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孟琳[1](2019)在《KIT基因双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80%,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预后受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直径及核分裂像影响,仅按照肿瘤直径将≤2cm的GIST称为“小间质瘤”,>2cm称为“临床显着型间质瘤或大间质瘤”,二者均起源于胃肠道起搏细胞ICC(interstitial of Cajal),受kit/PDGFRA(70%85%)基因突变驱动,但大、小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明显不同。因此究其根本,遗传学上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文献报道KIT基因双突变模型小鼠较单突变小鼠中位生存期延长、肿瘤生长减缓,提示双突变可能阻滞肿瘤生长,但KIT基因双突变阻滞生长的机制不明。[目的]研究胃大、小间质瘤KIT基因表达差异,探讨胃小间质瘤惰性生长行为的机制,以便获得大间质瘤的靶向治疗的位点;探讨KIT基因双突变导致胃肠间质瘤停滞生长的机制及对PI3K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方法]1.建立入组标准,收集胃大、小间质瘤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差异及临床病理学特点,行KIT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分析二者间KIT基因突变的异同点。2.构建KIT V560D单突变、T670I单突变和V560D/T670I双突变模板,转染至工具细胞株293T,观察KIT基因双突变对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对PI3K 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结果]1.胃大、小GISTs与性别、解剖学部位、细胞学亚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2.胃GISTs多见于≥50岁的患者。3.胃小GISTs多合并消化道癌。4.GISTs主要是KIT基因突变后形成的间叶源性肿瘤,多见exon 11的“550-580”热点区突变。5.具有生长潜能的胃小GISTs和生长旺盛的胃大GISTs存在ATM和APC等其他基因联合突变。6.二代测序检测出的1例双突变KIT exon 11 W557G/exon 17 N822Y,分组为生长潜能小GISTs,提示该双突变位点效应可能具有促生长作用。8.293T细胞KIT V560D/T670I双突变组在培养72h后生长逐渐缓慢,最终低于单突变V560D组。9.KIT V560D/T670I双突变组的c-kit、PI3K、AKT、pAKT、pY568+570和pY72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V560D单突变组。10.KIT V560D/T670I双突变组的KIT、PI3K和AKT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V560D单突变组。[结论]1.胃GISTs多见于≥50岁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组织学亚型以梭型细胞亚型多见。2.高通量基因检测表明KIT基因突变仍是胃GISTs发生发展的主要驱动基因。3.生长潜能的胃小GISTs和生长旺盛的胃大GISTs明显与KIT突变相关。4.KIT基因双突变细胞株增殖水平低于单突变细胞株可能与KIT双突变后KIT及PI3K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邓天麟[2](2019)在《Cajal样间质细胞调控oddi括约肌运动及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自1887年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且清楚地认识到其对胆胰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前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SO的解剖及功能异常与多种胆胰疾病有关,如原发胆管色素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先天性胆胰管合流异常、急性胰腺炎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等。由于SO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目前对其功能调控的基础研究明显滞后。内镜下SO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于SOD的治疗的近期效果满意,但是EST相关并发症及其后肠胆反流的发生仍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SO的自主动力本质上是肌源性的,存在多种神经以调节其运动,同时协调SO运动与十二指肠,胆囊和胃的运动。SO动力的改变可能是来自于神经和生物活性物质在平滑肌水平上的信号的整合,SO中兴奋的起源和传导机制仍不清楚。已描述在胃肠道中存在产生摆动性电活动的特殊的起搏细胞,即Cajal样细胞(interstitial Cajal-like cells,ICLCs),产生独特的电模式驱动慢波在这些细胞内的传播。ICLCs缺失与肠慢波活动消失相关。我们在前期对豚鼠胆囊动力的研究中发现,胆囊组织中存在与胃肠道内Cajal细胞形态功能相似的间质细胞称为Cajal样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ajal-like cells)ICLCs,去除ICLCs的胆囊肌条慢波频率、振幅和肌张力均显着下降,提示ICLCs在调节胆囊动力中起重要作用。SOD是无显着病理解剖情况下的SO动力功能失调引起的腹痛、肝脏或胰酶升高、胆道扩张或胰腺炎发作。国内外近20年的研究逐渐认识到,SOD与胆道系统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在前期工作中通过内镜下SO测压发现,SOD患者的SO基础压力升高,收缩幅度变大,收缩频率加快。这样的结果提示我们SO兴奋性升高是SOD发生的重要环节。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逼尿肌中c-kit阳性ICLCs较正常逼尿肌明显增多,平滑肌细胞之间过多的电偶联可以解释逼尿肌兴奋性增高的现象,并提出c-kit阳性ICLCs可能成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靶点。我们从泌尿系的研究结果中得到启发,SOD中亦存在SO的过度活动。于是我们推测:SO中若存在ICLCs,SOD情况下SO张力增高可能通过影响ICLCs实现的,SOD情况下ICLCs是否发生改变,若有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与SO的过度活动有关。c-kit是ICLCs的特异性标记物,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第三亚类,其与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结合后所启动的信号通路在ICLCs的发育、分化及表型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自发性c-kit突变的动物,如W/Wv小鼠及Ws/Ws大鼠白色斑点基因位点(为c-kit的等位基因)突变,因c-kit的活力明显下降,而致ICLCs不能正常发生及发育。这充分说明c-kit在ICLCs发生、发育及表型维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推测:SOD中若存在ICLCs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c-kit及scf基因异常表达有关。综合前面证据与假说:本研究分为三部分内容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提供SO中存在ICLCs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证据;第二部分:去除ICLCs后SO肌电生理活动是否发生改变,ICLCs的形态、数量是否发生改变;第三部分:SOD中若存在ICLCs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与c-kit及scf基因异常表达有关。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述SO的运动模式以及SOD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1.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c-kit阳性细胞与SMC及神经纤维的关系:选取健康成年豚鼠10只,制备豚鼠壶腹部全层铺片,分别用c-kit酪氨酸激酶免疫荧光化学染色、SMA免疫荧光化学染色、PGP9.5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ICLCs、SMC以及神经纤维,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2.透射电镜观察豚鼠SO内ICLCs形态学特征:健康成年豚鼠10只,制备豚鼠壶腹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ICLCs与SMC以及神经纤维的关系。3.评价豚鼠ICLCs破坏前后SO肌电力改变:45只成年豚鼠,记录生理状态下豚鼠SO肌电活动变化,生理状态下肌电活动监测结束后,与亚甲蓝、532nm兰光反应,检测ICLCs破坏对oddi括约肌肌电力的影响。4.观察ICLCs破坏后豚鼠SO内ICLCs的形态学改变:(1)15只成年豚鼠,分为对照组、亚甲蓝染色组、亚甲蓝+兰光照射组进行肌电力检测。(2)利用透射电镜观察ICLCs是否发生形态学改变。5.观察亚甲蓝、兰光干预后豚鼠SO内ICLCs的数量改变(1)15只成年豚鼠,分为对照组、亚甲蓝染色组、亚甲蓝+兰光照射组进行肌电力检测。(2)利用免疫荧光观察ICLCs是否发生数量改变。6.检测亚甲蓝、兰光干预后豚鼠SO内c-kit、scf蛋白表达量的改变(1)15只成年豚鼠,分为对照组、亚甲蓝染色组、亚甲蓝+兰光照射组进行肌电力检测。(2)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c-kit、scf的蛋白表达是否发生改变。7.豚鼠SOD模型的建立:60只成年豚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腹探查术,SOD模型建立组行胆囊切除术。饲养30日后对两组豚鼠分别进行SO压力检测,进行比较。。8.免疫荧光检测豚鼠SOD状态下c-kit阳性细胞计数:免疫荧光对对照组及实验组SO压力、频率明显改变的豚鼠进行c-kit阳性细胞定位及表达情况测定。利用ImagJ软件进行细胞计数。9.检测两组中豚鼠SO组织c-kit、scf表达水平采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组SO压力、频率明显改变的豚鼠SO组织中c-kit、scf的蛋白表达量。10.观察两组豚鼠SO超微结构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及实验组SO压力、频率明显改变的豚鼠SO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1.