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经理层股票期权的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1)在《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转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由此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朝着持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前进。2015年,国务院曾出台相关文件对国企提出改革要求,到2020年,国企改革在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方面均需要获得决定性成效。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摆在首位,希望能够给国企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国企混改的核心不仅是在股权结构方面进行改变,而且要深入到公司治理各层面,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打造一个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公司治理体系,使得国企混改发挥出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作为大型文化央企华录集团的子公司,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首先,华录百纳选择通过现有股权转让方式进行混改,以期在产业布局方面做出调整,走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改革道路;其次,华录百纳公司控制权从国有资本转让给民间资本,符合“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混改要求;最后,国有文化企业华录百纳参与混改,展现出国家深入推进混改的坚定信念。本文主要依据的研究理论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战略联盟理论,具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选择大型国有企业华录百纳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公司治理效应进行机理分析,从而得出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积极公司治理效应的结论。总体来看,全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单概述,接着对国内外关于混改和公司治理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再分别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架构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理论概述部分,主要是针对论文所涉及到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介绍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并分析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产生的公司治理效应,随后对涉及到的理论进行简单阐述。第三章为案例介绍部分,主要对案例涉及到的国有企业华录百纳和民营企业盈峰集团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对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和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部分,着重研究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各层面具体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详尽研究。第五章为结论与启示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华录百纳为了改善业绩不佳的局面,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号召,引入市场环境中的优质民营资本参与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运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当中,对于股东治理层面、董事会与监事会治理层面、经理层治理层面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率,进而能够实现使国有资产提升价值的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华录百纳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体,发挥出了混改的监督效应;建立起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产生了混改的激励效应;塑造出多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采用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激发了混改的市场化效应。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构建兼顾各方利益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混改的监督效应;其次,实行核心人员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发挥混改的激励效应;再者,探索多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产生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最后,引入民企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助于激发混改的市场化效应。同时,本文提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选择具有共同发展诉求的民营企业,注重与民营资本进行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并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此外,还应重视实行股权激励方案,以期提升员工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公司治理产生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向了新的高度,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着眼于对公司治理结构、内部运行机制的合理建立。本文通过研究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当中发挥优势作用,并且也期望能够为其他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马波[2](2019)在《股权激励授予、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企业的繁荣,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所有权、经营权被不同的主体所掌握,也使得主体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在众多解决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约束机制中,股权激励制度是应用最广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激励制度。公司在推行股权激励制度时,能够适度的增强被激励者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有效降低由于两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成本。然而,引入股权激励这一机制,也催生了新的问题。股权激励授予前上市公司经理人会通过盈余管理降低基期业绩和股权取得成本,打压行权价格等。而财务报表盈余是由审计师和经理人共同决定的,因此,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醒审计师重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时经理人操纵财务信息的可能性。与财政部要求不匹配的是,虽然已有研究关注到了股权激励授予与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并做了大量的动因实证研究,但是却较少关注审计质量在此过程中的影响。实务案例表明,在企业公布期权激励授予公告当期和上期,被激励者就会采取向下盈余管理活动,而被激励者选择的盈余管理的模式会受到企业审计质量高低的影响,进而影响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所以,在股权激励授予的情况下,探究审计质量的高低对经理人实施盈余管方式的选择问题在实践方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选取2012年—2017年的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原始样本基础,综合运用描述性,多元线性回归,从股权激励授予这一特定公司治理行为出发,实证研究:①股权激励授予对盈余管理有何影响;②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会有何影响;③股权激励授予阶段,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方式存在哪些异质性影响。经过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股权激励的授予行为对企业经理层的盈余管理有负向的影响,经理人会产生向下的盈余操纵行为,往往是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模式来达到盈余目标;同时,审计质量对企业经理人的盈余管理同样有负向的影响,高审计质量往往会抑制经理人的盈余管理水平;在股权激励授予阶段,处于高审计质量水平下的经理人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降低利润。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股权激励授予、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根据实证结论为各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相关建议。监管层要积极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外部审计作为独立性较高的服务机构要从多方面提升审计质量,另外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要尽快出台应对措施。
