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检测相对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

定量检测相对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

一、定量检测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艺文[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RRD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超广角眼底彩照,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检测能力。方法:本研究获取2015年11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患者的超广角眼底彩照。设定四个病变类别,分别为囊性视网膜突起、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据此对图片进行筛选与分级人工标注,建立数据集,再根据患者人数按比例75%,10%与15%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利用深度学习,Inception V3、Inception Res Net V2和Xception三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集成,多标签分类法,构建基于超广角眼底彩照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测模型。采用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F1分数、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及AUC的95%可信区间来评估该模型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测效能及临床价值。另外,运用可视化分析技术对模型进行解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740人,4944只眼,超广角眼底彩照5958张。其中,囊性视网膜突起、格子样变性、视网膜破裂孔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标签数分别为65个,827个,1011个和953张。在测试集中,模型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预测结果如下,对囊性视网膜突起的识别,AUC为0.9781(95%CI,0.9538-1.0000),敏感度为0.867;对格子样变性的识别,AUC为0.9550(95%CI,0.9358-0.9743),敏感度为0.881,对视网膜破裂孔的识别,AUC为0.9205(95%CI,0.8989-0.9421),敏感度为0.836,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识别,AUC为0.9882(95%CI,0.9758-1.0000),敏感度为0.918。并且,模型转诊四种目标病变的总体F1为0.905,准确率为0.93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超广角眼底彩照检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有较高的AUC及准确率。

白玉玲[2](2021)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后视力与黄斑微结构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外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OCT图像上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45~70岁、病程<2个月、PVR分级为A级或B级、手术方式为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的患者。共纳入患者38人(38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PV组和SB组,两组术前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PV组有18人(18眼),患者在PPV术后2个月左右行硅油取出术,其中13人(72.2%)两次手术后可见明显加重的白内障,遂于取硅油术后1个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SB组有20人(20眼)。记录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眼别、病程、裂孔数目、眼压、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ive visual acuity,BCVA)、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分级等资料,以及患者随访期间的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黄斑区微结构的资料:术后1周、1个月和2个月的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下积液(Submacular fluid,SMF)高度、黄斑区平均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厚度(Ganglion cell layer-inner plexiform layer,GCL-IPL)和黄斑区椭圆体带(Ellippsoid zone,EZ)的完整性。另外,PPV组也统计了PPV手术后6个月(在行了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约是白内障术后3个月)的这几项数据。对比两组术后1W、1Mo和2Mo的BCVA、CMT、SMF高度、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黄斑区EZ完整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如:性别、眼别、年龄、病程、裂孔数目、术前BCVA、PVR分级和高度近视所占比例。1、术后1W、1Mo和2Mo时SB组视力均显着优于PPV组(P<0.05);PPV组6Mo时的视力与SB组2Mo时视力相当(P>0.05);2、术后1W时两组间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PV组行取硅油手术前(即2个月内)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随时间减小,但取出硅油4个月时的GCL-IPL厚度明显大于PPV术后1W、1Mo和2Mo时的(P<0.05)。SB组术后1W、1Mo和2Mo时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随时间增加。3、PPV术后1W时发生SMF的几率较小(27.8%),SB组术后1W时SMF的发生率高达90.0%,随着时间的延长SMF高度逐渐降低。4、SB组1W、1Mo和2Mo时的CMT均大于PPV组的(P<0.05),但组内的CMT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5、将黄斑部位(直径为1500um范围)的椭圆体带残存长度分为4个等级,SB组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等级集中在等级3和等级4,PPV组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等级集中在等级2附近,表明SB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相对较好,PPV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较差;6、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和黄斑区EZ完整性均与视力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PPV术和SB术都是治疗RRD的有效手术;2、SB术后视力恢复较快,PPV术后视力恢复所需时间长;3、RRD患者视力的改善与黄斑区GCL-IPL和EZ的恢复有显着相关性;4、RRD患者行SB术后黄斑区GCL-IPL和EZ的恢复比PPV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快。5、SB组术后SMF发生率高,且对CMT有影响。

