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计算题教学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桢[1](2021)在《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以“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在课堂上如何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宏微结合能力较差,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本研究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理念,以“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明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具体内涵,发现在该维度上研究教学实践的文献较少,故以此为研究方向;通过对山西省榆次一中高一学生宏微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明晰学生宏微思维的现状;利用教师访谈法,从教师角度分析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吸取教师们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宏微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案;采用对比法和行为研究法进行完整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宏微观结合思维较弱,运用能力较差;不同层次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采取丰富的课堂活动,增强课堂活力。在调查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课程标准,对比新旧教材,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建构适合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相应策略:(1)结合宏微素养,合理使用教材。(2)从多角度考虑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注重评价目标。(3)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设置。(4)教学设计要结合情境和实验探究活动。其中情境要注重真实性、针对性和迁移性。实验探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转化观念设计实验中的引导问题。本文以钠、氯、铁三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宏微结合思维,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模型认知,这将对必修2中的硫、氮、硅等元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最终通过对学生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测评数据,结合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课后面批作业的反馈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宏微融合”的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精进和自我提升;同时,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培养“宏微结合”素养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尹悦[2](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徐晓楠[3](2021)在《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归因分析和转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瑞安市某中学为例》文中认为物理学科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2014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浙江省为试点的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选考物理的人数逐年降低。在初步的访问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放弃物理,是因为物理学习困难,选课率过低反映出物理学习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功与能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力学部分密切相关,是解决其它物理问题的基础,并且也是各地高考题常考查的内容,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在功与能的学习上存在困难,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为了全面了解造成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的原因,寻找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策略,笔者进行了相应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测试卷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对学习困难现象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功与能学习困难研究的现状。然后笔者通过与部分学生及教师的访谈,初步了解他们在功与能部分的学习和教学上遇到的困难。最后,笔者通过编制测试卷及调查问卷,以浙江省瑞安市某中学为例,对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功与能学习困难的现状调查,根据数据分析成因。通过测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及调查研究发现,导致功与能学习困难的因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表现为:一是学生对能量概念理解不到位,二是学生的基础能力薄弱,三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欠缺。导致功与能学习困难的主观因素为:一是学生缺乏对功与能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存在错误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然后,笔者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育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针对上述归因,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最后,笔者将文中的转换策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在本文中呈现。
张庆华[4](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任务小清单的设计和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学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昆明市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化学考题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初中阶段有效落实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呢?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背景下,本研究选择任务小清单作为化学学科素养落实的一种方式。任务小清单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的单子,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STSE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Ebbinghaus遗忘曲线、有效学习理论的理论支持下,本研究对任务小清单进行了设计和实践。设计和实践任务小清单的过程中,研究采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和访谈法。在研究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搜集了相关的事实资料后,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任务小清单的优化中,使任务小清单能更有效的帮助课堂教学,更有效的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机整合初中化学五个一级主题和高中化学五个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对应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和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对应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则贯穿于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几个主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对应科学探究主题,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对应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二者的整合让初中化学的素养培养变得可视化、具体化。第二、在任务小清单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上下册共十二单元一共36个任务小清单(见附录4)的物化成果。这些任务小清单来源于课本基础知识,内容上加入不同的真实情境,设计上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使用。