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强化重点项目并取得成果

兰州强化重点项目并取得成果

一、兰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进宝[1](2021)在《学者的国际视野与政府的信任支持——“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提出及引起的反响》文中指出从1981年开始,国内开始流传"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并说这是日本学者藤枝晃在天津南开大学和兰州西北师范学院演讲时说的。实际上,1979年3月23日至4月2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历史学规划会议上,就有代表说"敦煌在中国,研究中心在日本"。在藤枝晃来南开大学讲演前夕,吴廷璆教授在1981年4月也说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当吴廷璆教授主持讲座并介绍藤枝晃教授时,为了突出日本和藤枝晃,就改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之说一经流传,在当时那个极具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时代,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从政界到学者,都感到的是气愤、震惊,而没有人去探究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不可否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之说的传播,客观上却对我国敦煌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郁兴俊[2](2020)在《甘肃移动流量业务的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通信运营市场已经从语音时代向流量运营及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的时期,流量经营成为通信运营商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区域市场经过三家多年角逐,流量运营的价值持续在贬值,为运营商增收带动出现瓶颈。与此同时,在2019年下半年,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以及中国广电颁发了5G运营牌照,传统通信运营市场已经面临增收不足以及5G前途不明的双重压力。如何优化当前的流量业务营销策略,持续提升客户价值和公司收入,对甘肃移动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甘肃移动当前的流量运营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以精准营销、大数据营销、整合营销策略、系统营销策略、事件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为理论依据,通过PEST、SWOT等分析工具分析,对甘肃移动流量经营的市场竞争环境、内部管理水平、自身技术条件等因素做了客观分析,并结合目前经营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甘肃移动现行流量经营策略提出了优化建议。文章综合运用STP战略,对市场进行细化、营销目标客户群进行分析定位,选择“保、稳、转、提、享、降、抢”的流量系统的优化运营战略,从经典的4P市场营销理论出发,最终从5个方面优化产品策略、从3个方面优化产品定价、从9个方面优化渠道布局及运营要点、从7个方面优化促销政策,完成甘肃移动流量业务的体系化运营策略的优化,为使制定的运营策略实施落地,需要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能力的提升、硬件资源的配套、人才队伍的能力提升才能保证优化策略的实施与发挥作用。本文旨在为甘肃移动的流量业务营销策略提供优化方案,为企业实现流量业务的增量增收提供增长路径,为企业的安全、持续、有效益发展提供帮助和参考。

刘龙卫[3](2019)在《ZTSDJTY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以基础设施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服务业、高科技附加值产业转变的趋势己经从多年的呼吁逐渐转变为现实,这对大型施工企业来说是严峻的挑战。ZTSDJTY公司属于国有大型综合施工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专业技术领域积累了较高的优势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ZTSDJTY公司如何既能保住领先地位,又能保证企业稳定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以ZTSDJTY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理论,阐述了发展战略的类型、战略分析的工具,为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本文分析了ZTSDJTY公司的内部环境,从组织架构、施工生产水平、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设备物资、项目成本、安全质量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公司在工程业务、企业文化、企业有形技术、企业无形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市场营销、企业规模、科技创新、员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PEST模型分析了ZTSDJTY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详细分析了ZTSDJTY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运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ZTSDJTY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形成SWOT矩阵,得出ZTSDJTY公司的备选战略,其中SO战略、ST战略、WO战略属于偏向于发展的战略选择,即要求ZTSDJTY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抓住各种机遇,弥补自身短板来谋求发展。基于SWOT分析,结合ZTSDJTY公司的发展目标,ZTSDJTY公司应将发展聚焦在强优势、补短板方面,致力于提升技术、提升管理和拓展市场,制定“以专业技术求立足,以管理创新提效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定位。在总体战略方面,ZTSDJTY公司应选择积极发展战略,而且应选择聚焦技术提升、管理提升、市场开拓的密集型发展战略。结合ZTSDJTY公司的战略方向选择,以及企业的发展基础、发展资源、外部环境,其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应是在巩固现有优势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大优势、补充弱项、开拓新领域,总结起来可以概述为“两提升、两市场”。其中“两提升”就是技术提升和管理提升,“两市场”就是指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国际市场发展战略。最后,文章从巩固市场地位、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前台管理水平、提升后台管控水平、提升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提出了ZTSDJTY公司的战略实施措施。