张赫[3](2020)在《藏红花酸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严重眼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且预后较差。PVR是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发生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前、后面及玻璃体后表面形成的一层纤维细胞组织膜,膜的增生、收缩形成视网膜的固定皱褶,并发展为视网膜多种形式收缩、牵拉,其发病率为5-1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实际上是一种组织损伤、修复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形成机制极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参与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的增殖和移行是发病的关键,整个病理机制由多种生物因子,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参与。RPE细胞在眼球发育和神经视网膜正常运作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位于Bruch膜和视网膜中间,是一种高度分化的单层细胞。可以把营养物质从脉络膜运输到光感受器,吞噬脱落的光感受器外节,维持血-视网膜屏障等重要作用。当视网膜脱离发生后,血-视网膜屏障破坏,RPE细胞暴露在血清和玻璃体中。玻璃体中多种细胞因子刺激RPE细胞移行进入玻璃体腔内,进而增殖和转化,形成视网膜前增殖膜。此外,既往研究表明PVR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牵拉膜中存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某些眼科疾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生长因子中,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包括:PDGFA、PDGFB、PDGFC、PDGFD,通过二硫键形成同型或异型二聚体(PDGF-AA,-BB,-AB,-CC,和-DD)。PDGF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和移行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动。在眼科学研究表明,PDGF增强了成纤维细胞和RPE细胞的收缩。各项体内研究中发现,PVR患者及动物模型的玻璃体中均能检测出PDGF含量增多,在做了激光手术后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和PVR小鼠模型的RPE细胞中,检测出PDGF表达是提高的。PDGF-BB作用于血管细胞、RPE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PDGF-AA作用于非血管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藏红花酸,藏红花的提取物之一,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物质,已被证明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对多种细胞有抗增殖,抗炎等作用。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藏红花酸对ARPE-1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间质转化有抑制作用。在本次研究,我们在体外试验中为ARPE-19细胞提供稳定的病理环境即加入稳定剂量的PDGF-BB,研究藏红花酸对PDGF-BB诱导下ARPE-19细胞作用及机制,在体内试验中拟以兔眼PVR模型为研究对象,在体内和体外两个层面加以研究。第一部分藏红花酸对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在PDGF-BB诱导下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目的:本实验研究藏红花酸对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在PDGF-BB诱导下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首先设置不同的药物浓度梯度(0μM,10μM,3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和1000μM),通过计算IC50筛选出实验中藏红花酸的作用浓度。将不同浓度的藏红花酸(0μM、100μM、200μM、400μM)和PDGF-BB作用于ARPE-19细胞,应用CCK-8实验检测藏红花酸对被PDGF-BB诱导的ARPE-1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d U试剂盒进一步证明藏红花酸的抑制作用;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藏红花酸对PDGF-BB诱导的ARPE-19细胞迁移的作用;用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藏红花酸对PDGF-BB诱导的ARPE-19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藏红花酸对PDGF-BB诱导的ARPE-19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Bax、Bak(促凋亡蛋白)和Bcl-2、Bcl-x L(抗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藏红花酸(100μM)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在72h时有明显的提高,而中浓度藏红花酸(200μM)和高浓度藏红花酸(400μM)干预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呈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被藏红花酸作用的细胞的Ed