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c-kit阳性细胞与SMC及神经纤维的关系: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有大量的c-kit阳性表达的ICLCs存在于豚鼠SO组织中,并分布于平滑肌肌层或肌束。可见PGP9.5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存在于SO组织中,其周围分布ICLCs。2.透射电镜观察豚鼠SO内ICLCs形态学特征:透射电镜观察到在豚鼠SO组织中,有呈纺锤形、向外伸展突起的ICLCs广泛分布。其细胞核周围胞质较少,有丰富的线粒体、核糖体,大量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并且ICLCs与神经纤维紧密相连,其间可见高电子致密度的轴芯和电子致密度低的囊泡,提示在解剖及功能上密切相关。ICLCs相邻与SMC,其二者呈平行关系,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3.评价豚鼠ICLCs破坏前后SO肌电力改变:针式吸附电极记录到豚鼠离体SO峰电位活动波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多为双向波,生理状态下豚鼠SO肌电活动呈规律的波形图,15只豚鼠振幅在0.63±0.07mV,频率为27.9±1.91次/min。经亚甲蓝染色组我们可以发现SO仍有肌电活动,振幅频率26.81±1.87(次/min),振幅0.61±0.06mV,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亚甲蓝与兰光破坏ICLCs组的15只豚鼠,我们可以发现SO肌电活动基本消失,振幅为0.16±0.03mV,频率为9.92±1.52次/min。经统计学分析,ICLCs破坏组与对照组及亚甲蓝染色组振幅和频率具有显着差异(P<0.05)。4.观察ICLCs破坏后豚鼠SO内ICLCs的形态学改变:在结果2中我们在电镜下观察到正常ICLCs的形态学特征。而以甲基蓝染色+兰光照射的方式处理豚鼠SO后,可以看到,与正常组相比,甲基蓝染色组ICLCs超微结构无异常,平滑肌细胞无明显结构异常。甲基蓝+兰光组可见:细胞明显肿胀,线粒体肿胀明显,细胞质膜内多发空泡变性伴破裂,但平滑肌细胞未受影响。5.观察亚甲蓝、兰光干预后豚鼠SO内ICLCs的数量改变:经甲基蓝+兰光干预后的c-kit阳性细胞表达量低于正常组。Image J进行细胞计数后得到结果显示c-kit阳性细胞计数Count(93±9.5 vs 53.7±8.3,对照组vs实验组,P=0.060),细胞体积Average Size(231.943±7.611 vs 231.227±14.80,对照组vs实验组,P=0.919),总体积Total Area(24518.47±2304.32 vs 12453±1796.21,对照组vs实验组,P<0.05)。在甲基蓝+兰光干预因素状态下,c-kit阳性细胞数量降低,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检测亚甲蓝、兰光干预后豚鼠SO内c-kit、scf蛋白表达量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甲基蓝加兰光染色干预豚鼠SO后,其c-kit及scf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其灰度值分析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7.豚鼠SOD模型的建立:对照组30只豚鼠行开腹探查手术后,饲养30天存活率为100%,实验组30只豚鼠行胆囊切除后饲养30天存活率为65%。实验组动物术中死亡2例,死亡原因1例为术中触碰肝动脉导致出血死亡,1例为术中麻醉过量死亡。术后饲养过程中死亡为6例,死亡时间为术后8.16d(6d-12d),死亡原因为:腹腔感染,术后应激等原因。4例实验组动物在干预给予并饲养30天后进行测压,其压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并未纳入SOD标准。最终实验组共纳入数量为18只,对照组纳入数量为18只。测压结果显示:对照组SOBP为7.98±2.31mmHG;SOCA为31.26±9.47mmHG;SOF为4.32±1.75次/分。胆囊切除、胆总管部分结扎组SOBP为24.87±8.34mmHG;SOCA为43.67±12.38mmHG;SOF为6.74±2.19次/分。8.免疫荧光检测豚鼠SOD状态下c-kit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可见实验组c-kit表达量优于对照组Image J进行细胞计数后得到结果为c-kit阳性细胞计数Count(67.7±9.3 vs 96.7±13.1,对照组vs实验组,P<0.05),细胞体积Average Size(188.913±21.876 vs 212.284±19.641,对照组vs实验组,P=0.174),总体积Total Area(16288.53±2093.21 vs 22647.86±1904.32,对照组vs实验组,P<0.05)。9.检测两组中豚鼠SO组织c-kit、scf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SOD组c-kit表达明显升高,scf表达明显升高。利用Image J软件分析吸光灰度值,结果所得:c-kit蛋白表达(0.6782±0.1325 vs 0.3649±0.0981,P<0.05,实验组vs对照组),scf蛋白表达(0.2913±0.0431 vs 0.1276±0.0328,P<0.05,实验组vs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10.观察两组豚鼠SO超微结构的改变:SOD状态下ICLCs无明显改变,而平滑肌细胞则表现为功能亢进。可见较多密斑、密体形成并分布与平滑肌间,其作为收缩单位的增加解释了ICLCs数量的增多。结论:1.本研究表明,在豚鼠壶腹部平滑肌肌层及肌层之间存在大量的ICLCs,且这些细胞与胃肠道内的ICLCs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本实验观察到豚鼠oddi括约肌内ICLCs与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纤维连接紧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能提示了oddi括约肌中ICLCs与平滑肌细胞以及神经纤维存在的电偶联机制。2.我们通过对SO肌电活动的记录发现,其波形较规律,与胃肠道的自发性肌电活动相似。本实验肌电活动部分采取离体记录的方式,通过加入TTX的方法阻断了钠离子通道,从而阻滞了由神经冲动引起的动作电位,因而可以肯定,实验记录的肌电活动是自发性的肌电活动,而不是神经纤维引起的。3.在通过亚甲蓝反应与532nm可调聚光灯照射破坏ICLCs后,我们发现ICLCs破坏后豚鼠SO自主节律性活动消失,与正常SO组织运动的平台期相符。这提示了ICLCs作为SO的运动起搏细胞,其破坏影响了SO的自主节律性收缩。4.在通过亚甲蓝反应与532nm可调聚光灯照射破坏ICLCs后,我们发现ICLCs破坏后豚鼠SO自主节律性活动消失,与正常SO组织运动的平台期相符。这提示了ICLCs作为SO的运动起搏细胞,其破坏影响了SO的自主节律性收缩。5.豚鼠SO与亚甲蓝+兰光反应后细胞明显肿胀,线粒体肿胀明显。细胞质膜内多发空泡变性伴破裂。但平滑肌细胞未受影响。本实验显示,亚甲蓝加蓝光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豚鼠胆囊中的ICLCs,而对平滑肌细胞没有影响。6.甲基蓝加兰光染色干预豚鼠SO后,其c-kit及scf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提示我们亚甲蓝+兰光干预下不仅对ICLCs的结构造成了影响,同时减少了ICLCs的数量。7.SOD组与正常组c-kit蛋白表达情况,SOD组c-kit表达明显升高。SOD组与正常组scf蛋白表达情况,SOD组scf表达明显升高。说明了在SOD状态下SO组织中ICLCs的数量发生显着增加。8.SOD形成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组豚鼠SO基础压(SOBP)显着增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收缩压(SOCA)与收缩频率(SOF)也有明显的呈增高趋势的变化,但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9.SOD形成过程中,对照组的密斑、密体明显增多,表明虽然胆囊切除术后豚鼠SO平滑肌细胞骨架中的肌丝结构发生了变化,肌丝及其附着点的数量增加,这种变化同样反映出胆囊切除术后由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变化,SO平滑肌收缩能力有所增加。10.SOD形成过程中,实验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kit阳性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证实了SOD状态下ICLCs的数量增多。解释了SO的过度收缩压力。
李凯[3](2019)在《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十分罕见,多见于Carney三联征,1型神经纤维瘤病和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综合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结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例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女性11例,男性9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37-80岁)。在20例患者中,16例为散发,4例伴发肿瘤综合征(Carney三联征:2例,1型神经纤维瘤病:2例)。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好发部位依次是胃(10例,50%)、小肠(5例,25%)、胃和小肠同时累及(3例,15%)、直肠(1例,5%)、肠系膜(1例,5%)。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出血和腹痛。约80%的肿瘤直径<5cm,57.4%的肿瘤核分裂数<5/50HPFs。在Carney三联征患者中没有检测到KIT或者PDGFRA突变。在9例散发性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同肿瘤中检测到不同的KIT或PDGFRA突变类型。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66个月(3-183个月),截至2018年9月,4例出现肝和腹腔播散,其中3人死于肿瘤复发。5年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6%和77%。结论: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可作为散发肿瘤出现,或作为特定肿瘤综合征的组成部分出现,如Carney三联征,1型神经纤维瘤病和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综合征,由于发病机制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总体预后良好,表明肿瘤多发性不一定预示着更高的恶性程度。
