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食用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靳乐雨,周沼,马宁[1](2021)在《一起误食苦葫芦瓜导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查明本次食物中毒的发生经过,并找出暴发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来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发病时间曲线推断可疑餐次,对可疑餐次、可疑食物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此次事件发病5人,罹患100%(5/5),症状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无发热症状;平均潜伏期4 h;暴露因素为自家种植的苦葫芦瓜。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明确食用自家种植的苦葫芦瓜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黄莉萍[2](2021)在《一起发生在养老院的误食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查明一起发生在养老院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19-05-18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某老年公寓发生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可疑食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筛查72种生物碱。结果养老院中食用了自采野菜的3人均出现中毒症状,野菜梗检出山莨菪碱4.92 mg/kg、东莨菪碱4.87 mg/kg和阿托品0.813 mg/kg,野菜叶检出山莨菪碱1.65 mg/kg、东莨菪碱3.35 mg/kg和阿托品0.247 mg/kg。野菜叶经鉴定为曼陀罗叶。该事件为一起由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依据《曼陀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0-1996),判定此次事件为误食曼陀罗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呼吁市民不要采摘食用野菜,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杨小华,杨莹[3](2020)在《一起误食曼陀罗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因子或危险因素,指导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处置与医疗救治。方法2019-08-17T15∶00,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于2019-08-17T9∶30到洋县戚氏镇某村刘某家,对食物中毒病例发病情况、就餐史和可疑食品来源及加工过程进行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及病例的洗胃液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并对剩余野菜及洗胃液中未消化疏菜进行植物形态学鉴别。结果中毒3人,患者平均潜伏期1.95 h;在剩余蒸熟野菜及病例洗胃液(3份)中均检测出莨菪碱,病家厨房剩余野菜及洗胃液中发现曼陀罗幼苗。结论该起事件是因误食曼陀罗幼苗中所含的莨菪碱中毒,应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有毒植物常识,教育群众正确辨认有毒植物,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邱涛[4](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李永清,陈青,何准辉,刘咏洁,刘世安,李佳佳,罗赟,申涛[5](2019)在《一起误食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核实误食曼陀罗叶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了解其波及范围并查明原因。方法 2018年5月18日22时,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发病情况、就餐史和可疑食品来源及加工过程,采集可疑食品及病例生物标本进行检测鉴定。结果共发现3例病例,以头晕(100%)、头痛(100%)、意识障碍(100%)、四肢活动异常(100%)、巴氏征异常(100%)和瞳孔对光反应消失(66.67%)为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为25~80 min,中位潜伏期为35 min;首例和末例病例的发病时间间隔为55 min;均为女性;采集剩余食品6份和患者生物标本4份;可疑食品为自行采摘制作的野菜,形态学鉴定与曼陀罗相符;1份剩余野菜和1份呕吐物中检测出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结论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为一起家庭内误食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应加强有毒植物的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有毒有害食品鉴别能力,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吕鸿鑫,何林,肖海清,王金明[6](2019)在《一起家庭误食曼陀罗花引起中毒的案例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查明一起家庭有毒植物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食物中毒调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物和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鉴定。结果本次事件罹患率100%,潜伏期15~20 min。病人的洗胃液及11月8日中餐剩余食物中检出莨菪碱、东莨菪碱成分。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由曼陀罗花引起的食物中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何锦钿,温豪,肖海清,何林[7](2019)在《深圳市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中毒事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分析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所致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原因,为曼陀罗食物中毒事件防控总结经验和提供防控参考。方法现场访谈方法收集患者发病前就餐信息、发病和临床信息;现场卫生学调查查找致病可疑食物原料,采集患者呕吐物和可疑食物原料和剩余食物进行检测分析,确定致病因素。结果此次中毒事件共发病3例,病例来自同一家庭,家庭罹患率为100%。发病中位数潜伏期30 min,3例患者均出现皮肤潮红、心动过速、视物模糊、神智异常和烦躁不安然后昏迷等表现,煲汤的原材料含有曼陀罗干花,且在患者呕吐物和剩余汤料里均检出莨菪碱、东莨菪碱成分,该原材料来自患者所住附近某药店,药店将患者求购的龙脷叶误抓成曼陀罗干花。结论该事件是由于某药店误将曼陀罗干花当作龙脷叶卖给患者,导致一家3人莨菪碱中毒事件。中毒人群限于患者1家,中毒餐次为11月8日中餐,中毒食品为曼陀罗干花猪肺汤。