余泽庆[4](2019)在《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尝试着开展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分散风险,提高资源利用率,给企业带来了成功的契机,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如果不能正确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将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因此为企业量身定制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17年,国家铁路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市场经营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这将对铁路行业相关附属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内燃机车及电力机车检修基地,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多元化战略发展。公司主营板块为机车检修板块,同时经营风电塔筒板块、工程机械板块、运输板块以及通信铁塔板块。各板块经验业绩有过较好表现但目前逐渐出现下滑现象,面对新市场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制定相应战略规划,明确未来产品方向,通过优化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才能帮助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PEST”分析法对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及社会因素;通过波特五力模型综合分析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通过对公司资源条件、财务状况及文化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公司面临的内部环境情况,运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整体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总结了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波士顿矩阵对公司五大板块产业进行分析和定位,指出各板块未来发展方向和措施,包括建议优先发展的核心业务,提高经营的一般业务,建议退出业务,建议重新定位业务以及新发展业务。并且通过企业文化、管理体制、人力资源以及党风建设四个方面提出相应保障措施。通过对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为今后同行业其他以机车检修为主业的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起到一定借鉴意义,弥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李荣珍[5](2019)在《“一五”建设对甘肃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一五"建设时期,以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为主体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布局,其中在甘肃列入16项。16项重点建设项目在甘肃全部顺利完成,成长起一批"共和国长子",对改变甘肃乃至西北极其落后的工业现状、建立甘肃工业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对甘肃经济的后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肖新平[7](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解慧娟[8](2019)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广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并丰富的,由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中拓展,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发展,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益探索思考而历史地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功能、价值、影响、趋势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以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是科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基本立场,以科技进步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为主线,以人类解放为追求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要领域。它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科技思想和观点、观念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辨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现实指导价值。本研究紧扣的问题域在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入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如何历史地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立体式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的系统解析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与特征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经典抽绎——观点梳理——演进分析——规律把握。即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导入,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背景发展演进历程加以描述,然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经典原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中的科技论述进行概括性分析,接着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以历史演进梳理与观点分析,加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要点评价,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结论。在内容覆盖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部分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系统梳理和归纳评述,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分科技功能论、科技动力论、科技依托论、科技异化论、科技人本论、科技系统论、科技趋势论等做了八个方面的归纳,并从系统论的视域整体性、动态性、目标性三个方面立体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层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内容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科技观的形成条件与背景,梳理和评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经典文本关于科技的重要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演进部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观与科技战略的发展演进。本文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最新拓展做了重点论述,包括其形成的时代特征、系统内涵、系统特征、实践要求等,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最新发展。本文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做了阐述和评价,以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脉络和全貌有一个整体的展现。在逻辑组织上,本文力求较全面覆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并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丰富、拓展、发展和解释所作的历史贡献,从而找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传承接力、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和斯大林的科技观,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加之辅助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此基础上,最终总括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几条基本规律,如科技观演进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相统一、与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相统一、与实践要求相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本质要求相统一的规律,并从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命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贯穿红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理论品格、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开放视野、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永恒追求、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精神特质、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活力所在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鲜明特征进行了理论归纳。