U转染概率比对照组降低了,且呈浓度依赖性,结果与CCK-8相符;划痕实验中,作用48小时和72小时,各种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的迁移有明显抑制;Transwell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藏红花酸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藏红花酸诱导了PDGF-BB介导的ARPE-19细胞的凋亡,且随浓度的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越强;western blot蛋白检测藏红花酸能够显着的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Bcl-x L的表达(P<0.01),并且增加了促凋亡蛋白Bax、Bak的表达(P<0.01),均呈浓度依赖性。小结:藏红花酸抑制了PDGF-BB诱导的ARPE-1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诱导PDGF-BB介导的ARPE-19细胞的凋亡。第二部分藏红花酸抑制了PDGF-BB诱导的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FR)磷酸化和下游的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目的:验证藏红花酸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使用western blot蛋白检测不同浓度藏红花酸(0μM、100μM、200μM、400μM)对PDGF-BB诱导的PDGFR磷酸化和下游的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藏红花酸均能抑制PDGFRβ的磷酸化,且对下游的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小结:藏红花酸抑制了PDGF-BB诱导的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FR)磷酸化和下游的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第三部分藏红花酸治疗兔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目的:进一步检测藏红花酸对治疗兔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方法:选用20只成年色素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玻璃体腔内注射2×105cells/0.1ml DMEM/F12的ARPE-19细胞悬液、2.5μl 20μg/m L的PDGF-BB、0.4μmol藏红花酸,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ARPE-19细胞、2.5μl 20μg/m L的PDGF-BB、0.1ml PBS(含2%DMSO)。于3天、7天、14天及28天对其进行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于7天、14天及28天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检查和OCT检查,第28天处死实验兔取眼球标本作组织学检测,检测指标为p-AKT、p-p38、p-PI3K、p-ERK和p-JNK。结果:各组实验动物眼底情况在不同的时间点根据Fastenberg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造模后第7天:对照组0级4只,1级3只,2级2只;实验组0级8只,1级1只。造模后第14天:对照组1级5只,2级3只,3级1只;实验组0级2只,1级6只,2级1只。造模后第28天:对照组2级1只,3级2只,4级3只,5级3只;实验组1级2只,2级5只,3级2只。眼底相和OCT显示:造模后第7天,对照组玻璃体混浊较实验组严重,可以观察到增殖膜,实验组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结构正常。造模后第14天,对照组玻璃体混浊,可见灰白色纤维条索和增殖膜,髓线处视网膜有脱离,实验组玻璃体轻度混浊,可观察到增殖膜。造模后第28天,对照组可见广泛的视网膜皱褶和脱离,实验组可见增殖膜及牵拉导致的视网膜脱离。ERG检查结果:第7天注药后的眼睛b波振幅较对侧眼没有明显变化,14天和28天后注药的眼睛b波振幅较对侧眼轻度下降,而对照组在第14天和28天后b波振幅较对侧眼明显下降。组织病理学结果:HE染色对照组神经节细胞层水肿,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混乱,光感受器细胞外节丢失。实验组视网膜全层结构清晰,形态正常,视神经节细胞层、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p-Akt、p-ERK和p-J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视盘前和脱离的视网膜前增殖膜可见强表达,实验组的视盘前和脱离的视网膜前增殖膜可见较低表达。视网膜未见阳性染色。p-PI3K和p-p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视盘前和脱离的视网膜前增殖膜可见弱表达,实验组除了增殖膜中的血管管壁有阳性表达外,视盘前和视网膜前增殖膜均未见阳性染色,视网膜未见阳性染色。小结:藏红花酸抑制了兔PVR的发病进展,对视功能有保护作用,并且降低了视网膜增殖膜中p-Akt、p-PI3K、p-p38、p-ERK和p-JNK的表达。结论:1.红花酸抑制了PDGF-BB诱导的ARPE-1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诱导PDGF-BB介导的ARPE-19细胞的凋亡。2.藏红花酸抑制了PDGF-BB诱导的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FR)磷酸化和下游的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3.藏红花酸抑制了兔PVR的发生进展,对视功能有保护作用,并且降低了视网膜增殖膜中p-Akt、p-PI3K、p-p38、p-ERK和p-JNK的表达。