郑佳正[3](2019)在《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研究 ——以鹏博士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首次运用以来,己经逐渐成为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激励机制。而我国的股权激励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如今更是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缓解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与之相应的,股权激励收益也已经成为公司管理层1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并没有发挥理想中的激励效果,部分股权激励计划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时机选择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本研究领域内的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然后对股权激励中公司管理层进行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动机、实现条件和表现方式作理论分析。分析发现,公司管理层以达成股权激励计划要求的行权条件,最大化自身股权激励收益为动机,在公司内部管理层权力相对过大,外部监管不够严格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对关键时点有意选择、对关键信息选择性披露、择机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择时行为。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制度背景和现状进行了梳理,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章节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民营上市企业鹏博士集团为案例,剖析其管理层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实施的机会主义择时行为。本文从对鹏博士公司及其股权激励方案的介绍入手,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其股权激励草案公告日前后的超额累计收益率特征,判断鹏博士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存在时机选择行为。文章分析发现,鹏博士公司管理层实施了以下机会主义择时行为:选择在公司刚刚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择机披露股权激励草案修订稿;择时披露盈余信息,为盈余管理创造条件;选择时机进行盈余管理,变相降低行权难度。本文从公司自身内部治理方面分析了鹏博士公司机会主义择时行为产生的实际条件,发现鹏博士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实际控制人进行股票质押没有意愿参与公司治理,且董事会相对缺乏独立性。本文通过测算作为激励对象的管理层的行权收益,以及对鹏博士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全过程的业绩变化及股票价格变化进行研究,来分析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鹏博士公司管理层获得了大额的股权激励收益,但激励计划结束后并没有给公司的业绩和股价带来实质提高。最后,本文从优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健全公司内部治理及完善保障股权激励计划良好运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望为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规避以上机会主义择时行为提供参考。
孙慧倩[4](2017)在《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代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2006年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正式拉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改革的序幕以来,公布或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考察股权激励实施现状不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具有“反周期性”,存在明显的择时现象。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的机会主义择时不仅会损害股东利益,增加权益资本成本,还会使得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的代理问题及其所导致的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有一系列研究关注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的机会主义择时问题,然而,由于股权激励实践起步较晚,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少。我国不同的制度和治理背景,以及关于行权价格定价基础和后续调整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是否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的代理问题?以及会导致什么形式的代理问题?什么样的公司治理机制会抑制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代理问题?需要基于我国制度背景的研究。本文以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以来至2015年底已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行权价格初始设定和后续调整两个层面,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代理问题的存在性、表现形式、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首先结合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背景,考察2006年股权激励改革以来实施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特征和实施现状;接着,对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性、表现形式以及所引发的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配合问题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然后,运用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机会主义行权价格设定行为的公司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就如何治理机会主义行权价格设定行为,并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展开对策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后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分布特征,以及围绕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的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表现为机会主义草案公告择时、选择性信息披露择时和相机盈余管理三种形式,公司管理层为了最小化行权价格从而最大化股权激励预期收益,会有意识选择在公司股价较低时公告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并且,围绕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会实施机会主义选择性信息披露择时,同时,为了配合上述机会主义择时,还会围绕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推出,进行相机盈余管理。本文研究发现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机会主义行为之间具有相互配合性和相互作用性,有助于深化和系统化对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的认识。(2)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从激励契约基本要素、公司治理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三个维度,对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大样本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授权择时程度,会随着股票期权激励方案所设定的激励总强度以及高管人员激励强度的提高而增强;同时,会随着等待期的增长而趋于严重,随着行权有效期的加长而减弱。机会主义授权择时的程度,会随着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强而减弱,因为国有控股而增大。相对于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公司管理层实施机会主义授权择时的程度会更严重;市场化程度低,不仅会强化国有控股与机会主义授权择时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会强化董事会独立性对机会主义择时程度的负向影响,同时,市场化程度低还会强化股票期权激励强度与机会主义授权择时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为多维度和多层次治理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提供了思路。