雷静[9](2019)在《兰州市白塔山周边地段城市特色空间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兰州市白塔山周边地段是中国历史城市转型中的一个缩影,其现状构成在城市发展中具有较为清晰地历史脉络。该区域具有市民参与性强、空间形态识别度高、地域特征明显,是兰州标志性的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演变,现代城市发展一步步改变并取代了传统的城市肌理,城市特色元素在城市的扩张发展当中出现了危机甚至一些元素已经消失,白塔山在城市格局中的可识别性大大弱化。全球化改变了中国大部分历史城市原有的景观环境,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将人类文化中复杂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与生存语境简单化、单一化。本文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市特色空间营建的相关理论研究,归纳出多个角度着手重塑城市空间特色的途径。从宏观角度梳理了历史演进过程中兰州市及白塔山周边地段的城市建设历史,然后从人文历史的角度、以及建筑格局的发展角度论述了白塔山周边地段的景观演进过程。通过对研究范围的历史文脉分析,历史与现在的对比,探讨城市特色空间的特色资源寻找、强化与组织的方法。通过对城市特色资源中特色符号的发掘和提取,以空间整体的物质环境美学特色作为导向塑造特色空间环境。创新地从叙事学和符号学等理论多元综合视角探寻白塔山周边地段特色资源,并且提取三方面的特色资源符号,再组织特色符号使其介入并激活空间环境形成有特色的空间。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题材的背景角度着手论述了城市特色空间,对论文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以及整体框架的初步分析。基础研究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兰州的城市建设历史发展,从秦汉隋唐时期至到现代建设时期的情况梳理。这座历史上的重要西渡黄河的关口,以及后来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成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独具特色和魅力。随后,以研究地段为范围,从《金城揽胜图》的视角分析了白塔山地段空间环境以及与传统城市轴线格局的关系,体现了白塔山重点地段在其中的重要地位。选取研究地段白塔山、中山桥、博德恩医院为主要研究景观节点,分析其历史演进及建筑的发展,发现城市整体风貌的变化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历史人文尊重的欠缺。从空间结构的发展角度,发现在城市空间的扩张过程中,城市扩张导致平面图底的反转,生态空间逐渐减少,被建设的工业化所侵蚀。城市原本的生态界面天际线的改变使立体空间图底也发生了反转。分析造成空间特色危机的原因有历史角度传统的中断,发展背景角度的快速城镇化以及城市规划缺乏深入详细的研究。策略研究部分:城市空间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出现危机,寻求解决办法是本章以及全文的研究核心。首先,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以及叙事学和符号学这三大视角的综合多元化分析城市空间,分析了空间中人、时间、空间的关系问题。梳理城市空间塑造中典型特色蕴含的意蕴空间类型。城市空间可以和在这个空间当中发生的事件相关联,从而塑造一个有故事,有韵味的空间。不同的故事情节塑造了空间的独特性。特色空间的建构策略首先离不开对历史人文的尊重与保护,空间格局上对特色空间结构需要进行优化处理,对于空间的特色资源需要发掘与组织,强化特色空间特征,对于特色空间符号凝练运用与空间,进而建立标识系统宣传空间特色形象。组织结论部分:主要是对特色空间研究策略的应用,对特色资源的寻找、组织进行的分析,寻找特色资源,有的特色资源是本身空间就有的,有的是还没有被挖掘发现的空间资源,这就需要通过多元视角分析研究的空间意蕴类型中寻找研究。通过对自然符号、人工符号、艺术符号这几方面符号的寻找,总结了研究地段的一些特色资源,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在后续的特色空间建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最后,总结空间特色的建构方法需要利用特色空间组织策略对当前空间进行激活,要丰富空间的体验特色,使空间重新散发活力与魅力,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许皓[10](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兰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移动流量业务的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工具和方法
        1.3.1 研究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STP战略
    2.2 4P理论
    2.3 精准营销理论
    2.4 大数据营销理论
第三章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的营销环境分析
    3.1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社会因素
        3.1.4 技术因素
    3.2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的内部分析
        3.2.1 甘肃移动当前的流量业务营销策略及发展效果对比
        3.2.2 甘肃移动流量客户消费的几个特征
        3.2.3 国内外先进运营商流量营销策略分析
        3.2.4 流量客户满意度调查
    3.3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的短板
    3.4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的SWOT分析
        3.4.1 优势(Strengths)
        3.4.2 劣势(Weaknesses)
        3.4.3 机遇(Opportunities)
        3.4.4 挑战(Threats)
第四章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战略及策略优化
    4.1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战略选择
        4.1.1 客户细分
        4.1.2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的目标市场
        4.1.3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选择
        4.1.4 STP策略选择
    4.2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优化策略
        4.2.1 优化产品策略
        4.2.2 优化价格策略
        4.2.3 优化渠道策略
        4.2.4 优化促销策略
第五章 甘肃移动流量业务营销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5.1 加快体制机制优化,顺应生产关系发展
        5.1.1 后端整合优化市场经营机构
        5.1.2 前端开展基层营销单元的划小
        5.1.3 流量运营经营策略的手段重塑
    5.2 加速服务能力提升,保障客户权益
        5.2.1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5.2.2 优化流量提醒体系