黄振鹏[4](2017)在《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胆囊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是AAC发生的主要特征之一。胆道系统内广泛存在和分布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具有产生和传播胆囊自发性节律、调节胆囊运动、引起胆囊收缩等功能,当发生AAC时,胆囊内ICCs数量分布、形态结构改变,以及当炎症减轻或消除后,胆囊ICCs数量和形态结构是否可以恢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当发生AAC时及炎症减轻后胆囊内ICCs数量分布及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方法:体重250-350g豚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 Group,Sham组)、胆总管结扎术 24 小时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CBDL-24h组)、胆总管结扎术 48 小时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48h Group,CBDL-48h组),Sham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关腹,其余各组行CBDL术,到达各自观察时间点后取动物胆囊,测量各组动物胆囊胆汁容量,通过大体病理学和HE染色评价AAC炎症程度;其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化学、Tunel凋亡检测、透射电镜等观察胆囊ICCs数量分布、形态结构变化,并通过蛋白质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观察SCF、c-kit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SCF/c-kit信号通路改变情况;再次,通过比较各组动物胆囊各部位ICCs分布,阐明炎症过程中胆囊ICCs分布变化;最后,在AAC疾病动物模型内预先使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ti-polymorphonuclear antibody,anti-PMN),Sham 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关腹,CBDL-24h组、CBDL-48h组、预处理胆总管结扎术24小时组(anti-PMN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anti-PMN CBDL-24h 组)、预处理胆总管结扎术 48小时组(anti-PMN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anti-PMN CBDL-48h 组)行CBDL术,到达各自观察时间点后取动物胆囊,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并观察胆囊ICC数量、形态结构是否可以恢复以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行CBDL术后,随着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豚鼠胆囊增大,胆汁混浊,胆囊内可见絮状物形成,胆囊容积逐渐增大,组织病理学可见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出血等炎症反应,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升高(P<0.01)。当发生AAC时,胆囊ICCs数量减少、凋亡增加、细胞超微结构受损、SCF/c-kit信号通路下调(均P<0.05)。胆囊ICCs数量分布从胆囊颈到胆囊底依次递减,当发生AAC时,胆囊各部位ICCs数量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给予动物预先注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后,预处理组动物胆囊组织病理学、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点未予预处理组动物(P<0.05)。当胆囊炎症减轻后,胆囊内受损的ICCs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可得到修复,ICCs数量较前增加,细胞凋亡较前减少,被抑制的SCF/c-kit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影响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恢复(均P<0.05)。结论:当发生AAC时,胆囊ICCs形态结构受损,细胞凋亡增加、数量减少,SCF/c-kit信号通路下调,并可能影响细胞功能,这可能是AAC发生早期即可伴随发胆囊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胆囊炎症程度减轻后,胆囊组织ICCs形态结构和数量可以得到恢复,被抑制的SCF/c-kit信号通路上调,并可能对细胞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恢复产生影响。
曹春莉[5](2016)在《miRNA-21在伊马替尼敏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通过B淋巴细胞瘤-2基位点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是较常见的胃肠道间叶细胞瘤,其发病率占整个胃肠道肿瘤的2%,最初在上个世纪60年代,病理学层定义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直到1983年Mazur研究确定以胃肠道间质瘤命名,其命名主要是依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胃肠道间质瘤多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下病人极少见,发病中位年龄为50岁到60岁。一般60-70%多发于胃,20%到30%发生在小肠,只有10%以内发生在食管、结肠和直肠。胃肠道间质瘤在CT上主要表现为T1上肿块实质部分呈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当,在T2上呈高信号,肿瘤中央可以发现含气的坏死腔和肿瘤钙化的无信号区域,如果肿瘤中央内出现出血,会出现时间不同的混杂信号。胃部的胃肠道间质瘤占胃部肿瘤的2%-3%,发病部位一般位于胃体,胃窦发病率较低,形态大小不一,大者还可以超过30cm,大多数病变肿瘤瘤体可以向胃外生长,或者向腹膜腔蔓延。生长在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占整个胃肠道间质瘤的20%,全段小肠均可发生,其中30%的病变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空肠病变多于回肠,通常发生在小肠的胃肠道间质瘤,其肿瘤体积较大,恶性程度较高,其病变一般位于肠腔外,病变多为偏心性,有些小肠壁可见像动脉瘤样扩张,其主要机制是肿瘤引起肠管皱缩及神经丛受损,影像学口服造影剂检查多可以发现肠瘘管,向管腔内生长者,表现为肠梗阻;发生于肛门和直肠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不足十分之一,一旦发生绝大部分为恶性,其中2/3以上恶性程度高,具有侵袭的可能,肿瘤组织多为向肠腔内生长,境界清晰,中心可见坏死病变和囊腔。结肠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最低,通常是小肠或胃部的恶性间质瘤瘤体转移到结肠,一般结肠的间质瘤同上,损伤结肠壁,向腹腔蔓延。食管的胃肠道间质瘤占整个胃肠道间质瘤的1/4,患病年龄中位数是63岁,通常恶性程度高,食管的胃肠道间质瘤要与食管的其他病变鉴别,小型的食管肿物,多为食管平滑肌瘤,如果肿瘤体积较大,要与晚期食管癌和淋巴瘤或者纵膈肿瘤侵犯食管鉴别。胃肠道间质瘤转移以肝脏转移最常见,转移灶CT扫描,可呈低密度,也可呈等密度,转移灶的坏死病变较多,但是坏死后很少出血,如果胃肠道间质瘤出现转移,多表现为全腹部多发性肿块,病变一般较小,境界清楚,一般不出现肠系膜的侵润和牵拉。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结转移很少见,因此如果在肿瘤组织周围间淋巴结肿大,则胃肠道间质瘤的可能性不大,胃肠道间质瘤肺转移很少见,因此,胃肠道间质瘤一般是沿着静脉转移,这个特征也是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肉瘤的主要不同之处。从病理组织学上看,瘤细胞狭长,呈波浪状,胞浆略嗜酸性,细胞界限不清,核梭形,两端细。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最具特征的标记物是CD117,主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即可检测,还有部分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还可以表达CD34,正常胃肠道肌层内CAJAL细胞核肥大细胞CD117阳性,而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核神经纤维不表达CD117。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起源于胃肠壁肌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其主要作用是胃肠道神经丛节律起搏细胞。电镜下,瘤细胞表面有较多树突状突起,胞浆内有少量细丝和神经内分泌颗粒,与CAJAL细胞相似。通常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在胃部直径大于5.5cm,在肠部大于4cm,核分裂现象在胃部大于5/50HPE,在肠道大于1/50 HPE,肿瘤表现为坏死样外观,核异型性明显,肿瘤细胞丰富,生长活跃,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样排列一般恶性化程度高,但现今尚无有效的指标能有预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转移和恶化行为,有些专家推荐使用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作为转移的危险性评估指标,但是方法尚不可靠。胃肠道间质细胞瘤长期以来一直被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该肿瘤存在C-kit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才有突破新进展,组织学上多有未分化或多功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间质瘤在性质上与其他肿瘤不甚相同,从其生物学性质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的表现主要是肿瘤具有浸润侵蚀性,常常在基层侵润或粘膜层侵润,或者发现肿瘤有远处脏器和淋巴结转移。潜在的恶性的指标有肿瘤直径大于5cm,核分裂相大于5/50hpf,肿瘤组织内出现坏死,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核异型性。我们通常应用以下依据来判定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具备恶性指标1项或2项以上潜在恶性指标诊断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如果仅仅有一项潜在的恶性指标为交界性胃肠道间质瘤,如果没有上述指标即可诊断为良性。