后许多基因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多数为上调基因。转基因棉花和常规棉花受枯萎病菌诱导的反应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差异:亲本常规棉受病菌侵染后发生上调的一些基因类型主要是涉及生物过程功能和分子功能,而受病原菌侵染后转基因抗虫棉体内中的上述基因功能的表达受到相应的抑制。枯萎病菌诱导后,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体内中过氧化氢酶、乙醇脱氢酶、p-半乳糖苷酶和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表达量都发生了显着性升高,但是病菌诱导后常规棉体内中上述各种酶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转基因抗虫棉。(四)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监测技术指南本技术指南涵盖了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布点采样、监测指标、监测技术、数理统计及结果评估等监测技术内容。可用于监测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
孙国清[8](2010)在《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插入位点、拷贝数、外界环境等。本实验室将人工修饰的Cry1Ab/Ac、CpTI等外源基因导入我国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中,成功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价、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并有近200个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但是,研究发现,不同抗虫棉品种的杀虫蛋白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在近几年的媒体报道中,有少部分农户反映存在“转基因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尤其在山东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转基因抗虫棉田地中棉铃虫肆虐的景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育种和生产,阐明不同抗虫棉品种中杀虫蛋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生产上“抗虫棉不抗虫”的本质,本文首先以我国主推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31份)和美国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1份)为研究材料,深入分析了Bt杀虫蛋白在我国三大棉区目前推广品种的时空表达;其次,利用S25、P80两套遗传背景迥异的转基因世代材料、L2000-2系谱和鲁棉研系谱两套不同流域棉区的系谱材料,分析了遗传背景和环境等因素对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第三,通过人为混杂不同比例的非抗虫棉,研究了品种抗虫纯度对抗虫棉田间整体抗虫表现的影响;最后,对2008、2009年新选育的102份品种(系)进行了转基因安全评价,初步检测、监测了转基因抗虫棉环境释放的安全性。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我国转基因抗虫棉BT杀虫蛋白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三大棉区转基因抗虫棉BT杀虫蛋白时空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即在时间上呈前期表达量高、后期表达量低的趋势;在空间上叶的表达量最高,蕾次之,之后是花,铃的表达量最低。三大棉区间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平均水平在不同器官的各个时期差异不显着。美棉品种99B的蕾铃杀虫蛋白表达量低于国产转基因品种南抗3号及两个对照品种(GK12、sGK321),但高于大部分其他国产品种。2)利用S25、P80两套遗传背景不同的转基因世代材料进行杀虫蛋白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基因材料选育世代数的增加,叶、蕾、花、铃等不同组织在棉花发育的不同时期,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会呈现出一些变化,但多数相关性不显着,说明选育世代对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程度可能较低。同时,两套不同遗传背景材料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推断选育世代变化对BT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可能存在遗传背景的互作效应。3)利用L2000-2系谱和鲁棉研系谱两套不同流域棉区的系谱材料进行杀虫蛋白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内陆棉区的转基因品种L2000-2系谱的BT杀虫蛋白表达量极显着高于黄河流域的鲁棉研系谱品种,而同一系谱内的材料, BT杀虫蛋白表达量则较相似。由此说明遗传背景是引起BT杀虫蛋白表达量在不同材料中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两套系谱材料在不同年份和地点的杀虫蛋白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系谱材料受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可能存在遗传背景与环境间的互作效应。4)品种抗虫纯合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纯度的降低,棉铃虫的危害等级逐渐升高,棉铃虫的死亡率逐渐降低,致使品种的产量显着降低。解析产量降低的因素,发现主要是由于品种混杂使得抗虫性下降,果枝数减少,空果枝数增多,单株铃数减少,导致最终产量大幅降低。由此可见,种子抗虫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抗虫棉的田间整体抗虫性,种子抗虫纯度降低,将会直接导致“抗虫棉不抗虫”的现象发生。5)对我国新选育的一些抗虫棉品种(系)进行转基因安全评价检测、监测,结果显示:这些抗虫棉品种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与当地主栽的抗虫棉品种(中棉45和GK19)差异不显着,即对棉铃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平均在80%以上,危害级别保持在2级以下,属于抗性水平。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主推的抗虫棉品种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抗虫棉品种均具有较高的杀虫蛋白表达量,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满足生产上防控棉铃虫的需求。但品种间在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发育时期杀虫蛋白表达量存在差异。同时,本文跟踪的新选育的抗虫棉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也表明不同抗虫棉品系的杀虫蛋白表达量不同。以上两方面的数据均说明杀虫蛋白表达量与抗虫棉品种材料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了两套不同的转基因世代材料、两套不同棉区的抗虫棉系谱材料进行试验,首次明确了遗传背景是影响抗虫棉杀虫蛋白表达量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为选育高抗虫棉花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本文还率先通过品种抗虫纯度试验,明确了引起生产上“抗虫棉不抗虫”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的抗虫纯度低。
孙丽萍[9](2009)在《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而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提升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在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农户走访、专家座谈等方法,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关键人物访谈和小组座谈等经济学工具,研究了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团队的发展变化,对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新能力的历史发展与团队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重点剖析了该所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历程。在历史资料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未来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科研创新团队的政策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科研创新包括农业科学基础创新和农业实用技术创新。农业科研创新根据创新主体的不同,分为个人创新、小组创新和集团创新等三大类;创新的要素包括资助方、创新团队、创新产品和应用方四个部分。