(3)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理论分析,明确股票股利分配与行权价格调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股票股利分配作为替代变量,研究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结果发现,为了进一步降低行权价格,增加股票期权激励份额,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公司管理层会择机分配股票股利,以使得股票期权激励预期收益最大化,而且,上市公司所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强度越高,分派的股票股利水平就越高,从而基于股票股利分配的机会主义行权价格后续调整程度就越大。研究表明,机会主义股票股利分配是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这能够拓展有关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之间关系的理解。(4)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的影响因素。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层实施的机会主义行权价格调整程度,因为国有控股而减小,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高而减弱,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管理层实施机会主义行权价格后续调整程度就越小。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与行权价格后续调整程度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为治理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提供了经验支持。(5)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代理问题的治理策略。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从契约设计、内外部治理机制方面,展开治理策略研究表明,优化激励契约基本要素组合,提升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有效性;建立专项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相机盈余管理的监控;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实化专门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深化国有控股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公司治理外部机制,对于治理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设定中的代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胡光华[5](2015)在《股权激励公告前的信息披露机会主义择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于2006年1月1日实行以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该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公司经理层与股东的代理冲突,但是国外的很多理论和实践表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会为公司经理层进行自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机会。由于经理人拥有信息优势,当他们提前获知股权激励计划时,可能会通过影响信息披露的时间和内容,进而影响公司股价达到获得降低行权价格的目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外部监管力度不足等,这些都为经理层进行自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机会。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预案公告前是否存在着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行为,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行为对预案公告前后公司股价是否有显着影响,公司是否利用盈余管理来作为信息披露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手段,本文以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首次披露股票期权激励草案的370家上市公司作为总体样本,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分别从同比和环比两个视角,将预案公告前后披露的最近一期单季报表的净利润增长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来确定预案公告前后信息披露类型:“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研究表明,不论是基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还是基于净利润环比增长率的比较,上市公司倾向于在预案公告前披露坏消息,而将好消息推迟披露,即经理人在股票期权预案公告前存在着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择时。与此同时,以预案公告时点为0点,公告日前后最近一期单季报表披露时点为t1、t2点,通过计算预案公告前后的超额累计收益率来反映预案公告前后信息披露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表明,预案公告前最近一期报表披露日至公告日这段期间的超额累计收益率为负,但是不显着;预案公告日至预案公告后最近一期报表披露日后30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累计收益率为正,其中公告日至公告后一期报表披露日以及报表披露日后30个交易日这两个区间的超额累计收益率也显着为正。由此表明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行为对公司股价产生了影响,且有利于实现较低的行权价格。此外,我们对上市公司预案公告前四个季度以及预案公告后一个季度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但是预案公告前四个季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存在下降的趋势,其中预案公告前最近一个季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最低,预案公告后一个季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又开始上升。即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用盈余管理来达到信息披露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最后,本文以研究中的发现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受信息披露机会主义择时的影响为基础,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等方面对如何完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提出了建议。
朱海英[6](2014)在《控制权配置视角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控制权理论是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决定公司资源配置的权力。公司控制权是一个制度设计问题,包括权力机关设置、权力产生基础、权力分解与配置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对分离态势,公司内外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函数、利益实现方式、参与治理程度等均不同。通过对公司控制权的分析,可以理清这些与企业有直接契约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随着我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相关措施陆续成形,股权激励在我国日益正规化和制度化。但由于制度和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仍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效能低下,股东大会权力弱化,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模式和控制体系理论正在日益完善,但现实中在企业里并不拥有充分剩余索取权的经理层往往拥有充分控制权,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经理可能会利用控制权来满足自己的私人利益。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间控制权配置对公司股权激励偏好的行为选择以及股权激励的实施效应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从控制权配置视角对股权激励的偏好行为以及股权激励效应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控制权配置状态划分为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三个层面,并将各层面的控制权统一起来构建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及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机理;建立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的影响,并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法构建股权激励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短期市场效应和长期业绩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股权激励效应最优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论文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了本文预期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通过对控制权配置、股权激励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章节的分析提供研究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发现,现有文献多从大股东控制权角度研究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的影响,而从控制权配置整体视角系统研究股权激励的成果并不多,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指标多选择超额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研究方法上还有待深入挖掘,特别是计量模型的应用。