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狗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铭泽[1](2021)在《玉米发酵生产功能性油脂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玉米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玉米粉糖液培养基液化糖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利用玉米粉糖液培养基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功能性油脂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主要包括:1.以玉米粉为原料,葡萄糖当量值(DE)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时间、酶添加量、温度、p H值对玉米粉液化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液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将玉米粉加水配制成料液比1:4(g:m L)的浆料,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p H6、α-淀粉酶添加量8 U/g、液化温度80℃、液化时间60 min。2.利用玉米粉液化液,以葡萄糖当量值(DE)为评价指标,研究时间、酶添加量、温度、p H值对玉米粉糖化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糖化条件为p H4.5、糖化酶添加量200 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10 h。3.根据液化A3B3C3D2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糖化A2B3C2D2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液化液DE值达到了19.7%,糖化液DE值达到了93.6%。4.以玉米粉糖液为培养基,利用深黄被孢霉为实验菌株,以菌体生物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氮源种类和氮源浓度、碳源浓度、硫酸镁浓度、接种量、p H、温度、以及时间对菌株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采用酵母膏作为氮源,氮源浓度为3.0 g/L、碳源浓度为80g/L、柠檬酸钠含量为2 g/L、磷酸二氢钾的含量为2 g/L、硫酸镁浓度为0.3 g/L、接种量为p H为6、10%、温度为28℃、时间为6 d。5.根据发酵A2B2C2D2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菌体的生物量达到了20.6 g/L,油脂产量达到了10.1 g/L。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油脂中脂肪酸的含量,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6.3%。
徐清云[2](2018)在《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的生殖腺,也称海胆黄中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种类丰富比例合理。本研究以紫海胆黄为原料,在充分了解其食用及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对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紫海胆黄油微胶囊进行产品评价,以及探讨紫海胆黄油微胶囊贮藏稳定性,为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以及美国化学分析方法(AOAC)检测紫海胆黄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紫海胆黄粉中水分含量(5.29±0.02)%,粗灰分(8.69±0.03)%,粗蛋白(60.36±0.04)%,粗脂肪(25.32±0.09)%,总糖含量(0.044±0.002)mg/100g;共检出 18 种氨基酸,总含量(46.50±0.89)%;谷氨酸含量最高,为(5.57±0.11)%;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75±0.01)%;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亮氨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6%;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0.8,化学评分(CS)>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7.86;共检出30种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2.43±0.05)%;海胆黄富含钾、磷、钠、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元素含量最高,为(1432.27±8.91)mg/100g;微量元素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13.13±0.09)mg/100g。研究表明,紫海胆黄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比例合理,脂质含量高且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丰富。2.以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化的最优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制备工艺为,壁材比例为4:2(HI-CAP100:β-环糊精),乳化液浓度为17%,油脂添加量为15%,经过IKA均质乳化机乳化30min,利用料理机均质5min,在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进样速度为500mmL/h下进行喷雾干燥时,得到的包埋率和乳化液稳定性分别为95.7%和96.8%。3.检测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内部结构和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为2.82%;溶解度为71.94%;自流角为22.05°;菌落总数为480 CFU/g;大肠菌群数<30MPN/100g;霉菌和酵母<10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皆未检出;紫海胆黄油微胶囊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痕和气泡,内部组织紧实、壁厚均匀、细腻、无气泡和孔隙,包埋效果良好。紫海胆黄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及安全卫生指标皆符合行业标准,并且其表面和内部结构良好。4.利用电子鼻检测紫海胆黄油微胶囊贮藏期间的挥发性气味成分的变化。通过Schaal烘箱贮藏试验法将紫海胆黄油微胶囊与紫海胆黄油及添加0.02%BHT的紫海胆黄油进行贮藏稳定性比较,并且分别对光照、温度、氧气等贮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在60± 1℃条件下贮藏8天,电子鼻检测显示其挥发性气味成分变化不明显;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优于添加0.02%BHT的紫海胆黄油和紫海胆黄油,并且温度、光照、氧气等贮藏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氧化,但是某过氧化值变化不明显,说明将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化后贮藏稳定性较好,不易受温度、光照、氧气的影响,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在低温、避光、真空的环境下进行保存。