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将成功提升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2、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系统结构源自五个组成部分,包括团队带头人、核心层成员、执行层成员、辅助层成员和协作层成员。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根据从事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团队、应用研究团队、开发型团队以及综合型团队。3、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包括人员素质、科研创新投入、科研创新产出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本文采用人员素质、科研投入(包含科技经费和科研项目)和科研产出(包含科技成果、技术转让)等三个方面指标对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表现在创新队伍素质大幅提高,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课题渐趋稳定,单项支持力度加大,人员相对固定,科研产出能力增强等方面。4、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历了初创期、弱化期、重建期、改革期和素质提升期等五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素质提升阶段。理想的农业科研创新团队要求团队带头人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社交能力和个人素质,并兼具师长和伯乐的特点。创新团队的发展应当追求关系平等、环境良好、充分尊重个人的成长。团队的管理应当采取民主的方式,给予成员较大的空间。5、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该所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团队的研究表明,国家科技政策和科研立项支持促进了研究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发展带动了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带动了所在研究领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了整个研究所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实力增强。发展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是促进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6、为加快农业科研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国家应当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立法规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以建设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为抓手,促进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持续提高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为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的提高。
王丽伟[10](2008)在《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人口不断增长和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实践证明,转基因作物在增加作物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减少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大规模开发生物质能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大力发展转基因农作物将是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论文通过收集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特别是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典型数据和资料,采用文献调查、政策分析、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发现状,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发展趋势,归纳了我国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转基因研发现状、安全评价和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通过对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成功推广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包括:绪论,转基因植物发展的国际形势与趋势,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分析,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与管理现状分析,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分析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影响因素,加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的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转基因植物发展的国际形势呈现以下特征:①重要基因的争夺和专利保护日趋激烈,②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③种植国家不断增多,④研发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⑤转基因植物产业蓬勃发展。2、世界转基因植物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①基因挖掘由功能基因向调控基因、基因网络发展,②第二、三代转基因植物更注重复合性状的开发,③着力于规模化培育多基因、安全高效的转基因植物品种。3、我国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现状与存在问题: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的转基因研究涉及作物抗病虫、抗逆、抗除草剂、改良品质性状、转雄性不育基因、提高单产等多个性状,转基因作物品系和材料已分别进入安全性评价的不同阶段。我国转基因研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基因较少,②多基因聚合转化技术体系尚未形成,③缺少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生物技术产业集团公司;④安全评价体系以及科研和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4、分析我国转基因棉花成功产业化的经验:①根据产业上的热点、难点、重大需求来立项,②上中下游研发精诚合作,企业参与是成功的前提,③国家计划的连续、稳定支持是成功的保障。5、提出加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的建议:①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②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攻关,③建立多渠道的研发资金投入体系,④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安全监管,促进有序发展,⑤加强科学普及,营造良好氛围,⑥选准突破口,积极而策略地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
二、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
1.2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研究 |
2 抗虫基因Bt的研究进展 |
2.1 Bt蛋白概况 |
2.2 Bt蛋白的杀虫机制 |
2.3 Bt蛋白对捕食性天敌种群的影响 |
3 转基因玉米及靶标昆虫 |
3.1 转基因玉米的发展史 |
3.2 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亚洲玉米螟 |
3.3 转基因作物对靶标害虫的抗性 |
4 天敌昆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4.1 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 |
4.2 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与害虫的关系 |
5 论文研究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转基因玉米体内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样品测定 |
1.3 测试所需仪器 |
1.4 溶液的配制 |
1.5 定量检测 |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同一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2 不同玉米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3 转基因品种与其对照相同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4 不同玉米品种中抗除草剂蛋白含量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条件与方法 |