这些发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第三章为理论分析。本章将控制权配置划分为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三个层面,并综合这三个维度建立了控制权配置的综合模型;结合我国的实际阐述了股权激励效应的主要表现和应用约束,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对股权激励偏好及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企业经理人的目标函数及效用函数与股东不完全一致,导致经理人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和股东利益受损,而股权激励有利于股东与经理人利益的一致与整合,从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治理结构。股权激励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外部竞争性市场,更受到内部治理机制的制约,而作为内部治理结构核心的控制权配置成为影响股权激励效应发挥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董事会层面控制权配置入手,分析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型下股权激励效应的差异;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中,随着大股东控制权的减弱,股东监督动力降低,股权激励偏好增强,权利制衡使得股权激励效应提升;经理层控制的董事会中,经理层权利过大容易引发内部人利用股权激励寻租,故股权激励偏好较强,而股权激励效应较弱;独立或制衡的董事会中,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权利制衡推动“三权分控”局面稳定性增强,股权激励效应提高。第四章为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的影响。本章以2006年至2012年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下股权激励偏好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特征、董事会结构及总经理状态均可对股权激励偏好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且总经理由大股东委派的控制权配置模式,股权激励的偏好最强。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权较大时,其监督动力和对经营者职位的威胁够大,导致企业的股权激励偏好较低;经理层控制权比较大时,经理层容易利用信息优势,借助股权激励进行寻租,导致企业股权激励偏好偏高;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且总经理由大股东委派的独立或制衡的董事会中,更容易出现大股东与经理层合谋,利用股权激励谋取私利,故企业的股权激励偏好最强。第五章为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短期效应的影响。本章以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深市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股权激励短期市场反应;并利用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构建股权激励短期市场效应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研究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下短期效率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市场能够识别企业公布的股权激励信息,并产生积极的市场反应,但是由于存在内幕交易现象,往往使得股权激励消息提前泄露,导致市场反应提前;大股东特征能对股权激励短期市场效应具有显着的影响,而董事会结构和总经理状态对股权激励短期市场效应不存在显着影响,股东、董事会及经理权利相互制衡的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式下的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最优。研究表明,大股东控制权较大时,容易出现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冲突,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股权激励效应降低;董事会结构和总经理的任命方式不会对股权激励效应产生显着影响;权利相互制衡的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式,挤压了各主体单独寻租的能力和空间,此时的股权激励效应最优。第六章为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长期效应的影响。本章以经行业和年度调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长期产出,利用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构建股权激励长期业绩效应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长期业绩效应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下长期效率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特征与总经理状态对股权激励长期效应存在显着影响,董事会结构对股权激励长期效应不存在显着影响。研究发现,总经理状态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对股权激励效应产生显着影响,但从长期看由于总经理状态涉及到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权以及与总经理的合谋动机对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具有显着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若干启示和建议,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公司控制权配置入手研究股权激励的效应,研究视角比较新。本文从股东、董事会、经理三个层面研究控制权配置特征,并结合三个维度提出了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型,研究了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及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认为股权激励与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式应该相匹配,若控制权配置不当,股权激励不但不能起到激励效果,反而会成为寻租工具。(2)采用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中BC(1995)模型构建股权激励效应模型和因素分析模型,研究方法比较新。国内外有关股权激励效应的文献多数直接以超额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股权激励短期和长期效应,本文考虑股权激励的投入和产出,采用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计算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效应和长期业绩效应,并建立因素分析模型研究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3)采用“控制权配置→偏好行为→行为效应”的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比较新。以往文献多数直接研究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了“控制权配置—偏好行为—行为效应”的模式,先论证控制权配置对公司股权激励偏好行为的影响,然后再探讨其对效应的影响,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具体、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4)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当前股权激励效应发挥的关键是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控制权配置模式。研究发现,在董事会独立程度强,权利相互制衡有效的情况下,股权激励效应最优。因此,应通过协议转让、配售等方式逐步形成股权结构的制衡状态;建立有效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强化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供经理人的竞争和选择机制等手段优化控制权配置模式,提高股权激励效应。
王烨,盛明泉[7](2013)在《国资控股、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替代效应》文中指出以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间公布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中在职消费替代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内部股权结构和外部市场化进程对上述替代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职消费对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选择行为存在显着的替代效应,即在职消费高的公司,更不倾向于选择股权激励;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弱化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之间的替代效应,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在职消费对股权激励计划选择的替代效应越弱;公司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强化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之间的替代效应,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职消费对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选择的替代效应趋于增强。这意味着,改善国资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制衡,可以有效抑制高管的道德风险,并将促成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激励契约;增加在职消费对于高管的不可获得性,改变在职消费契约成本与股权激励契约成本之间的对比,可以促使股权激励契约被更多选择。