刘金枝[3](2017)在《鹅油贮藏稳定性及其对OVX大鼠血脂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以市售白鹅为原料,首先测定白鹅各部位的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然后将鹅皮洗净、沥干、切碎,利用油浴(甘油三酯140℃-170℃)加热法制得鹅油,并测定了鹅油的基本理化性质。再以鹅油的部分理化性质及其脂肪酸组成为评价指标,探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的抗氧化剂对鹅油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鹅油与其他动植物油对OVX大鼠血脂的影响,并对比了添加抗氧化剂鹅油与不添加抗氧化剂鹅油对OVX大鼠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了解在贮藏过程中贮藏条件对鹅油品质的影响以及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的血脂及抗氧化的影响,为鹅油的生产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所示:1.白鹅的不同部位脂肪含量差异较大,鹅脂肪主要分布在鹅皮及腹部脂肪,而肌肉中含量较低。经测定,鹅胸部肌肉脂肪含量在2%左右,而翅中脂肪含量达20%,胸部鹅皮和腿部鹅皮脂肪含量高达约60%。同时不同部位的脂肪酸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腹部脂肪、鹅皮和翅中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高于腿及胸部肌肉脂肪,而腹部脂肪和胸部肌肉脂肪中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2.以鹅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色泽及脂肪酸组成变化(相对百分含量)等理化性质为评价指标,研究光照、温度、空气和抗氧化剂对鹅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光照和空气接触,均能使鹅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较快增长,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百分比降低,温度越高各个指标变化越快。同时,高温条件使油脂的颜色加深,而光照和空气接触使得油脂颜色变淡。且茶多酚对维持鹅油的稳定性比VE有更好的效果。即低温、避光、隔绝空气以及加入抗氧化剂茶多酚对保持鹅油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通过对鹅油、猪油、大豆油和橄榄油不同油脂对OVX大鼠的血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鹅油组的TC含量略高于橄榄油组的含量,但是TG、LDL-C、HDL-C的含量与橄榄油组差异不明显,却显着低于豆油组和猪油组,喂食橄榄油或者鹅油会使得卵巢切除大鼠小肠内容物和粪便中胆汁酸含量增加。通过对肝脏脂肪和血清等指标的测定,可以得知橄榄油和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脏的损害较小。通过肝组织的切片形态可以得知,卵巢切除后大鼠的肝脏外观呈现脂肪肝形态,肝脏组织切片中有明显而丰富的脂肪滴,但是鹅油组和橄榄油组的形态与伪切除组相似,豆油组和猪油组细胞排列相对松散,细胞较大,细胞间空隙增大。综上,摄入鹅油或橄榄油对卵巢切除大鼠的高血脂和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通过对大鼠抗氧化指标的测定表明,鹅油与豆油和猪油相比,鹅油能够提高卵巢切除大鼠体内HL和LPL活性,同时也能够增加SOD、T-AOC和GSH-Px的活性,同时降低MDA的浓度,促进肝脏脂质分解,起到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脂质过氧化对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的正常工作,对脂肪代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添加抗氧化剂的鹅油组比鹅油组大鼠的抗氧化性略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葛双双[4](2017)在《余甘子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及其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甘子,在传统加工利用过程中主要以余甘子果肉为原料,余甘子核仁则多被废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是加重了环境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地区余甘子的产量约为10万吨,其中,余甘子核仁占1.8%(1800吨)。为此,本研究以余甘子核仁为原料,提取余甘子核仁油,并在此基础上对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进行富集,进而分离、纯化其中的α-亚麻酸,对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用量、甲醇用量4个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其对PUFAs含量及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UFAs含量及得率为优化目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混合脂肪酸(FFA):尿素:甲醇(V:W:V)=1:2:18(3 mL:6 g:54 m L)、包合时间为19 h、包合温度为-6℃,在此工艺条件下,PUFAs含量及得率分别为98.47%和71.85%。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表征,分别从其热力学性质、结构变化、晶型改变以及SEM谱图和能谱图中证明了尿素包合物的生成。(2)银离子配合法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AgNO3浓度、甲醇体积分数、配合时间、配合温度对α-亚麻酸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α-亚麻酸纯度和回收率为优化指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配合温度为0℃、AgNO3浓度为2.29 mol/L、甲醇体积分数为38.00%、配合时间为1.93 h,在此工艺条件下,α-亚麻酸纯度及回收率分别为93.30%及73.37%。对配合后的AgNO3进行回收并二次配合,结果表明:AgNO3的回收率达93.83%,回收的Ag+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产品中并未引入Ag+,因此,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余甘子核仁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而且降低了配合工艺的操作成本,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这为余甘子核仁油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机理探索:以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为试验对象,通过余甘子核仁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余甘子核仁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5.08 mg/m L,最大清除率为95.91%;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9.84 mg/mL,最大清除率为98.58%。α-亚麻酸的清除自由基试验证明了,余甘子核仁油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为以α-亚麻酸为代表的PUFAs。