1.3 测定指标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2.2 不同转基因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2.3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
2.4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玉米植株相关蛋白对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玉米品种 |
1.4 饲养方法 |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2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
2.3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
2.4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
2.5 转基因玉米蛋白在异色瓢虫体内的转运 |
2.6 异色瓢虫对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
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历程 |
2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现状 |
3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效果 |
4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发进展 |
5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问题 |
6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建议 |
(3)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现状 |
1.2 转基因抗虫棉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1 外源基因漂移的潜在风险 |
1.2.2 对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
1.2.3 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1.4 转基因抗虫作物Bt蛋白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其检测 |
1.4.1 转基因抗虫作物Bt蛋白进入土壤的途径 |
1.4.2 转基因抗虫作物Bt蛋白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 |
1.4.3 转基因抗虫作物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 |
1.4.4 土壤中Bt蛋白的检测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材料 |
2.2.1 供试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2.2.4 分析软件 |
2.3 方法 |
2.3.1 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 |
2.3.2 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量检测 |
2.3.3 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1.1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1.2 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微生物聚类分析 |
3.1.3 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
3.2 转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 |
3.2.1 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中Bt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中Bt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1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2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3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2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Bt蛋白残留的影响 |
4.3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1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2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3 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门水平微生物种类在不同居群所占比例表 |
附录2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不同类型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 |
1.1抗虫转基因棉花 |
1.2抗旱耐盐碱转基因棉花 |
1.3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 |
1.4抗病转基因棉花 |
1.5纤维品质改良转基因棉花 |
1.6其他性状如早衰、耐涝以及特殊用途等转基因棉花 |
2棉花的遗传转化方法 |
2.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2.2基因枪轰击转化法 |
2.3花粉管通道介导转化法 |
2.4茎尖或芽尖转化法 |
2.5农杆菌液浸染法 |
2.6纳米载体花粉介导转化法 |
3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
3.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
3.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
4转基因抗虫棉的品种培育及推广 |
4.1抗虫棉品种审定情况 |
4.2抗虫棉品种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4.3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 |
5中国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的展望 |
5.1运用多个抗虫基因提高棉花的综合抗虫能力 |
5.2培育自主产权的抗除草剂棉花 |
5.3培育耐旱耐盐碱转基因棉花 |
5.4培育抗病转基因棉花 |
5.5培育优质转基因棉花 |
(5)中国六省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害虫的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内抗虫棉发展现状研究 |
1.2.2 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的生态环境影响 |
1.2.3 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的社会经济影响 |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综合评分法 |
2.2.3 卡方检验 |
3 黄河流域棉区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3.1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3.1.1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概况 |
3.1.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3.1.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3.2 河南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3.2.1 河南省植棉概况 |
3.2.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3.2.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3.3 山东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3.3.1 山东省抗虫棉种植概况 |
3.3.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3.3.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 长江流域棉区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4.1 湖北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1.1 湖北省植棉概况 |
4.1.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4.1.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2 安徽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2.1 安徽省植棉概况 |