胃肠道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区别主要有:胃肠道平滑肌瘤一般发病年龄较轻,瘤细胞较稀少,形态单一,A-Mat(+),CD 117(-),CD34(-),无C-KIT基因突变,而胃肠道间质瘤一般发病年龄大,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A-Mat(-),CD 117(+),CD34(+),有C-KIT基因突变。胃肠道间质瘤目前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以外科治疗为主,由于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ESD的剥离越来越让到广大患者接受。完整切除是手术疗效提高的表现,在手术中无瘤操作,并在术中要防止肿瘤破溃,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病人一般可以选择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其直径可以从1-2cm大到20cm,一般呈局限性生长,多数肿瘤没有完整的包膜,有时具有假包膜,恶性化程度高,有时伴有坏死局灶性出血和肿瘤组织破裂,有时可以穿破粘膜层导致消化道溃疡。消化道间质瘤一般见于粘膜下层,通常占整个间质瘤的百分之六十,比例最少的是局限于肌层,仅仅占整个胃肠道间质瘤的十分之一。一般胃肠道间质瘤外形呈息肉状,息肉常伴有溃疡,多向胃肠道腔内生长,向浆膜层生长一般形成浆膜下肿瘤。位于腹腔内的间质细胞瘤肿块一般体积较大,粘膜面一般有溃疡形成,可有出血、坏死粘液和囊性变等等,切开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切面呈红色或灰白色,内部坚硬。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治愈早期胃肠道间质瘤的方式,一般可以做局部切除和楔形切除,一般切除的范围要大于肿瘤包膜外2厘米,胃肠道间质瘤高危患者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据相关报道,复发率可以到达80-91%,约85%的患者在手术后2-3年可以复发,通常复发的过程还伴有肝脏的转移,一旦复发,其再治疗的可能性就很低,据相关研究,即便再次手术切除,也很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如果胃肠道间质瘤发现较早,包膜完整没有转移,其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一半,如果切除时包膜不完整,向粘膜层侵袭,或者切除不彻底,其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小于35%,不能切除者总生存时间为一年。伊马替尼为蛋白络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而络氨酸激酶能催化底物磷酸化,在细胞内传递信号,激发细胞增殖,络氨酸激酶的活性部位均有ATP结合口袋,络氨酸激酶的活性即是通过催化ATP转移磷酸基团到底物的络氨酸残基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酶的磷酸化。伊马替尼第一个适应症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而第二个适应症是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能够选择性的使PDGERA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对于胃肠道间质瘤中晚期或者手术不能治疗,或存在恶性转移危险的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伊马替尼耐药主要是由于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表达野生型的KIT或者是外显子9突变,其主要机制是突变导致KIT结构的稳定,阻止了其与伊马替尼的结合。伊马替尼作为选择性KITPDGFRA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者切除后转移的病例,或者是切除后复发的病患,或者是完整切除后预防性的治疗,以防止胃肠道间质瘤的复发。通常,如果手术治疗后发现以下现象则高度怀疑复发,首先是在切除部位或者是原发灶又发现新的肿瘤组织,或者是原发灶的周围出现远处转移,或者是患者正在实施伊马替尼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肿瘤灶还在逐渐增大,影像学诊断发现,原发灶密度增高。如果能够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要尽早手术切除,如果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要先行伊马替尼治疗后如果可能再行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手术联合伊马替尼及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显着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预后。但是在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胃肠道间质瘤的耐药率较高,甚至高到70%,有些患者表现为治疗之初就耐药,一般发生率为20%,通常伊马替尼在连续性用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半年后发现肿瘤继续生长,而且呈多病灶生长,一般患者耐药其基因型多表现为GIST野生型KIT的外显子9突变;继发性耐药现在学术界主要的观点是突变导致KIT的稳定,KIT的稳定阻滞了KIT结构域与伊马替尼的结合,还有其他突变的部位是外显子12、14和17。miRNA最早是在1993年由LEE在线虫中发现了长约22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lin-4,该实验首次发现由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分子RNA能够调控生物体发育的过程,后来将该小分子RNA命名为miRNA,2000年有学者又在线虫中发现了另外一个miRNA基因称异时开关基因let-7,发现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线虫向成虫生长,2002年,CALIN在临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发现miRNA部分缺失或者表达下降,2005年,有研究发现miRNA与某些肿瘤的发生相关,也有发现miRNA与特定的靶基因例如MiR15/16h和let-7作用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研制新的癌症药物基因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miRNA分子链较小,一般为19-25个核苷酸分子的单链小RNA分子,成熟的miRNA的5’端有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miRNA主要在DNA的修复过程中抑制或组织正常细胞DNA修复产生致癌作用,同时抑制或阻止癌细胞DNA修复达到治疗的效果。miRNA基因序列和位置高度保守,表达和结构多样性,可以作为mRNA的调节因子,主要对细胞发育、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及细胞增殖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与应激反应、病毒感染、脂肪代谢及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有相关性,人类基因组中有一半以上的已知miRNA成簇表达,其表达彼此相关。miRNA分子序列短小,其基因组中存在较多的互补序列,在不同的生物体内与靶基因结合的方式也不一样,一般与多种蛋白结合,至今,miRBase公布miRNA的总数大约为3200余种,一般现阶段miRNA的检测主要通过基因克隆或者生物学筛选所得。miRNA对于癌症相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癌基因的表达,主要是通过let-7miRNA调节RAS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次,通过研究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现,miR-15/16靶向调节BCL2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再次,通过C-myc在激活E2F1介导的转录同时,通过miR-17/20也减少E2F1的表达,最后,有研究报道可以通过miRNA表达谱用于人类肿瘤的分类,miRNA作为肿瘤的分类依据,不但能够显示区分正常和肿瘤,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不同的肿瘤组织类型和正常组织类型。miRNA的检测方法是对miRNA在生物细胞调控作用研究的关键和基础,如何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miRNA是揭示细胞生长、凋亡、死亡或者异常生长的关键。通常的方法是Northern blotting法,全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都是需要Northern blotting法来验证和确认。但该方法灵敏度低,检测效率低。RT-PCR或者称为反转录PCR法也可以检测miRNA前体的表达含量,但前体的表达与成熟miRNA的表达往往水平不等,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miRNA的表达,通常可以通过延生引物的方法,在5’端进行标记,可以定量的测量丰度较低的RNA的含量。原位杂交技术可以确定miRNA的空间结构及表达的差异。但近期的研究我们也发现,新的miRNA发现频率越来越高,但是miRNA的功能研究相对缓慢,主要是由于miRNA作用靶点难以确认。大量的研究发现癌症组织存在异常的miRNA, mi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特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在抑制某类蛋白质表达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miRNA对于癌症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发现,癌症的发生与某些蛋白关系密切,这类蛋白能激活癌基因,因此miRNA与蛋白质的结构域相关,目前RNAi技术可以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沉默内源性基因,利用RNAi技术降低恶性癌症细胞中癌基因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新的思路。因此,未来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的研究miRNA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揭示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生命发展过程,并通过对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认识肿瘤的起因,为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基础。