        5.2.3 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看管式服务
    5.3 加强网络优势重塑,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5.3.1 抓好4G网络质量提升和内容引入
        5.3.2 加快5G网络建设
        5.3.3 网络高效支撑业务发展
    5.4 健全高素质队伍,激发发展动力
        5.4.1 着力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
        5.4.2 全面培育新时期的人才队伍
        5.4.3 加快骨干人才队伍的培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流量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B 内部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 C 离网风险客户促销意愿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3)ZTSDJTY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企业战略简介
        2.1.1 早期战略思想
        2.1.2 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2.1.3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2.2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2.2.1 战略制订
        2.2.2 战略执行
        2.2.3 战略控制
    2.3 发展战略类型
        2.3.1 一体化战略
        2.3.2 密集型战略
        2.3.3 多元化战略
    2.4 战略分析工具
        2.4.1 PEST模型
        2.4.2 SWOT模型
3 ZTSDJTY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 ZTSDJTY公司基本情况
        3.1.1 组织架构
        3.1.2 施工生产方面
        3.1.3 科技创新方面
        3.1.4 人力资源方面
        3.1.5 设备方面
        3.1.6 项目成本方面
        3.1.7 安全质量方面
    3.2 ZTSDJTY公司优势分析
        3.2.1 工程业务方面
        3.2.2 企业文化方面
        3.2.3 企业有形技术方面
        3.2.4 企业无形技术优势
    3.3 ZTSDJTY公司存在问题分析
        3.3.1 市场营销方面
        3.3.2 企业规模方面
        3.3.3 科技创新方面
        3.3.4 员工管理方面
4 ZTSDJTY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1 PEST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SWOT分析
        4.2.1 优势(strengths)
        4.2.2 劣势(weakness)
        4.2.3 机会(opportunity)
        4.2.4 威胁(threats)
        4.2.5 SWOT分析结论
5 ZTSDJTY公司战略定位与选择
    5.1 ZTSDJTY公司的发展目标
    5.2 ZTSDJTY公司战略定位
    5.3 ZTSDJTY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4 ZTSDJTY公司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5.4.1 “两提升”
        5.4.2 “两市场”
6 ZTSDJTY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6.1 巩固并拓展市场
        6.1.1 强化市场营销水平
        6.1.2 提升投资经营水平
        6.1.3 拓展海外市场
    6.2 提升创新能力
        6.2.1 提升科研创新的贡献度
        6.2.2 提升企业再制造能力和机械化装备水平
        6.2.3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6.2.4 加强影响工程质量的工装研发和推进
    6.3 提升前台管理水平
        6.3.1 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
        6.3.2 加强项目成本管控能力
        6.3.3 强化项目履约
        6.3.4 提升安全质量环保管控水平
    6.4 提升后台管控水平
        6.4.1 深化项目管理实验室工作
        6.4.2 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
        6.4.3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6.4.4 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6.4.5 强化企业事前管控能力
        6.4.6 强化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6.5 提升文化品牌形象
        6.5.1 加强文化建设
        6.5.2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战略管理概述
    2.2 多元化战略理论
        2.2.1 多元化战略理论综述
        2.2.2 多元化战略的类型
        2.2.3 多元化战略的动因
3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3.1 公司发展概况
    3.2 业务经营现状
    3.3 公司多元化发展尝试过程
    3.4 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环境分析
    4.1 企业宏观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影响
        4.1.4 技术环境影响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2.3 现有竞争者分析
        4.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2.5 潜在进入者分析
    4.3 内部环境分析
        4.3.1 企业的资源条件分析
        4.3.2 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4.3.3 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4.3.4 企业内部环境评价
    4.4 中车兰州机车公司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S)
        4.4.2 劣势分析(W)
        4.4.3 机遇分析(O)
        4.4.4 威胁分析(T)
        4.4.5 SWOT矩阵分析
    4.5 波士顿矩阵分析产业发展方向
5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
    5.1 公司多元化发展中建议优先发展的核心业务
    5.2 公司多元化发展中建议提高经营水平的一般业务
    5.3 公司多元化发展中建议退出业务
    5.4 公司多元化发展中建议重新定位业务
    5.5 公司多元化发展中建议新发展业务
6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保障措施
    6.1 企业文化保障
        6.1.1 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6.1.2 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
        6.1.3 深入开展形式任务教育
        6.1.4 公司工会开展暖心活动
    6.2 管理体制保障
        6.2.1 加强内部管理,深入推进提质增效
        6.2.2 紧抓质量管理,增强品牌满意度
        6.2.3 实施创新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6.2.4 加强市场开拓,确保可持续发展
    6.3 人力资源保障
    6.4 党风建设保障
        6.4.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6.4.2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6.4.3 党建经营深度融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一五”建设对甘肃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在甘肃布局