通过抗氧化前后混合脂肪酸的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吸收,检测到了氧化后混合脂肪酸中共轭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的生成,并在DPPH·自由基过量条件下,利用GC-MS检测到了单羟基脂肪酸的存在,从而证明了PUFAs清除自由基至少包括PUFAs的共轭化、单分子加成、碳碳双键α-H氧化及环氧化等反应机理。(4)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货架期推测:研究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与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与抗氧化剂的复配对余甘子核仁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分别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抗坏血酸棕榈酯(AP)复配组合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以余甘子核仁油为对照,分别考察了Fe3+、Fe2+、Zn2+、Cu2+四种金属离子、紫外光照时间、温度三种外界因素对添加复配抗氧化剂后的余甘子核仁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铁离子以及Cu2+、紫外光照时间和温度均能对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有显着的影响。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乳化剂浓度、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比例、芯材与壁材比例(芯壁比)、固形物浓度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为优化指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浓度为1.5%(wt%)、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比例(m:m)为7:24、芯壁比(m:m)为2:3、固形物浓度为14.2%(wt%),在此工艺条件下,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90.74%。在25℃条件下,柠檬酸与TBHQ复配组合能将余甘子核仁油的货架期由128天延长至419天,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货架期达716天,上述两种方法均能显着提高余甘子核仁油的储藏性能。
刘安然[5](2015)在《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采用喷雾干燥生产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评价筛选出了合适的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生产工艺中各影响因素做了单因素试验分析、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茶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用不同的贮藏方式和包装方式研究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贮藏期间囊芯物质油茶籽油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同时还研究了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下的体外缓释情况,利用动力学拟合方程——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Higuchi方程对其缓释情况进行拟合,以此初步研究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酪朊酸钠、麦芽糊精、大豆膳食纤维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配组合,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同时以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微胶囊形态的微观表征颗粒完整率和微胶囊感官品质评价为评定指标,比较不同壁材组合得到的微胶囊产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酪朊酸钠和麦芽糊精为复配壁材的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为乳白色粉末,具有良好冲调性和流动性,微胶囊化效率83.62%和产率63.87%,微胶囊形态的颗粒完整率接近70%,是较好的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复配壁材之一2、以酪朊酸钠、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油茶籽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综合得分为响应值,选取风机频率、进风温度和进料流量为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风机频率46Hz,进风温度178℃,进料流量655ml/h,在此条件下,产品综合得分为76.66。3、当温度在20℃左右及以下,空气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的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影响较小,在合理可接受范围内,所以短时间保藏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时,无需对其进行真空包装,产品也可保持较好的品质用密封袋放置于避光阴凉处进行贮藏即可;当温度在35℃左右及以上时,需对产品进行真空包装,以隔绝空气,阻止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进一步氧化分解;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扩散过程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且微胶囊产品在胃液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及在肠液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有利于囊芯物质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
田先卉[6](2015)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态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多个双键,对氧和热十分敏感,极易发生氧化,失去生理活性,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可以解决它们的稳定性问题,就可以将其作为营养因子添加到食物中去,扩大营养因子的使用范围。微胶囊化是将微小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体等采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包埋进去,形成的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的微胶囊的过程,微胶囊壁材可以使芯材与氧气等隔绝,还有掩盖气味的功能。因此,本实验采用微胶囊化方法来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态化问题。本实验有五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壁材选择、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微囊化最佳工艺确定、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囊稳定性的检测及其体外释放实验。