近年来对于miRNA-21与癌症的研究较多,大量的实时荧光PCR实验或者免疫印迹实验发现,miRNA-21在多种癌症组织或细胞中阳性表达,主要包括神经胶质细胞瘤,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食管癌,胆管癌,肝癌、口腔癌)生殖系统癌症(卵巢癌、宫颈癌)等等。如上所说miRNA-21的致癌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是由于其作用靶点难以确认,但近年来随着利用Northern blotting法,全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深入研究,现主要发现miRNA-21靶基因主要有33个的位点,其主要的位点有PTEN,主要的作用是抑制细胞迁移。增殖等,NFTB,主要发挥转录抑制因子作用,STAT3,调控转录,细胞运动等。APAF-1,调控细胞凋亡等。以上因子都是确认由miRNA-21直接的靶基因,以上因子的动态变化都受miRNA-21的直接调控。但是也有一些不是miRNA-21的直接靶基因,但也受miRNA-21的调控,例如,BCL-2和TIMP3等,他们往往通过别的介导因子从而受miRNA-21的调控。以上因子的调控虽然都与miRNA-21相关,但是许多过程也不仅仅和miRNA-21相关,是1miRNA-21协同其他miRNA共同作用调控,因此,miRNA-21的调控过程是较为复杂的网络结构,有学者研究对酒精敏感的靶基因,发现JAG-1是miRNA-153, miRNA-335和miRNA-21共同的基因靶点,单独敲除其中的一项,都不会影响神经细胞对酒精的敏感性。miRNA-21的表达过程通常是在细胞核内由RNA聚合酶生成转录前体,通过加工成发卡结构转运到细胞质,最后剪切成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日本人十本等首先从非霍其金淋巴瘤细胞染色体中分离出Bcl-2基因,而该基因的存在与Bcl-2蛋白的表达相关。Bcl-2蛋白大小为26KD,其中含有BH4同源结构,该结构与抗凋亡蛋白的结构类似,BH3结构与其他促凋亡的蛋白结构类似,因此Bcl-2蛋白的作用与其两个同源结构的比例相关,抗凋亡结构的比例高,Bcl-2蛋白就呈现抗凋亡的作用,反之亦然。Bcl-2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外膜,核膜和内质网膜上。Bcl-2蛋白家族分为两类,一类是抗凋亡蛋白,例如Bcl-XL, Bcl-W,A1等,另一类促凋亡的蛋白有BAX,BAK等。通常Bcl-2家族分为三大类,抗凋亡的Bcl-2蛋白主要结构中包含BH1/BH2/BH3/BH4等,直接或间接抑制细胞死亡,促凋亡蛋白BAX,BAK,其结构中主要含有BH1/BH2/BH3,具有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生成的作用。BH3-only,其主要的功能为增敏剂和诱导剂的作用,既可以促进凋亡作用,又可以促进抑制凋亡的作用。Bcl-2的抑制凋亡作用主要有五个通路,分别为维持细胞钙的稳定状态,阻止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抑制促凋亡BAX/BAK的细胞毒性作用,维持二者的稳定性,阻止其二聚体的形成。保护线粒体膜的功能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AIF等促凋亡蛋白的释放,同时可以减少细胞氧化和氧化物的形成。而以上的分析说明,对于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样本的表达情况尚未有相关报道,探索miRNA-21的表达与伊马替尼敏感性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尚未有相关研究,探索研究的miRNA-21与Bcl-2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中的作用基因靶点提供新的实验证据,而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均较为隐匿,药物治疗效果不很理想,因此,临床急需对于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相关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发靶向治疗药物,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病患痛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本文预通过研究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样本的表达情况,探索miRNA-21的表达与伊马替尼敏感性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寻找伊马替尼敏感性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治疗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有效的基础实验研究,我们又进一步研究的miRNA-21与Bcl-2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中的作用基因靶点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无论是对于提高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患者医疗花费和社会家庭的负担均具有重大意义。为其相关miRNA-21与Bcl-2靶点的抗癌药物的开发在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胃肠道间质瘤组织样本获取,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培养我们收集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31例,整个实验过程均经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全部患者在进行标本获取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的病例标本我们统计了病患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位置,大小及其病理分型。于Cosmo Bio Co. Ltd (Tokyo, Japan)公司购买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细胞用DMEM配方其主要组成为细胞溶液中添加10%的胎牛血清,1% v/v的青霉素和1%v/v的链霉素(Ameresco, Framingham, MA, USA).将细胞种植在培养瓶中,在5% CO2、370C的加湿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将浓度为85%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在加有2%小牛血清和5uM的伊马替尼(Sigma-Aldrich, St. Louis, MO, USA)的DMEM培养液中共培养,培养的细胞作为伊马替尼药物干扰细胞组。我们利用Lipofectamine RNAiMax (Invitrogen, Carlsbad, CA, USA)试剂盒转染生成含有非特异靶标miRNA和含有miRNA-21的85%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并在DMEM培养液中共培养。2.RNA的提取与定量测量利用TRIzol试剂盒(Life Technologies, Grand Island, NY, USA)从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正常胃组织作为照组组标本中提取总mRNA,并滴加核糖核酸酶抑制剂SUPERase·InTM(Thermo Scientific, Rockford, IL, USA)lul,通过RT-qPCR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42℃C,5 min,接着95℃,10秒钟逆转录,95℃,5秒,60 ℃,20秒,共40个循环。用Takara One Step RT-PCT kit (Takara, Tokyo, Japan)试剂盒定量分析Bcl-2 mRNA和miRNA-21的含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miRNA用miRNA Isolation Kit (Ambion, Austin, TX,USA)试剂盒进行提取,利用1nirVanaTM qRT-PCR miRNA Detection Kit (Thermo Scientific, Rockford, IL, USA)试剂盒和Applied Biosystems 7300 Real-Time PCR仪对miRNA-21的表达进行定量测量,Bcl-2 or miRNA-21倍数变化以β-actin orU6为内参采用△△Ct= ACt(stimulus)-ACt(solvent), ACt= Ct (target gene)-Ct(contol gene)公式进行计算,基础表达水平利用2-(△Ct)公式进行计算3.荧光素酶印迹实验我们用荧光素酶把载体插入三个相同的miRNA-21的靶位点Bcl-2基因3’UTR位点,利用脂质体2000将Bcl-2位点和Bcl-2mut位点转染到浓度为85%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同时将30和60 nM miRNA-21和对照小RNA进行转染,转染共培养24小时后利用双荧光素试剂盒(Promega, Madison, WI, USA)进行检测实验。4.细胞增殖实验、MTT比色法和细胞凋亡实验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种植在12孔细胞培养板,每个孔有300个细胞,12小时后培养板分为两组,第一组加入0 μM伊马替尼,第二组加入5μM伊马替尼,并且将60 nM非特异靶标miRNA和miRNA-21对细胞进行转染,转染后将细胞培养于37摄氏度5%C02箱中96个小时,(0.005%)结晶紫染色胃肠道间质瘤细胞30分钟,记录克隆数量。用MTT比色法主要检测处理后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活力,其过程简单描述如下,将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种植于96孔培养板上,12小时后培养板分为两组,第一组加入0μM伊马替尼,第二组加入5 μM伊马替尼,并且将60 nM非特异靶标miRNA和miRNA-21对细胞进行转染,转染后将细胞培养于37摄氏度5%C02箱中48个小时,细胞培养液换成MTT溶液在37摄氏度培养2小时,在分光光度计上在450nm的光波下测量其光密度。