程文博[4](2019)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中即时眼压监测及体位变化、术后角膜顶点移位对中心对位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在矫正近视的手术过程中即时眼压的变化趋势;研究坐位、仰卧位及侧卧位时瞳孔中心的移位及瞳孔直径的改变;研究SMILE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顶点移位的方向及幅度。方法1.12只雌性新西兰白兔(体重2.22±0.23 kg)按照拟矫正近视屈光度分为两组,-2.00 D组和-6.00 D组,每组6只,均右眼进行SMILE手术。手术前给予奥布卡因滴眼液点术眼局部麻醉,肌肉注射盐酸赛拉嗪注射液(2 mg/kg体重)及静脉注射水合氯醛注射液(50mg/kg体重)全身麻醉,不同麻醉方式下手持式眼压计测量眼压不少于8次。麻醉充分后,双眼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角膜厚度。SMILE术中将光纤压力感受器(OFPS)从角巩膜缘处置于玻璃体腔内记录手术全程即时(Real-Time)眼压。2.应用新型智能手机应用软件EyeTurn(EyeNexo,Boston,MA)对21名受试者(42只眼),年龄18到38岁,进行测试。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分别于坐位、仰卧位、右侧卧位及左侧卧位对受试者眼部信息进行采集。为保证采集信息时,手机均位于双眼正前方40cm处,且无头位的倾斜或偏转,特应用手持式头部固定器固定手机及受试者头部。拍摄时,受试者被要求始终注视手机的闪光灯。所采集到的眼部信息用于分析体位变换时瞳孔中心及其直径的改变。3.共收集43例(86只眼)进行SMILE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3月及6个月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进行检查,获取角膜顶点与瞳孔中心的相对位置数据,分析术后角膜顶点移位量及影响因素。结果1.单纯局部麻醉后的眼压为(11.77±2.21)mmHg,明显高于全身麻醉后的眼压值(9.97±1.98)mmHg,P=0.000。12只兔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318.68±29.01)μm,其与表面麻醉后眼压成正相关(r=0.235,P=0.009),与全身麻醉后眼压及Real-Time 眼压监测系统得到的术前基础眼压无相关性(r=0.530,0.7704)。OFPS 测得两组的术前基础眼压分别为15.29±3.06mmHg(-2.00D)和15.04±1.75mmHg(-6.00 D),负压吸引前眼压分别为44.31±14.86mmHg(-2.00 D)和46.81±14.82mmHg(-6.00D),负压吸引实施时的眼压分别为83.94±23.87mmHg(-2.00 D)和89.17±22.66 mmHg(-6.00 D),角膜基质透镜制作过程中眼压分别为 74.81±20.64 mmHg(-2.00D)和 76.94±27.43 mmHg(-6.00D),撤去负压时的眼压分别为 37.79±11.08mmHg(-2.00D)和 38.37±17.81 mmHg(-6.00D),术后基础眼压为 15.36±2.38mmHg(-2.00 D)和 15.69±1.32mmHg(-6.00 D)。两组间手术各阶段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膜基质透镜分离和取出阶段的平均眼压值为32.26±2.91mmHg,高于基础眼压值的持续时间为123.57±33.29 s,若将角膜基质透镜制作全过程中眼压升高的时间也算在内,整个SMILE手术过程中,眼压升高持续时间为166.05s(不超过3分钟)。2.在坐位时,相对于角巩膜缘中心,双眼瞳孔中心略微向鼻上方移位,平均矢量偏移为右眼(0.20±0.10)mm,左眼(0.20±0.07)mm,两者之间差异没有显着性差异(P=0.897)。当从坐位变为仰卧位时,瞳孔中心向鼻上方位置移动幅度增大。平均矢量偏移为右眼(0.55±0.11)mm和左眼(0.58±0.15)mm,与坐位时的矢量偏移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01)。右侧卧位时,相对于坐位的瞳孔中心位置,双眼瞳孔中心均向右侧移动,但左眼的矢量位移(0.33±0.14)mm大于右眼(0.18±0.13)mm(P=0.005)。然而左侧卧位时,双眼瞳孔中心均向左侧移动,矢量位移值右眼(0.30±0.19)mm也大于左眼(0.21±0.11)mm(P=0.046)。在对瞳孔直径进行分析时发现,当从坐位变为仰卧位时双眼瞳孔直径明显变小,右眼由(3.43±0.72)mm变为(2.82±0.42)mm;左眼由(3.45±0.72)mm变为(2.81±0.43)mm(P=0.09,0.08)。双眼坐位瞳孔直径与侧卧位时的瞳孔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3.角膜顶点的x轴术前右眼为(0.020±0.103)mm,左眼-(0.023±0.112)mm;术后6月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312,0.071)。角膜顶点的y轴术前右眼为(0.072±0.104)mm,左眼(0.058±0.104)mm;在手术后1月增大,右眼为(0.129±0.139)mm,左眼(0.093±0.122)mm;并在术后3月及6月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月、3月及6月角膜顶点的矢量移位无明显差异(P>0.05),约0.1mm。双眼术后角膜顶点矢量位移与受试者的拟矫正近视等效球镜度曾负相关(r=-0.408,P<0.001)。结论1.用OFPS测量活体兔眼模型的SMILE术中玻璃体腔内Real-Time眼压波动,发现Real-Time眼压从负压吸引前开始升高,平均眼压不超过90mmHg水平,持续整个角膜基质透镜制作过程,撤去负压后迅速回落至基础眼压水平,在透镜分离及取出过程中眼压也有所升高。眼压升高的幅度与拟矫正屈光度及角膜厚度均无相关性。2.体位变换会导致瞳孔中心及直径的改变。当从坐位变为仰卧位时,瞳孔中心向鼻上方移位,同时伴有瞳孔缩小。侧卧位时,双眼瞳孔中心会向身体侧转的方向移动,但双眼移动幅度不一致,指向鼻侧运动眼会有更大幅度的移位。因此,在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时或其他需要参考瞳孔中心的任何治疗时,应考虑到体位变换对瞳孔中心及直径的影响。特别是SMILE手术时,因术中无自动中心定位系统,当参照瞳孔中心进行中心对位调整时需注意到体位变化对其的影响。3.在SMILE术后角膜顶点发生了移位,主要向上方移动,矢量位量移约为0.1mm,且拟矫正近视屈光度越大矢量位移也越大。角膜顶点术后移位可能会引起测量误差而导致切削偏心的误判或角膜地形图测量像差时的参考轴相关的像差引入。