通过观察微胶囊微观形态确定了壳聚糖/阿拉伯胶为壁材;综合考虑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和总脂肪酸的得率,确定了脂肪酸与尿素质量比例为1:2.5以及反应时间为20 h来进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买验、啊应面实验,确定了制作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壁材浓度为5%、壁材比例为1:6.25、芯壁比为3:5、pH值为4、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20℃;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制作的微胶囊包埋率为80.07%、载量为38.87%、水分为(3.65±0.10)%、休止角为(37.80±0.76)。、堆密度为(0.31±0.005)g/cm3。通过检测加速氧化实验中油脂过氧化值的变化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保留率的情况推测本实验制得的微胶囊的保质期为18个月;检测微胶囊在沸水浴中和经历三种不同的巴氏杀菌方法处理后的油脂过氧化值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保留率的变化以及观察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微胶囊可以经受一般的蒸煮工艺和巴氏杀菌工艺。在体外消化实验中,微胶囊进入人工胃液后,在前三小时内芯材释放稍快,第三到第四小时之间芯材释放稍微缓慢;进入人工肠液后,从第四到第六小时内芯材释放迅速,第六小时之后释放速率明显减慢;10h后实验结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释放率达90%以上,说明微胶囊壁材可在胃肠道中被很好地消化,使功能因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释放出来。
葛昕[7](2013)在《微胶囊化茶油的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采用喷雾干燥生产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评价筛选出了合适的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生产工艺中各影响因素做了单因素实验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对茶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茶油与亚麻籽油的复配开发了一种复合微胶囊,并对微胶囊在微胶囊化前后的变化以及理化性质、表观形态做出了评价。具体结果如下:实验选取了较适宜进行茶油微胶囊化生产的壁材组合,即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的壁材组合。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生产的茶油微胶囊产品经初步实验的持油率为31.76%,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分别为86.70%和69.88%,并具有良好的冲调性和氧化稳定性,且有一定含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制备的茶油微胶囊产品有特殊香气。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得到茶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参数为:壁材比: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1:1,芯壁比为0.6:1,乳化剂添加量为4%,配比为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酸甘油酯=4:1,固形物含量为2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20min,均质压力为40Mpa,次数为4次,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0℃,风速为4.9m3/min,经过优化后的工艺生产的茶油微胶囊,含油率为36.14%,微胶囊化产率为96.37%,微胶囊化效率为87.30%。实验表明,茶油与亚麻籽油原料比在2:1时,复合油脂芯材表现出复合预期的脂肪酸含量,显着的补充了茶油中亚麻酸含量不高的问题,使其达到16.97%,并且提高了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生产出的茶油亚麻籽油复合微胶囊产品的含油率为36.20%,微胶囊化产率为96.51%,微胶囊化效率为87.86%。研究表明,茶油及茶油、亚麻油复合油脂微胶囊化后的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仅在1%以下,但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在微胶囊化后都出现了下降。而角鲨烯的含量则出现上升。微胶囊化过程会使油脂的抗氧化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微胶囊化油脂相对未经包埋的油脂有较长的货架期。微胶囊的可吸收的营养成分约占到总体质量的80%,微胶囊为乳白色粉末,粒径、表观结构也表现良好,具有良好的溶液性和流动性。具有作为营养品开发的价值。
张瑞,邢军,魏旭,朱晓盈[8](2012)在《蚕蛹中脂肪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蚕蛹油脂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但是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且蚕蛹油脂带有微量昆虫特有腥味,因而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但可以掩盖油脂所带有的不良气味,而且可以强化对油脂和其他易氧化成分的保护功能,增强油脂的稳定性,试验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蚕蛹油为芯材,用复凝聚法制备明胶-阿拉伯胶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技术。以包埋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三者之间比例、温度、pH等单因素对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对微胶囊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为适宜的成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成囊条件为:明胶、阿拉伯胶和蚕蛹油比例为1∶1∶0.8、成囊温度为45℃、复凝聚的pH为4。
刘玲,魏菊[9](2012)在《基于天然相变材料的蓄热调温功能整理剂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界面聚合法,以天然相变材料——动物脂肪为芯材,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哌嗪(PIP)为壁材单体,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脲相变微胶囊.利用微机差热天平对微胶囊的耐热性能、蓄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乳化速度为4 000 r/min、乳化时间为120 s、反应温度为60℃、n(PIP)∶n(TDI)=1∶2的条件下,制得的相变微胶囊主要为球形,分散性能良好,平均粒径为12μm左右,相变潜热14.31 J/g,耐热温度达229℃左右.将所制备的微胶囊制成蓄热调温功能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的后整理中,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蓄热性能、硬挺度、透气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功能纺织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硬挺度,并具有一定的蓄热调温功效.