细胞活性主要测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和对照组细胞活性相对比值,用Annexin V-FITC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Abeam, Cambridge, UK)试剂盒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进行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在伊马替尼处理miRNA转染后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胃肠道间质瘤中miRNA-21和Bcl-2 mRNA的含量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分析比较了全部31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特征(表1示),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内,定量测量了miRNA-21和Bcl-2表达,其中miRNA-21/U6相对量为0.6729±0.07632,其含量显着低于正常胃组织细胞的含量(1.0000±0.1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9),而Bcl-2 mRNA水平在胃肠道间质瘤组中(1.500±0.1484)显着性高于正常胃组织细胞的含量(1.0000±0.1085)(p=0.0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着比较了miRNA-21和Bcl-2 mRNA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发现miRNA-21和Bcl-2 mRNA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R2=0.2450,p=0.0046),总之,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中,miRNA-21水平下调,Bcl-2上调,两者呈显着性负相关。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iRNA-21的作用位点Bcl-2的3’端非编码区与Bcl-2上调的机制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在胃肠道间质瘤中miRNA-21和Bcl-2 mRNA的相关性及Bcl-2上调的机制,我们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TI细胞转染miRNA-21 mimics,然后测量Bcl-2的表达。表2显示,与转染miRNA相比,转染miRNA-21 mimics后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miRNA-21水平显着上调(p<0.001 or p<0.0001 for 30or 60 nM),而与miRNA-21相反,Bcl-2 mRNA的水平在转染miRNA-21 mimics后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显着性下调,(p<0.05 or p<0.01 for the 30 or 60 nM,).同样,我们在蛋白水平也证实了Bcl-2蛋白在转染miRNA-21 mimics后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显着性下调(p<0.05 or p<0.01).为了证实否是由于miRNA-21作用于Bcl-2的3’非编码区,而使Bcl-2的下调,我们在转染miRNA-21 mimics和转染对照miRNA的胃肠间质瘤细胞进行比较,采用了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来研究Bcl-2的3’非编码区质粒报告和单纯Bcl-2的3’非编码区报告,图3为质粒报告和Bcl-2mut报告结构流程图,荧光素酶报告显示,与对照组转染RNA的胃肠间质瘤细胞比较,转染30和60 nMmiRNA-21 mimics的胃肠间质瘤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着降低(p<0.001 for 30 or 60nM),而Bcl-2mut报告miRNA-21 mimics并无降低荧光素酶,以上研究证实了在胃肠间质瘤细胞中,miRNA-21作用于Bcl-2的3’非编码区,而使Bcl-2的下调。3.miRNA-21可以使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敏感我们采用克隆实验进一步验证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中miRNA-21是否能使细胞对伊马替尼治疗敏感,5 μM伊马替尼显着降低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克隆(p<0.01),同样,与对照组转染miR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比较,5μM伊马替尼显着降低转染60 nM miR-21 mimics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克隆(p<0.001,p<0.05).,同时,我们检测了转染60 nM miR-21 mimics和miR Control对照的并用伊马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凋亡率,转染60 nM miR-21 mimics和miR Control对照的并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细胞活性无差异,而转染60nM miR-21 mimics和miR Control对照的并用5μM伊马替尼处理24或48小时候,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细胞活性显着性降低。(p<0.05 or p<0.01),转染60 nMmiR-21 mimics并用伊马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下降的幅度比miR对照更大(p<0.05伊马替尼处理24小时或48小时),同时我们检测到伊马替尼诱导转染60 nM miR-21 mimics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凋亡,(p<0.05伊马替尼处理24小时或48小时),因此,miRNA-21可使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结论1、我们成功的培养了胃肠道间质瘤细胞T1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特性奠定了基础。2、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内表达较正常胃粘膜细胞降低,而Bcl-2mRNA和Bcl-2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内比正常胃粘膜细胞增高,miRNA-21和Bcl-2 mRNA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3、转染miRNA-21 mimics后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miRNA-21水平显着上调,而Bcl-2 mRNA的水平在转染miRNA-21 mimics后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显着性下调,在蛋白水平也证实了Bcl-2蛋白在转染miRNA-21 mimics后的胃肠道间质瘤-T1细胞显着性下调。4、在胃肠间质瘤细胞中,miRNA-21作用于Bcl-2的3’非编码区,而使Bcl-2的下调。5、伊马替尼显着降低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克隆。6、伊马替尼显着降低转染miR-21 mimics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克隆。7、转染miR-21 mimics和miR Control对照的并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细胞活性无差异,而转染miR-21 mimics和niR Control对照的并用伊马替尼处理可以使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细胞活性显着性降低。因此本文通过研究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样本的表达情况,探索miRNA-21的表达与伊马替尼敏感性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寻找伊马替尼敏感性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治疗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有效的基础实验研究,同时我们发现miRNA-21与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现显着性负相关,miRNA-21通过作用于Bcl-2的3’非编码区使其下调,并且miRNA-21可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本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无论是对于提高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患者医疗花费和社会家庭的负担均具有重大意义。
王江[6](2014)在《与ICC起搏活性相关的离子通道及受体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年发病率为6~20/100万,占胃肠道肿瘤的1%,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70%。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Cajal间质细胞(Intestinal cell of Cajal,ICC)或向ICC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GIST遗传学上存在获得性c-kit基因突变,免疫表型表达c-kit蛋白(CD117),组织学以富于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特征。作为GIST起源的ICC是胃肠道平滑肌的起搏细胞,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分布于整个胃肠道,参与产生自发性慢波,调控胃肠道平滑肌的舒缩和蠕动以及介导神经递质的传递。ICC发挥胃肠道基本电节律的起搏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是多种离子通道及受体共同参与的结果。本研究通过检测IP3R1/2/3、Kv1.1/1.6、HERG、Cx37/40/43、DOG-1 和 TRPC4/5/6/7 在人类 GIST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IST是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保留了 ICC发挥胃肠起搏活性的生理结构基础,从而由此对胃肠道正常ICC的慢波频率和幅度产生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研究GIST的电生理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检测 IP3R1/2/3、Kv1.1/1.6、HERG、Cx37/40/43、DOG-1和TRPC4/5/6/7在人类GIST中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 法)检测 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 和DOG-1蛋白在GIST和平滑肌瘤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测定 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 和 DOG-1 蛋白在不同等级组中的平均阳性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所有资料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IP3R1/2/3、Kv1.1/1.6、HERG、Cx37/40/43、DOG-1和TRPC4/5/6/7均表达于人类GIST肿瘤细胞上。