二、“一五”建设在甘肃取得的重大成就
三、“一五”建设对甘肃产生的巨大历史影响
    (一)“一五”建设改变了国家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布局,甘肃成为国家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基地之一
    (二)“一五”建设构筑了甘肃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填补了甘肃工业史上的空白
    (三)“一五”建设打造了国家工业的重要培育基地,甘肃成为出干部、出人才、出技术、出成果的国家工业摇篮
    (四)“一五”建设成就是各方力量共同艰苦奋斗的成果,培育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个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
    (五)“一五”建设开启了甘肃工业建设的新里程,为甘肃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四、X市的其他考核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六、小结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四、结论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科技观核心概念及科技价值评价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科学与技术
        二、科学技术观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第二节 科技的价值及功能评价
        一、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正面效应
        二、科技发展与应用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历史背景
        一、科学的发展与启蒙思想的出现
        二、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
        三、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马恩科技观发展演进阶段
        一、马恩科技观的形成阶段
        二、马恩科技观的丰富阶段
        三、马恩科技观的拓展阶段
        四、马恩科技观发展中体现的鲜明理论品格
    第三节 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实践
        二、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第四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
        一、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与教训
        二、斯大林科技观的特点、贡献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文本摘析
    第一节 马克思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马克思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马克思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三、马克思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二节 恩格斯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恩格斯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恩格斯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三、恩格斯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三节 列宁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列宁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列宁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四节 斯大林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斯大林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斯大林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内容与系统理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一、科技本质论
        二、科技功能论
        三、科技主体论
        四、科技依托论
        五、科技异化论
        六、科技人本论
        七、科技机制论
        八、科技趋势论
    第二节 系统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观
        一、系统论基本原则的启迪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系统理解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与启迪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观的思想启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背景与演进阶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流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阶段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文本摘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萌芽期重要文本摘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期重要文本摘析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纵深期重要文本摘析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评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与局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逻辑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演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发展历程考察
        一、我国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
        二、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演进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
        一、毛泽东科技观:向科学进军
        二、邓小平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江泽民科技观:科教兴国
        四、胡锦涛科技观:创新型国家
        五、习近平科技观: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驱动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新拓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背景与地位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系统特征与内涵