吴园园[5](2019)在《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微结构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本研究对象为累及黄斑的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年龄1530岁,共75例75眼。其中男39例(39眼),女36例(36眼)。所有患者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等级均为B-C1级。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赤道部后视网膜裂孔采用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共35例35眼,男18例(18眼),女17例17(眼);赤道部前裂孔采用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共40例40眼,男21例(21眼),女19例19(眼)。于术前1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logMAR)、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流图检查(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GR),记录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外核层厚度、mfEGR1环P1波振幅及潜伏期。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OCT视网膜微结构及mfERG的变化。结果:1.SB组和PPV组患者年龄(22.25±5.61、23.77±5.05)、性别(男/女21/19、18/17)、屈光状态(是/否21/19、18/17)、发病时间(13.15±8.60、12.23±7.78)天、术前视力(0.69±0.22、0.77±0.26)(logMAR)、神经上皮层厚度(129.12±35.18、137.07±47.08)μm、外核层厚度(91.35±33.73、84.77±26.83)μ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BCVA改变:组间:SB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PPV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组内:SB组视力逐渐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logMAR)分别为(0.64±0.24)、(0.58±0.23)、(0.49±0.23),有统计学差异(P<0.05)。PPV组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logMAR)分别为(0.75±0.27)、(0.71±0.26)、(0.67±0.28),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视网膜厚度改变:组间: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逐渐增加至正常值(154.53±8.45)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核层厚度也逐渐增加至正常值(120.40±8.2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SB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外核层厚度逐渐增加:术后1个月(141.6±34.9)、(88.7±26.4)μm,3个月(154.4±31.8)、(94.93±25.6)μm,6个月(168.5±31.0)、(102.63±24.7)μm,具有统计学意义;PPV组:术后随访黄斑中心凹下神经上皮层、外核层厚度均有增加,术后1个月(127.6±29.4)μm、(76.5±21.8)μm,术后3个月(137.2±31.3)μm、(82.6±23.3)μm,术后6个月(144.9±32.1)μm、6个月(89.2±24.4)μm,具有统计学意义。4.IS/OS及ELM完整性改变:组间:两组患者术后IS/OS及ELM的完整性均逐渐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SB组术后发生IS/OS及ELM断裂数,从术后1个月22例22眼、术后3个月18例18眼、下降到术后6个月13例13眼。PPV组术后发生IS/OS断裂数从术后1个月27例27眼、术后3个月25例25眼、下降到术后6个月20例20眼。5.视网膜下积液及层间积液:组间: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下降,SB组较PPV组更易发生视网膜下积液,术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层间积液发生率下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B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及层间积液发生率分别为67.5%(27例)/17.5%(7例)、50%(20例)/10%(4例)、25%(10例)/5%(2例)。PPV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及层间积液发生率分别为14.3%(5例)/14.2%(5例)、20%(7例)/8.5%(3例)、11.4%(4例)/2.8%(1例)。6.1环P1波振幅及潜伏期改变:组间:SB组术后1环P1波振幅高于PP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较PPV组延长,无统计学差异。组内:SB组术后1环P1波振幅逐渐增加,术后6个月达到最大值(82.52±21.49)nV/deg2,相比术后3个月、1个月振幅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延长,无统计学意义。PPV组术后6个月P1波振幅为(66.55±11.85)nV/deg2,达到最大值,相比术后3个月、1个月振幅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潜伏期延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IS/OS及ELM完整性、视网膜下积液、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因素;2.半年时间内,巩膜扣带术较玻璃体切除术具有更佳的视力恢复;3.OCT及mfERG可以客观评价视功能恢复。