王晔,陈镜宇[8](2012)在《经营者股票期权实践分析文献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经营者股票期权(简称ESO)是指将股票期权这一概念借用到企业管理中形成的一种激励制度,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本文简述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并对经营者股票期权实践分析文献进行总结与述评。
林雪[9](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股权激励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上市公司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通过让经营者持有一部分股权,从而使经营者具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身份,由此刺激经营者创造优秀业绩,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根据现代激励理论,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是适合现代企业长期发展的激励手段。从国外经验和实践情况来看,通过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与股东价值的增值。我国上市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股权激励的早期探索,但由于相关政策的缺乏,早期股权激励制度的建立走过了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且激励效果不明显;2005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展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股权激励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从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己有的股权激励实践情况,了解借鉴国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经验。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新《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行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新情况,并对一些具有代表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出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的策略方案,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希望为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激励之路做些贡献。
夏彬[10](2012)在《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机制及其效率的检验》文中提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办法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调动经理层的积极性,是当前企业薪酬制度需要改革的重要问题。薪酬激励机制必须与业绩评价系统相配合,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实现激励效应。当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传统会计指标,容易被人为操纵,不能度量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容易导致管理层短期化行为等缺陷,一直约束着国内目前企业业绩评价制度。1982年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提出的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型业绩评价方法获得了成功。本文分为六个部分来讨论基于EVA的经理层薪酬制度构建及激励效率问题。第一部分通过阐述当前经理层薪酬制度,如年度奖金制度、年薪制等,找出其内在的缺陷和不合理,提出基于EVA的经理层薪酬激励制度。第二部分评价经理层薪酬的主要指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两个基于EVA的经理层薪酬理论制度,即EVA红利银行制度、EVA股票期权制度,对EVA红利银行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EVA经理层薪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激励制度下所出现的管理层只关心短期目标的行为,既体现了经理层业绩,又保障了股东利益。第四部分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米勒一莫迪利安尼的资本结构模型(MM)、经济附加值模型(EVA)三大理论公式为构建基础,重点说明EVA指标构建过程。第五部分从实证角度,以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EVA与会计指标对经理层薪酬的激励效率。实证结果进一步证明,在会计指标薪酬制度中加入EVA和EVA,对经理层的激励效果更加明显。本文最后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在实施EVA薪酬激励制度需要主要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政策和建议,期望能够给中国企业实施薪酬激励制度改进有所帮助。
二、论经理层股票期权的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经理层股票期权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
1.2.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1.2 公司治理 |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
2.2.1 增强国有经济影响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2.2.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国企运营效率 |
2.2.3 优化国企资源配置,推动各类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 |
2.3.1 建立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产生监督效应 |
2.3.2 实施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措施产生激励效应 |
2.3.3 联合民营资本的资源优势产生资源整合效应 |
2.3.4 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产生市场化效应 |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2.4.1 产权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4 战略联盟理论 |
3 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介绍 |
3.1 案例涉及的公司简介 |
3.1.1 国有企业华录百纳简介 |
3.1.2 民营企业盈峰集团简介 |
3.2 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
3.2.1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3.2.2 整合多渠道业务资源,改善业绩不佳局面 |
3.2.3 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3.2.4 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市场化运作方式 |
3.3 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 |
3.3.1 分析市场形势并启动混改 |
3.3.2 停牌筹划引入优质股东资源事项 |
3.3.3 对盈峰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股份转让 |
3.3.4 履行外部决策审批程序及过户登记 |
4 华录百纳混改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
4.1 华录百纳混改对股东治理层面的影响 |
4.1.1 国有股权比例降低,提升公司股权制衡度 |
4.1.2 民营企业股东控股,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 |
4.1.3 实行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
4.2 华录百纳混改对董事会与监事会治理层面的影响 |
4.2.1 民企股东入驻董事会,降低董事会行政化色彩 |
4.2.2 董事会引入从业经验丰富成员,探索精品化和产业链整合战略 |
4.2.3 监事会成员兼顾各方利益,增强监事会独立性 |
4.3 华录百纳混改对经理层治理层面的影响 |
4.3.1 借鉴民企经营理念,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
4.3.2 选聘民企职业经理人,实现经理层政企分开 |
4.3.3 适当保留核心高管人员,保证公司经理层稳定 |
4.3.4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升经理层管理积极性 |
4.4 华录百纳混改的公司治理效应机理分析 |