赵垒[10](2011)在《平阴玫瑰花色苷纯化工艺优化、分子修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是植物组织呈现蓝色、紫色或红色的主要因素,对植物生理及人体生理的保健具有重要作用。玫瑰(Rosa rugosa Thunb)属蔷薇科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其花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一般用于提取精油,从提取精油后的玫瑰残渣中提取花色苷,既可解决玫瑰精油厂废渣处理问题,又可获得安全保健的天然色素。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前期提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纯化玫瑰花色苷最佳树脂为AB-8。然后研究了AB-8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AB-8树脂的动态吸附解吸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上柱吸附色素浓度15.63mg/L,pH值1.92,流速7.19BV/h,在此条件下,树脂对玫瑰花色苷的吸附量达到3.42mg;最佳解吸条件乙醇浓度67%、洗脱剂pH值1.1、洗脱流速2.72BV/h、洗脱剂用量3.45BV,在此条件下色素的解吸率99.19%。(2)将花色苷样品与各种酰基供体(月桂酸、苯丙酸、苹果酸、对香豆酸、阿魏酸、水杨酸、乙酸、丙二酸、柠檬酸)在非水环境中以Novozyme435酶为催化剂进行酰化反应,并且利用液相及其红外检验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组和未加酶组实验结果,可以大致推断出,玫瑰花色苷与乙酸以及月桂酸发生了酰基反应,通过公式,粗略的计算花色苷的酰化率。(3)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各个因素较优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PB试验选出在花色苷微胶囊化中有显着影响的因素: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和进风温度,并且得出三种因素对花色苷微胶囊化的影响顺序:芯壁比>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然后利用实验设计软件SAS,建立响应值和各个因素之间的响应面分析模型,得到在玫瑰花色苷微胶囊化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剪切速率13000rpm、剪切时间1min、进风温度161℃、出风温度80℃、芯壁比3.82%、麦芽糊精与β-环糊精比为2、阿拉伯胶比例7.5%、固形物含量25.57%。
二、海狗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狗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发酵生产功能性油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功能性油脂 |
1.1.1 功能性油脂概述 |
1.1.2 功能性油脂的主要来源 |
1.1.3 功能性油脂的生物学功能 |
1.1.4 功能性油脂的应用 |
1.2 微生物油脂的原料 |
1.2.1 碳源 |
1.2.2 糖类 |
1.2.3 玉米粉的来源 |
1.2.4 玉米淀粉糖的生产 |
1.3 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 |
1.3.1 微生物油脂菌株选育 |
1.3.2 发酵工艺优化对微生物产脂的影响 |
1.3.3 生物合成功能性油脂的代谢途径及核心酶概述 |
1.4 微生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
1.4.1 机械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 |
1.4.2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4.3 碱热法 |
1.4.4 酸热法 |
1.4.5 水酶法 |
1.4.6 超声萃取 |
1.4.7 索氏抽提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玉米粉糖液培养基制备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玉米粉制备糖液工艺流程 |
2.3.2 玉米粉糖液液化方法 |
2.3.3 玉米粉糖液糖化方法 |
2.3.4 分析方法 |
2.3.5 玉米粉糖液液化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
2.3.6 玉米粉糖液糖化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
2.3.7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玉米粉糖液最佳液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2.4.2 玉米粉糖液最佳糖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2.5 结论 |
第3章 微生物油脂发酵生产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菌种 |
3.1.2 玉米粉糖液的制备 |
3.1.3 试验试剂 |
3.1.4 培养基 |
3.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工艺流程 |
3.3.2 培养方法 |
3.3.3 菌体收集 |
3.3.4 发酵液残糖测定 |
3.3.5 油脂提取及油脂含量、油脂产量测定 |
3.3.6 油脂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
3.3.7 微生物油脂发酵工艺优化试验设计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氮源及其含量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2 碳源浓度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3 硫酸镁(Mg SO_4·7H_2O)浓度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4 接种量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5 p H值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6 温度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7 时间对发酵菌体得率的影响 |
3.4.8 最佳发酵反应条件的确定 |
3.4.9 玉米微生物油脂脂肪酸成分含量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论文中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海洋棘皮动物脂质的提取 |
1.1.1 压榨法、蒸煮法、碱水解法 |
1.1.2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1.3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
1.1.4 超声辅助萃取(UAE) |
1.1.5 水酶法 |
1.2 海洋棘皮动物脂质的分离纯化 |
1.2.1 柱层析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2.3 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
1.2.4 其它 |
1.3 海洋棘皮动物脂质的生物活性 |
1.3.1 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
1.3.2 抗癌 |
1.3.3 抗炎 |
1.3.4 其它活性 |
1.4 微胶囊技术在油脂中的应用 |
1.4.1 油脂微胶囊的壁材 |
1.4.2 油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5 研究的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1 实验器材 |
2.1.1 仪器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制备 |
2.2.2 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
2.2.3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2.3.2 氨基酸组分 |
2.3.3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2.3.4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3.5 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
3.1 实验器材 |
3.1.1 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及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紫海胆黄油的提取 |
3.2.2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3.2.3 单因素试验 |
3.2.4 正交试验 |
3.2.5 乳化液稳定的测定 |