(2)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和DOG-1 mRNA在GIST中高危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GIST极低危组/低危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明随着GIST恶性潜能分级的增高,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和DOG-1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表达水平降低,GIST中高危组中 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 和 DOG-1 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极低危组/低危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滑肌瘤 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 和 DOG-1 蛋白较 GIST 各风险等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人类 GIST 肿瘤细胞上存在 IP3R1/2/3、Kv1.1/1.6、HERG、Cx37/40/43、DOG-1和TRPC4/5/6/7的表达。(2)随着GIST恶性潜能分级的增高,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和DOG-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IP3R2、IP3R3、Kv1.1、Kv1.6、HERG、Cx43 和 DOG-1 表达水平与 GIST 危险程度有关。(3)人类GIST保留了部分ICC发挥胃肠起搏功能的生理结构基础。
艾力·赛丁[7](2013)在《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表现及预后相关因素。(2)研究DOG1在胃间质瘤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DOG1、CD117、CD34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恶性潜能分级的对比研究,分析以上指标在两种民族间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70例胃间质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和信件随访。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诊治、以及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破裂、核分裂像、手术方式、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志、恶性潜能分级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2)使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73例经手术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检测DOG1的表达,分析DOG1在GIST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3)选择经手术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资料完整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病例共62例,经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OG1,并通过比较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恶性潜能分级等生物学特征分析等对比研究,分析GST的民族差异,分析比较两各民族的生存率和预后。结果:(1)在70例GST中CD117、CD34、SMA、S-100和Ki-67阳性比例各自是94.3%(66/70)、91.4%(64/70)、38.6%(27/70)、24.3%(17/70)、84.3%(59/70);以上免疫组化指标在GST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原发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及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2)CD117、CD34、SMA、S-100和Ki-67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但以上指标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3)GST患者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原发部位等因素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和恶性潜能分级与预后相关,其中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计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73例GIST中DOG1阳性率为91.78%(67/73),而在26例非GIST中阳性率为11.5%(3/26)。因此在GIST的诊断方面,特别是针对CD117阴性的GIST中,DOG1能够起很好的补充效益,能够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诊断GIST的常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5)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6) 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预后无相关(P>0.05), DOG1不能作为评价GIST预后的指标。(7)GST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性别方面有差异(P<0.05),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8) DOG1、CD117、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分别为91.67%(44/48)、93.75%(45/48)、91.67%(44/48)和92.86%(13/14)、92.86%(13/14)、92.86%(13/14),在两个民族之间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9)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P<0.05),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区别。结论:(1)GST患者男女比例1.06:1,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中位年龄59.1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不适为主,其次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临床特异性不明显。(2)GST发病部位常见于胃体,其次是贲门和胃窦。GST以超声内镜检查率最高,免疫组化检查,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免疫组化检测SMA和S-100蛋白有利于GIST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3)DOG1在GIST诊断方面,具有CD117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尤其对于CD117阴性的GIST,DOG1可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减少GIST的漏诊率,可推广应用DOG1在GIST诊断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测。联合CD117和CD34在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诊断准确率。(4)DOG1不能作为划分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在划分肿瘤恶性程度方面,需要结合肿瘤实体大小、细胞分裂像等因素。(5)在临床上,运用NIH恶性潜能分级方法来判断G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是合理、科学、简单、可行的方法。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因素。(6)GST的预后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首发症状和DOG1、CD117、CD34、SMA S-100、Ki67的表达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7)手术是原发GST的首选治疗,首次手术力争根治性切除肿瘤是GST手术治疗的关键。(8)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差异。(9)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与两个民族的预后无相关性。
徐昕,王邦茂,俞清翔,孙超[8](2013)在《TRPC和CHRM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TRPC)和胆碱能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CHRM)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RPC及CHRM在GIST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人类GIST细胞中存在TRPC1、TRPC3、CHRM2、CHRM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5%、47.5%、22.5%、55.0%,且随着GIST生物学行为恶性潜能分级的增高其表达水平分别下降.结论:本研究证明人类GIST细胞中存在TRPC和CHRM的表达,为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提供了新的证据,为GIST是否保留了部分ICC的胃肠起搏和介导神经递质传递功能奠定了基础.