因此,为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有效的素材。第三、将任务小清单实践于不同课型,发挥其功能最大化。课型包括新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在不同课型中应用了任务小清单后发现:不同的课例中,任务小清单的题目推送、使用方式和评价方式是不同的。结果表明,使用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小清单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任务小清单中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关注生活中的问题。不同层次的题目设置,培了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总之,任务小清单为落实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可靠的素材。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同时,充分开发出了初中化学的学科价值,为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更加复杂和抽象的化学知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培养了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常红梅[5](2020)在《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专门研究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算术在科学、数学、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清末民国时期,算术作为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和初中均设置,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2年才取消初中算术。初中算术作为小学算术的承接,是算术学科更高阶段的学习,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强调运算原理的学习与研究。初中算术同样与初中代数、几何相结合,在教科书中设置简单的代数、几何知识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初中算术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四个时期,即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6)、民国后期(1937—1949),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究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形式、内容体系、编写特点等;总结影响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整体特点;挖掘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者所持的数学教育观;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6个部分。1.清末时期,学习日本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建立中国近代新学制与新型数学课程制度。教科书编写群体主要以留日人员为主,以翻译、编译日本教科书为主。在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初定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教科书的本土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新颖性、生活化的特点。2.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民国政府建立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制订、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在模仿日本等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教科书编写逐渐本土化。教科书内容体系注重小学算术与初中算术的衔接性,凸显了初中算术实用性与生活化的特点。代表性教科书编辑者展现了先进的数学教育观,为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民国中期,中国学制系统取法欧美,1922年建立“六三三”学制。初中实行混合数学,算术与代数、几何、三角相融合编排设置。1929年转为混合与分科制并行。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坚持混合与单科并行策略,教科书呈现多元化趋势,编写出版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混合数学教科书呈现各科知识巧妙融合及融入数学史内容丰富的特点,单科初中算术教科书注重算术内部各科知识的衔接性。4.民国后期,基本沿用“六三三”学制,数学课程标准在1936年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开明书店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资源短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守教科书的出版,推动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保持平稳前进。《实验初中算术》、《国防算术》、《中级算术》的编写出版极具代表性。5.阐释1902至1949年间分数概念表述与分类表述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数概念表述经历了份数定义、商定义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复杂演变过程。分数分类表述经历了不同时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繁分数的表述演变。演变过程同样体现出分数如何使用及继承中国传统分数表述方法和接纳域外分数界的数学文化的演变。6.通过上述五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有: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日本、欧美的影响。探析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特点,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有益经验。
张静[6](2020)在《初中化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量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形成性评价的提倡,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建构初中化学计算能力评估模型,对初中生的化学计算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对学生化学计算能力水平进行定位的同时,还可以识别学生的化学计算思维,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计算的教学质量。本研究在分析化学计算能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初中化学计算能力的构成要素,即学科知识、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进而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结合初中化学计算内容的特点,将初中化学计算能力划分为识别、应用和综合三个由低到高的水平层次,并分别对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和初中化学综合计算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表现描述。然后,在表征学生化学计算能力中所涉及的变量的基础上,建构出初中化学计算能力评估模型,为初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提供依据。以初中化学计算能力评估模型和行为表现描述为依据,针对初中化学中四类计算内容的特征,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形成性评价设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具有基础、简单的特征,以新授课为载体采用即时性评价的方式;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采用作业评价的方式;有关溶液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复习课为载体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综合计算所涉及的问题情境相对复杂、知识点相对繁多,以复习课为载体采用即时性评价的方式。运用恰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设计与初中化学计算能力水平相对应的评价项目,并将其编制成教学案例,能为初中一线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姬影[7](2020)在《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许多国家都加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文献,能力培养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共识,物理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具体的物理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成为许多一线教师的困惑。本研究选取昆明市某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测试题、收集研究数据。