4.4.1 形成多元化利益关系体,发挥混改的监督效应 |
4.4.2 实行内部股权激励计划,产生混改的激励效应 |
4.4.3 塑造多业态融合商业模式,实现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 |
4.4.4 采用市场化经营理念,激发混改的市场化效应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构建兼顾各方利益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混改的监督效应 |
5.1.2 实行核心人员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发挥混改的激励效应 |
5.1.3 探索多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产生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 |
5.1.4 引入民企经营管理理念有助于激发混改的市场化效应 |
5.2 启示 |
5.2.1 科学制定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具有共同发展诉求的民营企业 |
5.2.2 建立长期有效的股权激励措施,提升员工参与度与积极性 |
5.2.3 引入具有协同作用的民营资本,注重与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 |
5.2.4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股权激励授予、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在逻辑 |
1.4 本文研究创新和研究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 审计质量的相关文献综述 |
2.4 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
2.5 概括性评论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相关理论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机会主义行为理论 |
3.1.3 声誉理论 |
3.1.4 深口袋理论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股权激励授予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3.2.2 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3.2.3 股权激励授予下,审计质量高低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异质性 |
4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核心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基本检验模型设计 |
5 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股权激励样本描述性统计 |
5.4 不同股权激励样本组盈余管理差异比较 |
5.5 回归分析 |
5.5.1 股权激励授予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
5.5.2 股权激励授予样本的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
5.5.3 样本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样本的分组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 |
6.2.2 优化审计市场,提升审计人员职业素养 |
6.2.3 重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研究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研究 ——以鹏博士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股权激励和机会主义择时相关基础理论 |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四、管理层权力理论 |
第二节 机会主义择时的动机、条件和表现方式 |
一、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的动机 |
二、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的条件 |
三、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的表现方式 |
第三节 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制度背景和现状 |
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沿革 |
二、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二章 鹏博士公司及其股权激励方案概述 |
第一节 鹏博士公司概况 |
一、鹏博士公司主营业务 |
二、鹏博士公司案例在本研究中的适当性 |
第二节 鹏博士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一、股权激励方案决策和实施过程 |
二、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及分配情况 |
三、行权和授予价格 |
四、行权和解锁条件 |
第三章 鹏博士公司机会主义择时行为分析 |
第一节 鹏博士公司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行为判断 |
一、事件研究法计算过程 |
二、事件研究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鹏博士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择时行为表现 |
一、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后相机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
二、择机披露股权激励草案修订稿 |
三、择机披露盈余信息 |
四、择机进行盈余管理 |
第三节 鹏博士公司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条件 |
一、鹏博士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分散 |
二、鹏博士公司实际控制人进行股权质押 |
三、鹏博士公司董事会相对缺乏独立性 |
第四节 鹏博士公司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经济后果 |
一、鹏博士公司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收益测算 |
二、鹏博士公司股权激励前后业绩变化 |
三、鹏博士公司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的其他不利影响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代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最优契约理论 |
2.1.2 管理层权力理论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的代理问题研究 |
2.2.2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的代理问题研究 |
2.3 文献简评 |
第三章 股权激励制度演进与现状考察 |
3.1 股权激励制度演进 |
3.1.1 股权激励实践探索阶段 |
3.1.2 股权激励制度规范阶段 |
3.2 股权激励现状考察 |
3.2.1 股权激励授予的年度分布 |
3.2.2 股权激励授予的行业分布 |
3.2.3 股权激励模式特征 |
3.2.4 股权激励强度特征 |
3.2.5 股权激励有效期与禁售期 |
3.2.6 股权激励行权情况 |
3.3 本章研究总结 |
第四章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的代理问题研究 |
4.1 机会主义择时与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初始设定 |
4.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2 研究设计 |
4.1.3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后累积超额收益率分布特征分析 |
4.1.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后信息披露特征分析 |
4.1.5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后盈余管理特征分析 |
4.1.6 本节研究总结 |
4.2 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机会主义择时的影响因素 |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2 研究设计 |
4.2.3 实证分析 |
4.2.4 稳健性检验 |
4.2.5 本节研究总结 |
4.3 本章研究总结 |
第五章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的代理问题研究 |
5.1 股票期权激励、股票股利分配与行权价格后续调整 |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2 实证分析 |
5.1.3 本节研究总结 |
5.2 公司治理机制与行权价格后续调整 |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2 实证分析 |
5.2.3 本节研究总结 |
5.3 本章研究总结 |
第六章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设定中代理问题的治理策略研究 |
6.1 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代理问题的治理策略 |
6.1.1 优化激励契约基本要素组合,提升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有效性 |
6.1.2 建立专项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相机盈余管理的监控 |
6.1.3 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实化专门委员会的监督职责 |
6.1.4 深化国有控股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克制内部人控制 |
6.1.5 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