翁超,袁琴,范莹[9](2012)在《Cajal间质细胞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一类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和信号传导细胞,与肌细胞以及末梢神经元有着紧密的关系,具有激发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技术,清楚观察到了ICC位置分布和内部精细结构;应用免疫荧光等生化技术,发现了其特殊表达的C-kit蛋白;利用电生理技术,得知多种胃肠动力障碍疾病也与其异常有关.多年来,学者逐渐在胃肠道、胆道、膀胱、子宫等部位发现了ICC的踪迹,并试图阐述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就ICC的起源、形态学、受体和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疾病等作一综述.
姜毅楠,蔡逊[10](2011)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近年来,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伊马替尼的成功应用使胃道肠间质瘤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典范。但是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起源仍不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KIT基因双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胃大、小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胃大、小GISTs与临床病理学关系(表3) |
2.2 胃GIST患者性别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表4) |
2.3 胃GIST患者解剖学部位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表5) |
2.4 胃GIST患者组织学亚型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图1、表6) |
3.讨论 |
3.1 GISTs的性别差异及年龄分布 |
3.2 GISTs的发病部位、细胞形态、肿物大小及核分裂像差异 |
3.3 小GISTs与大GISTs的关联猜测 |
4.小结 |
第一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大、小GISTs基因突变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 成功测序的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表8) |
2.2 DNA完整性(表9、图3) |
2.3 预文库及捕获文库结果(表10-11) |
2.4 基因突变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人KIT V560D/T670I细胞模型的生物学行为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模板序列突变位点(图12) |
2.2 感染后细胞荧光表达-携带GFP标记(图13) |
2.3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KIT(CD117)的表达(图14) |
2.4 CCK8 检测293T细胞生长曲线(图15、表22) |
2.5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c-kit、PI3K、AKT、pAKT、pTyr721 和pTyr568+570 蛋白表达水平 |
2.6 rt-PCR检测KIT、PI3K和 AKT mRNA表达水平(图18、表24)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KIT基因双突变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KIT基因信息 |
2.KIT基因突变与肿瘤 |
3.KIT基因双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 |
3.1 KIT基因双突变的频率、位点及类型 |
3.2 KIT基因双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耐药性 |
4.KIT基因双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其他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4.1 双突变与肿瘤的生长 |
4.2 KIT基因双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转移 |
4.3 KIT基因双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 |
5.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2)Cajal样间质细胞调控oddi括约肌运动及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豚鼠oddi括约肌中ICLCs的形态学观察与电偶联机制的实验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实验耗材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2.5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 结果 |
3.1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 |
3.2 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ICLCs与SMC及神经纤维之间的关系 |
3.3 透射电镜观察ICLCs的形态学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ICLCs调控SO的生理学机制探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实验耗材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主要试剂配置 |
2.5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豚鼠离体SO肌条慢波的测定结果 |
3.2 豚鼠SO超微结构观察 |
3.3 豚鼠SO内c-kit阳性细胞细胞计数 |
3.4 豚鼠SO内c-kit与scf蛋白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豚鼠SOD状态下SO内ICLCs 的变化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实验耗材 |
2.3 主要实验试剂 |
2.4 主要试剂配置 |
2.5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豚鼠SO测压结果 |
3.2 两组豚鼠SO组织中ICLCs的细胞计数 |
3.3 两组豚鼠SO组织中c-kit与scf蛋白表达情况 |
3.4 两组豚鼠SO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管系统中的Cajal样间质细胞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 |
2.2 病人资料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随访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注释 |
前言 |
第一部分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二部分 Cajal间质细胞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中作用机制 |
第三部分 急性胆囊炎中胆囊Cajal间质细胞分布变化 |
第四部分 急性非梗阻性胆囊炎抗中性粒细胞后胆囊Cajal间质细胞变化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miRNA-21在伊马替尼敏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通过B淋巴细胞瘤-2基位点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iRNA-21和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两者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NA-21在胃肠道间质瘤对伊马替尼药物敏感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致谢 |
(6)与ICC起搏活性相关的离子通道及受体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现状与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7)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胃间质瘤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统计资料 |
2.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
2.3 治疗 |
2.4 病理组织学形态 |
2.5 免疫组织化学 |
2.6 生存分析 |
3 讨论 |
3.1 胃间质瘤的定义 |
3.2 胃间质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
3.3 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 |
3.4 辅助检查 |
3.5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 |
3.6 GST的治疗 |
3.7 预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组织学形态 |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2.3 生存及预后分析 |
3 讨论 |
3.1 DOG1的介绍 |
3.2 DOG1与GIST的免疫组化特点 |
3.3 DOG1在其他肿瘤中的研究情况 |
3.4 GIST的诊断步骤 |
3.5 基因学研究及诊断 |
3.6 DOG1与GIST预后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胃间质瘤CD117、CD34、DOG1表达及恶性潜能对比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一般资料 |
1.3 实验材料 |
1.4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表现及特征 |
2.2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组织病理特点 |
2.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免疫组化特点 |
3 讨论 |
3.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病例特点比较 |
3.2 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 |
3.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预后分析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TRPC和CHRM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免疫组织化学法: |
1.2.2 GIST生物学行为恶性潜能分级标准[3]: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病理组织学表现 |
2.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2.3.1 TRPC和CHRM在GIST中的表达: |
2.3.2 TRPC和CHRM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 讨论 |
四、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 [1]KIT基因双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D]. 孟琳.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2]Cajal样间质细胞调控oddi括约肌运动及在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D]. 邓天麟.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3]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分析[D]. 李凯. 浙江大学, 2019(03)
- [4]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D]. 黄振鹏. 武汉大学, 2017(06)
- [5]miRNA-21在伊马替尼敏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通过B淋巴细胞瘤-2基位点作用机制研究[D]. 曹春莉.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6]与ICC起搏活性相关的离子通道及受体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 王江.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4)
- [7]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D]. 艾力·赛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8]TRPC和CHRM在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J]. 徐昕,王邦茂,俞清翔,孙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10)
- [9]Cajal间质细胞的研究进展[J]. 翁超,袁琴,范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20)
- [10]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J]. 姜毅楠,蔡逊. 中国癌症杂志,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