借助Rasch模型对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及物理实验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物理学科能力表现不佳的原因与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薄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实验能力数据做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在学习与理解活动中的联想、整合能力,应用和实践活动中的预测、综合能力和创新迁移能力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因此,笔者以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为载体,结合《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所倡导的“逆向教学设计”从三方面展开研究:1.重视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学,提升学生的联想、整合能力;2.利用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3.将教育技术融入实验教具教学,提升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在研究中还撰写了《杠杆》、《平面镜成像》等案例阐述了如何借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本研究中的Rasch模型丰富了学科能力分析理论,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指明方向。逆向教学框架结合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案例可以为一线教师针对学生学科能力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霍兰婷[8](2020)在《基于可见的学习的评价单编制及应用 ——以物质的量为例》文中认为有关学生学习的可见可测评是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新西兰教育学家约翰·哈蒂创建了“可见的学习”理论,他倡导通过检测学生学习、反馈教师教学成效并基于证据改善教学的研究视角,为解决学生学习的可见可测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路径。在梳理分析有关物质的量的教材和研究文献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可见的学习”理论,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确定了评价单的开发原则和流程,建构了测评框架与内容,研制了有关物质的量的系列评价单。立足于汉中市某中学有关物质的量的教学实践,以315名高一学生为该系列评价单的施测对象,测评和访谈结果分析表明:(1)与对照班相比,使用此系列评价单均能较明显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2)与平行班相比,评价单对重点班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更突出,重点实验班测试题的平均正确率高出对照班的范围在2.73%至13.61%之间;(3)使用评价单后,平行实验班的成绩接近甚至高于重点对照班,平行实验班大部分测试题的正确率高出重点对照班的范围在1.92%至7.31%之间;(4)本研究的评价单F1、F3、F5、F7、F9测评出满足学业和素养要求的学生占比分别为50.91%、62.00%、40.00%、52.00%、40.00%。因此,本研究表明此系列评价单对学生学业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评价单不仅可以作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互学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教师诊断学情及学生素养水平的工具,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案。
陈建霞[9](2020)在《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研究》文中指出2017版课程标准明确了以化学学科素养为核心的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化学教学的重心,而化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发展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落实为出发点,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开展案例教学,总结归纳了实验探究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发展的影响,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与相关文献阅读,对国内外高中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级构成要素,依据2017版课标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划分,进一步确定了本研究中科学探究能力的二级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测评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调查问卷。其次,在理论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选取实验内容设计教学并实践。最后,通过试题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表明:实验探究教学提升了学业成绩,调动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探究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实验方案的制定”、“实施实验”、“分析现象与得出结论”和“交流与反思”四个维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制定实验方案,亲手操作检验其可行性,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与思考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直观感受。合作探究加强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质疑思维,加快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意识;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数据收集”、“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等维度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对实验探究教学持有肯定态度;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建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进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科学态度;注重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思维。教学应强调学生的过程体验与真实感受,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主动完成意义建构;主张合作学习,促进表达与交流。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表达自己、欣赏他人,形成“学习共同体”。
伍优敏[10](2020)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做好衔接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随着新高考改革的稳妥推进,学生踏入高中后不仅要适应初中到高中学习节奏的变化,还要面临着选科问题,因此衔接好初高中至关重要。对化学教科书展开衔接研究,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师正确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以便更好地进行衔接教育。基于此,本文从教科书入手,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和高中化学新教科书(2019版)的衔接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结合新教科书在体系构建、栏目设计、内容呈现上的改动情况,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先从宏观视角分析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内部结构衔接情况和栏目编写意图;再从中观和微观视角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及原子结构、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内容进行衔接案例分析。总体而言,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在结构编写上显示了迁移性与递进性,栏目设计上体现了相似性和层次性,内容编排上呈现了良好的衔接性。其次,依据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衔接点编制了教师调查问卷,对不同教龄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高中化学教师的衔接教学情况和教科书衔接内容认知情况,确定从初三进行拓展性衔接教学的实验方案。实施实践教学后,对利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拓展性衔接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认知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最后,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下衔接教学建议:(1)知识衔接铺垫基础,教师应关注不同学段的教科书,把握好知识内容的衔接;(2)方法衔接提升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与高中相衔接;(3)情感衔接形成素养,注重挖掘教科书中的情感素材,落实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初高中衔接教育有机融合。