6.2 行权价格后续调整中代理问题的治理策略 |
6.2.1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内部环境 |
6.2.2 完善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界定政府管制 |
6.2.3 发挥董事会治理作用,约束管理层权力 |
6.2.4 持续提升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机制约束功能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中存在机会主义择时行为 |
7.1.2 股权激励公司存在基于股票股利分配的机会主义行权价格后续调整行为 |
7.1.3 机会主义行权价格初始设定受契约要素和内外部治理机制因素影响 |
7.1.4 机会主义行权价格后续调整受内部治理和制度环境因素影响 |
7.1.5 优化激励契约设计建立专项信息披露能控制行权价格初始设定代理问题 |
7.1.6 强化和健全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抑制行权价格设定代理问题 |
7.2 研究创新 |
7.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7.2.2 研究框架的创新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3.1 围绕股票期权授权的选择性信息披露择时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3.2 围绕股票期权授权的相机盈余管理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股权激励公告前的信息披露机会主义择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一、股权激励与委托代理理论 |
二、股权激励与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研究现状 |
一、基于公司业绩视角的股权激励研究 |
二、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股权激励研究 |
三、基于信息披露视角的股权激励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股权激励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一、酝酿时期 |
二、试点时期 |
三、整顿时期 |
四、推广时期 |
五、完善时期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股权激励机会主义择时的理论分析 |
一、经理人作为理性“经济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
二、公司治理不完善,为经理人进行机会行为提供机会 |
三、外部监管不严,为经理人进行机会主义行为提供可能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三、样本公司的总体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信息披露机会主义择时的检验 |
一、“好坏”消息的界定及变量定义 |
二、信息披露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三、总结 |
第四节 关于预案公告前后CAR值的分布特征检验 |
一、超额累计收益率(CAR)的计量 |
二、预案公告前后CAR值的分布特征 |
三、总结 |
第五节 预案公告前后盈余管理的检验 |
一、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二、预案公告前后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关于信息披露择时的稳健性检验 |
二、关于预案公告前后CAR分布特征的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提高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二、规范信息披露体系,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
三、发展并健全经理人市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控制权配置视角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控制权配置 |
1.3.2 股权激励 |
1.3.3 股权激励效应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安排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控制权配置相关研究 |
2.1.1 控制权配置模式 |
2.1.2 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 |
2.1.3 控制权配置的企业价值效应 |
2.1.4 控制权配置其他效应 |
2.1.5 控制权配置研究述评 |
2.2 股权激励相关研究 |
2.2.1 股权激励影响因素 |
2.2.2 股权激励的企业价值效应 |
2.2.3 股权激励的其他效应 |
2.2.4 股权激励研究述评 |
2.3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关系 |
2.3.1 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的影响 |
2.3.2 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
2.3.3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关系研究述评 |
2.4 小结 |
3. 理论分析 |
3.1 控制权配置主要层次 |
3.1.1 股东层面控制权配置 |
3.1.2 董事会层面控制权配置 |
3.1.3 经理层面控制权配置 |
3.1.4 公司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型 |
3.2 股权激励效应主要表现 |
3.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特征 |
3.2.2 股权激励的长期业绩效应 |
3.2.3 股权激励的短期市场效应 |
3.2.4 股权激励效应的应用约束 |
3.3 控制权配置模式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
3.3.1 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
3.3.2 经理层控制的董事会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
3.3.3 独立或制衡的董事会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偏好的影响 |
4.1 研究假设 |
4.1.1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偏好 |
4.1.2 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式与股权激励偏好 |
4.2 研究设计 |
4.2.1 变量设计 |
4.2.2 模型设定 |
4.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描述性统计 |
4.3.1 控制权配模式统计 |
4.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分析 |
4.4.1 相关系数分析 |
4.4.2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偏好的实证结果 |
4.4.3 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式与股权激励偏好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短期效应的影响 |
5.1 股权激励效应的度量 |
5.2 研究假设 |
5.2.1 股权激励短期市场反应 |
5.2.2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短期效应 |
5.3 研究设计 |
5.3.1 事件研究法 |
5.3.2 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模型构建 |
5.3.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 描述性统计 |
5.4.1 控制权配置模式与短期产出统计 |
5.4.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5 实证分析 |
5.5.1 股权激励短期市场反应 |
5.5.2 分组样本的股权激励短期效应比较 |
5.5.3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短期效应 |
5.5.4 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式与股权激励短期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6. 控制权配置对股权激励长期效应的影响 |
6.1 研究假设 |
6.1.1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长期效应 |
6.1.2 控制权配置模式与股权激励长期效应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6.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 描述性统计 |
6.3.1 控制权配置模式与长期产出统计 |
6.3.2 长期产出描述性统计 |
6.4 实证分析 |
6.4.1 分组样本股权激励长期效应比较 |
6.4.2 控制权配置与股权激励长期效应 |
6.4.3 控制权配置综合模式与股权激励长期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经营者股票期权实践分析文献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 |
(一) 经营者股票期权在国外的发展。 |
(二)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在国内的实践 |
1、ESO在国内起步较晚。 |
2、ESO长期存在实施障碍。 |
3、ESO的会计处理长期得不到规范。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 |
1、对实施股票期权后公司股价变化的研究。 |
2、对实施股票期权后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研究。 |
3、对股票期权经理人的私人认知价值的研究。 |
4、股票期权激励理论的新发展 |
(二) 国内文献 |
1、对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可行性研究。 |
2、股票期权对市场的要求。 |
3、实施中的障碍。 |
4、其他方面。 |