李娜[6](2018)在《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在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中的表现》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瞳孔对光反射分为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1]。当光线照射一侧瞳孔,引起被照眼瞳孔缩小时,称为直接对光反射;而未被照射的对侧瞳孔也相应收缩,称为间接对光反射。瞳孔光反射异常可分为传出性和传入性瞳孔障碍,可通过双眼的直、间接对光反射检查发现。前者是由于瞳孔反射弧运动支异常所致,后者是因反射弧感觉支异常所致,表现为光照射患眼时双侧瞳孔收缩迟钝或消失,当反应完全消失时称绝对传入性瞳孔障碍(盲眼),而更为常见的是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2](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RAPD),是指一眼存在瞳孔传入障碍,或者双眼瞳孔传入障碍程度不对称。其通常发生于单独的或者双眼不对称性的视神经病变或广泛的视网膜病变。一般情况下,视力差的眼会表现出RAPD。但是,在眼屈光间质异常疾病如角膜不透明、前房积血、前房纤维膜、白内障或者是玻璃体积血中,RAPD常常发生在视力相对较好的眼,也就是屈光间质异常眼的对侧眼[3]。有研究证明,存在RAPD的非对称性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摘除术后,RAPD消失或转移至对侧眼。既往对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患者的研究中,采用的为传统的检查方法:交替性照光试验,该检测方法不能客观定量检测瞳孔光反射活动,且常常因为被检者个体因素如小瞳孔、深色虹膜[14]或瞳孔对光收缩微弱者,轻度的RAPD难以被检出;因为瞳孔运动的生理性瞬时波动[1]可能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误诊;检查者的偏差和观察的不准确性也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误差。本实验采用瞳孔及眼动功能数字化测量仪,可以避免上述因素带来的试验误差,定量检测瞳孔活动。二、研究目的探讨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患者中,视力较好眼RAPD的发生率,以及术前RAPD与白内障的分型及术眼术后视力提高是否存在相关性。验证瞳孔及眼动功能数字化测量仪在临床RAPD检查中的实用价值。三、研究对象及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平均年龄71.8±8.5(5088)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入选标准为:双眼视力差>0(五分法视力表),无眼部刺激症状,虹膜纹理正常[4],眼底正常[5],72h内无服药及局部用药史。排除标准:既往无脑血管意外病史[6]、脑性瘫痪、智力迟钝、白内障或者视网膜手术[7,8]、眼外伤[9]、弱视[10]、斜视、眼球震颤;除外白内障以外的屈光间质不透明疾病、青光眼[11]、屈光参差、以及患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患者。所有入选对象在术前、术后一天、术后一月均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交替性对光试验、瞳孔及眼动功能数字化测量仪检测。详细记录相关数据,运用excel、spss等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四、研究结果80例白内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8±8.5(5088岁),RAPD组48人(60%),和NRAPD组32人(40%)。NRAPD组与正常组各参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PD组各参数值较NRAPD组相比,较好眼的直接PCA及PCV均降低、PCL延长,白内障术眼的间接PCA及PCV降低、PCL延长;对RAPD组患者的瞳孔仪检查各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PCA、PCV较PCL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RAPD组中,经白内障手术后,96%(46/48)的患者术前较好眼的RAPD消失,4%(2/48)的患者术前较好眼的RAPD转移到对侧。患者双眼术前视力平均差,在RAPD组为0.42±0.27,在NRAPD组为0.37±0.13。双眼视力差超过0.6的患者中80%(18/20)存在RAPD;双眼视力差在0.30.6之间的患者中33%(12/36)存在RAPD;双眼视力差小于0.3的患者24中,18人75%(18/24)的患者存在RAPD。视力差在0.30.6的患者,RAPD组占25%(12/48),NRAPD组占75%(24/32)。分析比较RAPD组和NRAPD组中白内障各类型组成情况,结果显示,在本实验囊括的所有类型的白内障中,皮质型II级核中RAPD的发生率最高。术后视力的改善,在RAPD组为0.65±0.12;在NRAPD组为0.68±0.10(p=0.184)。最终的术眼术后视力,在RAPD组为4.81±0.14;在NRAPD组为4.78±0.16(p=0.250)。五、结论1、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患者中RAPD的发生率为60%。2、存在RAPD的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患者中,经白内障手术后,96%的患者术前较好眼RAPD消失。3、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患者中,双眼术前视力差>0.6或<0.3的RAPD发生率较高。4、RAPD发生率与白内障类型无明显相关性5、术前RAPD与术后视力提高无明显相关性