二、化学计算题教学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计算题教学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以“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理论基础 |
第2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调查及分析 |
2.1 高一新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问卷调查 |
2.2 “宏微结合”思维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渗透现状(教师访谈) |
第3章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研究 |
3.1 人教版(2019)中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分析 |
3.2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思路 |
第4章 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实践 |
4.1 “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
4.2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
4.3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
4.4 教学成效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高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测试卷 |
附录二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访谈调查内容 |
附录三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学案 |
附录四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 |
附录五 “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宏微水平综合测评卷 |
(2)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教科书 |
1.3.2 电磁学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
2.3.1 课时安排 |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
6.2.1 外部影响因素 |
6.2.2 内部影响因素 |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归因分析和转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瑞安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学习困难转化理论基础 |
2.1 归因理论 |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建构主义理论 |
2.4 教育激励 |
2.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3 “功与能”教学内容分析 |
3.1 教材内容概述 |
3.2 课程标准及考试要求 |
3.3 近五年浙江省选考试题呈现 |
4 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的现状调查 |
4.1 功与能知识测试 |
4.2 功与能学习困难问卷调查 |
5 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归因分析 |
5.1 客观因素 |
5.2 主观因素 |
6 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转化策略及应用 |
6.1 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转化策略 |
6.2 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转化策略应用——《重力势能》新课教学设计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功与能》测试卷 |
附录2 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情况调查 |
致谢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任务小清单的设计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STSE教学观 |
2.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2.3 Ebbinghaus遗忘曲线 |
2.4 有效学习理论 |
3 任务小清单及其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的调查 |
3.1 任务小清单简介 |
3.2 任务小清单设计的切入点 |
3.3 任务小清单的精细化使用 |
3.4 问卷调查 |
3.5 教师访谈 |
4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任务小清单的设计和实践 |
4.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
4.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
4.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
4.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
4.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
4.6 任务小清单设计结语 |
4.7 任务小清单的在不同课例的应用 |
5 初中化学任务小清单运用于教学的效果分析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三次考试成绩结果 |
6 反思与展望 |
6.1 反思与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5)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1902—1911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2.1 清末时期历史背景 |
2.2 数学教育制度 |
2.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2.2.2 初中(高等小学)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2.4 高等小学用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以《高等小学用最新笔算教科书》为例 |
2.4.1 编译者简介 |
2.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2.4.3 内容简介 |
2.4.4 名词术语 |
2.4.5 具体例析 |
2.4.6 特点分析 |
2.5 初中算术教科书译作个案分析——《中学算术新教科书》 |
2.5.1 编译者简介 |
2.5.2 编写理念与主要内容 |
2.5.3 具体例析 |
2.6 小结 |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3.1 民国初期历史背景 |
3.2 数学教育制度 |
3.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3.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3.4 个案分析——以《中学校用共和国教科书算术》为例 |
3.4.1 编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3.4.3 内容简介 |
3.4.4 名词术语介绍 |
3.4.5 具体例析 |
3.4.6 特点分析 |
3.5 数学家寿孝天的数学教育观 |
3.5.1 寿孝天与杜亚泉、蔡元培 |
3.5.2 寿孝天对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贡献 |
3.5.3 数学教科书及教授法编写中体现的数学教育观 |
3.6 小结 |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4.1 民国中期历史背景 |
4.2 混合时期(1923—1928)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4.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2.4 个案分析(一)——混合数学中的算术 |
4.2.5 个案分析(二)——以《现代初中教科书算术》为例 |
4.3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3.1 课程标准的演进 |
4.3.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3.4 个案分析——以《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算术》为例 |
4.4 小结 |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5.1 民国后期历史背景 |
5.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5.2.1 数学教育制度 |
5.2.2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5.3 个案分析(一)——以《实验初中算术》为例 |
5.3.1 编写理念 |
5.3.2 主要内容、具体例析 |
5.4 个案分析(二)——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算术》为例 |
5.4.1 编者及教科书简介 |
5.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5.4.3 内容简介 |
5.4.4 具体例析 |
5.4.5 特点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1902—1949年初中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分数概念表述及分类表述之演变 |
6.1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1 分数由来及其认识 |