郭莹莹[8](2018)在《云南省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监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食源性疾病中的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感染了的食物。普洱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少数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动植物资源丰富,由于特殊的民族饮食习惯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因误食有毒动植物中毒和食用因加工工艺不科学产生的有毒副产物的食物或是自行发酵中产生的有毒霉菌毒素的食物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启用了三套食源性疾病网络监测上报系统,分别是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由于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测报告网络的哨点医院覆盖不全面,到2018年为止,整个普洱市9县1区、32个镇、71个乡、1035个行政村只扩大到了49家哨点医院。普洱市在2004-2015年十年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起数只有67起,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实际发生的起数。所以,建立以乡、村级卫生院为哨点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管理体系,扩大乡、村级卫生院和卫生室的哨点医院,对于普洱市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及归纳分析法等四种方法,叙述了当前国内外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管体系的优缺点,比较了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方面的监管模式和政策措施与我国的差异,通过比较,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测网络体系。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了2004-2015年普洱市暴发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的统计数据及2004-2015年普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报告的统计数据,论证了当前普洱市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上报系统的现状及可以完善的部分。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在以扩大乡、村级哨点医院对策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乡、村级卫生院为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吉月平,梁红云[9](2018)在《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本次事件细致规范的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家庭中就餐及未就餐人员、可疑食品原料及食品加工流程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原材料、到可疑原材料种植地采集植株及图片进行形态学鉴别,采集病例血液、尿液标本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该事件中毒及出现反应人员均食用了伴有可疑"青菜"的面食,就餐人数4人,中毒3人,轻微反应1人,未食用者不发病;食用多的发病早、病情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潜伏期为30min至3h,中位值50min;临床症状、体征与曼陀罗中毒符合;实验室及形态学鉴定符合。结论该起事件是由误食曼陀罗幼苗引起的食物中毒。
赵文艳,魏惠,景东华,马利[10](2018)在《以反应迟钝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曼陀罗中毒2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2例曼陀罗自制药酒中毒的临床分析,为预防此类药酒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病史采集、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判断。结果 2例患者食物中毒原因是误饮自制的曼陀罗药酒。结论对于以反应迟钝,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曼陀罗中毒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以避免将其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躁狂。
二、一起食用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食用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一起误食苦葫芦瓜导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1.1 调查对象 |
1.1.2 病例定义 |
1.2 方法 |
1.2.1 样本的采集和检测 |
1.2.2 样本检测 |
2 结果 |
2.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2.1.1 时间分布 |
2.1.2 人群分布 |
2.1.3 空间分布 |
2.2 食品卫生学调查 |
2.2.1 食品来源 |
2.2.2 食用水情况调查 |
2.3 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
2.4 调查结果 |
3 讨论 |
4 建议 |
(2)一起发生在养老院的误食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病例定义 |
1.2.2 病例搜索 |
1.2.3 流行病学调查 |
1.2.4 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流行病学特征 |
2.3 食品及饮用水情况 |
2.4 实验室检测结果 |
2.5 植物鉴定结果 |
2.6 结论 |
3 讨论 |
(3)一起误食曼陀罗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实验室检测 |
1.4 结果判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现场调查 |
2.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2 进餐史分析、建立假设 |
2.2.3 卫生学调查 |
2.3 临床表现与救治 |
2.3.1 潜伏期 |
2.3.2临床表现 |
2.3.3 救治情况 |
2.4 实验室检测与形态学鉴别 |
2.4.1 实验室检测 |
2.4.2 形态学鉴别 |
3 讨论 |
(4)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一起误食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发病情况 |
2.2 卫生学调查 |
2.3 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
3 讨论 |
4 结论 |
(6)一起家庭误食曼陀罗花引起中毒的案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定义 |
1.2 方法与标准 |
1.2.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1.2.2 检验方法 |
1.2.3 诊断标准 |
2 结果 |
2.1 流行病学调查 |
2.1.1 食谱与发病关系 |