        三、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实践要求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辩证分析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体性与目标性相统一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战略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性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物质生产发展要求相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实践发展相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人的解放理论相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总特征分析
        一、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轴心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贯穿红线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思想路线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理论品格
        五、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开放视野
        六、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永恒追求
        七、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精神特质
        八、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活力所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兰州市白塔山周边地段城市特色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城市化
        1.1.2 城市特色危机
        1.1.3 城市文化与城市竞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特色空间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历史演进中的兰州市白塔山周边地段
    2.1 兰州城市建设历史发展概述
        2.1.1 秦汉隋唐时期
        2.1.2 明清时期
        2.1.3 民国时期
        2.1.4 现代时期
    2.2 清末白塔山周边空间环境分析
        2.2.1 基于《金城揽胜图》的白塔山周边空间环境
        2.2.2 城市传统轴线与白塔山周边空间环境
    2.3 白塔山周边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塔山周边地段空间环境分析
    3.1 白塔山景观
        3.1.1 白塔山的宗教建筑“创建与重修”过程
        3.1.2 白塔山宗教建筑格局发展
    3.2 中山桥景观
        3.2.1 百年中山桥发展历程
    3.3 博德恩医院近现代建筑景观
        3.3.1 博德恩医院修建过程
        3.3.2 博德恩医院近现代建筑
    3.4 白塔山周边空间景观现状分析
        3.4.1 城市整体风貌的变化
        3.4.2 规划建设中缺少对历史人文的尊重
    3.5 城市特色空间的危机显现
        3.5.1 量变:城市空间的扩张
        3.5.2 形变:白塔山周边空间城市形态的变化
        3.5.3 反转:自然与人工图底反转
    3.6 特色空间危机的原因分析
        3.6.1 历史的角度——传统中断,何以继承
        3.6.2 发展背景角度——快速城镇化
        3.6.3 城市规划缺乏深入、详细的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视角下的特色空间建构研究
    4.1 特色空间的构建的多元视角
        4.1.1 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思想
        4.1.2 知觉现象学的思想
        4.1.3 叙事学及符号学的视角
    4.2 城市空间中的典型特色意蕴类型
        4.2.1 空间中特色的信息表达
        4.2.2 基于场所叙事的情节型城市空间
        4.2.3 再现经典记忆的情境型空间
        4.2.4 基于空间认同的创意型空间
    4.3 特色空间的建构策略
        4.3.1 城市特色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优化
        4.3.2 特色景观资源发掘与组织
        4.3.3 特色空间特征强化
        4.3.4 特色空间符号的凝练与运用
        4.3.5 标识系统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塔山周边地段特色景观资源的组织
    5.1 城市特色格局
        5.1.1 格局特色——格局优先,融入特色资源
        5.1.2 城市轴线的组织
        5.1.3 视线廊道的控制
        5.1.4 空间界面的风貌控制
    5.2 寻找特色资源
        5.2.1 挖掘民间传说:塑造凝聚力
        5.2.2 拾取典型情境:复苏生命力
        5.2.3 吸收时尚元素:体现包容力
        5.2.4 开放信息流入:发展驱动力
    5.3 组织特色资源——特色符号提取
        5.3.1 自然符号——黄河、两山
        5.3.2 人工符号——铁桥、水车、羊皮筏子
        5.3.3 艺术符号——兰州鼓子、京兰腔、刻葫芦
    5.4 空间的激活
        5.4.1 挖掘空间场所的潜质
        5.4.2 丰富空间体验特色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城市特色空间必须重视城市的历史过程
    6.2 必须强化地段的核心空间与核心元素
    6.3 特色资源的挖掘与组织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视角
        1.3.2 时空界定
        1.3.3 研究重点
        1.3.4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1.4.1 研究方法
        1.4.2 史料调查
    1.5 相关概念
        1.5.1 苏联经验
        1.5.2 现代城市规划
        1.5.3 城市规划史
        1.5.4 苏联城市规划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相关研究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2.3 评述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3.4 小结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5.5 小结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6.6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7.3.1 城市总体规划
        7.3.2 近期建设规划
        7.3.3 城市区域规划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后记

四、兰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学者的国际视野与政府的信任支持——“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提出及引起的反响[J]. 刘进宝. 敦煌研究, 2021(01)
  • [2]甘肃移动流量业务的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郁兴俊. 兰州大学, 2020(01)
  • [3]ZTSDJTY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龙卫.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4]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余泽庆.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2)
  • [5]“一五”建设对甘肃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J]. 李荣珍. 档案, 2019(07)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D]. 解慧娟. 兰州大学, 2019(08)
  • [9]兰州市白塔山周边地段城市特色空间建构研究[D]. 雷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兰州强化重点项目并取得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