6.1.2 清末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3 民国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2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分类表述之演变 |
6.2.1 编译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2.2 自编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
7.1.1 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本身的影响 |
7.1.2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7.1.3 日本的影响 |
7.1.4 欧美的影响 |
7.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
7.2.1 宏观特点 |
7.2.2 微观特点 |
7.3 启示与借鉴 |
7.3.1 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传递一种文化担当 |
7.3.2 探寻教科书编写的实用性 |
7.3.3 学习教科书编着者的智慧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初中化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计算的研究现状 |
1.2.2 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访谈法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学习进阶理论 |
2.1.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学习进阶 |
2.2.2 化学计算能力 |
2.2.3 形成性评价 |
3 初中化学计算能力评估模型的建构 |
3.1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化学计算能力水平层次划分 |
3.1.1 初中化学计算内容分类 |
3.1.2 初中化学计算能力的学习进阶水平划分 |
3.2 初中化学计算能力水平的行为表现描述 |
3.2.1 有关化学式计算能力水平的行为表现描述 |
3.2.2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能力水平的行为表现描述 |
3.2.3 有关溶液计算能力水平的行为表现描述 |
3.2.4 有关综合计算能力水平的行为表现描述 |
3.3 初中化学计算能力评估模型的建构 |
4 根据评估模型对初中计算类问题进行形成性评价 |
4.1 化学式计算的形成性评价设计 |
4.1.1 教学与评价目标 |
4.1.2 主要教学过程 |
4.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形成性评价设计 |
4.2.1 作业题目编制意图 |
4.2.2 作业题目 |
4.3 有关溶液计算的形成性评价设计 |
4.3.1 主要教学流程 |
4.3.2 活动表现评价标准 |
4.4 综合计算的形成性评价设计 |
4.4.1 设计思路 |
4.4.2 主要教学过程 |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
1.1.2 中学物理课堂自制实验教具教学的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物理学科能力研究综述 |
1.2.2 物理实验教具改进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与启示 |
1.3 研究意义、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目标 |
1.3.3 研究的内容 |
1.3.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物理学科能力的相关理论 |
2.1.1 学科能力的内涵 |
2.1.2 科学能力的结构 |
2.1.3 物理学科能力的特点 |
2.1.4 中学物理学科能力要素的逻辑分析 |
2.2 中学物理实验自制教具改进的相关理论 |
2.2.1 实验的内涵 |
2.2.2 自制教具的涵义 |
2.2.3 自制教具改进的原则 |
2.3 中学物理自制实验教具教学理论 |
2.3.1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
2.3.2 关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2.3.3 关于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2.4 关于“理解”的理论 |
2.4.1 什么是理解 |
2.4.2 正确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产生理解 |
第三章 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及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分析 |
3.1 关于学生目前具有物理学科能力的程度情况 |
3.1.1 构建物理学科能力表现框架的理论 |
3.1.2 建立物理学科能力表现的转化模型 |
3.1.3 本研究关于物理测试试题的分析 |
3.1.4 依据Rasch模型分析、讨论物理学科能力 |
3.2 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分析 |
3.2.1 构建物理实验能力表现框架的理论 |
3.2.2 关于物理实验能力表现的具体指标 |
3.2.3 本研究关于物理测试试题的分析 |
3.2.4 关于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表现水平的划分标准 |
3.2.5 关于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表现的测评分析 |
第四章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与物理学科能力地培养 |
4.1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
4.1.1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
4.1.2 追求理解的设计过程 |
4.2 重视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学,提升学生的联想、整合能力 |
4.2.1 物理核心概念与联想、整合能力的关系 |
4.2.2 培养学生理解整合能力的案例一 |
4.2.3 培养学生理解整合能力的案例二 |
4.3 利用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
4.3.1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的改进与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关系 |
4.3.2 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案例一 |
4.3.3 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案例二 |
4.4 将教育技术融入实验教具教学,提升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 |
4.4.1 实验教具中的教育技术与迁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4.4.2 提升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的案例一 |
4.4.3 提升学生迁移创新能力的案例二 |
第五章 结论、反思、创新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反思、创新及展望 |
5.2.1 反思 |
5.2.2 创新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可见的学习的评价单编制及应用 ——以物质的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可见的学习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可见的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关于物质的量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评价单的建构 |
1.3.2 评价单的实践 |
1.3.3 评价单的实践反馈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行动研究法 |
1.4.3 测试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目的与价值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价值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评价单的理论基础与内容界定 |
2.1 评价单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可见的学习 |
2.1.2 认知负荷理论与可见的学习 |
2.2 评价单的内容选择 |
2.2.1 评价单测评的主要内容 |
2.2.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新课标》 |
第3章 评价单的开发与编制 |
3.1 评价单的开发 |
3.1.1 评价单的开发原则 |
3.1.2 评价单的开发流程 |
3.2 评价单的编制 |
3.2.1 学生个人评价单 |
3.2.2 同伴互评评价单 |
3.2.3 评价单设计表 |
第4章 评价单的应用 |
4.1 评价单的应用对象和应用方式 |
4.1.1 应用对象 |
4.1.2 应用方式 |
4.2 测试与访谈 |
4.2.1 测试 |
4.2.2 访谈 |
第5章 评价单的应用结果分析 |
5.1 学生个人评价单应用结果分析 |
5.1.1 物质的量评价单 |
5.1.2 阿伏加德罗常数评价单 |
5.1.3 摩尔质量评价单 |
5.1.4 气体摩尔体积评价单 |
5.1.5 物质的量浓度评价单 |
5.1.6 学生个人评价单访谈结果 |
5.2 同伴互评评价单的应用结果分析 |
5.2.1 整体分析和访谈分析 |
5.2.2 对比分析 |
5.3 使用评价单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分析 |
5.3.1 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
5.3.2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基于可见的学习理论开发编制了有关物质的量的系列评价单 |
基于可见的学习的评价单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