2.1.2 症状与体征 |
2.2 病人转归 |
2.3 实验室检测结果 |
3 讨论 |
(7)深圳市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中毒事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 |
1.2 实验室检测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涉事家庭概况 |
2.2 流行强度 |
2.3 临床表现 |
2.4 时间分布 |
2.5 患者基本情况 |
2.6 患者进餐史分析 |
2.7 实验室检测 |
2.8 调查结论 |
3 讨论 |
(8)云南省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监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现状 |
1.2.1 国外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技术发展 |
1.2.2 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网络特点 |
1.2.3 国内食源性疾病监管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普洱市食源性疾病发生和分布情况分析 |
2.1 概述 |
2.2 普洱市辖区内的民俗饮食习惯 |
2.2.1 佤族的饮食习惯 |
2.2.2 拉祜族的饮食习惯 |
2.2.3 哈尼族的饮食习惯 |
2.2.4 彝族的饮食习惯 |
2.2.5 傣族的饮食习惯 |
2.3 普洱市食物中毒上报的哨点医院情况 |
2.4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的分析 |
2.4.1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概况 |
2.4.2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年份分析 |
2.4.3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发生的季度比例分析 |
2.4.4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暴发的起数与发生时间分析 |
2.4.5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场所分析 |
2.4.6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原因食品的统计分析 |
2.4.7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的致病因素统计分析 |
2.4.8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报告情况分析 |
第三章 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的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引起的问题 |
3.2 食源性疾病技术和工作实际引起的问题 |
3.3 食源性疾病监管引起的问题 |
3.4 食源性疾病在农村监管问题 |
3.4.1 农村人口居住点分散 |
3.4.2 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 |
3.4.3 农药管理不严 |
3.4.4 粮食存储方式 |
3.4.5 就医理念不强 |
3.4.6 传统饮食习惯不改变 |
3.4.7 集中就餐场所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带菌作业 |
第四章 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的监管的对策研究 |
4.1 加大食源性疾病的宣传力度 |
4.2 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和标准 |
4.3 开展食源性疾病的专项监管工作 |
4.3.1 加强对食源性疾病重点人群的监管 |
4.3.2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 |
4.3.3 加强对食品加工部门的食品安全体系管理 |
4.3.4 强化食源性疾病参与人员的业务提升 |
4.4 推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加强哨点医院的作用 |
4.4.1 采取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 |
4.4.2 构建联动机制,实施好哨点监测工作 |
4.5 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点发展到乡村级卫生院 |
4.5.1 普洱市哨点医院的分布 |
4.5.2 哨点监测点发展到乡村级卫生院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病例发病及就诊经过 |
2.3 流行病学调查 |
2.3.1 病例定义 |
2.3.2 病例搜索 |
2.3.3 临床症状体征 |
2.3.4 时间分布 |
2.3.5 地区分布 |
2.3.6 年龄性别分布 |
2.3.7 诊断及治疗 |
2.4 危害因素调查 |
2.4.1 可疑餐次调查 |
2.4.2 可疑食物调查 |
2.4.3 可疑原材料来源及食用剂量调查 |
2.4.4 潜伏期及病程 |
2.5 实验室检测 |
2.6 形态学鉴定 |
2.7 分析 |
3 结论 |
4 讨论 |
(10)以反应迟钝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曼陀罗中毒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四、一起食用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起误食苦葫芦瓜导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靳乐雨,周沼,马宁. 中国农村卫生, 2021(23)
- [2]一起发生在养老院的误食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黄莉萍.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1(02)
- [3]一起误食曼陀罗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 杨小华,杨莹.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0(03)
- [4]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5]一起误食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李永清,陈青,何准辉,刘咏洁,刘世安,李佳佳,罗赟,申涛. 职业与健康, 2019(15)
- [6]一起家庭误食曼陀罗花引起中毒的案例调查[J]. 吕鸿鑫,何林,肖海清,王金明. 医学动物防制, 2019(10)
- [7]深圳市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中毒事件调查[J]. 何锦钿,温豪,肖海清,何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06)
- [8]云南省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监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 郭莹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9]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J]. 吉月平,梁红云. 预防医学论坛, 2018(04)
- [10]以反应迟钝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曼陀罗中毒2例报告[J]. 赵文艳,魏惠,景东华,马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06)