3.2.6 包埋率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壁材比例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2 乳液浓度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3 油脂添加量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4 正交试验与分析 |
3.3.5 验证实验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产品评价 |
4.1 实验器材 |
4.1.1 仪器设备 |
4.1.2 主要试剂及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理化性质 |
4.2.2 安全卫生指标 |
4.2.3 微胶囊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的观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理化性质 |
4.3.2 安全卫生指标 |
4.3.3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电镜结构观察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器材 |
5.1.1 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制备 |
5.2.2 电子鼻检测 |
5.2.3 贮藏稳定性研究 |
5.2.4 过氧化值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贮藏期间挥发性气味的变化 |
5.3.2 稳定性研究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鹅油贮藏稳定性及其对OVX大鼠血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鹅的基本概况 |
1.2 鹅油的研究现状 |
1.2.1 鹅油的生产现状 |
1.2.2 鹅油的加工利用现状 |
1.3 油脂的贮藏保鲜现状 |
1.3.1 控温技术 |
1.3.2 空气对油脂贮藏的影响 |
1.3.3 光照对油脂贮藏的影响 |
1.3.4 抗氧化剂对油脂贮藏的影响 |
1.4 脂肪酸的研究现状 |
1.4.1 饱和脂肪酸 |
1.4.2 单不饱和脂肪酸 |
1.4.3 多不饱和脂肪酸 |
第2章 引言 |
2.1 立项依据和研究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章 鹅脂肪分布及鹅油基本理化性质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5 试验结果和分析 |
3.5.1 各部位脂肪含量 |
3.5.2 各部位脂肪酸组成 |
3.5.3 脂肪基本理化性质 |
3.6 结论 |
第4章 鹅油贮藏稳定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鹅油的制备 |
4.3.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4.4 数据处理 |
4.5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5.1 温度对鹅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4.5.2 光照对鹅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4.5.3 空气对鹅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4.5.4 抗氧化剂对鹅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动物、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饲料配制 |
5.3.2 动物饲养 |
5.3.3 样品收集 |
5.4 数据处理 |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体重增加量、采食量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
5.5.2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的血脂的影响 |
5.5.3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ALT、AST的影响 |
5.5.4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脏TC、TG的影响 |
5.5.5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脂水平的影响 |
5.5.6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脏ALT、AST的影响 |
5.5.7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腹部脂肪的影响 |
5.5.8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总胆汁酸的影响 |
5.5.9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
5.5.10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油脂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
5.5.11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抗氧化的影响 |
5.5.12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总酯酶的影响 |
5.5.13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脏抗氧化的影响 |
5.5.14 鹅油对卵巢切除大鼠肝脏总酯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余甘子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及其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余甘子简介 |
1.1.2 余甘子核仁油简介 |
1.2 研究现状 |
1.2.1 脂肪酸的分离、纯化 |
1.2.2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
1.2.3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
1.2.4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 |
2.2.2 混合脂肪酸的制备 |
2.2.3 尿素包合法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 |
2.2.4 脂肪酸的甲酯化 |
2.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
2.2.6 单因素试验 |
2.2.7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的设计 |
2.2.8 标准曲线及校正因子的确定 |
2.2.9 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与亚油酸绝对含量的测定 |
2.2.10 尿素包合物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
2.3.3 验证试验 |
2.3.4 富集前后混合脂肪酸成分分析 |
2.3.5 尿素包合物的表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银离子配合法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Ag~+配合多不饱和脂肪酸 |
3.2.2 脂肪酸的甲酯化 |
3.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条件 |
3.2.4 AgNO_3的回收 |
3.2.5 回收AgNO_3的二次配合试验 |
3.2.6 配合后脂肪酸中Ag~+残留量检测 |
3.2.7 单因素试验 |
3.2.8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3.2.9 Ag~+配合后脂肪酸中α-亚麻酸绝对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试验 |
3.3.2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
3.3.3 配合前后脂肪酸分析 |
3.3.4 AgNO_3的回收及其二次配合效果分析 |
3.3.5 配合后脂肪酸中Ag~+残留量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 |
4.2.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2.3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2.4 α-亚麻酸甲酯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2.5 余甘子核仁油混合脂肪酸的制备方法 |
4.2.6 余甘子核仁油的抗氧化作用机理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余甘子核仁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4.3.2 余甘子核仁油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4.3.3 余甘子核仁油体外抗氧化作用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 |