基于可见的学习的评价单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新课程标准内容的提出与要求 |
2.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
3.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案例研究法 |
(3)问卷调查法 |
(4)访谈法 |
二、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化学实验 |
(1)化学实验 |
(2)化学实验教学 |
2.科学探究 |
(1)科学探究 |
(2)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 |
3.科学探究能力 |
4.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 |
(1)一级构成要素 |
(2)二级构成要素 |
5.化学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关系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科学探究能力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2.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基本理论基础 |
(一)杜威“做中学”理论 |
1.杜威“做中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2.杜威“做中学”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2.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1.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2.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四、基于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
1.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框架 |
2.实验探究教学的特点 |
(二)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
1.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原则 |
2.实验探究教学设计要素 |
五、案例实践及效果分析 |
(一)实践教学设计 |
1.实践对象 |
2.实践内容 |
3.变量控制 |
4.实践教学案例 |
(1)案例一:Na_2CO_3与NaHCO_3 的性质探究实验 |
(2)案例二:Fe~(2+)、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
(3)案例三: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
(二)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
1.试题测试 |
(1)期中、期末试题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考查点 |
(2)期中、期末试题中学生科学探究题得分整体性分析 |
(3)期中、期末试题中学生科学探究题得分差异性分析 |
2.问卷调查 |
(1)调查问卷的编制 |
(2)调查问卷信效度的分析 |
(3)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访谈分析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实验探究教学提升了学业成绩 |
2.实验探究教学有效促进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
3.实验探究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
4.科学探究能力发展不明显 |
(二)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建议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1.研究创新点 |
2.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高一化学期中试卷(人教版) |
附录二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
附录三 《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10)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
1.2.2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 |
1.2.3 文献总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科书的界定 |
1.3.2 衔接的界定 |
1.4 理论依据 |
1.4.1 贝塔郎非的系统论 |
1.4.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1.4.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1.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的对象及其来源 |
1.6.3 研究的材料和工具 |
1.6.4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
2.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宏观衔接分析 |
2.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内部结构衔接分析 |
2.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栏目设计衔接分析 |
3.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中、微观衔接分析 |
3.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结构相关内容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2.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以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基础相关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2.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溶液浓度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3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3.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图表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3.3.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内容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
4.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实证研究与建议 |
4.1 高中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4.1.1 问卷调查对象 |
4.1.2 高中教师对初中教科书的熟悉程度 |
4.1.3 高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衔接教学情况 |
4.1.4 高中教师对各衔接点的认知情况 |
4.2 初三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4.2.1 问卷调查对象 |
4.2.2 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情况 |
4.2.3 初三学生对衔接知识的接受度 |
4.2.4 初三学生对教科书的看法 |
4.2.5 初三学生的科学素养 |
4.3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建议 |
4.3.1 知识衔接铺垫基础 |
4.3.2 方法衔接提升能力 |
4.3.3 情感衔接形成素养 |
5.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教科书研究结论 |
5.1.2 教学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化学计算题教学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以“必修1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D]. 孙志桢. 西南大学, 2021(01)
- [2]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中物理“功与能”学习困难归因分析和转化策略研究 ——以浙江省瑞安市某中学为例[D]. 徐晓楠.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任务小清单的设计和实践[D]. 张庆华. 西南大学, 2020(05)
- [5]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常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初中化学计算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 张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物理学科能力的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研究[D]. 姬影.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基于可见的学习的评价单编制及应用 ——以物质的量为例[D]. 霍兰婷.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9]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高中化学实验实践教学研究[D]. 陈建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D]. 伍优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