(9)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状况评述 |
三、 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概述 |
一、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 |
(二) 股权激励是一种与企业增值相关的对人的价值回报机制 |
(三) 股权激励是一种企业控制权激励 |
二、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一) 委托代理理论 |
(二) 人力资本理论 |
(三) 产权理论、剩余控制权与利润共享 |
(四) 交易费用理论 |
(五) 博弈论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与现状 |
一、 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发展阶段 |
(一) 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高管人员持股阶段 |
(二) “变通”股权激励的探索阶段及其主要模式 |
(三) 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阶段 |
二、 我国股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股权激励方式不灵活且盲目 |
(二) 绩效衡量指标设置不够科学 |
(三) 激励水平过度和激励成本过高 |
(四) 股权激励在机制建立上的短期化问题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
(一) 股票期权例证——同方案例 |
(二) 限制性股票例证——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
(三) 股票增值权例证——美克国际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
第四章 国外股权激励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美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情况 |
(一) 股票期权法律制度 |
(二) 美国股票期权的快速发展 |
三、 亚洲国家的股权激励制度 |
第五章 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
一、 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趋势 |
(一) 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法规 |
(二) 股权激励形式的多样化 |
(三) 股权激励范围和对象的扩大 |
(四) 股权激励额度的逐步放开 |
(五) 行权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
(六) 绩效指标的合理和多样化 |
二、 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 转变思想,改革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 |
(二) 健全资本市场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三) 建立和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 |
(四) 建立公平竞争的产品与服务市场 |
(五)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机制及其效率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导论 |
1.1 EVA 的概念与研究背景 |
1.1.1 EVA 的概念 |
1.1.2 价值管理时代公司股东与经理层目标的非一致性 |
1.1.3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4 国内外 EVA 的实施现状 |
1.2 EVA 的重要理论基础 |
1.2.1 企业价值理论 |
1.2.2 剩余收益理论 |
1.2.3 委托代理理论 |
1.3 EVA 的其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1.1 EVA 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
1.3.1.2 关于 EVA 会计项目调整的研究 |
1.3.1.3 EVA 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
1.3.1.4 基于 EVA 薪酬激励合同的研究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2.1 国内关于 EVA 背景和计算方法的介绍 |
1.3.2.2 EVA 与我国企业市场价值关系的研究 |
1.3.2.3 关于 EVA 会计项目调整的研究 |
1.3.2.4 EVA 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
1.3.2.5 基于 EVA 薪酬激励合同的研究 |
1.4 对相关文献的简要评价 |
1.5 选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1.6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现有经理层薪酬的评价指标及其缺陷与 EVA 的引入 |
2.1 经理层薪酬的主要评价指标 |
2.1.1 财务指标 |
2.1.2 非财务指标 |
2.1.3 现有经理层薪酬的评价指标的缺陷 |
2.2 导入 EVA 的薪酬激励及其特点 |
2.2.1 EVA 薪酬激励方式更加容易实现 |
2.2.2 EVA 薪酬激励计划实现方式更为直观 |
2.2.3 EVA 薪酬激励计划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激励效应 |
2.2.4 EVA 薪酬激励引入了人力资本观念 |
2.2.5 EVA 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3 EVA 经理层薪酬激励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 EVA 红利银行设计 |
3.1.1 EVA 红利银行的不足 |
3.1.2 EVA 红利银行的改进 |
3.2 基于 EVA 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
3.2.1 股票期权理论 |
3.2.2 基于 EVA 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
3.2.3 EVA 股票期权激励与一般股票期权激励的比较 |
4 EVA 指标的构建及会计调整 |
4.1 EVA 指标构建方法的一般介绍 |
4.2 EVA 指标的会计调整 |
4.2.1 会计调整的目的和原则 |
4.2.2 国内外 EVA 指标会计调整之间的比较 |
4.3 本文 EVA 指标的构建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EVA 指数构建的模型 |
4.3.2 会计指标的调整 |
4.3.3 EVA 指数构建的数据来源、说明及处理 |
5 经理层 EVA 薪酬激励机制效率的实证检验 |
5.1 基于 EVA 的经理薪酬激励效率模型的构建 |
5.1.1 实证研究方法与步骤 |
5.1.2 基于 EVA 的经理薪酬激励效率的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
5.2 变量的选取与样本数据 |
5.2.1 变量选取 |
5.2.2 变量处理 |
5.2.3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3 实证分析过程 |
5.3.1 会计指标与薪酬的相关分析 |
5.3.2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会计指标 |
5.3.3 主成分分析消除多重共线性 |
5.3.4 EVA 与薪酬回归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传统薪酬激励制度下会计指标对薪酬影响力分析 |
5.4.2 引入 EVA 的薪酬激励效率分析 |
5.4.3 引入 EVA 的薪酬激励效率分析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EVA 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 |
6.3 政策建议 |
6.3.1 公司实施 EVA 薪酬激励应该考虑的因素 |
6.3.2 审慎框架下谨慎引入 EVA |
6.4 研究不足 |
6.5 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经理层股票期权的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 张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股权激励授予、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马波.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股权激励中机会主义择时行为研究 ——以鹏博士公司为例[D]. 郑佳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格代理问题研究[D]. 孙慧倩.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8)
- [5]股权激励公告前的信息披露机会主义择时研究[D]. 胡光华. 安徽财经大学, 2015(05)
- [6]控制权配置视角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D]. 朱海英.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7]国资控股、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替代效应[A]. 王烨,盛明泉. 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 [8]经营者股票期权实践分析文献述评[J]. 王晔,陈镜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20)
- [9]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D]. 林雪.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10]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机制及其效率的检验[D]. 夏彬. 广东商学院, 2012(01)
标签:股票期权论文;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论文; 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股权激励行权论文; 股权激励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