张骏[7](2017)在《NAION患者RAPD检测与视功能及证候积分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相对性传入瞳孔障碍(RAPD)反映的是客观的视功能信息,能提供可能的病因学诊断依据,对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亦有指导作用的一项体征,而国内有关RAPD的研究相对较少。RAPD的产生来自于双眼对光信号接受传递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尝试证明RAPD与各项视功能检查差值及中医证候积分之间的相关性。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分析两大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相对传入瞳孔障碍的现代研究概况"、"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医青盲相关理论概述"三个部分。在"相对传入瞳孔障碍(RAPD)的现代研究概况"中介绍了 RAPD的定义、原理、测量方法、相关疾病以及国内外对其与视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现代研究进展"中介绍了 NAION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相关检查、治疗及预后;"中医青盲相关理论概述"中介绍了青盲的定义、辨证分型、辨证治疗及特色治疗。临床研究分析部分:目的:研究RAPD值与各项视功能检查差值及中医证候积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组45名由NAION引起的,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型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对患者的性别、眼别、既往史等基本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以RAPD的中性滤光镜片检查法定量RAPD值,搜集患者视力、视野、OCT、电生理等方面数据,完成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然后进行RAPD值与各项检查数据及证候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以多元回归方程描述其间的关系。结果:本次入组的45例样本中,男性24人(53.3%),女性21人(46.7%);RAPD表现阳性的右眼有23例(51.1%),左眼22例(48.9%),在性别、眼别等方面无差异;最小发病年龄为34岁,最大发病年龄为77岁,发病平均年龄为54.09±9.596岁,50-55岁发病的人数最多。其中确诊有颈部动脉斑块的有16人(35.6%),动脉硬化或有内膜增厚等早期病变的有17人(37.8%),确诊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S)的25人(55.6%);而且此45例样本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过半数;RAPD值的大小与双眼的视力差值、视野MD差值、视野MS差值、RNFL厚度差值具有线性相关,与电生理VEP差值之间未见明显相关,与中医青盲的肝肾不足证候积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得到了多元回归方程如下:RAPD 值=0.09+0.066 × 视野 MS 差值+0.003 × RNFL 差值+0.034 × 视力差值。结论:NAION的发病,在性别、眼别方面不存在偏向性,发病多集中在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OSAS、颈部动脉异常等都有可能是NAION的危险因素。RAPD值与视野的相关性最大,视力、平均RNFL厚度次之,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方程关系,而电生理与RAPD值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中医证候积分与RAPD值的关联证据不充分。