4.2.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4.2.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3 江苏省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3.1 江苏省植棉概况 |
4.3.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4.3.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5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抗虫棉生态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整体评价 |
5.1 两大棉区抗虫棉种植概况 |
5.2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生态影响分析 |
5.3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及其杀虫机理 |
1.2 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商业化种植情况 |
1.3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1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布及其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 |
1.3.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土壤中残留及降解情况 |
1.3.3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1 平板培养计数方法 |
1.4.2 Biolog 微平板培养方法 |
1.4.3 生物标记物方法 |
1.4.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5 DNA 测序技术 |
1.5 研究总体概述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棉花品种 |
2.1.2 土壤样品采集 |
2.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2.1.4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2.1.5 微生物的培养及计数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2.2.2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2.2.3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2.2.4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固氮菌数量的影响 |
2.2.5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2.2.6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土壤样品采集 |
3.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3.1.4 土壤样品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
3.2.2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2.3 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棉花品种 |
4.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4.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4.1.4 土壤样品微生物 DNA 的提取 |
4.1.5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纯度及含量的检测 |
4.1.6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4.1.7 土壤细菌 16S rDNA V3 区 PCR 扩增及真菌 18S rDNA PCR 扩增 |
4.1.8 细菌 16S rDNA V3 区及真菌 18S rDNA 的 DGGE 分析 |
4.1.9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试剂配置 |
4.1.10 结果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微生物总 DNA 纯度及含量 |
4.2.2 细菌 16S rDNAV3 区及真菌 18S rDNA 的 PCR-DGGE 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 PLFA 指纹图谱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棉花品种 |
5.1.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5.1.3 仪器设备及药品试剂 |
5.1.4 提取液的配置 |
5.1.5 土壤微生物 PLFA 提取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苗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2 蕾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3 花铃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4 吐絮期转 Bt+CpTI 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 PLFA 含量的影响 |
5.2.5 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5.2.6 不同棉田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7)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 抗虫基因及其机理 |
1.2 转基因抗虫棉的商业化情况 |
1.3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1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
1.3.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 |
1.3.3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土壤中的存留 |
1.3.4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5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1.3.6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1.4.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描述方法 |
1.4.2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
1.5 土壤动物类型与研究方法 |
2 转基因抗虫棉对枯萎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
2.1 棉花枯萎病的分布、危害及其病菌生理型 |
2.2 棉花对枯萎病的致病机理 |
2.3 棉花枯萎病的抗病机制 |
2.3.1 棉花与病原菌的识别机制 |
2.3.2 棉花对枯萎病的组织结构抗性机制 |
2.3.3 棉花对枯萎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 |
2.3.4 棉花对枯萎病的微生态抗性机制 |
2.4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病性 |
2.5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方面的应用 |
3 研究总体概述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地概况 |
1.1.2 土壤样品采集 |
1.1.3 土壤生物微群落测定 |
1.1.4 土壤样品微生物PCR-DGGE分析 |
1.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影响 |
1.2.2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1.2.3 不同棉田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
1.2.4 棉田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1.2.5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1.2.6 棉田土壤微生物16S rDNA 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 |
1.3 讨论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土壤样品采集 |
2.1.3 土壤样品分析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
2.2.2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2.2.3 不同棉田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
2.2.4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土壤样品采集 |
3.1.3 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标本的收集和鉴定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基因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中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 |