5.2.2 添加抗氧化剂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5.2.3 微胶囊化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5.2.4 余甘子核仁油的货架期推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添加抗氧化剂法延长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5.3.2 微胶囊化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5.3.6 余甘子核仁油的货架期推测 |
5.4 小结 |
5.4.1 添加抗氧化剂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5.4.2 微胶囊化法增加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
6.1.2 银离子配合法分离、纯化多不饱和脂肪酸中α-亚麻酸 |
6.1.3 余甘子核仁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
6.1.4 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茶籽油概述 |
1.1.1 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
1.1.2 油茶籽油中的其他功能成分 |
1.1.3 油茶籽油的保健功能 |
(1)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
(2) 抗氧化作用 |
(3) 调节免疫功能及促进细胞再生 |
(4) 清热化湿 |
(5) 其他功能 |
1.1.4 油茶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 |
1.2 微胶囊技术 |
1.2.1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 |
1.2.2 微观表征技术 |
1.2.3 油脂的微胶囊化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壁材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设备 |
(1) 材料 |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方法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评质量评价 |
(3)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壁材料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2.2.2 不同壁材料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的影响 |
2.2.3 不同壁材组合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形态的影响 |
2.2.4 不同壁材组合油茶籽油微胶囊的感官品质评价(见表2-2) |
2.3 小结 |
第三章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设备 |
(1) 材料 |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设备 |
3.1.2 方法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评质量评价 |
(3) 单因素试验 |
(4) 响应面分析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 |
(1) 风机频率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 |
(2) 进风温度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 |
(3) 进料流量对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品质的影响 |
3.2.2 喷雾干燥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 |
(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分析 |
(2) 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
(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试验 |
3.2.3 微胶囊制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
3.3 小结 |
第四章 油茶籽油微胶囊的贮藏性及缓释动力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设备 |
(1) 材料 |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设备 |
4.1.2 方法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过氧化值分析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脂肪酸组成分析 |
(3) 油茶籽油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绘制 |
(4) 油茶籽油微胶囊芯材体外释放性能的测定 |
(5) 油茶籽油微胶囊释放曲线的方程拟合 |
(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油茶籽油微胶囊抗氧化贮藏试验结果分析 |
(1)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 |
(2)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2.2 油茶籽油微胶囊模拟胃肠道体外释放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1)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
(2)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肠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
4.3 讨论 |
4.3.1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影响 |
4.3.2 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包装的油茶籽油微胶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3.3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
4.3.4 油茶籽油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肠液体外释动力学模型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与展望 |
5.2.1 本文创新点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ω-3系脂肪酸介绍 |
1.1.1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 |
1.1.2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
1.1.3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形式 |
1.1.4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1.1.5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安全性 |
1.1.6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的现状 |
1.2 微胶囊 |
1.2.1 简介 |
1.2.2 微胶囊的形态 |
1.2.3 微胶囊的应用 |
1.2.4 食品微胶囊化方法 |
1.2.5 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微胶囊壁材 |
1.2.6 复合凝聚法 |
1.2.7 功能性食品成分微胶囊化现状 |
1.3 体外胃肠消化 |
1.3.1 胃与胃排空 |
1.3.2 小肠及小肠通过时间 |
1.3.3 体外消化 |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微胶囊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试剂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鱼油中粗脂肪的提取 |
2.2.2 尿素包合条件选择 |
2.2.3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2.2.4 微胶囊制作工艺的选择 |
2.2.5 微胶囊理化指标分析 |
2.2.6 微胶囊稳定性实验 |
2.2.7 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体外释放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尿素包合结果 |
3.1.1 尿素用量对包合结果的影响 |
3.1.2 时间对包合结果的影响 |
3.2 壁材选择结果 |