娄华东,徐鑫彦[8](2016)在《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及其在眼科的应用》文中认为瞳孔检查是眼科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临床上可用来评价传入性、传出性视觉异常,推测病变部位,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追踪监测,具有灵敏、客观、可重复性强的优点。许多眼科疾病会在病变不同时期表现出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RAPD)。近期RAPD检查逐步实现定量化和精细化,操作也更加简便,在眼科中应用广泛。本文将对RAPD及其在各种眼病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借鉴。

余芳,顾宝文,李汉珍[9](2013)在《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在致盲性眼病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瞳孔检查是眼科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具有客观、无创、可重复性强的优点。许多眼科疾病的早期都会表现出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upillary defect,RAPD)。而近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RAPD检查逐步实现定量和精细化,操作也更加简便。这就为许多致盲眼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客观检测指标。我们对近年来致盲眼病RAPD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10](2012)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定量检测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量检测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RRD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
    1.2 超广角眼底彩照
    1.3 人工智能
    1.4 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1.5 深度学习在RRD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模型分类结果
    3.3 模型转诊性能评估
    3.4 模型可视化
    3.5 模型预测错误图集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表
综述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后视力与黄斑微结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区 OCT 主要表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3)藏红花酸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藏红花酸对体外培养的ARPE-19 细胞在PDGF-BB诱导下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藏红花酸抑制了PDGF-BB诱导的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FR)磷酸化和下游的PI3k/Akt和 MAPK信号通路激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藏红花酸治疗兔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中即时眼压监测及体位变化、术后角膜顶点移位对中心对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全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Real-Time眼压变化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仪器及用品
        1.1.3 试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全身麻醉及表面麻醉对兔眼压的影响
        1.2.2 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的关系
        1.2.3 SMILE术中Real-Time眼压测量
    1.3 讨论
        1.3.1 应用动物及尸体眼模型研究角膜屈光手术的术中Real-Time眼压波动
        1.3.2 角膜屈光手术术中眼压波动的可能相关术后并发症
        1.3.3 眼压测量相关影响因素
    1.4 实验局限性
    1.5 小结
二、坐位、仰卧位及侧卧位时瞳孔中心移位及瞳孔直径变化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坐位时瞳孔位置
        2.2.2 仰卧位瞳孔中心位置
        2.2.3 侧卧位双眼瞳孔中心位置
        2.2.4 瞳孔横径在躺位、仰卧位及侧卧位时的变化
    2.3 讨论
        2.3.1 人眼光学系统
        2.3.2 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对中心研究
        2.3.3 瞳孔直径及大小改变的影响因素
    2.4 实验局限性
    2.5 小结
三、全飞秒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顶点移位对中心对位判断的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手术前及手术后各时间点角膜顶点坐标轴x及y的变化规律
        3.2.2 术后角膜顶点的矢量位移
        3.2.3 角膜顶点矢量移位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Pentacam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3.3.2 角膜顶点的移位
        3.3.3 SMILE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
    3.4 实验局限性
    3.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对眼压的评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微结构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一般资料
        2.2.1 研究对象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
        2.3.2 巩膜扣带术手术方法
        2.3.3 术后处理
        2.3.4 玻璃体切除术手术方法
    2.4 数据收集方法
        2.4.1 主要仪器
        2.4.2 主要药品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一般情况
    3.2 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厚度改变
    3.3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IS/OS及 ELM完整性及视网膜下积液变化
    3.4 两组患者术后1环P1 波振幅与潜伏期改变
    3.5 两组手术视力比较
    3.6 相关性分析
        3.6.1 视力与视网膜厚度
        3.6.2 视力与1 患者P1 波振幅及潜伏期
第4章 讨论
    4.1 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特点
    4.2 OCT中视网膜微结构的改变
    4.3 视网膜下积液的改变
    4.4 BCVA改变
    4.5 mfERG1环P1 波振幅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之处与展望
    6.1 不足之处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在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中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检查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较好眼RAPD的发生率
    3.2 术后RAPD消失或转移情况
    3.3 双眼术前视力差与RAPD的关系
    3.4 白内障类型与RAPD的关系
    3.5 术前RAPD与术后视力提高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常用缩略词表
致谢

(7)NAION患者RAPD检测与视功能及证候积分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相对性传入瞳孔障碍的现代研究概况
        1.RAPD的定义与原理
        2.RAPD测量方法
        3.RAPD测量的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
        4.常见RAPD阳性疾病
        5.RAPD与视功能检查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6.检查意义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现代研究进展
        1.NAION定义与背景
        2.发病机制
        3.危险因素
        4.相关的视功能检查
        5.NAION治疗
        6.NAION转归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医青盲相关理论概述
        1.青盲定义
        2.病因病机
        3.辨证分型
        4.辨证论治
        5.特色针灸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
        4.资料收集
        5.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2.RAPD值与各项视功能差值之间的线性相关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讨论
        样本基本情况方面讨论
        RAPD值与视功能检查及证候积分相关性方面讨论
        实验不足之处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一
附表二
致谢
个人简历

(8)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RAPD的定义及检查原理
二、RAPD的检查方法
三、RAPD在眼科中的应用

(9)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在致盲性眼病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的定义和原理
2研究历程
3检查方法
    3.1交替性光照检查法
    3.2中性密度滤光片检查法
    3.3倾斜测试检查法
    3.4三秒间歇检查法
    3.5瞳孔测试仪检查法
4 RAPD测量的影响因素
5 RAPD 在常见致盲性眼病中的应用
    5.1视神经炎
    5.2青光眼
    5.3视网膜脱离
    5.4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四、定量检测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RRD及相关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测研究[D]. 唐艺文. 汕头大学, 2021
  • [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后视力与黄斑微结构的临床观察[D]. 白玉玲. 广州医科大学, 2021
  • [3]藏红花酸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及分子机制研究[D]. 张赫.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4]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中即时眼压监测及体位变化、术后角膜顶点移位对中心对位影响的研究[D]. 程文博.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青少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微结构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D]. 吴园园. 南昌大学, 2019(01)
  • [6]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在双眼非对称性白内障中的表现[D]. 李娜. 苏州大学, 2018(01)
  • [7]NAION患者RAPD检测与视功能及证候积分的相关性研究[D]. 张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及其在眼科的应用[J]. 娄华东,徐鑫彦. 临床眼科杂志, 2016(02)
  • [9]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在致盲性眼病检测中的应用[J]. 余芳,顾宝文,李汉珍. 国际眼科杂志, 2013(03)
  • [10]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词索引[J].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12)

标签:;  ;  ;  ;  ;  

定量检测相对瞳孔传入缺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的预测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