3.2.2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个体数量的影响 |
3.2.3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4 棉田土壤中小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土壤样品采集 |
4.1.3 土线虫标本的收集和鉴定 |
4.1.4 土壤线虫分类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 |
4.2.2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的影响 |
4.2.3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线虫多样性的影响 |
4.2.4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线虫功能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抗虫棉的根系分泌物成分及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棉花病原菌孢子液的制备 |
5.1.3 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品种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抗性测定 |
5.1.4 棉花的无菌水培 |
5.1.5 棉花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5.1.6 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1.7 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5.1.8 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次生代谢物质的测定 |
5.1.9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花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抗性 |
5.2.2 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3 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5.2.4 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 |
5.2.5 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根系分泌物中化学物质的比较 |
5.3 讨论 |
第六章 转基因抗虫棉抗枯萎病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棉花的无菌土培 |
6.1.3 棉花枯萎病菌孢子液的制备 |
6.1.4 病原菌接菌 |
6.1.5 棉叶的采集 |
6.1.6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体内酶的提取和酶活性测定 |
6.1.7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棉花叶面气孔的观察和计数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接种枯萎病菌后POD酶活性的变化 |
6.2.2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接种枯萎病菌后SOD酶活性的变化 |
6.2.3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接种枯萎病菌后PAL酶活性的变化 |
6.2.4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接种枯萎病菌后MDA活性的变化 |
6.2.5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接种枯萎病菌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6.2.6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接种枯萎病菌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6.2.7 转基因抗虫棉和亲本棉花叶面气孔的测定 |
6.3 讨论 |
第七章 枯萎病菌诱导转基因抗虫棉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供试材料的处理 |
7.1.3 mRNA的提取 |
7.1.4 转基因抗虫棉SSH文库的构建 |
7.1.5 PCR产物的连接转化 |
7.1.6 插入片段的检测 |
7.1.7 DNA测序和序列分析 |
7.1.8 实时定量荧光PCR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总RNA与mRNA的质量检测分析 |
7.2.2 差减杂交PCR产物分析 |
7.2.3 正反向SSH文库库容比较 |
7.2.4 正反向SSH文库质量检测 |
7.2.5 序列测定结果 |
7.2.6 序列功能分析 |
7.2.7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监测技术指南 |
8.1 范围 |
8.2 定义 |
8.2.1 转基因抗虫植物 |
8.2.2 亲本植物 |
8.2.3 土壤生态系统 |
8.2.4 土壤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 |
8.3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监测的采样技术 |
8.3.1 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
8.3.2 监测对象的确定 |
8.3.3 监测点的布设 |
8.3.4 样品采集 |
8.3.5 样品编号 |
8.3.6 样品运输 |
8.3.7 样品制备 |
8.4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监测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 |
8.4.1 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 |
8.4.2 分析方法选择的原则 |
8.4.3 样品处理 |
8.4.4 土壤生态系统监测指标 |
8.4.5 土壤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分析方法 |
8.5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监测指标的数据统计 |
8.5.1 实验记录 |
8.5.2 数据运算 |
8.5.3 结果表示 |
8.5.4 土壤生态系统生态学分析 |
8.6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监测报告 |
8.6.1 土壤生态系统综合指数的计算 |
8.6.2 结果评价 |
8.6.3 监测报告 |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引 言 |
1.1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发展现状 |
1.1.1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发展概要 |
1.1.2 国产抗虫棉品种审定情况 |
1.1.3 国产抗虫棉的产业化 |
1.2 转基因抗虫棉外源基因的整合、表达与遗传稳定性 |
1.2.1 关于外源基因的整合特性与外源基因表达 |
1.2.2 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与外源基因表达 |
1.2.3 整合后的外源基因在植株体内的表现 |
1.2.4 外源基因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 |
1.3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蛋白的时空表达与限制性因素 |
1.3.1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1.3.2 影响杀虫蛋白表达限制性因素 |
1.4 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及安全评价 |
1.4.1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
1.4.2 转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性评价 |
1.5 抗虫棉的深化研究 |
1.5.1 三系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 |
1.5.2 第二代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 |
1.5.3 抗虫棉的抗病性研究 |
1.5.4 兼抗除草剂的抗虫棉研究 |
1.5.5 兼抗逆棉花基因工程研究 |
1.5.6 优质抗虫棉育种研究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我国三大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性状分析 |
2.2.2 长江流域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2.2.3 黄河流域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2.2.4 西北内陆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2.2.5 美棉 |
2.2.6 不同棉区间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时空表达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表型性状分析 |