3.3 微胶囊制作工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Plackett-Burman实验 |
3.3.3 响应面实验 |
3.4 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理化指标 |
3.5 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的稳定性 |
3.5.1 加速氧化实验结果 |
3.5.2 微胶囊在沸水中的释放 |
3.5.3 微胶囊经巴氏杀菌后的稳定性 |
3.6 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体外释放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7)微胶囊化茶油的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油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油粉末制备工艺流程 |
2.2.2 测定指标和微胶囊质量评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2.3.2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化效率和产率的影响 |
2.3.3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的形态影响 |
2.3.4 不同壁材组合对茶油微胶囊的粒态分布影响 |
2.3.5 不同壁材组合茶油微胶囊的质量评价 |
2.3.6 不同壁材组合茶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茶油微胶囊工艺的优化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茶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
3.2.2 检测方法 |
3.2.3 实验设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乳化剂配比及添加量的确定 |
3.3.2 茶油微胶囊乳化工艺单因素实验 |
3.3.3 茶油微胶囊原料配比正交实验 |
3.3.4 茶油微胶囊乳化条件的正交实验 |
3.3.5 茶油微胶囊乳喷雾干燥条件的正交实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茶油微胶囊的生产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3 茶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
4.2.4 检测方法 |
4.2.5 实验设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复合油脂脂肪酸的组成 |
4.3.2 不同复合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 |
4.3.3 复配茶油乳化剂配比的确定 |
4.3.4 复合茶油微胶囊的生产 |
4.4 小结 |
第五章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产品性能评价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检测方法 |
5.2.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结果 |
5.3.1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化前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
5.3.2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化前后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
5.3.3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化前后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
5.3.4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营养成分 |
5.3.5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
5.3.6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 |
5.3.7 茶油及复合茶油微胶囊的感官性质、溶解性、流动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平阴玫瑰花色苷纯化工艺优化、分子修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花色苷的概述 |
1.1 花色苷的结构 |
1.2 花色苷的性质 |
1.3 花色苷的提取 |
1.4 花色苷的纯化 |
1.5 花色苷的结构修饰 |
1.6 花色苷微胶囊 |
2 玫瑰资源概况 |
2.1 生物生态特征 |
2.2 种植情况 |
2.3 研究概况及利用现状 |
3 玫瑰花色苷研究进展 |
3.1 玫瑰花色苷的概述 |
3.2 玫瑰花色苷的提取研究进展 |
3.3 玫瑰花色苷的纯化研究进展 |
3.4 玫瑰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3.5 玫瑰花色苷的抗氧化性研究进展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玫瑰花色苷纯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树脂预处理 |
2.2 色素提取 |
2.3 吸附及解析指标 |
2.4 标准曲线绘制 |
2.5 静态吸附及解吸树脂筛选试验 |
2.6 AB-8 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条件研究 |
2.7 AB-8 树脂动态吸附解吸条件研究 |
2.8 大孔树脂纯化前后的花色苷色价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最大吸光度值的测定 |
3.2 花色苷标准曲线的制定 |
3.3 静态吸附及解吸树脂筛选 |
3.4 AB-8 树脂静态吸附解吸条件 |
3.5 树脂动态吸附解吸条件研究 |
3.6 纯化前后色素色价对比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玫瑰花色苷酶促酰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外检验结果 |
2.2 液相检测结果 |
2.3 酰化率计算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玫瑰花色苷微胶囊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方法 |
2.1 玫瑰花色苷的微胶囊化 |
2.2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2.3 微胶囊单因素实验考察 |
2.4 PB 实验选出影响显着因素 |
2.5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6 微胶囊产品微观结构的测定 |
2.7 微胶囊在模拟胃肠环境pH 液中的释放实验 |
2.8 微胶囊化花色苷稳定性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单因素实验 |
3.2 Plackett-Burman 试验结果 |
3.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3.4 微胶囊产品检验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海狗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发酵生产功能性油脂工艺研究[D]. 孙铭泽.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2]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D]. 徐清云.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3]鹅油贮藏稳定性及其对OVX大鼠血脂的影响[D]. 刘金枝. 西南大学, 2017(02)
- [4]余甘子核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及其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D]. 葛双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2)
- [5]油茶籽油的微胶囊化及其贮藏性、体外缓释动力学研究[D]. 刘安然.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态化研究[D]. 田先卉.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7]微胶囊化茶油的制备技术及工艺优化[D]. 葛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8]蚕蛹中脂肪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技术的研究[J]. 张瑞,邢军,魏旭,朱晓盈. 食品工业, 2012(03)
- [9]基于天然相变材料的蓄热调温功能整理剂的开发[J]. 刘玲,魏菊. 印染助剂, 2012(02)
- [10]平阴玫瑰花色苷纯化工艺优化、分子修饰及应用研究[D]. 赵垒.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