2.3.2 杀虫蛋白表达量的时空特异性分析 |
2.4 小结 |
2.4.1 表型性状分析 |
2.4.2 长江流域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2.4.3 黄河流域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2.4.4 不同棉区间转基因抗虫棉BT 杀虫蛋白时空表达的比较 |
第3章 BT 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世代BT 杀虫蛋白表达分析 |
3.2.2 不同遗传背景下BT 杀虫蛋白的表达 |
3.2.3 环境对BT 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4 品种混杂对抗虫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3.4.1 世代对BT 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2 遗传背景对BT 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3 环境对BT 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4 品种混杂对产量的影响 |
第4章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及其检测技术 |
4.1 试验条件 |
4.2 试验设计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基因抗虫棉的申请与审批 |
4.3.2 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 |
4.3.3 2008、2009 年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检测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我国三大棉区主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BT 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 |
5.2 BT 杀虫蛋白表达影响因素分析 |
5.3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及其检测技术 |
5.4 创新点 |
第6章 以后的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农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
1.1.2 农业科研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 |
1.1.3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源动力 |
1.3.2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需求 |
1.3.3 以团队建设推进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途径 |
1.3.4 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资料来源 |
1.5 创新点 |
1.5.1 提出了创新团队的框架结构及其层次组成关系 |
1.5.2 将创新团队分为四大类别 |
1.5.3 提出创新团队是农业科研创新的主体 |
1.5.4 提出创新团队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
1.5.5 提出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现状及理想团队建设目标 |
第二章 农业科研创新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
2.1.1 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
2.1.2 农业科学基础创新与农业实用技术创新的关系 |
2.2 科学研究的内涵及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2.2.1 科学研究的内涵 |
2.2.2 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2.3 农业科研创新的种类与特征 |
2.3.1 农业科研创新的概念 |
2.3.2 农业科研的特征 |
2.3.3 农业科研创新的种类 |
2.4 农业科研创新的主体关系 |
2.4.1 涉农大专院校与农业研究开发机构 |
2.4.2 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 |
2.4.3 政府部门 |
2.4.4 中介机构 |
2.4.5 相互作用 |
2.5 农业科研创新要素的分析 |
第三章 创新团队的基本理论研究 |
3.1 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1 心理学与社会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
3.1.2 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
3.1.3 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
3.2 创新团队的内涵 |
3.3 创新团队的构成 |
3.4 创新团队的分类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研究 |
4.1 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指标分析 |
4.2 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历史变化 |
4.2.1 农业科研创新队伍素质大幅提高 |
4.2.2 农业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 |
4.2.3 课题渐趋稳定,支持力度加大,人员相对固定 |
4.2.4 农业科研产出能力加强 |
4.3 农业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科研创新综合能力较弱,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弱 |
4.3.2 力量分散,缺乏整体性 |
4.3.3 农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队伍不稳定 |
第五章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 |
5.1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
5.1.1 研究领域相对集中 |
5.1.2 自主创新潜力极大 |
5.1.3 科研课题的研究周期较长 |
5.1.4 科研成果往往会体现出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5.2 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的建立及发展 |
5.2.1 初创阶段(1957-1969) |
5.2.2 弱化期(1970-1977) |
5.2.3 重建阶段(1978-1984) |
5.2.4 改革阶段(1985年-2005年) |
5.2.5 素质提升阶段(2005年开始) |
5.3 农业科研团队现状及理想团队的特点 |
5.3.1 创新团队建设很有必要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疑问 |
5.3.2 现有团队比较温馨,但成员缺乏安全感 |
5.3.3 团队成员与团队带头人之间角色转变很难 |
5.3.4 理想团队的特点及团队的优化建设 |
第六章 生物技术研究所自主创新与团队建设发展实践 |
6.1 以生物技术创新为主要研究任务和目标 |
6.1.1 围绕国家需求,调整学科发展 |
6.1.2 课题经费支持力度大幅度增加 |
6.1.3 科研合作与协作促进了科研创新的发展 |
6.2 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
6.2.1 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双提高 |
6.2.2 整合人力资源,构建科技创新群体 |
6.2.3 领军人物发挥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 |
6.2.4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摇篮 |
6.3 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 |
6.3.1 创新科研成果是整体创新能力的体现 |
6.3.2 重大科研进展孕育着新的突破 |
6.3.3 成果应用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
第七章 典型案例—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
7.1 发展历史 |
7.2 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人员配置及创新活力培养 |
7.2.1 团队带头人发挥了战略指导和引领作用 |
7.2.2 团队核心层成员组成及领军作用的发挥 |
7.2.3 团队执行层成员组成和在行业中的辐射作用 |
7.2.4 团队辅助层成员组成和稳定发展 |
7.2.5 团队协作层成员组成和协作关系发展 |
7.3 转基因抗虫棉分子育种创新团队自主创新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
7.3.1 启动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创新动因和历史背景 |
7.3.2 转基因抗虫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及其发展 |
7.3.3 国家对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支持 |
7.3.4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为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
7.4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 |
7.4.1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以后发优势成功抗衡美国品种占领国内市场 |
7.4.2 转基因抗虫棉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广应用 |
7.5 成果效益分析 |
7.5.1 源于团队基因的抗虫棉品种分布到全国各地 |
7.5.2 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得到了广大棉农的认可 |
7.5.3 转基因抗虫棉节约生产成本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仍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
7.5.4 棉农将继续支持抗虫棉的研究工作 |
第八章 加快农业科研创新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
8.1 继续加强对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 |
8.1.1 通过立法规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8.1.2 继续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 |
8.1.3 以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为载体,促进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
8.1.4 以持续提高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为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的提高 |
8.2 引导规范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
8.2.1 开展和谐团队建设 |
8.2.2 培育创新能力强大的创新团队 |
8.2.3 造就引进人才培养团队带头人 |
8.2.4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普通团队成员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
1.1.2 转基因植物技术概况 |
1.1.3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将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
1.2 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发现状 |
1.2.1 国外转基因植物研发情况 |
1.2.2 国内转基因植物研发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转基因植物发展的国际形势与趋势 |
2.1 转基因植物研发的国际形势 |
2.1.1 重要基因的争夺和专利保护日趋激烈 |
2.1.2 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种植国家不断增多 |
2.1.3 研发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
2.1.4 转基因植物产业蓬勃发展 |
2.2 世界转基因植物的发展趋势 |
2.2.1 基因挖掘由功能基因向调控基因、基因网络发展 |
2.2.2 第二、三代转基因植物更注重复合性状的研发 |
2.2.3 规模化、多基因、安全高效的转基因植物品种的培育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现状分析 |
3.1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情况 |
3.1.1 抗虫转基因水稻 |
3.1.2 抗病转基因水稻 |
3.1.3 抗逆境转基因水稻 |
3.1.4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
3.1.5 改良稻米品质的研究 |
3.1.6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
3.2 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 |
3.2.1 抗虫转基因玉米 |
3.2.2 抗病转基因玉米 |
3.2.3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
3.2.4 耐盐、耐旱转基因玉米 |
3.2.5 抗病毒转基因玉米 |
3.2.6 高淀粉转基因玉米 |
3.2.7 高蛋白、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 |
3.2.8 高植酸酶转基因玉米 |
3.2.9 营养高效利用转基因玉米 |
3.3 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 |
3.3.1 抗赤霉病转基因小麦 |
3.3.2 抗蚜虫转基因小麦 |
3.3.3 抗逆转基因小麦 |
3.3.4 转雄性不育基因小麦 |
3.3.5 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 |
3.3.6 改良品质转基因小麦 |
3.3.7 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 |
3.4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4.1 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基因较少 |
3.4.2 多基因聚合转化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
3.4.3 转基因研究经费少、机构多、资源没有做到最优配置 |
3.4.4 缺少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生物技术产业集团公司 |
第四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与管理现状分析 |
4.1 国际转基因作物的管理情况 |
4.1.1 美国模式 |
4.1.2 欧盟模式 |
4.1.3 中间模式 |
4.2 我国转基因安全及管理 |
4.3 我国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 |
4.3.2 管理法规体系不完善 |
4.3.3 国家政策取向不明确 |
4.3.4 国家各个科研及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
第五章 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分析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影响因素 |
5.1 研究背景 |
5.2 安全性评价和品种审定 |
5.3 产业化背景 |
5.4 效益分析 |
5.5 产业化成功因素分析 |
5.5.1 根据产业上的热点、难点、重大需求来立项 |
5.5.2 上中下游研发精诚合作,企业参与是成功的前提 |
5.5.3 国家计划的连续、稳定支持是成功的保障 |
第六章 加强我国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的建议 |
6.1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
6.2 组织多部门多学科的协作攻关 |
6.3 建立多渠道的研发资金投入体系 |
6.4 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安全监管,促进有序发展 |
6.5 加强科学普及,营造良好氛围 |
6.6 选准突破口,积极而策略地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D]. 吴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2]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J]. 李雪源,王俊铎,梁亚军,郑巨云,龚照龙,艾先涛,郭江平,莫明. 中国棉花, 2019(08)
- [3]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D]. 陈彦君. 海南大学, 2017(02)
- [4]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J]. 郭三堆,王远,孙国清,金石桥,周焘,孟志刚,张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 [5]中国六省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害虫的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研究[D]. 陈晨. 中央民族大学, 2013(S2)
- [6]转Bt和Bt+CpTI基因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D]. 王成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7]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D]. 李孝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8]不同抗虫棉品种杀虫蛋白表达研究及影响抗虫性分析[D]. 孙国清.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9]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D]. 孙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10]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D]. 王丽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